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典故
关于成语的典故有哪些

关于成语的典故有哪些
1.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守教条,拘泥成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解决问题。
2.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3.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4. 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看外表,不看本质,要有眼光,有见识。
5.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机会。
这些典故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
成语出处及典故200个

成语出处及典故200个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凝练、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理解。
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出处和典故,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200个常见成语的出处和典故,希望能够增加大家对汉语文化的了解。
1. 一马当先: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攻打垓下时,他的战马被敌人射中,但他仍然骑着受伤的战马冲锋陷阵,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2.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齐国有个画家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蛇,但他觉得还不够完美,于是在蛇的身上画了几条腿,结果反而破坏了原本的美感。
3. 杯弓蛇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刘邦曾经被人告发有人要刺杀他,他在喝酒时看到杯子和弓的倒影,以为是刺客,因此一直提心吊胆。
4. 画龙点睛:出自《庄子·外物》。
画家在画龙时,只画了龙的身体,没有画眼睛。
后来,他请人点上了龙的眼睛,使得整幅画作更加生动有趣。
5.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齐策一》。
齐国有个人的羊逃了出去,他没有及时追回,而是修补了羊圈。
后来,他的羊再次逃出去,但因为修补了羊圈,羊没有再次逃走。
6. 守株待兔:出自《列子·汤问》。
有个农夫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的株上,他觉得很幸运,于是每天都守在株旁边等待兔子撞死。
7.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
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但诸葛亮都不见他。
最后,刘备亲自去茅庐找到了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8. 闭门造车:出自《战国策·齐策一》。
齐国有个人闭门造车,没有向外界学习和借鉴,结果造出来的车子无法行驶。
9.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
杞国有个人一直担心天会塌下来,他忧心忡忡,但实际上天并没有塌下来。
10. 画饼充饥:出自《庄子·外物》。
有个人饿得不行,他画了一块饼,想通过想象来充饥,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他的饥饿问题。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经典的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国历史成语典故【1】班门弄斧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
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
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浏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
一天,泊舟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
晚上,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没。
有的传说更神,说这时江中忽然风浪大作,有巨鲸奋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请李白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
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信为,但是在采石,后来却因此出现不少名胜。
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并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
有些文章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十分可笑。
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
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
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
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
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为王氏伯仲唱和诗》所作的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郢,指另一个古代的操斧能手,参看“斧正”。
“强颜”,是厚着脸皮的意思。
)看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不仅脱胎于明朝梅之涣的上述诗句,而远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雏形了。
最常用的十大成语典故

最常用的十大成语典故1、铁杵磨针【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2、闻鸡起舞【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20个成语典故故事素材

20个成语典故故事素材导读:导语:当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气、负荆请罪、老当益壮等成语时,可有想过他们的出处呢?这里面可包含着古人的大智慧。
以下20个成语中包含着20个历史典故,爸爸妈妈们趁暑假有空快教给孩子吧!20个成语典故故事素材1、一鼓作气(曹刿 guì)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40个成语46个典故

40个成语46个典故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通过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典故则是指一些历史故事、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片段,常用于引申比喻。
下面我将列举40个常见的成语和46个典故,希望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成语:1. 亡羊补牢,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才采取补救措施。
2.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3. 杯弓蛇影,比喻因多疑而疑神疑鬼,猜疑过度。
4.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而不主动行动。
5. 胸有成竹,比喻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6.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
7. 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点上加上一笔或一语,使之更加完美。
8. 虎头蛇尾,比喻开始时势头很猛,但最后却没有结果。
9. 杞人忧天,比喻无事自扰,过分担心。
10. 守口如瓶,比喻保守秘密,不泄露出去。
11. 一帆风顺,比喻事情进展顺利。
12. 金榜题名,比喻考试或选拔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13. 马到成功,比喻事情进展迅速,取得了成功。
14. 背水一战,比喻在绝境中奋力反击。
15. 功亏一篑,比喻工作接近完成,却因一点差错而功败垂成。
16. 纸上谈兵,比喻只是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17. 一鸣惊人,比喻一次出色的表现引起轰动。
18. 人山人海,形容人群众多,非常拥挤。
19.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眼光短浅。
20. 名列前茅,比喻在众多人中名次排在前面。
21. 锦上添花,比喻在原有的好的基础上再增添更好的事物。
22. 画地为牢,比喻采取措施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
23. 一败涂地,比喻遭到彻底的失败。
24. 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5.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很熟悉。
26. 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事情的真相显露无遗。
27. 闭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臆断,不参考实际情况。
28. 一举两得,比喻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29. 不可救药,形容情况非常严重,无法挽救。
30. 九牛一毛,形容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10个成语典故

10个成语典故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10个成语典故,欢迎阅读:1、居安思危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能够取消攻打郑国的念头。
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
为了答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
收到这些礼物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大功臣魏绛(jiàng)。
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大意。
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有备无患。
”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成语“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全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2、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吴王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chāi)要替他报仇。
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两年后,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王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
”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去贿(huì)赂(lù)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请您饶恕他。
”伍子胥(xū)站出来大声反对道:“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lǐ)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定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请求,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
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
他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并让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自己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
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_有寓意的历史典故

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_有寓意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供大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成语】:才占八斗【拼音】:cái zhān bā dǒu【解释】:才:文才,才华。
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成语故事】: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死后谥名谥思,所以又称陈思王。
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而且在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汉末建安时代出现的所谓“建安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氏父子。
而曹植的文才似乎更见突出。
曹植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
曹操在世的时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优游的,那时他写的文章和诗歌,比较华美;但当29岁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断受到打击;到他侄儿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击就更加多了。
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压抑,生活相当苦闷,因此,这一时期他写的诗歌,能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现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所以曹植后一时期的创作,从现实意义来说,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
例如南朝梁代的诗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中写道: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虽然似乎不太满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说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是总的说来,他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请看他给曹植下了怎样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这真是个有趣的评语。
称誉作者的学问高,文才好,后来就叫做“才占八斗”、“八斗之才”,简称“八斗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典故2刘备被曹操战败丧失地盘,投靠刘表。
一天表请备喝酒聊天,备不胜酒力想起身如厕吐酒,起身时摸了下自己大腿,发现肉猛长起来,不禁落泪。
(髀肉复生,惊肉生髀,髀里肉生)4郑国人被装珍珠的漂亮盒子迷住了,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下,却将珍珠还给了楚人。
(买椟还珠)6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但不去求官做,孔子说:颜回吃的是一竹篓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屋子里,但十分乐观。
(箪食瓢饮)7从前有个商人过河去卖货,中途河中遇险获救,答应给一百两白银,反悔了只给了十两。
第二次遇险,给三百两都没人救了,结果淹死了。
(贾人渡河)8范仲淹出身贫寒,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他把粥分成若干块,把咸菜切成碎末,当作一天的饭食。
(划粥割齑,断齑割粥,断齑画粥)9安史之乱时,张巡、张远镇守睢阳,被叛军围困,饥饿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于是张巡下令用网捕麻雀,掘洞捉老鼠,一切能填进肚子的东西都充饥用。
(罗雀掘鼠)10晋朝时,刘隗奸邪作恶,危害国家,但想把他铲除很难。
就如同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烧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
(城狐社鼠)11北齐时,邺城有个人,熟读四书五经。
一天他去集市上买驴,要写个交易凭证,结果写了密密麻麻三页的字,竟然连一个驴字都没有.(博士买驴,三纸无驴)12梁鸿读书时人很贫穷,但他性情孤傲,不趋炎附势,一日三餐也和其他人分开做。
一天同窗请他用自己的热炊具煮饭,梁鸿不领情,在自己的冷灶上升起火来煮饭。
(不因人热)13姜太公前妻马氏欲与其复婚,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
(覆水难收)14周公待人接物,谦恭下士,为了怕怠慢客人,有时候洗一次头,三次握着散开的头发去见客;吃一顿饭,也往往三次吐出含在嘴里的食物去接待客人。
(握发吐哺三吐三握)15秦将邯郸围困,魏惧秦不敢出兵救赵。
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如姬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窃符救赵)16郢人在鼻尖涂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粉,让石用斧子把这层白粉削去。
只见匠人不慌不忙地挥动斧头,呼地一声,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
(鼻垩挥斤,运斤成风郢人运斤)17对付丞相公孙弘,就像揭开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树上的枯叶那样容易。
(发蒙振聩,发蒙振落)18在河的最深处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河里有许多珍宝。
有人不顾危险去那里寻宝。
最终得到了珍珠。
(探骊得珠)19战国时,梁惠王看见人牵一条牛去杀,他不忍看,教人用一只羊去替换那条牛。
(以羊易牛)20南朝宋的戴颗,春天常携带双柑和一斗酒外出。
人家问他到哪里去,他说:去听黄鹤的叫声。
后以其泛指春游所备食物。
也用为春游或莺的典故。
(双柑斗酒)21晋代殷仲堪的父亲病中虚弱惊疑,听到床下蚂蚁的响动,以为是牛斗。
后为病虚、心神恍惚的典故。
(床下牛斗)22春秋时,越王勾践为了动员百姓以报亡国之耻,曾投酒于江,表示与民同饮。
后以之喻指与军民同甘苦。
(箪醪投川)23东晋人王恭从会稽回到京师,去拜访他的王忱见他坐着六尺竹席,以为他带回的不止这一领,就向他要。
王恭等他走后,派人把坐着的这领送去,以后就坐在草垫上。
王忱知道后非常不安。
(身无长物)24汉代王章在未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在病中也只得以给牛御寒的覆盖物遮身。
他对着妻子哭泣。
(牛衣对泣)25相传尧去世后,舜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幻影于羹。
后以其指对先贤的思慕。
(见羹见墙,羹墙之思)26曹操临死立下遗嘱,叫嫔妃宫女常到铜雀台去,瞭望他西陵的墓田;所余的香料分给各个夫人;姬妾无事可做,可以学织鞋卖。
后以其指临死时对妻妾的眷恋。
(分香卖履)27晋祖逖统兵北伐苻秦,在渡江到中流时,击桨而誓:“我祖逖不能肃清中原而回来的话,就死在这江里!”表示誓死收复失地。
(中流击楫)28孔子晚年反复研读《周易》,以致编联竹简的皮绳也因经久摩挲而多次断了。
(韦编三绝)29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
楚王使人聘他去治理淮南,他笑而不应。
妻子认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
夫妻两人就一个负釜甑,一个戴紝器,远徙避世。
(夫负妻戴)30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她很不满意,谢安问起时,她说:我家叔父辈有阿大中郎,叔伯兄弟中有封胡羯末,想不到天地之间,还有王郎。
(天壤王郎)31唐大历中,有猴子数百集于古田杉林中。
当地人企图伐木杀猴。
有一只老猴忽然跳到附近一家去纵火焚屋。
人们赶快去救火,群猴得以脱走。
(亡猿祸木)32晋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后,他们的好友向秀过嵇的旧居山阳,听到邻人的笛声,不禁怀念起亡友,感音而叹,于是写了一篇《思旧赋》。
后以此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山阳邻笛,山阳闻笛山阳笛声)33大将冯异,每当别的将领在论功时,只是独坐在一棵大树下,不去参与。
(大树将军,坐树无言)34王羲之两子王徽之、献之都病重。
献之先去世,王徽之入灵堂,取献之生前琴欲弹,但调不好音,于是掷琴于地,痛哭。
(人琴俱亡)35唐代翰林学士李程,性疏懒,每天都要到日影至阶前八砖时才入朝。
(八砖学士,八砖步日)36孟博有志澄清吏制,出仕冀州时,有个经典动作,吓得贪官望风而逃。
(登车揽辔,揽辔澄清,孟博登车)37公仪休当官期间,为了不与百姓争利,拔去自家园中的向日葵,禁止妻子织布。
(拔葵去织)38陈遵喜欢留客饮酒,曾将客人车轴两端的键投入井中,以挽留客人。
(拔辖投井,孟公投辖)39 司马懿为了骗曹放松警惕,躺在床上装死,好像只剩下一口气的样子,曹果然中计。
(尸居余气)40对佛教教义误解,用以消除罪孽的一种苦行。
用小铁钩扎入赤裸的肌肤,钩上挂小灯,储油而燃。
(燃肉身灯)41战国时,燕昭王为了广纳贤才,筑了黄金台,用来接待天下贤士。
(燕金募秀)42陈将要灭亡时,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难以相保,于是摔破铜镜各执一半,并约期借助售镜联系。
(乐昌分镜乐昌之镜乐昌破镜)43 潘安长得特别帅,每次上街的时候,都会有爱慕他的美女往他的车上扔果子,每次都满载而归,甚至多得盛不下。
(掷果盈车)潘郎车满44 春秋时,子路治理蒲县三年,颇有政绩;东汉时,卓茂为密县令,教化大行,路不拾遗。
(蒲密之化)45战国时,宋玉家邻居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
(邻女窥墙)46秦穆公想吞并十七诸侯国,定计邀请各个诸侯国来临潼比赛宝物,好趁机劫持各诸侯。
伍子胥使其阴谋未得逞。
(临潼斗宝)47 战国时,已有拉关系走后门行贿请托之不正之风。
送礼之人附上书信要求办事。
(苞苴竿牍)48晋代初期,有一名将,向客人称道其家有鹤善舞,结果等客人来请鹤舞的时候,鹤却不应。
此典比喻名不副实。
(羊公之鹤)49古代南阳太守为一清官,府丞曾送鱼给他,他便将鱼挂在前庭上,用以杜绝送礼。
(羊续悬鱼)50 卫玠的舅舅风度翩翩,特帅,但他见到了卫玠却感叹自己容貌不如外甥而羞愧。
(自惭形秽)51老子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见有祥瑞之征兆,料想有圣人到,果见老子在此经过。
(紫气东来)52子夏生活贫困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象挂着的鹑鸟尾一样,衣衫褴褛却安贫乐道。
(子夏悬鹑悬鹑百结衣如悬鹑)53李倸和姐姐感情特别好。
有次姐姐病了,李倸给姐姐熬粥,结果不小心燎着了胡须。
(煮粥焚须)54晋代邓攸,因避战乱,携儿子和侄子逃难。
途中多次遇险。
感觉事难两全,于是弃儿保侄。
后来其妻不再孕,终生无子。
(伯道无儿)55秦末韩信,没有饭吃的时候,曾经在淮阴某地寄人篱下当食客。
(昌亭之客)昌亭旅食56嵇康之子嵇绍,官至侍中。
八王之乱时,以身卫帝,血溅御服,后来帝为了纪念他,不让人把衣服上的血迹洗去。
(嵇侍中血)57商纣王为了取悦妲己,经常用酷刑折磨人,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最后众叛亲离,自取灭亡。
(截胫剖心)58晋代的陶侃,家境贫寒,无法待客,陶侃的母亲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绺卖了,得钱操持饭食,款待客人。
(截发留客,截发留宾)59唐代的时候,卢藏用想入朝为官,就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希望受到征召,后来果然被召入仕。
司马乘祯也是这样做官的。
卢指着终南山对司马说:此中大有嘉处。
(终南捷径)60楚汉相争,项羽粮绝,威胁汉王要蒸他的父亲为羹。
汉王说:我和你受命怀王,约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非要烹了,那就。
(分我杯羹,杯羹之让)61尾生和女朋友相约在桥下见面,女朋友没来,可大水却来了,尾生为了守信,没有离去,抱住桥梁的柱子,大水不退,最后尾生抱柱而死。
(抱柱之信)62贺知章要学黄白术,持一大珍珠赠给卖药王老,老人得到珍珠,就把饼子给贺知章吃。
(宝珠市饼)63曹操被马超逼得走投无路,割掉胡子,丢掉大衣,及其狼狈。
(割须弃袍)64宋人陈某妻子柳氏凶妒无比,陈某非常怕老婆。
人称他老婆河东狮吼,称他?(季常之惧,季常之癖)65孔融年纪在陈纪和陈群父子之间,先与陈纪为友,后与陈群也成为朋友。
(纪群之交)66承宫小时候是孤儿,八岁就为别人放猪。
路过学堂时,就停下来听徐先生讲《春秋经》,被先生留下边做杂活边学习。
学成后也成为教书先生。
(牧豕听经)67陆机和朋友喝酒,对朋友诉说,自己的家乡江苏潥阳县有个湖,用湖里莼菜炖成的汤,不用盐豉调和,味道异常鲜美。
(千里莼羹)68汉代杨震路过昌邑,昌邑令王密在夜里揣着十斤黄金赠与杨震,杨震婉言拒绝。
王密羞愧而出。
(暮夜怀金,暮夜无知,暮夜却金)69晋朝石崇在洛阳修建一个园子,和友人聚此饮酒作诗,诗做不出,就罚酒三斗。
(金谷酒数)70周幽王宠妃褒姒不爱笑,幽王命令点燃报警的烽火,骗诸侯来救援。
当诸侯急如星火地赶到,发觉上当时,褒姒才大笑起来。
(千金买笑,千金一笑)71宋代欧阳修小时候,他母亲用芦苇在地上画教儿子读书;唐代柳仲郢小时候好学,母亲用熊胆制成丸子,给他夜里提神醒脑用。
(画荻丸熊画荻和丸)72汉代灌夫为人刚正不阿。
一天,和窦婴一起去赴田蚡的宴会,看到田蚡傲慢无礼,于是借行酒之机指桑骂槐,看似骂灌贤,实则骂田蚡。
(使酒骂座使酒骂坐灌夫骂坐)73蔡邕才学和地位显著,但听说王桀来访,急于迎宾,竟然把鞋子穿反了。
(倒屣相迎)74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创立了一系列的法规政令,他死后,新丞相曹参全部照章实行。
(萧规曹随)75刘禅见大势已去,率太子及群臣六十余人,反绑着双手,用车拉着棺材,向邓艾投降。
(面缚舆榇)76古时,有人得一死骆驼,剥皮时嫌刀钝,楼上有一块磨刀石。
为了就近磨刀,他费了很大力气把死骆驼挂到楼上,而不是把磨刀石搬到楼下来。
(悬驼就石)77晋朝从北方逃到江南的名士,一有闲暇就到新亭喝酒聚会。
一次相聚时,因思念故园相对哭起来。
(新亭对泣)78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做渡河标记。
没料到澭水暴涨,楚国人不知,仍循标记深夜渡河,溺死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