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提升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研究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依从性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依从性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目前住院病人治疗护理依从性的作用。
方法随机抽查12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干预组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同时在治疗、护理、饮食、休息等方面给予综合干预。
结果干预组对住院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依从性(Patient comp1iance/Treatment comp1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遵医性,即病人的行为如吃药、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
从依从性本身来说它是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和接纳,反映了病人和医疗工作者之间的依从关系,如果病人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饮食及活动,这些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上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不依从、不合作。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作者对本院心血管科的住院病人中随机进行了对治疗依从性的问卷调查,采取措施干预,观察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7年10-12月间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病人12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干预组68人,男性35人,女性33人,平均年龄67.2岁。
对照组52人,男性30人,女性22人,平均年龄65.5岁。
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设计表格,表格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诊疗过程、症状的进展、对药物的了解,住院执行医嘱情况、不执行医嘱的原因等。
然后与患者进行交谈,询问表格相关内容,最后对表格进行分析处理。
根据表格内容,患者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两组。
依从性的判断标准为:依从性好,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接受医务人员健康教育,遵守日常生活规范要求;依从性差,有漏、忘服药及私自减量、擅自停药、换药现象,不定时复诊和检查,拒绝接受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行为不良。
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进展探讨

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进展探讨摘要:经临床研究证实,二级预防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减少冠心病患者后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患者服药方案与临床医生制定的方案相符程度则被称之为“依从性”,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预后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但调查发现,现阶段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普遍不高,因此借助合适的方法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至关重要;分析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实施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并改善预后。
关键词: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依从性;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价值据流行病学显示,近年在全球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且在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临床发病率呈现急剧上升趋势;而对此类疾病患者,需实施二级药物预防治疗。
二级预防具体是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的预防措施,优化药物治疗、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则为核心策略[1]。
其中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降脂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但调查发现,二级预防药物种类较多,而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后期无法坚持服药,因此导致临床治疗效果遭受严重影响[2]。
而若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极易导致病死率、再住院率明显升高,而若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高,则可显著降低后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数据显示,影响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较多,而如何准确的测量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也至关重要,更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3]。
1、药物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概念和意义:药物治疗依从性具体是指患者服药行为与医嘱保持一致,重点强调冠心病患者在某种治疗方案中的持续性。
而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又关乎时间、剂量以及服药方法等多方面[4]。
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后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之间关系密切。
在初级预防中,若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高,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后会有效避免约20%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健康教育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介入术后的治疗。
治疗的效果固然重要,但是药物的治疗和服药依从性同样重要。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是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且是预防再发和保证生命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旦患者出现药物依从性的问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心脏猝死等严重后果。
1. 患者给药誓言介绍治疗药物的基本种类、作用、用法、副作用等方面常识,并让患者对自己的治疗药物进行了解,提高了解和识别治疗药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让患者口头承诺,按照医生嘱咐的方案用药,达到药物依从性的目的。
2. 根据个体化指导服药不同的冠心病患者使用药物方案均不同,如服用肝素、抗血小板药、抗高血压药等,且每个患者的药物方案还有所不同。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服药指导进行宣教,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式、药物联合应用等注意事项,明确告知不可以擅自停用药物,必要时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等。
3. 强化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性在向患者宣传药物依从性时,强调药物依从性对冠心病治疗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及药物依从性不良会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加重,增加再次住院的可能性。
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担心和疑虑,解答患者的疑虑和不信任,切实提升患者对药物依从性的认知和信心。
4. 宣传副作用及处理方法药物的副作用是患者运用药物时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旦出现药物副作用,会引起患者对药物的不信任,影响药物依从性。
因此,在健康教育中应当提到常见的药物副作用,特别是对心脏有不良影响的副作用,并向患者传达如何判断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并告知患者应该如何处理。
在药物依从性的健康教育中,患者教育就是一环,而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就是全过程的重要目标。
因此,患者自我管理是药物依从性的重要途径,透过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了解越多,对药物的用途及管理做到心中有数,能够自我完善药物依从性,拥有健康的体魄。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9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心脏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结果:分析影响冠心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性别、文化程度、主观认知、社会支持、治疗方式,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饮食、用药、运动、情绪控制依从性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升其护理依从性,改善其心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关键词:冠心病;依从性;健康教育护理前言: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受其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较低、生活习惯改变难度大、缺乏康复信心等特点影响,患者康复依从性相对较低,影响康复质量。
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指从影响患者心功能的多种康复因素共同出发,通过主动性改变以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办法。
为此,本次研究选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9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探究健康教育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9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49~72岁,平均(61.01±3.37)岁;冠心病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52±0.54)年;合并症:高血压24例、糖尿病12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51~75岁,平均(62.00±4.18)岁;冠心病病程:6个月~14年,平均(3.62±0.45)年;合并症:高血压27例、糖尿病15例;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提高

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提高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药物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然而,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普遍较低,这给患者的病情控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方法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一、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原因1. 忘记服药:患者常常因为繁忙的生活和工作而忘记服药,尤其是需要多次服药的患者更容易忽略某一药物的服用。
2. 药物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等,这会导致患者主动停药,以减轻不适感。
3. 经济负担: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并且药物费用较高,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购买药物可能会成为一项负担。
4. 缺乏信息:有些患者对于治疗的重要性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缺乏了解,认为自己不服药也没有太大影响,从而导致不依从。
5. 心理问题:部分冠心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二、改善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方法1. 提供教育和信息:医生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和重要性,让患者明白药物治疗是保证冠心病控制的必要手段。
此外,医生还应提供必要的药物使用说明,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2. 使用便捷的药物包装:为了方便患者的药物管理,医生可以推荐使用便捷的药物包装,如药物盒、盒中时间分隔的药盒等。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服药,避免忘记或混淆药物的情况。
3. 提醒服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许多便利,医生可以利用手机APP或其他在线工具设定药物提醒,定时提醒患者服药。
4. 改善经济条件: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医生可以与患者共同商讨一些经济上的解决方案,如寻找廉价的药物替代品、与救助机构联系等,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5. 关注心理健康:医生在进行冠心病治疗的同时,也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背景分析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预防意识。
2.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控制现有患者的病情进展。
3. 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4. 加强医务人员对冠心病诊疗技术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三、具体措施(一)宣传教育与普及1. 定期开展冠心病知识讲座,通过社区、医院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
2.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资料,发放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3.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发布冠心病预防与治疗的相关信息。
(二)健康管理1. 建立冠心病患者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2.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3.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三)诊疗规范1. 制定冠心病诊疗规范,规范诊疗流程。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3. 定期组织专家会诊,对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和决策。
(四)药物治疗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加强对患者药物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
3. 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心理支持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3.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支持。
四、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冠心病管理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实施阶段: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定期评估工作成效。
3. 总结阶段:对工作计划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预防意识。
2.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控制现有患者的病情进展。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护理研究现状(综述)

7 4・
医堂
堡
冠心病 P C I 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护理研究现状( 综 述)
吴红心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6
【 摘
叶 祺
郑丽梅
于 玲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0 5 4 ( 2 0 1 3 ) 0 4 — 0 0 7 4 — 0 3
作者单位 : 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 合肥 2 3 0 0 0 1
难 及 复诊 不便 等 原 因有 关 ; 文 化 程度 低 患 者依 从 性 差 ,认 为 P C I 术后 症 状 改善 或 消 失 就不 需 要 服药 , 害怕药物不 良反应 ; 公 费医疗依从性 高 , 农村合作
医疗及 自费患者依从性差 ; 合并疾病数多的患者服 药依从性相对较差 , 可能与其病情 较重 , 需 服用 多 种药 物及 经济 负荷重 有关 [ 2 1 。 2 . 2 缺乏有效 的家庭社会支持 系统 患者 出院后 家庭是患者疾病康复 的场所 , 家属是患者重要的照 顾者 和监督 者 。年老 患者 记忆力 减 退 、 行 动不 便 , 不 能按 时 服 药 , 按 时复 诊 , 如 果没 有 家属 的帮 助 , 多 数 患者 不能 坚持 治疗 f S l 。 2 _ 3 患者用药信念行为不足 心理学认为 , 信念是 个体对某一事件的看法 、 解 释及评价 , 信念促成行 为 的形成 , 而某一信念的形成前提是需要促进该信 念 形成 的相关 知 识[ 9 1 。患者 用药 知识 的欠 缺会 进 一 步导致用药信念和行为的改变。 2 . 4 缺乏 医生处方及针对性健康指导 有研究证 实[ 2 1 : 医患 双 方 对 P C I 术 后 服 用 双 联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治疗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 、 处理不当是非依从性发 生的重要基础 。康孟乐等【 0 l 研 究显示大多数患者不 愿意接受详尽的的科普材料 , 不愿意花太多 的时间 去 了解 防治 疾 病 的知 识 ,出院指 导 缺 乏 针对 性 , 也 是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低 的主要原 因。 2 . 5 缺 乏 积 极 有 效 的身 心 健 康 管 理 体 系 P C I 术 后 患 者 常 见 的 心 理 问 题 主要 集 中在 焦 虑 与 长 期 服 药及经济负担有关 ; 恐惧与药物 副作用有关 ; 侥幸 与对药物认识不足有关【 “ 1 。身心健康管理是强调治 疗 心 血管 疾 病 的 同时 , 关 注患 者 同 时存 在 的 心理 问 题【 切 。 缺乏 积极 有效 的身心管 理 系统 , 随着 患者 出院 时间的延长 , 患者服药依从性不断下降。 3 提高冠心病 P G I 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护理措施 3 . 1 建立 良好 的医护患关 系 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是提高依从性的基础 。患者信任为其服务 的医务人 员 才能更好 地配合治疗 、 随访【 1 3 1 。患者信任医务人 员, 认为按时服药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 则能积极的 按 照 医生指 导 服用 药 物 并形 成 一种 生 活 习惯 , 从 而 提高依从性 。
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摘要】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却普遍偏低,这成为了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治疗效果不明显,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长期用药导致经济负担等原因,导致患者对药物不积极配合。
部分患者忽视病情严重性,缺乏对冠心病的认知和重视。
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加强健康教育、提供支持和鼓励、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定期随访和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加强对药物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用药依从性、原因分析、护理措施、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经济负担、健康教育、支持和鼓励、个性化用药方案、随访监测、生活质量。
1. 引言1.1 什么是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是指患者在医生要求下服用药物时出现不按时或者不按量服药的情况。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和预防复发。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冠心病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低的问题,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可能是由于患者缺乏对病情的认知和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理解不足,造成对药物治疗的消极态度。
一些患者可能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者经济负担而不愿服药,也有可能是由于患者忽视了病情的严重性而导致药物不依从。
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1.2 为什么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值得重视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低,即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地服药或是中途放弃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册 。⑤ 心 理 干 预 : 同患 者 和家 属 进 行 良好 的沟 通 , 帮 助 患 者 和家 属 树 立 正 确 的治 疗 观 念 和 治疗 自信 心。 ⑥健康管理 : 定 期 进 行 电话 随 访 和 家 访 增 加 冠 心 病 的管 理 , 了解 患 者 的饮 食 生 活 、 生 活 规 律 和 药
2 结 果
比两 组 患 者 的性 别 、年 龄 等 一 般 资 料 差 异 无 统 计 学意义 ( P>0 . 0 5 ) 。 患 者 均 排 除重 症 脑 出 血 、 肝 肾功 能 障碍 、 恶性病变 患者 。 1 . 2 治 疗 方 法 常规 组 患 者 7 4 例, 进 行 常 规 临 床
血 压 患 者 运 动 改 变 阶 段 的影 响 【 J ] . 中华护 理杂志 ,
2 0 1 2, 4 7 f 1 ) : 2 0 - 2 2.
( 4) : 2 8 3 — 2 9 3.
【 l O ] 熊杨 . 动 机访 谈在 男男 性行 为人 群高 危性 行 为干 预 中
的应 用研 究[ D] . 中南 大 学 , 2 0 1 4.
[ 1 I 】 Ap o d a e a T R, L o n g a b a u g h R. Me c h a n i s ms o f c h a n g e i n Mo t i —
v a t i o n l I a n t e r v i e wi n g: A r e v i e w a n d p r e l i mi n a r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床治疗; 联 合 组 患者 8 0 " f  ̄ 0 , 常规 治 疗基 础上 联 合健 康 教 育 管 理 治疗 , 对 两组 患者 的临 床 治 疗效 果和 依 从性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联 合 治 疗组 患者 的 I 临床 治疗 效 果 、 治疗依 从 性 均显 著优 越 于 常规 组 患者 ,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 8] 骆 宏 , 许 百 华. 动 机性 访 谈 : 一 种 以 咨 客 为 中 心 的 行 为 改 变 咨询 技术 [ J 】 . 应 用 心理 学 , 2 0 0 5, 1 1 ( 1 ) : 8 5 — 8 9 .
【 9 ] Ma r t i n s R K, Mc N e i l D W. R e v i e w o f Mo l i v a t i o n l a I n t e r v i e w i n g i n p r o m o t i n g h e lt a h b e h a v i o r s [ J ] . C l i n P s y c h o l R e v, 2 0 0 9, 2 9
例, 年龄6 1~7 8 岁 , 平 均年 龄 ( 6 5 . 5 0±2 . 5 0 ) 岁, 对
物使 用 情 况 ,及 时给 予更 正治 疗 误 区 和不 良生 活 习惯【 3 1 。 1 . 3 临 床 疗 效 评 估 标 准 对 患 者 的 临 床 治 疗 情 况 和 治 疗 依 从 性 进 行 良好 的评 估 ,进 行 发 放 问 卷 调查 , 对治疗情况 进行分析 。 1 . 4 统计 方法 统计 学分析选 用S P S S 1 1 . 0 软件 ,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卡 方 检 验 ,P<0 . 0 5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义 。
中 国疗 养 医 学2 0 1 5 年 第2 4 卷第8 期 C h i n J C o n v a l e s c e n t M e d , A u g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o . 8
【 7 1曹 雪 群 , 王丽姿 , 邵静 , 等. 动 机 性 访 谈 干 预 对 老 年 高
冠 心 病 是 目前 临床 上 最 为 常 见 的老 年 性 疾 病, 伴 随我 国老年患 者 比例 的增加 , 冠 心病发 病率 也 明显 提 高 。 为 更 好 地 提 高 临床 治 疗 效 果 , 本 文 对 我 中心 收 治 的冠 心 病 患 者 1 5 4 例, 分 别 进 行 常 规 治 疗和联合 健康教育 管理 , 现将 结果报告 如下 。
t h e e v i d e n c e 【 J ] . A d d i c t i o n, 2 0 0 9, 1 0 4 ( 5 ) : 7 0 5 - 7 1 5.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 1 4 )
健 康 管 理 提 升冠 心 病 患 者 治 疗 依从 性 效果 研 究
1 . 1 一 般资料
选取 2 0 0 9 — 1 O 一2 O l 4 — 1 O 我 中 心
收 治 的冠 心 病 患 者 1 5 4 例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患 者 , 常 规组患 者7 4 例 ,其 中男 性 患 者 4 4 例 ,女 性 患 者 3 0 例, 年龄6 0~7 8 岁 , 平 均年 龄 ( 6 5 . 5 0±2 . 0 0 ) 岁; 联 合组 患者8 0 例 ,其 中男性患者4 5 例 ,女性 患者3 5
0 . 0 5 ) 。 结论
对 于 冠心 病 患 者在 常规 药物 治 疗基 础 上 联 合教 育 管理措 施 , 能 够 明显 提 高 临床 治 疗效 果 和治 疗
依从 性 , 对 冠 心病 患 者具 有 重要 的临床 价 值 。
【 关 键词 】 健 康教董 军
【 摘 要 】 目的 对健 康 管理提 升 冠心 病 患 者 治疗依 从 性 效 果 进行 分 析 。方 法 选 取 2 0 0 9 — 1 0 —2 0 1 4 — 1 0 大庆 市 萨 尔图 区 火炬街 道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收 治 的冠 心 病 患 者 1 5 4 例, 随机 分 为 两 组 , 常规 组 患者7 4 例, 进 行 常 规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