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分析
2014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杭州二中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一.选择题(35题*2分=70分)1、历(歴):“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
意为经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希腊语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历史应“实事”而“求是”B.历史必得亲身经历C.历史可以任意评说D.历史是史学记录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有: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②专制皇权不断强化③地方管理制度不断被创新发展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A.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3.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
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①中国的丞相制度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
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
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D.社会群体的角度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浙江省萧山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10 页;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案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好相关栏目。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2.《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C.元代宣政院管理某某的军务民政D.中央政府对某某的管辖始于唐代3.《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
”此学说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4.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D.韩非子:事异则备变5.从沿海到内地是近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共同特征。
下图中既是1842年中英《某某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6.某同学想做一个有关“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课题的研究,下列有关该课题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5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建议,在某某设立行省B.黄海海战是中国近代清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现代武器与侵略者交战的战斗C.某某军民反割台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反抗日本侵占某某的斗争D.义和团运动是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举7.某某籍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阿垅在其长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1.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
该制度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关系,稳定了统治秩序。
2.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B.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答案】A【解析】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夏商周以来不是官僚政治,由于当时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所以应该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应该是从秦朝实行郡县制开始,最终取代了贵族政治,所以B的说法正好与史实相反,故是错误的说法。
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三个阶段,而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若以此衡量,则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①世官制阶段②察举制阶段前期③九品中正制时期④科举制阶段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属于组合型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的理解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杭州市夏衍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
共10页,44题.满分100分。
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试卷Ⅱ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2。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3。
《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5.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6。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7。
2014-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文科)和答案

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1.(4分)i是虚数单位,复数=()A.2+i B.1﹣2i C.1+2i D.2﹣i2.(4分)“a>b”是“a2>b2”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4分)命题“对于任意的x∈R,x2+1>0”的否定是()A.对于任意的x∈R,x2+1≤0B.存在x∈R,x2+1≤0C.存在x∈R,x2+1<0D.存在x∈R,x2+1>04.(4分)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y=与y=x B.y=x0与y=1C.y=2与y=D.y=x与y=(25.(4分)已知a=log30.7,b=30.7,c=()﹣0.5,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 B.c<b<a C.b<c<a D.a<c<b 6.(4分)已知函数f(x)满足:f(x)﹣3f()=4x2,则f(x)的最大值是()A.﹣2B.﹣3C.﹣2D.﹣7.(4分)已知函数y=f(﹣|x|)的图象如左图所示,则函数y=f(x)的图象不可能是()A.(1)B.(2)C.(3)D.(4)8.(4分)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若函数f(x)满足条件:存在[a,b]⊆D,使得f(x)在区间[a,b]上的值域为[](n∈N*),则称g(x)为“n倍缩函数”,若函数f(x)=log3(3x+t)为“3倍缩函数”,则t的取值范围为()A.(0,)B.(0,)C.(0,)D.(0,1)二、填空题:共7小题,9-12小题每题6分,13-15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9.(6分)已知集合M={x|﹣2<x<4},N={x|3x>},则M∩N=,M∪N=,M∪∁R N=.10.(6分)已知幂函数f(x)=kx a(k∈R,a∈R)的图象经过点(),则k+a=;函数y=的定义域为.11.(6分)已知函数f(x)=,则f(f(9))=,若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6分)函数f(x)=+a为奇函数,则实数a=;若函数y=f(x)﹣m存在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13.(4分)(lg25﹣lg)÷100=.14.(4分)定义为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2)=7,f(1)=3,则f(2015)=.15.(4分)已知函数f(x)=2﹣x2﹣log2x,正实数a、b、c满足f(a)<f(b)<0<f(c),若实数m是方程f(x)=0的一个根,那么下列四个结论:①m >a;②m<b;③m>c;④.其中成立的是.三、解答题:共4小题,16、17小题每题12分,18、19小题每题14分,共52分。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命题:浙江省永嘉中学韩国双余杭高级中学沈浙瑛审核:桐庐中学陈蒙萌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湖泊./水泊.梁山累.赘/连篇累.牍押解./浑身解.数B.隆重./安土重.迁拾.遗/拾.级而上菲薄./日薄.西山C.纾.难/别出机杼.咀嚼./咬文嚼.字扛.枪/力能扛.鼎D.脉.搏/一脉.相承屏.风/屏.气凝神泄露./藏头露.尾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有条不紊,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B.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戏剧化的动作和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D.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他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B.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C.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D.浙江喝到了“单独二孩”政策的“头口水”,今后将呈现一个怎样的人口结构?在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政协委员广开言路....,对于这些问题,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四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四校联考高二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看时间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在每题所给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
)1.《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
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2.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 40%以上。
这种观点()。
A: 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B: 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C: 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 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3.《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为作务(手工业)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缿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者赀(罚)一甲(铠甲)。
”右图所示为“钱缿”。
从该题图文不能得出的信息有:①这个“钱缿”可能是陶器②竹简上的文字字体是楷书③当时已经出现了民间集市④政府对市的监管相当严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棉花种植、棉纺织业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1771 年,近代机器大工业在英国棉纺织业中诞生B.1787 年美国宪法对议员选举的规定,满足了种植园主的诉求C.辛亥革命后,纺织业中心从长江下游逐渐向南向东发展D.1928~1932 年间,苏联棉织品的产量增幅小于汽车产量增幅5.“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人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 )A.列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C.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6.图是近代中国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872~1913)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外商企业和民族企业相互促进B.国民革命推动民族企业迅速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导致外商企业增速缓慢D.政府支持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7.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化学学科 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I 卷(44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B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C .人造黄油里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它是液态植物油加氢时产生的D .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CH 4分子的球棍模型:B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C.苯的最简式 C 6H 6D.1-丁醇的键线式:OH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3-二乙基丁烷B.CH 3-CH-CH=CH 2CH 32-甲基-3-丁烯C.CH 3-CH-CH-CH 33Cl3-甲基-2-氯丁烷D.CH 3-CH 3H 3C -1,3,4-三甲苯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8g 苯酚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个数为0.6N A B.17g 羟基(-OH )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N A C.标准状况下,11.2L 三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D.常温常压下,3.0g 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 A 5.按下列路线制聚氯乙烯,未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C 2H 5Br CH 2=CH 2 ClH 2C-CH 2Cl CH 2=CHCl CH 2-CHnClA .消去反应B .取代反应C .加成反应D .加聚反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李比希基团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范特霍夫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维认识都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B.同位素示踪法、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重要方法C.洗气、蒸馏、萃取、分液、结晶等是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D.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制备氰酸铵时得到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为a ,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 ,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c ,则a ,b ,c 依次为( )A. 4,5,3B. 4,6,3C. 2,4,5D. 4,4,6 8.能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A .碘化钾溶液B .银氨溶液C .碘水D .酚酞试剂9.下图是一个氢核磁共振谱,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 ) A .CH 3CH 2CH 2CH 3 B .CH 3CH 2CH 2OHC .CH 3-CH=CH 2CH 3D .-COOH-OH10.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能与HCl 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能与NaOH 发生反应生成盐③能缩聚成两种高分子化合物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① ② B. ③ ⑥ C. ① ⑥ D. ④ ⑤11.将-COONa-OCOCH 3转变为-COONa -OH 的方法为( )A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B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共热C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 3D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后,再滴加过量的盐酸12.2014年广东省发现登革热病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据《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曾称赞周公为“大有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够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而周公“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
下列史实与周公的做法相一致的的是()A.武则天代替儿子当上皇帝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2.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春秋左传》“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得出“县的地位比郡高”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史记》“楚国封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后十五岁,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得出“郡在边地设立有利于军事斗争,郡的地位高于县”的结论。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互相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无论是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须得到考古支持才能成立C.无论是材料一还是材料二,结论要成立需要进一步论证D.根据秦汉郡县制可以推断材料二是正确的,材料一荒谬的3.《通典·职官典》中“尚书”一词解释有两条①“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
”②“尚书省,事无不总。
……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左司统之。
……而天下之事尽矣。
”从①到②这一转变说明了()A.尚书台成为中枢决策机构B.三权分立政治决策体制成熟C.监察机构转变为中枢机构D.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4.元代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枢密使由皇太子兼任,无太子时空而不置;元代的宰相及其他行政官员常常兼任枢密院的要职。
有此推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枢密院与中书省的双向制衡B.巩固枢密院决策机构的地位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军事节制D.保证中央政令在军队中贯彻执行5.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A.都察院职掌与汉武帝时期的十三州部刺史职掌相同B.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的耳目、工具C.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纠劾百官,为地方监察构的上级机构D.反映明朝时期监察机构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6.《明史录·太祖洪武实录》“边夷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仪,纵之则玩,不预教之,何由能化。
其云南、四川边夷土官,皆设儒学,选其子弟侄之俊者教之,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之争,亦安边之道也。
”这反映了()①明朝注重土司子弟的礼仪教化②西南土司是独立王国,不受中央干涉③儒学教条化取代思辨化④土官享有世袭统治权A. ①④B. ③④C.①②③D. ①②④7.1841年3月,清参赞大臣杨芳经略广州“遍收所近妇女溺器为压胜具,载以木筏出御乌桶,由一副将领之,自部卒隔岸设伏,约闻己炮响,即举筏齐列水面,溺器口向贼来路,而后抄出筏首夹攻之(英军)”这不能反映的是( )清朝封建迷信盛行 B.清朝国势渐趋衰落C.清军军事战术落后D.北洋水师英勇迎敌8.“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
……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
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描述最符合题意的是( )A.“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B.“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A.19世纪末英国划分的势力范围B.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燎原之势D.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11.“6日晚上,举行了专门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的会议。
到处都有工人、学生。
国民党组织开会庆祝。
……第二天……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会场上到处是国民党旗和写着无产阶级口号的标语牌,还有很多绘有镰刀和斧头的红旗。
”这一场景会发生在( )A .1919年的北京B .1926年的广州C .1931年的瑞金D .1935年的遵义 某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找到一张图片史料,下列评论中符合该图片史料的是( )A.长征,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B.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13.据参加过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即五一大会的特古斯回忆:“有不少代表认为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低级形式,只有效仿苏联的民族自决以加盟共和国的形式才能彻底解决民族问题……也有人心想独立,但由于已经有了外蒙的前车之鉴,未敢公开发表这类主张。
……当时中共西满分局常委张平化代表中共西满分局给出了答案:‘实行自治,争取自决’。
”这反映了( )A.民族自决思想在党内占主导地位B.“左”倾错误影响了民族政策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急迫性D.苏联模式对中共民族政策的影响14.新中国成立后,浙江人大代表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最有可能看到的宣传标语是( )A.“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C.“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D.“坚决拥护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5.1995年,美国《财富》月刊评论:“回归将令香港走向死亡。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论“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
”(注:《财富》与《时代》是姊妹杂志)这一转变说明了()中美成为战略伙伴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影响C.美国的综合国力衰弱D.“一国两制”制度旺盛生命力16.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改编寓意深刻的中国古诗词,常常可以很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了的《回乡偶书》所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大规模出现于()A.5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17.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阶段,对于“50年代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叙述不正确的是()发挥大国应有的影响力 B.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C.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试图打破西方对中国外交封锁18.1973年1月,国家计委发布《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在今后三到五年内从欧美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一方案被通称为“四三方案”。
这一方案能够实施是主要得益于()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中西合作D.求同存异在国际上广泛影响19.对下列两幅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古代中华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易形成农耕经济B.古希腊文明则以海洋为依托,有利于商业发展C.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两文明区域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D.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为其形成独立的城邦提供了条件20.雅典的贵族会议是雅典较为古老的政治机构, 一开始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处理政务,制定和维护法律,维持司法,甚至操控宗教,其成员终身任职。
公元前5世纪在厄菲尔特改革中贵族会议仅有的审理弹劾案、审查新上任官员资格和审核卸任官员的权力也被剥夺,有学者认为此时的贵族会议已经成为空壳。
贵族会议权力的变化折射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B.思想文化的繁荣C.公民素质的提高D.民主政治的发展21.西塞罗“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之中。
……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它是普遍适用的、不变的和永恒的。
”这里所指的“法”主要是指()A.永恒的法律条文B.民主科学的精神C.进步的法律观念D.公平正义的契约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曲折反复,期间“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迎来一个王”。
这里的三个王分别指的是()A.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威廉三世B.詹姆士一世、查理二世、克仑威尔C.詹姆士一世、查理二世、威廉三世D.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23.1783~1784 年,威廉·小皮特内阁因经济政策遭到下院多数党攻击要求小皮特内阁辞职,小皮特内阁抛弃传统的做法,不仅没有辞职,反而下令解散了下院,重新选举下院。
重新选出后的下院多数党支持小皮特内阁,从此形成了内阁也可以解散下院并进行重新选举的制度。
这反映了()传统议会制度的瓦解 B.内阁权力的无所制衡C.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D.削弱议会倒阁的权力24.“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的法律还规定了()A.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D.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有权解散众议院25.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该国是指()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中央和地方关系无疑是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今中外的中央地方关系对于我们政治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1)有此表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材料二:中央有中央当然之权,军权、外交、交通、币制、关税是也。
地方有地方当然之权,自治范围是也。
属之中央之权,地方固不得取之;属之地方之权,中央亦不得代之也。
故有国家政治、地方政治,实无所谓分权集权也。
……关于中央及地方之权限,采均权主义。
……不偏于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
——中华书局出版《孙中山全集·国民党一大》(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何主张?该主张在近代中国有没有实现?分析其原因?(4分)材料三:本宪法既未授予联邦,又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间接税必须划一,直接税必须根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这一原则不能更改;在商业贸易中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歧视任何一州。
……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不能征收进出口税,无权设立军队,不能发行货币,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及妨碍执行联邦法律。
……加入联邦的各州不分大小,政治上一律平等。
——摘录于弗格森和麦克·亨利《美国政体》(3)根据材料指出联邦政府有什么权利?(2分)各州政治平等权在1787年宪法中如何体现的?(2分)分析指出联邦制的意义?(4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所签订条约的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