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纺织材料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_复习材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材料1. 写出部分纤维的单基结构式:p8-9表: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
2. 纤维的细度指标(定义、公式)直接法:用直径、投影宽度、截面积、周长、比表面积;间接法:用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表示。
(1)线密度 特克斯 Nt (tex )——国际标准单位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tex ↑,纤维越粗 。
(2)纤度 旦尼尔(旦数)Nd (denier )——绢丝,化纤常用指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d ↑,纤维越粗.(3)公制支数 Nm——常用于棉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克)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 Nm ↑,纤维越细.4.吸湿滞后现象: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纺织材料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或叫吸湿保守性,吸湿滞后现象)。
L 1000k t G N =LG N k dt 10000=dt k D 109L 9000G N N ==dt k m 10000L N G N ==纤维实际平衡回潮率与纤维在放湿或吸湿前的历史有关。
一般提的平衡回潮率指吸湿平衡回潮率。
产生滞后的原因:吸湿时纤维内部氢键打开,纤维间作用力被破坏,微结构单元距离被拉开。
在此基础上,当蒸汽压减少纤维进行放湿时,(1)水分子已经和较多极性基团结合,要离开必需赋予更多能量;(2)放湿时内部微孔单元已经变大,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原来状态,导致纤维可以保持更多的水分。
所以纤维放湿平衡回潮率会比吸湿平衡回潮率高。
5.温度对吸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空气温度提高,平衡回潮率下降;(水分子及大分子热动能增大;蒸汽压力提高)在高湿高温情况下,纤维因热膨胀,导致内部空隙增多,平衡回潮率略有增加。
纺织材料功能设计知识点

纺织材料功能设计知识点纺织材料功能设计是纺织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纺织材料的设计和改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纺织材料功能设计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纤维材料的选择纤维材料是纺织品的基础,不同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能。
在纺织材料功能设计中,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
常见的纤维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合成纤维等。
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化学纤维如人造纤维和再生纤维,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耐磨性;合成纤维如涤纶、尼龙等,具有较好的牢度和强度。
在功能设计中,应根据产品的特定需求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
二、纤维表面的功能处理纤维表面的功能处理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以增强其性能。
常见的功能处理包括防水、防油、防霉、防菌等。
例如,对于户外运动服装,可以对纤维表面进行防水处理,以增强其防水性能,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功能处理可以通过浸渍、涂覆、喷涂等方法进行,同时还需要考虑功能处理的耐久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纤维材料的混纺与复合纤维材料的混纺与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的纤维进行混合或复合,以产生新的材料特性。
混纺与复合可以改善纺织品的性能,如强度、弹性、耐磨性等。
常见的混纺与复合方式包括纱线混纺、纱线复合、织物复合等。
例如,将棉纤维与涤纶纤维进行混纺,可以兼具棉纤维的柔软和舒适性,以及涤纶纤维的耐磨性和牢度。
四、纺织品的结构设计纺织材料的结构设计是指通过不同的纺织工艺和结构设计,实现纺织品的特定功能。
常见的结构设计包括纺纱、织造、编织等。
例如,采用不同的织造方法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织物结构,如平纹、斜纹、提花等,以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
结构设计还包括纺织品的密度、纱线密度、织物厚度等参数的确定。
五、染色与印花技术染色与印花技术是实现纺织品功能设计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同的染色和印花方法,可以赋予纺织品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以及特定的功能。
染色与印花技术还包括染料的选择和固色剂的使用。
纺织材料考试重点

纺织材料考试重点纺织材料是纺织品制造的基础材料,其质量不仅决定了织物的质量,也对服装的质量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学习纺织材料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考试重点。
以下是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一、纤维纤维是织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学习纺织材料课程时,需要重点掌握纤维的特性、分类、生产、加工等相关知识。
在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不同类型的纤维有哪些特点?如何区分它们?如何生产和加工纤维?二、纺纱技术纺纱是将纤维进行加工制成纱线的过程,是织物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因此非常重要。
在学习纺织材料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纺纱的基本原理、纺纱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和调整技巧等知识。
在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纺纱机械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控制和调整纺纱机械?如何判断纱线的质量?三、织造技术织造是将纱线制成布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
在学习纺织材料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织造的基本原理、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和调整技巧等知识。
在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如何选择不同的织造方式?如何控制和调整织机?如何判断织物的质量?四、染色与印染技术染色与印染是将织物经过加工处理后,赋予其颜色和图案的过程。
在学习纺织材料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染色与印染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染色和印染工艺。
在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如何选择不同的染色和印染工艺?如何控制染色和印染质量?五、纺织辅助剂纺织辅助剂是指在纺织品生产中所用的非纤维材料,主要包括助剂、增效剂、防蚀剂等。
在学习纺织材料课程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辅助剂,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不同类型的辅助剂和其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并使用辅助剂?综上,纺织材料考试重点包括纤维、纺纱技术、织造技术、染色与印染技术以及纺织辅助剂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充分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好地为织物制造行业服务。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答案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纺织材料的加工技术B. 纺织材料的化学性质C. 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D.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质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天然纤维?A. 棉花B. 羊毛C. 丝D. 聚酯纤维答案:D3. 纺织材料的哪些特性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A. 颜色B. 强度和弹性C. 手感D. 重量答案:B4. 纤维的细度通常用哪种单位来表示?A. 米B. 克/米C. 德克萨尔D. 牛顿答案:C5. 以下哪种织物结构属于机织物?A. 针织物B. 非织造布C. 机织物D. 编织物答案:C二、多选题6. 纺织材料的分类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天然纤维B. 人造纤维C. 合成纤维D. 金属纤维答案:A, B, C7. 影响纺织材料强度的因素包括:A. 纤维的细度B. 纤维的长度C. 纤维的截面形状D. 纤维的化学结构答案:A, B, C, D8. 以下哪些是纺织材料的常规测试项目?A. 强度测试B. 弹性测试C. 耐磨性测试D. 耐热性测试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所有合成纤维都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答案:错误(并非所有合成纤维都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这取决于具体的化学结构和制造工艺。
)10. 纺织材料的吸湿性对其舒适性有直接影响。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纺织材料的三大性能指标。
答案:纺织材料的三大性能指标通常指的是强度、弹性和耐磨性。
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断裂的能力;弹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耐磨性是指材料在反复摩擦下不发生损伤的能力。
12. 描述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区别。
答案:天然纤维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纤维,如棉花、羊毛和丝等,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较好的舒适性。
人造纤维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人工制造的纤维,如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等,通常成本较低,生产可控性高,但可能在生物降解性和舒适性方面不如天然纤维。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纤维的物理性能(吸湿性、拉伸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导热性、光泽)一、光泽影响纤维光泽的因素:1、纤维层状结构对光泽的影响在纤维体内,层状结构使纤维体内光的折射率产生差异。
当光照射到具有层状结构的纤维上时,经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所有从纤维内部各个层面上产生的反射光,部分被纤维吸收,部分仍折回到纤维表面而射出纤维体。
多层反射作用使到达纤维表面的反射光产生叠加,不同波长光还会产生干涉作用,使纤维呈现较强的光泽而不耀眼。
2、纤维纵向形态对光泽的影响纤维沿纵向的表面形态结构对光泽有重要的影响,纤维纵向表面平滑一致,则漫反射少,纤维表现出较强的光泽。
没有卷曲长丝的化学纤维,镜面反射较多使得光泽较强;丝光处理后的棉纤维,纤维膨胀使天然卷曲消失,纵向表面较为平滑,光泽较强;粗羊毛鳞片较稀疏,紧贴毛干,表面较为光滑,光泽较强。
细羊毛鳞片稠密,毛干贴紧程度较差,光泽较柔和。
若羊毛鳞片受损伤,光泽就会变得暗淡。
3、纤维横截面形状对光泽的影响对圆形截面纤维,进入纤维的光线可在纤维内部反射面上产生透射和反射。
平行光束照射时,透射光会形成聚焦,形成极光点或线,称为“极光”效应。
对三角形截面纤维,照射在纤维上的光线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效果,进入纤维内部的光线,会产生镜面反射和平行的透射,像棱柱晶体一样转动或不同视角观察,产生光泽暗淡相间的现象,称为“闪光”效应。
获得具有不同光泽度纤维的措施:清除极光、呆板和刺眼现象,采取添加消光剂;实现光泽的层次感、柔和性和细腻闪烁化,采取仿生。
如天然纤维的原纤结构,能增加散射和多次反射与透射,达到柔和、细腻和微闪烁作用;天然纤维原纤的层状排列结构,能增加多层次的折射与反射,达到层次感和柔和作用。
二、吸湿性影响纤维吸湿性的因素:(1)、纤维内在因素1、亲水基团的作用:纤维分子中,亲水基团的多少和亲水性的强弱能影响其吸湿能力的大小。
数量越多,极性越强,纤维的吸湿能力越高。
(论述题增添如下:各种基团对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吸水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如羟基、酰胺基、羧基、氨基等,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很大,能与水分子形成化学结合水。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纺织材料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涉及纤维、纺纱、织造、印染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习纺织材料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协助其快速、高效地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一、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纺织品的基本构成部分,掌握纤维的特性,对于深入理解纺织材料学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纤维材料时,需要了解常见的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等,并掌握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制作工艺等知识。
常见的纤维材料有棉、麻、羊毛、丝、涤纶、尼龙等。
二、纺纱技术纺纱技术是将纤维材料转变为纱线的过程,也是纺织品生产的第一步。
学习纺纱技术时,需要掌握纱线的基本性质和特性,了解常见的纱线品种、纺纱工艺、纺纱机械等知识。
常见的纱线有棉纱、毛纺、丝线、涤纶线等。
三、织造技术织造技术是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过程,是纺织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学习织造技术时,需要了解常见的织物品种、织造工艺、织造机械等知识,并掌握织物的结构和特性。
常见的织物有平织物、斜纹布、提花织物、针织物等。
四、印染技术印染技术是对织物进行染色、印花、整理等处理的过程,可以使织物具有更多的花样和色彩。
学习印染技术时,需要了解常见的染料、印花技术、整理工艺等知识,并掌握印染后织物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染料有天然染料、化学染料、荧光染料等。
对于纺织材料学的学习和复习,还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掌握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和市场需求。
同时,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料,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学习。
总之,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维度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掌握纤维材料、纺纱技术、织造技术、印染技术等知识,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才能在纺织行业有所作为。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以全面性和实用性为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大学课程必修知识点纺织材料 作业及复习资料 【综合版本 】

纺织材料作业及复习资料【综合版本】复习资料混合纤维的公定回潮率:(35%*0.4%+65%*8.5%)/ 100=5.664%(318+286)*10*18/((1-0.05)*1000)=108720/ 950= 114.44g/m2综合作业:一、名词解释(共20分)1. 公定回潮率答:在贸易和成本计算中纺织材料并不处于标准状态,为了计量和核价的需要,各国依据各自的具体条件,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统一规定,称为公定回潮率。
2. 品质支数答:在公定回潮率下,羊毛实际可纺的长度。
3. 导热系数答:在传热方向上,纤维材料厚度为1m ,面积为1m2 ,两个平行表面之间的温差为1度, 1s 内通过材料传导的热量焦耳数。
4. 临界捻系数答:当纱线的密度视作相等时,捻系数与捻回角的正切值成正比,而与纱线粗细无关。
捻系数用来比较体积质量,不同细度纱线的加捻程度。
(使纱线强力达到最大值时的纱线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αcri 。
)5. 吸湿滞后性答:同样的材料在同样的大气条件下,从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大于从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这一性能称为材料的吸湿滞后性。
6. 紧度答:织物的紧度是指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上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有经向紧度E T、纬向紧度E W、和总紧度E z之分。
7. 机织物与非织造布答:机织物是由相互正交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照其组织规律经纬起伏交叠织成的织物。
非织造布是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黏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无、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8. 半线织物与交织织物答:半线织物是指交叉两系统纱线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维向)织成的机织物、编结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合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交织织物是指经、维、或经与维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编织物;或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合并或间隔针织而成的织物。
纺织材料考试重点

纺织材料考试重点1. 纺织基础知识1.1 纺织历史•了解纺织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熟悉不同纺织工艺的演变和影响因素1.2 纺织材料分类•掌握常见纺织材料的分类方法•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1.3 纺织加工技术•了解纺织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理解各个加工环节对纺织品性能的影响2.1 纤维的基本知识•熟悉纤维的定义、特性和分类•掌握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检测方法2.2 天然纤维•了解常见的天然纤维种类、生产地区和特点•理解天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2.3 合成纤维•熟悉常见的合成纤维种类、生产工艺和特性•掌握合成纤维的结构和性能2.4 功能纤维•了解功能纤维的定义和分类•理解功能纤维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1 面料的分类与组织结构•掌握面料的分类方法和常见组织结构•理解不同组织结构对面料性能的影响3.2 面料的性能与评价•了解面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指标•掌握评价面料品质的方法和标准3.3 面料的染色和整理•熟悉面料的染色和整理工艺•掌握常见整理效果的实现方法4. 纺织品性能与测试4.1 纺织品的物理性能测试•了解纺织品的物理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掌握常见测试仪器的使用和操作4.2 纺织品的化学性能测试•熟悉纺织品的化学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掌握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危险控制4.3 纺织品的机械性能测试•理解纺织品的机械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掌握常见机械性能测试仪器的使用技巧5. 纺织材料的应用与发展5.1 纺织品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了解纺织品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和应用•掌握纺织品选择与搭配技巧5.2 纺织材料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了解纺织材料领域的新技术和前沿研究•掌握纺织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上是纺织材料考试的重点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适功能纺织品 卫生、保健功能纺织品 防护功能纺织品 其他功能纺织品
功能性纺织品可应用功能性纤维、功能性整理和复合等技术手段获得。
Functional Fibers
差别化纤维 高性能 高感性纤维
特种纤维
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能上获得 改善的纤维。 Physical: 1.改进聚合与纺丝条件:如温度、时间、介质、浓度、凝固浴,可改变高聚物聚合度 及分布、结晶度及分布、取向度等。 2.改变截面:如采用特殊的喷丝孔形状开发异形纤维。 3.表面物理改性:如采用高能射线(γ射线、β射线)和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进 行刻蚀、涂抹、电镀等。 4.复合: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 一根纤维的技术。 5.混合:即利用聚合物的可混溶性和溶解性,将两种聚合物混合后喷纺成丝。 • Chemical: • 通过改变纤维原来的化学结构来达到改性目的的方法,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接枝、交 联。 • 1.共聚: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的方法。例如,丙烯晴 与氯乙烯或偏氯乙烯共聚可以提高聚丙烯晴的阻燃性能,而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间苯二 甲酸黄酸钠或对苯二甲酸黄酸钠共聚则可以改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 2.接枝:是通过一种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纤维的大分子链上能接上所需要的基 团。接枝可以在聚合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成形纤维表面进行。 • 3.交联:交联是指使纤维大分子链间用化学链联结起来。当聚合物交联时,所有 的单个聚合物链形成一个大的三维网状结构。将使玻璃化温度提高,纤维的耐热性、抗 皱性、褶裥保持性、尺寸稳定性、弹性和初始模量获得改善,对纤维拉伸强度和伸长也 有一定影响。
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 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的技术。通过复合,在纤维同一截 面上可以获得并联型、皮芯型、海岛型等其它复合方式的复合纤维。
一般把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 高性能纤维目前还没有共同的定义,一般是指强度大于17.6cN/dtex, 模量在440cN/dtex以上的纤维。 高感性纤维: 指具有可用于工业和技术中的有关物理和化学功能如 光、电、磁、声、热等特性的各种材料,指纤维受到外部作用时, 使这些作用发生质的转变或量的变化,使纤维产生导电、传递、储 存、光电及生物相溶性等方面的能力。包括 电功能材料、磁功能材 料、光功能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储氢材料、生物医学材料、 组织工程材料、纳米药物载体、功能膜、功能陶瓷、功能纤维。
抗菌(Anti-bacterial)纺织品
抗菌纺织品是指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 作用的纺织品,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纺织品被微生物沾污 而损伤,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疾病,保证人体的健康和 穿着舒适,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纺织品获得卫生 保健的新功能。
用途:医疗用品、婴儿用品、卫生用品、功能性服 装、功能型装饰材料等。 按抗菌剂的结构分为: 无机:TiO2、ZnO、沸石、磷灰石等多孔物质以及银、铜、锌 等金属及其离子化合物 有机:有机酸、酯、醇、酚类物质 生物:从动、植物体内提取的以及经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抗菌 剂,如黄连素、四环素等大分子结构化合物,以及大蒜之类 的植物;
吸湿排汗纺织品是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 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人们也将该种纤维称为“可呼吸 纤维”。 1.纤维截面形状的变化 改变喷丝孔形状对于提高纤维输水性是简单、直观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输水性提高主要 是由于在异形纤维的纵向产生了许多沟槽,纤维通过这些沟槽的毛细管效应起到吸湿排汗的 功效。杜邦公司发明的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异型、中空聚酯纤维Dacron就是这些新合纤的一 种。而由这种纤维制成的一种高功能面料称为柯梦丝(Coolmax)。Coolmax功能面料具有良 好的吸湿排汗和透气性,衣物可以很快干爽,穿着舒适,容易打理。 2. 织物结构设计 高度达到20米的杉树从根部吸收的水分能上升到树梢,这是由于导管巧妙地利用了毛细 管现象所产生的效果。这样一种毛细管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变细的形态,解决了芯吸收高度与 传输速度的矛盾。运用这种原理的100%聚酯多层结构针织品已开发出来,靠近肌肤一侧用粗 纤维形成粗网眼,外侧则配臵细的纤维形成的细网眼,通过这种形式使汗水迅速向外部放出。 另外,设计面料时,应该考虑不同用途原料的选用。例如,双层休闲服面料设计时,通常采 用里层吸湿快干纤维外层棉,则从分利用了吸湿快干纤维快速吸汗功能,而外层棉储水能力 强进一步加快了其吸湿能力。然而在专业运动服和户外服装中,往往里外层都采用吸湿快干 纤维,因为大量排汗时,棉的储水能力会增加运动员的负担。 3. 特殊的染整方法 为了使纤维表面亲水化,通常吸湿排汗面料还需经过特殊染整工艺。海天轻纺有限公司在开 发CoolDry纤维产品时,通过与国内外染料助剂厂商合作,摸索出一套特殊有效的染整方法, 要求: 1)施加助剂后纤维表面与水的接触角要小; 2)要求在洗涤时该助剂不易脱落; 3) 特殊的柔软整理。若柔软剂拒水不能达到吸湿效果,亲水性太好又不能达到快干目的。 即需 要控制柔软剂对水的亲和性。
•
纺织品功能整理 方法: 物理技术:等离子、激光 化学技术:功能整理剂、化学镀等 生物技术:酶处理 纳米技术: 功能整理: 防水、拒水和拒油整理:在织物上施加一种整理剂,改变纤维表面层的组成,纤维 表面被整理剂包覆,表面性能不再是纤维原来的性能,变得不能被水或油湿润,这 样的整理称拒水拒油整理。 阻燃整理:阻止织物燃烧。或使纺织品燃烧速度放慢,离开火焰后不燃烧。 化学抗静电方法---抗静电整理剂 提高纤维的吸湿性---亲水性抗静电剂,吸收水分降低表面电阻,受空气湿度影响 。 卫生整理目的: 使纺织品具有抑制菌类生长和繁殖的功能。阻止细菌在织物上繁殖产生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