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3.2 第2课时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课件

作 负20 加 3 加 5 减 7 .
例2: 1 0 2 4 6
解:原式
1 0 2 4 6
- 1 2 0 4 -- 66
(-10)+(-6)1 0
2 4
1 66
1 0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 一般步骤:
减法转化成加法 省略加号和括号 运用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运算
谢 谢 大 家 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重点) 2·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堂练习
课本25页第5题、第7题、第8题、 第9题、第10题
课堂总结
1、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
(技巧)
同 号 相 结
同 分 母
易 通 分
合
2、数学思想:
转化思想
相 和带 反 为分 数 整数
数处 理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 拖鞋等进入教室。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
例2: 1 0 2 4 6
解:原式
1 0 2 4 6
- 1 2 0 4 -- 66
(-10)+(-6)1 0
2 4
1 66
1 0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 一般步骤:
减法转化成加法 省略加号和括号 运用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运算
谢 谢 大 家 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重点) 2·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堂练习
课本25页第5题、第7题、第8题、 第9题、第10题
课堂总结
1、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
(技巧)
同 号 相 结
同 分 母
易 通 分
合
2、数学思想:
转化思想
相 和带 反 为分 数 整数
数处 理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 拖鞋等进入教室。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
1.3.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2)
2 7
4 9
5 9
5 7
1
.
解:(1)(-7)-(+5)+(-4)-(-10) =(-7)+(-5)+(-4)+10 =(-16)+10 =-6.
(2)
2 7
4 9
5 9
5 7
1
2 7
4 9
5 9
5 7
1
2 4 5 5 1 79 9 7
解:(1)3-(-2)=5,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5. (2)4 -2 =2 ,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2 . (3)(-4)-4=-8,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8. (4)-5-(-2)=-3,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3. 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的绝对值相等.
1.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 一可利用数轴求. 二可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 (2)省略加号和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备注:运用运算律使运算更加简便.一般情况下,常采用同类结合法、 凑整法、为零相消法等.
例4 求出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及这两数的差: (1)3 与-2; (2)4 与 2 ;(3)-4与 4; (4)-5与-2. 你能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是否可以 省略加号和括号,
简化过程
加减混合运算 可以统一为加 法运算
有理数加法 的交换律、
结合律
获取新知
算式 (20) (3) (5) (7) 是 - 20 , 3 ,
5 , -7 这四个数的和. 为书写简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 ( -20+3+5-7 ) 我们可以读作 负20、 正3、正5、负7 的和, 或读作 负20加 3 加 5 减 7 .
原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页,共14页。
18.把一个面积为 1 的正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2的长方形,接着把面积 为12的长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4的正方形,再把面积为14的正方形等分成两个 面积为18的长方形……如此进行下去,
试利用图形提示的规律计算:12+14+18+116+312+614+1128+2156. 解:观察图形可知12=1-12,14=12-14,…, 则原式=1-12+12-14+…+1218-2156=1-2156=225556
第1章 有理数
1.3 有பைடு நூலகம்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jiǎnfǎ) 第2课时(kèshí)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页,共14页。
1.把(-3)-(+2)-(-4)+(-5)+(+6)统一成几个(jǐ ɡè)有理数相加的形式,
正确的为( ) B
A.(-3)+(+2)+(-4)+(-5)+(+6) B.(-3)+(-2)+(+4)+(-5)+(+6) C.(+3)+(+2)+(+4)+(+5)+(+6) D.(-3)-(+2)-(-4)+(-5)+(+6) 2.将4-(+6)-(-3)+(-5)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 C A.4-6+3+5 B.4+6-3-5 C.4-6+3-5 D.4-6-3-5
(1)生产量最多的一个月比生产量最少的一个月多生产多少辆? 解:40-(-50)=90(辆),生产量最多的一个月比生产量最少的一个月 多生产90辆 (2)半年内总生产量是多少?比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 少?
解:+30-20-10+40+20-50=10(辆),200×6+10=1210(辆),则 半年内总生产量是1210辆,比计划增加了10辆
解:28-9+6-3+8-11+4-5+3-7+11 =25(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面 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 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 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成它的相反数.
归纳总结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怎么算呢?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与小学学的自然数的加减混合顺 序是一样的. 首先: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其次:每两个数间的运算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法则进行计 算.
= 13 . 4
课堂精练
3. 选择题:
(1)将式子3-10-7写成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D )
A.3+10+7
B.-3+(-10)+(-7)
C.3-(+10)-(+7)
D.3+(-10)+(-7)
(2)把6-(+3)-(-7)+(-2)统一成加法,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C ) A.-6+(-3)+(-7)+(-2) B.6+(-3)+(-7)+(-2) C.6+(-3)+(+7)+(-2) D.6+(+3)+(-7)+(-2)
例题精析
例1 将下列式子先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 的形式,把它读出来,并直接得出结果.
1.(-40)-(+27)+19-24-(-32) 2.-9-(-2)+(-3)-4
解: (1) 原式 = (- 40)+(- 27)+19+(-24)+(+32)
= -40-27+19-24+32 = -40 (2) 原式 = -9+(+2)+(-3)+(-4) = -9+2-3-4 = -14
观察上面式子,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规律:同号得“+”,异号得“-”.
例题精析
= -14 (2)
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面 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 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 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成它的相反数.
归纳总结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怎么算呢?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与小学学的自然数的加减混合顺 序是一样的. 首先: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其次:每两个数间的运算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法则进行计 算.
= 13 . 4
课堂精练
3. 选择题:
(1)将式子3-10-7写成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D )
A.3+10+7
B.-3+(-10)+(-7)
C.3-(+10)-(+7)
D.3+(-10)+(-7)
(2)把6-(+3)-(-7)+(-2)统一成加法,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C ) A.-6+(-3)+(-7)+(-2) B.6+(-3)+(-7)+(-2) C.6+(-3)+(+7)+(-2) D.6+(+3)+(-7)+(-2)
例题精析
例1 将下列式子先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 的形式,把它读出来,并直接得出结果.
1.(-40)-(+27)+19-24-(-32) 2.-9-(-2)+(-3)-4
解: (1) 原式 = (- 40)+(- 27)+19+(-24)+(+32)
= -40-27+19-24+32 = -40 (2) 原式 = -9+(+2)+(-3)+(-4) = -9+2-3-4 = -14
观察上面式子,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规律:同号得“+”,异号得“-”.
例题精析
= -14 (2)
2.1.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混合运算课件(第2课时)(22张PPT)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

减法统一加法 (教材P33)
a-b = a + (-b)
两变一不变
减法
加法
加法 运算律
简便 运用
问题二:观察下题并计算,你想到了什么。
(-20)+(+3)-(-5)-(+7)
问题三:用简便算法解下题,总结一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20)+(+3)-(-5)-(+7)
解法1 = (-20)+(+3)+(+5)+(-7) = [(-20)+(-7)]+[(+3)+(+5)] = (-27)+(+8) = -19
(2)
- 7+6- 5+5 12 11 12 11
(2)
- 7+6- 5+5 12 11 12 11
解:( 7 5 )( 6 5 )
12 12 11 11
11
0.
(3)
(18.25) 4
2 5
(18 1 ) 4.4 4
解: 18.25 4 2 18 1 4.4
54
18.25 18 1 4 2 4.4 45
(2) 4+(-6) =-2 (4) (-4)+4 =0 (6) (+4)-(-7) =11 (8) 0 -(-5) =5
探究新知
问题一:加法的运算律,在减法中成立吗?请举例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1) 4+(-6) (2) 6-9 (3) (- 4403)+ 2024+(- 433) (4) 203+103-3
00
0.
例2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a,b.求A,B之间距离.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3.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9)+(+45)
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16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方法二:(去括号法)
解:原式 =-2+30+15-27 省略括号、加号
=-2-27+30+15 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
=-29+45
数分别相加
=16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例 3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 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结论
数字前“-”号是奇数个取“-”; 数字前“-”号是偶数个取“+”.
在符号简写 这个环节,
有什么规律 吗?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 计算:(-2)+(+30)-(-15)-(+27)
方法一:减法变加法
解:原式=(-2)+(+30)+(+15)+(-27) 减法转化成加法
=[(-2)+(-27)]+[(+30)+(+15)]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课时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布置作业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拓展与延伸
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 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重点)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3
当堂小练
2.已知某动物园对6只成年企鹅进行体重检测,以4kg为标准, 超过或者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数、负数表示,称重记录如 下表所示,求这6只企鹅的总体重.
编号
1
2
3
差值(kg) -0.08 +0.09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优质教学课件

答:第一天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为0.5元,第 二天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为0.3元,第三天最高价 与最低价的差为0.13元;差的平均值是0.31元.
课堂小结
归纳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加法运算.
a+b-c=a+b+ (-c)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总结
学完这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 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解: 3 7 ( 1) ( 2) 1 42 6 3
=3 7 1 2 1 4263
= 7 1 1 3 2 = 13 .
26 43
4
基础巩固
随堂演练
1.把18-(+33)+(-21)-(-42)写成 省略括号的和是( B )
A.18+(-33)+(-21)+42
B.18-33-21+42
大胆探究: 在符号简写这个 环节,有什么小 窍门么?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常用方法:
(1)正负数归类法; (2)相反数结合法; (3)凑整数; (4)同分母分数结合法等.
探究 在数轴上,点 A,B 分别表示 a,b.利用有
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 A,B 之间的 距离;
a=2,b=6;a=0,b=6;a=2,b=-6; a=-2,b=-6. 你能发现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与数 a,b 之 间的关系吗?
C.18-33-21-42
D.18+33-21-42
综合应用 2.计算:-1+2-3+4-5+6-7+8-9+…
+ 2016-2017.
解:原式=(-1+2)+(-3+4)+…+(- 2015+2016)-2017
=1+1+…+1-2017 =1008-2017 =-1009.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学课件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

【跟踪训练】 计算:(1)
(2) 解:(1)原式
(2)原式
归纳总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 2、省略加号和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举一反三】 含有绝对值符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计算:|−0.75|+(+3 1 )−(−0.125)−|−0.125|.
(1)如果点A表示数3,将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 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数_____;
(2)如果将点B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 终点表示的数是0,那么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
解析:(1)3-7+5=1; (2)设点B表示的数是a,由题意,得a+3-5=0,解得a=2. 答案:1;2.
这里使用了 哪些运算 律???
归纳:
“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如:a+b-c=a+b+( - c ).
(-20)+(+3)-( - 5)-(+7)
(1)读出这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还可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归纳:号.
省略括号 运用加法交换律使 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跟踪训练】
1.为计算简便,把(-2.4)-(-4.7)-(+0.5)+(-3.5)
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C )
A.-2.4-4.7-0.5-3.5 B.-2.4+4.7+0.5-3.5 C.-2.4+4.7-0.5-3.5 D.-2.4+4.7-0.5+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计算: (-20)+(+3)-(-5)-(+7).
解:
(-20)+(+3)-(-5)-(+7)
=(20) (3) (5) (7)
=[(-20)+(-7)]+[(+5)+(+3)] =(-27)+(+8)
=-19.
这里使用了哪 些运算律?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
例
计算:( 20) ( 3) ( 5) ( 7).
解:
(20) (3) (5) (7)
= 20 3 5 7
= 20 7 3 5
= 27 8
= 19.
大胆探究: 在符号简写这个 环节,有什么小 窍门么?
在数轴上,点 A,B 分别表示 a,b.利用有理数减 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 A,B 之间的距离; a=2,b=6;a=0,b=6;a=2,b=-6; a=-2,b=-6.
你能发现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与数 a,b 之间的关系
吗?
计算:
(1)1 4 3 0.5;
解: 1 4 3 0.5
(2) 2.4 3.5 4.6 3.5;
解: 2.4 3.5 4.6 3.5
= 4 0.5 1 3
= 4.5 4
a b c a b (c).
算式Βιβλιοθήκη (20) (3) (5) (7)
是-20,3,5,-7 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
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
20 3 5 7
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
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
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什么运算?
2. 你能说说使用加法结合律时遵循什么原则么?
1.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 2.能凑整的数相结合; 3.同分母的数相结合.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3.叙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4.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例
计算: (-20)+(+3)-(+5)-(+7).
这个算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 分析:
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为
(-20)+(+3)+(+5)+(-7).
使问题转化为几个 有理数的加法.
= 0.5.
= 2.4 4.6 3.5 3.5
= 7 7
=0.
计算:
(3)( 7) ( 5) ( 4) ( 10);
解: ( 7) ( 5) ( 4) ( 10);
= 7 5 4 10
= 11 15
=4.
3 7 1 2 计算:(4) ( ) ( ) 1. 4 2 6 3 3 7 1 2 解: ( ) ( ) 1 4 2 6 3 3 7 1 2 = 1 4 2 6 3 7 1 3 2 = 1 2 6 4 3 13 = . 4
人教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件说明
•本节课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的意义;
2.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合理地进行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 1.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2.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合理地进行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