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

合集下载

25个成语及意思

25个成语及意思

25个成语及意思1.开卷有益:卷:书本。

益:好处,收获。

打开书本,就会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收获。

2.开门揖盗揖:拱手行礼,表示欢迎。

开了门请强盗进来。

3.开源节流源:水源,比喻增加收入。

比喻在财政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4.开宗明义宗:主旨。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清主要的意思。

5.侃侃而谈侃侃:说话从容不迫的样子。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6.可乘之机乘:利用。

可以利用的机会。

7.克敌制胜克:战胜、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8.克勤克俭克:能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9.刻骨铭心铭:在石头或金属器物上刻字。

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10.恪守不渝渝:改变。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1.孔武有力孔:很,甚。

武:勇猛。

非常勇猛有力。

12.口蜜腹剑腹:肚子。

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满是害人的注意。

13.口诛笔伐诛:责罚。

伐:声讨。

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14.苦思冥想冥:深沉地。

深沉地思索。

15.苦心孤诣诣:达到。

费尽心思地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16.脍炙人口脍:切得很细的肉。

炙:烤熟的肉。

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人人赞美和传诵。

17.宽猛相济济:补足。

宽大和严厉两种手段相结合,互相调节。

18.暴风骤雨骤:急促。

来势急剧而猛烈地风雨。

19.岿然不动岿:高峻独立。

像高山一样挺拔、稳固,形容高大牢固,不可动摇。

20.溃不成军溃:溃败。

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不成队伍。

形容惨败。

21.马革裹尸革:皮。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形容战死沙场。

22.买椟还珠椟:木匣。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3.卖官鬻爵鬻:卖。

旧指有权势的人出卖官职,用以聚敛财物。

24.漫不经心漫:随便。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5毛骨悚然悚:害怕。

毛发竖起,背脊骨发冷。

形容十分恐惧。

开卷有益倡议书六年级

开卷有益倡议书六年级

开卷有益倡议书六年级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开卷有益”的重要性,并向大家发出一个倡议。

“开卷有益”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意思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能从中获得知识,增长见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依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学习科学,领略文学的魅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因此,我在这里向大家发出一个倡议:让我们每个人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无论是课内的学习资料,还是课外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我们要积极涉猎的对象。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不仅能让我们的学识更加丰富,还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老师们可以引导我们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鼓励我们在课外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相互推荐好书,分享阅读的乐趣和心得。

家长也可以支持我们的阅读活动,陪伴我们一起成长。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

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让“开卷有益”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

谢谢大家!。

处于逆境励志向上的成语故事

处于逆境励志向上的成语故事

处于逆境励志向上的成语故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博大浩瀚的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励志的成语故事,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引起了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的心灵共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敢地面对逆境和挫折,创造出了奇迹,这些励志成语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处于逆境励志向上的成语故事,供大家参阅!处于逆境励志向上的成语故事:【映雪囊(náng)萤】在古代,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孙康映雪苦读)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

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车胤囊萤夜读)处于逆境励志向上的成语故事:【负薪(xīn)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朱买臣负薪读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李密牛角挂书)处于逆境励志向上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孙敬悬梁苦读)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开卷有益成语故事

开卷有益成语故事

开卷有益成语故事开卷有益讲的是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宋太宗手册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宋太宗每天坚持,还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开卷有益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释义]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

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语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正音]卷;不能读作“juǎn”。

[辨形]卷;不能写作“券”。

[近义]读书无用[用法]一般多用来指读内容安康的书籍;就会有好处。

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成语故事: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搜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旳,故定名为《太平总类》。

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手册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答复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其实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误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旳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旳。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

当时旳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旳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旳宰相赵普,也废寝忘食旳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开卷有益的意思

开卷有益的意思

开卷有益的意思:【拼音】kāi juàn yǒu yì【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必有所得。

【出处】语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读书总有好处【近义词】开卷有得【反义词】读书无用开卷有益造句:1 爸爸经常教育我,不要厌倦学习,要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2 读了一下午的书,弄懂了不少问题,果然是开卷有益啊。

3 我们得多学,多学总有益处,否则为什么古人会留下"开卷有益"的名言呢?4 我这个问题就是在百科全书找到答案的,真是开卷有益。

5 要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除非自己愿意多读书,否则怎能领会?6 读了一下午的书,小明一下懂了不少,果然是开卷有益啊。

7 大义灭亲之写书颜真卿之就义开卷有益。

8 书本备而不阅,犹如木片毫无益处。

开卷有益。

9 读书可以广泛涉猎,因为开卷有益,藉此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

10 大雄此时才开始理解爸爸曾经说的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11 网站新出任务系统,写作,签到,充值,打赏,皆有开卷有益抽奖机会,大奖太诱人,快意人生忍不住码一章,换五次抽奖机会,碰碰运气。

12 佛与道,源自不同,但开卷有益,博古通今,不落窠臼,也是治学之理。

13 王老师经常教我们多读些课外书,开卷有益,定会有收获。

14 开卷有益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历来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15 趁年轻多读些书,开卷有益!16 我们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17 我喜欢閒来逛书店,开卷有益,总比去做些无意义的事好。

18 我这编织花样就是从书上学来的,古人说开卷有益,这话一点也不假。

19 开卷有益: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20 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开卷是否有益
我是小字典
开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 【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 总有好处。 【出自】: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 然忘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读书总有 好处
开卷有益辩论会
我们来进行一个小 辩论会,主题是 开卷是否有益, 请大家分为两方, 一方为正方认为 开卷有益,一方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能言善 辩,受人尊敬。 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 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 • 古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点是不 能否认的,杜甫所博览 • 读过的群书不可记数,虽然许多书都被他翻烂了,翻破了,但书中的 知识去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在他写文章,作诗的时候,一连串 的好词好句便从笔尖顺流而下,一篇篇的佳作名诗便流传千古,被人 们传诵。所以,多读一些有益的书,是能帮助我们写出好文章的。书, 是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知识的源泉,就像一个文明的国度如果失去 了书的文化,那么着个曾经富丽繁华的国度便会遭受到灭亡的威胁。 所以说,人是决不能离开书籍的。 • 开卷有益的由来是宋太祖说过:”只要是读书~总会有好处的".自此,开 卷有益便成为一个成语.
好书
四大名著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The end,thank you!
开卷未必有益
• 我的理由是: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如不加选择地开卷,总会事 倍功半,害多益少! •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 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 益了。 • 现在的书店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竞争激烈。一些不法书商为了赚钱, 丧尽天良,夹杂一些不健康的书,甚至是黄色书刊销售。我们小学生 年龄小,自制力不强,看到这类的书经不起诱惑,甚至还会达到废寝 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上课一 心只想着书,没有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 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滑向犯罪的深渊。这不是看书害 了自己吗? • 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 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成语释义200条出处

成语释义200条出处

成语释义200条出处1.开卷有益释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开门揖盗释义:揖:拱手作礼。

开门请强盗进来。

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3.开源节流释义:开:劝课;源:水源。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

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出处:《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4.开宗明义释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

”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

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5.侃侃而谈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6.可乘之机释义:可以利用的时机。

出处:《晋书·吕纂传》:“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之机,然后一举荡灭。

”7.克敌制胜释义: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

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8.克勤克俭释义:克:能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9.刻骨铭心释义:铭刻在心灵深处。

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10.恪守不渝释义: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出处:不明11.孔武有力释义:孔:甚,很。

形容人很有力气。

出处:《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初中阶段所有成语积累

初中阶段所有成语积累

初中阶段所有成语积累1、开卷有益:打开书本,就能获得好处和收获。

这句话常用来鼓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所收获。

2、开门揖盗: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3、开诚布公:待人诚意,坦白无私。

4、不共戴天:指仇恨极深,不愿在一个天底下生活。

5、白璧无瑕:指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瑕疵,比喻完美无缺。

6、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7、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8、寥若晨星:形容数量稀少,像早晨的星星那样孤独。

9、百孔千疮:比喻残破缺漏非常严重。

10、百炼成钢:比喻人经过斗争生活的长期考验,能成为坚强的英才。

11、落井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12、感恩XXX: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情义,推崇别人。

13、风烛残年:形容人已衰老,不久于世的晚年。

14、膏粱子弟:指过惯骄奢享乐生活的富家子弟。

15、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16、半途而废: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17、管中窥豹:比喻所见狭小,看不到全面。

18、暴殄天物:不按礼制规矩打猎,滥加捕杀自然界的生物,古人称为“暴天物”(残害虐杀各种生物)。

19、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20、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辞藻,施展文才,后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多用于贬义。

21、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生活。

22、背道而驰:比喻彼此朝相反方向走。

23、道貌岸然:形容外表严肃正经的样子,内心却并非如此。

24、鹤发童颜:形容老人气色好,有精神。

25、监守自盗:盗窃自己所经营的财务。

26、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的位置弄颠倒了。

27、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28、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29、标新立异:比喻独到创新,与众不同。

30、交口称赞:大家同声称赞。

31、回天乏术:比喻无法挽回的局势。

32、耳濡目染:耳朵常听到,眼睛常看到,不知不觉中受影响。

33、并驾齐驱:比喻彼此齐头并进,不分上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

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出自中国典籍《史记·高祖本纪》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英勇善战。

也作“浑身是胆”。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鸟尽弓藏是说鸟打完了把弓藏起来。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出处】: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常用以形容那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一字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出自《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一字之师是解释为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出自《唐诗纪事》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完璧归赵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

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破釜沉舟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

砸碎锅子;凿沉船只。

比喻战斗到底!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负荆请罪意思: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乐不思蜀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

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