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会7-9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学-习题-第9章

管理学-习题-第9章

第九章领导的一般理论习题(一)判断题1.领导是为了维持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的计划,使事物能够高效地运转,而管理则能带来变革,通常是剧烈的、积极的变革()。

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职位权力、参照权力和专家权力。

( )3.领导者特质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基于领导者个人特质,并且这些特质只存在于少数英雄人物身上。

( )4.勒温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民主型领导方式一般要比独裁型领导方式来得更有效。

( )5.如果高层管理团队是高度分散的,只是单个管理者的集合,而非一个团队,那么其整体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就不大。

( )6.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领导角色理论中,他认为企业家的角色是10种角色中最显著一种角色,也是管理者权力最明显的表现。

()7.为了测量领导者属于哪一种风格,费德勒设计了最难共事者LPC问卷,并认为在LPC问卷上打分较高(64分及以上)的人,是属于关系取向型领导风格。

( )8.路径—目标理论以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为基础。

( )(二)填空题1.勒温总结了领导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2.布莱克和莫顿在提出管理方格理论时,列举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3.按照权变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分为两类:和__ .4.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指出组织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和。

5.费德勒从三个维度对情境是否有利进行分析:,,和。

6.密歇根州立大学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其目的是区分和的管理者。

7.费德勒模型中的任务结构指。

8.管理方格图中的纵轴表示领导者对的关心程度,横轴表示领导者对的关心程度。

(三)选择题1.提出权变理论的是。

A.吉沙利B.费德勒C.布莱克D.施米特2.管理方格图中,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

A.任务型B.乡村俱乐部型C.中间型D.团队型管理3.王先生是果公司的一名年轻技术人员,一年前被调到公司企划部任经理,考虑到自己的资历、经验等,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试分析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王先生的领导风格最有助于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

《电大社区治理》第四次作业答案(第7-9章

《电大社区治理》第四次作业答案(第7-9章

《社区治理》第四次作业答案(第7-9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中,第四项工作任务是( A )。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B.开展民间调解工作C.进行法制教育D.加强流动人口管理2.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 B )的管理。

A.商用物业B.居住物业C.工业物业D.其他用途物业3.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 B )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A.过程说B.方案说C.运动说D.方法说4.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 B )的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A.群体化B.个别化C.小组D.团体化5.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 C )理论基础上的。

A.功能派B.发展心理学C.系统论D.控制论6.发展性小组模式主要适用于以( A )为目标的小组。

A.成长 B.治疗C.预防D.行为修正7.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BD )。

A.民间调解B.法制教育C.流动人口管理D.社会矫正8.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除了基层性之外,还包括( ABCD )。

A.综合性B.持续性C.协调性D.可及性9.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是( ABC )。

A.社会化服务B.经营性服务C.专业化服务D.福利性服务10.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社区文化娱乐之外,还包括( ABCD )。

A.社区体育B.社区教育C.社区科学普及D.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社区治安:也称社区安全,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依靠社区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

2.社区卫生:是指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一章)(总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课后习题一、思考题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答: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我发现,管理会计的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完善的,因为在历史进程中,人们会发现原有概念的不足,进而不断去修改完善,这才有了现在的管理会计。

这也启发了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

2.经济理论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认识到对外部环境的准确决策就是不可能的,企业的计划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础,更加留心市场变化的动态,更加密切关注竞争对手。

与此相适应,战略管理的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启示了我们,要细心观察,因地制宜,适应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进行自身调整。

同时,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了实践考验理论才是好理论。

3.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会计有哪些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在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表现的答:现代管理科学为管理会计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

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

在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了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

责任会计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管理控制的理论结合起来,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控制(不仅仅是成本控制),而且将责任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考核、评价责任者的工作业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次作业7-9章 1

第三次作业7-9章 1

第三次作业(7-9章) 1一、单选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28分)(总分28.00)1.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应由以下人员承担民事责任:()(1.00分)A. 没有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B. 该子女本人C. 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D. 该子女的父母2.收养年满()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1.00分)A. 十八周岁B. 十四周岁C. 十周岁D. 十六周岁3.依据现行的收养法,以下关于送养人的说法正确的是()(1.00分)A. 社会福利机构不可以送养人B. 生父母送养子女时可以单方送养C. 孤儿的监护人不可作为送养人D. 有特殊股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可作为送养人4.以下哪个可以造成亲权绝对消灭:()(1.00分)A. 孩子死亡B. 父母一方死亡C. 孩子失踪D. 父母一方失踪5.养父母发现所收养的子女有生理缺陷或有其他疾病,要求解除收养的()(1.00分)A. 准予解除B. 生父母在送养时有意隐瞒的可以解除C. 在收养后所得疾病准予解除D. 不准予解除6.10周岁的甲将自己的同学乙残忍杀害,关于甲的刑事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1.00分)A. 赵六说:“甲不论多少岁,既然杀了人,就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B. 王五说:“甲的父母肯定有责任,应该连同其父母一起抓起来判刑。

”C. 李四说:“虽然甲10周岁,但毕竟杀了人,就应该判刑。

”D. 张三说:“因为甲才10周岁,即使杀了人,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7.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的义务。

(1.00分)A. 协助B. 配合C. 允许D. 拒绝8.甲乙结婚后为了购买住房向丙借了20万元,后来因为感情不和协议离婚,离婚时没有涉及这20万元债务,丙知道他们离婚后要求两人偿还,对这10万元债务()(1.00分)A. 谁拥有房子谁就负责偿还B. 甲乙承担连带责任C. 由甲乙协商D. 甲乙各承担一半责任9.李某在上班的路上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听说有一对老夫妇想要孩子,李某就将女婴送给了这对老夫妇,他们()(1.00分)A. 老夫妇应给李某一点报酬B. 李某应以送养人的身份去登记C. 双方口头协议即可D. 老夫妇应向民政部门登记10.按照我国《收养法》的规定,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的权利。

护理学(7-9章)基础试题真题模拟题含答案

护理学(7-9章)基础试题真题模拟题含答案

护理学(7-9章)基础试题真题模拟题含答案护理学(7-9章)基础试题真题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1、当温度超过45?C会刺激下列哪种接受器而引起不舒适()A、热接受器B、冷接受器C、疼觉接受器D、热苦痛接受器2、热疗法的局部生理效应,不正确的是()A、血流增快B、体温上升C、肌纤维收缩性增加D、需氧量增加3、冷疗法的局部生理效应,正确的是()A、血管扩张B、代谢增快C、神经传导速度加快D、淋巴流量增加4、下列哪一项不是冷、热疗法的效应()A、生理效应B、时间效应C、继发效应D、远处效应5、影响对热敏感性的因素不包括()A、年龄B、性别C、病情D、意识6、炎症初期用冷的目的是()A、解除苦痛B、血管扩张C、促进愈合D、使炎症消散7、冷疗制止炎症集中的机制哪项正确()A、解除神经末梢的压迫B、降低细菌的活力C、降低体温D、使肌肉、肌腱等组织松弛8、用热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促进炎症消散或局限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C、增加深部组织充血D、制止炎症集中9、炎症早期用热的主要目的是()A、扩张局部血管B、改善血液循环C、促进炎症吸取和消散D、增加百细胞的吞噬功能10、炎症后期用热的目的是()A、解降苦痛B、消退水肿C、促进愈合D、使炎症局限11、用热可解降苦痛的机制是()A、增加新陈代谢和白细胞吞噬功能B、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C、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反射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D、抑制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12、某人下楼时不慎踝关节扭伤,1h后来门诊就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热水局部浸泡B、冷敷C、热敷D、先热敷10min后再冷敷13、下列冷疗法中,错误的做法是()A、扁桃体摘除术后冰囊置于颌下B、脑水肿病员头部降温,体温维持在30℃以下C乙醇拭浴病人消逝寒战,发冷立刻停止操作D化学制冷袋冷敷嗅到氨味应立刻更换14、禁用冷疗的部位不包括()A、枕后、耳廓、阴囊B、胸前区C、后背D、腹部15、下列哪种病人禁忌局部用冷疗()A、高热B、鼻出血C、局部血液循环不良D、牙疼16、乙醇拭浴的浓度()A、25%~35%B、30%~50%C、60%~70%D、25%~30%17、足底用冷可引起()A、腹泻B、反射性心率减慢C、反射性的冠状动脉收缩D、传导阻滞18、用冰槽防治脑水肿的低温疗法的机制是()A、降低颅内压,防止呕吐B、降低脑组织代谢C、减轻头疼和头昏D、增加散热中枢的兴奋性19、使用冰槽低温疗法是将()A、后颈部与冰槽接触垫以海绵垫B两耳用脱脂棉花塞住C两眼用纱布掩盖D 冰槽加入冰碎块20、乙醇拭浴的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蒸发21、乙醇拭浴禁擦胸腹部是防止()A、发生寒战B、体温骤降C、腹泻D、反射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2、乙醇拭浴时,热水袋放置足底缘由是()A、保暧B、使体温骤降C、促进散热D、预防发生心率不齐23、患者左额早期感染应给()A、热敷B、冷敷C、中药热敷D、冷热交替24、一般冷疗时间可持续为()A、10~14minB、15~20minC、20~25minD、25~30min25、全身用冷的方法是()A身体四周放冰袋 B、调整室内温度低于18℃C、头、颈、腋下及腹股沟放冰袋D、用32~34℃温水拭浴26、用冷时间过长可导致()A、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增加B、局部养分、细胞代谢障碍,以致组织坏死C、末梢循环不良D、皮肤抵抗力降低27、高热病人降温而接受乙醇拭浴时,下列方法哪项是正确的()A、头部放热水袋,足部放冰袋B、拭浴时以离心方向向边缘边擦边按摩C、擦至胸腹时动作轻柔D、擦后10min测量体温28、全身用冷头部置冰袋重要的目的是()A、使病人舒适B、加强拭浴反应C、关心降温,防止头部充血D、发生寒战29、下列冷疗法中,错误的做法是()A扁桃体摘除术后冰来置于颌下B、脑水肿病人头部降温,体温维持在30℃以下C、乙醇拭浴病人消逝寒战,发冷立刻停止操作D、化学致冷袋冷敷嗅到氨味应立刻更换30、冷湿敷多用于()A、麻疹高热B、慢性炎症C、止血D、风湿热31.干热的穿透力不如湿热的缘由是()A、空气导热力气比水强B、水的导致热力气比空气强C、水的导热力气比空气强D、水的导热与散热力气均比空气强32.热水袋中灌入热水量为()A、1/3-1/2 B、1/2-2/3 C、1/4-1/3 D、1/3-2/333.可用热敷的病人是()A、胃出血B、急性阑尾炎C、术后尿潴留D、牙痛34、下列哪种状况禁用热疗法()A、循环不良B、感觉迟钝C、各种脏器内出血D、四肢厥冷35.昏迷病人用热水袋,水温不行超过50oC的缘由是()A、皮肤抵抗力低 B、皮肤对热反应过敏 C、局部感觉迟钝或麻痹D、可使昏迷加深36.一般湿热敷的持续时间是()A、10-15min B、15-20min C、20-25min D、25-30min37.痔术后,行热水坐浴下列哪些不妥()A、水温45-50oCB、时间10-20minC、浴盆及溶液均需无菌D、浴后换药38.热水袋使用完毕,下述保管方法中哪项不妥()A、开口朝下,倒挂晾干B、排尽袋内空气,旋紧塞子C、保存于阴凉处备用D、热水袋布套放入污物袋内送洗39.禁用热疗病人是()A、早产儿B、牙周炎早期C、末指循环不良D、胃肠痉挛40.局部湿热敷操作,错误的做法是()A、水温5060℃B、热敷局部涂凡士林,范围等于热敷面积C、敷布干湿以不滴水为度D、操作者手腕掌侧拭温41.有伤口的部位做热敷时,尤应留意()A、床单上垫橡胶单B、保持合适的温度C、把握无菌技术D、准时更换敷料42.某护士不慎将开水溅在足背上,局部灼痛感,皮肤潮红,无水疱。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9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9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九章计划与计划工作一、复习要点1、计划的概念及其内容。

2、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3、计划的性质、分类。

4、计划的层次体系。

5、计划编制过程。

关键名词:计划、长期计划、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规划)、预算。

二、习题之填充题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

3、计划工作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促使组织目标实现。

4、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普遍性;同时计划工作要求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秩序性。

5、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

6、在衡量代价时,不仅用时间、金钱或者生产等来衡量,而且还要用个人和集体的满意程度来衡量。

7、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8、根据综合性标准(涉及的时间长短和涉及的职能范围的广狭),可以把计划分为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9、根据职能空间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10、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

11、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

12、常规计划包括政策、标准方法和常规作业程序,所有这些都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13、面向未来和面向行动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14、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协作关系。

三、习题之选择题1、( AB )的计划是有效率的。

A.能得到最大的剩余。

B.能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目标。

C.成本等于收益。

D.详细。

2、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类为(C )。

A.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3、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与业务计划的关系是(ABCD )。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7-9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7-9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7.1假设有如图7.1所示的交通死锁。

a.证明这个例子中实际上包括了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b.给出一个简单的规则用来在这个系统中避免死锁。

a.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互斥;(2)占有并等待;(3)非抢占;(4)循环等待。

互斥的条件是只有一辆车占据道路上的一个空间位置。

占有并等待表示一辆车占据道路上的位置并且等待前进。

一辆车不能从道路上当前的位置移动开(就是非抢占)。

最后就是循环等待,因为每个车正等待着随后的汽车向前发展。

循环等待的条件也很容易从图形中观察到。

b.一个简单的避免这种的交通死锁的规则是,汽车不得进入一个十字路口如果明确地规定,这样就不会产生相交。

7.2考虑如下的死锁可能发生在哲学家进餐中,哲学家在同个时间获得筷子。

讨论此种情况下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的设置。

讨论如何在消除其中任一条件来避免死锁的发生。

死锁是可能的,因为哲学家进餐问题是以以下的方式满足四个必要条件:1)相斥所需的筷子, 2 )哲学家守住的筷子在手,而他们等待其他筷子, 3 )没有非抢占的筷子,一个筷子分配给一个哲学家不能被强行拿走,4 )有可能循环等待。

死锁可避免克服的条件方式如下: 1 )允许同时分享筷子, 2 )有哲学家放弃第一双筷子如果他们无法获得其他筷子,3 )允许筷子被强行拿走如果筷子已经被一位哲学家了占有了很长一段时间4 )实施编号筷子,总是获得较低编号的筷子,之后才能获得较高的编号的筷子。

7.3一种可能以防止死锁的解决办法是要有一个单一的,优先于任何其他资源的资源。

例如,如果多个线程试图访问同步对象A•…E,那么就可能发生死锁。

(这种同步对象可能包括互斥体,信号量,条件变量等),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第六个对象来防止死锁。

每当一个线程希望获得同步锁定给对象A•••E,它必须首先获得对象F的锁.该解决方案被称为遏制:对象A•••E的锁内载对象F的锁。

对比此方案的循环等待和Section7.4.4的循环等待。

这很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它产生过大的范围。

管理会计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1-3)

管理会计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1-3)

管理会计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D 4.D 5.B 6.A 7.C 8.C 9.D 10.A 11.C 12.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 4.ABC 5.ABCD 6.CD三、判断题1.√2.×3. ×4. √5.√6.√7. ×8.×9. √10. ×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C 4.A 5.D 6.C 7.D 8.A 9.D 10.B 11.D 12.C 13.B 14.B二、多项选择题1.AD 2.ABCD 3.ABCD 4.BD 5.AB 6.BCD 7.ACD 8.BC三、判断题1. ×2.×3. ×4. ×5. ×6.√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四)计算分析题1.(1)a=9.1875 b=0.6875 y=9.1875+0.6875x(2) y =8.6289+0.6538x(3) 高低点法下维修成本为18.81元,回归直线法下维修成本为17.78元。

2.(1)小吴的意见正确,因为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9966,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高度相关,而小刘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表明不相关。

(2)y=103.33+4.375x(3) 7月份总成本为212.705万元。

3.(1)y=60000+2x(2)180000元4.(1)b=(6 ×6920-48×830)/(6×448-48×48)= 4.375a= (830 -4.375×48)/6= 103.33 y=103.33+4.375 x(2)y=103.33+4.375×18=182.085.(1)根据2月份制造费用总额组成情况可确定各月固定成本为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件,从而可确定1至6月份混合成本分别为32500元、35000元、40000元、41250元、40000元、35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习题答案1、 (1)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93060002⨯⨯=200(千克)(2)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93060002⨯⨯⨯=1800(元) (3)年度最佳进货批次=6000/200=30(次) 2. (1)经济订货量=)40101(26000302-⨯⨯=490(千克) 经济订货批量下的总成本=)40101(26000302-⨯⨯⨯⨯=734.85(元) (2)1)无保险储备时:再订货点=13×10×10%+14×10×15%+15×10×50%+16×10×15%+17×10×10%=150(千克)缺货的期望值=(160-150) ×15%+(170-150) ×10%=3.5(千克) 总成本=5×3.5×(6000÷490)=214.29(元) 2) 保险储备为10时:再订货点=150+10=160(千克)缺货的期望值= (170-160) ×10%=1(千克) 总成本=5×1×(6000÷490)+10×2=81.22(元) 3) 保险储备为20时:再订货点=150+20=170(千克) 缺货的期望值= 0 总成本=20×2=40(元)因为40<81.22<214.29,所以保险储备位20千克时,总成本最低,相应的再订货点为170千克。

3. (1)不考虑数量折扣:经济订货批量=10160800002⨯⨯=1600(千克)存货相关总成本=10×80000+80000÷1600×160+1600÷2×10=81600(元) (2)进货批量为2000千克,享受3%的折扣:存货相关总成本=10×(1-3%)×80000+80000÷2000×160+2000÷2×10=792400(元)(3)进货批量为4000千克,享受5%的折扣:存货相关总成本=10×(1-5%)×80000+80000÷4000×160+4000÷2×10=783200(元)因为当进货批量为4000千克时,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所以,此时的进货批量4000千克为经济订货批量。

4. (1)经济订货量=121.0350240002⨯⨯⨯=3742(千克)(2)提前期为5天的订货点=(24000÷300)×5=400(千克) (3)提前期为8天的订货点=(24000÷300)×8=640(千克)(4)提前期为9天,每天耗用量为100千克的订货点=100×9=900(千克)第8章习题答案 1、[10%×(1-25%)]÷[110%×(1-5%)]=7.18% 2、β=1.8×50%+1.5×30%+0.7×20%=1.49风险收益率=1.49×(15%-12%)=4.47% 3、长期借款资金成本=20/200×(1-40%)=6%债券资金成本=12%×(1-40%)/(1-5%)=7.58% 普通股资金成本=15%/(1-2%)+1%=16.31% 优先股资金成本=20%/(1-2%)=20.41% 保留盈余资金成本=15%+1%=16%加权平均资金成本=6%×200÷1000+7.58%×200÷1000+16.31%×500÷1000+20.41%×150÷1000+16%×50÷1000=13.97% 4、NCF 0=-12000-2000=-14000 每年折旧=(12000-2000)÷5=2000NCF 1=(8000-3000-2000)×(1-25%)+2000=4250 NCF 2=(8000-3000-2000-300)×(1-25%)+2000=4025 NCF 3=(8000-3000-2000-600)×(1-25%)+2000=3800 NCF 4=(8000-3000-2000-900)×(1-25%)+2000=3575NCF 5=(8000-3000-2000-1200)×(1-25%)+2000+2000+2000=7350 5、NCF 0=-11100(万元)NCF 1=0NCF 2=-200(万元)NCF 3-11=100+(1100-100)/10=200(万元) NCF 12=200+100+200=800(万元) 6、A 方案投资回收期=50000/20000=2.5(年) B 方案:回收期=3+15000/25000=3.6(年)7、NPV甲=100000(P/F,10%,1)+86000(P/F,10%,2)+(70000+20000)(P/F,10%,3)-200000=100000×0.9+86000×0.826+90000×0.751-200000=28626>0 NPV乙=80000(P/F,10%,1)+70000(P/F,10%,2)+(45000+15000)(P/F,10%,3)-200000=80000×0.9+70000×0.826+60000×0.751-200000=-25120<0 所有甲方案可行。

8、未来报酬总现值=30(P/F,12%,2)+40(P/F,12%,3)+50(P/F,12%,4)+80(P/F,12%,5)+120(P/F,12%,6)+150(P/F,12%,7)+1000(P/F,12%,8)=298.59(万元)投资总额的现值=150+100(P/F,12%,1)+50(P/F,12%,2)=279.15(万元)NPV=未来报酬总现值-投资总额的现值=298.59-279.15=19.44(万元)由于该建设项目的净现值是正数,故方案可行。

9、新机床的每年NCF=115000-91800=23200旧机床的每年NCF=100000-86000=14000售旧换新△NPV=(23200-14000)(P/A,18%,10)-(50000-20000)=9200×4.494-30000=41344.80-30000=11344.80售旧换新能增加净现值11344.80元,故该方案是可行的。

10、(1)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13000+(12000-6000)/6=32000(元)NPV=32000×(P/A,14%,6)+6000×(P/F,14%,6)-120000=7148>0,方案可行。

(2)i=16%时,NPV=32000×(P/A,16%,6)+6000×(P/F,16%,6)-120000=380>0i=18%时,NPV=32000P/A,18%,6)+6000×(P/F,18%,6)-120000=-5844<0IRR=16%+(18%-16%)×380/(380+5844)=16.12%>14%,方案可行。

(3)T=120000/32000=3.75年<6年,方案可行。

11、(1)购买设备:设备折余价值=120000×5%=6000(元)年折旧额=(120000-6000)/10=11400(元)购买设备支出120000元。

因计提折旧税负减少现值=11400×40%(P/A,10%,10)=28021.2(元)设备折余价值变现现值=6000(P/F,10%,10)=2316(元)总支出现值=购买设备支出-因计提折旧税负减少现值-设备折余价值变现现值=120000-28021.2-2316=89662.8(元)(2)租赁设备:租赁费支出=20000(P/A,10%,10)=122900(元)因支付租赁费税负减少现值=20000×40%(P/A,10%,10)=49160(元)总支出现值=租赁费支出-因支付租赁费税负减少现值=122900-49160=73740(元)因为租赁设备的总支出数小于购买的总支出数,故企业应采取租赁的方式。

12、(1)未来12年每年的净现金流量:NCF1=20×6000-180000+25000=-170000NCF2=20×12000-135000-180000+25000=-50000NCF2=20×15000-135000-150000+25000=40000NCF4-12=20×18000-135000-120000+25000=130000(2)投资生产该产品的净现值:第1年未来报酬现值=-170000×0.8772=-149124第2年未来报酬现值=-50000×0.7695=-38475第3年未来报酬现值=40000×0.675=27000第4-12年未来报酬现值=130000×3.3387=434031期末残值与收回垫支的营运资金的现值=(15000+60000)×0.2076=15570NPV=-149124-38475+27000+434031+15570-31500-60000=-85998因为-85998<0,所以该公司不应投入新产品的生产。

13、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建设期的现金净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经营期的现金净流量=年净利+年折旧+年利息+年摊销+年回收其中,净利=(年收入-年经营成本-年折旧-年利息-年摊销)×(1-所得税税率)已知:项目计算期为7年(建设期2年+经营期5年)初始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第1年的现金净流量=0第2年的现金净流量=无形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25)+(-65)=-90(万元)第3年开始经营,第3-6年其现金净流量为:现金净流量=年净利+年折旧+年摊销因为年折旧=(120-8)/5=22.4(万元);年摊销=无形资产/年份=25/5=8(万元)这样年净利=(年收入-年经营成本-年折旧-年利息-年摊销)×(1-所得税税率)=(170-80-22.4-0-5)×(1-33%)=41.94(万元)所以现金净流量=41.94+22.4+5=69.34(万元)最后一年,即第7年的现金净流量为: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到期残值+流动资金=69.34+8+65=142.34(万元)本题的现金流量概括如下表:14、(1)计算甲方案的根现金净流量,因各年相等,可采用年金法进行折现,同时由于该方案期满无残值,所以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的总和就是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