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现代文阅读典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材料(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节选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也。

少孤,为平阳侯家奴。

后以骑射见长,封为骑都尉。

武帝时,以军功显,拜为大将军,封长平侯。

青为人谦和,不事权贵,常以军功自勉。

其子霍去病,亦以勇猛善战,封为骠骑将军。

父子二人,皆为汉朝名将,功勋卓著。

1. 卫青的字是什么?(2分)2. 卫青最初的身份是什么?(2分)3. 卫青是如何成为大将军的?(3分)4. 卫青的儿子霍去病的官职是什么?(2分)5. 卫青的为人如何?(1分)(二)文言文翻译(10分)将上文节选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文言文理解与分析(10分)根据上文,分析卫青和霍去病父子二人在汉朝军事上的贡献。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现代文阅读材料(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材料:《我的母亲》朱自清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善良,一生都在为家庭默默付出。

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懂得许多生活的智慧。

在我小时候,母亲总是教导我要诚实守信,要勤奋学习。

她的言行,对我影响深远。

6.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2分)7. 作者的母亲有哪些特点?(3分)8. 作者的母亲对他的影响是什么?(3分)9. 母亲教导作者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10.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1分)(二)现代文理解与分析(10分)根据上文,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以及母亲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三、作文(共5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达清晰。

四、答案1. 卫青的字是仲卿。

2. 卫青最初的身份是平阳侯家奴。

3. 卫青通过骑射见长,封为骑都尉,后以军功显,拜为大将军。

4. 霍去病的官职是骠骑将军。

5. 卫青为人谦和,不事权贵,常以军功自勉。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暤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2013年高三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五

2013年高三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五

2013年高三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五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2),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3),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 题。

薛显,萧人。

赵均用据徐州,以显为元帅,守泗州。

均用死,以泗州来降,授亲军指挥,从征伐。

南昌平,命显从大都督硃文正守之。

陈友谅寇南昌,显守章江、新城二门。

友谅攻甚急。

显随方①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副枢赵祥。

固守三月,乃解。

武昌既平,邓仲谦据新淦,久不下,显讨斩之。

因徇下未附诸郡县,以功擢江西行省参政。

从徐达等收淮东,遂伐张士诚,与常遇春攻湖州。

别将游军②取德清,攻升山水寨。

士诚遣其五太子盛兵来援,遇春与战,小却。

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

众大溃,五太子及硃暹、吕珍等以旧馆降,得兵六万人。

遇春谓显曰:“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

”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

进围平江,与诸将分门而军。

吴平,进行省右丞。

命从大将军徐达取中原。

濒行,太祖谕诸将,谓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

帅马步舟师取德州、长芦。

败元兵于河西务,又败之通州,遂克元都。

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

进征山西,次保定,取七垛寨。

与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西,取太原。

邀击贺宗哲于石州,拔白崖、桃花诸山寨。

与大将军达会平阳,以降将杜旺等十一人见,遂从入关中。

抵临洮,别将攻马鞍山西番寨,大获其畜产,袭走元豫王,败扩廓于宁夏。

复与达会师取平凉。

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

良臣蒲伏③道迎,夜劫显营,突围免。

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

扩廓遣韩扎儿攻原州,以挠明师。

显驻兵灵州,遏之。

良臣援绝,遂败。

高考语文五年真题2013年各省市真题专题训练含解析: 小说

高考语文五年真题2013年各省市真题专题训练含解析: 小说

高考语文五年真题2013年各省市真题专题汇编小说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根廷]莱·巴尔莱塔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

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

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

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

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

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骑士跳栏!”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

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

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一阵哄堂大笑。

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近墙壁。

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了他的身子。

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简直太神了!”“嗯,你信吗?”“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给它这块鸡脯。

”“梨!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

诸位,现在先吃鸡脯。

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谢谢!”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201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师版)

201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师版)

目录1. (2013辽宁,11,25分)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2. 一个幸运的贼( [法]莫泊桑)…………………3. 幸福的玫瑰( 阿·戈登(美国))…………………4. 抚摩( 胡炎)…………………5. 莲池老人( 贾大山)…………………6. 特别的礼物( 郁葱译)…………………7. 谁能看见鹭鸶的腿…………………8. 原始胡杨林( 周涛)…………………9. 摆渡( 叶仲建)…………………10. 公园里的星期天( (美)贝尔·考夫曼)…………………11.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12. (2013大纲,11—17,22分)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心)…………………13. (2013重庆,14—18,23分)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14. (2013四川,15—18,22分)负重的河流( 黄毅)…………………15. (2013广东,16—18,15分)过岭( 师陀)…………………16. (2013福建,13—15,15分)瓦( 王剑冰)…………………17. (2013江西,16—19,21分)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18. (2013湖南,15—18,21分)未婚妻( [法]奥杜)…………………19. (2013安徽,11—14,24分)樱桃( 黄裳)…………………20. (2013浙江,11—15,20分)牛铃叮当( 李清明)…………………21. (2013江苏,11—14,20分)何容何许人也( 老舍)…………………22. (2013山东,19—22,18分)活着( 余华)…………………23. (2013天津,16—21,21分)胡杨人家( 刘之蔚)…………………24. (2013北京,17—20,16分)浙江的感兴…………………25. (2013课标Ⅱ,11,25分)峡谷( 阿城)…………………26. (2013课标Ⅰ, 11,25分)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1.(2013辽宁,1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 题。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全国2013年高考各地实用文本阅读汇总

全国2013年高考各地实用文本阅读汇总

全国2013年高考各地实用文本阅读汇总2013年高考实用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新课标卷1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飞虎将军”陈纳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

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大人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行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

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

在上海,陈纳德收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

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

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

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

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

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

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

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

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实用文本阅读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实用文本阅读含答案

2013年高考实用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新课标卷1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飞虎将军”陈纳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

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大人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行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

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

在上海,陈纳德收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

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

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

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

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

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

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现代文阅读典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

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

“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

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优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1. 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神立命的重要基础。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国家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D. 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国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

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

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

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

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

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

“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

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

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

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

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

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

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

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

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

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

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

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

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

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

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

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

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

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

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报复雨果•克里兹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

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

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

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

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

“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

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

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

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

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

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

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杀人凶手?你弄错了。

我不是杀人凶手!”“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

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

‘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

’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

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