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备考一体学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① ②③ ④
隐性性状 -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Ⅱ Ⅱ 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若要验证该定律,所取两个亲本需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应分别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均需含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所以 ②×④或③×④交配符合题意。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
B.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 因为 AbD 或 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1∶1∶1∶1
解析 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位于同一对 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基因 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DNA 分子中不含有尿嘧啶,B 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是 AabbDd, C 错误;该个体可产生 4 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所以测交后代 基因型比例为 1∶1∶1∶1,D 正确。
技法提升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 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F1 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1∶1∶1∶1,由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F1 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 1∶1∶1∶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16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纲明细]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2021年整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2021年整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错误!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色圆粒∶3黄色皱粒∶3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2)结果分析①F1全为黄色圆粒,表明粒色中黄色是显性,粒形中圆粒是显性。

②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重新组合。

③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约为9∶3∶3∶1。

2.提出假说-—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比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P 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F1YyRr(黄色圆粒)↓⊗F2黄圆:Y_R_错误!黄皱:Y_rr错误!绿圆:yyR_错误!绿皱:yyrr错误!①②3.演绎推理—-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验证方法:测交实验.(2)遗传图解4.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教材热点拓展 观察甲、乙两图,分析自由组合定律:
(1)甲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组不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为什么?
提示 Aa与Dd和BB与Cc分别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该定 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遗传时才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
提示
(2)乙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
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12345
解析 答案
3.(2017·全国Ⅱ,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
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
提示 ④⑤。基因重组发生于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且是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故①~⑥过程中仅④、⑤过程 发生基因重组,图①、②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未发生基因重组。
提示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 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 (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 ) (6)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 (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 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3)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4)适用范围:① 真核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有性 (填“无性” 或“有性”)生殖的 细胞核(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②独立遗 传的 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16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16 新人教版

✓自我校对 一、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行为 摩尔根 性别 XW XW Y 染色体上 线性 二、性别 隐性致病 男性 隔代交叉 X 女性 世代连续性 预 测 优生 诊断
基础自测
判断正误
(1)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
“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
(2)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
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由此可推知眼色和性
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
(8)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
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XbY、XbXb。
()
(9)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
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
(10)某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相
【答案】 C
【例3】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 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 他及其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 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不支持)萨顿的 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 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 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 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
子(基因);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
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

人教版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人教版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4. (2016·泰州模拟)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
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 说 — 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 — 作出假设 — 检验假设 — 得出结 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 行的实验是( D ) A. 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 B. F1与某亲本的杂交 C. F1的自交
测方法,分析遗传系谱图是复习的重点。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课 前 热 身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 考情分析 —— 考查内容 孟德尔遗传实 验的科学方法 基因的分离定 律 等级要求 五年考情分析 2015 年 T4(2 分) C 2013 年 T2(2 分) 2014 年 T4(2 分) C 2015 年 T30(2 分) 2014 年 T33(2 分)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 课前自测 —— 1.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或错误(用“√”、“×”回答)。 (1) (2012·江苏卷·11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 状表现也不同。( × ) (2) (2012·江苏卷·11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 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 [解析] 测交的方法可以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的个体。 (3) (2013·江苏卷·2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 结果证明孟德尔规律不具有普遍性。( × ) [ 解析 ] 许多实验的结果都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示其 具有普遍性,有的实验不符合说明孟德尔遗传规律有适用范 围。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答案
F2 子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 aaB_∶aabb=9∶3∶3∶1,则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二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材料:正确选择 01 ___豌___豆____作实验材料。 2.对象:由 02 ___一__对_____相对性状到 03 ____多__对_____相对性状。 3.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 04 ____统__计___学_____分析。 4.程序:运用 05 ___假___说__—__演___绎__法_____。
第16讲 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
[考纲明细]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 1.无论豌豆种子的形状还是颜色,只看一对相对性状,依然遵循分离定律。(必修
2 P10—正文)( √ )
2.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必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2.在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
合。( × ) 3.真核生物的遗传都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 )
4.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其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有 Aa
与 Dd 和 BB 与 Cc。( √ )
解析 答案
题型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如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 生于( )
A.①

高考生物一轮全套之第16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一轮全套之第16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 和②杂交所得 F1 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 F1 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 色后,均为蓝色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考向 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应用 1.(2019·河南八市高三测评)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 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 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F1 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C.F1 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F1 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 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解析:选 A。图 1 个体自交后代有 3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 图 2 个体自交后代有 3 种基因型(AAbb、aaBB、AaBb),3 种 表现型;图 3 个体自交后代有 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4.(2019·山西太原金河中学开学摸底)已知三对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 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杂交的后代 会出现 4 种表现型,比例为 3∶3∶1∶1 C.如果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 换,则它只产生 4 种配子 D.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4 种表现型,比例 为 9∶3∶3∶1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随堂真题演练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1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随堂真题演练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1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随堂真题演练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随堂真题演练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随堂真题演练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全部内容。

随堂真题演练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15·高考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析:选D。

孟德尔定律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4种,C错误;AaBbCc能产生8种配子,而aabbcc只产生1种配子,故AaBbCc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D正确。

(2017·高考全国卷Ⅱ)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解析: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纲要求]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考点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2.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的实质(1)细胞学基础(2)定律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3)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适用范围:①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有性(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②独立遗传的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4.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杂交F 1――→自交 F 2 选育符合要求个体―――→连续自交纯合子(2)指导医学实践: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1.判断有关孟德尔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的叙述(1)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2)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F2中,与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1/4( √)(3)F2的9∶3∶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F2的黄色圆粒中,只有YyRr是杂合子,其他的都是纯合子( ×)(5)若F2中Yyrr的个体有120株,则yyrr的个体约为60株( √)(6)若双亲豌豆杂交后子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YyRr×yyrr(×)2.判断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的叙述(1)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3)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一定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4)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6)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观察甲、乙两图,分析自由组合定律:(1)甲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组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提示Aa与Dd和BB与Cc分别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该定律。

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乙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提示④⑤。

基因重组发生于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故①~⑥过程中仅④、⑤过程发生基因重组,图①、②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未发生基因重组。

命题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答案 B解析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由于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会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不会为9∶3∶3∶1。

2.(2018·郑州质检)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植株,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答案 C解析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必须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表现出来的性状,即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

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只有抗病(T)和染病(t)不同,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项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应该选择②④组合,观察F1的花粉,B项错误;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为蓝色,一半花粉为棕色,D项错误。

3.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叶腋花(E)对茎顶花(e)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欲利用以上两种豌豆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探究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是否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两种方案并作出判断。

方案一: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豌豆杂交得F1,让F1__________,若F2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符合________________定律,则控制高茎与矮茎、叶腋花与茎顶花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

若分离比出现3∶1则位于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得到F1,让F1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豌豆测交,若出现四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__________,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高茎与矮茎、叶腋花与茎顶花的两对等位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分离比为__________,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方案一:纯种的高茎叶腋花矮茎茎顶花自交四种表现型9∶3∶3∶1基因的自由组合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方案二: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矮茎茎顶花1∶1∶1∶11∶1“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4.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9/16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答案 D解析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A项错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B项错误;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3/16,C项错误;F1的基因型为DdRr,每一对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项正确。

5.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根据以下系谱图推断正确的是(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答案 B解析根据Ⅰ1基因型为AaBB且表现型正常,Ⅱ2却患病可知,当同时具有A和B两种显性基因时,个体不会患病,因为Ⅱ2一定有B基因,如果也有A基因则表现型正常,而实际上患病,所以Ⅱ2一定无A基因,因此Ⅱ2的基因型暂时可以表示为aaB_,且Ⅱ3基因型有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aabb的任何一种。

如果Ⅱ2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都可能是患者,所以Ⅱ2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再根据Ⅱ2和Ⅱ3两者都患病而后代不患病来分析,Ⅱ3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B项正确;由Ⅱ3为AAbb可推知,Ⅰ3的基因型为A_Bb,A项错误;Ⅲ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C项错误;Ⅲ2的基因型也为AaBb,与AaBb的女性婚配,若aabb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若aabb不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6/16,D项错误。

矫正易错强记长句1.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616。

(1)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616。

(2)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116+916=1016。

2.F2出现9∶3∶3∶1的4个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足够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而“非等位基因”是指不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及同一条染色体上都有“非等位基因”。

这里的“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形成(减Ⅰ后期)过程中,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某实验小组用豌豆的两对性状做实验。

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分别用Y、R表示)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把F1的统计数据绘制成了柱形图。

则:1.你能推测出亲本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吗?请写出推测过程。

能。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单独分析一对基因的传递情况,子代中黄色与绿色分离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圆粒与皱粒分离比为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表现型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

2.有同学认为子代黄色与绿色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圆粒与皱粒的比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有道理?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没有道理。

如果将F1的黄色圆粒自交,则后代的圆粒与皱粒的比应为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