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飞黄腾达”?A. 一帆风顺B. 马到成功C. 青云直上D. 水到渠成答案:C2.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鞍B. 庵C. 俺D. 按答案:D3.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序是错误的?A. 山上有一个石洞。

B. 她把书放到了书架上。

C. 他正在院子里种花。

D. 真热!天上没有一片云。

答案:D4. “渐行渐远渐无书”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杜牧C. 王之涣D. 王安石答案:C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农村生活B. 农田景色C. 道路风景D. 城市街道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共有__五__颗星,颜色有:__红__色、__黄__色。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吴__承__恩__。

3. 一年有__四__个季节,分别是:__春__、__夏__、__秋__、__冬__。

4. 成语“一去__二__三__里__”表示行走的距离远,为了强调这一点,现在也常用来表示离开的距离远。

5. 《水浒传》中,宋江是__梁山泊__的好汉之一。

三、简答题1. 简述一个你喜欢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略。

2. 解释词语“山河”在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略。

3. 请从古代诗词中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并写出其中的两句。

答案略。

四、作文题请根据以下要点,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

- 我的梦想是什么- 为什么我有这个梦想- 我会怎么样去实现这个梦想答题略。

The document above provides a sample of "Midterm Chinese Exam Questions for Grade 8 (with answers)". It includes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fill-in-the-blank questions, short-answer questions, and an essay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topic "My Dream".。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英语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英语试题

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英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部分一、听力测试(共三节)第一节(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听下面4个问题。

每个问题后有三个答语,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个问题后,你都有5秒钟的时间来作答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个问题仅读一遍。

1. A. Yes, I did. B. In Hangzhou. C. In summer.2. A. Yesterday. B. At 8 o’clock. C. Every day.3. A. With my mom. B. In June. C. In New York City.4. A. It’s too far. B. It’s good. C. He’s an actor.第二节(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听下面8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作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5. Where is Jenny’s sister?A. At home.B. In the library.C. In the hospital.6. What may Jane have?A. Cola.B. Water.C. Juice.7. Why does the man decide to stop drinking coffee?A. He has little money.B. He doesn’t like the taste.C. He can’t sleep well.8.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girl?A. She went to Hangzhou this summer.B. She thinks highly of Hangzhou.C. She will go to Hangzhou this autumn.9.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won’t sing any more.B. She will go on singing.C. She doesn’t like the song.10. What time may the speakers leave for the concert?A. At 10: 00.B. At 11: 00C. At 10: 3011. How was the weather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A. RainyB. Sunny.C. Windy.12. What does Jack want to watch now?A. B. C.第三节(共13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3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 .4B .5C .6D .73.如图,△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A .BDB .AEC .BED .CF4.若△ABC ≌△DEF ,AB =2,AC =4,且△DEF 的周长为奇数,则EF 的值为()A .3B .4C .3或5D .3或4或55.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边上一点,连接AD ,取AD 的中点P ,连接BP ,CP .若△ABC 的面积为4cm 2,则△BPC 的面积为()A .4cm 2B .3cm 2C .2cm 2D .1cm 2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DA DE =,DB BE EC ==.若130ABC ∠=︒,则C ∠的度数为()A .20︒B .22.5︒C .25︒D .30°7.如图,将一副含30°,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则∠1+∠2等于()A.200°B.210°C.180°D.225°8.如图,在△ABD与△ACD中,已知∠CAD=∠BAD,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依据“ASA”证明△ABD≌△ACD,需再添加一个条件,正确的是()A.∠B=∠C B.∠BDE=∠CDE C.AB=AC D.BD=CD9.在△ABC中,∠A=40°,∠B=60°,则∠C=()A.40°B.80°C.60°D.100°10.如图,已知△ABE≌△ACD,下列选项中不能被证明的等式是()A.AD=AE B.DB=AE C.DF=EF D.DB=EC二、填空题11.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此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12.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若它的周长为18,一条边的长为4,则它的腰长为__________.13.若△ABC的边AB、BC的长是方程组93x yx y+=⎧⎨-=⎩的解,设边AC的长为m,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14.如图,在△ABC 中,∠ACB =90º,∠ABC =60º,CD ⊥AB ,垂足为D ,若BD =1,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_.15.如图,△ABC ≌△ADE ,且点E 在BC 上,若∠DAB =30°,则∠CED =_____.16.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以边AC 为腰作等腰ACD △,使AC CD =,连接BD ,若32ABD ∠=︒,则CAD ∠=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CD 为ACB ∠的平分线,AM CD ⊥于,46,8M B BAM ∠=︒∠=︒,求ACB ∠的度数.18.如图,∠C =∠E ,AC =AE ,点D 在BC 边上,∠1=∠2,AC 和DE 相交于点O .求证:△ABC ≌△ADE .19.如图,已知△ABC.(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BC于点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基础上,连接AD,若AE=5,△ABD的周长为20,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20.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①化简:|a﹣b﹣c|+|b﹣c﹣a|+|c﹣a﹣b|;②若a+b=11,b+c=9,a+c=10,求这个三角形的各边.21.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C上的一点,且AD=BC,DE⊥AC于D,AB=AE.求证:(1)AE⊥AB;(2)CD=DE﹣BC.22.如图,在△ABC中,∠ABC=45°,CD⊥AB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BE与CD交于点F,与AC交于点E.(1)判断△D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证:BF=AC.(3)试说明CE=12 BF.23.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E分别在AB、BC上,∠EAD=∠EDA,点F为DE的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的交点.(1)求证:DE=EF.(2)判断BD和C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A.(1)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x轴于B,AC⊥y轴于C,点C(0,4),A(4,4),过C点作∠ECF分别交线段AB、OB于E、F两点.(1)若OF+BE=AB,求证:CF=CE.(2)如图2,∠ECF=45°,S△ECF=6,求S△BEF的值.参考答案1.A【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就可得到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B.πC.﹣13D.52.已知点A的坐标为(﹣4,﹣3),则点A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分别以下列四组线段为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0.3,0.4,0.5B.1,1,2C.1,2,3D.9,16,254.若y=mx|m﹣1|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A.0B.1C.2D.0或﹣2的值在()A.2到3之间B.3到4之间C.4到5之间D.5到6之间6.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网格中有A,B,C三个点,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坐标为()A.(1,1)B.(﹣2,1)C.(﹣1,﹣2)D.(﹣2,﹣1)7.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cm,底面上圆的周长等于18cm,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则蚂蚁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A.15cm B.17cm C.18cm D.30cm 8.在正比例函数y=kx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kx+k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A.B.C.D.9.点P(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8m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长度是()A.8m B.10m C.16m D.18m二、填空题的立方根是________.11.271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x+1和x﹣7,那么这个数是___.13.已知点A(﹣2,y1),B(3,y2)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则y1___y2(填“>”,“<”或“=”).14.长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AD=5,点B的坐标为(﹣3,3),则点C的坐标为___.15.如图,在△ABC中,∠ACB=90°,AB=10,BC=6,CD⊥AB于点D,则CD的长为___.16.如图,正方形ABCD是由9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点E,F均在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是格点)上,连接AE,AF,则∠EAF的度数是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A2,A3,…分别在x轴上,点B1,B2,B3,…分别在直线y=x上,△OA1B1,△B1A1A2,△B1B2A2,△B2A2A3,△B2B3A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OA1=1,则点A2019的坐标为_____.18.若实数x,y满足5x-5x-+8,则2x﹣y=___.三、解答题19.计算:38﹣(π﹣3.14)0218182﹣1)(3)5-7)5+75220.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若AB=5,BD=3,AD=4,AC=8,求CD的长.2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满足一次函数关系,某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x/kg0123⋯y/cm14.51515.516⋯(1)根据上表数据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6千克时弹簧的长度.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BC各顶点都在小方格的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2)在y轴上找一点P,使PA+PB1最短,画出图形并写出P点的坐标.23.甲、乙两商场出售相同的某种商品,每件售价均为3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第一件按原价收费,其余每件优惠20%;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件优惠25%.设所买商品为x(x>1)件,甲商场收费为1y元,乙商场收费为y2元.(1)分别求出y1,y2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所买商品为5件时,选择哪家商场更优惠?请说明理由.24.如图,在Rt△ABC中,∠B=90°,AB=9,BC=12,D为BC上一点,连接AD,将△ABC沿A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的点B'处,求DB'的长度.25.如图,直线y=kx+4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且(1)求点A的坐标;(2)求k的值;(3)C为OB的中点,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交x轴正半轴于点P,试求点P的坐标及直线CP的函数表达式.26.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公路上的A,B两地同时出发骑车前往C地,两人行驶的路程y (km)与甲行驶的时间x(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B两地相距km;乙骑车的速度是km/h;(2)请分别求出甲、乙两人在0≤x≤6的时间段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求甲追上乙时用了多长时间.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结合算术平方根可进行排除选项.【详解】,313、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无理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号特点: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点A的坐标为(﹣4,﹣3),∴点A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号,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号特点是解题3.A 【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a、b、c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由此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A、∵2220.30.40.5+=,∴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22211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2221253+=≠,∴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22291633725+=≠,∴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C 【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形如y=kx,其中k≠0的函数,可知11,0m m -=≠,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11,0m m -=≠,∴2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分析】利用4<5<91的范围.【详解】∵4<5<9,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估算无理数的基本方法是“两边夹”,即判断所要估算的无理数在哪两个连续的整数之间,则可得到这个无理数的整数部分,从而估算出这个无理数大小.6.D【解析】【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1,﹣2)可建立坐标系,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1,﹣2)可建立如下坐标系:∴点C的坐标为(﹣2,﹣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A、B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7.A【分析】如图把圆柱体展开,连接AB,然后可知AC=9cm,BC=12cm,进而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即为所求.【详解】解:如图所示:∵圆柱的高等于12cm,底面上圆的周长等于18cm,∴AC=9cm,BC=12cm,∴2215cmAB AC BC=+=,∴蚂蚁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5cm;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熟练掌握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x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可得k<0,从而可以判断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kx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k<0,∴一次函数y=kx+k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一次函数y=kx+k的图像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求出k<0.9.D【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3>0,﹣4<0,∴点P(3,﹣4)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0.C【解析】【分析】根据大树折断部分、下部、地面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BC=8m,AC=6m,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10米.所以大树的高度是10+6=16米.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1.-3【解析】【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知立方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2.25或225【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或相等,可知2x+1+x-7=0或2x+1=x-7,求解x,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2x+1+x-7=0或2x+1=x-7,解得:x=2或x=-8,∴这个正数为()222125⨯+=或(-15)²=225,故答案为25或2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易得k=2>0,则有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再由点A(﹣2,y 1),B(3,y 2)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可进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k=2>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点A(﹣2,y 1),B(3,y 2)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12y y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2,3)【解析】【分析】由题意易证BC∥AD,则有点B 与点C 的纵坐标相等,然后根据两点距离公式可进行求解.【详解】解:在长方形ABCD 中,BC∥AD,∴点B 与点C 的纵坐标相等,设点(),3C x ,∵AD=5,∴BC=5,∴352x =-+=,∴C(2,3);故答案为(2,3).15.4.8【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11=22ABC S AC BC AB CD ⋅=⋅△得到AC BC CD AB⋅=,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在△ABC 中,∠ACB=90°,AB=10,BC=6,∴8AC ==,∵CD⊥AB,∴11=22ABC S AC BC AB CD ⋅=⋅△,∴ 4.8AC BC CD AB⋅==,故答案为:4.8.16.45°【分析】如图,连接EF,由题意易得△AHE≌△EGF,则有∠AEH=∠EFG,AE=EF,然后可得∠AEH+∠FEG=90°,则有△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连接EF,∵AH=EG=2,∠AHE=∠EGF=90°,EH=FG=1,∴△AHE≌△EGF,∴∠AEH=∠EFG,AE=EF,∵∠EFG+∠FEG=90°,∴∠AEH+∠FEG=90°,∴∠AEF=90°,∴△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AF=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7.(22018,0)【分析】根据OA1=1,△OA1B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1和B1的横坐标为1,根据点A1在直线y=x上,得到点B1的纵坐标,结合△B1A1A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2和B2的横坐标为1+1=2,同理:A3和B3的横坐标为2+2=4=22,A4和B4的横坐标为4+4=8=23,…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点A2019的横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A1和B1的横坐标为1,把x=1代入y=x得:y=1B1的纵坐标为1,即A 1B 1=1,∵△B 1A 1A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 1A 2=1,A 2和B 2的横坐标为1+1=2,同理:A 3和B 3的横坐标为2+2=4=22,A 4和B 4的横坐标为4+4=8=23,…依此类推,A 2019的横坐标为22018,纵坐标为0,即点A 2019的坐标为(22018,0),故答案为:(22018,0).【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是一道规律型的试题,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灵活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8.2【分析】根据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5x =,然后可知y=8,进而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实数x,y 满足50,50x x -≥-≥,∴50x -=,解得:5x=,∴y=8,∴22582x y -=⨯-=,故答案为2.19.(1)3(2)2;(3)1-【分析】(1)根据零次幂、立方根及绝对值可直接进行求解;(2)先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然后再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3)利用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123-+=-(2)原式=22=;(3)原式=20759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零次幂,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零次幂是解题的关键.20.CD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222AB BD AD =+,则有90ADB ADC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AB=5,BD=3,AD=4,∴22225,9,16AB BD AD ===,∴222AB BD AD =+,∴90ADB ADC ∠=∠=︒,在Rt△ADC 中,AC=8,∴D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1)()0.514.50y x x =+≥;(2)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6千克时弹簧的长度为17.5cm【解析】【分析】(1)设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然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把(0,14.5),(1,15)代入求解即可;(2)令6x =,求出此时y 的值即为弹簧的长度.【详解】解:设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由题意得:14.515b k b =⎧⎨+=⎩,∴0.514.5k b =⎧⎨=⎩,∴一次函数关系式为()0.514.50y x x =+≥;(2)当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6千克时,即6x =,∴0.5614.517.5y =⨯+=,∴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6千克时弹簧的长度为17.5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2.(1)图见详解,()()()1112,3,3,2,1,1A B C ------;(2)图见详解,()0,1P【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最后根据图象得到点的坐标即可;(2)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D,然后连接DB 1,交y 轴于点P,此时点P 即为所求,进而求出直线DB 1的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点P 的坐标.【详解】解:(1)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112,3,3,2,1,1A B C ------;(2)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D,然后连接DB 1,交y 轴于点P,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P PD =,则有PA+PB 1的最小值即为1DB 的长,∴设直线DB 1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12,3,3,2D B --代入得:2332k b k b +=⎧⎨-+=-⎩,解得:11k b =⎧⎨=⎩,∴直线DB 1的函数解析式为1y x =+,令x=0时,则有y=1,∴()0,1P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及最短路径问题,熟练掌握坐标与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及最短路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3.(1)()124006001y x x =+>,()222501y x x =>;(2)当所买商品为5件时,选择乙商场更优惠,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两家商场的优惠方案分别求出对应的关系式即可;(2)根据关系式分别求出x=5时的两个商场的收费,即可得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1300030001120%24006001y x x x =+--=+>,()()23000125%22501y x x x =⨯-=>;(2)当5x =时,12400560012600y =⨯+=,22250511250y =⨯=,∴12y y >,∴当所买商品为5件时,选择乙商场更优惠.【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和代数式求值,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两家商场的优惠方案是解题的关键.24.92【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9AB AB '==,9DB DB '==,90AB D B '==o ∠∠,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15AC ==,即可得到6B C AC AB ''=-=,设DB DB x '==,则12DC BC BD x =-=-,在直角三角形B CD '中:222CD DB B C ''=+,则()222126x x -=+,解方程即可.【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9AB AB '==,9DB DB '==,90AB D B '==o ∠∠,∴=180=90CB D AB D ''-o o∠∠∵∠B=90°,AB=9,BC=12,∴15AC ==,∴6B C AC AB ''=-=,设DB DB x '==,则12DC BC BD x =-=-,在直角三角形B CD '中:222CD DB B C ''=+,∴()222126x x -=+,解得92x =,∴92D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与勾股定理.25.(1)()2,0A -;(2)2k =;(3)()4,0P ,直线CP 的解析式为122y x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把x=0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得点B 的坐标,则有OB=4,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A=2,则可得点A 的坐标;(2)由(1)可把点A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3)由题意易得OC=OA=2,然后可证△AOB≌△COP,进而可得OP=OB=4,最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1)把x=0代入直线y=kx+4可得:y=4,∴()0,4B ,∴OB=4,在Rt△AOB2OA ==,∴()2,0A -;(2)由(1)可把点()2,0A -代入直线y=kx+4得:240k -+=,解得:2k =;(3)∵点C 为OB 的中点,OB=4,∴2OC =,∴OC OA =,∵90AOB COP ∠=∠=︒,DP AB ⊥,∴90BAO ABO BAO CPO ∠+∠=∠+∠=︒,∴ABO CPO ∠=∠,又∵∠AOB=∠COP=90°,∴△AOB≌△COP(AAS),∴OP=OB=4,∴()4,0P ,设直线CP 的解析式为y ax c =+,则把点()4,0P ,()0,2C 代入得:∴240c a c =⎧⎨+=⎩,解得:212c a =⎧⎪⎨=-⎪⎩,∴直线CP 的解析式为122y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6.(1)20;5;(2)甲、乙两人在0≤x≤6的时间段内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10y x =,520y x =+;(3)甲追上乙用了4小时的时间【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可直接求出A、B 两地的相距距离,然后由图象可知乙行驶10km 所需的时间为2小时,由此问题可求解;(2)设甲、乙两人在0≤x≤6的时间段内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y kx =、y ax b =+,然后把点()()()6,60,2,30,0,20代入求解即可;(3)由题意可联立(2)中的两个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A、B 两地的相距20km;乙骑车的速度为(30-20)÷2=5km/h;故答案为20;5;(2)设甲、乙两人在0≤x≤6的时间段内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y kx =、y ax b =+,则由图象可把点()6,60代入甲的函数关系式得:660k =,解得:10k =,∴甲的函数关系式为10y x =;把点()()2,30,0,20代入乙的函数关系式得:23020a b b +=⎧⎨=⎩,解得:520a b =⎧⎨=⎩,∴乙的函数关系式为520y x =+;(3)由(2)可联立关系式得:10520y x y x =⎧⎨=+⎩,解得:440x y =⎧⎨=⎩,∴甲追上乙用了4小时的时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喀什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试卷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认真答题,书写工整,祝同学们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4,8B .5,6,11C .5,6,10D .4,4,93.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的是( )A .B .C .D .4.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为( )A .105°B .75°C .60°D .45°5.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DAB CAB ∠=∠DAB CAB ≌△△DBE CBE∠=∠D C ∠=∠DA CA =DB CB=A .1260°B .1080°C .1620°D .360°6.如图,小明试卷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试卷原图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ASA B.SAS C .AAS D .SSS7.如图,已知∠1+2+∠3+∠4=280°,那么∠5的度数为( )A .70°B .80°C .90°D .100°8.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AD 平分∠BAC ,DE ⊥AB 于E ,DE =4,BC =9,则BD 的长为( )A .6B .5C .4D .39.形沿对角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若,则( )A .44°B .58°C .64°D .84°10.如图,在Rt AEB 和Rt AFC 中,∠E =∠F =90°,BE =CF ,BE 与AC 相交于点M ,与CF 相交于点D ,AB 与CF 相交于点N ,∠EAC =∠FAB .有下列结论:①∠B =∠C ;②CD =DN ;③CM =BN ;④ACN ≌ABM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BCD AC B B '158∠=︒2∠=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1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解答题(共5大题,共43分)19.如图,和交于点O ,.AC BD A D ∠=∠ABC DCB △≌△20.如图,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画出将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形;(2)画出关于轴的对称图形,并写出的坐标.21.如图,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提供牛奶,牛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作图并说明.22.如图,在中,,是高,,.则的长为.23.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直线上,,,.ABC ()4,4A -()3,1B -()1,2C -ABC 111A B C △111A B C △x 222A B C △2B ,A B ,A B ABC 90ACB ∠=︒CD 30A ∠=︒4AB =BD ACE DBF ≌△△8AD =2BC =(1)求的长;(2)求证:.参考答案与解析1.B 【分析】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 、3+4=7<8,不能组成三角形,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5+6=11,不能够组成三角形,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5+6=11>10,能够组成三角形,该选项符合题意;D 、4+4=8<9,不能够组成三角形,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AC AE DF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3.D【分析】根据题意已知 ,是公共边,选项A 可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角边角”可得,选项B 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角角边”可得;选项C 可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边角边”可得,唯有选项D 不能判定.【详解】选项A ,∵∴ 即∵ ,是公共边,,∴(角边角),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选项B ,∵,,是公共边,∴(角角边),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选项C ,∵,,是公共边,∴(边角边)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添加DB=CB 后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熟练掌握此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因为两三角形全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求出.【详解】∵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5.B【分析】用360°除以45°求出该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 -2)•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45°=8,则多边形的内角和是(8-2)×180°=108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求出边数是解题的关键.6.ADAB CAB ∠=∠AB DAB CAB ≌△△DBE CBE ∠=∠180180DBE CBE ︒-∠=︒-∠DBA CBA ∠=∠DAB CAB ∠=∠AB DBA CBA ∠=∠DAB CAB ≌△△D C ∠=∠DAB CAB ∠=∠AB DAB CAB ≌△△DA CA =DAB CAB ∠=∠AB DAB CAB ≌△△180456075α∠=︒-︒-︒=︒,【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由图可知,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图可知,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可以利用“ASA”画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A .7.B【分析】根据任意多边形内角和都等于360°,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1+2+∠3+∠4+∠5=360°,∵∠1+2+∠3+∠4=280°,∴∠5=360°﹣280°=8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练掌握任意多边形内角和都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得,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详解】解:∵AD 平分∠BAC ,DE ⊥AB ,DC ⊥AC ,∴DC =DE =4,∴BD =BC ﹣CD =9﹣4=5.故选:B .【点睛】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为本题的关键.9.C【分析】先求出∠CAB 的度数,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EAB =2∠CAB ,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2=∠EAB .【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B =90°,,又∠1=58°,∴∠CAB =32°,∵将矩形沿对角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AB CD ∥ABCD AC B B∴∠EAC =∠BAC =32°,∴∠EAB =2∠CAB =64°,∵,∴∠2=∠EAB =6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判断出∠2=∠EAB =2∠CAB 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只要证明△ABE ≌△ACF ,△ACN ≌△ABM 即可判断.【详解】解:∵∠EAC =∠FAB ,∴∠EAB =∠CAF ,在△ABE 和△ACF ,,∴△ABE ≌△ACF (AAS ),∴∠B =∠C .AE =AF ,故①正确;由△AEB ≌△AFC 知:∠B =∠C ,AC =AB ;在△ACN 和△ABM ,,∴△ACN ≌△ABM (ASA ),故④正确;∴AN =AM .∵AC =AB ,∴CM =BN ,故③正确;由于条件不足,无法证得②CD =DN ;AB CD ∥E F EAB FAC BE CF ∠=∠⎧⎪∠=∠⎨⎪=⎩BAC CAB CA BAB C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③④,共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11.21:05【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详解】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20:15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21:05,故答案为:21:05.【点睛】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12.九【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1260度.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3+180,解得:n=9.故答案为:九.【点睛】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13.钝角三角形【分析】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的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的外部.【详解】解:由题意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点的位置与三角形的形状的关系.14.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点,关于x 轴对称,∴,∴.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 、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熟练掌握坐标的变化规律.15.1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x ,y ,故可求解.【详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x =6,y =4∴x +y =10故答案为: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6.10【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ACB =∠ECF =90°,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BC 和△EFC 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 =CE ,BC =CF ,然后根据CE =BE -BC 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C ⊥BE ,∴∠ACB =∠ECF =90°,在△ABC 和△EFC 中,,∴△ABC ≌△EFC (AAS ),∴AC =CE ,BC =CF =8,∵CE =BE −BC =18−8=10,∴AC =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4)A a (3,)B b 3a =4b =-()a b 341+=+-=-1-90A E ACB ECF AB EF ∠=∠⎧⎪∠=∠=︒⎨⎪=⎩键.17.或【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角为顶角;②当为底角,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①当角为顶角时,顶角度数为;②当为底角时,顶角:,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8. ##35度 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再根据得出答案,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得出答案.【详解】∵≌,∴,.∵,,∴,∴.故答案为:,6.19.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详解】证明:在与中,∵,,,∴.20.(1)见解析;(2)见解析,B 2的坐标为(2,-1).【分析】(1)根据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即可画出将△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形△A 1B 1C 1;(2)根据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的规律即可画出△A 1B 1C 1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A 2B 2C 2,进而可20︒80︒80︒80︒80︒80︒80︒18028020︒-⨯︒=︒20︒80︒35︒=8A B D E =DH DE EH =-ACB ∠=F A CB ∠∠ABC DEF =8A BDE =826DH D E E H =-=-=85A ∠=︒=60B ∠︒=180856035A CB ∠︒-︒-︒=︒35F ACB ∠=∠=︒35︒AAS ABC DCB △90AD ∠=∠=︒ACB DBC ∠=∠BC CB =()AAS ABC DCB ≌得出B 2的坐标.【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B 2的坐标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与轴对称变换,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及依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对称点的位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图见解析,说明见解析【分析】如图,作点A 关于街道得对称点C ,连接CB ,交街道与点D ,则点D 即为所求的牛奶站的位置.【详解】解:如图,作点A 关于街道得对称点C ,连接CB ,交街道与点D ,则点D 即为所求的牛奶站的位置.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D =CD ,则AD +BD =CD +BD =BC ,在街道上任取一点不同于D 点的E ,连接CE ,BE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BE +CE >BC ,则点D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的长为1【分析】利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在中,,,,BD 30︒ Rt ABC △90ACB ∠=︒30A ∠=︒4AB =。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718B. 3.14159C. √2D. 0.33333...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第三边长x满足的条件是:A. x > 1cmB. 1cm ≤ x < 7cmC. 7cm < x < 10cmD. x = 7cm3. 函数y = 2x - 3的图象不经过第几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另一个数的立方根,那么这个数是:A. 1B. 0C. -1D. 85. 一个圆的直径是14cm,那么它的半径是:A. 7cmB. 14cmC. 28cmD. 21cm6.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是16,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4D. 16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和4cm,那么它的体积是:A. 24cm³B. 12cm³C. 6cm³D. 9cm³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A. 5B. -5C. 0D. 109. 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补角的一半,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90°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12cm,那么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 函数y = 3x + 2的斜率是______。

13. 一个圆的半径是7cm,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

14.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5.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0cm³,长是5cm,宽是4cm,那么它的高是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227B.(4﹣π)0C.﹣πD2.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5x﹣1B.y=12x C.y=x2D.y=3x3.如果点P(2,y)在第四象限,则y的取值范围是()A.y<0B.y>0C.y≤0D.y≥04)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5.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A.6,12,13B.3,4,7C.4,7.5,8.5D.8,15,17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1CD7.在一次函数y=﹣3x+9的图象上有两个点A(x1,y1),B(x2,y2),已知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8.有一长、宽、高分别为5cm,4cm,4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沿如图所示路径从顶点A处在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中点B处,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A B C D.2cm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A .B .C .D .10.已知点12(4,),(2,)y y -都在直线122y x =+上,则1y 和2y 的大小关系是()A .12y y >B .12y y =C .12y y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函数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cm ,4cm ,则斜边的长为__________cm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A -和()1,1B 关于______轴对称.14.已知一次函数y =2x ﹣1的图象经过A (x 1,1),B (x 2,3)两点,则x 1_____x 2(填“>”“<”或“=”).15.已知实数x,y 满足2y =,则()2011y x -的值为__________.16.若某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2m ﹣4与2,则m 的值是________.17.已知△ABC 中,AB =17,AC =10,BC 边上的高AD =8.则边BC 的长为_______.三、解答题18.191|﹣3)0+.20.已知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经过点()2,1A -,点51,2B ⎛⎫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若在直线AB上存在点C,使1=2ACO ABOS S∆∆,求出点C坐标.21.小明用的练习本可在甲、乙两个商店买到.已知两个商店的标价都是每本1元.但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的七折卖;乙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一本开始就按标价的八五折卖.⑴当购买数量超过10本时,分别写出在甲、乙两商店购买练习本的费用y(元)与购买数量x(本)之间的关系式;⑵小明要买30本练习本,到哪个商店购买较省钱?22.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8,BC=10,折叠纸片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 边上的点F处,AE为折痕.请回答下列问题:(1)AF=________;(2)试求线段DE的长度.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0),C(5,3).(1)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C1的坐标为,点C关于y轴对称的点C2的坐标为.(2)试说明 ABC是直角三角形.(3)已知点P在x轴上,若12PBC ABCS S=△△,求点P的坐标.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坐标;(2)求出△A1B1C1的面积.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y轴相交于点C(0,6),与直线OA相交于点A且点A的纵坐标为2,动点P沿路线O A C→→运动.(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在y轴上找一点M,使得△MAB的周长最小,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请直接写出结果)(3)当△OPC的面积是△OAC的面积的14时,求出这时P的坐标.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详解】解:A、227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4﹣π)0=1,1是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π是无理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2,2是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掌握“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分析】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A.y=5x﹣1不属于正比例函数,不合题意;B.y=12x属于正比例函数,符合题意;C.y=x2不属于正比例函数,不合题意;D.y=3x不属于正比例函数,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识别,熟知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是解本题的关键.3.A【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解:∵点P(2,y)在第四象限,∴y<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四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本题的关键.4.B【解析】【详解】根据9<13<16,可知32<13<42,可知34.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估算,解题关键是要找到被开方数相接近的平方数,即找到附近的平方数,确定开方的结果即可.5.D【解析】【分析】三个正整数,其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等于最大的数的平方,则这三个数就是勾股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A、62+122≠132,故不符合题意,B、32+42≠72,故不符合题意,C、7.5,8.5不是正整数,故不符合题意,D、82+152=172,故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判断选项的正确性.解:A选项错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可以加减;B选项错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可以加减;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2故选:C.7.A【解析】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项系数的正负判断函数的增减关系.【详解】解:∵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k=-3<0,∴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x1>x2,∴y1<y2.故选:A.8.A【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如图,,,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然后把立体的长方体放到一个平面内,求出最短的线段.9.D根据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可得: 0k >,因此在一次函数y kx k =-中0k >, 0b k =-<,根据0k >直线倾斜方向向右上方, 0b <直线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负半轴,画出图象即可求解.【详解】根据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可得:所以0k >,所以一次函数y kx k =-中0k >,0b k =-<,所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象限分布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图象的象限分布性质.10.C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进行判断.【详解】∵122y x =+,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又∵点12(4,),(2,)y y -在直线122y x =+上,且-4<2,∴y 1<y 2.故选:C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y=kx+b ,当k>0时,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1.x≥0【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列不等式即可得答案.【详解】∵y=∴x≥0.故答案为:x≥0【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主要涉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是熟记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为:被开方数必须大于或等于0.12.5【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进行计算.【详解】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的长5=(cm).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3.x【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对称结论.【详解】解:点A(1,−1)和B(1,1)关于x轴对称,故答案为:x.【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比较容易,关键是熟记规律:(1)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14.<【解析】【分析】由k=2>0,可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结合1<3,即可得出x1<x2.【详解】解:∵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1<3,∴x1<x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15.-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都有意义,∴x=3,则y=2,故(y-x)2011=-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得出x的值是解题关键.16.1【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出2m﹣4+2=0,再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m ﹣4与2,∴2m ﹣4+2=0,∴m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应用,能得出关于m 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7.21或9【解析】【分析】根据题意,ABC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作图,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在ABC 中,17AB =,10AC =,BC 边上高8AD =,如图所示,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 ABD △中17AB =,8AD =,由勾股定理得:22222178225BD AB AD =-=-=,∴15BD =,在Rt ACD △中10AC =,8AD =,由勾股定理得:2222210836CD AC AD =-=-=,∴6CD =,∴BC 的长为:15621BC BD DC =+=+=;如图所示: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 ABD △中17AB =,8AD =,由勾股定理得:22222178225BD AB AD =-=-=,∴15BD =,在Rt ACD △中10AC =,8AD =,由勾股定理得:2222210836CD AC AD =-=-=,∴6CD =,∴BC 的长为:1569BC BD DC =-=-=;综上可得:BC 的长为:21或9.故答案为:21或9.【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勾股定理,进行分类讨论作出图象运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8.56【解析】【分析】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先进行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计算,最后算加减.【详解】125024223226232)22622⨯2610262+-6526+-=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2【解析】【分析】利用零指数幂、平方差公式和绝对值的意义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1153=--+-115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平方差公式和绝对值的意义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法则.20.(1)y=12x+2;(2)C (-1274,)或(-1736,);【解析】【分析】(1)根据点A 、B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此题得解.(2)根据题意得到C 是线段AB 的中点,或A 是线段BC 的三等分点,即可求得C 的坐标.【详解】(1)∵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2,1)、点B (1,52).∴2152k b k b -+⎧⎪⎨+⎪⎩==,解得:122k b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2.(2)如图,∵在直线AB 上存在点C ,使S △ACO =12S △ABO ,∴C是线段AB的中点,或A是线段BC的三等分点,∵A(-2,1),B(1,5 2).∴C(-1274,)或(-7124,);【点睛】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1)y甲=0.7x+3,y乙=0.85x.(2)在甲商店购买较省钱.【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的七折卖;乙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一本开始就按标价的八五折卖,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2)把x=30,分别代入甲乙的解析式,求出y的值就可以得出结论.【详解】⑴当x>10时,y甲=10+0.7(x-10)=0.7x+3,y乙=0.85x.⑵当x=30时,y甲=0.7×30+3=24元;y乙=0.85×30=25.5元;∵y甲<y乙,∴在甲商店购买较省钱.【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题意用一次函数表示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22.(1)10;(2)DE=5.【解析】【分析】(1)由折叠性质可得AF=AD,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F的长;(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F的长,进而求出CF的长,设DE=x,根据折叠性质可得EF=DE=x,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1)在长方形ABCD中,BC=10,∴AD=BC=10,∵折叠纸片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AE为折痕.∴AF=AD=10,故答案为:10(2)∵AB=8,AF=10,在Rt△ABF中,AB2+BF2=AF2,∴6BF==,∴CF=BC﹣BF=10-6=4,设DE=x,则CE=8﹣x,∵折叠纸片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AE为折痕.∴EF=DE=x,∠D=∠AFE=90°,∴EF2=CF2+CE2,即x2=(8﹣x)2+42,解得:x=5,∴DE=5.【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折叠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正确找出对应边与对应角是解题关键.23.(1)(5,-3),(﹣5,3);(2)见解析;(3)P(0,0)或(4,0)【解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为对称点的特点可直接得到结果;(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2,AC2,BC2,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得结论;(3)先求出S△ABC =6,设P点坐标为(t,0),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5×|t﹣2|=12×6=3,然后求出t的值,则可得到P点坐标.【详解】解:(1)∵C点的坐标为(5,3),∴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C1的坐标为(5,﹣3),点C关于y轴对称的点C2的坐标为(﹣5,3),故答案为:(5,-3),(﹣5,3);(2)∵AB 2=22+22=8,AC 2=(3﹣2)2+52=26,BC 2=(5﹣2)2+32=18,∴AB 2+BC 2=8+18=26=A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3)S △ABC =3×5﹣12×2×2﹣12×(5﹣2)×3﹣12×(3﹣2)×5=6,设P 点坐标为(t ,0),∵S △PBC =12S △ABC ,∴12×3×|t ﹣2|=12×6=3,∴t ﹣2=±2,∴t =0或t =4,∴P 点坐标为(0,0)或(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4.(1)图见解析;点A 1的坐标为(﹣1,2),点B 1的坐标为(﹣3,1),点C 1的坐标为(2,﹣1);(2)92.【解析】【分析】(1)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出△A 1B 1C 1,然后再写出各点坐标即可;(2)用一个长方形将△A 1B 1C 1框住,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由图可知:点A 1的坐标为(﹣1,2),点B 1的坐标为(﹣3,1),点C 1的坐标为(2,﹣1).(2)用一个长方形将△A 1B 1C 1框住,如上图所示:由图可知:△A 1B 1C 1的面积=5×3-12×1×2-12×2×5-12×3×3=9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画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和网格中求面积,掌握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的画法和用长方形将△A 1B 1C 1框住,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1)BC 解析式为6y x =-+;(2)M (0,65);(3)点P 的坐标为(1,12)或(1,5).【解析】【分析】(1)设直线BC 的解析式是y=kx+b ,把B 、C 的坐标代入,求出k 、b 即可;(2)先确定出点M 的位置,进而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3)分为两种情况:①当P 在OA 上,此时OP :AO=1:4,根据A 点的坐标求出即可;②当P 在AC 上,此时CP :AC=1:4,求出P 即可.【详解】(1)设直线BC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606bk b ⎧⎨+⎩==解得16 kb-⎧⎨⎩==则直线BC的解析式是:y=-x+6;(2)如图,作点B(6,0)关于y轴的对称点B',∴B'(-6,0),连接AB'交y轴于M,此时MA+MB最小,得到△MAB的周长最小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A(4,2),∴42 60 m nm n+⎧⎨-+⎩==,∴1565 mn⎧⎪⎪⎨⎪⎪⎩==,∴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6 55x+,令x=0,∴y=6 5,∴M(0,6 5),(3)设OA的解析式是y=ax,则4a=2,解得:a=12,则直线的解析式是:y=12 x,①当P在OA上时,∵当△OPC的面积是△OAC的面积的14时,∴P的横坐标是14×4=1,在y=12x中,当x=1时,y=12,则P的坐标是(1,12);②当P在AC上时,∵△OPC的面积是△OAC的面积的1 4,∴CP:AP=1:5,∵A(4,2)∴在y=-x+6中,当x=1时,y=5,则P的坐标是(1,5),∴P的坐标是:P1(1,12)或P2(1,5).【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能求出符合的所有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数:3.14,﹣2,0.1010010001…,0,﹣π,17,0.6,其中无理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A .3与4之间B .5与6之间C .6与7之间D .28与30之间3.下列各点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二象限的是()A .(3,1)-B .(3,0)-C .(3,1)-D .(0,1)4.一次函数21y x =+的图象经过点()A .()1,2--B .()1,1--C .()0,1-D .()1,1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7=-B3=±C .2(4=D=6.如图,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米高的B 处断裂,树顶A 落在离树底部C 的8米处,则大树断裂之前的高度为()A .10米B .16米C .15米D .14米7.直线y=2x+2沿y 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A .(-4,0)B .(-1,0)C .(0,2)D .(2,0)8.下列一次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是()A .y =-2xB .y =x -3C .y =-5xD .y =-x +39.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 =2x 3-+b 上,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是()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不能确定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 ,其中一边长为2cm ,则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A .B .CD .11.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bx -k 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A 2、A 3、A 4、A 5、A 6的坐标依次为A 1(0,1),A 2(1,1),A 3(1,0),A 4(2,0),A 5(2,1),A 6(3,1),…按此规律排列,则点A 2020的坐标是()A .(1009,1)B .(1009,0)C .(1010,1)D .(1010,0)二、填空题13.已知点(),5A x -与点()2,B y 关于x 轴对称,则x y +=______.14.比较大小:273315. ABC 的三边长为a 、b 、c ,且a 、b 满足a 2﹣28b -=0,则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6.化简131=________.17.如图,某港口P 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甲、乙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甲、乙轮船每小时分别航行12海里和16海里,1小时后两船分别位于点A ,B 处,且相距20海里,如果知道甲船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则乙船沿_____方向航行.18.如图,已知BA =BC .写出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11235-;(2)(133)(133)4+(32712283(4)4(3)124863+20.先化简,再求值:22()()(2)3x y x y x y x ++-+-,其中:23x =-32y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3,4),B (-4,1),C (-1,2).(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A 1B 1C 1;(2)请直接写出点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3)△ABC 的面积=;(4)在y 轴上找一点P ,使得△PAC 周长最小,并求出△PAC 周长的最小值.22.如图,一架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OA 上,这时AO =3m ,∠OAB =30°,梯子顶端A 沿墙下滑至点C ,使∠OCD =60°,同时,梯子底端B 也外移至点D .求BD 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补充: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23.判断下面各式是否成立(1=(2=(3=_____=②用含有n 的代数式将规律表示出来,说明n 的取值范围,并给出证明24.如图,在△ABC 中,∠ADC =∠BDC =90°,AC =20,BC =15,BD =9,求AD 的长.25.阅读理解<,即23<<,∴112<-<.1-的整数部分为1,小数2.解决问题:已知a 3的整数部分,b 3-的小数部分,求32()(4)a b -++的平方根.26.如图,一次函数y 1=x+2的图象是直线l 1,一次函数y 2=kx+b 的图象是直线l 2,两条直线相交于点A (1,a ),已知直线l 1和l 2与x 轴的交点分别是点B ,点C ,且直线l 2与y 轴相交于点E (0,4).(1)点A 坐标为,点B 坐标为.(2)求出直线l 2的表达式;(3)试求△ABC的面积.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如分数2π是无理数,因为π是无理数.【详解】解:在所列的实数中,无理数有0.1010010001⋯,π-共2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常见类型.2.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估算无理数的方法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56<,5与6之间.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A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可得所在象限.第二象限点特点(-,+)【详解】解:A 、(3,1)-,在第二象限,故此选项正确;B 、(3,0)-,在x 轴上,故此选项错误;C 、(3,1)-,在第四象限,故此选项错误;D 、(0,1),在y 轴上,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掌握每个象限点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B 【解析】【分析】根据分别将A,B,C,D 代入y=2x+1中即可判断.【详解】解:A .把1x =-代入21y x =+得:211y =-+=-,即A 项错误,B .把1x =-代入21y x =+得:211y =-+=-,即B 项正确,C .把0x =代入方程21y x =+得:1y =,即C 项错误,D .把1x =代入方程21y x =+得:213y =+=,即D 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上点的坐标特点,代入过程中注意计算正确性是关键.5.D【解析】【详解】解:A=7,故A错误;,故B错误;BC、()2=2,故C错误;D==D正确;故选D.6.B【解析】【分析】根据大树折断部分、下部、地面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由题意得BC=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10米.所以大树的高度是10+6=16米.故选:B.【点睛】此题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本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此题也可以直接用算术法求解.7.D【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平移规律:上加下减求得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再令y=0求解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将y=2x+2沿y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2x-4,当y=0时,由2x-4=0得:x=2,即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故选:D.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掌握平移规律是解答的关键.8.B【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正比例函数y=-2x中,k=-2<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次函数y=x-3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正比例函数y=-5x中,k=-5<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一次函数y=-x+3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9.A【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函数的增减性,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一次函数y=23x-+b中,k=23-<0,∴y随x的增大而减小.∵-4<2,∴y1>y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C【解析】【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其中一边长为2cm,没有说明是腰还是底,分类讨论,只有一种成立,2为底,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具有三线合一性质,可求出BD,再由勾股定理可求AD即可.【详解】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其中一边长为2cm,当2为腰时,二腰长为4,底长为10-4=6,由于6>2+2,不能构成三角形,当2为底时,腰为(10-2)÷2=4,4+4>2,可以构成三角形,则AB=AC=4,BC=2,∵AB=AC,AD⊥BC,∴BD=CD=12BC=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的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会分类讨论三角形成立的条件,会用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会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分析】根据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得出k,b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可得:k >0,b <0,所以-b >0,-k <0,则直线y=-bx-k 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得出k ,b 的取值范围.12.D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0的坐标.【详解】解:()()()()()()1234560,1,1,1,1,0,2,0,2,1,3,1,,A A A A A A ∴2020÷4=505,所以点2020A 的坐标为(505×2,0),则点2020A 的坐标是(1010,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得到点的坐标变化规律.13.7【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点(),5A x -与点()2,B y 关于x 轴对称,2x ∴=,5y =则257x y +=+=.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符号是解题关键.14.>【解析】【分析】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再比较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再比较,是解题的关键.15.2<c <6【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2a =,4b =,再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26c <<.【详解】解:2440a a -++= ,∴()220a -+=,2a ∴=,4b =,所以26c <<,故答案为:26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b 的值,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6【解析】【分析】化简绝对值,再进行实数的计算.【详解】11=1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化简绝对值,掌握化简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17.北偏东50°(或东偏北40°)【解析】【分析】由题意易得12AP =海里,PB=16海里,40APN ∠=︒,则有222AP BP AB +=,所以∠APB=90°,进而可得50BPN ∠=︒,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112=12AP =⨯海里,PB=1×16=16海里,40APN ∠=︒,20AB =海里,∴222400AP BP AB +==,∴∠APB=90°,∴50BPN ∠=︒,∴乙船沿北偏东50°(或东偏北40°)方向航行;故答案为北偏东50°(或东偏北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方位角,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方位角是解题的关键.18.1-【解析】【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解BC 的长,可得BA 的长,从而可得A 到原点的距离,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BC==,BA BC∴=BA则A1,∴点A 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数轴表示无理数,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某条边长是解题的关键.19.(1)1;(2)2;(3)1;(4)10-【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乘法法则运算,平方差公式计算、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后进行减法运算,合并即可.【详解】解:(1)原式5=,=,5=-,651=;=--,(2)原式13922=;(3)原式=,=+-,3241=;(4)原式,=+,46=+-,1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法则、乘法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20.xy ;1.【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 、y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22()()(2)3x y x y x y x ++-+-222222223x xy y x xy xy y x =+++-+--xy =,当2x =-2y =时,原式(()22222431=---+=--=-=.【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1.(1)见解析;(2)(1,2).(3)4(4)【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点A ,B ,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2)由关于y 轴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可得;(3)割补法求解可得;(4)作点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连接AC′交y 轴于点P ,P 即为所求,此时PA+PC 最小,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可得.【详解】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2)点C (-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3)△ABC 的面积=3×3-12×1×3-12×1×3-12×2×2=4,故答案为4.(4)如图,作点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连接AC′交y 轴于点P ,P 即为所求,此时PA+PC 最小,∵,AC=,∴△PAC 周长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与性质、最短路线问题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22.3m )【解析】【分析】先在Rt △OAB 中,OA =3m ,∠OAB =30°,求出梯子AB 的长,在滑动过程中梯子的长是不变的,再根据已知条件证明出△AOB ≌△DOC ,即可求出BD 长.【详解】解:在Rt △ABO 中,∵AO =3m ,∠OAB =30°,12BO AB ∴=AO ∴=OB ∴∴AB =,∵∠OCD =60°,∴∠ODC =30°,在△AOB 和△DOC 中,OAB ODC AOB DOC AB DC ∠=∠⎧⎪∠=∠⎨⎪=⎩,∴△AOB ≌△DOC (AAS ),∴OA =OD ,OC =OB ,∴BD =OD ﹣OB =3m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求出BO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23.都正确①)2n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利用已知即可得出命题正确,同理即可得出其他正确性,=;②利用①的方法,可以得出规律,并加以证明即可.【详解】解:①上面三题都正确,=,;=,=,;=;)2n=≥,证明:==.【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利用已知得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16【解析】【分析】在Rt△BDC中,与Rt△ACD中,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ADC=∠BDC=90°,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得:CD==12,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16.【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4±【解析】【分析】的范围,继而得到a、b的具体数值,然后再代入式子(-a)3+(b+4)2求值,最后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5,∴,-3的整数部分为1-4,即a=1,-4,∴(-a)3+(b+4)2=-1+17=1616的平方根是±4,即(-a)3+(b+4)2的平方根是±4.【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阅读题,通过阅读材料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关键.26.(1)()1,3,()2,0-;(2)23y x =-+;(3)152【解析】【分析】(1)将点A 的坐标代入到直线1l 的解析式,即可求得a 的值,进而求得A 的坐标,进而令10y =,即可求得点B 的坐标;(2)将点,E A 的坐标代入2l ,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3)根据,,A B C 的坐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 一次函数y 1=x+2过点A (1,a ),123a ∴=+=()1,3A 令10y =,即20x +=,解得2x =-,0()2B ∴-故答案为:()1,3,()2,0-(2) 一次函数y 2=kx+b 过点E (0,4)()1,3A则34k b b =+⎧⎨=⎩解得13k b =-⎧⎨=⎩∴直线l 2的表达式为23y x =-+(3)令20y =,即30x -+=解得3x =()3,0C ∴()1115323222ABC A S BC 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7分)(一)积累(共2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方格内。

(4分)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xī_____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chuí_____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zǎi_____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_____,……。

选自《白杨礼赞》2、默写(14分)(1)__________________ ,欲上青天揽明月。

_________________ ,举杯消愁愁更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明代王叔远在《核舟记》一文中细致描写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作者在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对白求恩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D、竺可桢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中,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

(二)运用(共7分)4、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

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共5分)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

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

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共44分)(一)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选段,完成7—11题。

(共16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

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

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

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

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

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

“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

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

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

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

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色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色、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

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

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作的科学解释。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人工选择相比,自然选择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卉的颜色,并作了分类(见下表)。

从这一统计表中你能发现什么现象?请结合选文介绍的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5分)白黄红蓝紫绿橙茶黑开放颜色1193 951 923 594 307 153 50 18 8 花卉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照选文的写法,在下面材料前再补写一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3分)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

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

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专门等着一种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的小蛾飞来帮它传送花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多一些宽容》选段,完成11——15题。

(16分)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

人都是有感情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

有了相互之间的体谅,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

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心底无私天地宽。

淡泊名利,屏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11、写出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中选择一项,为其补充一条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和一个生动的事例(字数不超过50)。

(6分)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仿照结尾画线句的句式,顺着上文的思路再补写一句。

(2分)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认为语段开头一句语义重复,你的看法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宽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马说》,完成16—19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