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6.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说课稿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说课稿
1.提问与解答: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的物理特性,增强学习体验。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金属物理特性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4.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理特性的概念,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简洁明了,风格简洁大方,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1.引导学习:通过板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金属物理特性的知识点。
2.强化记忆:板书中的关键信息和结构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复习。
3.激发思考:板书中的问题和建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适的板书。
2.突出重点:板书突出金属物理特性的关键知识点,避免冗余信息。
3.字体适中:确保板书字体大小适中,便于全班学生观看。
4.颜色搭配:合理使用颜色,区分不同知识点,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理特性的概念及应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教案 (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教案 (新版)粤教版
实验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 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交流反馈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常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 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
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
(讲解)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 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二、合金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2、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
2、激发创新途的辩证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实验探究→小结




导课
活动探究1:
下面我们就以铜、铁 为例,来对金属的 物理性质进行探讨。(投影探究活动的主题)
归纳总结
(板书 )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 除外);不同金属的 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 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拓展视野
( 讨论)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2.实践性实验设计,提高动手能力
本案例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地感受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通过实践性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金属物理特性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问题导向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案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基本概念,并了解这些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如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对家用电器的影响,导热性在烹饪中的应用等。
3.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金属材料在航天、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创设实际问题,如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对生活的影响。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具体措施如下: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3.强调重点:突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4.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作业小结
1.课后作业:设计一些与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九年级化学下册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新版)粤教版
(3)小组讨论环节:在实验和案例分享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金属材料生产、应用等方面的视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上是积极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但在课堂讨论环节,仍有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需要进一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展示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成果的展示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8. 金属的疲劳性:金属在反复应力作用下,会出现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金属的疲劳性与应力水平、循环次数、温度等因素有关。
9. 金属的腐蚀性:金属在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腐蚀。金属的腐蚀性与金属的种类、环境因素(如湿度、氧气、盐分等)有关。
10. 金属的熔点:金属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称为熔点。金属的熔点与金属的种类、纯度等因素有关。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5. 金属的磁性:有些金属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或排斥。金属的磁性与金属的种类、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_18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_18
思考、回答
找出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
突破难点
教学
过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及设计意图
过渡
【设问】制造飞机的金属材料有哪些性质?
【讲解】结构决定性质,改变性质需要改变结构。
科学家通过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金属材料,叫合金。
思考、回答
学习合金概念
播放课件
学习合金的概念
合作
探究2
②了解常见的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考虑了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③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②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分钟
合金有哪些更优良的性质,让我们从硬度和熔点上探究。
探究: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比较。
观看微课:合金和纯金属的熔点比较。
探究合金的性质
板书
2、合金
1、 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金属
2、合金的熔点小于其组分金属
3、合金有更好的抗腐蚀性
做笔记
交流展示
介绍钛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
分享所查阅资料:铁合金、硬铝、黄铜、青铜、K金。
播放课件
找出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
过渡
【设问】硬币,我们生活中都熟悉,那么选择制造硬币的金属材料有哪些性质呢?
先引导回答后一起总结如下: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
思考、回答
播放课件
总结
引导总结,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除了性质外,还有资源、使用是否便利、是否美观、价格、废料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教学设计: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教学设计: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3.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金属物理性质。
设想: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数据记录,然后通过图表绘制、计算平均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实例,激发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金属世界的奥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引发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包括: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概念的理解。
2.填空题:检验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特点及影响因素的掌握。
3.应用题:培养学生运用金属物理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会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好奇心。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如硬币、电线、铝箔等,并提问:“为什么这些金属材料会有不同的用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思考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其用途之间的关系。接着,我会简要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_21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_21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粤版)九年级》第六章,本课题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特性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从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常见的重要物理性质,同时提供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学生的下一步讨论形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化学观念提供了依据,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并结合查阅资料、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归纳得出“合金性能优异”的结论。

最后教材以列表概括了合金的广泛用途,文字介绍了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再次感受到了金属材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题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熟悉,对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此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对获得的事实证据或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资料,故本课题的学习难度不大。

2、教学思路与设计本节课内容比较零散,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

由于教材自身的特点编写以叙述性为主,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空洞枯燥的印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感到索然无味。

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如:由电影视频引入课题;展示金属材料制品的精美图片、实物,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如: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化学观念,并学会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能综合多方面因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引入金属是常见的物质,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比如,我们的门把手、钥匙、电线、汽车、手机等等,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为什么金属这么普遍呢?因为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物理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强度大、延展性好等等。

本章节将要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二、知识点1.金属材料的导电性金属材料是导体中的佼佼者。

大多数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在它们内部电子能够自由移动。

因此,当金属材料的两端通上电源时,电子便会从负极(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电源的正极)。

这种自由电子的存在也造就了金属材料很好的导热性。

因为自由电子能够把热量迅速传递给其他电子,形成一种类似于热传导链式反应的过程。

2.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金属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还具有延展性和塑性。

这两个性质一般同时存在。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一个方向变形;而塑性则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不破裂的情况下发生形变。

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经常被用来进行各种形状的加工。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挤压机将铝棒挤压成不同形状的铝型材。

同时,在金属材料破裂之前,其具有很好的韧性。

3.金属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金属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也非常重要。

硬度是材料抵抗刮擦或钻孔等力量的能力;而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挤压或其他力量作用下不破裂的能力。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和韧性。

例如,铝和铜的韧性非常好,可以轻易地加工成不同的形状。

而钢则很硬,但也具有足够的韧性,可以用来制造耐用的工具。

三、总结金属材料是重要的制造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塑性、硬度和韧性等重要特性。

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金属材料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作业1.现在一些新型车辆采用轻质金属材料,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节省燃油。

请你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2.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请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的方法,归纳合金的主要用途。

4.学会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知道一些重要和新型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3.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4.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1.金属材料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阅读相关内容,讨论】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1)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2)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3)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4)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实验6-1】
【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板书设计 6.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
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
2.用途
二、合金
1.概念
2.性质 a.硬度 b.熔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