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1.5.3+近似数》同步练习组卷-17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1.5.3+近似数》同步练习组卷-17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1.5.3+近似数》同步练习组卷-17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学期《1.5.3 近似数》同步练习组卷

一.填空题(共27小题)

1.209506精确到千位的近似值是.

2.把0.70945四舍五入精确至百分位是.

3.8.4348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

4.用四舍五入法将1.804取近似数并精确到0.01,得到的值是.5.4.5983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是.

6.近似数6.4×105精确到位.

7.按要求取近似值:0.81739≈(精确到百分位).

8.四舍五入法,把130542精确到千位是.

9.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0.27853≈(精确到0.001).

10.2026精确到百位记作为.

11.0.03097≈(精确到0.001).

12.6.4958精确到0.01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为.13.3.8963≈.(精确到0.01)

14.圆周率π=3.1415926…,取近似值3.142,是精确到位;近似数2.428×105精确到位.

15.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1.2万精确到位.

16.某人一天饮水1890mL,用四舍五入法对1890mL精确到1000mL表示为.

17.近似数12.48万精确到位.

18.3.14159(精确到百分位)为.

19.用四舍五入法对0.123454精确到千分位是.

20.把数27460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千位是.

21.1.2496精确到十分位是.

22.2016年太仓金秋商品交易会总收入约为5176900000元,此数精确到亿位的近似数为元.

23.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03495(精确到百分位)≈;(2)8.0504(精确到0.1)≈;

(3)51965000(精确到十万位)≈.24.近似数42.3亿是精确到位.25.近似数1.60亿精确到位.26.近似数6.20×108精确到位.27.近似数12.30万精确到.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学期《1.5.3 近似数》2018年同步练习

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7小题)

1.209506精确到千位的近似值是 2.10×105.

【分析】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解:209506≈2.10×105(精确到千位).

故答案为2.10×105.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称为近似数;从一个近似数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数起到这个数完,所以这些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把0.70945四舍五入精确至百分位是0.71.

【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9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答】解:0.70945≈0.71(精确至百分位).

故答案为0.71.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为近似数;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3.8.4348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8.435

【分析】把万分位上的数字8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答】解:8.4348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为8.435.

故答案为8.435.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

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4.用四舍五入法将1.804取近似数并精确到0.01,得到的值是 1.80.

【分析】根据题意看可以得到1.804取近似数并精确到0.01的值.

【解答】解:1.804≈1.80(精确到0.01),

故答案为:1.80.

【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含义.

5.4.5983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是 4.6.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定义和题目中的要求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4.5983≈4.6(精确到十分位),

故答案为:4.6.

【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定义.

6.近似数6.4×105精确到万位.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6.4×105精确到万位.

故答案为万.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为近似数;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7.按要求取近似值:0.81739≈0.82(精确到百分位).

【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7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答】解:0.81739≈0.82(精确到百分位).

故答案为0.82.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8.四舍五入法,把130542精确到千位是 1.31×105.

【分析】先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解:130542精确到千位是1.31×105.

故答案为1.31×105.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9.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0.27853≈0.279(精确到0.001).

【分析】把万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答】解:0.27853≈0.279(精确到0.001).

故答案为0.279.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0.2026精确到百位记作为 2.0×103.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2026精确到百位记作为2.0×103,

故答案为:2.0×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1.0.03097≈0.031(精确到0.001).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把万分位上的数字9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答】解:0.03097≈0.031(精确到0.001).

故答案为0.031.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12.6.4958精确到0.01的近似数是 6.50,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为 6.496.【分析】对一个数精确到哪一位就是对这一位后面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解答】解:6.4958精确到0.01的近似数是6.50,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6.496.故答案为:6.50; 6.49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13.3.8963≈ 3.90.(精确到0.01)

【分析】对一个数精确到哪一位就是对这一位后面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解答】解:3.8963≈3.90.

故答案为:3.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14.圆周率π=3.1415926…,取近似值3.142,是精确到千分位;近似数2.428×105精确到百位.

【分析】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解答】解:圆周率π=3.1415926…,取近似值3.142,是精确到千分位;

近似数2.428×105精确到百位,

故答案为:千分;百.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

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5.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1.2万精确到千位.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似数1.2万精确到千位.

故答案为千.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为近似数;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16.某人一天饮水1890mL,用四舍五入法对1890mL精确到1000mL表示为2×103.

【分析】先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8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解:1890mL≈2×103(精确到1000mL).

故答案为2×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17.近似数12.48万精确到百位.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近似数12.48万精确到百位.

故答案为百.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它们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体现出误差值绝对数的大小,而后者往往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个相对更精确一些.

18.3.14159(精确到百分位)为 3.14.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3.14159(精确到百分位)为3.14.

故答案为3.14.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9.用四舍五入法对0.123454精确到千分位是0.123.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把万分位上的数字4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答】解:0.123454精确到千分位为0.123.

故答案为0.123.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0.把数27460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千位是 2.7×104.

【分析】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利用近似数的精确度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解:27460≈2.7×104(精确到千位).

故答案为2.7×104.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1.1.2496精确到十分位是 1.2.

【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4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答】解:1.2496≈1.2(确到十分位).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

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22.2016年太仓金秋商品交易会总收入约为5176900000元,此数精确到亿位的近似数为 5.2×109元.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

【解答】解:此数精确到亿位的近似数为5.2×109元.

故答案为:5.2×109.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

23.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03495(精确到百分位)≈0.03;

(2)8.0504(精确到0.1)≈8.1;

(3)51965000(精确到十万位)≈ 5.20×107.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分别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1)0.03495(精确到百分位)≈0.03;

(2)8.0504(精确到0.1)≈8.1;

(3)51965000(精确到十万位)≈5.20×107;

故答案为:0.03,8.1,5.20×107.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叫近似数;从一个近似数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数起,到这个数完为止,所有这些数字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4.近似数42.3亿是精确到千万位.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近似数的定义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近似数42.3亿是精确到千万位,

故答案为:千万.

【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定义.

25.近似数1.60亿精确到百万位.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近似数1.60亿精确到百万位.

故答案为百万.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26.近似数6.20×108精确到百万位.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近似数6.20×108精确到百万位.

故答案为百万.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27.近似数12.30万精确到百位.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

【解答】解:近似数12.30万精确到百位.

故答案为百位.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浙教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浙教新版七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3.1 同底数幂的乘法(02)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计算:(ab2)3=() A.3ab2B.ab6C.a3b6 D.a3b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3x2y﹣x2y=3 C.=a+b D.(a2b)3=a6b3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 B.x2?x3=x6C.+=D.(x2)3=x6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5m+2m=7m2 B.﹣2m2?m3=2m5 C.(﹣a2b)3=﹣a6b3D.(b+2a)(2a﹣b)=b2﹣4a2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3﹣1=﹣3 C.(a4)2=a8D.a6÷a2=a3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a=3a2B.4﹣2=﹣C.=±3 D.(a3)2=a6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a+4b=12a B.(ab3)2=ab6 C.(5a2﹣ab)﹣(4a2+2ab)=a2﹣3ab D.x12÷x6=x2 8.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a4?a2=a8 B.(a5)2=a7C.(a﹣b)2=a2﹣b2 D.(ab)2=a2b2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3?x4=x12B.(x3)3=x6C.(3x)2=9x2D.2x2÷x=x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3=a5B.2a﹣a=2 C.(2a)2=4a D.a?a3=a4 11.计算(a2)3的结果为() A.a4B.a5C.a6D.a9

12.计算(a2)3的正确结果是() A.3a2B.a6C.a5D.6a 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b2?b3=b6 C.4a﹣9a=﹣5 D.(ab2)2=a2b4 1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a2﹣2a2=1 B.(a2)3=a5C.a2?a4=a6 D.(3a)2=6a2 15.计算(a2)3的结果是() A.3a2B.a5C.a6D.a3 1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a3=a3B.2(a﹣b)=2a﹣b C.(a3)2=a5D.a2﹣2a2=﹣a2 17.计算(﹣3x)2的结果是() A.6x2B.﹣6x2C.9x2D.﹣9x2 1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1=﹣B.6×107=6000000 C.(2a)2=2a2D.a3?a2=a5 19.计算(﹣a3)2的结果是() A.a5B.﹣a5 C.a6D.﹣a6 20.计算(a2b)3的结果是() A.a6b3 B.a2b3 C.a5b3 D.a6b 21.计算(﹣xy3)2的结果是() A.x2y6B.﹣x2y6C.x2y9D.﹣x2y9 2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x3+x=x4B.(x2)3=x6C.3x﹣2x=1 D.(a﹣b)2=a2﹣b2 2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5a+3a=8a2B.(a﹣b)2=a2﹣b2 C.a3?a7=a10D.(a3)2=a7 2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a3=a3B.a4+a3=a2 C.(a2)5=a7D.(﹣ab)2=a2b2 2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3?x2=x5B.(x3)2=x5C.(x+1)2=x2+1 D.(2x)2=2x2

相似三角形同步辅导试题答案

相似三角形同步辅导1 学海导航 相似图形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2.相似多边形概念 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三角对应相等,且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3、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两个三角形只要满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两角对应相等;有一直角边与斜边对应成比例.这四项中的一项,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 4.相似三角形性质 相似三角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平分线,高,中线,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图形的相似错例分析 图形的相似是初中几何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同学由于对图形的相似理解不透彻,在解决问题时出错较多。为帮助同学们在解题时减少失误,本文就易错情况做简要例析。 1.如图,在矩形、锐角三角形、正五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外边加一个宽度一样的外框,保证外框的边与原图形的对应边平行,则外框与原图一定相似的有( ) A 、1个 B 、2 个 C 、3个 D 、4个 错解:选D 正解:左图中的两个矩形不相似,因为其对应角的度数一定相同,但对应边的比值不一定相 等,不符合相似的条件;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相似,因为其三个角均相等,三条边均对应成比例,符合相似的条件; 两个正五边形相似,因为它们的边长、对应角等所有元素都对应成比例,符合相似的条 1. 比例的基本性质

件. 故选C . 点拨:边数相同、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 A 、10 B 、8 C 、-8 D. D 、±8 错解:∵线段c 是a 、b 的比例中项, ∴c 2=ab=64, 解得c=±8, 正解:∵线段c 是a 、b 的比例中项, ∴c 2=ab=64, 解得c=±8, 又∵线段是正数, ∴c=8. 故选B . 在某幅地图上,AB 两地距离8.5cm ,实际距离为170km ,则比例尺为( A 、1:20B 、1:20000C 、1:200000D 、1:2000000 解:∵170KM=17000000CM , ∴比例尺=8.5:17000000=1:2000000. 故选D . 5.如图,在梯形ABCD 中,∠A=90°,AB=7,AD=2,BC=3, 如果直线AB 上的点P 使得以P 、A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 、 A 、2 B 、-1 C 、2或-1 D 、不存在2. 错解:正解:点拨:应 错解:正点拨:4: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2.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三角形的稳定性 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D.四边形的稳定性 3.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不可能的是()A.1 B.2 C.3 D.4 5.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A.10°B.15°C.25°D.30° 6.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AB边上,将△CBD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6°,则∠CDE度数为()A.71°B.64°C.80°D.45° 第2题第5题第6题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32b b b ÷= B.527()b b = C. 248b b b = D .2-22a a b a ab =+() 8.如右图,在△ABC 中,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 于点D ,若AC=CD ,∠A =50°,则∠ACB 的度数为( ) A .90° B .95° C .100° D .105° 9.在△ABC 和△DEF 中,已知∠C =∠D , ∠B =∠E ,要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添加条件( ) A. AB=ED . B. AB=FD . C. AC=FD . D. ∠A =∠F . 10.如图,在△ABC 中,AB=AC ,D 为BC 上一点,且DA=DC ,BD=BA ,则∠B 的大小为( ) A .40° B .36° C .30° D .25° 11.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且∠AOB =40°,点M 和点N 分别是射线 OA 和射线OB 上的动点,当?PMN 周长取最小值时,则∠MPN 的度数为( ) A .140° B .100° C .50° D . 40° 12.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4,AD =6.延长BC 到点E ,使CE =2,连接DE ,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的值为( )秒时.△ABP 和△DCE 全等. A .1 B .1或3 C .1或7 D .3或7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P A O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已知、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2 . 在数轴上把数2对应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所得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A.5B.﹣1C.5或﹣1D.不确定 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垂直.B.经过一点只能画两条直线. C.平角是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 . 如图,C为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AC-BD B.CD=AB-BD D.AD=BC+CD C.CD=BC 5 . 长方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分别是() A.8,10,6B.6,12,8C.6,8,10D.8,12,6 6 . 某县三月中旬每天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69,86,112,108,94,为了描述这十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最适合用的统计图是() A.折线统计图B.频数分布直方图C.条形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

7 . 下表是我市四个景区今年月份某天时气温,其中气温最低的景区是() 景区潜山公园陆水湖隐水洞三湖连江 气温 A.潜山公园B.陆水湖C.隐水洞D.三湖连江 8 . 用一副三角板(两块)画角,不可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15°B.55°C.75°D.135° 9 .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2=a6B.a6÷a3=a2C.2a﹣3a=a D.× 10 . 在某月历表中,竖列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为30,则该列第3个数是() A.6B.10C.15D.17 二、填空题 11 . 观察下列式子,猜想规律并填空 ____ 12 . 要反映2010~2017年某市学生数的变化情况,宜选用_____统计图. 13 . 据统计某该景区去年实现门票收入约598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98000是_______. 14 . 在我国著名的数学书九章算术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5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羊价为x钱,则可列关于x的方程为______. 15 . 若和是同类项,则__________. 16 . 若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连结AC、CE、EA、BD、DF、FB,则阴影部分小正六边形的面积

浙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由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组成的角,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SAS的推论) 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AAS的推论) 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定理:SSS、SAS、ASA、AAS是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推导的。 第2章图形和变换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起来,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对称轴垂直平分线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 由一个图形变为另一个图形,并使这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也叫反射变换,简称反射。经变换所得的新图形叫做原图形的像。 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沿同一个方向运动,且运动相等的距离,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参考答案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参考答案 §5.1.1相交线 一、选择题1.C 2.D 3.B 4.D 二、填空题1.∠AOD、∠AOC或∠BOD 2.145°3.135°4.35° 三、解答题 1.解:(图7)因为∠2=30°,所以∠1=30°(对顶角相等)又, 所以∠3=2∠1=60°所以∠4=∠3=60°(对顶角相等) 2.解:(图8)(1)因为,又(对顶角相等)

所以因为 所以所以(对顶角相等) (2)设则,由+=180°,可得,解得,所以 3.解:(图9)AB、CD相交于O 所以∠AOD与∠BOD互为邻补角 所以∠AOD+∠BOD=180°,又OE是∠AOD的平分线, 所以∠1=∠AOD,同理∠2=∠BOD 所以∠1+∠2=∠AOD+∠BOD=(∠AOD+∠BOD)=×180°=90° 即∠EOF的度数为90° §5.1.2垂线

一、选择题1.D 2. B 3.C 二、填空题1.不对2.40°3.互相垂直4.180° 三、解答题1.答:最短路线为线段AB,设计理由:垂线段最短. 2.解:由题意可知∠1+∠2=90°,又∠1-∠2=54°所以2∠1=144° 所以∠1=72°,所以∠2=90°-∠1=18° 3.解:(图7)(1)因为,所以,又, 所以,所以,又是的平分线,所以==45° (2)由(1)知==45°,所以=90°所以与互相垂直.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一、选择题1.D 2.B 3.B 4.C 二、填空题1.AB内错角2. AB 、CD 、AD 3. DE 、BC 、AB 、同位角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三、解答题 1.答:∠ABC与∠ADE构成同位角,∠CED与∠ADE构成内错角,∠A、∠AED分别与 ∠ADE构成同旁内角;∠ACB与∠DEA构成同位角,∠BDE与∠DEA构成内错角, ∠A、∠ADE分别与∠DEA构成同旁内角.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新

各位家长朋友、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家长提供一个这样的交流机会。下面我把我带孩子的点滴体会与家长朋友交流一下,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要学习,先立志。定目标,找动力。 就孩子学习来说,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动力。而内因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个内因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而学?恐怕不少孩子认为是为家长而学,为老师而学,而没有想到是为自己而学。如何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这是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打开这智慧之门的钥匙,就是定目标。 家长和孩子坐下来,分析自己孩子的资质和秉赋,寻找一个既适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古人有一句名言:“法乎其上取其中,乎其中取其下”。意思是说,如果你向高的目标努力,很可能取得的结果是中目标,如果你向中目标努力,那最终取得的结果可能是下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向全国一流重点大学努力,很可能你只考取二流的重点大学。有了高高在上的目标,接下来就要攻克攀登路上的障碍,从每一天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具体到寻找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提前做好预习、课后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女儿她爸爸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好习惯能在21天养成。我们在两个孩子身上试验了,都取得了成功。家长们不妨试试。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多在十三岁左右,心理学家给这个年龄段的孩

子叫第二次断乳期。《语文报》上有一篇文章叫《十三岁综合症》。到底十三岁怎么啦?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孩子因书本知识结构的提升、难度的加大而无所适从,显得紧张焦虑;另一方面,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突飞猛进,成了“小大人”,处处想充大,却又固执己见,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些特点,还采取“小儿科”时候的简单、粗暴,显然是不合适宜,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二、家长作表率,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做到。这一点对家长来说做起来不容易,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家长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足球赛,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可能会反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学习?”我家一般是在孩子学习时段不看电视,吃过晚饭,女儿做作业,他爸爸陪她弟弟学英语,我收拾完家务后也看书、写作。在家里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 有关专家有这样的看法:说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是学生的三大斜坡,如果能顺利地冲上去,一般来说高考就不成问题。如今,我们的孩子正处在第二大斜坡上,初二新增加了几何,英语课文和古文都越来越长。我和孩子一起分析新问题的客观难度,我对她说:大家都同样地遭遇困难,就看谁能冲上去。如果勇攀拉开挡次的“斜坡”,鼓足干劲全力以赴,你的理想就近你一步。孩子理解了我的意思,在几何、古文方面有意识地多花功夫,由于事先有心理准备,又在学习中注意到该用功的地方,所以,她反而没有感到在“斜坡”上费劲。

最新新人教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提高题(含答案)

七下数学训练题(8)1、 2、解方程组: 3、解方程组: 4、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BCD=∠BAD. (1)求证:AD//BC; (2)若∠ABC的平分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E作EF⊥EB交BA的延长线于点F,∠F=50°,求∠BCD的度数. 解:(1)证明:由已知∵AB∥CD, ∴∠BCD+∠ABC=180°, 又∵∠BCD=∠BAD, ∴∠BAD+∠ABC=180°, ∴AD∥BC ; (2)解:由已知∵EF⊥EB, ∴∠F+∠EBF=90°, ∵∠ F=50°, ∴∠EBF=40°, ∵BE是∠ABC的平分线, ∴∠ABC= 2∠EBF= 80°, ∴∠BCD=180°-∠ ABC=100°. 6、某校拟组织七年级的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租用若干辆大巴车,在安排车辆时发现:如果每辆车坐50人,则有35人没车坐;如果每辆车坐60人,则空出一辆车,且有一辆车只坐了25人.求计划租用多少辆车,共有多少名师生? 设计划租用x辆车,共有y名师生.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为 7、如图,四边形ABCD所在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 (1)以点B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D的坐标; (2)请画出将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2格后所得的四边形A′B′C′D′;

(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1)根据题意画坐标系如(2)中的图, 则A(﹣3,0),B(0,0),C(1,2),D(﹣1,3);(2)画图如下图所示: (3) =6.5 8、我市某中学2015年与2014年相比,学生数量增加10%,教师数量增加5个.设2014年的学生有x人,教师y人. (1)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2015年的师生人数的和;(2)若2015年师生人数和为1098,比2014年的师生人数和增加了9.8% ,求x和y; (3)在(2)的条件下,预计2016年该校学生数量与2015年相同,学校将按照学生数量配置教师数量,1~13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14~26名学生配备2名教师;27~39名学生配备3名教师,以此类推.请你计算在2015年的基础上,学校还需增加几名教师? 解:(1)根据题意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2015年的师生人数的和为:1.1x+y+5; (2)由题意可得:,解得. (3)2015年的学生人数为1.1×930=1023(人),2015年的教师数为70+5=75(人), 2016年的学生人数为1023人; 又1023÷13=78……9 ; 所以2016年共需教师79名,在2015年的基础上还需增加4人. 9、已知:如图1,在直线m、n上分别 有A,B,C,D四点,BE平分∠ABC,CE 平分∠BCD,且∠BEC=90°. (1)求证:m∥n; (2)若点O是直线m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重合),CP平分∠OCB交直线m于点P. ①如图2,当点O位于B点的右侧,且∠BOC=40°时,求∠ECP的度数; ②点O在直线m上运动时,试探索∠ECP与∠BO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复习

第一章 平行线 一、三线八角 同位角:∠1与∠5,∠2与∠6,∠3与∠7,∠4与∠8 内错角:∠3与∠5,∠4与∠6 同旁内角:∠4与∠5,∠3与∠6 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方法:描线法 注意: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成对的,且每一对角都有一条公共边,在 三线八角的截线上。 二、平行线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者相交(包括垂直) 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这两条平行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画平行线的方法:一贴、二靠、三推、四画 三、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推论一: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推论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四、图形的平移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平移的距离:对应点连线的长度 画平移后的图形:定方向,画方向,定距离,描点连线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边都是整式 两边都是整式 两边都是整式 只有一个未知数 有两个未知数 一共有两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 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 两个一次方程 解:只有一个 解:一般有无数个解 解:一般只有一个解(可能无解或无数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代入法(未知数系数是1或-1) 加减法(相同减,相反加) 注意:有括号或分数,先整理(未知数左边,常数右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类型:求两个及两个以上未知数(有几个未知数就需要几层关系) 常见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配套问题,利润问题,利率问题,几何问题,集合问题 {{ { { {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分线的位置关系 2、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初一数学同步辅导材料

初一数学同步辅导材料(第6讲)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数怎么不够用了 【知识梳理】 1、负数的引入 在现实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1)温度是零上10℃或零下5℃; (2)运进80筐梨和运出50筐梨; (3)盈利400元和亏损300元; 在这里出现的每一对量,虽然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负数的表示方法: 用我们小学学过的数就不容易来区分这样相反意义的量了.比如,零上5℃和零下5℃都用数字5来表示就会产生误会.也就是说,我们原来学的数不够用了.大家知道,在天气预报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5℃”读作负5摄氏度.这样我们就引入了负数. 像5,1.2, 2 1 ,500,……这样的数叫做 正数,它们比0大.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 负数,如-10,-3,-2 1 ,-0.3145,……它们比0 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也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1.2,+2 1 ,+500,…… 有了正数和负数就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了: 3、有理数的概念: 引进了负数,我们学过的数可以分为:?? ? ??负整数 零正整数 整数和???负分数正分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 有理数. 4、有理数的分类可有两种方式: (1)??? ? ??????????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 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注意,0是一个特别的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一个整数,也是我们在分类时很容易漏掉的数,在学习这节时要特别注意.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docx

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 16 的平方根是( ) A . 8 B . 4 C .± 8 D .±4 2.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平行或相交 y 3. 如图, P 1、 P 2 、 P 3 这三个点中,在第二象限内的有( ) A . P 1、 P 2 、 P 3 B . P 1、 P 2 C . P 1、 P 3 D . P 1 P 1 P 2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点 P 在第四象限,且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1,到 y 轴的距离为 3 ,则点 P 的坐标为( ) P 3 O x A .( 3, 1) B . ( 3,1) C . (1, 3) D .( 1, 3) 5.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 A .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第 3 题图 B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6. 如图,两根铁棒直立于桶底水平的木桶,在桶中加入水后,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 的 1 ,另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的 1 .两根铁棒长度之和为 220cm ,求此时木桶中 3 5 水的深度.如果设一根铁棒长 xcm ,另一根铁棒长 ycm ,则可列方程组为( ) x y 220 A. 1 1 B . x y 3 5 x y 220 C. 1 x 220 D . 220 1 y 3 5 x y 220 (1 1 ) x (1 1 ) y 3 5 x y 220 3x 5 y 第6题图 7. 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 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 ( ) 第7题图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长 D .三种一样长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2 4 分)

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较难)

¥ 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 选择(本题有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满分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已知3a <,则下列四个不等式中,不正确... 的是( ). A .232a -<- B .232a +<+ C .223a ?? -?, ≤ B .41 x x ?? >-?, D .41 x x ?? >-?≤,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 4. 在△ABC 中,∠BAC=90°,AB=3,AC=4.AD 平分∠BAC 交BC 于D ,则BD 的长为( ) A . B . C . D . 5.如图,在△ABC 中,∠CAB=120°,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E 、F ,则∠EAF 等于( ) A. 40° B. 50° C. 60° D. 80° 6.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当a b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12∠=∠ B .一定有1290∠+∠= % C .一定有12100∠+∠= D .一定有12180 ∠+∠= 7.如图,有甲、乙两种地板样式,如果小球 分别在上面自由滚动,设小球在甲种地板上最 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为1P ,在乙种地板 上最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为2P ,则 ( ) A.21P P > B. 21P P < 4 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数轴》同步练习

泰兴市西城初中初一数学数轴作业 命题人:吉隽知审核人:赵正霞 2011.9.5 1.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2.若数轴规定了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原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负数所表示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__,正数所表示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___. 3.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个单位长度. 4.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它距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__侧,它距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表示-3的点的________侧,它们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个单位长度. 5.在数轴上,点A表示-1 3 ,点B表示 1 2 ,则这两个点中,离原点较近的点是_______. 6.已知点A是数轴上表示-5的点,如果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那么移动后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___. 8.如图,在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 ( ) A.3.5和3 B.3.5和-3 C.-3.5和3 D,-3.5和-3 9.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 ) A.正数 B.整数 C.非负数 D.有理数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射线 B.离原点近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较小 C.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 D.原点在数轴的正中间 1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 A.a、b、c均是正数 B.a、b、c均是负数 C.a、b是正数,c是负数 D.a、b是负数,c是正数 12.如图,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 ( ) A.D点 B.A点 C.A点和D点 D.B点和C点 1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a>1 B.b>1 C.a<-1 D.b<0 14.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4 B.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A .??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35x y x y -=-??+=?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大小是(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 P C B A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 1 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 的面积为 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A .10 cm 2 B .12 c m 2 C .15 cm 2 D .17 cm 2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二、填空题11.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 12.不等式5x-9≤3(x+1)的解集是________. 13.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在_______. 14.如图3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完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 二 11222222


89012345

分 一、选择题:(选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面的四个图形中,∠1 与∠2 是对顶角的是( )。
A.
B.
2. 的平方根是( )。
A.
B.
C. C.
D. D.
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 AB⊥CD,垂足为 O,EF 为过
O 点的一条直线,则∠1 与∠2 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 角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D.实数包括正实数、负实数
6.已知点 P(m,1)在第二象限,则点 Q(-m,3)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已知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 a、b、c,若 a‖c,b‖c,则
a 与 b 的位置关系是( )。
A.a⊥b
B.a⊥b 或 a‖ C.a‖b
D.无法确定
b
8.如图,把一块含有 45°角的直角三角尺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
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 的度数是( )。
A.30°
B.25°
C.20°
D.15°
9.一个正数 x 的平方根是 2a-3 与 5-a,则 x 的值是( )。
A.64
B.36
C.81
D.49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4,0)和 B(0,2),
现将线段 AB 沿着直线 AB 平移,使点 A 与点 B 重合,则平移后
点 B 坐标是( )。
A.(0,-2) B.(4,2) C.(4,4) D.(2,4)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1.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12.如果

,那么 0.0003 的平方根


13.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第1章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思考:定义中为什么要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 3.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 ...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思考:为什么要经过“直线外”一点? 4.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一贴,二靠,三推,四画.(注意:作图题要写结论)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判断过程:①画出给定的两个角的边(共三条边),公共边就是截线,剩下两条边就是被截线; ②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判断. 同位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在截线的异侧,被截线之间. 同旁内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线之间. 练习:如图,∠1和∠2是一对___________;∠2和∠3是一对___________; ∠1和∠5是一对___________;∠1和∠3是一对___________; ∠1和∠4是一对___________;∠4和∠5是一对___________; 6.★★★★★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5)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不必在同一平面内) (6)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练习:如图,要得到AB∥CD,那么可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全部)7.★★★★★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练习:如图,已知∠1=58°,∠3=42°,∠4=138°,则∠2=________°.

初一下学期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7-2008中山市教育教学联合体期中联考 七年级下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ABC 中,∠A =50°,∠B =60°,则∠C =( ) A 、50° B 、60° C 、70° D 、90° 2.如图1,若m ∥n ,∠1 = 75°,则∠2 =( ) A 、105° B 、75° C 、95° D 、65° 3.如图2,点A 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3,2) D 、(-3,-2) 4.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点到直线的距离 C、若|a |=|b |,则a =b D、小明是七年级(2)班学生 5.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__________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0,正十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 7. 若点A (m-1,m+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A 的坐标为 . 8.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AB OE ⊥,O 为垂足, 如果,36EOD ∠=?,则=∠AOC . 9.如图4,△ABC 中,∠ACB=90°,CD ⊥AB ,垂足为D ,若 AC=8cm ,BC=6cm ,AB=10cm ,那么CD=________. 10.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距离y 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x 轴2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为 . A B C D E O 图3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1=∠2,∠3=30°,则∠B 的度数是( ) A .20 B .30 C .40 D .60 2.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3cm 得到△DEF,若△ABC 的周长为20cm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 A .20cm B .22cm C .24cm D .26cm 3.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已知实数a ,b ,若a >b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7>b-7 B .6+a >b+6 C .5 5 a b > D .-3a >-3b 5.已知实数x ,y 满足2 54()0x y x y +-+-=,则实数x ,y 的值是( ) A .2 2 x y =-?? =-? B .0 x y =?? =? C .2 2 x y =?? =? D .3 3x y =?? =? 6.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 在FD 的延长线上,AB//CF ,∠F=∠ACB=90°,则∠DBC 的度数为( ) A .10° B .15° C .18° D .30°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 ,-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 ,b)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8.已知平面内不同的两点A (a +2,4)和B (3,2a +2)到x 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 A .﹣3 B .﹣5 C .1或﹣3 D .1或﹣5 9.点 P (m + 3,m + 1)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A .(0,﹣2) B .(0,﹣4) C .(4,0) D .(2,0) 10.方程组23x y a x y +=?? -=?的解为5 x y b =??=?,则a 、b 分别为( ) A .a=8,b=﹣2 B .a=8,b=2 C .a=12,b=2 D .a=18,b=8 11.如图,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 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4.若AA'=1,则A'D 等于( ) A .2 B .3 C . 2 3 D . 32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 13.若方程33x x m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一棵树高h (m )与生长时间n (年)之间有一定关系,请你根据下表中数据,写出h (m )与n (年)之间的关系式:_____. n/年 2 4 6 8 … h/m 2.6 3.2 3.8 4.4 … 15.若不等式组1 x x a ??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6.《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现在的传本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卷中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卷下记录算题,不但提供了答案,而且还给出了解法,其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用一根绳子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到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设绳长x 尺,木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