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348-文博综合 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考试大纲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硕士点以及中文系民俗学硕士点、美学硕士点入学考试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基础课程的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题:8题选做4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4题选做2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分析论述题:4题选做2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三、考查范围中国古代文学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把握各阶段文学的流变,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文学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现象,欣赏解析文学作品。
考查范围:一、先秦文学(一)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原始歌谣、神话传说中国文学的起源同生产劳动、宗教艺术等的关系;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原始诗歌;上古神话传说。
(二)《诗经》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三家诗和毛诗。
风、雅、颂;祭祀诗、农事诗、燕飨诗、政治讽刺诗、战争诗、爱情婚姻诗;现实精神;赋、比、兴;复迭的章法和四言为主的句式;语言特点;历史影响。
(三)《楚辞》楚辞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楚辞》的编辑;《离骚》:解题、思想内容、香草美人等艺术手法、形式和语言;《九歌》、《九章》、《天问》、《招魂》。
屈原的影响;宋玉等人的辞赋创作。
(四)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散文的萌芽;战国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左传》:成书、内容、叙事特点和语言风格;《国语》:成书、思想性和艺术性;《战国策》:成书、内容、叙事写人和语言风格。
2024年云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2024年云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业务课名称:文博综合348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 博物馆学
2. 藏品
3. 博物馆环境
4. 访谈
5. 工业遗产博物馆
二、问答题(前两题20分,最后一题30 分,共70分)
1. 展览设计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 博物馆观众与博物馆公众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 简述博物馆展示阐释的模式,并简要说明其运用范围。
二、简答题(每题40分,共80分)
1. 博物馆展览中的数字媒体与体验装置设计有哪些原则?
2.简述博物馆教育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50分,共100分)
1. 结合自身经历,举例说明并论述数字博物馆的独特作用,以及其与实体博物馆的关系。
2.综合个人实际,举例说明并论述博物馆观众的研究方法。
2017学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

801-《经济学一》测试大纲一、测试性质《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测试的科目之一。
《经济学》测试要力求反映理论经济学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使用型、复合型的经济专业人才。
二、测试要求测试内容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相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及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测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政治经济学占75分,西方经济学占75分。
四、试题结构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五、测试内容(一)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和产权、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及发展途径等。
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主要包括: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货币的产生、发展、形式、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形式;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主义的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等。
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等(二)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1.导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选择、制度和资源配置,经济学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348文博综合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一、文物学概论文物学的对象、任务。
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文物的性质。
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文物管理的内容、文物保护管理措施、文物管理机构、文物的管理。
文物保护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
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
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
文物保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简史。
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
博物馆发展史。
博物馆藏品的定义、搜集、鉴定的主要任务。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目的、要求。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定义与区别。
陈列的基本原则。
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
博物馆观众。
“目标观众群”。
观众调查研究方法。
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
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三、考古学概论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
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分支与种类。
考古的年代学。
考古发掘。
遗址的类型。
考古材料的整理。
考古学的阐释。
中国考古学知识: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
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
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
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
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
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2017年云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计划

一报考条件:根据文件规定,云南大学研究生,本次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具有本科专业对口,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4.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5.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安排。
二报考事项: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各相关专业成立考试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综合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按照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进行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系统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
每个要点段落安排以真题为主,时间布局以精读的方式对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348文博综合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8科目名称:文博综合
满分:300分
考核目标
1掌握文物博物馆学基本理论
2掌握文物博物馆学发展趋势
3了解相关的文物博物馆常识
4文字表达能力及逻辑性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查范围
一、文物学基础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与方法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5、文物的性质
6、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7、文物管理与保护
二、博物馆学基础
1、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3、博物馆发展史与博物馆学简史
4、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5、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和鉴定
6、博物馆藏品管理
7、博物馆陈列与展览
8、博物馆观众
9、博物馆经营管理
10、博物馆环境与文物保护
11、博物馆环境学的任务
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光照度、光源的紫外线比例和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等基本概念。
相对湿度、光照度、光源的紫外线比例的测量仪器。
12、博物馆环境对于文物损坏的影响
13、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
自-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643-世界史基础考试大纲

643-《世界史基础》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世界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世界史基础考试内容包括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五门世界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备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世界上古史约60分世界中古史约60分世界近代史约80分世界现代史约60分世界当代史约4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分析论述题(包括材料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0分三、考查范围世界上古史一、考查目标了解世界上古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基本史实,系统掌握世界上古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世界上古史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
二、考查内容一、原始社会(一)人类的起源(二)国家、私有制的产生(三)原始社会的衰亡(四)早期人类考古发现(五)石器时代(六)母系社会、父系社会(七)金属工具的出现(八)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的历史规律性二、古代埃及(一)古代埃及奴隶制度(二)古代埃及文化的特点(三)古代埃及历史分期(四)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五)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六)古代埃及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埃及帝国的形成(七)希腊、罗马统治下埃及的特点三、古代西亚(一)南部两河流域国家的形成与统一(二)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三)亚述奴隶制的发展与特征(四)上古西亚的文化(五)犹太教的产生(六)波斯帝国的兴起(七)大流士改革四、古代印度(一)吠陀时代(二)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内容、产生原因及影响(三)古印度列国时代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四)早期佛教的产生(六)孔雀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七)上古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五、古代希腊(一)荷马时代希腊社会的经济状况(二)公元前8—6世纪希腊向海外殖民的原因及其后果(三)斯巴达和雅典的兴起(四)斯巴达和雅典的经济、政治制度(五)梭伦改革(六)克利斯提尼改革(七)希波战争(九)古典时代奴隶制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十)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十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十二)希腊城邦的衰落(十三)马其顿亚力山大东侵和帝国的崩溃(十四)古希腊的文化成就六、古代罗马(一)塞尔维斯·图里乌斯改革与罗马国家的产生(二)早期罗马共和国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三)布匿战争的起因、经过和性质(四)古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五)公元前3—2世纪罗马奴隶制的发展状况(六)格拉古兄弟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失败原因(七)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八)屋大维元首政治的基本内容和实质(九)三世纪危机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十)罗马帝国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十一)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改革(十二)早期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十三)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世界中古史一、考查目标掌握世界中古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基本史实,系统了解世界中古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世界中古史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
云南大学考研348_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本科目要求考生对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
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历代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国外文博、考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容结构各部分容所占分值为:中国考古学 120分文物学概论 90分文物学概论 9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30分)共15小题,每题2分。
2、判断题(60分)共12小题,每题5分。
3、简答题(60分)共4小题,每题15分。
4、问答题(60分)共2小题,每题30分。
4、论述题(90分)只1题,90分。
三、考查围(一)文物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容1、文物学概述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
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着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研究文物的价值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本科目要求考生对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
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历代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国外文博、考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中国考古学 120分文物学概论 90分文物学概论 9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30分)共15小题,每题2分。
2、判断题(60分)共12小题,每题5分。
3、简答题(60分)共4小题,每题15分。
4、问答题(60分)共2小题,每题30分。
4、论述题(90分)只1题,90分。
三、考查范围(一)文物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1、文物学概述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
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着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研究文物的价值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研究文物的作用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证史作用正史作用补史作用史料作用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文物教育的特点文物教育的场所文物教育的形式文物的教育功能3)研究文物的分类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
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
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
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文化进化论定位论和系统论2)文物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社会科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1)文物学的萌芽2)文物学的产生3)文物学的发展5、文物的性质1)文物的定义2)文物的内涵3)文物的时限6、文物的定名1)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文物定名的原则文物定名的方法7、文物管理与保护1)文物管理的内容2)文物保护管理措施3)文物管理机构的设置4)文物的管理文物管理原则与方式文物的法制管理馆藏文物的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文物调查与管理考古发掘的管理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文物出境的管理文物市场的管理8、文物保护技术1)传统文物保护技术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3)文物保护中的专门技术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1)制定保护规划2)加强保护管理10、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11、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12、文物保护方针主要参考书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二)博物馆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2、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等。
3、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三)博物馆学简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学简史和中国博物馆学简史(四)博物馆功能与类型1、博物馆的概念: 文化部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2、博物馆的特征包括(1)、实物性,没有实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2)、直观性,这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特有的传播方式;(3)、广博性,万事万物都成为博物馆收藏对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博。
3、博物馆的功能有收藏、研究、教育。
4、博物馆的类型可分为五大类:(1)、历史类;(2)、艺术类;(3)、科学类;(4)、综合类;(5)、其他类型(五)博物馆发展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发展史和中国博物馆发展史(六)当代博物馆了解当代中国博物馆和当代世界博物馆(七)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和鉴定1、所谓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2、博物馆藏品的搜集是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3、博物馆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末叶应包括定名和定级。
其目的在于帮正藏品的科学性,为国家保护真实的科学文化财富。
同时,也为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管理、公开展出、研究利用,把好真伪这第一道“关口”,并提供藏品的价值、名称、时代、级别等鉴定成果。
(七)博物馆藏品管理藏品管理的目的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二是方便研究和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
要求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九)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了解其概念、原理和意义。
了解其工作步骤与方法(十)博物馆陈列与展览1、概念:“博物馆陈列(Display),是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观众观览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
”2、陈列和展览的区别:我国博物馆学主张,陈列也叫基本陈列,系指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的,有自己的独有展品和陈列体系的,内容比较固定并常年对外开放的陈列。
而展览也叫专题展览,系指内容专一,小型多样,短期展出,可以经常更换的展览。
3、陈列的基本原则:(1)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突出馆藏品特色、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含量;(2)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3)展品应以原件为主,复原陈列应当保持历史原貌,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应予明示;(4)展厅内具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损害的展出设施;(5)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6)陈列展览的对外宣传活动及时、准确,形式新颖。
4、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1)、总体研究与设计;(2)、内容研究与设计;(3)、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4)、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5)、陈列的现场安装与布置;(6)、陈列开放前现场的评估和开放准备;(7)、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出后的总结。
(十二)博物馆观众博物馆的每一项工作(陈列、讲座等),因主题、内容、艺术形式、活动方式、举办时间和所适合文化程度的局限,总是会对广泛观众中某一部分观众最合适,这一特定群体就是举办这项活动所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
在国际博物馆学界称之为陈列展览或某项活动的“目标观众群”。
观众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
所谓直接调查包括口头调查、直接观察、座谈会等形式;所谓间接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表、设观众留言簿等方式。
所谓博物馆之友,是为支持、帮助和赞助博物馆而建立的热心公共事业的公众性团体。
(十四)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藏品及其相关学科研究以及博物馆学研究(十五)博物馆经营管理了解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了解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十六)数字博物馆了解其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主要参考书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三)考古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考古学的主要任务、田野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史前期和历史时期中国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
4、能运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田野发掘与实验室分析。
二、考查内容一、考古学概述(一)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地下出土的物质遗存,需要从对这些物质文化的解读来了解古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以重建和补充中国古代的历史。
(二)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了解古物学、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北欧三期论的诞生,从进化考古学向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当代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
二、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学分支与种类对象时代分支如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等,方法分支如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水下考古、航空考古、分子考古、实验考古等,专题分支如环境考古、人类体质考古、动植物考古、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农业考古、工业考古、陶瓷考古、建筑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公众考古等。
(二)考古的年代学了解考古学各种断代方法,三期论、地层学、类型学、动物化石、树木年轮和纹泥等相对断代方法,以及碳14、钾氩法、古地磁、铀系法等绝对断代方法的基本原理(二)考古发掘了解考古发掘的规范与操作,水平和垂直发掘,探方和层位的控制,以及出土文物的采集、保存和记录。
(三)遗址的类型了解考古发掘的遗址类型,旧石器时代的旷野遗址、洞穴遗址、石器制造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墓地、窖穴、灰坑、青铜时代的居址、庙宇、宫殿、贵族墓葬、村落和平民墓地,历史时期的城址和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