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织物上的硅油有哪些方法

合集下载

织物柔软整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织物柔软整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有机硅柔软剂能赋予织物柔软滑爽、丰满有弹性的手感以及防皱、耐磨、耐水洗和缝纫性好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因而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但有机硅柔软剂在柔软整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硅油斑之类的疵点,给染整加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本文针对柔软剂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疵点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1柔软剂的分类柔软剂大体上可分为脂肪酸衍生物类和有机硅类。

脂肪酸衍生物类是常用的传统柔软剂,有机硅类是后来居上的新品种。

有机硅类柔软剂的发展速度很快,不断有各种性能和功能的新产品问世。

有机硅类柔软剂的效果比脂肪酸衍生物类柔软剂更佳,耐久性也更好,所以在纺织品柔软整理的使用中占据主体地位。

但正因为其耐久性好,也给其去除带来一定的难度,使回修或回修复染处理变得困难,如果产生硅油斑就更难回修。

有机硅类柔软剂大多为阳离子、弱阳离子或非离子型,在生产加工时常与固色剂同浴使用,温度一般为30~45℃;柔软整理后不洗涤,经焙烘后成膜的牢度更高。

如果操作不当,有机硅类柔软剂很容易发生破乳漂油问题,有些需要在染色机上进行处理,如成衣、纱线、散纤维染色后需在染缸内上柔软剂等,时间久了设备内容易留下有机硅的残留物。

有机硅水溶性较差,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必须经过乳化才能使用。

为了增加硅油的水溶性,常在一些硅油中加入自乳化剂,使其在水中具有自乳化功能。

因此,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掌握有机硅油的性质特点,违反操作工艺流程,就会出现破乳漂油现象,导致硅油斑等问题。

2有机硅类柔软剂的特点有机硅类柔软剂适宜的工作条件及理化特征:祝令海摘要天然纤维如棉、麻、羊毛、蚕丝等经过练漂、染色、印花加工或功能性整理后,纤维受到一定的损伤,织物变得较为粗糙,光泽变暗,甚至影响缝纫性能,因此需要进行柔软整理。

合成纤维的手感比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差,织物经过高温定形后,手感变得非常糙硬,只有通过柔软整理才能赋予织物柔软的手感,以此来提高其性能。

关键词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有机硅;硅油斑中图分类号:TS195.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20)11-0012-03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fabric softening finishingZHU LinghaiAbstract After bleaching,dyeing,printing or functional finishing,natural fibers such as cotton,hemp,wool and silkare damaged to some extent,and the fabric becomes rough and dull,even affecting the sewing performanc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oft finishing.The handle of synthetic fiber is worse than that of natural fiber such as cotton,wool,silk and hemp.After high temperature setting,the handle of synthetic fiber becomes very rough and hard.The soft handle of fabric can be obtained only by soft finishing,so as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Key words natural fiber;synthetic fiber;silicone;silicone oil stain织物柔软整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收稿日期:2020-10-20作者简介:祝令海,工程师,E-mail:*****************,熟悉针织和梭织的前处理、染色、印花(涂料、活性、分散、酸性印花等)、后整理的工艺及加工、各工序印染助剂的应用,对后整理助剂具有一定的复配能力。

硅油水洗工艺

硅油水洗工艺

硅油水洗工艺
硅油水洗工艺是指在染色或印花之后,对织物进行硅油处理,然后进行水洗的一种加工工艺。

硅油处理可以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织物的光泽度和手感,并且可以提高织物的耐褪色性和耐洗涤性。

水洗过程可以去除多余的硅油和染料残留,使织物更加柔软。

硅油水洗工艺的优点是可以改善织物的质感和外观,提高织物的附加值,同时也可以减少染色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但是,硅油处理也会给后续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注意硅油处理的时间和温度,以避免对后续加工造成不良影响。

- 1 -。

硅油剥除剂去油剂

硅油剥除剂去油剂

ZJ-DAJ002 硅油、防水剂剥除剂
ZJ-DAJ002 具有优良的乳化和分散能力,是适合于硅油、防水剂剥除的助剂,解决了硅油或防水剂处理织物后不能回修和改色的大问题。

产品特性
◆优良的乳化性能,整理后的织物易重染和修色
◆能有效去除、分散织物上的硅油和含氟防水剂
化学及物理参数
离子性:阳离子
外观(25 C):透明液体
溶解性:能与水混合,溶解后为透明液体
应用
参考工艺
指导配方:
溢流(浴比:1:10)
1.0-3.0 g/l ZJ-DAJ002
1.0-2.0 g/l 渗透剂JFC
1.0-
2.0 g/l 纯碱
试验举例:
织物: 梭织布
柔软剂40g/l,
轧液率:70%,
烘干:130℃X3min
结果
处理前>3min
退浆方法
处理后的白度82.85
处理前的手感 5
处理后的手感 2
* 手感: 从5 到1, 5 是最好的,1 是最差的。

保管及储存
储存稳定性:至少 12 个月
储存和运输:热稳定
产品在 0ºC 以下会发生变化
经加热和搅拌后仍可使用
注意:对于意外情况和各种火灾的处理,以及有关环保、毒性、运输、储存等
的资料,请查阅另外的产品安全数据资料。

定型之硅油斑

定型之硅油斑

定型之硅油斑硅斑在织物表面的直观表现为出现小至针尖大至米粒大小的油斑,极端条件下面积可能会更大,有时会因为浮色而导致油斑有一定颜色,该斑点犹如小湿点,手感柔软无颗粒感,烘干前极难发现,极难去除。

究其因是硅油破乳漂油导致,常出现在整理和水洗过软工艺后。

硅斑的形成硅油及防水剂分子的神秘面纱1.普通硅油分子结构2.防水剂分子结构3.整理剂在织物表面的效果图及示意图硅油斑的形成原因1碱性问题:棉织物前处理时通常要用较高浓度的碱处理以去除织物杂质(尤其丝光碱用量更大),碱进入纤维内部不容易洗净,染色时(活性还原染料)也要加碱,因此在后整理时布面有可能呈碱性。

而化纤织物在染色完成后都要经过还原清洗,目前印染厂还在使用保险粉和烧碱清洗,如果后面清洗不干净,也会造成上柔软前布面带碱。

而普通硅油是不耐碱的,在碱性条件下会破乳,这也就是工厂在做浸轧柔软时通过几千米后发生粘辊的原因。

因此柔软前布面必须洗净碱剂或在工作液加入醋酸,保持轧槽PH5-6。

2凝聚问题:在含有短纤维的织物上(棉布、T/R布、绒类),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部分短纤掉落下来,布上掉落下来的短纤在轧槽中累积,与普通硅油产生粘聚,随着整理液上行至轧辊,与被挤压破乳的硅油黏结在一起,形成粘辊或硅斑。

而水质比较差时,也会与普通硅油凝聚产生粘辊,另外绒毛织物也会存在类似情况,开车前做好清洁工作,发现花毛随时清理。

3电荷稳定问题:棉布所用染料、增白剂大都为阴离子型,而棉增白基本都是在定型机上完成的。

另外染色布当色光不对时需要微调修色,修色通常都在上柔软整理剂时追加少量染料或涂料,而工厂一般使用普通硅油(弱阳离子)会产生阴阳电荷吸引反应,造成凝聚而粘辊,而阴离子硅油手感软度又达不到要求,造成工厂的困惑。

加工中必须考虑电荷一致性。

4温度问题:棉长车染色出来的布都要经过烘筒烘干,大卷装或堆在布箱中,如果未充分冷却,特别是大卷装的布,在上柔软时织物表面温度有可能较高,造成轧槽工作液温度升高(尤其是夏天),有时能到60℃以上,而普通硅油耐热性不好时也会造成粘辊。

去除织物上的硅油有哪些方法

去除织物上的硅油有哪些方法

去除织物上的硅油有哪些方法?染厂最为头疼的是已经固过色,已经上过柔软,突然发现有硅油斑,或者色光不对,需要去除硅油。

比如用含硅柔软剂处理的涤纶织物上留下很多硅油渍,那要怎么去除这令人烦恼头疼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常会发生织物染色后已经作了固色、柔软等处理,又发现有染色的疵病,使染色成品因质量问题而不能放行。

其中有的可以通过补加染化料复染来给予客服,如下偏性色差、色光偏离性色变等;有的则需要经过剥色后再重新染色,如,上偏性色差,色相差、或者色花、色渍、色不匀(左右色差、前后色差)。

在未经固色与柔软等处理工序时,一般作回修、复染相对都要容易简单,而经固色、柔软等处理环节、尤其是经过焙烘或热定型后,使难度大增。

总所周知,回修前若不把固色剂、柔软剂的残留物质和反应生成的物质从纤维上充分洗去,将会使回修后出现严重的色花问题,因固色剂、柔软剂中级大多数为阳离子或弱阳离子性质,多数柔软剂品种还具有拒水性能,都将导致回修、复染时渗透不良、吸收不匀。

特别是有机硅柔软剂,与纤维反应交联成膜后,膜的坚固牢度更远高于脂肪酸衍生物类柔软剂和固色剂,使回修问题更为复杂,严重时甚至连改染成黑色都会出现明显的色花。

下面如下方法可以去除织物上的硅渍:1.可以先把油斑的小块剪下来用手工加去油剂搓洗,如果可以洗掉就直接用去油剂90-100度热洗。

2.可以用专用的去硅油助剂,也是同样先用小样试再投大货生产3.用高压喷枪以有机溶剂或高强力的清洗剂作手工回修,尚具一定的适用性,但也常易留下一些淡淡的渍痕印。

后整理给以纺织品的功能越多,所用的助剂品种、类型也越多。

对于疵病的处理也越来越困难和复杂。

尤其对羊毛、羊绒真丝等蛋白质类纤维,品种的高档性和娇嫩性决定了回修处理更为小心谨慎。

特别对纱线类产品,由于系单纱、单丝(线),可承受能力更远低于织物、成衣,所以要尽量避免过多的进行回修。

因为一旦强力受损,纤维被破坏,便将无法恢复:有机硅油的难除性,尤其对蛋白质纤维和某些强力较低的纱线类产品的剥除回修,不能不说至今仍然是个难题。

硅胶沾衣服上怎么处理

硅胶沾衣服上怎么处理

硅胶沾衣服上怎么处理硅胶沾衣服上怎么处理硅胶沾衣服上的处理方法:沾上此胶的衣物,应先用松节油将污斑润湿使之软化,再用汽油揩除。

对于已经干燥的斑痕,宜先用奶油或人造牛油涂在上面,然后用汽油或松节油擦拭,之后再用10%的氨水擦拭,直至把污迹全部清洗干净。

也可以用松节油将污斑润湿或用白瓷土粉与松节油的混合物涂在污斑上,过4~5小时后擦掉,再用热的肥皂水洗干净。

此外,使用溶剂三氯甲烷、松节油以及三氯甲烷与(1;1)混合溶剂、乙醚与(1;1)混合溶剂,都对去除油基色料与干性油斑很有效。

对棉麻织品上的油彩斑痕,可用氨水擦拭,再用清水过几遍便于净了。

对毛织品上的油彩斑痕,可用绿肥皂(又名软皂、钾皂)10份、氨水3份和酒精12份的混合物清除。

对人造丝服装上的此类斑痕,可用浓度96%的酒精8份、3份的混合液去除。

对染色织物上的此类污痕,先用纯净的热甘油溶液润湿,再用棉球蘸甘油紧紧地压在污痕上(禁止揩擦,揩擦会引起斑痕周围的颜色产生变化)去除。

对白色衣物和不褪色衣物上的'此类斑痕,使用浓酒精或者浓酒精与浓度5%的氨水混合液来处理。

当其上仍残留带颜色的清洗斑迹时,则应使用浓度3%的溶液来处理。

当服装为白色棉布和亚麻布时,需用漂的水溶液或漂与洗涤用纯碱的混合剂的水溶液去除。

其他衣服污渍的处理方法:1、万能胶渍的去除衣物上沾染了万能胶渍,可用丙酮或香蕉水滴在胶渍上,要用刷子不断地反复刷洗,待胶渍变软从织物上脱下后,再用清水漂洗。

一次不成,可反复刷洗数次,终可洗净。

含醋酸纤维的织物切勿用此法,避免损伤衣物面料。

2、白乳胶渍的去除白乳胶是一种合成树脂,是聚醋酸乙烯乳浆。

它的特点是除了尼龙绸之类以外,对绝大多数纤维素质材料均有粘接作用,故能牢固地粘附在衣物上。

它还有一个能够溶解于多种溶液中的特点。

我们就利用它自身的特点找出去除的方法。

可用60℃白酒或8:2的酒精(95%)与水的混合液,浸泡衣物上的白乳胶渍,大约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可以用水搓洗,直至洗净为止,最后再用清水漂洗。

织物的剥色

织物的剥色

4.2.4用27.5% 双氧水10L,双氧水稳定剂3L,36°Bé烧碱2L,209洗涤剂1L化500L水,在还原机汽蒸,再五格平平加O煮、皂煮、可浅15%成。
4.2.5用大苏打5-10g/L,汽蒸剥色,水洗皂煮,可浅10-20%成,剥色后色光偏蓝。
4.2.6用10g/L烧碱,汽蒸剥色,水洗皂煮,可浅20%-30%成,色光偏微暗。
2.3 酸性染料的剥色
用氨水(2O到30克/升)、和阴离子润湿剂(1到2克/升),沸煮30到45分钟。在氨水处理前,用保险粉(10到20克/升)在70℃下处理,有助于完全剥色。最后,亦可采用氧化剥色法。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特殊的表面活性剂也有良好的剥色作用。也有采用碱性条件剥色的。
连续剥色工艺示例:
染疵布→浸轧还原液(烧碱20克/升,保险粉3O克/升)→703还原蒸箱汽蒸(100℃)→水洗→烘干
染缸剥色工艺示例:
色疵布→卷轴→热水2道→烧碱2道(20克/升) →剥色8道(保险粉15克/升,60℃)热水4道→冷水2道上卷→常规次氯酸钠平漂工艺(NaClO 2.5克/升,堆置45分钟)。
2.2硫化染料的剥色
硫化染料染色织物的修正,通常是把它们在还原剂的空白溶液(6克/升全强度的硫化钠)中,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处理,在重染色泽前达到使染色物部分剥色。严重的情况,须采用次氯酸钠或保险粉。
工艺示例:
浅色示例:
进布→多浸一轧(次氯酸钠5~6克升,50℃)→703蒸箱(2分钟)→充分水洗→烘干。
全部剥色后逐渐降温,充分水洗至净,再用0.5mL/L醋酸,30℃,10min充分中和残留在尼龙上的碱,再用清水洗净。
2.4还原染料的剥色
一般在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混合体系中,在比较高的温度下,把织物染料再还原。有时需加入聚乙烯吡咯烷溶液,例如BASF的Albigen A。

服装上矿物油斑的清除

服装上矿物油斑的清除

服装上矿物油斑的清除衣物上的矿物油(如机油、白油等)斑痕,可用汽油去除。

为了避免在衣物上形成晕圈,宜先用汽油或水将污斑的边缘润湿,然后再用汽油、苯、四氯化碳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涂擦干净,且效果较好。

衣物上树脂斑的清除人们在房室装修和给家具、门窗上漆的活动中,衣物服装往往会受到树脂漆的污染,树脂滴落在衣物上逐渐固结为污垢。

以下为各类树脂斑垢的清洗方法:1.天然树脂与沥青斑可用松节油、酒精、丙酮、汽油、四氯化碳等任一溶剂或者它们的混合溶液进行清洗。

若树脂斑迹陈旧,应先用油脂或人造牛油等少许进行软化处理后,再用此溶液擦洗。

2.煤焦油斑宜先用汽油将织物润湿,再用汽油洗净。

若煤焦油污迹陈旧,应用等量的汽油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来清洗。

3.树脂类物质旧污斑应用浓变性酒精25份、浓度10%的氨水4份和汽油1份配成的混合液来清洗。

也可用下列配方清洗:四氯化碳273毫升、汽油182毫升、氯仿5.6毫升和香精0.6克组成的混合液。

服装上化妆油膏斑痕的清洗化妆品油膏中的基质原料大都是蓖麻油、白矿物油、羊毛脂、橄榄油、甘油、凡士林等油脂,要清除服装上的这些斑痕,可采用以下方法:L白色服装上的化妆油膏痕斑需先用浓度10%的氨水湿润,再用粉状连二亚硫酸钠撒在痕迹上或者用浓度20%的连二亚硫酸钠溶液揩擦,过几分钟后,再用4%的草酸溶液加以湿润,之后用棉球或布团揩擦,最后用水清洗。

2.染色衣物上的化妆油膏斑宜用浓度96%的酒精或者汽油、丙酮、苯或其混合物去除。

服装上皮鞋油斑的清洗服装上沾—亡皮鞋油时,在用一般洗涤剂和水洗无效的情况下,可用汽油或松节油、丙酮与变性酒精清洗,效果较好。

白色时装上的黑皮鞋油斑和黄皮鞋油斑,可先用汽油浸润后,再用浓度10%的氨水洗,最后用变性酒精清洗。

衬衣领与袖口的清洗无论何种质料的服装,最脏部位就是衣领、袖口与裤脚等处,尤以领口、袖口最严重。

这些部位可以用市售“衣领净”类洗涤剂涂在上面除去。

或取酒精1份、丙酮1份和氨水1份混合均匀,用它便可去除衣领和袖口上很难去除的污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除织物上的硅油有哪些方法?
染厂最为头疼的是已经固过色,已经上过柔软,突然发现有硅油斑,或者色光不对,需要去除硅油。

比如用含硅柔软剂处理的涤纶织物上留下很多硅油渍,那要怎么去除这令人烦恼头疼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常会发生织物染色后已经作了固色、柔软等处理,又发现有染色的疵病,使染色成品因质量问题而不能放行。

其中有的可以通过补加染化料复染来给予客服,如下偏性色差、色光偏离性色变等;有的则需要经过剥色后再重新染色,如,上偏性色差,色相差、或者色花、色渍、色不匀(左右色差、前后色差)。

在未经固色与柔软等处理工序时,一般作回修、复染相对都要容易简单,而经固色、柔软等处理环节、尤其是经过焙烘或热定型后,
使难度大增。

总所周知,回修前若不把固色剂、柔软剂的残留物质和反应生成的物质从纤维上充分洗去,将会使回修后出现严重的色花问题,因固色剂、柔软剂中级大多数为阳离子或弱阳离子性质,多数柔软剂品种还具有拒水性能,都将导致回修、复染时渗透不良、吸收不匀。

特别是有机硅柔软剂,与纤维反应交联成膜后,膜的坚固牢度更远高于脂肪酸衍生物类柔软剂和固色剂,
使回修问题更为复杂,严重时甚至连改染成黑色都会出现明显的色花。

下面如下方法可以去除织物上的硅渍:可以先把油斑的小块剪下来用手工加去油剂搓洗,如果可以洗掉就直接用去油剂90-100度热洗可以用专用的去硅油助剂,也是同样先用小样试再投大货生产
用高压喷枪以有机溶剂或高强力的清洗剂作手工回修,尚具一定的适用性,但也常易留下一些淡淡的渍痕印。

后整理给以纺织品的功能越多,所用的助剂品种、类型也越多。

对于疵病的处理也越来越困难和复杂。

尤其对羊毛、羊绒真丝等蛋白质类纤维,品种的高档性和娇嫩性决定了回修处理更为小心谨慎。

特别对纱线类产品,由于系单纱、单
丝(线)
,可承受能力更远低于织物、成衣,所以要尽量避免过多的进行回修。

因为一旦强力受损,纤维被破坏,便将无法恢复:有机硅油的难除性,尤其对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