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六)(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合集下载

中药资源分类

中药资源分类

中药资源分类《说说中药资源分类那点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唠唠中药资源分类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咱先说说植物药类,这可真是中药资源里的“大部队”啊!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那可都是宝贝。

就像那甘草,长得不咋起眼,但是用处可大了去了,止咳祛痰全靠它。

还有那金银花,名字好听吧,花儿也漂亮,关键人家清热解毒的本事强着呢!这些植物药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平时也许不觉得多重要,但是在关键时刻总能帮上大忙。

再有就是动物药类啦,啥蝎子、蜈蚣、地龙之类的。

哎呦喂,听起来有点吓人是不是?但可别小瞧了它们,那药效那可是杠杠的。

咱就说那地龙吧,也就是蚯蚓,看着软软黏黏的,谁能想到它还能入药呢?这就好比是生活中的一些人,看着其貌不扬,但是身怀绝技啊!然后是矿物药类,像磁石、石膏啥的。

这些石头可跟咱平常路边见到的石头不一样,人家那是有“内涵”的。

就拿磁石来说吧,能镇静安神,是不是很神奇?感觉这些矿物药就像是一群神秘的高手,平时低调得很,关键时候亮出绝招,让人惊叹不已。

咱给中药资源分类就好像给一群各具特色的人分组一样。

植物药是温柔派,动物药是豪放派,矿物药是神秘派。

每次看到它们,我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大的中药宝库,里面啥宝贝都有。

有时候我会想,老祖宗们可真是厉害,咋就能发现这些花花草草、小动物、小石头能治病呢?他们肯定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去尝试,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财富。

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中药资源。

不能乱采乱挖,要保护好它们,不然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没得用啦!同时呢,我们也要好好研究它们,把中药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药的厉害。

总之啊,中药资源分类这事儿,既有趣又有意义。

我们要努力学习,成为中药宝库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让这些宝贝继续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怎么样,大家对中药资源分类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呀?哈哈!。

药种有新陈识别有办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药种有新陈识别有办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药种有新陈识别有办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药材种子同粮食种子一样,不仅要选用优良品种,还要注意选用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新种子,只有这样才能种出质好价优的药材。

农民在购买种子之前一定要掌握鉴别知识,保证所购的种子质量。

药材种子同粮食种子一样,不仅要选用优良品种,还要注意选用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新种子,只有这样才能种出质好价优的药材。

农民在购买种子之前一定要掌握鉴别知识,保证所购的种子质量。

板蓝根板蓝根种子有两年的寿命,超过两年后种子就不发芽,因此应尽可能购买新种子。

板蓝根有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之分,其来源、产地、销售、采收季节、产品性状等均不同。

一般新产的板蓝根种子(又称大青籽)外表呈蓝黑色,光泽度好、发亮、清香味较浓,用手剥开外皮,内仁颜色较青;而陈种子外表呈灰黑色,无光泽、发乌,清香味很淡,剥开外皮,内仁颜色为黄白色或红色。

此外,新种子晾晒不及时,会发生变化,外表颜色发绿,失去光泽,俗称焐籽。

焐籽较轻的内仁颜色为黄白色,较严重的内仁发红,前者对发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后者就难以保证发芽率。

桔梗桔梗种子的寿命为1年,隔年陈子将失去发芽能力。

新种子为倒卵形,黑褐色,表面光滑,挤压可出现透亮青油,用手抓握,有滑腻感。

陈种子色泽干黄,既无光泽,又无滑腻感,挤压无油,种内淀粉发干,呈白色。

真正的纯新种子黑而发亮,但也有种子商给陈种子上油,这样的种子比没上油的陈种子好看,较难鉴别,此时只能取样品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油花飘在水面上,若有油花的证明是陈种子。

柴胡分黄柴胡与黑柴胡。

黄柴胡(软苗)果突呈椭圆形,种子黑褐色,表皮粗糙皱缩,有5条棱,种仁青白色有油性,长约2毫米,直径为1.5毫米,短粗。

黑柴胡(硬苗)外形与黄柴胡相似,但种子更细长,长约2.5毫米,直径为1毫米。

柴胡的新陈种子颜色区别较大,用眼观即可。

应该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一种野生黄柴胡种子,外表绿而鲜艳,不宜看出,购种子要慎重,一旦买了这样的种子,是没有收益的。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三)(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三)(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三)(有温度的中药宝典)21.当归当归又名秦归、西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

当归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野生资源仅分布于甘肃漳县、舟曲境内人迹罕至的高山丛林。

当归均为栽培品,宜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潮湿山区生长。

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主产于甘肃岷县、宕昌、渭源、漳县及武都、文县、卓尼、临县等县,量大质优,称“秦归”或“西归”,销全国并大量出口。

云南维西、德钦、中甸、兰坪等县产量次之,质量亦佳,称“云归”。

其次,四川南坪、平武、宝兴县及陕西陇县、平利县产量亦较大。

甘肃是我国最大的当归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

甘肃岷县、宕昌栽培当归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著名的“秦归”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建国后,生产发展较快,常年种植8万亩左右,年产量在8000—10000吨,年销售量6000—8000吨,产销平衡。

80年代以前,当归的生产除60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而严重减产外,生产稳步发展,产、销基本平衡。

80年代开始,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年产量高达4万吨,为当年销售量的4倍,造成商品的大量积压,药材部门无力收购,严重地影响了药农的生产积极性。

据统计,全国当归年需要量约1.2万吨左右,按甘肃当归平均亩产125公斤计算,每年种植10万亩即可。

应认真分析当归的产销规律和发展趋势,制定长远规划,加强宏观调控,使当归生产有计划发展。

近年来对当归进行了深度开发的系统研究,创制了腹宁滴丸、浓当归注射液、当归精油注射液、归麻止痛膏以及当归多糖饮料、当归美容霜等一批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应加强宣传,进一步打开国内外市场。

”22.肉苁蓉肉苁蓉又名苁蓉、大芸。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ticola Y.C.Ma)的干燥带鳞片的肉质茎。

区别应用硫黄、雄黄、雌黄、藤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区别应用硫黄、雄黄、雌黄、藤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区别应用硫黄、雄黄、雌黄、藤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硫黄、雄黄、雌黄、藤黄四者均是外用药品,尚可內服。

其性温有毒,具有“以毒攻毒”的解毒杀虫之效。

为治疗疥癣、痈疽的常用药。

但四者的效用各有所长。

硫黄、雄黄、雌黄、藤黄四者均是外用药品,尚可內服。

其性温有毒,具有“以毒攻毒”的解毒杀虫之效。

为治疗疥癣、痈疽的常用药。

但四者的效用各有所长。

硫黄:硫黄止痒杀虫力强,为治疗疥疮要药。

多用治疥癣疮癞及皮肤瘙痒等病症。

如治顽癣瘙痒,可与枯矾、冰片等药同用。

治疥疮,可配大风子、黄丹之类同用。

治阴蚀瘙痒之证,可伍蛇床子,枯矾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性温纯阳,入肾、大肠经。

內服尚有温寒通便,补火助阳的作用。

如用命门火衰,下元虚冷所致的阳痿不举,小便频数,腰膝冷弱,以及虚寒腹痛、肾虚喘逆等等,常与附子、肉桂、补骨脂等温肾助阳药同用。

阳虚不运,阴寒凝结而便秘属于冷秘,或虚秘等症,可与半夏、生姜汁为丸内服。

对于脏寒所致的冷泻不止之症,本品亦适用。

因为本品之调理大便,关键在于温脾肾之阳气。

雄黄:雄黄毒性强烈,解毒疗疮作用较佳。

治痈疔疮,虫蛇咬伤为优,故为外科之要药。

如配白矾,即二味拔毒散,可治痈疽疔疮,湿疹疥癣。

若治疔毒、恶疮常配蟾酥、朱砂以增强解毒作用。

治蛇咬伤,可与五灵脂等为末外敷。

此外,雄黄内服尚有燥湿祛痰及驱杀蛔虫等肠道寄生虫的作用,故治虫积腹痛,痰热惊搐,小儿惊痫等病症亦为常用。

如治虫积腹痛,常配伍苦楝根皮、槟榔、大黄等同用。

近代用本品与槟榔、榧子等药配伍,还可治血吸虫病。

如用本品治疗小儿惊痫痰涎壅盛者,可与黄连、郁金等药同用。

雌黄:雌黄不但在性质形态上和雄黄相似,而且在功效方面亦较接近。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雌黄、雄黄同产,治病则二黄之功亦仿佛,大要皆取其温中、搜肝、杀虫、解毒、祛邪焉尔。

”可见前人早已认识到雌、雄二黄在功能上有其共性,但从化学成分、色泽上来说,这二者尚有区别。

据矿物学记载,雄黄成分为二硫化二砷,色泽鲜;雌黄成分为三硫化砷,色橙黄。

名贵中药材也有廉价替代品(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名贵中药材也有廉价替代品(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名贵中药材也有廉价替代品(有温度的中药宝典)海参中含有的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比较高,如果想用海参来补充白蛋白质,用鸡蛋替代就可以。

此外,泥鳅、鲫鱼也可替代。

说到进补,大家会想到冬虫夏草、人参、鹿茸等经典名贵药材。

近年来,由于一些商家的误导宣传,很多消费者认为,药材的价格越贵越“滋补”,加之一些不法药商的人为炒作,导致这些名贵药材的价格不断攀升,有些甚至超过了黄金价格。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廉价又同样有效的滋补品,来替代这些昂贵而又不太让人放心的“名贵中药”呢?研究证明,绝大多数名贵药材的功效并非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价格便宜的药材完全可以代替名贵药材使用而不会降低疗效。

下面介绍几种名贵药材的廉价替代品。

名贵中药:海参替代品:鸡蛋、泥鳅、鲫鱼海参中含有的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比较高,如果想用海参来补充白蛋白质,用鸡蛋替代就可以。

此外,泥鳅、鲫鱼也可替代,因为海参除富含维生素A 、镁外,其余与泥鳅和鲫鱼差不多。

名贵中药:冬虫夏草替代品:枸杞子、山药冬虫夏草具有滋阴、润肺、补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实价格只有几元钱一斤的枸杞子具有同样的效果,其补肾功效甚至超过冬虫夏草,一般来说,每天像吃葡萄干一样吃枸杞子15克,就能达到进补效果。

另外,山药也有类似的补肾作用。

名贵中药:人参替代品:党参人参是补气佳品,除非用于危重症的抢救,否则党参完全可以取代人参。

一般来说,即使是人工栽培的人参,其价格也是党参的4倍。

对于容易出汗、语声低微的肺脾气虚者来说,可用党参15克泡水代茶饮。

名贵中药:鹿茸替代品:肉苁蓉、韭菜子、仙茅、巴戟天鹿茸是补肾壮阳的良药,适合阳虚者服用,但它的功效并非无可替代。

临床上常用肉苁蓉、韭菜子、仙茅、巴戟天等相对便宜的药来代替鹿茸。

如阳虚体质的老人,冬季养生多用鹿茸,其实也可用肉苁蓉羊肉粥来代替,做法很简单:取肉苁蓉30克,精羊肉、粳米各100克,精盐少许,葱白、姜末各适量。

将肉苁蓉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切碎的羊肉共煮至熟,加入精盐、葱白、姜末,稍煮一两沸即可食用。

煮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煮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煮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煮法是炮制方法之一。

将净制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置适宜容器内,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沸,调小火力维持微沸至所需程度的炮制方法。

煮法是炮制方法之一。

将净制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置适宜容器内,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沸,调小火力维持微沸至所需程度的炮制方法。

其目的是:清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如川乌、草乌牛品有毒,经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如远志用甘草水煮减其燥性,协同安神益志的作用;清清药物,如珍珠经豆腐煮后可去其油腻,便于服用。

煮法的操作因各药物的性质、辅料来源及炮制要求不同而异。

一般先将待煮药物大小分开,淘洗干净后备用。

再将药物放入锅中,加水加热共煮,用辅料者可同时加入(或稍后加入),一般先用武火煮开后用文火煮至所需程度。

一般煮至中心无白心,刚透心为度。

若用辅料起协同作用,则辅料汁液应被药物吸尽。

一般清水煮药时,加水量宜大,煮制过程中防止药物煮于,水开后用文火,若水少时,可添加开水,以保证药物在沸水中加热,煮制程度为药物内无白心。

豆腐煮药时,应加水没过药面,用武火加热,待水开后,调小火力,保持微沸,煮至所需程度。

用甘草汁煮制时,需先将药物在药汁中浸泡一定时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后改用文火,加热至药透汁尽为度。

延胡索亦可采用醋煮法炮制,其目的是增强止痛作用。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之气也;中部人,手少阴,心之气也。

下部天,足厥阴,肝之气也;下部地,足少阴,肾之气也;下部人,足太阴,脾之气也。

合为九候。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七)(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七)(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七)(有温度的中药宝典)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amureseRupr.)的干燥树皮。

61.青蒿青蒿别名苦蒿、臭蒿、香蒿等。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功能。

青蒿喜温暖和较干燥的气候环境。

野生于旷野、山坡、河岸、路旁等处或栽培于低山以下地区。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以四川、陕西、河北、河南等省产量大,常有调出。

其余各地多自产、自销。

青蒿多用于民间防暑、治疟。

其抗疟功能,早在公元300年左右的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即有记载。

1975年,全国对青蒿抗疟疾的系统研究,确定有效成分为青蒿素。

目前,青蒿除作传统中药使用外,大量用作医药工业原料药提取青蒿素。

四川酉阳、南川等地除野生青蒿外,还大量栽培,供药厂生产青蒿素片。

我国青蒿资源比较丰富,但很分散。

传统中医配方用药,采用野生资源可以满足需要。

作为医药工业原料,野生资源已供不应求,应适当考虑扩大人工栽培。

62.细辛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opoides Fr.Schm.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

前两种习称“辽细辛”。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能。

细辛喜阴凉湿润,耐寒,忌强光直射,忌粘土、积水。

野生于富含腐殖质的背阴坡或林下、林缘、灌丛等处。

北细辛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有少量分布。

汉城细辛分布于吉林、辽宁。

中药是如何分类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是如何分类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是如何分类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传统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中药的分类,就是根据中药同和异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达到掌握药物特性和更好地利用药物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学科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切合实际的分类方法,将众多无绪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分门别类,对于中药的认识、掌握和利用,可以提高效率和提供许多的便利。

中药的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对于其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

”可见在汉代已有对药物进行分类的论述。

在本草书籍中,分类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其药性、功效、毒性等特性,将365种药物分别归纳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

此后,梁代陶弘景在其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在“五药:草、木、虫、石、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等七类,从而确立了中药按自然属性的分类方法。

越到后世,不仅分类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而且分类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

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传统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药性分类法,是根据中药药性、功效等特性进行分类的一类分类方法。

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药物性能,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

性能是药物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都少不了用它来进行归纳。

这也是多数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仍保留了三品分类方法的原因。

药性分类法,首创于《神农本草经》,它的三品分类法,以“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

虽然分类比较简略,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本草典籍中,三品分类开创了药物分类的先河,因此对后世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六)(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能。

其根(天花粉)、皮(瓜蒌皮)、子(瓜蒌仁)亦入药。

51.瓜蒌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能。

其根(天花粉)、皮(瓜蒌皮)、子(瓜蒌仁)亦入药。

瓜蒌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

野生于山坡草丛、林缘及阴湿山谷,栽培于低山、丘陵及房前屋后、庭院等处。

全国20余个省、市、区700个左右的县(市、区)均有分布。

品种多交叉。

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浙江、江西等省、市以栝楼为主。

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省、区以双边栝楼为主或兼有。

瓜蒌生产山东肥城、长清、淄博,江苏南通、张家港、海门,河南安阳、淇县、滑县,浙江绍兴、平湖、桐乡,四川万源、仪陇、苍溪、蓬溪、乐至,贵州务川、正安、安顺,安徽怀宁、六安、来安,湖南东安、龙山、桃源、桃江等地。

以山东、安徽、河南、四川等省星大质优,销全国并出口。

建国前,瓜蒌以野生为主,栽培零星,产量小。

建国后,1957年全国年收购量540吨。

1970年全国收购瓜蒌近1400吨,是1957年的2倍多。

1978年全国收购8000
多吨,比1970年增长近5倍,是当年销售量的4倍。

由于生产规模过大,市场饱和,
造成商品积压。

80年代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销基本平衡。

瓜蒌种植分散,生产管理易受忽视。

根据市场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和闲置地种植。

应处理好瓜蒌、瓜蒌仁、天花粉用药比例。

理顺价格,协调发展。

要推广良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52.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 [Forsythia (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

秋初采收未成熟青绿色果实,蒸熟,晒干,称为“青翘”;秋末果实成熟变黄开裂后,采收晒干,称为“老翘”。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

连翘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旱、耐贫脊。

野生于山坡的疏林灌丛中。

宜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

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江西、甘肃等省150个左右的县、市。

主产于山西的安泽、陵川、沁水,河南的卢氏、栾川、嵩县,陕西的商县、洛南等县、市。

销全国并出口。

连翘商品以老翘为主,青翘为辅。

青翘主产于山西,销四川、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地。

我国连翘资源丰富,药用以野生品为主。

建国前仅山西临汾地区(辖安泽、霍县、临汾)年收购量即达250吨。

建国后的1957年,全国收购近4700吨。

其中主产区河南收购4300吨,占90%以上。

进入70年代,由于毁林开荒、自然灾害,加之收购价格偏低,收购量下降,供应紧缺。

在国家扶持下,产区加强了野生资源保护,同时进行人工栽培。

到1980年,全国栽培连翘在地面积近2万亩。

1980—1989年累计发展16.7万亩,每年增加1000吨左右。

80年代连翘供应良好。

连翘是治疗感冒的大宗药材,市场用量大。

要坚持开发与保护资源相结合,保证有足够商品供应。

同时,连翘属于果实类药材,受益时间长,应加强计划性,处理好发展与更新的关系,保持生产相对稳定,防止大上大下,破坏资源。

53.枳壳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消胀的功能。

其落地幼果(枳实)亦供药用,作用同枳壳。

枳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较耐寒、耐高温。

栽培或野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坝、丘陵或低山。

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

主产湖南、四川、江西。

湖南以沅江、益阳、黔阳、辰溪、麻阳、龙山、泸溪,四川以江津、綦江、永川、万县、云阳、蓬溪、遂宁,江西以都昌、戈阳、清江、|>>>>|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之气也;中部人,手少阴,心之气也。

下部天,足厥阴,肝之气也;下部地,足少阴,肾之气也;下部人,足太阴,脾之气也。

合为九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