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走出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

合集下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并提出改善措施,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启发。

一、教学内容的误区及改善措施1. 误区:过分追求经典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过分追求经典文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学生可能对古诗文、古文化缺乏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改善措施: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教师可以适量引入当代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等,让学生更加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误区:以考试为导向很多学校将语文教学过度以应试为导向,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对语文的真正理解和应用能力。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材,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文学、历史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3. 误区: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导致学生在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能力不足。

1. 误区: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过于固执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外拓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误区:被动接受传统文化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让学生被动接受文化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文学赏析、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3. 误区:过分注重传统的教材传统的教材往往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时代感强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阻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提出改善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误区分析1.注重知识记忆,忽略语文素养培养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和老师都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而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这样一来,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2.应试教育盛行,忽略了语文情感的培养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应试教育呈现出盛行的趋势,这也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

很多老师和学校都只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忽略了对语文情感、想象力等方面的培养。

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变得单一和枯燥,缺乏活力和情感。

3.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操作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习惯于讲解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和做题,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这样一来,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会产生困难。

二、改善对策1.注重语文素养培养,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为了改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我们首先需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语文中的美丽与智慧,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注重语文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改善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语文情感的培养。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文学作品、历史背景等元素,引导学生对语文美感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老师还可以通过对名家名篇的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其中的人生智慧和情感内涵,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品味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并且这些误区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这些误区,教师们需要付出努力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改善对策。

一、重视知识点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只追求答对题目的结果,而缺乏探究、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改善对策如下:1.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2. 开展讨论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和论证自己的意见。

3.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4. 设计拓展性题目: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拓展性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策略单一化,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改善对策如下:1. 多元化教学方法: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如讲授、讨论、分析和实践等。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等,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3.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四、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将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单调的任务,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改善对策如下:1. 创设情境: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2. 给予正向激励: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3.开展趣味性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如语文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有很多,而改善对策也是多样且灵活的。

教师们应该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尝试去改变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初中语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学,更是对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出发,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误区分析1. 机械记忆与死记硬背在初中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着重于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古诗等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借助死记硬背的方式拿到较高的成绩,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并不突出。

2. 知识点讲解过于简单一些语文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过于简化,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点的概念和表层含义,很少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让学生产生“只学会表层知识”的错觉,影响了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全面理解。

3. 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课本知识点,忽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

课文内容过于陈旧,与学生生活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以上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不但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反而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亟需改善。

二、改善措施1. 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针对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和思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和掌握知识。

对于简化的知识点讲解,语文教师需要深入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其他文本进行教学。

如何走出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

如何走出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
点。 给 学 生 以真 实 的赞 赏 和 告诫 , 让 学 生 心灵 产 生 震 动 , 从 而 真 正地 热 爱生 活 , 快乐 成 长 。
价不仅给学生注入 了兴奋剂, 释放了学生潜能, 而且弘扬 了 学生个性 , 使学习成为快乐有趣 的活动。 2 . 以宽容的心 、 睿智的语言呵护开导学生 班级是个大集体 , 个性各异 , 语文基础 也参差不齐。 对 于内向的、 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不能不闻不问, 教师应用宽容 的心、 睿智的话语 引导他们积极 向上, 一定要懂得呵护他们
电话 请他 们 配 合 。 后来 , 我 从他 的作 文 中 发现 了他 的 悔悟 ,
起 采桑 、 养蚕 、 抽丝 、 织布 、 做 衣服 … … 日子过 得 十 分 幸
福。我让这名学生读了他 的续写, 并指名几位学生进行 了
他终于懂得 了那是一种爱 。 教育 的秘诀是爱, 教育是唤醒、

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学生犯了明显性错误 , 甚至是故意 犯错误 时, 要及时批评纠正并给 以相应惩罚。 如罚写反思, 罚做一件好事等 。在学习朱 自清的《 背影》 时, 我让一男生 谈谈对主题 的理解 , 他表现出漠然的态度 , 认为作者写的都 是家常琐事 , 没什 么意思 。 我愕然 , 适时批评 了他的学习态 度, 还要求他 回家多做家务, 洗碗 、 扫地全包, 并给他父母打

点评, 之后, 我先给予 了赞赏 : “ 想象丰富、 情节 曲折, 富有戏 剧性” 。 然后我便转变评价态度: “ 但是没把握住本诗主 旨, 偏离 了作者 的写作意图, 也与前面 罗敷说 自己 已有丈夫的 话互相矛盾 ” 。评价 中我真正做到 了客观公正,又不乏真 情, 让学生受到鼓励 的同时, 也看到了 自己的不足 , 进一步 激发 了他们 的积极进取之心 。 二、 用“ 爱” 的尺码来衡量学生的进 与退 1 . 于真情鼓励、 赞 赏中促进学生成长 积极的情感是启发儿童智力的钥匙 , 是点燃儿童智慧 的导火线 。教师在评价时要懂得营造 情感交流的氛围, 拉 近师 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 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的精神情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限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误区分析1. 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在许多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以讲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词、传授语法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单一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

教师往往采用讲解、讲义、填空、选择题等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互动、启发思维、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缺乏实践性教学部分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情况。

教师往往忽视了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写作创作、语言实践、文学鉴赏等活动。

这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能力欠缺,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层面,而缺乏对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

二、改善措施针对第一点提出的误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能力。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应该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示范讲解、互动探究、情景模拟、小组合作、课外拓展等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多样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针对第三点提出的误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写作比赛、课外阅读活动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语文学习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将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误区一:片面追求知识点的掌握。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上,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只注重背诵知识点,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改善对策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语言表达,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误区二:注重形式,忽略情感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过分强调课文的结构、语法等形式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仅仅将其视为一门应试科目。

改善对策二: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要通过选取有意义、具有情感共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人文关怀等,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态度。

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文化背景的介绍和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对语文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误区三:应试导向过重。

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对考试的备考,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和价值。

这种做法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变得功利化,语文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改善对策三: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意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并积极开展和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等,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需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来解决。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作为中国传统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

一、误区分析1. 重视死记硬背,忽略语文素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过分重视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情况。

学生们被迫去背诵大量的古文,写作文的套路,却往往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枯燥乏味,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而且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

2. 莫名其妙的划分在一些学校中,语文教学划分的范围过于狭窄,只是纯粹的“课内教学”,没有对课外阅读和实践的引导和指导。

这种局限性的教学范围导致学生缺乏语文认知的整体性和深度性,无法真正理解语文的内涵和价值。

3. 忽视语言实践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语言实践的培养。

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大量的语言知识的灌输,却缺少实践的机会。

学生们对语文的运用能力很弱,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不足,更别提修辞和写作的能力了。

4. 忽略多元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语文教学往往停留在传统文化的阐释和传承上,忽略了多元文化的渗透和跨学科的融合。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语文教学应该适应这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验、去理解多元文化,通过跨学科的融合,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深度和广度。

二、改善对策提出1. 注重培养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真正理解和体验语文的魅力和价值,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不再追求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理解、领悟、体验古代文化和现代价值,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2. 拓展教学范围,引导课外阅读教师应该拓展教学范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推荐,学生可以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拓展阅读视野,从而增强对语文的理解和领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如何走出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
作者:耿素英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7期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机制存在着“假、大、空”的误区。

语文教师应坚持“真、善、美”三条评价标准。

即要求教师作评价时要真实客观;以“爱”为准绳对学生进行衡量;用艺术化的评价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走出误区
新课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指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当前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行,然而不少教师为顺应教学改革,在评价上花样翻新,但往往也流于形式,有作秀之嫌。

教师应该认识到要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评价时要切忌“假、大、空”,力求“真、善、美”。

一、真实的老师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
(一)用率真的语言与学生真情对话,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打成一片。

语文即生活,语文即人文。

语文教学评价可随时随地进行,情境中可赞美学生的感情丰富,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也可指出学生存在的缺失。

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课下见到我说:“老师,我想找您谈话。

”我一怔,随即灵机一动说:“那我可要等着挨批评了。

”他立刻脸红了,觉察到了用词的不妥。

后来,我给他指出了“谈话”一词的微妙变化,如果换成“谈谈心”或“说件事”就妥了。

率真的评价让该生明白了“谈话”一词的多义,也懂了口语交际中因对象不同而用语不同。

与学生亲切接触,用真心的语言启迪学生要懂得从正面看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懂得从负面看自己,并正视自己的盲点。

给学生以真实的赞赏和告诫,让学生心灵产生震动,从而真正地热爱生活,快乐成长。

(二)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激发学生上进心
评价要从学生的起点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严厉的训斥和一味的指责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会造成学生一定的心理负担,从而失去上进的自信心,降低了他们的志向水准。

相反过度的表扬,活跃气氛的背后冷却了学生的竞争冲动,廉价的表扬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用。

有一次学习《陌上桑》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结局续写。

有一位同学想像罗敷被一个陌生人搭救,并在陌生人的帮助下开了间裁缝铺,最后,她和这个好心的男人喜结良缘,两人一起采桑、养蚕、抽丝、织布、做衣服……日子过得十分幸福。

我让这名学生读了他的续写,并指名几位学生进行了点评,之后,我先给予了赞赏:“想象丰富、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然后我便转变评价态度:“但是没把握住本诗主旨,偏离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与前面罗敷说自
己已有丈夫的话互相矛盾”。

评价中我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又不乏真情,让学生受到鼓励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积极进取之心。

二、用“爱”的尺码来衡量学生的进与退
(一)于真情鼓励、赞赏中促进学生成长
积极的情感是启发儿童智力的钥匙,是点燃儿童智慧的导火线。

教师在评价时要懂得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的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使教学达到情景互融的境地。

课堂上,教学的客观的赞赏评价不仅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释放了学生潜能,而且弘扬了学生个性,使学习成为快乐有趣的活动。

(二)以宽容的心、睿智的语言呵护开导学生
班级是个大集体,个性各异,语文基础也参差不齐。

对于内向的、理解能力差的學生不能不闻不问,教师应用宽容的心、睿智的话语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一定要懂得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后进生的调皮不应斤斤计较,要多做思想工作,真心关爱。

对他们身心健康的“瑕疵”尽可能包容,评价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用爱心温暖学生心灵,从而化坚冰为春水。

(三)批评惩罚亦是爱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犯了明显性错误,甚至是故意犯错误时,要及时批评纠正并给以相应惩罚。

如罚写反思,罚做一件好事等。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一男生谈谈对主题的理解,他表现出漠然的态度,认为作者写的都是家常琐事,没什么意思。

我愕然,适时批评了他的学习态度,还要求他回家多做家务,洗碗、扫地全包,并给他父母打电话请他们配合。

后来,我从他的作文中发现了他的悔悟,他终于懂得了那是一种爱。

教育的秘诀是爱,教育是唤醒、是激励,也是约束和规范,恰当的表扬与适合的批评都应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艺术化的评价引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一)以艺术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
例如学生回答问题时答错了,如果说:“你怎么这么笨”!也许这个学生就再也不敢回答问题了。

若换成“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当学生的朗读出色时,我会赞叹:“声音如行云流水,真令人陶醉!”,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可引用诗词歌赋中富有启迪性的哲理句子。

用艺术化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时时都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让学生体会创造之美
新语文课标强调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注意评价的整体性。

这就相应要求评价形式的多种多样。

教师可帮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要督促学生学会白评,白评的形式不拘,可自己列表显示,也可用日记记录等。

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表现及学习成果等,并写自我反思和小结。

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家长的反应,让他们体会自评和被评的乐趣,体会评价形式的独创美。

我曾经设计两种教学评价卡,一种是奖励卡,写上激励的话,用淡绿纸打印,奖励给在语文学习中表现优良的同学。

一种是批评卡,写上告诫的言语,用浅黄纸打印,发给那些犯错的学生,并让父母签字反馈。

交由学生收集、整理,待期末综评时看谁得到的绿卡多。

而且由得黄卡转为得绿卡的应给予上进奖表扬。

当前,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沉下身来,少一些浮华,多一些行动,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