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 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深呼气呢?
结论:
当深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吸入气体
肋间肌收缩
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 向外移动
膈顶降落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增大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扩大
肺扩张(容积增大)
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细 血
细胞
二氧
管 化碳
肺与外 肺泡与血 气体在 血液与组 界的气 液的气体 血液中 织细胞的 体交换 交换 的运输 气体交换
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膈肌 收缩 (收缩/舒张)
膈顶 降落 (上升/降落) 胸廓上下径 增大 (增大/减小) 气球 膨胀 气球内气压 减小 , 气体 进入 (进入/排出)
气管下端分成左 右支气管,分别通 向左、右肺。支气 管在肺叶中一再分 支,成为各级支气 管,越分越细,越
气管和支气管树(部分) 分管壁越薄。
肺泡肺 B血液 C心脏 D细胞
3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体内血液,需经过
__B _细胞膜.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4.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 接关系的叙述是( D )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学习目标:
初一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新人教版

交换课件新人教版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 换
•【学习目标】 • 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 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P45~4 9
•1、胸廓的含义 :
•胸部的骨 架
•2、呼吸肌: • 与呼吸有关的肌肉
•肋骨间的肌肉( 肋间肌)
•膈(肌)
•3、肋骨间肌肉与呼吸
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肌
肋骨
吸气 •收 缩
呼气 •舒 张
•向上向 外
•向下向 内
胸廓
•扩 大
•缩 小
•4、膈(肌)与呼吸
膈肌 膈顶部
胸廓
吸气 •收 •下
缩
降
呼气 •舒 •回
张
升
•上下径增 大
•上下径缩 小
•5、演示实验
•6、呼吸过程
肋间肌 胸腔 膈肌 容积
肺
肺内气 体压力
吸气 •收 缩
•扩 •扩 •降
大
张
低
呼气 •舒 张
•缩 •收 •增
小
缩
大
人教版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

人教版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一、课程标准:本章坐落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详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表明能量源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水解水解。
二、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自学,学生应能详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以及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介绍空气质量与人体身心健康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预防大气污染的活动。
本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应当学会的。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够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讲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促进作用。
3、能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能力就是非常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置能力就是非常有限的,自觉保护环境中的新鲜洁净。
2、使学生高度关注自身呼吸系统身心健康,培养较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育学生分析问题、概括归纳的能力。
3、何避免呼吸道疾病。
1.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2.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a存有“c”形的软骨支架b肌肉较僵硬c气管比较软d周围存有肌肉牵拉3.能够并使排出的气体显得洁净的结构存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4.喝茶时说苦笑,若咀嚼时_______顾不上砌下,可以并使食物步入_______,引发频繁呕吐a软腭b会厌软骨c气管d食道5.平常所说得痰来自()a鼻b咽c喉d气管支气管6.北欧人的鼻子很大,其促进作用就是a并使人可爱b并使鼻孔很大c并使鼻腔较长d并使鼻毛很大7.小英和差强人意在放学的路上碰到沙尘暴,小英马上穿上口罩,而差强人意没拎,答抵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抵达差强人意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a抵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抵达差强人意肺部的气体一样洁净b抵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抵达差强人意肺部的气体洁净c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d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9.呼吸系统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后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的场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对肺的刺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4单元第3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共22张PPT)

温故知新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 肺
2.呼吸道包括哪些结构?
会厌软骨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 吸 道
肺
肺是进行气体 交换的场所
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胸腔由皮肤、肌肉、 胸廓共同围成。
气管 胸廓 肺
胸廓缩小 肺缩小 肺内气压升高 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膈肌
气体出肺 完成呼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体成分 氮 气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环境中的气体(%)呼出的气体(%) 78 78 21 16 0.03 4 0.07 1.1 0.9 0.9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含量增加。
肺内进行了气体交换
线粒体
呼吸作用: 有机物 线粒体 氧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呼吸的最终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氧气 毛细血管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氧气 呼 吸 用
二氧化 碳
氧气
氧化分解有机物 细胞 作在线粒体中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的全过程
外界 空气
氧气
呼吸道 肺
二氧 化碳
肺部的 毛细血 管
左 肺
右 肺
小游戏
要求:两手交叉搭在胸前,体验呼吸时肋骨与胸廓的变化。
吸气——
呼气——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 缩小
什么引起了胸廓的变化?
肌肉收缩 肌肉舒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提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范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对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可提供复习提纲,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
5.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与呼吸相关的现象,如不同运动状态下呼吸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善于观察的习惯。
6.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肺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以及肺泡的适应性特点。
2.强调肺内气体交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运动、登山等。
3.提醒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4.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本后的习题,特别是关于肺泡结构与功能、气体交换过程的相关题目,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肺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肺泡的结构、气体交换过程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4、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A高于外界大气压 B低于外界大气压 C等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
5、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C )
A.肺泡
B.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
答: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手向 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
1、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 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 (吸气还 是呼气)。
(2)图中A表示 气管 ,图中B表示的 是 支气管 ,图中C表示的是 肺 。 图中D表示的是 胸廓 ,图中E表 示的是 膈肌 。
(3)用手下拉E,气球 变大 , 表示 吸气 过程,说明肺内
小
胸廓缩小
肺缩小
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肺内气体排出 (呼气动作)
注意:
吸气终止时,肺内气压 等于 外界气体压力 呼气终止时,肺内气压 等于外界气体压力
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1、下水游泳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 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案:会感到呼吸困难,胸廓受到水的挤压, 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气压 小于 大气压。
(4)用手上推E,气球 变小 ,
表示 呼气 过程。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 前后、左右 径 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呼气
①
气管 ①
②
支气管 ②
③
肺③
吸气
膈肌 舒张 (收缩/舒张) 膈顶 上升 (上升/降落) 胸廓上下径 减小 (增大/减小) 气球 回缩 气球内气压 增大 , 气体 排出 (进入/排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

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一、课标与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实验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通过今天的学习进一步构建细胞呼吸这一重要概念。
2、课程标准要求课标指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呼吸肌的运动如何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腔容积的变化。
为此采用构建模型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三、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科学思维:通过对胸腔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归纳呼吸运动的原理。
3、科学探究:设计并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推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借助模型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激发学生珍惜健康的情感。
四、实验创新与教学过程模型一:模拟肋间肌运动模型1、实验方式改进:原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低,但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为此改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
2、实验材料改进:实验之前学生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原实验材料中模拟胸廓的玻璃罩、模拟气管的玻璃管数量有限、易碎,用于密封的橡皮塞材质较硬打孔困难。
同学讨论后改为用透明的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吸管模拟气管、橡皮泥用于密封,改进后的材料容易获得而且安全,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准备一份3、实验步骤:(1)取适合的塑料瓶,去除底部;(2)利用橡皮筋,将模拟肺的小气球固定在饮料吸管的一端;(3)取适量的橡皮泥,将瓶口密封;(4)将模拟膈肌的气球固定在塑料瓶底部。
4、实验结果分析:当膈肌收缩向下运动时胸腔容积扩大,通过物理知识可知胸腔容积扩大,其压力降低,肺便扩张,由于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从气压较高外界进入气压较低的肺完成吸气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PPT课件

4、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 关系的叙述是( D )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5、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 现象是( B )。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线粒体
课后练习第一题
课外阅读:
什么是有氧运动 指运动时体内代谢 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有氧运 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 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 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散步、快走)、 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 健身操、太极拳等。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 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 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 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 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有氧运动”就是人们在活动时感到 “有点累”的运动,此时,正常人的运 动心率大约在最大心率的70%-75%之间。
(3)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此时肺内压与大气压有什么 关系?
图中B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4)请说明在AB段、BC段中,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AB 段,呼吸肌 舒张 ;BC段,呼吸肌 收缩 。
共同进步!
2、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横线所指结构代 表的名称。 (2)左图表示 呼 气状态, 右图表示 气状态; 吸 处于右图状态中,膈肌 收缩 处于 (收缩或舒张) 状态。 (3)两个图合起来表示肺 与 外界 进行气体交换 的过程。
资料分析
仔细观察: 甲、乙两个 瓶的装置有 不同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1 2 3 4
鼻腔 咽 喉 气管 呼吸 通气、清洁、 道 温暖、湿润 空气。
5 支气管
6
肺
主要器官,气 体交换的场所
呼 吸 系 统
1、肺的位置 肺
肺位于胸腔内, 左右各一,左肺 两叶,右肺三叶。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外界空气 呼吸频率
吸气 呼气
肺(呼吸运动)
呼吸道
O2 CO2 CO2
肺
O2
CO2
组织细胞
O2
毛细血管
O2
肺泡
(组织气体交换)
(肺泡气体交换)
巩固训练:
1、肺位于 C A、体腔 B、颅腔 C、胸腔 D、腹腔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D A、鼻腔 B、气管 C、支气管 D、肺 3、与胸廓节律性变化有关的肌肉是 D A、胸肌 B、肋间肌 C、膈肌 D、肋间肌和膈肌
每分钟大约呼吸16—18次。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于胸腔。
胸腔由皮肤、肌肉、胸廓共同围成
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 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胸 围差来进行验证。
小游戏
要求:坐直身体; 双手轻放在胸部 深吸气,深呼气 吸气— 肋骨向上向外运
动胸廓扩大
呼气— 肋骨向下向内运
动胸廓 缩小
在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肋间肌收缩 向上向外 移动 肋间肌舒张 向下向容积变化是呼吸肌(肋间肌、膈肌) 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
呼吸肌收缩 呼吸肌舒张
胸廓扩大
胸廓缩小
肺扩张
肺回缩
肺内气压下降
气体进肺
肺内气压上升
气体出肺
吸气
呼气
演示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P49)
气管 胸廓 肺
呼吸作用: 有机物 氧
线粒体
二氧化碳
水
二氧化碳
能量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氧气 毛细血管
肺泡 氧气
P47 想一想,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 什么部位被利用的?
线粒体。动物从外界获得的氧,通过
红细胞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线粒体 则消耗这些氧来产生能量,供给细胞 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吸入 呼出
CO2
O2 CO2
从下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尝试解释原因吗?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气体种类很多。具有生 理作用的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与吸入气相比,呼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
作用)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液 (毛细血管中的)
肺中的氧气最终被运到哪里去了? 氧气最终是在哪里被利用的?
膈肌 膈肌舒张 膈顶上升 膈肌收缩 膈顶下降
呼气
吸气
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1、下水游泳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 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案: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 的挤压,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2、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 紧,以保持苗条身材,这样做有什么 危害?
答案: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到影 响,不能正常呼吸,体质下降。
4、右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 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在 呼气 ,B图
表示在 吸气
(2)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收缩, 使胸腔的容积 变大 ,肺随 着 扩大 ,肺内的气体压力 相应 减小 ,气体便被吸入。 变小 舒张 (3)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使胸腔容积 , 肺随着 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增大 ,气体便被 排出。
解读曲线 (课本P51 2)
1、两曲线反映的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有何不同? 与曲线A相比曲线B 呼吸深度深,呼吸频率快 2、曲线A和曲线B分别表示人体处于何种状态? 曲线A:睡眠或散步;曲线B: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