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

图6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1)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是_______. 3.△ABC 中,AB=10,BC=16,BC 边上的中线AD=6,则AC=___________.4.将一根长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1),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是为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5.如图2所示,一个梯子AB 长2。
5米,顶端A 靠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
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上的位置上,如图3,测得DB 的长0.5米,则梯子顶端A 下落了________米.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6.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9 b=41 c=40 B .a=b=5 C=52C .a:b :c=3:4: 5D .a=11 b=12 c=157.若△ABC 中,AB=13,AC=15,高AD=12,则BC 的长是( ).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8.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4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2)(b a +的值为( ).A .13B .19C .25D .1699. 如图5,四边形ABCD 中,AB=3cm ,BC=4cm ,CD=12cm ,DA=13cm,且∠ABC=90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A .84B .30C .251D .无法确定 10.如图6,已知矩形ABCD 沿着直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 C /交AD 于E ,AD=8,AB=4,则DE 的长为( ).A .3B .4C .5D .6 三、解答题(此大题满分50分):11.(7分)在ABC Rt ∆中,∠C=900.(1)已知15,25==b c ,求a ;(2)已知060,12=∠=A a ,求b 、c .12.(7分)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且满足442222b a c b c a -=-,试判定△ABC 的形状.解:∵ 442222b a c b c a -=-, ①∴ ))(()(2222222b a b a b a c -+=-, ② ∴ 222b a c +=, ③∴ △ABC 为直角三角形.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2)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题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7分)细心观察图7,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21)1(2=+ 211=S 31)2(2=+ 222=S41)3(2=+ 233=S┉┉ ┉┉(1) 用含有n(n 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2)推算出OA 10的长;(3)求出210232221S S S S ++++ 的值.图1图2图3图4图5图714.(7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62 ,斜边长2,求它的面积.15.(7分)小东拿着一根长竹杆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杆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杆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杆长多少米?16.(7分)小明向西南方向走40米后,又走了50米,再走30米回到原地.小明又走了50米后向哪个方向走的?再画出图形表示17.(8分)如图8,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米,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回受到噪声的影响?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千米/时,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自测题(2)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一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易错题)解析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易错题)解析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三角形各边长度如下,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3,4,5B. 6,8,10C. 5,11,12D. 8,15,172.如图,牧童家在B处,A、B两处相距河岸的距离AC、BD分别为500m和300m,且C、D两处的距离为600m,天黑牧童从A处将牛牵到河边去饮水,在赶回家,那么牧童最少要走()A. 800mB. 1000mC. 1200mD. 1500m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长分别是10和12,则底边上的高是()A. 13B. 8C. 2√34D. √1194.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4,9,1,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 18B. 114C. 194D. 3245.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B,交AB于E,CF平分∠ACD,EF//BC交AC,CF于M,F,若EM=3,则CE2+CF2的值为( )A. 36B. 9C. 6D. 186.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ABC折叠,使AB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的长为( )A. 6B. 5C. 4D. 37.如图,3×3方格中小方格的边长为1,图中的线段长度是( )A. B. √10 C. √13 D. π8.如图,组成正方形网格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那么点A表示的数为()A. √10B. √11C. √12D. √139.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测点,AB=4km,从A处测得船C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处得船C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离海岸线l的距离北CD的长为()kmA. 4√2B. 4+2√2C. 4+√2D. 4-√210.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上的动点,E是边AC的中点,则EM+CM 的最小值为( )A. 1B. 1 2C. 3D. √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一艘轮船以16km/h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离开港口以12km/h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它们离开港口半小时后相距________km12.如图,则阴影小长方形的面积S=________.13.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DE//AC,过点E作EF⊥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若BD=5,则EF2=________.14.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CD=8,则DE的长等于________.15.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AD=10,点E为BC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长方形内点F处,且DF=6,则BE的长为________.16.如图,一架15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OA上,这时梯子的顶端A离地面距离OA为12m,如果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3m至C点,那么梯子底端B向外移至D点,则BD的长为________m.三、解答题一(每小题5分,共10分)17.如图(1)是超市的儿童玩具购物车,图(2)为其侧面简化示意图,测得支架AC=24cm,CB=18cm,两轮中心的距离AB=30cm,求点C到AB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2,BC=4,CD=4 √2,AD=2 √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四、解答题二(共5题;共42分)19.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遂宁市某镇政府采用了移动宣讲的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如图,笔直公路MN的一侧点A处有一村庄,村庄A到公路MN的距离为600米,假使宣讲车P周围1000米以内能听到广播宣传,宣讲车P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1)请问村庄能否听到宣传,请说明理由;(2)如果能听到,已知宣讲车的速度是200米/分钟,那么村庄总共能听到多长时间的宣传?20.如图,在△ABC中,∠ABC=45°,CD⊥AB于点D,BE⊥AC于点E,BE与CD交于点F。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初二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 .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 满足(a + b )2- c2 = 2ab,则此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2 .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 , 4 , x ,则x 的可能值有()4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 7,15,20,24,25 ,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5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n 2 + 2n,2n + 1,2n 2+ 2n + 1 (n 是自然数),这样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6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 2 , BC = 4 ,对角线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D, AC 于点E, O, 连接CE,则CE 的长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若/A=60,AC = 20m ,则BC 大约是(结果精确到0.1m )A. 34.64 mB. 34.6 mC. 28.3 mD. 17.3 mC.钝角三角形B. 3.5C. 2.5D. 2.87.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 /c = 90 °, AC = 4cm , BC = 3cm ,将斜边AB 翻折使点B 落在直角边AC 的延长线上的点 E 处,折痕为AD,则CE 的长为A. 1 cmB. 1.5 cmC. 2 cm8.如图,将 △ AB 或在正方形网格图中B, C 恰好在网格图中的格点上,那么 4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儿当当 C* D. V5*T"wA. 3 (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5 .如图,以Rt △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 , 0, S3,且% = 4, S2 = 8,则AB 的长为.16 .已知 & - 5 + I - 12 I + (z - 13 )2= 0 ,则由x, y, z 为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52分)17 .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1 ,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3,2 W 后. (2)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 CBO2 4ABO?则四边形 AO?BO 的面积为A. 10B. 16C. 40D. 80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1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 12 .在△ ABC43,13 .已知 la - 6 I +/C = 90 , c = 10 , a :b = 3:4,则 a =b - 8 I + (c - 10 )2= 0 ,则以a, b, c 为边长的三角形是 2 cm,高为3 cm 的圆柱体侧面上,用一条无弹性的丝带从A 至C 按如图所示的圈数缠绕,则丝带的最短长度为cm .(结果保留兀) 9.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 若DE = a,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个 数有 ________①DC?平分 /BDE ②BC 长为(女+ 2户③ △ BC?D1等腰三角形;④ △ CEM 周长等于BC 的长.为△ ABC 外一点,且 茎U10.如图,等腰 Rt △ AB 中,/ABO 90 °, O 是△ ABC 内一点,OA = 6 ,18 .已知△ ABC 勺三边a 、b 、c 满足ga -4 । + 2b -12)2+ 10 - c = 0 ,求最长边上的高19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为什么?20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河 及V13的点.21 .在△ ABC 中,/ACB = 90 , AC = 4, BC = 3,在△ ABD 中,BD = 12 , AD = 13 , 求△ ABD 的面积.1 , A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试判断△ ABC22.阅读:如图1,在△ ABC中,3ZA + ZB = 180, BC = 4 , AC = 5 ,求AB 的长.小明的思路:如图2,作BE ± A什点巳在AC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得DE = AE ,连接BD,易得/A = Z D △ ABD 为等腰三角形. 由3/A + /ABC = 18 市口/A + /ABC + / BAC = 180,易得/ BCA = 2 ZAA BC的等腰三角形.依据已知条件可得AE和AB的长.解决下列问题:(1)图2 中,AE =, AB =;(2)在△ ABO^, /A / B、/ C勺对边分别为a、b、c.①如图3,当3/A + 2 ZB = 180°时,用含a、c的式子表示b;(要求写解答过程)②当3/A + 4/B = 180 °, b = 2 , c = 3 时,可得a =.第一部分1. A2. B3. B4. C5. B6. C7. A8. A9. C10. C第二部分11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满足a 2+ b 2 = 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 . 6; 8 13 .直角三角形 14 .弋9 兀2+ 9 15 . 2 3 16 .直角三角形第三部分18.由题意,得:|1a - 4 = 0 , 2b - 12 2)= 0,10 - c = 0 a = 3 b = 6 , c = 10 .2a+ b 2 = c 2.・ .△ ABC Rt △ ABC 且 Z C = 90 . 1 1 .•_ab = _ch .22・.・ h = 4.8.19.由勾股定理可得 AC = v'22+1 2 =、怎;BC =、/42+ 2 2= %;20; AB = %3 2 + 4 2 =画,答案17.(1) (2)图2AC+ BC2 = AB2,ABC直角三角形.20.21.••• Z ACB = 90 AC = 4 , BC = 3, AB = AC2 + CB2, AB = 5••• BD = 12 AD = 13 , AD = BD2 + AB 2,/ ABD = 90 1、••S ABD= 2 X AB X BD = 30 答:△ ABD的面积为30.22.(1) AE = 9., AB = 6 ; 2(2)①作BE ± AC^ AC延长线于点巳在AE延长线上取点D,使得DE = AE ,连接BD. B的AD的中垂线.AB = BD = c./A = . ZD/A + / D + / ABD = 180/ DBC + 2 / A + / 1 = 1803 / A + 2 / 1 =180/ DBC = / A + Z1/ 3 = /A + Z1/ 3 = Z DBCCD = BD = c・•. AE =bL CE =巴 2 2在△ BEC中,/BEC = 90 ,BE2 = BC2 - CE2.在△ BEA中,/BEA = 90 , BE2 = AB2 - AE2.AB- AE2 = BC2 - CE2.b =—— c3。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17.1勾股定理》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17.1勾股定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1.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分析】先表示出图形中各个部分的面积,再判断即可.【解答】解:A、∵+c2+ab=(a+b)(a+b),∴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4×+c2=(a+b)2,∴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4×+(b﹣a)2=c2,∴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形不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能根据图形中各个部分的面积列出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2.“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9B.6C.4D.3【分析】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根据勾股定理以及题目给出的已知数据即可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b=×8=4,∴4×ab+(a﹣b)2=25,∴(a﹣b)2=25﹣16=9,∴a﹣b=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3.如图,在直角△ABC中,∠C=90°,AC=3,AB=4,则点C到斜边AB的距离是()A.B.C.5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C=90°,AC=3,AB=4,∴CB==,△ABC的面积=×AC×BC=×AB×CD,即×3×=×4×CD,解得,C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4.在△ABC中,若∠ABC=90°,则下列正确的是()A.BC=AB+AC B.BC2=AB2+AC2C.AB2=AC2+BC2D.AC2=AB2+BC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在△ABC中,∠ABC=90°,∴AC2=AB2+BC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记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在Rt△ABC中,斜边AB=2,则AB2+AC2+BC2等于()A.2B.4C.8D.16【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2+BC2的值,再整体计算.【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得:AC2+BC2=AB2=4,故AB2+AC2+BC2=4+4=8,故选:C.【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6.如图,AD⊥CD,CD=4,AD=3,∠ACB=90°,AB=13,则BC的长是()A.8B.10C.12D.16【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进而求出BC的长.【解答】解:∵AD⊥CD,CD=4,AD=3,∴AC==5,∵∠ACB=90°,AB=13,∴BC==1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4小题)7.△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1)若a=5,b=12,则c=13;(2)若c=41,a=40,则b=9;(3)若∠A=30°,a=1,则c=2,b=;(4)若∠A=45°,a=1,则b=1,c=.【分析】(1)(2)直接运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30°角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可得出c,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b;(4)此时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c的值.【解答】解:(1)c==13;(2)b==9;(3)∵∠A=30°,a=1,∴c=2a=2,∴b==;(4)∵∠A=45°,a=1,∴a=b=1,∴c==.故答案为:13;9;2、;1、.【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式.8.如图1,这个图案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此图案的示意图如图2,其中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ABF、△BCG、△CDH、△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若EF=2,DE=8,则AB的长为10.【分析】在直角△ABF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依题意知,BG=AF=DE=8,EF=FG=2∴BF=BG﹣BF=6,∴直角△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B===10.故答案是:10.【点评】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得到直角△ABF的两直角边的长度.9.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5或.【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边;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解答】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5;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或.故答案为:5或.【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腰长为2,则它的周长是6.【分析】作AD⊥BC于D,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作AD⊥BC于D,∵AB=AC,∴BD=DC,在Rt△ABD中,∠B=30°,∴AD=AB=,由勾股定理得,BD==3,∴BC=2BD=6,∴△ABC的周长为:6+2+2=6+4,故答案为:6+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三.解答题(共5小题)11.已知Rt△ABC中,AB=c,BC=a,AC=b.(1)∠C=90°,若a=5,b=12,求c.(2)若a=3,b=5,求c.【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2)分为两种情况,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1)由勾股定理得:c===13;(2)当边c为直角边,边b为斜边时,c===4;当边c为斜边,c===;即c=4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用了分类讨论思想.12.(1)已知Rt△ABC中,∠C=90°,若a=12,b=5,则c=13;(2)已知Rt△ABC中,∠C=90°,若c=10cm,b=6cm,则a=8cm;(3)已知Rt△ABC中,∠C=90°,若a:b=3:4,c=20,则a2=144,b2=256.【分析】(1)(2)直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3)设a=3k,b=4k,则c=5k,构建方程求出k,可得a,b的值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在Rt△ABC中,∵∠C=90°,a=12,b=5,∴c==13;故答案为13.(2)在Rt△ABC中,∵∠C=90°,c=10cm,b=6cm,∴a==8(cm);故答案为8cm.(3)在Rt△ABC中,∵∠C=90°,a:b=3:4,c=20,设a=3k,b=4k,则c=5k,∴5k=20,∴k=4,∴a=12,b=16,∴a2=144,b2=256,故答案为144,256.【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利用方程是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在△ABC中,∠ACB=90°,BC=15,AC=20,CD是高.(1)求AB的长;(2)求△ABC的面积;(3)求CD的长.【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计算;(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1)由勾股定理得,AB==25;(2)△ABC的面积=×BC×AC=150;(3)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AB×CD=150则CD==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14.如图,AB⊥MN于A,CD⊥MN于D.点P是MN上一个动点.(1)如图①.BP平分∠ABC,CP平分∠BCD交BP于点P.若AB=4,CD=6.试求AD的长;(2)如图②,∠BPC=∠BP A,BC⊥BP,若AB=4,求CD的长.【分析】(1)过点P作PE⊥BC于E,过点B作BF⊥CD于F,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得AP=PE,再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Rt△ABP≌Rt△EBP,同理可证Rt△CEP ≌Rt△CDP,进而可得AB=BE,CE=CD,即BC=10,易证四边形ABFD是矩形,所以BF=A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即可;(2)如图2,延长CB和P A,记交点为点Q.根据等腰△QPC“三合一”的性质证得QB=BC;由相似三角形(△QAB∽△QDC)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则CD=2AB,问题得解;【解答】解:(1)过点P作PE⊥BC于E,过点B作BF⊥CD于F,∵AB⊥MN于A,CD⊥MN于D,BP平分∠ABC,∴AP=PE,在Rt△ABP和Rt△EBP中,,∴Rt△ABP≌Rt△EBP,∴AB=BE=4,同理可得CE=CD=6,∴BC=BE+CE=10,易证四边形ABFD是矩形,∴BF=AD,CF=6﹣4=2,∴AD==4;(2)延长CB和P A,记交点为点Q.∵∠BPC=∠BP A,BC⊥BP,∴QB=BC(等腰三角形“三合一”的性质).∵BA⊥MN,CD⊥MN,∴AB∥CD,∴△QAB∽△QDC,∴,∴CD=2AB=2×4=8.【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15.如图,已知△ABC中,∠B=90°,AB=8cm,BC=6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B→C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当t=2秒时,求PQ的长;(2)求出发时间为几秒时,△PQB是等腰三角形?(3)若Q沿B→C→A方向运动,则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求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分析】(1)根据点P、Q的运动速度求出AP,再求出BP和BQ,用勾股定理求得PQ 即可;(2)由题意得出BQ=BP,即2t=8﹣t,解方程即可;(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有三种情况:①当CQ=BQ时(图1),则∠C=∠CBQ,可证明∠A=∠ABQ,则BQ=AQ,则CQ=AQ,从而求得t;②当CQ=BC时(图2),则BC+CQ=12,易求得t;③当BC=BQ时(图3),过B点作BE⊥AC于点E,则求出BE,CE,即可得出t.【解答】(1)解:(1)BQ=2×2=4cm,BP=AB﹣AP=8﹣2×1=6cm,∵∠B=90°,PQ===2(cm);(2)解:根据题意得:BQ=BP,即2t=8﹣t,解得:t=;即出发时间为秒时,△PQB是等腰三角形;(3)解:分三种情况:①当CQ=BQ时,如图1所示:则∠C=∠CBQ,∵∠ABC=90°,∴∠CBQ+∠ABQ=90°,∠A+∠C=90°,∴∠A=∠ABQ∴BQ=AQ,∴CQ=AQ=5,∴BC+CQ=11,∴t=11÷2=5.5秒.②当CQ=BC时,如图2所示:则BC+CQ=12∴t=12÷2=6秒.③当BC=BQ时,如图3所示:过B点作BE⊥AC于点E,则BE ===4.8(cm)∴CE ==3.6cm,∴CQ=2CE=7.2cm,∴BC+CQ=13.2cm,∴t=13.2÷2=6.6秒.由上可知,当t为5.5秒或6秒或6.6秒时,△BCQ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有一定难度,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第11 页共11 页。
2020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练习题-勾股定理(2)

2 3 2020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练习题-勾股定理(2)一、 选择题1.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 2,则斜边长为()A. B. 3 2C. D. 2 2. 已知△ABC 中,∠A=1∠B=1∠C,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2 3 A. 1:1: B. 1: 3:2 C.1: 2: D.1:4: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2 , 3)到原点的距离是()A. B. C. D.24. 如图为长方形钟面示意图,时钟的中心在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长方形宽为 40cm ,钟面数字 2 在长方形的顶点处,则长方形的长为()cmA.80B.60C.50D.40 5. 在△ABC 中,∠A=45°,∠B=30°,CD⊥AB 于点 D,CD=2,则 AB 的长为( )A.6B.4C.2D.2+2 6. 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 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 30 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 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处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 )A.60 海里B.45 海里C.20 3海里D.30 3海里二、填空题1. 在 Rt△ABC 中,∠C=90°.(1) 如图 1,BC=1,AC=2, 求 AB=(2) 如图 2,∠A=30°, BC=2, 求 AC=22 2 23 5 11 13 3 32.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最长边的长是.3.如图,一个16 米的旗杆折断了,旗杆顶部落在距离旗杆底部8 米处的地面上,则旗杆折断点离地面的距离为米.4.如图,Rt△ABC中,∠C=90°,AC=6,AB=10,D 为BC 上一点,将 AC 沿AD 折叠,使点C 落在AB 上点C’处,则CD 的长为.5.小明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在一起,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其他各边的长,若 CD=5,则 AC=.6.在△ABC 中,AB= 15 , AC= 13 ,高 AD= 12 , 则△ ABC 的面积是.三、解答题1.作图题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在图中画出 1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使它的面积为 5;(2)直接写出△ABC的周长;2.如图 1,一架云梯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云梯的顶端距地面 15 米,梯子的长度比梯子底端离墙的距离大 5 米.(1)这个云梯的底端离墙多远?(2)如图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 8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1)(2)。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17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为a,较短直角边为b,则a4+b4的值为()A.35B.43C.89D.972.若线段a,b,c组成直角三角形,则它们的比为()A.2:3:4B.3:4:6C.4:6:7D.7:24:25 3.在一根长为30个单位的绳子上,分别标出A,B,C,D四个点,它们将绳子分成长为5个单位,12个单位和13个单位的三条线段.自己握绳子的两个端点(A点和D点交于一处),两个同伴分别握住B点和C点,将绳子拉成一个几何图形,会得到()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组成三角形4.下列长度的3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①8,15,17;②4,5,6;③7.5,4,8.5;④24,25,7;⑤5,8,17.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5.如图,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宽、高分别为12m,4m,3m,则能放进此木箱中的木棒最长为()A.19B.24C.13D.156.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O港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以12海里/时的速度离开O港向西南方向航行,经过1.5小时后它们相距()A.25海里B.30海里C.40海里D.32海里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三个连续整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6B.8C.10D.12二.填空题8.已知△ABC中,AB=17cm,BC=30cm,BC上的中线AD=8cm,则△ABC为三角形.9.如图,半圆内数字分别为所在半圆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半圆面积是.10.一块等腰三角形钢板,腰长10m,底边长12m,则此钢板的面积是m2.11.写四组勾股数组.,,,.12.请写出三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1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其中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14.如图,三个直角三角形(Ⅰ,Ⅱ,Ⅲ)拼成一个直角梯形(两底分别为a、b,高为a+b),利用这个图形,小明验证了勾股定理.请你填写计算过程中留下的空格:S梯形=(上底+下底)•高=(a+b)•(a+b),即S梯形=()①S梯形=Ⅰ+Ⅱ+Ⅲ(罗马数字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即S梯形=()②由①、②,得a2+b2=c2.15.一根旗杆在离地面12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5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米.三.解答题16.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试判断△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7.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a,b在同一直线上,斜边为c,请利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验证勾股定理.18.如图,一轮船以16n mi1e/h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n mi1e/h 的速度同时从港口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那么离开港口A2h后,两船相距多远?19.如图是一个塑料大棚,它的宽a=4.8m,高b=3.6m,棚总长d=10m.(1)求大棚的占地面积.(2)覆盖在顶上的塑料布需要多少平方米?20.如果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则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如图①,以格点为顶点的△ABC中,请判断AB,BC,AC三边的长度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21.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曾指出,如果m表示大于1的整数,a=2m,b=m2﹣1,c=m2+1,那么a、b、c为勾股数.你认为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并利用这个结论得出一些勾股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为a,较短直角边为b,则a4+b4的值为()A.35B.43C.89D.97【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知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此题中斜边的平方即为大正方形的面积13,2ab即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从而不难求得a4+b4的值.【解答】解:依题意有:a2+b2=大正方形的面积=13,2ab=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13﹣1=12,ab=6,则a4+b4=(a2+b2)2﹣2a2b2=(a2+b2)2﹣2(ab)2=132﹣2×62=169﹣72=97.故选:D.2.若线段a,b,c组成直角三角形,则它们的比为()A.2:3:4B.3:4:6C.4:6:7D.7:24:25【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解答】解:A、因为22+32≠42,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因为32+42≠62,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因为42+62≠72,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因为72+242=252,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故选:D.3.在一根长为30个单位的绳子上,分别标出A,B,C,D四个点,它们将绳子分成长为5个单位,12个单位和13个单位的三条线段.自己握绳子的两个端点(A点和D点交于一处),两个同伴分别握住B点和C点,将绳子拉成一个几何图形,会得到()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组成三角形【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52+122=132,∴自己握绳子的两个端点(A点和D点交于一处),两个同伴分别握住B点和C点,将绳子拉成一个几何图形,会得到直角三角形.故选:A.4.下列长度的3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①8,15,17;②4,5,6;③7.5,4,8.5;④24,25,7;⑤5,8,17.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①152+82=17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②42+52≠62,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③7.52+42=8.5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④242+72=25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⑤52+82≠172,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5.如图,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宽、高分别为12m,4m,3m,则能放进此木箱中的木棒最长为()A.19B.24C.13D.15【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即可.【解答】解:∵侧面对角线BC2=32+42=52,∴CB=5m,∵AC=12m,∴AB==13(m),∴空木箱能放的最大长度为13m,故选:C.6.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O港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以12海里/时的速度离开O港向西南方向航行,经过1.5小时后它们相距()A.25海里B.30海里C.40海里D.32海里【分析】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2艘轮船的准确位置,根据夹角计算距离.【解答】解:OA为第2艘轮船的行驶路线,OB为第一艘轮船的行驶路线,则OA=12×1.5=18海里,OB=16×1.5=24海里,且∠AOB为90°,∴AB==30海里.故选:B.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三个连续整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6B.8C.10D.12【分析】设这三边长分别为x,x+1,x+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x+2)2=(x+1)2+x2,解方程可求得三角形的三边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接求得面积即可.【解答】解:设这三边长分别为x,x+1,x+2,根据勾股定理得:(x+2)2=(x+1)2+x2解得:x=﹣1(不合题意舍去),或x=3,∴x+1=4,x+2=5,则三边长是3,4,5,∴三角形的面积=××4=6;故选:A.二.填空题8.已知△ABC中,AB=17cm,BC=30cm,BC上的中线AD=8cm,则△ABC为等腰三角形.【分析】由于AD是中线,易知BD=15,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断△ABD是直角三角形,可知AD⊥BC,即AD是BC的中垂线,于是AB=AC,可判断△ABC是等腰三角形,又知AB2+AC2≠BC2,故△ABC不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如右图所示,AD是中线,∵AD是中线,∴BD=15,在△ABD中,AD2+BD2=289=AB2,∴△ABD是直角三角形,∴AD⊥BC,∴AD是△ABC的中垂线,∴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AB2+AC2≠BC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9.如图,半圆内数字分别为所在半圆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半圆面积是100.【分析】由于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面积是A的半圆的直径的平方,进而即可求得半圆的面积A.【解答】解:∵以EG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等于400,即π()2=400,∴EG2=,∵以FG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为300,∴π()2=300,∴FG2=,又∵△EFG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EG2=EF2+FG2,∴EF2=EG2﹣FG2=,则半圆的面积为:A=π()2=πוEF2=100.故答案为100.10.一块等腰三角形钢板,腰长10m,底边长12m,则此钢板的面积是48m2.【分析】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可将其转化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将高求出,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10m,一直角边长=12×=6m,则高长==8,故钢板面积=×12×8=48m2.11.写四组勾股数组.3、4、5,5、12、13,7、24、25,9、40、41(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写出即可.【解答】解:四组勾股数组可以是:3、4、5,5、12、13,7、24、25,9、40、41.故答案为:3、4、5,5、12、13,7、24、25,9、40、41(答案不唯一).12.请写出三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3,4,5,6,8,10,5,12,13.【分析】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即为一组勾股数,如3,4,5;6,8,10;5,12,13等,本题答案不唯一.【解答】解:三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是:3,4,5;6,8,10;5,12,13.故答案为:3,4,5;6,8,10;5,12,13.1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分析】勾股定理逆定理,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三角形即为直角三角形,满足这样的正整数,即为勾股数.【解答】解:∵a2+b2=c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其为直角三角形,三个正整数即为勾股数.14.如图,三个直角三角形(Ⅰ,Ⅱ,Ⅲ)拼成一个直角梯形(两底分别为a、b,高为a+b),利用这个图形,小明验证了勾股定理.请你填写计算过程中留下的空格:S梯形=(上底+下底)•高=(a+b)•(a+b),即S梯形=(a2+2ab+b2)①S梯形=Ⅰ+Ⅱ+Ⅲ(罗马数字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ab+c2+ab,即S梯形=(2ab+c2)②由①、②,得a2+b2=c2.【分析】此直角梯形的面积有三部分组成,利用直角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列出方程并整理.【解答】解:因为,又因为S梯形=Ⅰ+Ⅱ+Ⅲ=ab+c2+ab=,所以=,得c2=a2+b2.故答案为:a2+2ab+b2,ab,c2,ab,2ab+c2.15.一根旗杆在离地面12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5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25米.【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两直角边的长度,从而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就可求出斜边的长.【解答】解:∵52+122=169,∴=13(m),∴13+12=25(米).∴旗杆折断之前有25米.故答案为:25.三.解答题16.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试判断△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在△ACD中,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ACD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B=90°,AB=3,BC=4,∴AC2=AB2+BC2=9+16=25,∴AC=5,又∵AC2+CD2=25+144=169,AD2=169,∴AC2+CD2=AD2,∴△ACD是直角三角形.17.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a,b在同一直线上,斜边为c,请利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验证勾股定理.【分析】由图知,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用字母表示出来,化简后,即证明勾股定理.【解答】解:由图可得,×(a+b)(a+b)=ab+c2+ab,整理得,=,∴a2+2ab+b2=2ab+c2,∴a2+b2=c2.18.如图,一轮船以16n mi1e/h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n mi1e/h 的速度同时从港口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那么离开港口A2h后,两船相距多远?【分析】首先根据方向角得出∠BAC=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的长.【解答】解:∵一轮船以16n mi1e/h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n mi1e/h的速度同时从港口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BAC=90°,离开港口A2h后,AB=32n mi1e,AC=24n mi1e,∴BC==40(n mi1e).答:离开港口A2h后,两船相距40n mi1e.19.如图是一个塑料大棚,它的宽a=4.8m,高b=3.6m,棚总长d=10m.(1)求大棚的占地面积.(2)覆盖在顶上的塑料布需要多少平方米?【分析】(1)利用图形得出占地面积为ad,进而得出答案;(2)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是矩形的宽.再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大棚的占地面积为:ad=4.8×10=48(m2);(2)根据勾股定理,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6(m),由矩形的面积公式,得覆盖在顶上的塑料布为:6×10=60(m2).20.如果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则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如图①,以格点为顶点的△ABC中,请判断AB,BC,AC三边的长度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BC,A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各边长结合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所示:AB=4,AC==3,BC==,所以AB的长度是有理数,AC和BC的长度是无理数;(2)如图②所示:21.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曾指出,如果m表示大于1的整数,a=2m,b=m2﹣1,c=m2+1,那么a、b、c为勾股数.你认为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并利用这个结论得出一些勾股数.【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解答】解:正确.理由:∵m表示大于1的整数,∴a,b,c都是正整数,且c是最大边,∵(2m)2+(m2﹣1)2=(m2+1)2,∴a2+b2=c2,即a、b、c为勾股数.当m=2时,可得一组勾股数3,4,5.。
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测验

(第4题图)(第9题图)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测验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6分/题,共30分)1、下面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A 、3、4、5B 、7、24、25C 、6、8、9D 、8、15、17 2、下面的定理存在逆定理的是(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 、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D 、对顶角相等 3、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可能是( )A 、1、5、2B 、2、2、2C 、2、2、2D 、3、33、3 4、如图,ABC ∆中,︒=∠90A ,分别以AB 、BC 为直径向外作半圆,两个半圆的面积分别记为1S ,2S ,若π212=-S S ,则AC 的长为( )A 、2B 、4C 、6D 、8 5、在ABC ∆中,︒=∠90C ,︒=∠30A ,BC=1,则AC 等于( )A 、2 B 、2 C 、3 D 、3二、填空题(6分/题,共30分) 6、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12,那么它的第三边长为___________. 7、一旗杆离地面6m 处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m 处,则旗杆折断前高度是____________.8、三边长分别为16、30、34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9、如图,以ABC Rt ∆(︒=∠90BAC )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作1S ,2S ,3S ,若1023=-S S ,则AB=___________.10、若一个矩形的周长是8cm ,面积是52cm ,则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2分/题,共60分)11、如图,在数轴上求作表示10的点.(保留作图痕迹,回答作图结果)(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A12、有一个立方体盒子如图所示,它的内壁的三条棱长为AB=6cm ,BC=10cm ,CD=8cm ,将一根长为15cm 的木棒如图(AD )摆设放进盒子内,木棒是否会露出盒顶?13、如图,甲船与乙船同时从A 码头开出,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45分钟后,甲船到达B 处,乙船到达C 处,这时两船相距15海里;已知甲船航行的速度是16海里/时,乙船航行的速度是12海里/时,乙船航行的方向是北偏西︒25,求甲船航行的方向.14、如图,ABC ∆中,AD 是高,AB=5,AC=24,(1)求BD 的长.(2)求ABC ∆的面积.15、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cm 322,高为6cm ,蚂蚁从A 点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厘米?(π取3)。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题号一二三总分17 18 19 20 21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ABC中,∠ABC=90°,AC=9,BC=4,则正方形ABDE的面积为()A.18 B.36 C.65 D.722.如图,线段AB=、CD=,那么,线段EF的长度为()A.B.C.D.3.下列说法:①若a,b,c为一组勾股数,那么4a,4b,4c仍是勾股数;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3,4,那么斜边必是5;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12,25,21,那么此三角形必是直角三角形;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b,c(a>b=c),那么a2:b2:c2=2:1: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如图,在Rt△ABC中,∠BAC=90°.ED是BC的垂直平分线,BD平分∠ABC,AD=3.则CD的长为()A.6 B.5 C.4 D.35.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M,若CM =5,则CE2+CF2等于()A.75 B.100 C.120 D.1256.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222681050++=++-,那么ABC是a b c a b c()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7.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2,则第三边长是()A.3 B.3C.5D.3或58.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下列结论:①x2+y2=49;②x﹣y=2;③2xy+4=49.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B.②C.①②③D.①③9.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已知∠BAC=90°,AB=6,AC=8,点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周长为()A.40 B.44 C.84 D.8810.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下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19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1 B.2018 C.2019 D.202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如图,△ABC中,∠A=90°,AB=3,AC=6,点D是AC边的中点,点P是BC边上一点,若△BDP为等腰三角形,则线段BP的长度等于.1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__.1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14.如图,已知OA=OB,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______.14题图 15题图15.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草坪,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16.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3,AC=5,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ABE的周长为.三、解答题(共66分)17.学完勾股定理之后,同学们想利用升旗的绳子、卷尺,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爱动脑筋的小明这样设计了一个方案: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然后将绳子拉到离旗杆底端5米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约1米.请你设法帮小明算出旗杆的高度.18.(8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90°,AB=15,BC=9,AD=5,DC=13, 求证:△ACD是直角三角形.19.(10分)如图所示,某公路一侧有A、B两个送奶站,C为公路上一供奶站,CA和CB为供奶路线,现已测得AC=8km,BC=15km,AB=17km,∠1=30°,若有一人从C处出发,沿公路边向右行走,速度为2.5km/h,问:多长时间后这个人距B送奶站最近?20.如图,在△ABC中,CD⊥AB,AB=AC=13,BD=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1(勾股定理) 姓名__ 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Rt △ABC 中, ∠C=90°,AB=15,BC:AC=3:4,则BC=___________. 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 偏离欲
到达点B200m ,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 ,求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_。
3.如图,∠OAB=∠OBC=∠OCD=90°, AB=BC=CD=1,OA=2,则OD 2
=____________.
4.小明把一根70cm 长的木棒放到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cm 、40cm 、50cm
的木箱中,他能放进去吗?答: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5.如图,在△ABC 中,CE 是AB 边上的中线,CD ⊥AB 于D,且AB=5,BC=4,
AC=6,则DE 的长为_______.
6.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4cm,第三边上的高为_______.
7.四边形ABCD 中,AD ⊥DC ,AD=8,DC=6,CB=24,AB=26.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8.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dm 、3dm 、
2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最短 路程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9.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则连接这两条直 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 ( ) (A) 10cm (B) 3cm (C) 4cm (D) 5cm 10.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差分别为8、2,则 较长直角边长为 ( )
(A ) 5 (B) 4 (C) 3 (D) 2
11. 如图,在水塔O 的东北方向m 32处有一抽水站A ,在水塔的东南方 向m 24处有一建筑工地B ,在AB 间建一条直水管,则水管的长为( ) (A ) m 45 (B) m 40 (C) m 50 (D) m 56
12. 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A) m 2 (B) m 3 (C) m 4 (D) m 5 13.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4.在△ABC 中,AB=15,AC=13,高AD=12,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 ) 42 (B) 32 (C) 42或32 (D) 37或33.
15.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
,则斜边长为( )
(A ) m 80 (B) m 30 (C) m 90 (D) m 120
16.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b a >,
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
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
则这个等式是( )
(A )))((2
2
b a b a b a +-=- (B)2
2
2
2)(b ab a b a ++=+ (C) 2222)(b ab a b a
+-=-
(D)2
2
2))(2(b ab a b a b a -+=-+
三、计算题(17题6分,其余8分,共22分)
A
B
C D
20
32
A B A
B
C
a
b
a b
→
A B C A
B E
A B
东南西北
A B C 200m 520m
17.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18.如图,沿OA 将圆锥侧面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是扇形OAB.
(1) 扇形的弧AB 的长与圆锥底面圆周的长是怎样的关系?点A 和点B 在圆锥的侧面上是怎样的位置关系?
(2) 若角∠AOB=90°,则圆锥底面圆半径r 与扇形OAB 的半径R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 若点A 在圆锥侧面上运动一圈后又回到原位,则点A 运动的最短路程应该怎样设计?若
5.02 x ,且∠AOB=90°,求点A 运动的最短路程。
19.如图,A 、B 是笔直公路l 同侧的两个村庄,且两个村庄到直路的距离分别是300m 和500m ,
两村庄之间的距离为d(已知d 2=400000m 2
),现要在公路上建一汽车停靠站,使两村到停靠站的距离之和最小。
问最小是多少?
A
B
l
A
O
B
四、 证明题与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20.如图,已知在△ABC 中,∠C=90°,D 为AC 上一点,AB 2-BD 2与AC 2-DC 2
有怎样的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21.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长为c ,斜边上的高为h ,求证:
2
221
11h b a =
+
22.如图,A 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 城正西方向320km 的B 处,以每小时40km 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 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km 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 A 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 (2) 若A 城受到这次台风影响,那么A 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有多长时间?
A B
C D
A
B
E
P
F 东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