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

下图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生态适度人口(万人)P1(万人)P2(万人)现实人口(万人)广西3276.22970.67203.25331.4新疆1957.31937.24303.32164.4四川2990.33229.26574.59001.3内蒙古1825.83912.34014.32453.2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1. 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1、P2的主要原因是()A. 生态环境脆弱B. 距经济发达地区近C. 畜牧业较发达D.二、三产业比重低2. 仅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看,人口应外迁的省区是()A. 广西B. 新疆C. 四川D. 内蒙古下图为贵州三都县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

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大小不等。

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海洋中,由碳酸钙分子结核压实而成。

完成下面小题。

3. 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变质岩D. 沉积岩4. 地质景观中石蛋的地理成因链是()①外力侵蚀②海相沉积③地壳抬升④岩石风化A. ①②④③B. ②③①④C. ③④②①D. ④①③②华北地区某河流水体溶解氮浓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氮肥的过量施用。

某规划设计院在该河下游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泵站将河水引入湿地,净化后流入水库。

下图示意人工湿地各种水生植物、拦水坝等的布局。

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湿地进水口溶解氮浓度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的原因()①湿地面积减小,净化能力减弱②农业灌溉增加,尾水携带氮肥③大气降水减少,水体更新较慢④水体温度升高,氮肥溶解加快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 属于图中湿地净化溶解氮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可行的是()A. 河道蜿蜒布局滞留水体,增强下渗效果B. 通过泵站抽水提高水位,保障灌溉用水C. 种植多种类型水生植物,利于美化环境D. 修筑拦水坝以拦截污水,确保水体净化读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1—2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 A .恒星、行星、卫星 B .星云、恒星、行星 C .恒星、行星、小行星 D .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2、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 现代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间任何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级生物。

据此回答3—4题。

3、地球是一颗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 ) A .体积在八大行星中最大 B .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C .是八大行星中唯一发光的天体D .是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4、地球能固定住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 .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 .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 .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D .地球本身的温度适中 太阳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5—7题。

5、我们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光亮的一层为 ( ) A .色球层 B .光球层 C .日冕层 D .电离层6、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 )A .太阳表面的氢气燃烧B .太阳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C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D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7、下列地理事象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 A .地表的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C .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D .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站的3.5倍。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其中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有①大汶口文化②河姆渡文化③红山文化④良渚文化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据史书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反映了A.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不相干B.因诸侯立家,故诸侯永远是小宗C.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D.“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3.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使秦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秦军士卒普遍比较勇猛顽强,被称为“虎狼之师”的是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C.推行县制D.实行什伍连坐4.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

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这表明当时A.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B.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C.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D.以血缘亲疏确定继承关系的制度消失殆尽5.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观察右图,指出最后被秦所灭的诸侯国是A.①B.②C.③D.④6.战国时期,提出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理论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邹衍7.史载:“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这反映“秦始”在全国推行的地方制度是A.郡县制B.刺史制度C.统一度量衡制度D.郡国并行制8.如下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考试号和姓名;3.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4,5,6,7U =,{}2,3,4,5A =,{}2,3,6,7B =,则()UA B ⋂=()A.{}1,4B.{}1,5C.{}4,5D.{}1,4,5 2.命题“0x ∃>,23x x >”的否定是() A.0x ∀>,23x x ≤ B.0x ∀≤,23x x ≤ C.0x ∃>,23x x ≤D.0x ∃≤,23x x ≤3.下列函数与()1f x x =+是同一个函数的是()A.()211x g x x -=-B.()1g x =+C.()21g x =+D.()1g x =4.若,a b ∈R ,则“228a b +≤”是“4ab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我国闻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探讨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探讨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探讨函数图象的特征.我们从这个商标中抽象出一个图象如图,其对应的函数可能是()A.()211f x x =+ B.()11f x x =- C.()211f x x =- D.()11f x x =- 6.已知函数()f x =对随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12,2,x x ∈+∞,都有不等式()()21210f x f x x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0,+∞B.10,2⎛⎤ ⎥⎝⎦C.1,42⎡⎤⎢⎥⎣⎦D.1,2⎡⎫+∞⎪⎢⎣⎭7.设函数()()22332321x x a x bx f x x --+-+=+,若()115f =,则()1f -的值为()A.9-B.11-C.13-D.15-8.已知奇函数()f x 在R 上单调递增,对[]2,2a ∀∈-,关于x 的不等式()()20f a f x ax b x+++>在[)(]2,00,2x ∈-⋃上有解,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A.2b >或1b <-B.6b <-或3b >C.13b -<<D.2b <-或3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本卷适用于湘教版教材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顺利点火升空。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下列天体类型接触到数量最多的是A.恒星B.行星C.彗星D.行星际物质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注坑中落成启用。

根据报道,该设备能探索地外15万光年的信号源,为探索宇宙提供强大的支持。

完成2、3题。

2.FAST接收到地外信号最远可来自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3.下列属于FAST选择贵州平塘建设重要原因的是A.太阳辐射较弱B.建设工程量小C.植被生长茂盛D.太阳活动频繁读八大行星相关数据表(以地球为1),完成4、5题。

4.八大行星存在大气可能性最低的是A.木星B.水星C.火屋D.天王星5.存在生命的条件中与距太阳远近关系最密切的是A.液态水B.适宜的温度C.较厚的大气D.较肥沃的土壤2020年9月20日,中国航天大会上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介绍了嫦城五号将于今年年底择机发射。

完成6、7题。

6.嫦娥五号获得的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A.紫外区В.红外区C.可见光区D.电磁波7.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太阳辐射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B.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C.太阳辐射以长波辐射为主,易被大气吸收D.太阳辐射是大气、水、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8.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0点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主要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完成下面小题。

1.电影《流浪地球》上映时的国际标准时间是A.2月5日8点B.2月5日16点C.2月4日8点D.2月4日16点2.2月5日这一天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C.悉尼的昼长变长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答案】1.D2.A【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零时区区时,两者相差8小时,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零点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当电影在内地上映时,国际标准时间(零时区)是2月4日16:00,D选项正确。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公转的地理意义。

2月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A选项正确;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B选项错误;悉尼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悉尼的昼长变短,C选项错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将越来越大,D选项错误。

故选A。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下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从立秋到立冬太和县可能出现A.白昼时间不断变短B.日出时刻越来越早C.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正午日影朝向正南4.下列节气中,太和县的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是A.春分与秋分B.大雪与小寒C.夏至与冬至D.芒种与小暑【答案】3.A4.B【解析】试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中图版2019)01(解析版)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中图版2019)01(解析版)

第1页 第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高一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二、三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2018年9月14日晚拍摄到的木星合月天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天体的类型包括( ) A .恒星B .星云C .行星D .流星2.图中天体均属于( )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 A .②④B .③④C .①②D .①③2020年下半年,图1中央视记者王冰冰(吉林长春人)和藏族少年丁真(四川甘孜人)因“超高颜值”爆红网络。

图2为中国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3为大气的热力作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图1,王冰冰皮肤白皙,丁真面色黝黑,主要是因为丁真所生活的地区( ) A .①强B .②强C .③强D .⑤强4.网上热传的大量丁真生活照中,经常穿戴肥腰大袖的长袍,夜晚“和衣而眠可当被”,白天“臂膀伸缩自如可脱一臂”,主要因为( ) A .气温年较差大B .太阳辐射强C .气温日较差大D .长袖飘飘可跳舞读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讲解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讲解
18.①时段内,a处的风向主要为( )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17. B 18. A
【分析】
【17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绿洲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变化比半沙漠的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变化和缓,说明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小,A错误;图中显示,半沙漠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B正确;结合图中两条曲线的数值判断,两者气温较高,最低气温均高于0℃,而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应低于0℃,因此不可能是冬季,C错误;太阳辐射最强时是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即地方时12时,而图中表明,绿洲和半沙漠地区的气温最高出现在12时以后,因此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不一致,D错误。故选B。
3.气候要素主要位于哪个圈层( )
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
4.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形成有关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岩石、生物B.土壤、气候C.气候、水文D.水文、地貌3. B 4. A
【分析】
【3题详解】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主要位于大气圈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点睛】地球大气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读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B.半沙漠地区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
C.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 冬季D.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
由上题知,三条曲线代表的是: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读图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的特点是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A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点睛】赤道地区由于常年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获得太阳辐射多,表层海水温度高;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赤道地区由于温度偏高,盐度稍低,因此表层密度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命题:缙云中学周曰志余杭高级中学尹新建(审校)审核:严州中学方建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北斗导航系统能提供的服务包括A.测量珠峰海拔B.监测作物长势C.估计森林蓄积量D.辅助商业选址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右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第三步,借助木星引力,将地球弹射出太阳系,经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

回答2、3题。

2.在地球流浪经历的 A—B—C 三个时期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卫星-恒星D.行星-卫星-行星3.比邻星能成为地球的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A.大量液态水B.适宜的大气C.稳定的光照D.安全的空间轨道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下表为地球与火星部分数据对比表。

完成4、5题。

与太阳距离(×106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平均密度(克/厘米3)自转周期(天)公转周期(年)第2、3题图地球 149.6 6378 1.00 1.00 3.96 1.00 1.00 火星227.933950.110.151.331.031.884.与地球相比,火星探监器探测到的火星 A .平均温度较高 B .公转速度较快C .大气层较稀薄D .地表陨石坑较少5.威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2020年10月14日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情况预报中心发布:“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很低。

日面上无可视黑子。

该期间无C 级及以上耀斑发生。

地磁场平静。

”下图为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

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黑子是G 层激烈的能量爆发现象 ②S 层的耀斑会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③R 层太阳活动影响指南针指示方向 ④黑子与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D .③④7.地球磁场的产生与地球某圈层有关,该圈层是 A .软流层,呈液态或熔融态 B .外核,横波不能够传输C .下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下D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完成8、9、10题。

8.与拉萨相比,重庆太阳年辐射总量贫乏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 B .海拔低C .云雾多D .植被多9.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风的形成 B .海水运动C .岩石风化D .岩浆喷发10.煤炭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地质年代重要的两个造煤时期是GSR第6、7题图第8、9、10题图①太古宙 ②古生代末期③中生代 ④新生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从遥看月亮赏月相,到登月成功探月表,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

图1为北半球中纬度某校同学半个月内每日清晨6点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示意图(部分),图2为2019年1月降落月背的“嫦娥四号”传回的着落区影像图。

完成11、12题。

11.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及亮面凸出方向是A .上弦月 西B .上弦月 东C .下弦月 西D .下弦月 东12.直接获取“嫦娥四号”着落区影像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C .GNSSD .VR下图为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

完成13、14题。

13.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A .流水沉积作用B .流水搬运作用C .海水沉积作用D .海水侵蚀作用14.利用地层和化石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某地地层中发现了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是 A .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 B .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 C .寒冷干燥的荒漠环境D .高温多雨的氧化环境图例珊瑚礁(岛)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第13、14题图第11、12题图2第11、12题图1太阳甲在地势平缓地区,河曲发育,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有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下图为牛轭湖自然演化的四个阶段。

完成15、16题。

15.牛轭湖自然演变的时间顺序应为A .①④②③B .②③④①C .④①②③D .②①④③16.图中a 、b 、c 、d 四地中侵蚀作用最明显的是A .aB .bC .cD .d地震与火山喷发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破坏。

图1为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县地震信息图,图2为地球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

完成17、18题。

17.此次四川九寨沟地震A .震源位于上地幔上部②层B .甲地的地震能量比乙地大C .地震波向上传播速度加快D .震区震感首先是上下颠簸18.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源于图2中的圈层A .①B .②C .③D .④“冲日”是指某一行星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两侧,且三者排成接近一条直线的现象,2020年10月14日火星冲日现象上演。

完成19、20题。

19.下面是火星冲日时太阳系中部分天体位置的示意图,正确的是第15、16题图① ② ③ ④a c ①②④③1002003004000震 级震源深度震 中7.0级约20公里北纬 33.20度东经 103.82度甲乙四川第17、18题图2等 震线A .①B .②C .③D .④20.关于冲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两颗地内行星一定不会出现冲日现象 ②冲日时因为行星距太阳较近,行星亮度高③冲日现象反映行星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④冲日现象反映行星公转轨道平面的共面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右图为不同地质年代生物发展阶段示意简图。

完成21、22题。

21.甲、乙所示的两个地质年代分别是A .古生代、中生代B .中生代、古生代C .古生代、元古宙D .新生代、古生代22.在不同地质年代生物演化进程中,A .甲时代早期,生命爆发,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B .甲时代末期,裸子植物明显衰退,两栖类动物灭绝C .乙时代,恐龙等爬行动物盛行,被子植物迅速发展D .乙时代末期,哺乳动物大发展,空中出现了始祖鸟右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景观示意图。

完成23、24题。

23.图中岩石与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②①④B .④①③C .④②①D .③①④24.该地地貌的突出特点是A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C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D .地面坦荡、起伏和缓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暑假旅游期间在两地拍摄的甲、乙地貌景观图。

完成25、26题。

地球太阳小行星带火星小行星带太阳火星地球小行星带太阳火星地球太阳小行星带地球火星①② ③ ④ ① ③②④ 第23、24题图植物界动物界代藻菌植物时代甲乙两栖动物时代❺第21、22题图25.通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形成甲、乙两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 .风化作用、风力沉积B .海水沉积、风力侵蚀C .海水侵蚀、风力沉积D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26.下列有关乙地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地貌仅分布于干旱地区B .该地盛行西北风C .迎风坡的坡度比背风坡陡D .迎风坡坡形下凹图1为柴达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盆地边缘的戈壁景观图,粗大砾石覆盖着地表。

完成27、28题。

27.戈壁表面覆盖着粗大砾石,与其形成相关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为A .冰川搬运、风力沉积B .冰川沉积、风力侵蚀C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D .流水搬运、风力沉积28.以下四种地貌类型中,在柴达木盆地周围的高山上常见的是② ① ③ ④太平洋沿岸的台湾野柳风景区塔里木盆地某地甲乙海洋 第25、26题图N第27、28题图1 第27、28题图2A .①B .②C .③D .④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城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举世震惊。

利用GIS 系统进行图层叠加分析,就能分析出泥石流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如下图)。

完成29、30题。

29.图中甲、乙、丙、丁的数字分别为A .1、0、0、1B .0、1、1、0C .1、1、1、0D .0、0、1、130.为有效评估“8.8”舟曲泥石流带来的灾害损失,利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的A .GNSS 、RSB .RS 、GISC .GNSS 、GISD .GNSS 、RS 、GIS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道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图1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图2为西安附近的古代半坡聚落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宁夏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经过此地。

图3为位于宁夏沙坡头铁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工程。

(1)甲地由于 ▲ 作用,形成深厚的黄土层;后地壳抬升,再长期遭受 ▲ 作用,导致地表多 ▲ (地貌类型)。

(3分)(2)半坡聚落座落于 ▲ (河谷地貌),简述先民选择在此建立聚落的主要自然原因。

(4甲西安中卫包头贺兰山°°106°110°黄河腾格里沙漠山脉铁路河流城市省界沙漠第31题图1浐河山峰半坡聚落第31题图2第31题图3001001000谷地0:否1:是0甲10110乙10:否1:是111011001土质疏松区0:否1:是000111111降水类型0:非暴雨1:暴雨0丙001丁001泥石流发生区0:安全区1:警戒区危险谷指位于谷地及方格旁(相邻及对角线方格),且位于土质疏松的方格范围。

泥石流发生区指位于危险谷地区的方格且位于暴雨的方格第29、30题图分)(3)贺兰山东部山麓多 ▲ 地貌,简析该地貌的成因。

(4分)(4)腾格里沙漠地区风积地貌的基本形态是 ▲ ,包兰铁路沿线多 ▲ 灾害天气,说明草方格沙障工程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所起的主要作用。

(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图1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甲区域某地的地貌景观图,图3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图示区域太阳辐射较弱,主要原因是 ▲ ,导致太阳高度小;受太阳风影响,较高纬度地区极夜期间常欣赏到 ▲ 现象。

(2分)(2)图1中挪威西部沿海海岸线非常曲折,主要是由于 ▲ (地质年代)大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川广泛发育, ▲ 作用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