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张丹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画家和牧童》特等奖——《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青山小学张丹读词导入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唐朝有一位大画家。
谁能读读他的名字?请你来。
生:戴嵩。
师:声音很洪亮。
你也来读读。
生:戴嵩。
师:我们一起读生:(齐)戴嵩。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我板书课题。
(师板书)齐读课题。
生:(齐)21画家和牧童。
初读识字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朗读课文,结合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了标记在它的下面,并且多读几遍。
开始读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刚才读课文时,坐得真端正、真精神!刚才你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难读的字词?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请你来说。
生:这个“戴嵩”的“嵩”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
师:你说得真好!那你领着同学们把这个字读一遍,来。
生:sōng,嵩。
生:(齐读)嵩。
师:很好,请坐。
还有难读的吗?生:我觉得第六自然段那个“拱手”难读,我老读错;我希望大家别读错那个“拱手”。
师:好,请坐。
我们先来看读这个词?请你来。
生:拱手。
生:(齐读)拱手。
师:请坐。
这是一个动作,我们来做做这个动作。
怎么做?(生做动作)哦,做得不太对。
看我做:古人在对别人表示尊敬的时候,都会两手相抱于胸前,做拱手的动作。
师:做一做。
都做做。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齐读)拱手。
师:看来课文中不好读的地方还不少呢!同学们,赶快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后需要认识的生字吧!争取读准字音。
开始吧!(生自由读生字后开火车读)师:生词大家读准确了。
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句子同学们读得不太准。
(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请你来吧!生: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
师:请坐,请注意红色的字。
这个字在这里读一声——“jiā”。
请你跟我来读——jiā。
生:jiā。
师:夹在。
生:夹在。
师: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
生: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
二年级语文下《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二年级语文下《画家与牧童》教学实录《画家与牧童》教学实录一、课前互动师:小朋友们,大伙儿好!生:老师好!师:请您们全体起立,面对台下的观众老师们说——老师们好!生:老师们好!师:请坐,您们真热情,让老师看到您们特别快乐,瞧,我给您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想明白是什么礼物不?生:想。
师:江老师给您们带来的礼物是几幅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
他们都爱画动物,而且画技高超,您们呆会儿可要认确实听,认真的看,看谁能记住谁爱画什么动物。
好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精美绝伦的画作吧。
(课件出示画作。
教师配乐介绍、)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画欣赏完了,您瞧画家又来了,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是找朋友,请您帮这些画家找到他们最爱画的动物朋友?(课件出示,指名回答) 生1:齐白石爱画虾。
徐悲鸿爱画马。
师:您真善于观察、还有哪位同学来说?生2:李苦禅爱画鹰。
生3:张大千爱画虎。
生齐:王雪涛爱画鸡。
(声音宏亮)(评:“学会欣赏”“善于观察”这两种方法都是同学们本课学习互动中所要运用与内化的,江老师在课前交流中渗透了这两种方法,为下面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师:瞧我们二四班的朋友您们真棒。
为自己鼓鼓掌。
刚才欣赏了这些画家的画,您觉得他们的画画得如何样?生齐:好!师:您们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夸夸这些画家不?(生夸赞,教师适时点评、)师: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描写画技高超的成语,大伙儿看,我们一起把它积累下来,老师读一遍,您们读两遍。
(课件出示“精美绝伦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师:同学们,咱们认识了画家,欣赏了画作,积累了成语,快乐不?生:快乐!师:快乐不?生:快乐!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快乐的心情来一起来上课!(评:只有当您快乐快乐的时候您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江老师这种情绪调节法,为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学气氛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欣赏作品,设疑导思师:课前咱们认识了许多现代画家爱画动物,事实上在古代也有许多画家爱画动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板书:画家),他最喜爱画牛。
画家和牧童课文课堂教学实录

画家和牧童课文课堂教学实录戴嵩身为闻名画家,地位可谓非常尊崇。
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特别诚笃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
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涌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美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虚心谨慎。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第一段导入:1、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画家和牧童》2、想认识这位作家吗?出示:指导读好生字:戴嵩3、师讲解并描述“我知道”中关于戴嵩的内容。
4、出示第一段。
自由读——指名读——理解读师:您从哪儿看出戴嵩是为闻名的画家。
预设:〔1〕“一……就……”〔2〕“看画的人没有不……”5、师小结:可见戴嵩的确是一位闻名的画家,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初读识字。
1、再次出示课题,质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带着你们的问题自己去读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伙伴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给每段话标上序号。
3、生字伙伴来考考大家了。
自由读——指名分行读〔实时说发觉〕——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卡片4、分小节读课文。
5、解决质疑,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2——4小节。
1、那么别人都是怎样夸戴嵩的呢?自己读读课文2——4小节。
自由读2、你从哪儿看出戴嵩画技超群,是为闻名的画家?预设:〔1〕“深思片刻”〔说明戴嵩成竹在胸,思索得特别快。
〕〔2〕“他一会儿……一会儿……,很快就画成了。
”〔首先说名他绘画技术超群/ 其次说明戴嵩绘画的速度特别快,特别娴熟/ 还可以看出戴嵩拧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段作画。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夸夸戴嵩吗?〔3〕“纷纷夸赞”课文中还有2个和夸赞表示相同意思的词——赞扬、赞扬师点拨: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么奇妙,可以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个意思,这样文章就不会重复,显得更生动了。
画家和牧童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课堂实录本文是关于画家和牧童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情境说明]《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
一方面表现了戴嵩的虚心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了小牧童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
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采取对比的手法进行教学,将围观人与牧童的语言、围观人与戴嵩的态度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读中感受到戴嵩的虚心与小牧童的勇敢。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画,他们都是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
(课件展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这其中的一位画家和一个牧童的故事。
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画家、牧童,同时强调“家”和“牧”的写法)。
生齐读课题。
画家和牧童之间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大家赶快去读读课文吧。
[指导写字是低年级的一个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指导写字。
](要求: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自学生字词。
)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位画家的名字了吗?一起叫叫他的名字(课件出示戴嵩)生:齐读“戴嵩”师:“高”字上面一个“山”字,它可不念而是念,大家再读读画家的名字。
生:齐读“戴嵩”师:“戴嵩”的“戴”字可不是我们学过的“代”也不是“带”,它是戴红领巾的“戴”,它还是戴什么的戴?(学生组词:戴帽子、戴围巾、戴手套、爱戴、拥戴……)展示课文中的其他生词。
指名读词语,随时纠音,评价。
师:“浓墨涂抹”这个词语特别难读,很绕口,跟老师读一读。
生:齐读师:(拿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区别“墨”“抹”)这两个字读音相似,字形和意思都不一样,谁能让我们最快记住它们?生:古时候的墨水都是黑色的,所以“墨”是黑字加一个土,“抹”要用手,所以抹是提手旁加一个末字。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前言《画家和牧童》是著名作家鲁迅的一篇小说,描写了画家和牧童在交往中的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此文档将分享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篇小说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读懂《画家和牧童》的整个故事情节2.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3.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阅读理解首先,我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小说《画家和牧童》,比对教材中的文本对小说进行理解。
其次,我对故事情节逐个进行讲解,重点阐述画家和牧童在故事中重要的情节,并向学生解释作者在小说中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论证分析在深入了解小说之后,我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不同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我会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和概念,让他们自己思考和搜寻相关的资料,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地进行分析和论证。
表达表述最后,我要求学生发表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我会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指导,让他们能够快速地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有效的语言表达。
特别地,对于写作,我建议学生运用 Markdown 语言格式来进行文本编辑,以提高学生的文本表述能力。
这个过程中,我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模板,让学生能够快速地上手。
教学结论通过语言分析和阐述,以及语言表达和掌握,我相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深入思路,更准确地理解小说《画家和牧童》的主旨,以及对作者的叙事方式和意图略有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语言表达的教学,相信通过 Markdown 语言格式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表述和表达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体验感更佳。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上完课,激动不已,有一股马上记录的冲动。
课堂上孩子们妙语连珠,实在精彩呀!一.出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画家和牧童》的故事,请看课题,你发现了什么?生:后面很漂亮。
师:你注意到后面的背景了,背景很漂亮,现在同学们看题目,你能发现什么?生:画家的字大,牧童的字小。
师:真好!说对了,猜猜周老师为什么这样设计?生:因为画家是大画家,牧童是小牧童师:说清楚一点。
生:画家——年龄大,牧童年龄小。
师:接着说。
生:画家的名气很大,牧童很普通。
师: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课文中的画家。
二.细读课文,走进文本。
1.读课文第一句话,认识画家。
说说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刚听完晏老师的《惊弓之鸟》,依葫芦画瓢用了这招。
让孩子们从句子中提炼重点,为后面的朗读稍作铺垫)生:我知道唐朝有一个画家叫戴嵩。
师:恩,你知道了他叫什么。
还有吗?生:我知道了他非常著名。
师:好,说一个人著名还可以怎么讲?生:出名生:有名,师:可以是四字词语。
张颐洋搔搔脑袋,灵动而出:大名鼎鼎师:不错呀!还有吗?李扬:远近闻名师:孩子们,太厉害了,真不知道,这不知不觉地你们已经积累了这么多词语。
通过你们这么一说啊,我更明白了一些,这戴嵩很有名,十乡八里的都知道他擅长画画。
再读读这句话,相信这回带给我的感觉一定会不一样。
将对大画家的崇拜之情送进去。
(这次朗读的效果明显,孩子们已经知道强调重音了。
)师:既然说戴嵩著名,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好吗?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对比句子:PPT: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第一组多了个“一……就……”通过朗读比较,大家知道了第一句告诉我们了戴嵩的画只要一出来,很快就有很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人们都愿意花钱购买。
(双重否定有更加强调的以为很多孩子还体会不到,但后面的比较就传神多了,有钱人才花大价钱才买得起,说明画的价值高,非一般人所能购买,有钱买也不一定能买到,要抢在前面,有孩子还用了个“挤”字,着实不错)此时,我看到卢谷雨的手一直高高地举着,这问题已经回答完了,他还有什么话不吐不快呢!给他一个机会。
画家与牧童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片段(一)感受大画家戴嵩画技高超,体会其著名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小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找,并用横线画出描写戴嵩画技高超的句子。
生:边读边画师: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预设1:生: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看画得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师:老师听出来你重读了“一、、、、、、就、、、、、、”,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生:说明画一挂出来,很快就有人来观赏。
师:原来“一、、、、、、就、、、、、、”的本领这么大,谁来模仿他刚才的语气,再读一读这句话?生:有感情地朗读师:你读的更好了,戴嵩可真是一位生:画技高超的画家师:你还从这两句话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戴嵩的画技高超?生: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师:你能不改变这句话的意思,把“没有不”换个词语吗?生:看画的人全都点头称赞,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师:老师听到你强调了争着和大价钱,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吗?生:他画得太好了,有钱的人都争着抢着,愿意花很多钱来购买,觉得很值得师:那你把这种愿意,值得的情感送到课文中去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更加感受到戴嵩是一位生:画技高超的画家师:这一段有三句话,但老师想请两位同学来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配任务?生:第一位同学读第一句,第二位同学读第二三句。
师:你为什么这么分,说说你的理由。
生:第一句是说戴嵩很著名,二三句是说他怎么著名。
师:说的太好了,你真是一位会学习的学生,同学们,像这样,想要表达一个意思,可以用几句话组成一个段落来说明。
生:二人分工配合朗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再来看这句话中的“购”字,你们有好方法记住吗?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师:这是咱们最熟悉也最常用的方法。
谁还有别的方法生:我用换一换记住这个字,我用“沟”和“钩”换师:你的记忆力可真好,记住了这么多形近字。
师:谁还想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生:我想编一个小故事来记住这个字。
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勾,他去钓鱼,用鱼钩钓上来一个贝壳,他觉得很漂亮,就拿到商店,让人们去购买。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郑殷青立【课前思考】《画家与牧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以识字、写字、读文为主。
本课有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8个要求会写的字,2个要求会写的词。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需要孩子们了解、积累、运用,如“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和蔼、批评、惭愧、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等。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传说故事,在课堂上让孩子们通过有滋有味地读故事,自然而然地学会生字、生词,并感受故事中戴嵩的虚心和牧童敢说真话的品质是我这课教学设计的宗旨。
第一课时,通过集中识字,熟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等环节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了解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教师领着学生深入地读故事,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同时完成“学词、仿句、读文、写字”等目标,最后人物品质也就呼之欲出。
【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复习生字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故事一生:画家和牧童。
(师讲故事,随机出示生词卡片,生齐读词语。
)师: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有一次,他的朋友请他作画。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画成了一幅《斗牛图》。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而一个牧童却挤进来批评他画错了。
戴嵩和蔼地问牧童:“我什么地方画错啦?”牧童说:“这牛尾巴画错了。
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
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驱赶牛蝇的样子。
”戴嵩听了非常惭愧,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师课件出示词语)师:词语跳到屏幕上了,你们还能读吗?(生齐读词语)二、学习字词,读懂故事1.了解故事起因,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师:这节课咱们再来细细地读读这个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谁来读?(课件出示:上面是斗牛图,下面是文字。
)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宋衍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课文里的词语伙伴儿想来考考你,快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生齐读两遍词语。
2、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比赛比赛,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出示:第一排:抹、挤、拱、批。
第二排:评、价、钱、购、决。
空白后第四排:兄、呆、商)。
3、师:我们来开火车啦!生读,正音4、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生说。
师小结:你看,像“抹”字,它右边读“末”,跟他读音相近,左边的“扌”表示手的意思。
这样的字即表示读音又表示意思就叫形声字(学生知道,就不指导),上两排就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而最后一排,可以用“会意字”方法来记。
特别小心了,“商”要和“摘”、“滴”的右边区别开。
“商”字下面是“八”,就象一个人的嘴上长了两撇胡子呢!请你用手指在桌子上把“商”写一次。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1、师:孩子们,请你举起右手,和我一起写“画家”。
“画画”的“画”;“名画”的“画”;“大家”的“家”;“名家”的“家”。
生齐写。
师:看到“画家”你最快想到什么?生1:会画画的人。
生2:画画画得非常好的人。
2、师:再举起你的右手,和我一起写“牧童”。
“放牧”的“牧”,“牧牛、牧马”的“牧”;“儿童”的“童”,“童年”的“童”。
生齐写师:看到“牧童”你又最快想到什么?生:放牛的人。
师:注意“童”。
生:放牛的小孩。
师:就是放牛娃(板书:放牛娃)3、师:现在把“画家”和“牧童”放在一起(板书:和),你又会想到什么?生1:画家给牧童画画。
生2:他们之间会发生事情。
生3:他们之间会发生有趣的故事。
4、师:“画家”和“牧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孩子们打开书,边听我读课文,边想。
5、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
6、学生说发生了什么事?生1:画家很会画画。
生2:画家画了一幅画,牧童说他画错了。
生3:画家画了一幅《斗牛图》,大家都说好,只有牧童说牛尾巴画错了。
7、过渡:这儿的画家是谁呢?(板书:戴嵩,边板书边说“戴”是“穿戴”,“戴红领巾”的“戴”。
“嵩”是“嵩山”的“嵩”,“山”下一个“高”)。
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三、学习戴嵩技高(一)书中也有写戴嵩画画很棒的语句,请你默读课文,边用“—”勾出来,再读给同桌听。
①学生勾。
②与同桌交流。
③汇报。
1、生:“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出示)板书:“一”“就”2、生:“看画的人没有不点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买”。
(出示)师:“没有不点头”(打点)是说……生:所有的人都点头称赞。
师:“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打点)说明……生:画很贵,他很出名。
请男孩子一起读出画的出名。
(附板书:没有不,还)3、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完成了。
”(出示)师读语句,并打点“一会儿”,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戴嵩画画很娴熟。
生:画画又快又好。
师:那就请你读出这种“又快又好”。
生读。
师:女孩子读。
(附板书:一会儿)4、学习围观人。
(1)师:戴嵩画好了画,围观的人是怎样评价价的?(哦,你找到到是夸赞戴嵩的句子)。
(2)指名说。
①师:(附板书)“绝妙之作”是夸他的画极好,特别好,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一个吗?生1:栩栩如生。
生2:非常逼真。
师:还有绝世无双、完美无缺、举世无双、活灵活现。
(板书)②师:再请同学读这一句。
生读。
③师:你这样读没有夸奖的感觉?想想夸奖别人,应该怎样夸?再试试。
生自由练读。
④师:你来夸(生读)你夸的可是价值连城的画呢!(生又读)⑤你来赞赏这绝世无双的画吧!指名生读。
⑥你来赞美这活灵活现的神比之作。
指名生读。
⑦你来夸夸(生读,很有感情)。
指名生读。
⑧师:啊,你的读让我感到画画得太好了,请你再用表情告诉我们他的画真棒。
该生又声情并茂地朗读。
⑨师:一、二组孩子夸这绝妙之作。
⑩师:三、四组孩子夸这神笔之作。
(3)师:大家一齐来夸吧。
(……)(4)师:孩子们,刚才谁夸了?(……)还有谁夸了?(……)想想会还有谁夸?生:画家朋友。
生:过路的人……(附板书:大官、朋友、路人……)这就是“纷纷夸赞”。
请你给“夸赞”换个词。
(赞美、赞叹、赞赏、夸奖)(5)师:这些人他又会怎样夸?请你来夸。
练说一位道:“”生1:一位农民夸奖说:“画得太真了,画得太真了!简直就是两头斗牛跑到纸上去了!”生2:一位大官赞美道:“画得太棒了,画得太棒了!我要花大价钱买下来!”生3:……5、师:小结:那你现在觉得戴嵩是个怎样的人?生1:画画非常好的人。
生2:画画本领嵩的人。
生3:画画技术好的人。
师:于是,我们可以说他是个画技高超的人。
(板书:技高)师引读:是啊,孩子们,你看(出示)载嵩的画一挂出来……生读。
戴嵩画技多么(指板书,高超),看画的人没有不……生读。
有钱的人还……生读。
因为戴嵩的画画技术很(高超),戴嵩画画,他一会儿……生读。
一会儿……生读。
真的,他的画技太(高超)了。
围观的人纷纷……生读,一位商人称赞道……生读。
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生读。
的确,戴嵩就是一位(生齐说:画技高超的人)。
四、学习牧童的勇敢与细心1、师:你看,这就是他画的画,我也觉得举世无双、完美无缺!你觉得呢?生1:是的。
师:你觉得完美无缺吗?生2:是的。
师:真的完美无缺啊?生3:不是,有错。
2、哦,你觉得有地方错了?他是名声显赫的大画家呢,他的画有错吗?刚才学生:有。
师:谁告诉你他画错了?怎么错了?请孩子们默读第5自然段3、师:这不同的声音喊的是什么?生回答。
(随即出示:“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
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A、①师:你们听到过“炸雷”没有?生齐:听到过。
师:很响,很刺耳,让人的心都为之一震。
②师:小孩子的声音应该是很悦耳、很清脆的,可这儿为什么说(打点)牧童的声音“好像炸雷一样”。
生1:人多,挤起来。
生2:人小,怕大家听不见就使劲喊。
生3:出乎大家意料。
师:怎么个出乎意料?生4:大家都争相夸奖,牧童的评价与大家不一样。
③师:怎样读才读出“喊”的语气,读出“炸雷”一样的感觉?自己试试。
生试读。
④指名读、齐读。
B、①师:牧童这样一喊(看图),猜猜这些围观的人,他们会怎样想……?②练说:听了牧童的话,想。
(谁)生沉思。
师:提示听了牧童的话,商人想……;听了牧童的话,教书先生想:……生1:商人想:怎么错了呢?生2:他朋友想:哪儿错了呢?生3:大官想:这个牧童太大胆子了。
师:怎么大胆?刚才学生:画家的画大家都说好,牧童敢说错了。
师:如果是我,我还想:你一个小小的放牛娃,凭什么批评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呢?)师小结:而牧童就是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堂堂画家面前,指出了画的错误,你觉得牧童怎样?生齐说:勇敢。
(板书:勇敢)4、师:究竟大画家什么地方画错了。
①师:哪里错啦?生:尾巴。
②师:牧童是怎么知道画错了的?生:细心观察。
(板书:细心)5、师小结:孩子们,学到这儿,你眼前出现一个怎样的牧童。
生1:很勇敢。
生2:很细心。
(指板书:勇敢、细心)五、学习戴嵩的德高——虚心师:一个倍受人尊崇的堂堂大画家,在众人面前,公然被一个放牛娃指正,他生气吗?生齐:没有。
师:他是怎么做的?1、(学生说后出示)“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2、师:听了戴嵩的话,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家?生1:谦虚。
生2:虚心。
(板书:虚心)3、师:这里边儿尤其哪些词语让你觉得他很虚心?(指名说,随机打点:哦,受人敬仰的画家竟然叫放牛娃是“小兄弟”,“和蔼”就是很亲切,“很愿意”、“请”)。
4、师:请你学学戴嵩和蔼虚心地对牧童说。
(指名读)5、师:还从哪里看出他虚心?(同理学“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
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还是要找到给你感觉的词语,打点:惭愧,连连拱手,多谢,指教。
介绍:拱手,古时人见面或表示感谢的一种礼节,两脚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抱拳。
)6、师:那我们就来读出戴嵩的虚心,齐读上两句。
生齐读。
六、总结、延伸1、孩子们,让我们再走进课文,走进画家,走进牧童。
(生齐读课文)2、师:课文学完了,你可能对这些人有话说(出示),你想对他们中谁说点什么?请你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说。
我想说:“戴嵩画家,!”我想说:“牧童,。
”我想对围观的人说:“。
”我想对自己说:“。
”生1:我想说:“戴嵩画家,你不但画画得棒,而且你还很虚心。
”生2:我想说:“牧童,你好勇敢哦,我要向你学习。
你还很细心观察生活,我也要向你学习。
”生3:我想对围观的人说:“不是大画家就没有错,人不是十全十美的。
”生4:我想对自己说:“以后,我做题一定要仔细,可不能马虎了!”3、传说,从那以后戴嵩更细心地观察生活。
他画的牛简直以假乱真、独步千古。
你看(出示),他的画中一头牛战败,拼命向前逃跑,显得浑身无力。
另一头牛紧追不放,低头用牛角狠狠地抵前牛的后腿。
戴嵩就凭借一支画笔把失败牛仓皇逃跑的样子表现得活灵活现,把胜利牛的强悍、勇猛表现得淋漓尽致。
怪不得《唐朝名画录》中称戴嵩画牛“穷其野性筋骨之妙”。
4、苏轼,你们知道吗?他可是咱们眉山人的骄傲,他不仅是一个大文豪,也很擅长书画。
他的《东坡志林》中有一篇文章叫《书戴嵩画牛》,就写到了牧童指出戴嵩的牛尾巴错了。
但又有另一种说法是:斗牛时,牛尾巴不一定要夹在两腿之间,打架时牛尾巴夹在两腿间,是这牛打架时太紧张,一上场就发虚,把全身力气都用上,这牛容易斗输。
而牛尾巴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则说明这牛很放松,很凶猛,不怯阵,容易取胜。
当然,无论戴嵩的这幅《斗牛图》是否有误,我们都应该为他虚心的美德叫好,为他高尚的人格所折服。
板书:画家和牧童(戴嵩)(放牛娃)技高谦虚勇敢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