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因此,本节课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似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求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2.能够将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2.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进行应用和拓展。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实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通过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近似数的存在。
然后,讲解近似数的求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近似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级别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解答。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近似数》课件

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
近似数:许多实际情况中,较难取得准确数,把接近准确数但不等 于准确数的数称为近似数.
近似数的来源 (1)用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数一般都是近似数;
(2)某些计算的结果也会产生近似数,例如,除不尽的数会对商 取近似数,有圆周率 π 参与计算的结果也会取近似数; (3)不容易获得准确数或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时,只能取近似数, 如人口普查的结果就只能是一个近似数.
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取近似数 的方法.例如,把一根 20 cm 长的钢筋截成 6 cm 长的小段作零件, 由20÷6=3.3…可知能截得的零件数为3.
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 数字上加 1 的取近似数的方法.例如,有112名学生外出旅游,计算 租用 45 座的客车的辆数时,由于112÷45 =2. 48…,此时应取近 似数 3,即租用 3 辆 45 座的客车才能确保 112 名学生旅游所需.
1.5.3
近似数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 a×10n(1≤|a|<10,n 是正整数)的情势,其中 a 的整数位数为 1,数的正负符 号不变,n 为原数的整数位数减 1.
2.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的方法:
把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时,只需将小数 点向右移动 n 位(不足的数位用 0 补齐),并把 10n 去掉 即可.
谢谢大家
(1) 0.0158(精确到0.001);对8四舍五入 (2) 304.35(精确到个位); 对3四舍五入 (3) 1.804(精确到0.1); 对0四舍五入 (4) 1.804(精确到0.01). 对4四舍五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3《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3《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5.3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概念、求法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概念的接受能力较强。
但是,对于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近似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过程中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近似数相关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近似数的定义和求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利用所学知识求一些数的近似数,并交流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4.巩固(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3.3 近似数(教案)

2.3.3近似数【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及精确度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取近似数.2.能准确说出精确数位.3.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按照精确度的要求,用四舍五入取近似数.难点:近似数精确度的确认与表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如图是李明和王颖收集到的树叶并将树叶制成标本,在标本中需要注明每片树叶的长度.李明和王颖分别测量了同一片树叶的长度,他们所用的直尺的最小单位是不同的,分别是厘米和毫米.(1)如图所示,根据李明的测量,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多少?根据王颖的测量呢?(2)谁的测量结果会更精确一些?说说你的理由.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准确数与近似数问题1:下列语句中,哪些数据是准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1)我和妈妈去买水果,买了8个苹果,大约3千克.(2)王民与李飞买了2瓶水,4根黄瓜,6袋香巴拉牛肉干,约20元,然后骑车去大约3.5 km外去郊游,大约玩了4.5小时回家.(3)我国共有56个民族.问题2:近似数的来源:(1)我们得不到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而是通过测量、估算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例如,姚明的身高是2.26米.(2)有时我们为了叙述、书写方便,通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也是近似数.例如,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的考生共1353万人.问题3:近似数与准确数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要点归纳:准确数与近似数(1)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2)近似数——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针对性训练】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1)王敏同学的身高是1.72 m.(2)小明家里有4口人.(3)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发现带有细菌80万个.(4)我国的人口有14亿.探究点2:按要求取近似值问题4:张红量得课桌长为1.025 m,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3)四舍五入到个位.……知识要点:近似数是一个与准确数接近的数,其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132.4精确到.(2)0.057 2精确到.(3)2.4 万精确到.(4)2.4×104精确到.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8(精确到0.001);(2)304.35(精确到个位);(3)1.804(精确到0.1);(4)1.804(精确到0.01);(5)30 542(精确到百位).当四舍五入到十位或十位以上时,应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再按要求取近似数.【针对性训练】教材P56练习T4例3: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600万. (2)7.03万.(3)5.8亿. (4)3.30×105.方法总结:若是汉字单位为“万”“千”“百”类或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精确度依然是由其最后一位数所在的数位确定,但必须先把该数写成单位为“个”的数,再确定其精确度.【深度挖掘】问题5:近似数1.80与近似数1.8两数有何不同?表示近似数时,能简单地把1.80后面的0去掉吗?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观察、思考、探究、归纳:精确度不同,1.80精确到百分位,1.8精确到十分位.【能力提升】李明测得一根钢管的长度约为1.8 m.(1)试举例说明该近似数可能是由哪些数四舍五入得来的?(2)按照李明测得的结果,你能求出钢管的准确长度x应在什么范围吗?解:(1)近似数1.8可能是由1.75,1.751,1.76,1.81,1.843,1.849…四舍五入得来的.(2)钢管的准确长度x在大于或等于1.75 m且小于1.85 m的范围.三、检测反馈1.选择题(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48万36万2.73亿1.732万(2)近似数2.864×104精确到()A.千分位B.百位C.千位D.十位(3)精确到到十分位得到17.8的数是()A.17.86B.17.82C.17.74D.17.882.判断(1)3.008是精确到百分位的数.()(2)近似数3.80和近似数3.8的精确度相同.()(3)近似数0.090 360精确到百分位.()3.综合: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632 8(精确到0.001).(2)7.912 2(精确到个位).(3)47 155(精确到百位).(4)2.746(精确到十分位).(5)3.40×105(精确到万位).四、本课小结①正确理解和掌握近似数、准确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等概念;②要学会给出一个近似数,能准确地确定它精确到哪一位,或它有哪几个有效数字;准确、迅速、熟练地按照要求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③对例题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应引起重视.五、布置作业1.P57T62.P61T5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经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教材的编排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我想方设法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的统计表,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数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的体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数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的魅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不但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得到意外的惊喜.让学生得到知识的经验,情感的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4《近似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4《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概念、四舍五入法以及近似数的求法。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实数和精确度概念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数和运算基础,但对于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如何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的概念,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气温是多少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有关近似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估算商品的价格,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以及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近似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3《近似数》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3《近似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对数的认知。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概念、求法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近似数,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的运算,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实数、有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近似数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似数的概念、求法以及应用。
2.难点: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近似数的求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运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新课讲解:介绍近似数的概念,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展示求解过程。
3.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近似数的相关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近似数的概念2.求近似数的方法3.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近似数的概念、求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近似数》知识点解读

《近似数》知识点解读知识讲解:准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如班级的人数,一个单位的车辆数等.近似数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但与实际数还有差别.如我国有12亿人口,地球半径为×106m等.相关概念:有效数字:是指从该数字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到该数字末尾的数字个数(有点绕口)。
举几个例子:3一共有1个有效数字,有一个有效数字,有4个有效数字,×103有两个有效数字(不要被103迷惑,只需要看的有效数字就可以了,10n 看作是一个单位)。
精确度:即数字末尾数字的单位。
比如说:精确到十分位(又叫做小数点后面一位),80万精确到万位。
9×105精确到10万位(总共就9一个数字,10n看作是一个单位,就和多少万是一个概念)。
请判断下列题的对错,并解释.1.近似数的精确度与近似数25一样. ()2.近似数4千万与近似数4000万的精确度一样. ()3.近似数660万,它精确到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4.用四舍五入法得近似数和是相等的. ()5.近似数的二次与近似数370的精确度一样. ()满意回答1.错。
前者精确到十分位(小数点后面一位),后者精确到个位数。
2.错。
4千万精确到千万位,4000万精确到万位。
3.对。
4.错。
值虽然相等,但是取之范围和精确度不同.5.错。
^2精确到十位,370精确到个位.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初一(2)班有43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是分;(2)某歌星在体育馆举办音乐会,大约有一万二千人参加;(3)通过计算,直径为10cm的圆的周长是;(4)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发现带有各种细菌80000万个;(5)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解:(1)43是准确数.因为43是质数,求平均数时不一定除得尽,所以一般是近似数;(2)一万二千是近似数;(3)10是准确数,因为是π的近似值,所以是近似数;(4)80000万是近似数;(5)1999是准确数,%是近似数.说明:1.在近似数的计算中,分清准确数和近似数是很重要的,它是决定我们用近似计算法则进行计算,还是用一般方法进行计算的依据.2.产生近似数的主要原因:(1)“计算”产生近似数.如除不尽,有圆周率π参加计算的结果等等;(2)用测量工具测出的量一般都是近似数,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等;(3)不容易得到,或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时,只能得到近似数,如人口普查的结果,就只能是一个近似数;(4)由于不必要知道准确数而产生近似数.例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38200;(2);(3);(4)4×104分析:对于一个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如果是整数,如38200,就精确到个位;如果有一位小数,就精确到十分位;两位小数,就精确到百分位;象有三位小数就精确到千分位;像就精确到十万分位;而4×104=40000,只有一个有效数字4,则精确到万位.有效数字的个数应按照定义计算.解:(1)38200精确到个位,有五个有效数字3、8、2、0、0.(2)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有两个有效数字4、0.(3)精确到十万分位(即精确到,有七个有效数字2、0、0、5、0、0、0.(4)4×104精确到万位,有一个有效数字4.说明:(1)一个近似数的位数与精确度有关,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末位的零.如的有效数字是2、0、0、5、0、0、0七个.而的有效数字是2、0、0、5四个.因为精确到,而精确到,精确度不一样,有效数字也不同,所以右边的三个0不能随意去掉.(2)对有效数字,如,4左边的两个0不是有效数字,4右边的0是有效数字.(3)近似数40000与4×104有区别,40000表示精确到个位,有五个有效数字4、0、0、0、0,而4×104表示精确到万位,有1个有效数字4.例3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70万;(2)万;(3)亿;(4)×105.分析:因为这四个数都是近似数,所以(1)的有效数字是2个:7、0,0不是个位,而是“万”位;(2)的有效数字是3个:9、0、3,3不是百分位,而是“百”位;(3)的有效数字是2个:1、8,8不是十分位,而是“千万”位;(4)的有效数字是3个:6、4、0,0不是百分位,而是“千”位.解:(1)70万. 精确到万位,有2个有效数字7、0;(2)万.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9、0、3;(3)亿.精确到千万位,有2个有效数字1、8;(4)×105.精确到千位,有3个有效数字6、4、0.说明:较大的数取近似值时,常用×万,×亿等等来表示,这里的“×”表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而它精确到的位数不一定是“万”或“亿”.对于不熟练的学生,应当写出原数之后再判断精确到哪一位,例如万=90300,因为“3”在百位上,所以万精确到百位.例4 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精确到; (2)(保留两个有效数字);(3)(精确到个位); (4)(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分析:四舍五入是指要精确到的那一位后面紧跟的一位,如果比5小则舍,如果比5大或等于5则进1,与再后面各位数字的大小无关.(1)要精确到即百分位,只看它后面的一位即千分位的数字,是8>5,应当进1,所以近似值为.(2)保留两个有效数字,3左边的0不算,从3开始,两个有效数字是3、0,再看第三个数字是4<5,应当舍,所以近似值为.(3)、(4)同上.解:(1)≈;(2)≈;(3)≈3;(4)≈.说明:与的最后一个0都不能随便去掉.是表示精确到,而表示精确到.对,最后一个0也是表示精确度的,表示精确到千分位,而只精确到百分位.例5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并说出它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1)26074(精确到千位); (2)7049(保留2个有效数字);(3)000(精确到亿位) ;(4)(保留3个有效数字).分析:根据题目的要求:(1)26074≈26000;(2)7049≈7000;(3)000≈000;(4)≈705.(1)、(2)、(3)题的近似值中看不出它们的精确度,所以必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解:(1)26074=×104≈×104,精确到千位,有2个有效数字2、6.(2)7049=×103≈×103,精确到百位,有两个有效数字7、0.(3)000=×1010≈×1010,精确到亿位,有三个有效数字2、6、1.(4)≈705,精确到个位,有三个有效数字7、0、5.说明:求整数的近似数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近似数的位数一般都与已知数的位数相同;(2)当近似数不是精确到个位,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小于整数的位数时,一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近似数.因为形如a×10n(1≤a<10,n为正整数=的数可以体现出整数的精确度.反馈练习:1.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值是_________,精确到千分位近似值是________.3.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的近似数是_________,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4.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十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__;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5.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值精确到_____位,万精确到___位.答案:1. C 2. ,. 3. ,.4. 400,×102.5. 千分,百.。
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一章 近似数(共16张PPT)

略.
启后
任务三:学习教材第44~45页,完成题目 1. 在任务二的第2小题中,第___(__1_)__(__2_)___题中的 数字是准确的,第_(__3_)__(__4_)__题中的数字是与实际 接近的,这种只是接近实际数字,但与实际数字还有 差别的数被称为___近__似__数____.
2. 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π取近似数时,有:π≈3 (精确到个位), π≈3.1(精确到0.1,或叫精确到十分位), π≈3.14(精确到__0_._0_1_,或叫精确到___百__分__位), π≈3.142(精确到___0_._0_0_1___,或叫精确到__千__分_ 位), π≈3.141 6(精确到___0_._0_0_0__1___,或叫精确到 __万__分___位),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92021/9/19Sunday, September 1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6:31:2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92021/9/192021/9/19Sep-21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92021/9/192021/9/19Sunday, September 19,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610000记为________ ②50600记为________ (2)2010年世界杯举办地南非的体育场建筑面积是26.4 万平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平方米。 (3)下列各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请写出原数Biblioteka ①4.5×103=______
②5.64×105_____
阅读教科书46页第6行开始到最后 总结精确度:_________________ 例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 取近似数 (1)0.60396356(精确到万分位) (2)59.6(精确到个位) (3)3.144593(精确到0.01) (4)5712000(精确到千位) (5)62400(精确到万位)
1.分清近似数与准确数。
2.能根据题中要求将准确数改写成近 似数。
总结:近似数:__________________ 精确数: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有下列数据:(1)我国约有 13亿人口(2)教室里有5人在做手工 (3)吐鲁番盆地海拔约为-155米(4) 某本数学练习册定价为9.8元/册,其中 ___是准确数 ___是近似数(填序号)
教科书46页练习 47页第6题
例:下列各近似数精确到哪位。 (1)3.123 (2)38.6万 5 (4)0.046 (5)7.3× 10
(3)0.45亿 5 (6)5.365 × 10
跟踪训练:下列各近似数精确到哪位 (1)0.023 (2)37.6万
4
(3)3.0442 × 10
(4)4.5007
(1)某班有50名学生,20名男生,30名女生。 (2)我班教师约为40平方米,我校大约有133名教 师。 (3)某同学体重约为52公斤,身高约为10cm。 (4)中国大约有13亿人口。 (5)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一分有60秒。 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数是与实际接近的数? 哪些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
小结:思考:3.20和3.2一样吗?
(1)近似数1.046×104精确到_____位 (2)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①60290(精确到百位) ②0.03057(精确到0.0001位) ③566.1235(精确到个位) (3)下列各数精确到哪一位? ①1.046×104 ②4000万
③0.0407
④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