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介质适用对象
分析目前常用的消防灭火系统及适用场合

分析目前常用的消防灭火系统及适用场合一、室内消火栓系统1、组成作为最常用的灭火设施,室内消火栓系统通常由高位消防水箱、供水管网、消火栓箱、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池、稳压装置、消防水带、水枪等组成。
2、参数(1)水压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有一定的水压,保证消火栓的水枪射流有一定的充实水柱长度,以满足扑救火灾的要求。
各类建筑物对水枪充实水柱长度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低层建筑。
一般不应小于7m;但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不应小于10m;高架库房内,不应小于13m。
②高层民用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小于13m;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时,不应小于10m。
③高层工业建筑内,不应小于13m。
④人防工程内,不应小于10m。
⑤停车库、修车库内,不应小于10m。
(2)水枪水枪是灭火的主要工具。
室内消火栓一般采用直流式水枪。
水枪喷嘴口径一般为13、16、19mm。
喷嘴口径13mm的水枪配用50mm的水带。
喷嘴口径16mm的水枪配用50mm或65mm的水带,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配用65mm的水带。
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设备,应根据消防流量和充实水柱长度要求,选择水枪的规格。
一般情况下,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不小于2.5L/s的建筑内,可选用口径16mm(个别情况下,根据流量计算,也可采用口径13mm)的水枪;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不小于5L/s的建筑物内,宜选用口径19mm 水枪。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设备,应配备喷嘴口径不小于19mm的水枪。
(3)水带室内消火栓设备一般采用直径为50mm和65mm的麻质或胶里水带。
每个消火栓处配备水带一条,水带长度可为15、20、25或30m四种。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配备的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m。
(4)消火栓室内消火栓是具有内扣式接口的球形阀式龙头。
它的一端与消防竖管相连,另一端与水带相连。
消火栓的检口直径不应小于所配备的水带的直径。
消火栓有单出口和双出口两种。
灭火器储存条例

灭火器储存条例一、引言灭火器是一种重要的消防设备,能够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灭火器的正常使用和储存安全,制定灭火器储存条例至关重要。
二、灭火器的分类及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的灭火介质和使用场所,灭火器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多种类型。
每种灭火器都有其适用的灭火场所和灭火对象,且有相应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三、储存环境要求1. 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远离易燃物品和高温区域,以防因温度过高或受到火源直接照射而触发灭火器。
2. 灭火器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并保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以及无腐蚀性和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在。
3. 灭火器应储存在固定的架子或支架上,以防止灭火器倾倒和损坏。
4. 使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时,应分类储存,并标明灭火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四、储存要求1. 灭火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压力正常、安全销封完好,并保持外观清洁。
2. 合格的灭火器应定期更换,一般为五年一次,经检测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使用。
3. 灭火器要远离任何可能损坏其密封性能的物品,如尖锐器具或重物。
4. 部分灭火器需要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五、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1. 灭火器的指示说明应明确标示在灭火器身上,并在有火灾危险时能够快速找到和操作。
2. 定期对灭火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如清洗外部灰尘、检查密封性能,并如实填写维护记录。
3. 在行使灭火器扑灭火灾时,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拉开安全销、瞄准火源,持续喷射灭火介质等。
六、应急预案1. 每个室内区域都应制定灭火器使用的应急预案。
2. 在火灾发生时,应迅速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3.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火灾逃生路线。
七、罚则1. 未按规定进行灭火器储存和维护的,将受到警告、罚款或吊销执照等处罚措施。
2. 对于故意损坏灭火器或私自擅自使用灭火器的人员,将予以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八、总结灭火器的储存与使用对于保障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灭火介质适用对象优选PPT文档

❖ 扑救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着火(分BC干粉、ABC干
❖ 粉)。
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扑救。
气体灭火介质,压缩到灭火器钢瓶内呈液、 仪器、图书、档案、资料等火灾。
❖ 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因为遇水会发生化
不导电,主要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贵重
气相混合,释放后因吸热结冰呈雪花状固体 不导电,主要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贵重
❖ 汽油、酒精等)着火,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
气相混合,释放后因吸热结冰呈雪花状固体 一种常用、有效的固体灭火介质,不导电,可用于
❖ (俗称“干冰”)。 气体灭火介质,压缩到灭火器钢瓶内呈液、
(1)❖碱金主属着要火——用因为于水与扑碱金救属(如油金属品钾、火钠)作灾,如油罐、油池、油槽、油 桶等着火。 不导电,主要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贵重
❖ 气体灭火介质,压缩到灭火器钢瓶内呈液、
(6)高压电气、带电设备火灾,在没有良好接 仪器、图书、档案、资料等火灾。 气相混合,释放后因吸热结冰呈雪花状固体 气溶胶灭火剂不会破坏臭氧层,几乎不产生温室效应,灭火后对环境无 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会引起爆炸。 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因为遇水会发生化 一种常用、有效的固体灭火介质,不导电,可用于 (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火灾不能用强 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喷雾水可以灭油火,可以驱散 ❖ 可燃性气体,防止爆炸。
❖ 不能用水扑救的火灾有:
❖ (1)碱金属着火——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 ❖ 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会引起爆炸。 ❖ (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着火——如碳化钾、碳化钠、 ❖ 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因为遇水会发生化 ❖ 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引起着火和爆炸。
消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内容第一章:火灾基础知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了解火灾的基础知识对于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火灾的定义、分类以及火灾的传播方式。
1.1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可燃物质遭受热能作用或自身发热自燃,导致失控的燃烧现象。
火灾通常伴随着明亮的火焰、密集的烟雾和高温环境。
1.2 火灾的分类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和可燃物的形态,火灾可分为四类:1.2.1 A类火灾:指可燃固体物质着火,如木材、布料和纸张等。
此类火灾最为常见,灭火时可使用水或干粉灭火器。
1.2.2 B类火灾:指可燃液体或可熔融固体物质着火,如汽油、润滑油和蜡烛等。
灭火时可使用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1.2.3 C类火灾:指带有导电性的气体(如天然气、丙烷等)着火。
此类火灾灭火时需切断气源,并使用气体灭火器。
1.2.4 D类火灾:指金属物质着火,如镁、锂和钠等。
灭火时需使用专用的金属灭火剂。
1.3 火灾传播方式火灾可通过三种方式传播:1.3.1 辐射传播:指火焰散发的热辐射能够引燃周围可燃物质,间接引起火灾的蔓延。
1.3.2 导热传播:指火源与可燃物之间通过直接接触而传导热量,使可燃物温度升高并发生燃烧。
1.3.3 对流传播:指火焰所产生的热对流将热能传递给周围可燃物质,使其燃烧。
第二章:消防器材与使用为了有效处置火灾,消防安全工作者需要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消防器材及其适用场景。
2.1 灭火器灭火器是最常用的消防器材之一。
根据不同的灭火介质,灭火器可分为水、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等类型。
2.1.1 水灭火器:适用于灭火对象为固体物质(A类火灾)。
使用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喷射距离,并避免使用于带电设备或油类火灾。
2.1.2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液体和固体物质(A类和B类火灾)。
使用时应将泡沫喷射在火源上方,避免形成油泡。
2.1.3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带电设备和液体物质(B类和C类火灾)。
使用时需注意保持适当距离,并注意避免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
消防灭火器使用规定

3 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
➢ 3.0
3.0.6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在引入管处采取防止倒流的措施。 当采用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时,该倒流防止器应设置在清洁卫生的场所,其排水口应采取防止被水 淹没的措施。 3.0.7 消防水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质应满足水基消防设施的功能要求; 2 水量应满足水基消防设施在设计持续供水时间内的最大用水量要求;
3 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
➢ 3.0
3 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和用作消防水源的天然水体、水井或人工水池、水塔等,应采取保障消防车 安全取水与通行的技术措施,消防车取水的最大吸水高度应满足消防车可靠吸水的要求。 3.0.8 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设计持续供水时间内的消防用水量要求,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 在火灾中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在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情况下,有效容积应大于或等 于50m³,其他情况下应大于或等于100m³;
3 消防给水与消 火栓系统
3 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
➢ 3.0
3.0.1 消防给水系统应满足水消防系统在设计持续供水时间内所需水量、流量和水压的要求。 3.0.2 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应大于或等于0.60MPa。高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 工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采用高位消防水池、水塔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为高位消防水池、水塔的最大静压; 2 对于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根据市政给水管网的工作压力确定; 3 对于采用高位消防水箱稳压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为消防水泵零流量时的压力与消防水泵吸水 口的最大静压之和;
3 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
➢ 3.0
3.0.11 消防水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水泵应确保在火灾时能及时启动;停泵应由人工控制,不应自动停泵。 2 消防水泵的性能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 3 消防水泵所配驱动器的功率应满足所选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所需功率的要求。 4 消防水泵应采取自灌式吸水。从市政给水管网直接吸水的消防水泵,在其出水管上应设置有空气隔断 的倒流防止器。
消防安全与建筑物灭火用水

消防安全与建筑物灭火用水消防安全一直是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和发展,灭火成为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而在灭火中,水作为最常用的消防灭火介质,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本文将以消防安全与建筑物灭火用水为题,探讨建筑物灭火用水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消防安全中的作用。
一、建筑物灭火用水的重要性建筑物灭火用水作为最常用的消防灭火介质之一,具有以下重要性:1.1 独特的物理特性水作为灭火介质,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如高比热、高热传导性、蒸发吸热等。
这些特性使得水在扑灭火灾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并有效降低火源温度,使火势得以控制和扑灭。
此外,水还能制造冷却效应,阻止火势的继续蔓延。
1.2 广泛的适用性建筑物灭火用水在各类火灾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无论是普通火灾还是化学火灾,水都可以有效地进行灭火。
而且,水与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相容性较好,在灭火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1.3 安全可靠的灭火方式使用水进行灭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
相比其他灭火介质,如气体、泡沫等,水在日常生活中易获取、成本低廉,并且不存在潜在的爆炸隐患。
此外,水也不易燃烧,对于消防人员和被灭火对象都较为安全可靠。
二、建筑物灭火用水的使用方式在建筑物灭火中,灭火用水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火灾性质和建筑物特点选择合适的使用方式具有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使用方式:2.1 喷淋系统喷淋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灭火用水系统,主要用于防止火灾的蔓延。
喷淋系统通过在建筑物各个区域或特定场所布设喷头,建立喷水雾化形态,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喷淋系统可以根据火警信号自动启动,也可以手动启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2.2 水雾系统水雾系统是一种较新的灭火用水系统,其原理是通过将水压力增大和雾化技术结合,将水雾化为微小的颗粒,喷射到火灾现场。
水雾系统可以将灭火用水更加细化,增大水与火源接触面积,加快冷却速度,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
水雾系统在保护重要设备和特定场所的灭火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说明

一.主要用途与适用范围1.概述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具有无色、无味、灭火后无固、液相残留物,不导电、不击穿电子电器设备等良好的性质,它作为洁净的气体灭火剂对大气的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本身属于低毒,经过大量的毒性试验,七氟丙烷的毒性与1301相当,当设计浓度小于9%可用于经常有人工作的防护区,是一种理想的灭火剂。
2.3.4.·活泼金属,如:钠、钾、镁、钛、铀、锆等;·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钾等。
二.系统技术参数1.七氟丙烷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剂是不导电介质,不含水性物质,不含有固体粉尘、油渍,它是液态储存,气态释放。
喷放后可自然排出或由通风系统迅速排除。
现场无残留物,不会受到污染,善后处理方便。
其物理特性见下表表1.七氟丙烷物理性质2.灭火机理七氟丙烷灭火剂由于缺乏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而对灭火有很好效果的溴元素,因而要求灭火浓度偏高。
但其灭火机理是对火产生物理变化及化学反应(1301仅产生化学反应),而且进行三气体灭氟丙烷灭火瓶、钢瓶架、单向阀、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驱动装置、软管、选择阀、管网及喷嘴等)组成。
单元独立系统示意图图中1.喷头2.火灾探测器3.压力开关4.安全阀5.HFC227ea灭火瓶组6.电磁启动器7.启动气瓶8.报警控制器9.喷洒指示灯10.紧急启动/停止按扭11.声光讯响器(室内室外各一个)组合分配系统示意图图中:1.喷头2.火灾探测器3.压力开关4.安全阀5.气动启动头6.选择阀7.单向阀8.HFC227ea灭火瓶组9.电磁启动器10.启动气瓶11.报警控制器12.喷洒指示灯13.紧急启动/停止按扭14.声光讯响器(室内室外各一个)·单元独立系统—一个七氟丙烷供应源,通过固定的管网和喷嘴,对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实施保护。
·组合分配系统—一个七氟丙烷供应源,通过区域选择阀、固定的管网和喷嘴,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实施保护。
常用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及适用范围

常用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及适用范围1.水灭火原理冷却、窒息。
有些火灾不适宜用水扑救,如过氧化物、轻金属、高温黏稠的可燃液体、遇水燃烧物质(如电石CaC2)等火灾,以及其它用水扑救会使对象遭受严重破坏的火灾。
2.泡沫灭火剂灭火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冷却、窒息。
泡沫灭火剂〔化学泡沫和空气泡沫〕是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方法与水混合产生灭火泡沫的药剂。
其灭火原理是,泡沫比重远小于一般可燃、易燃液体比重,因此它可以漂浮于液体表面,形成覆盖层。
关于固体可燃物可粘附于表面,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阻断火焰热辐射以及燃烧物与四周可燃物的蒸发。
同时,泡沫析出,液体蒸发又可使燃烧温度下降,其水蒸气又能降低燃烧物四周的氧气含量。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开采、提炼加工、储存运输、装卸和使用甲、乙、丙类液体的场所。
不适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台以及储存液化烃的场所。
中、高倍数适用于汽油、煤油、柴油、工业苯等B类火灾,木材、纸张、橡胶、纺织品等A类火灾,封闭带电设备场所的火灾,液化石油气流淌火灾。
抗溶泡沫灭火器还可以扑救水溶性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泡沫灭火剂不适宜扑救忌水化学物品、电气和C、D类火灾。
3.干粉灭火剂灭火原理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易于流动的细小固体粉末〔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铵盐等〕。
它是靠加压气体〔液态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力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加压气体的雾状粉流,当干粉与火焰接触便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而把火扑灭。
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
由于干粉有5万V以上的电绝缘性能,因此也能扑救带电设备火灾。
4.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卤代烷灭火原理主要是通过氟、氯和溴等卤素氢化物的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捕捉、消耗火焰中的自由基,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迅速将火焰扑灭。
适用范围:电气、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天然气、文物档案等火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
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着火,喷雾水可以灭油火,可以驱散 可燃性气体,防止爆炸。 不能用水扑救的火灾有: (1)碱金属着火——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 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会引起爆炸。 (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着火——如碳化钾、碳化钠、 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因为遇水会发生化 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引起着火和爆炸。
5、6、7以上四种灭火介质适用对象参照产品说明。
2.泡沫
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油罐、油池、油槽、油 桶等着火。
3.干粉
一种常用、有效的固体灭火介质,不导电,可用于 扑救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着火(分BC干粉、ABC干 粉)。
4.二氧化碳
气体灭火介质,压缩到灭火器钢瓶内呈液、 气相混合,释放后因吸热结冰呈雪花状固体 (俗称“干冰”)。 不导电,主要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贵重 仪器、图书、档案、资料等火灾。
(3)轻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食用油、 汽油、酒精等)着火,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 (4)熔化的铁水、钢水着火,不能用水扑救, 因熔化的铁水、钢水温度高(约在1600摄氏度), 水蒸气在1000摄氏度以上时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 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火灾不能用强 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扑救。 (6)高压电气、带电设备火灾,在没有良好接 地装置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
5.七氟丙烷、三氟甲烷
是卤代烷(1211、1301)灭火剂的替代产品,中国 已于2005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和使用1211灭火 剂, 于2010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和使用1301灭火 剂。
这两种灭火剂都是人工合成的无色、无味、不导电 的气体灭火介质,灭火效率高,灭火后无残留物。
6.惰性气体
由氮气(52%)、氩气(40%)、二氧化碳(8%)混合而成,无色、无味、 无毒,不导电,灭火过程洁净,灭火后不留痕迹。
7.气溶胶
是由微细的固体颗粒(金属氧化物、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液体颗粒 (水蒸气),在惰性气体(二氧化碳)介质中悬浮、弥散形成的溶胶状 物。
气溶胶灭火剂不会破坏臭氧层,几乎不产生温室效应,灭火后对环境无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