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和刚性-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

合集下载

FPC的讲义

FPC的讲义

• 有效钻头刃长的计算: 有效钻头刃长(mm)=钻头刃长(mm)-1.5mm • 有效钻头刃长的组成: 有效钻头刃长=单片材料的厚度X叠层数+压板厚度 (0.5mm)+过钻量(0.3mm, 既钻入下层垫 板的深度) • 在对保护膜材料进行叠层前,要对其粘结剂面的离形纸做“消 应力”处理。
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技术培训班
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技术培训班
*涂布抗蚀剂: 一般常用的抗蚀剂为二种,干膜型的和湿膜型的。 干膜(又称光致抗蚀膜),是由聚酯簿膜,光致抗蚀膜 及聚乙烯保护膜三部分组成的。聚酯簿膜是支撑光致抗蚀膜的 载体,使之涂布成膜,厚度通常为25μm。聚酯簿膜在曝光后显 影前去除。光致抗蚀膜层为干膜的主体,多为负性感光材料, 其厚度视其用途的不同,有若干种规格,最薄的可以是12μm, 最厚的可达100μm,常用的一般为25μm和38μm二种。贴膜时, 先从干膜上剥下聚乙烯保护膜,然后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将干 膜粘贴在铜面上。 贴膜时要掌握好三个要素:压力、温度、传送速度(时 压力、 压力 温度、传送速度( 间)
挠性电路区在设计使要考虑的事项: 挠性电路区在设计使要考虑的事项: 需要跨越挠性部分的单层信号线数量 载流量要求的导线宽度 电压隔离要求的间距 电磁干扰的屏蔽 阻抗 电压降要求 多层和刚-挠结合板挠性区设计考虑事项: 多层和刚-挠结合板挠性区设计考虑事项: 多层挠性印制线路板的挠性度一般要求不高。如果需要 具有挠性要求时,不要将特定部位的层粘和在一起。(即 带有分层结构的产品)
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技术培训班
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技术培训班
对有阻抗要求产品的设计: 对有阻抗要求产品的设计:
何种情况下要考虑产品的特性阻抗指标 (1)当信号在FPC板导线中传输时,若导线的长度接近信号波长 的1/7时,此时的导线应作为信号线传输线了,就应该考虑产 品的特性阻抗。 波长=C/f C为光速:3×1010cm/s F为信号的频率:单位为Hz (2)当电路为数字脉冲频率时,要考虑此脉冲电路的由“0”变 “1”的上升时间tr, 由此上升时间转换的对应最高频率fmax为: Fmax=0.35/tr

PWB 工艺技术

PWB 工艺技术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干菲林成像
压膜
对位
曝光
17/3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14/3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化学沉铜
钻孔
沉铜
15/3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外层蚀刻
u u
目的: 将板面没有用的铜蚀刻掉,露出有用的线路图 形 流程: 去膜 蚀刻 退锡(金板不退锡) 流程原理: 在碱液的作用下,将膜去掉露出待蚀刻的铜 面,在蚀刻缸铜与铜离子发生反应,达到蚀刻作 用,在退锡缸因硝酸与锡面发生反应,去掉镀锡 层,露出线路焊盘铜面。
u
u
u
注意事项: 退膜不尽、蚀刻不尽、过蚀 退锡不尽、板面撞伤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PCB生产工艺培训
编制:胡凯
1/3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一、印制电路板简介 二、主要原材料简介 三、工艺流程介绍
2/3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干菲林
u
u
u
u
目的: 完成外层图形转移,形成外层线路。 流程: 板面清洁 贴膜 对位 曝光 显影 流程原理: 利用干膜的特点,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将 膜贴于板面上 通过对位曝光,干膜发生反应,形成线路图形。 注意事项: 板面清洁 、 对偏位、 底片划伤、曝光能量、 板面划伤

TWS蓝牙耳机刚挠结合印制板开发

TWS蓝牙耳机刚挠结合印制板开发

TWS蓝牙耳机刚挠结合印制板开发杨先卫 黄金枝 叶汉雄 黄生荣(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9029)摘 要 随着TWS蓝牙耳机的兴起,耳机PCB主板从原始的硬板+线缆连接逐步向高阶HDI软硬结板方向发展。

本研究选取一款应用于TWS蓝牙耳机的2阶HDI软硬结合板,分享其工艺路线、技术特点等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 TWS蓝牙耳机;刚挠结合板;HDI中图分类号:T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96(2020)12-0020-04Research on product technology of R-FPCB forTWS bluetooth headsetYang Xianwei Huang Jinzhi Ye Hanxiong Huang Shenro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WS Bluetooth headset, headphone PCB motherboard develops from original rigid board plus cable connection to high-level HDI Rigid-flex board. This study selects a 2 level HDI Rigid-flex board for TWS Bluetooth headset product and shares som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Key words TWS; R-FPCB; HDI0 前言TWS (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设备是指智能终端连接主耳机,并由主耳机通过无线方式向副耳机传输音频信号,实现左右声道独立使用的立体声音频的设备。

传统的蓝牙连接方案只能实现终端与一个音频设备的连接,因此传统无线耳机都是头戴式或挂脖式,左右扬声器之间有线连接,由单主控芯片接收音频信号后分配给左右扬声器,而TWS耳机两个音频设备之间没有导线连接,在和终端连接时需要实现1对2的连接。

FCCL基础介绍

FCCL基础介绍
度要求。
2021/7/1
30
耐热性
耐热性是FCCL材料检验的常规项目之 一,良好的耐热性是每一客户最基本要求, 也是我们制造商的要求。
胶层耐热性、材料中的水分、汽泡、缺 胶、杂质等都会影响材料的耐热性。
2021/7/1
31
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是客户基本要求之一,在 FCCL制造中影响其大小起着决定作用的就 是配方的设计,熟化制程,其次是压合参数 (温度、压力),及材料本身(PI与铜箔)
表面电阻
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
Mpa % Mpa g/mm % ppm/k % ppm/ %Ω·cm Ω
— —
245 100 3185 280 0.09 27 2.5 20 > 1016 > 1016 3.3 0.005
聚酰亚胺膜 高 尺 寸 稳 定 低 湿 膨 胀 用于TAB


304
300
520
90
国内,从80年代开始研发,目前虽有一些单位在生 产、应用,但总体来说,规模较小,水平偏低。
挠性覆铜板具有轻、薄和可挠性的特点,有利于 电子产品实现轻、薄、短小化。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
对挠性覆铜板的需求迅速增大,前景看好!
2021/7/1
2
FPC特性—轻薄短小
轻:重量比 PCB (硬板)轻 可以减少最终产品的重量
2021/7/1
12
3、 胶粘剂(Adhesive)
用于挠性覆铜板的胶粘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聚酯类 (2)环氧类 (3)丙烯酸类 (4)聚酰亚胺类 我们公司所用的是什么类型?
2021/7/1
13
4、离型纸
用在覆盖模和胶膜等,起保护作用。 随着客户的要求,也有很多不同特性的 产品。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与制作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与制作

Rb1
Rc
C2
V C1
ebc
C3
Rb2 Re1
C2
元器件图形
印制板图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印制电路板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而发展, 由此可以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 电子管分立器件
导线连接
● 半导体分立器件
单面印刷板
● 集成电路
双面印刷板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多层印刷板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电子管体积大、重量重、耗电高,使用 导线连接。
1. PCB的分类
按孔导通状态分:埋孔板,盲孔板,通孔板
盲孔 Blind Via 盲孔 Blind Via
埋孔 Buried Via
通孔 Drilled Through Via
1. PCB的分类
按成品软硬区分 :
▪ 硬板 Rigid PCB (刚性板) ▪ 软板 Flexible PCB (挠性板) 见左下图 ▪ 软硬板 Rigid-Flex PCB (刚挠结合板)见右下图
电解电容
电阻 接线端子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相对于电子管,半导体器件体积小、重量 轻、耗电小、排列密集适用于单面印制板
电子管
三极管
电阻
电解电容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焊接面(底层)
单面板
元件面(顶层)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布线更加复杂,此时单面 板已经不能满足布线的要求,由此出现了双面 板——双面布线。
显示器 端口
内存插槽 硬盘端口
电源端口
PCI插座 软驱端口
电源开关、指示灯等端口
3. 确认元器件安装方式
① 表面贴装 ② 通孔插装

刚挠结合印制板工艺实现的关键技术

刚挠结合印制板工艺实现的关键技术

刚挠结合印制板工艺实现的关键技术穆敦发;王盘【摘要】刚挠结合印制板综合了刚性板和挠性板各自的优点,在电子电路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工艺实现上主要的关键技术是材料匹配技术、多层板层间对位技术、层间互连技术以及软板区防损技术.【期刊名称】《印制电路信息》【年(卷),期】2018(026)009【总页数】6页(P58-63)【关键词】刚挠结合板;材料匹配;层间对位;层间互连【作者】穆敦发;王盘【作者单位】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807;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8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411 刚挠结合板的主要特点印制电路板(PCB)在二十世纪初兴起,由于可以将各种电子元器件及电子零件通过板面导线的连通和层间电路的连结,实现电气讯号的传输,一举简化了原有的配线生产,大大促进了电子产业的发展。

随着对电路板性能、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新的材料不断被开发,具有独特弯折性能的挠性电路也被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科学家率先在坦克的炮塔和V2火箭中应用挠性电路材料,开始了挠性电路板的使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缴获了一枚V2火箭进行研究,使得挠性电路技术由欧洲传到了美国,将挠性电路技术应用到航天领域中,从此也拉开了挠性电路板在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序幕。

目前,从简单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到重要的航空航天装置,挠性电路板都成为一项关键技术。

各种关键元器件,如医疗设备、键盘、驱动器、打印机、手机等等都应用了这项技术。

挠性部分和刚性部分组合成的刚挠结合板(R-FPCB),也称之为软硬结合板,是一种兼具刚性PCB和挠性PCB特性的印制电路板。

刚挠结合板和传统的印制电路板比较有如下特点:1.1 重量轻,介质薄,尺寸小软板材料中没有增强材料,使用挠性电路能减少电子装配的重量。

当其所占比重大时,其产品的重量减少可以高达75%,甚至更多。

挠性材料一般使用耐热性好的PI(聚酰亚胺)材料,其介质厚度和常规材料相比可以做得更薄,而不会降低耐热性、绝缘性。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编号:版本: *版拟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题目: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第*页共*页审核第A版第0次修改批准4.8表面组装元器件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MD)指焊接端子或引线制作在同一平面内,并适合于表面组装的电子元器件。

4.9表面安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4.10表面安装无需利用印制板元器件安装孔,直接将元器件贴、焊到印制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过程。

4.11引线 Lead从元器件封装体内向外引出的导线。

在表面安装元器件中,指翼形引线、J形引线、I形引线等外引线的统称。

4.12工艺边PCB的工艺边,是指为生产时用于在导轨上传输时导轨占用的区域和使用工装时的预留区域。

4.13 V-CUT割V型槽, V割的拼板板与板相连处不留间隙。

4.14通孔插装元器件Through Hole Components(THC)指适合于插装的电子元器件。

4.15小外形晶体管Small Outline Transistor(SOT)指采用小外形封装结构的表面组装晶体管。

4.16小外形封装Small Outline Package (SOP)指两侧具有翼形或J 形引线的一种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封装形式。

4.17双列直插式封装Double In-line package(DIP)4.18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s (PLCC)指四边具有J 形引线,采用塑料封装的表面组装集成电路。

外形有正方形和矩形两种形式,典型引线中心距为1.27mm。

4.19四边扁平封装器件 Quad Flat Package(QFP)指四边具有翼形短引线,采用塑料封装的薄形表面组装集成电路,引线中心距有英制和公制,公制尺寸有1.00mm,0.8mm,0.65mm,0.5mm,0.4mm,0.3mm。

刚挠性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刚挠性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刚挠性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对电路板的要求日益增高,但是由于目前刚挠性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完善,此次对几种常用的刚性挠性印刷电路板进行了性能对比。

基于此,比较了刚挠接合板与埋置挠性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技术及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对该技术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刚挠性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发展趋势引言:目前,使用的刚挠结合印刷电路板,对阻抗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发射端、传输线和接收端的阻抗相互配合的情况下,信号损耗最少,并且传递给接收端的信号质量最好。

比如:手持扫码设备,如果在扫码设备的内部,扫描器的适接板与主机的阻抗不相匹配,就会出现扫描传送漏码等问题。

因此,确保刚挠性平板导线的阻抗匹配一致是当前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一、刚挠性电路板的材料技术刚挠性电路板的性能好坏,主要取决于所应用的材料。

其材料主要包括挠性介质薄膜和挠性粘结薄膜。

其中,用作挠性主体底板的挠性介质薄膜,主要是用于低端商品的聚酯类,常用的是聚酰亚胺,以及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的聚氟类。

其中,所述挠性胶合膜材料为亚克力、环氧树脂和涤纶树脂占主导地位。

另外,也有一些用聚氨酯作为基体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这些材料里,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并且具有黏结强度好、高柔韧性、抗化学物质、抗高温等性能,但因热膨胀系数大,内层丙烯酸的厚度不宜超过0.05mm,且易导致金属化后孔洞沿Z方向延伸断裂。

另外,由于环氧胶固化后有较好的韧性,且与金属结合牢靠,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制作上。

当前环氧胶多用于外部、内部两水平,胶结性能差,并且它的热膨胀率也较小,对提高镀锌通孔抗高温冲击性能不利[1]。

电阻与介质的介电系数Er、介质厚度H1/H2、走线宽度W1(导线底部)、W2(导线顶部)以及T1(导线厚度)等参数密切相关。

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在不同的介质中,对系统的阻抗谱有很大的影响。

当屏蔽层用实铜阻抗法仿真时,50欧姆的特征值及100欧姆的差分阻抗的媒质的H1必须大于50毫米,以达到实用的要求;比如,在采用通常情况下,H1=25mm的媒介厚度来进行测量时,仿真得到的线宽度只有40mm,这就不能够达到某些产品高电流承载度的最小线宽的需求,或者考虑到了刚挠板装配后的软驱的耐弯折性能,并且对细电路制程的良率进行了比较高的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挠性和刚性-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前言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因为它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它的结构灵活、体积小、重量轻(由薄膜构成)。

它除静态挠曲外,还能作动态挠曲、卷曲和折叠等。

它能向三维空间扩展,提高了电路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在x、y、z平面上布线,减少界面连接点,既减少了整机工作量和装配的差错,又大大提高电子设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挠性印制板的应用的领域更为广泛,如计算机、通信机、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军事和航天等方面。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拉动其发展的的主要是hdd用的无线浮动磁头、中继器和csp(chip scale package)所采用的内插器以及广泛应用的便携式电话、平面显示器等新的挠性板应用领域,特别是高密度互连结构(hdi)用的挠性板的应用,将极大地带动挠性印制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层。

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成为各种类型控制系统的重要的组装件。

使挠性印制电路板应用获得长足的发展,迫使原低产量、高成本、高技术含量转化为常用技术时,面对全球经济化的趋势下,就必须考虑低成本、高产量化的问题,以满足市埸迅猛增长的需要。

特别是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需求量倍增,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硬盘驱动器,可望将市埸继续推进到至少2004年。

一.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结构形式从目前使用的规格数量统计,主要有四种结构类型的挠性板:第一种是单面挠性印制电路板,它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制作起来方便,其质量也最容易控制;第二种是双面挠性印制电路板,它的结构就比单面就复杂的多,特别是要经过镀覆孔的处理,控制难度就要高些;第三种就是多层挠性板,其结构形式就更复杂,工艺质量就更难控制,第六种是刚-挠性单面印制电路板;第五种是刚挠双面印制电路板;第六种是刚挠多层板。

后三种类型结构的印制电路板,比前三种类型结构的板制造起来就更加有难度。

这种挠性或刚挠性类型的结构形式请见以下系列图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二.挠性板的材料从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结构分析,构成挠性印制电路板的材料有绝缘基材、胶粘剂、金属导体层(铜箔)和覆盖层。

根据挠性板的结构,其最重要的是基材的选择,要满足高密度互连结构挠性板的技术要求,就必须寻找新材料,不断地改善基材的性能,并采用新的加工工艺技术,达到高产量和低成本的要求。

现就挠性板的结构用料需要简述如下: 挠性板的主体材料,必须是可挠曲的绝缘薄膜,作为载体它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常规通用的材料有聚脂和聚酰亚胺薄膜。

但应用比较多的挠性板的载体是聚酰亚胺薄膜系列。

随着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可选择的材料变得多样化,除上述两种类型的常用材料外,还有聚乙烯环烷(pen)和薄型的环氧树脂/玻璃布结构材料(fr4)。

同样原聚脂(pi)材料也有很大的改进,新的聚酰亚胺(pi)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及尺寸稳定性。

但要制造这些挠性印制电路板,就需要这些材料的为主体的覆铜箔挠性层压板。

原制造工艺方法,就是选择薄铜箔与基底材料,然后采用粘结剂进行高温热压的技术,这种工艺技术成本高,需要一整套的工艺装备,由于不是专业化生产,其成品质量很不稳定。

现采用现成的覆铜箔挠性基材,就方便得多了。

基板的厚度根据设计需要来确定,但铜箔却是标准化的,通常所采用的铜箔厚度为35微米,其它非标准的有17.5微米、70微米或105微米。

挠性板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于刚性印制板,在有些应用上它不适宜采用焊接的工艺方法,而热塑性介质材料也只能使用较低的温度范围 内使用。

电气互连也是通过卷曲方法实现连接。

在一定的条件下,焊接所使用的焊料为60/40锡铅合金,是唯一可使用的。

主要材料技术能数见表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三.导体图形制作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导电图形的设计和制造,可采用单面或双面的导电图形。

多层板也是如此。

而双面和多层的设计需使用通孔电镀的工艺方法,达到层与层间的电气互连。

并采用合适的透明覆盖层保护导电图形。

该绝缘覆盖层起到保护导体图形不会被沾污、灰尘和金饷颗粒等对导体电路的影响,否则很容易引起短路。

挠性板上的焊盘可采用钻孔或冲孔的方法,在覆盖层表面开窗口,使需要进行焊接的焊盘露出来,以便进行电装作业。

在应用上如不要求强的弯曲和折叠的规格的挠性板,可以在其表面网印特殊的阻焊膜,可能会更经济。

导电体的宽度的在确定前,需要考虑其机械性能的稳定性和传输电流量的要求,而导休一之间的间距则需要根据,如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路所需的电压等工作参数。

焊盘设计上应将焊盘的尺寸要大些,以便能抵的住焊接温度的热冲击而不会产生变形。

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确保焊盘的位置有利于弯曲区域。

使用刚性板与挠性板相结的时候,所采用的通孔需要进行化学沉铜和电镀铜。

电镀的金属有铜 、金、镍和锡铅合金等电镀层。

符号可采用网印的工艺方法或有些元件也适用于网印的工艺方法。

其中电器元件中的线圈、电容器和传输线路也可以设计到挠性板的平的表面上去,这些都可以用网印的工艺方法转移到挠性板的平的表面上。

四.尺寸、几何形状和孔挠性板可以制造成任何几何形状。

不过,无论采用何种几何形状,必须更容易加工和控制,出于经济的原因,尽量首先采用矩形(直角形)构造。

以便减少消耗和节约工具成本。

同时其它复杂的几何形状最好选用的量最小。

挠性与刚性相结合的印制板的孔,大都需要进行镀覆孔,以达到层间的电气互连目的。

自高密度互连结构的挠性板出现后,其孔径越来越小,甚到达到孔径100-50微米的微导通孔和微盲导通孔,这种类型的孔的加工采用机械工艺方法显然是达到技术要求的。

现多数厂家采用激光钻孔、光致成孔、等离子蚀孔等先进的加工手段。

五.制造的工艺步骤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序与刚性印制板制造工序是相同的。

刚性印制电路板制造所使用的工艺装备基本上是相同的,辅助装备和所使用的工模具基本上类同。

所谓特殊的部分就是在化学沉铜和电镀时需要有特殊的夹具进行装挂,避免漂浮。

但采用刚-挠印制电路板时,就比单种类的挠性板更好控制。

在软板进行处理时,很多专用工艺装备对处理挠性薄板就必须的拖架,如进行蚀时时,就必须采用厚基板作的拖架。

六.装配构思挠性印制板的装配就是指它与其它电路板的机械和电气互连的结合。

为此,所采用的印制板的必须有特定的装配位置和形状,然后用力插入所需连接的连接器上或固定在所要求的位置上。

在同样的情况下,挠性印制电路板为进一步固定时,采用专用夹子或粘结剂进行固定。

通常挠性板的电气和机械连接可用软焊料进行焊接。

如果充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浸焊料的工艺方法。

如果不充许的,就必须采用手工焊接。

当厚度减薄时,挠性板与刚性板相比更容易产生过热现象。

唯一能采用的焊接工艺方法就是聚酰亚胺层压板,但也需要注意。

下列图表表示Mylar(Polyester即聚脂材料)进行焊接时,使用60/40锡铅合金焊料的焊接时间和温度要求:聚脂层压板的采用手工焊接时,需要有经验的操作者进行。

然而环氧树脂基的玻璃布层压板和聚四氟乙烯(又称特氟隆)就不会产生任何质量问题。

但是,在所有的情况下,基于需要焊接的表面首先要进行表面清理,以确保焊接质量。

根据需要和应用的情况,不是所有的挠性板需要进行焊接进连接,有时采用的连接方法是多样化的,如弯曲连接时采用插头装置和插座或用专用的夹子固定到挠性板上。

采用印制插头的挠性板可采用镀镍金工艺方法金。

为适用于压力接触的挠性板应采用刚性材料。

刚-挠印制电路板使用聚酰亚胺膜层压在挠性和刚性部分的电路表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七.设计应考虑的结构形式挠性印制电路的结构形式,应按照通用的刚性设计规范或原则进行设计,但也可以根据电路上的需要附加若干条件。

如许多有关的进行焊接的范围和特定的焊盘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有时在进行焊接时,由于客观条件铜焊盘弯曲时,很容易产生脆性,通常多数产生在挠性板与刚性板之间的接合点上,接直接影响使用的电性能。

而且在这点上,由于弯曲变形和移动时导致铜导体开起而剥落。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挠性电路的设计必须按照规则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在进行焊盘设计时,应采用圆滑的过渡线,应避免死角,如采用这种形式结构的焊盘形状,必然会在需要弯曲的状态下,很容易折断,因为这种形式的结构易造成应力集中的原因所致。

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这种特殊的工作条件,使设计满足挠性板的特殊的技术要求。

2)覆盖层的设计挠性板采用绝缘覆盖层除了起到保护导体线路的作用,还必须考虑到达到改善连续弯曲使用的所产生的弯曲疲劳强度。

然而设计时还必须考虑到使用的焊接区域的范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张力分配测量要抵消焊盘的张力应力,应考虑焊接区域应该与刚性基材相结合和固定时采用胶粘结的工艺方法或使用穿孔方法与强化与下层刚性层压板的牢固结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挠性电路形状挠性板的外形加工采用冲制、切割和铣加工工艺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挠性板在进行冲制时,要避免产生裂纹,同时要避免内边缘产持尖状,应成圆弧状这宜。

建议半径为2毫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提示在对挠性板进行测量时,要特别注意焊接工艺过程的控制。

因为在元器件在焊接时,必须考虑到器件比挠性板吸收的更多的热量。

也就说必须考虑到挠性板表面导体铜层剥离强度低和焊接时间的长短却是关键的。

为此,采用手工焊接烙铁的温度和时间就必须认真的进行有效的控制。

建议温度在350-400℃,焊接时间1-2秒。

可获得好的焊接质量。

在严格的条件控制下,焊接作业的时间有时长达3分钟,然后再除去焊接的导线,也没有发现破坏挠性电路现象。

这充分说明严格地控制焊接的温度和时间极关重要。

5)弯曲循环次数对弯曲循环次数的技术要求,应适当的考虑到设计状态。

因为它决定于挠性基材的类型、基材的厚度、和铜箔的质量及其厚度,其它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挠性电路导线的宽度和弯曲半径。

例如应考虑以下方面:A.聚酰亚胺膜基材厚度75微米。

两面覆铜箔厚度35微米。

通孔电镀铜厚度25微米;1毫米宽的导体,两面用聚酰亚胺膜75微米覆盖绝缘层。

B.图形、弯曲循环次数特别是弯曲半径,对挠性板是个重要的特性参数。

八.导体图形考虑事项导体宽度和介质分离必须由取得内在机械和电气参数来决定。

为确定合适的导线宽度,导体与薄膜的厚度必须考虑。

评价导体与基板之间的结合强度,就是能低住在操作过程的变形。

在使用覆盖层时重要的要考虑变形和应力参数。

决定应用时应请专业部门检查和进行工艺性试验。

评价导体的电流载量通过1安培为宜。

如果两条或更多条的导线传输需要的电流要更大时,就必须考虑要比单一条导线输送的电量要高。

下面所绘出的曲线图是表示,所测得的温度是从平直的电缆含有10条导线所获得的数据曲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挠性电路中介于导体之间电的防止辐射是通过导体相邻的特性来完成地面的传递达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