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版)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现代交通运输系统需要不 断研发新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 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推动产业升级:现代交通运输系统需要 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链,如物流、仓储、 配送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系统需要 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链,如物流、仓储、 配送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船舶类型:包括客船、货船、油轮、集装箱船等 航线网络:全球范围内的航线网络,连接各大洲和主要港口 港口设施:包括码头、仓库、装卸设备等 运输方式:包括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油轮运输等
飞机:主要运输工具,包括客 机、货机等
机场:飞机起降、维护、加油 等场所
航线:飞机飞行的线路,包括 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
速度快: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具有高 速、高效的特点,能够快速到达目 的地。
安全性高: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保障乘客和货 物的安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覆盖范围广:现代交通运输系统覆 盖全球,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运 输。
智能化: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具有智 能化的特点,能够实现自动化、智 能化的运输。
环境污染:交通运输系统产生 的废气、噪音等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
能源消耗: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对能源的需求巨大,需要寻找 可替代的能源
应对措施:推广新能源交通工 具,如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
等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新能源交 通工具
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环保 的认识,倡导绿色出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运输安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广绿色出行,减少环境污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5篇(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探析)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5篇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探析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而不断发展,当前油气管道建设成为促进油气发展的关键。
因为我国的油气资源不均匀,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油气管道作为运输油气的主要通道。
本文对于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探讨油气运输绵连的问题,并且期望能够完善油气管道的运输建设。
关键词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探析摘要:管道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之一,是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
具有运量大、不受气候和地面其他因素限制、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随着石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速度的增长,管道运输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大力发展管道运输的动因及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一、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中国管道工业随着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联络线、甬沪宁原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西部原油及成品油管道等大型管道工程的建设投产,得到了极大发展。
1.油气管网供应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07年底,中国国内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6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1.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2万千米,天然气管道3.1万千米。
中国已逐渐形成了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格局。
原油管道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长江、东北及西北地区为主的原油加工基地的布局,原油管道运输也随之迅速发展。
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初步形成了东部输油管网;西北各油田内部管网相对完善,外输管道初具规模。
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成品油管输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有骨干输油管道,但尚未形成区域性的成品油管道供应网络。
天然气管道随着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线等大型管道系统的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
就全国而言,川渝、华北及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管网,中南地区、珠三角地区也基本形成了区域管网主体框架。
管道运输

3.管道运输的发展
4.管道运输的现状
管道运输 (Pipeline transport) 是用 管道运输概述 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 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方式, 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 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 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 组成部分。有时候,气动管 (pneumatic tube) 也可以做到类似 工作,以压缩气体输送固体舱, 而内里装着货物。管道运输石油 产品比水运费用高,但仍然比铁 路运输便宜。大部分管道都是被 其所有者用来运输自有产品。
管道运输分类
运输管道按输送物品的不同分为: 原油管道(运送原油)、
成品油管道(输送煤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 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 固体料浆管道(如输送煤炭料浆)。
储运工程美国 阿拉斯加原油 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
西部原油成品 油管道工程
中石化九昌樟成 品油管道工程
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美国宾夕法 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然而它的进一步发 展则是从20世纪开始的。随着二次大战后石油工业的 发展,管道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产油国竞 相开始兴建大量石油及油气管道。 20世纪60年代开始,输油管道的发展趋于采用大 管径、长距离,并逐渐建成成品油输送的管网系统。 同时,开始了用管道输送煤浆的尝试。全球的管道运 输承担着很大比例的能源物资运输,包括原油、成品 油、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煤浆等。其完成的运量常 常大大高于人们的想象(如在美国接近于汽车运输的运 量)。 近年来管道运输也被进一步研究用于解决散状物 料、成件货物、集装物料的运输,以及发展容器式管 道输送系统。
2023年管道运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管道运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管道运输行业是一种涉及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运输的重要行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均有着关键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管道运输行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管道运输行业的市场环境,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政策法规等方面。
一、市场规模管道运输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参与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管道运输企业、管道设备生产企业等。
据统计,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经超过40万公里,其中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拥有了全球最多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
中国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大国,也有着巨大的管道市场潜力。
据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设计与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全网经营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达到160,000公里左右。
管道运输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石油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管道运输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二、竞争格局管道运输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
竞争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管道运输企业、管道设备生产企业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通常拥有自己的管道网络,可以直接运输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不需要通过第三方管道运输企业。
这种自建管道的竞争格局也使得管道运输企业市场份额不够稳定。
此外,国外的管道运输企业也与国内管道运输企业存在竞争关系。
中国管道运输企业相对于国际大型管道运输企业在技术和经验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加强自主研发,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优势。
三、政策法规管道运输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严格限制。
目前,中国政府对于管道运输行业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化和监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条例》、《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对管道运输企业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开展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和管道设备的有效运行。
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作者:杨璧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27期摘要:新中国建国以来,作为中国五大运输系统之一的管道运输,经历了从初始发展到快速发展、从稳步发展到加快发展的四个阶段。
油气管道运输在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越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线总长度由1958年的仅仅0.02万千米,到2008年我国油气管线总长增加到6.9万千米。
西气东输等管道工程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初具规模、管道运输管理初步形成,而且也极大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但是,油气管道运输作为我国运输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它的地位以及各项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健全。
关键词:管道运输,管道建设,油气,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 TU279 文献标识码: A我国是油气储备大国,管道运输作为油品和天然气进行长距离运输的首选方案,随着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以及石油工业的快速迅猛发展,管道运输作为我国油气运输的重要方式,其建设也有了相对完整的规模。
只是管道运输作为我国油气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网络覆盖程度与范围、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还需要更加完善,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道运输的地位也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09年年末,我国国内油气管道建设总长度达到了6.9万千米,在这其中,天然气管道长度达3.2万千米,原油管道长度达1.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长度达1.8万千米。
(一)天然气管道运输现状我国天然气管道目前有川气东输管道、西气东输二线、福建LNG外输管道、永唐秦管道、横琴岛-澳门天然气管道、大庆-齐齐哈尔天然气管道、南堡-唐山天然气管道及宁河支线、采育-通州天然气管道、应县-张家口天然气管道、长岭-长春-吉化管道和榆林-济南等天然气输送管道。
这些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使我国在川渝、环渤海和长江三角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然气管网。
2023年管道运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管道运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管道运输行业是指利用管道将石油、天然气、化学品等物品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航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传统运输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需求。
而管道运输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市场特点、政策环境、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管道运输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特点1.稳定性强相比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长距离、大量运输物品的情况下,速度和能力上也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具优势。
2.成本优势管道运输成本较低,同时又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先进和成品率的提高,管道运输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其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
3.安全性高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有很高的安全性,因为它能够避免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碰撞等因素,会导致货物损坏或人员受到伤害的情况。
在关键控制系统上,管道运输技术和设备比其他运输方式安全性更高。
4.环保性能强对环境的保护是管道运输特别重视的问题,它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浪费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运输效率。
由于此,管道运输在现代化社会越来越受重视,被看做是清洁能源运输的未来。
二、政策环境1.新能源标准的出现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完善,管道运输企业也逐渐开始重视节能、减排,设备更新换代的火车渐渐开始转向能源化运输,这对进一步推动管道运输分布式能源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能源标准的出现也推动了管道运输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促进了行业的长足发展。
2.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管道运输不仅关注国际政治环境,更涉及国际经济利益的竞争。
各国都开始向管道运输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各自的“石油天然气通道”。
因此,管道运输行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发展趋势1.发展对接能源安全管道运输以其出色的能源运输能力,成为高速发展的能源市场新兴体系的重要角色。
长输管道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样 。随着改革 开放和市场经 济建设 的深 入发展 , 外管 道
面临着诸多亟待解 决的问题 。
1 目前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目建设 与管道交叉 。 于交 叉部分 , 对 有些法制 观念 比较强 、 经 济比较发达地 区执行 管道 保护规 范较好 , 有些 经济欠发
年 7月 2 8日,0 、0 3年 1月 3 17 桩 2 0 1日 14 桩 ,两次盗 1 油, 盗油分子 恶意破坏管道 , 造成跑 油污染农 田严重 , 企业 损失惨重 。打孔盗油不但使 国家资 源遭到流 失 , 而且使企 业蒙受 巨大经 济损失 , 易造成原油 泄漏 , 污染环境 , 坏管 破 道材质 , 降低管道使 用寿命 , 危及管道安 全运行 。 更为严重
的 是 。 油 气 管 道 一 旦 被 打 孑 , 生 的后 果 极 为严 重 , 田 输 L产 油
环境 的不利 因素 、 基层存在的 问题和采取的 对策。
关 键 词 长 输 管道 安 全 管 理 对 策
输 油 管道 是连 接 油 田和 炼 厂 的 动 脉 ,具 有 点 多 线 长 ,
达地 区 , 因经 济实力薄弱 , 加之法 制观念淡 薄 , 行起管道 执 保 护规范 比较 困难 , 交叉部 分得不 到很 好保 护 , 为管 道安 全运行 埋下不 安全 隐患 。 同时一些 施工 单位安 全意 识淡 薄, 野蛮 施T , 是造成 管道 损 害的一 个重要 因素。2 0 也 05 年 1 0月 2 9日 2 2时 2 0分 , 济荷 高速公路施 工单位 山东正 元建设 工程有 限公 司忽视管 道保护 标 志 , 目施工 , 盲 在使 用 S R2 Y 20旋挖钻 机作业 时 ,造 成鲁 宁输油管 道 8%7 0 3 0 ( 长清 区归德镇 胡 同店 村 ) 管道破损 , 处 外泻原 油约 30t 3 , 鲁 宁输油管道停 输 1 时 2 4小 5分 , 损失严 重。
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物流配送(配送方式)是伴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资需求,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逐步发展了配送中心,加速了库存物资的周转,打破了仓库的传统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多种社会及经济因素的影响,配送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以高技术为支撑手段,并形成系列化、多功能的供货活动。
一、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现状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为了提高木材流通效率,杭州的木材流通实行按需供应的供应方式;为了解决平板利用率低的问题,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物资部门在一个城市设置一个或几个集中点,并按其货单配货、送货,实行集中库存、提高效率的流通方式,上述流通方式可以说是我国配送的雏形。
但是由于某些落后的生产关系及其他因素制约,使得这一先进生产力最终未能突破体制的障碍,未能出现持续进步、稳定发展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产资料市场的开放搞活,物资流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物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广泛开展物资配送业务,如天津储运公司唐家口仓库的“定时定量配送”、河北省石家庄物资局“三定一送”的物资配送以及上海、天津等地的煤炭配送等。
从总体分析,80年代是我国从自发运用配送阶段向自觉运用配送阶段的过渡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践证明,配送是一种非常好的物流形式。
我国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建立配送中心,配送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和方式。
过去物资流通部门等人上门买货,如今迈出家门主动上门送货,为生产企业配送急需的产品。
通过本着筑造代理、配送、连锁相结合的新的流通形式,发展配送实现了质优价廉,中心实行统一集中进货,享受了生产企业的批量优惠,同时从用户和自身利益、信誉出发,严把进货关,保证进货质量。
发展配送大大减少了生产企业的库存,实现了生产企业“零库存”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版)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加,引发中国管道运输业迅速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十一五”期间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分析,对未来中国管道运输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道;现状;发展1.引言管道运输作为中国五大运输系统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线总里程增长迅速,极大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中哈原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等工程为标志,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和管道运输发展,为解决我国能源运输紧张、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油气供应量和运输量必将大幅度增加,由此也将会带动管道运输的大发展。
2.“十一五”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时期。
截止2009年底,随着一批油气长输管道的建成,中国国内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长度为6.9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8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2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8万多公里。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管道整体运输能力不足,管道网络化程度仍然较低。
(见表1)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6万公里,年平均增长0.7万多公里。
2009年全国油气管道运输量45598万吨,是2005年的1.5倍;油气运输周转量达到2022亿吨公里,是2005年的近2倍。
我国近80%的陆上原油、20%的成品油和95%以上的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的。
表1世界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等5国管道长度(万公里)管道总里程天然气管道成品油/原油管道美国77.347.923.2俄罗斯48.430.014.5英国46.528.814日本28.323.98.5中国6.913.23.7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油气管道建设总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管道建设需求十分巨大。
未来5-10年仍将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油气管网将逐步完善,预计2011-2015年将建设管道总长度约为8万公里以上。
2.1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随着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开工,我国西北、东北和西南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资源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其中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已经建成投产,是我国成功实施的第一条陆上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
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使我国摆脱资源引进单一海上通道的不利处境,增加了进口资源的安全性,还为中亚资源东流打开了通道。
(2)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还在筹划中。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从中俄边境的漠河进入我国黑龙境内。
该管道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年,已于2010年12月投产运营。
(3)西南油气进口通道西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原油管道设计能力2000万吨/年,天然气管道设计能力120亿方/年。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经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投产。
2.2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8.2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4万公里,原油管道2.2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万公里,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
(1)原油管道自1958年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炼油厂输油管道建成后,随着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油田的相继开发和大中型炼油厂的建成投产,输油管道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原油管道已经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输油管网。
主干输油管道主要包括庆铁线及复线、铁大线、铁抚线、铁秦、秦京线、阿独线、西部原油管道、东黄线及复线、东临线及复线、鲁宁线、甬沪宁线及仪长线等。
到2010年,建成原油管道2.2万公里,原油管输能力5亿吨。
(2)天然气管道我国天然气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投产后管道建设的加速发展,全国性输气管网已基本形成。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形成了由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系统、秦沈线、忠武线、涩宁兰及复线、长宁线、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川气东送、榆济线等管道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已建成管道总里程4万公里,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并已在西南、环渤海、长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
(3)成品油管道我国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成骨干输油管道,形成了“西油东运、北油南下”格局。
主干成品油管道包括西部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等。
到2010年,建成成品油管道总里程2万公里,管输能力1.9亿吨/年。
2.3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洋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管道建设里程中石油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系统外管道建设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截止2009年末,中国石油拥有的管道总里程达到5.07万公里,占全国的73%以上,其中原油管道1.32万公里,约占全国的70%;天然气管道2.86万公里,约占全国的90%;成品油管道0.89万公里,约占全国的50%。
中石油集团将在“十二五”继续加大油气储运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管道建设总计为5万公里左右。
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在规划相应的长输油气管道,中石化的管道主要集中在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1.4万公里以上,中海油主要集中LNG管道和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0.8万公里以上。
伴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陕京三线等一批干线管道建成,沿线地方政府对天然气下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正在逐步增加,各地逐步成立省级管网公司,区域性、地方性天然气管网建设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预计未来5年总规模将达到8000公里以上。
表2按投资主体预测2011-2015年管道建设量(万公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地方政府总计原油0.61.40.80.80.8天然气3成品油1.4合计52.4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管道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仍然较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在货物运输市场中的份额仍明显落后。
尤其是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很低。
美国有约15万公里的成品油管道,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达到47%(水运23%,公路29%),管道运输是成品油输送的主要方式。
我国成品油管道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欧美,2008年底全国成品油管道里程约为1.3万公里,不到美国的1/10,成品油一次运输的管输比例只有20%,成品油运输仍以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为主。
由于资源产地与市场分布不均衡,造成油品调运不及时和不灵活。
近年来,虽然加快了成品油管道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成品油供应和需求增长较快,管道建设依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中国管道运输现状见以下各表。
表3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里程(1978~2008年)(单位:万公里)年份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民航航线油气管道合计1978 5.17 89.0213.614.89 0.83 123.51 1980 5.33 88.825 10.8519.53 0.87 125.405 1990 5.79 102.83 10.92 50.68 1.59 171.80 2000 6.87 140.27 11.93 150.288 2.46311.82 2004 7.44 187.07 12.33 204.94 3.82 415.6 2007 7.8 196.2 12.35 234.3 5.45 456.08 20087.97200.912.3246.25.83473.2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4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里程发展情况(1978~2008年)(单位:万公里)年份铁路公路内河民航管道里程指数里程指数里程指数里程指数里程指数1978 5.2 100 89.0 100 13.6 10014.9 100 0.8 100 1980 5.3 102 88.8 99.2 10.9 80 19.5 131 0.9 112.5 19905.8 112 102.8 115.5 10.9 80 50.7 340 1.6 200 20006.9 132 140.3 157.6 11.987.5 150.3 1009 2.5 312.5 2007 7.8 150 196.2 220 12.3 90 234.3 1572 5.4 67520087.97153200.922612.390246.216525.83728.8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5各种运输方式里程构成表(1978~2008年)(单位:万公里)年份总计铁路公路内河航道闵行航道油气管道1978 1004.19 72.111.012.1 0.67 1980 1004.25 70.8 8.715.6 0.69 1990 100 3.37 59.8 6.4 29.5 0.93 2000 100 2.2 45.0 3.8 48.2 0.7920071001.7143.02.751.41.220081001.6842.52.652.01.23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6各种运输方式全社会货运量(1978~2008年)(单位:万吨)年份总计铁路公路水运管道1978 248946 110119 85182 43292 10347 1980 546537 111279 38204842676 10525 1990 970602 150681 724040 80094 15750 2000 1358682 178581 1038813 122391 18700 2008 2587413330354191675929451045382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7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1978~2008年)(单位:亿吨公里)年份总计铁路公路水运管道197898285345274 3779 430 1980 12024 5716 764 5053 491 1990 26199 10622 3358 11592 627 2000442701377161292373463620081101812510632868502631944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2.管道网络化程度较低,建议加快管道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我国原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北和长庆油田周边地区,三个区域孤立运行,互不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