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与发动机论文1

合集下载

直升机的发动机

直升机的发动机

直升机的发动机直升机是一种垂直升降的飞行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发动机。

直升机发动机的设计和特点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来支持垂直升降和平稳的飞行。

本文将探讨直升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工作原理直升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其他飞机发动机有很大的不同。

直升机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来驱动旋翼以产生升力,并且要能够改变旋翼的转速来实现垂直升降。

因此,直升机发动机通常采用柴油机、汽油机或涡轮发动机。

内燃机内燃机主要包括柴油机和汽油机。

柴油机是直升机中最常见的发动机类型之一。

它们具有高扭矩和低转速的特点,适合用于提供旋翼所需的动力。

与柴油机相比,汽油机通常更小巧轻便,但其功率输出较低。

内燃机通过燃烧燃料来产生高压气体,然后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旋翼。

涡轮发动机涡轮发动机是直升机中更常见的发动机类型之一。

它们分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两种类型。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将湍流气流通过涡轮螺旋桨喷嘴进行加速,并利用加速的气流来产生升力。

涡轮轴发动机则将涡轮的旋转动力传递到传动系统中,以驱动旋翼。

分类根据直升机发动机的不同特点和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

单发和双发直升机可以分为单发和双发两种类型。

单发直升机只有一个发动机,它提供所有所需的动力。

双发直升机则有两个发动机,这样即使其中一个发动机发生故障,直升机仍然能够继续飞行。

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发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两种类型。

活塞发动机主要包括柴油机和汽油机,它们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来产生动力。

涡轮发动机包括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它们通过涡轮来产生动力。

应用直升机发动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

军用直升机在军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用于战场侦察、空中支援、救援任务和运输等各种任务。

军用直升机通常需要更强大的发动机来应对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民用在民用领域,直升机被广泛应用于空中救援、货物运输、旅游观光和警用任务等方面。

直升机发动机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原理直升机发动机是直升机的动力来源,是直升机能够进行垂直起降和飞行的关键部件。

直升机发动机的原理和结构复杂,下面将详细介绍直升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直升机发动机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

活塞发动机是通过活塞往复运动来产生动力,常见的有活塞式内燃发动机和活塞式柴油发动机。

而涡轮发动机则是通过涡轮叶片的旋转来产生动力,常见的有涡轮轴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这两种类型的发动机在直升机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次,直升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活塞或者涡轮的工作,将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直升机的旋翼进行旋转,从而产生升力和推进力,使直升机能够进行飞行。

这个过程需要精密的燃油系统、空气进气系统、点火系统和润滑系统等配合工作,才能够确保直升机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再次,直升机发动机的结构包括了多个部分,比如活塞式发动机包括缸体、活塞、连杆、曲轴等部件,而涡轮式发动机包括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部件。

这些部件需要精密的加工和装配,以确保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直升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包括了功率、燃油效率、可靠性和寿命等,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经济性。

因此,直升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直升机的安全飞行。

总之,直升机发动机是直升机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复杂,需要精密的设计和制造。

只有确保直升机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够保障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和经济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直升机发动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直升机论文范文大全

直升机论文范文大全

直升机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直升机论文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是实用型直升机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典型机种有:美国的S-51、S-55/H-19、贝尔47;苏联的米-4、卡-18;英国的布里斯托尔-171;的HC-2等。

这一时期的直升机可称为第一代直升机。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是实用型直升机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典型机种有:美国的S-61、贝尔209/AH-1、贝尔204/UH-1,苏联的米-6、米-8、米-24,法国的SA321“超黄蜂”等。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专用武装直升机,如AH-1和米-24。

这些直升机称为称为第二代直升机。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直升机发展的第三阶段,典型机种有:美国的S-70/UH-60“黑鹰”、S-76、AH-64“阿帕奇”,苏联的卡-50、,法国的SA365“海豚”,意大利的A129“猫鼬”等。

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专门的民用直升机。

20世纪90年代是直升机发展的第四阶段,出现了目视、声学、红外及综合隐身设计的武装侦察直升机。

典型机种有:美国的RAH-66和S-92,国际合作的“虎”、NH90和EH101等,称为第四代直升机。

这个阶段的直升机,采用第3代涡轴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及自动监控系统,并与机载计算机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有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综合特性。

单旋翼直升机双旋翼直升机新概念直升机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地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

直升机因为有许多其他飞行器难以办到或不可能办到的优势,受到广泛应用,直升机由于可以垂直起飞降落不用大面积机场主要用于观光旅游、火灾救援、海上急救、缉私缉毒、消防、商务运输、医疗救助、通信以及喷洒农药杀虫剂消灭害虫、探测资源,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直升飞机深度研究报告论文

直升飞机深度研究报告论文

直升飞机深度研究报告论文
标题:直升飞机深度研究报告论文
摘要:
直升飞机作为一种垂直起降的航空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直升飞机的相关技术,并探讨其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对直升飞机的结构设计、动力系统、操纵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直升飞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旋翼系统、尾桨系统和舵面控制系统。

然后,我们对直升飞机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包括机身结构、主旋翼和尾桨的设计要素。

进一步,我们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直升飞机,如多轴无人直升机、轻型直升机和大型客运直升机,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在动力系统方面,我们对直升飞机所采用的不同类型发动机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包括活塞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在性能、效率和环保性方面进行了讨论。

我们还对直升飞机的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姿态控制、悬停能力和加速度响应等指标。

此外,我们不仅关注直升飞机的性能和操纵性能,还着重研究了直升飞机的安全性问题,包括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救援技术等方面。

通过对历史事故的分析和对现有安全技术的评估,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直升飞机的安全
性。

最后,我们对直升飞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包括新型材料的应用、自主飞行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

我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直升飞机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关键词:直升飞机、旋翼系统、动力系统、操纵性能、安全性、发展展望。

发动机毕业论文

发动机毕业论文

发动机毕业论文发动机毕业论文引言: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作为一名毕业生,我选择了发动机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发动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汽车工程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一、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发动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首先,我将解释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包括燃料的混合和点火过程。

然后,我将讨论气缸压缩和爆发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最后,我将介绍发动机的排气过程和废气处理技术。

二、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将重点研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功率、扭矩、燃油效率等。

我将介绍如何测量和计算这些参数,并分析它们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此外,我还将讨论如何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设计和调整参数来提高其性能。

三、发动机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发动机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对其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论文的第三部分,我将研究不同材料在发动机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我还将介绍发动机的制造工艺,包括铸造、锻造和加工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四、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是汽车维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论文的第四部分,我将研究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故障,并介绍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我还将讨论发动机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五、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发动机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我将展望未来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我将讨论新能源发动机、智能化技术和环保要求对发动机技术的影响。

同时,我还将探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提高发动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论:通过对发动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材料和制造工艺、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直升机发动机工作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工作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工作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是直升机的动力来源,它的工作原理对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直升机发动机通常采用涡轮发动机,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气体压缩、燃烧和推力输出三个基本过程。

首先,涡轮发动机通过旋转的涡轮叶片将外界空气压缩,形成高压气体。

这一过程是通过发动机的压气机实现的,压气机是由多级叶片组成的,每一级叶片都会将气体压缩并传递给下一级叶片,最终形成高压气体。

这种高压气体的形成为后续的燃烧提供了必要条件。

其次,高压气体会被导入到燃烧室中,与燃料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燃烧室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需要能够有效地混合和燃烧燃料,同时要保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通过喷嘴喷出,产生推力。

最后,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通过喷嘴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了涡轮发动机的转子旋转,同时也产生了直升机的推力。

这种推力通过旋转的主旋翼传递给直升机,从而使得直升机产生升力,实现飞行。

除了上述基本的工作原理,直升机发动机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冷却系统、燃料供给系统、控制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运作都会对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直升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外界空气、燃烧混合气体并产生推力来实现的。

这一过程需要涡轮发动机的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这些因素协调一致的情况下,直升机发动机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性能,从而保证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和稳定性。

直升机制造原理范文

直升机制造原理范文

直升机制造原理范文
直升机是一种可以在空中静止悬停、向任何方向飞行和垂直起降的航空器。

它的制造原理主要是通过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从而使直升机能够在空中悬停和飞行。

直升机的核心部件是旋翼系统,它由主旋翼和尾旋翼组成。

主旋翼是直升机最重要的部件,它产生升力和推进力。

主旋翼是一个由多个旋翼叶片组成的旋转系统,通过叶片的旋转产生升力。

旋转的叶片改变了周围空气的流动,产生了一个向下的推力,使直升机能够悬停在空中。

直升机的旋转翼的运动基于科学原理,包括旋翼叶片的角度和形状、旋翼叶片的旋转速度以及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旋翼叶片通常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通过改变叶片的攻角和扭曲角度,可以改变升力的大小和方向。

尾旋翼是直升机的辅助旋翼,它产生的推进力可以抵消旋翼叶片产生的转动力矩,使直升机保持平衡。

尾旋翼通过产生一个向一侧的推力来抵消旋转力矩,使直升机能够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

直升机还包括发动机、机身和控制系统。

发动机可以是内燃机或涡轮发动机,它提供动力来驱动旋翼和尾旋翼。

直升机的机身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以降低重量并提高飞行性能。

控制系统由操纵杆、踏板和液压系统组成,通过控制旋翼的角度和旋转速度来控制直升机的升降和飞行方向。

总而言之,直升机的制造原理主要依靠旋翼系统的运动来产生升力和推进力,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飞行方向。

直升机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深入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和机械工程技术,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直升机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直升机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直升机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向前直线飞行、悬停和翻转的航空器。

在军事、民用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直升机的动力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直升机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二、直升机动力系统的基本组成直升机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旋翼组成。

其中,发动机是直升机的动力源,通过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转换成旋翼运转的能量,从而产生升力,实现直升机的飞行。

1.发动机目前,直升机发动机主要有涡轮轴发动机和活塞发动机两种。

涡轮轴发动机通常分为涡喷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

涡轮轴发动机具有功率大、重量轻、响应快等优点,适用于高速、长途飞行。

而活塞发动机则具有价格低廉、可靠稳定等特点,适用于近程、低速飞行。

2.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功率传递到旋翼的重要桥梁,主要由主传动、尾传动和尾桨轮传动三部分组成。

其中,主传动负责传递发动机动力到主旋翼,尾传动负责控制尾桨的转动,保证飞行方向的控制,而尾桨轮传动则负责驱动尾桨轮旋转,提供反扭力,防止机身旋转。

3.旋翼旋翼是直升机的升力来源,也是直升机完成各类飞行动作的动力依据。

旋翼主要分为主旋翼和尾旋翼两种。

主旋翼负责提供升力和前进推力,控制机身姿态,保证飞行稳定。

尾旋翼则负责控制飞行方向和提供反扭力。

三、直升机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直升机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包括多项关键技术,以下是其中几个核心技术。

1.高效节能技术直升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短航程、高油耗、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节能技术一直是行业中的一个热点。

减少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密度、效率、可靠性和寿命等是直升机高效节能技术的重要内容。

2.振动和噪声控制技术直升机的振动和噪声是一大难题,它不仅会降低机组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还会影响地面上周围环境的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良好振动和噪声控制性能的直升机动力系统组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编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报告课题名称:直升机战场战伤抢修技术研究学员姓名马志浩专业直升机与发动维修班级 08级直升机修理指导教员毋伟刚2011年6月作者:马志浩内容摘要:该文概述了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组成,对国外直升机救生装备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发展的对策和几点具体设想。

从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来看,美国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在战争中实现"零伤亡"的目标,除大力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外,在航空救生方面也加大投入,建立了先进的航空救生系统和组织指挥系统,并研制发展了具有现代化通信、导航、搜索、救援、医疗能力的搜索营救直升机。

在各种突发事件中更能体现出先进的航空救生系统和组织救生系统的重要性。

航空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编制体制、装备建设、教育训练、供应保障和专业发展建设等方面。

这里着重对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发展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直升机救生搜索营救目录1 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组成 (1)2 国外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发展概述 (1)2. 1 国外直升机抗坠毁生存和应急救生方面有关情况 (1)2. 2 国外应急定位发射装置有关情况 (1)2. 3 国外直升机乘员防护和生命保障装备有关情况 (2)2. 4 国外搜索营救直升机发展概况 (2)3 我国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发展设想 (2)3.1直升机抗坠毁与应急救生方面考虑 (2)3.2 直升机应急定位系统方面考虑 (3)3.3 直升机机组人员个体防护和生命保障装备考虑 (3)3.4搜索营救装备发展设想 (4)5 小结…………………………………………………………………………参考文献……………………………………………………一、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组成航空救生装备是在飞机(直升机)不可挽救的情况下,保证飞行人员安全救生的重要技术装备。

在飞机(直升机)不可挽救情况下,首先应确保机上人员安全和离机,离机着地(水)后应尽可能维护生存,最关键还应尽快展开搜索营救,接回遇险人员。

为了确保直升机飞行员和乘员的安全和救生,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组成主要包括:直升机乘员救生装备;飞行人员个体防护和生命保障装备;搜索营救直升机。

二、国外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发展概述1. 国外直升机抗坠毁生存和应急救生方面有关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固定翼飞机的驾驶员就采用了跳伞救生,之后又发展了弹射救生系统。

但国外军用直升机驾驶员基本上都没有采用弹射跳伞的救生方法(俄罗斯的卡-50除外)。

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旋翼结构使直升机上难以找到一条安全的向上弹射跳伞的通道;二是直升机飞行高度低,向下弹射不大可能。

此外直升机有自转下滑降落特性。

国外军用直升机(包括武装直升机及运输直升机)为提高生存性,保护乘员生命安全,在发生意外坠毁时都具有一定的抗坠毁能力。

直升机设计时对座舱、座椅、起落架、机身及油箱密封等采取了特殊措施,坠地时通过部分结构变形和破坏吸收或转化大部分撞击能量,使乘员所受冲击力最小,座舱尽可能保持完整,油箱及装有有毒气体的系统不破裂渗漏。

因而,直升机坠地后机体和系统虽然遭到极大的破坏,但换来的是乘员不仅能够幸存下来,而且还能在危险环境中得以生存。

目前,UH-60"黑鹰"直升机抗坠毁能力为95%,米-17系列直升机和直-9系列直升机设计时未进行抗坠毁设计,抗坠毁性能较差。

此外,根据作战使用任务需要,水上迫降应急救生装置能保证直升机具有水面安全迫降,维持一定漂浮时间的能力,从而允许机上人员安全逃离救生。

2. 国外应急定位发射装置有关情况航空型无线电应急定位信标具体称为应急定位发射装置(ELT),就其安装和工作模式一般分为AF(Automatic Fixed)型、AP(Automatic Portable)型、AD(Automatic Deployable)型和S(Survival)型。

S型只适用于人员安全的情况,紧急情况发生时由人工启动ELT。

AF、AP、AD型均配有加速度开关,可以实现发生紧急情况飞行平台坠落时,自动触发ELT 的功能。

AF型是ELT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飞机和直升机上都广泛应用。

直升机用AF型ELT则通常配有一个安装底座,一般安装在能方便拿到该装置的地方,并配有装在机体外部顶上与ELT相连的杆式天线和随机的鞭状天线。

常配有座舱面板控制开关,可以实现应急事件发生时在驾驶舱的ELT人工控制启动和ELT的自动触发,也可以由幸存人员方便快速地将ELT带出出事直升机后实施人工启动。

AP型就是便携式,此类ELT常随机配有鞭状天线和方便携带用的提携用绳索,其使用方式与直升机用AF型十分类似。

3. 国外直升机乘员防护和生命保障装备有关情况美国陆军乘员防护救生装置的发展规划由陆军产品管理办公室负责,主要装备有保护头盔、防化面罩、人体约束气囊、充气救生船、组合救生包以及氧气系统等。

俄罗斯武装直升机乘员防护救生主要装备有:带瞄准具的保护头盔、救生防弹背心、座椅、应急物品箱(含充气救生船)、灭火瓶及氧气系统等。

4. 国外搜索营救直升机发展概况搜索营救直升机是航空搜索营救的重要装备,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专用搜索营救直升机的研制和发展。

美国搜索营救直升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专用搜索营救直升机,主力机型为HH-53C直升机;70年代提出"低空铺路"-3计划,主要解决昼夜和恶劣气象条件下实施搜索救援任务,代表机型为HH-53H直升机;80~90年代执行"夜鹰"营救直升机计划,提出真正的战斗营救直升机概念,主力机型为HH-60D直升机。

俄罗斯目前主要搜索营救直升机是米-8ΜΠС搜索营救直升机和卡-27ΠС舰载搜索营救直升机。

米-8ΜΠС是在米-171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装研制的,它还承担救援航天飞行员和回收航天飞行器任务。

该搜索营救直升机可以在简单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在各种气候带与各种海域,昼夜二十四小时执行搜索救援任务。

法国目前的搜索营救直升机装备也十分先进,现有海豚SA365F搜索救援(SAR)直升机,可进行全天候搜索救援任务,更先进的为美洲狮AS532U2/A2搜索救援型和AS532MK2战斗营救型。

三、我国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发展设想1.直升机抗坠毁与应急救生方面考虑在直升机抗坠毁生存方面,目前要提高现有直升机的抗坠毁能力是很困难的。

在新研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中应考虑抗坠毁生存设计,乘员生存概率应不低于90%。

为了在海上执行任务,可在现有直升机上加装水上应急救生飘浮系统。

出现意外情况直升机紧急在水面上降落时,可保证机组人员和乘员疏散到安全地区。

由于直-8系列直升机为船体结构并有漂浮装置,因此主要考虑米-17系列直升机和直-9系列直升机及直-11直升机的改装。

米-17系列直升机俄罗斯已有加装方案,由前后各两个充气浮筒、充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但是对于已加装武器挂架的米-17系列突击运输型直升机则不能再加装该系统。

直-9系列直升机可采用法国的加装方案,它是由密封油箱舱和尾部水密舱构成永久性浮筒,外加2个或4个充气浮筒来提供漂浮能力。

直-11直升机的应急浮筒安装在滑橇上,可使直升机在水面上着水并稳定漂浮,机内乘员可打开或抛放舱门而离机。

2. 直升机应急定位系统方面考虑由于直升机飞行员一般无弹射救生装置,因此在直升机上增装直升机应急定位装置,十分必要。

在直升机失事时,可自动发出求救信号,报告直升机失事精确位置,以待营救。

除了可在直升机上安装航空型无线电应急定位信标(即ELT)外,利用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资源,可发展直升机北斗应急定位系统,这对直升机救生有重要作用。

直升机北斗应急定位系统基本可分三大部分:直升机应急定位发射装置,直升机地面指挥中心和北斗卫星导航通信系统。

当直升机发生故障时,由该机上的ELT发出故障时的求救信号,通过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通信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将出事用户机的位置信息、飞机编码及其他信息,送至地面指挥中心,以便使地面指挥中心及时派出搜救机进行搜索和救援。

3. 直升机机组人员个体防护和生命保障装备考虑直升机个体防护和生命保障装备主要包括定位/通信救生电台设备等,个人救生物品配套原则上按GJB4048《军用直升机飞行人员救生物品配套要求》,保证每架机配套齐全。

4. 搜索营救装备发展设想搜索营救直升机是航空救生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航空救生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装备。

根据国外搜索营救直升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发展下列各种类型的搜索营救直升机。

(1)白天型搜索营救直升机基本思路是在现有直升机装备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搜索营救设备,与现行救生体系相配合,尽快解决有无问题,基本满足搜索营救任务需求。

白天型搜索营救直升机至少应具有以下能力:白天简单气候条件下的导航搜索定位能力;吊救和救援监视能力;与被救人员的通信联络能力;其他辅助能力。

(2)全天候搜索营救直升机基本思路为在性能较先进的直升机装备基础上,加装由四大系统(通信导航搜索定位系统、救援系统、应急医疗救护系统和自卫对抗生存系统)组成的新型搜索营救设备,达到国外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基本满足现代战争军事需求。

全天候搜索营救直升机,要能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做到快速搜索、精确定位、有效营救、及时治疗后送。

主要应具备以下特点:提高搜索定位能力,装备新型救生电台和接收机,不仅具有信标功能,还有测距定位、应答和个人信息识别等功能;提高搜索救援使用范围,实现自主导航、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搜索能力;提高救援吊救能力,具有一次可同时吊挂两人的吊救能力;提高飞行导航搜索定位工作自动程序化,增装综合显控设备;增加医疗救护能力;具备一定自卫对抗生存能力。

(3)战斗搜索营救直升机基本思路是,选择性能先进、机动能力强的直升机,加装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的搜索营救设备,真正具备能从敌方阵地中救援我方坠落飞行人员的能力。

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装备先进水平,满足对现代战争军事需求。

战斗搜索营救直升机主要特点有:直升机应为中型直升机,具备飞行性能好、机动能力强(特别是具备较好贴地飞行能力)等优点,驾驶品质优良,采用综合人机工程的航空电子系统;具备全天候昼夜飞行搜索能力,具备防冰、防沙能力和低空贴地夜间飞行搜索能力;具备先进的搜索定位系统;具备系统的防护能力,包括直升机系统防护、自封油箱、抗弹击和抗坠毁能力等;具备威胁探测系统(雷达、导弹、激光、红外);具备自卫和攻击武器能力,应有航炮或火箭攻击武器。

四、小结先进的航空救生系统和组织救生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

该文针对这一重要环节,着重对直升机航空救生装备发展提出发展对策及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