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课前自主梳理+课堂合作研习+课后拓展探究)
七年级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试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
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阅读课文,填写上下表:
资料:
经济重心的南移歌
积极重心向南移,唐中后始南宋成。
越南引进占城稻,是粮仓。
江南丘陵辟茶园,棉花扩种到长江。
景德是瓷都,
哥窑冰裂妙。
蜀地丝织冠天下,丝绸产量高。
宋代造船居首位,站前列。
临安南宋大商都,
人多铺多商品多。
海外贸易超前代,
名世界。
政府设立舶司,
管理贸易创好收。
北宋出交子,
纸币流通就开场。
农业商业手工业,
业业开展超前代。
要问原因有哪些?
人口南迁地优越,
更有国家的重视,
历史渊源不可没。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得游人醉,
只把做汴州。
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堂达标训练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堂达标训练题一、选择题1.(2011·邵阳学业考)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2.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三相对应的时期应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B.唐朝中期C.两宋时期D.两汉时期3.有的同学很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4.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卖品(见右图)。
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
它应该出自( )A.越窑B.哥窑C.邢窑D.景德镇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隋都长安D.宋都东京6.(2012·泰安学业考)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7.(2012·恩施学业考)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8.(2012·滨州模拟)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国家统一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9.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你认为下列情景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粮店出售占城稻B.城市“买卖昼夜不绝”C.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出现D.买东西不再使用铜钱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安城简图: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数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有夜市,通晓不绝。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3)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C、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发展
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最早应出现于我国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宋代商业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4、以下关于宋朝海外贸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B、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欧洲和非洲东海岸
C、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5、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C、江南经济的发展D 造纸技术成熟
6、阅读下列材料
“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
”——南宋诗人陆游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
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
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真题历练试题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4.(2021·)我国现行人民币有金属币和纸币两种。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C)C.北宋的“交子〞D.南宋的“会子〞4. (2021·)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D)9. (2021·)从东汉末年开场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
对这一宏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选项是(D)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开展快,超过了北方5.(2021·)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虽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如今北宋初期,它就是(D)秧马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4.(2021·)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D)4.〔2021·〕“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
〞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D)3.(2021·) “苏湖熟,天下足〞、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A)5.(2021·)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该货币形式最早出现的地区是(C)A. B. C. D.5.(2021·)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C)A.东汉B.唐朝18.(2021·)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兴旺。
它们还是当时的(C)19.(2021·)正在加快城建立的步伐,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
北宋时,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是〔A〕A.东京B.临安C.大都D.16.(2021·)历史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1.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一批商品到泉州市场上销售,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A.市舶司B.蕃市C.巡检司D.海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海外贸易状况。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所以外国商人要到中国做生意需要到市舶司办理相关手续,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宋代海外贸易兴盛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A.南宋时期B.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此题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从唐朝中晚期由于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加上南方自热条件好,政府比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南方的经济渐渐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此题选择答案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下列我国朝代与时代特征的的搭配正确的是()①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②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③经济重心南移——秦汉时期④统一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特征的理解。
这类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多看单元主题和课题。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朝代,符合国家的产生,西周的春秋、战国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社会的变革。
①是正确的;隋唐时期,无论是文化诗歌,还是政治经济都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故②是正确的;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晚期开始,到宋朝完成。
故③是错误的;明清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我国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对内实现了民族统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七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随堂练习

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20分)1.我国古代水稻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是在()A.宋朝B.隋朝C.五代D.唐朝2.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C.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的粮仓D.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3.北宋时,丝织品“冠名为天下”的是()A.蜀地B.海南岛C.景德镇D.江浙4.北宋时,朝廷用的丝绸绝大部分来自()A.江浙B.海南岛C.景德镇D.蜀地5.我国古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是在下列哪一时期()A.唐朝B.宋朝C.五代D.隋朝6.下列属于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的是()①扬州②登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你认为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的主要原因是()A.宋朝造船业发达,使用指南针B.宋朝的农业发展快C.两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宋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8.世界上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英国D.中国9.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广州B.开封C.泉州D.临安10.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的是()A.邢州B.越州C.浙江哥窑D.江西景德镇二、材料解析题(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 “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1和材料2中提到的纸币最早会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2)它的产生有什么意义?三、问答题(6分)宋朝时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四、创新训练(10分)宋朝时由于携带金属货币很不方便,才出现了纸币。
想一想,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仍然使用金属货币?参考答案一、1.A 2.C 3.A 4.A 5.B 6.D 7.D 8.D 9.D 10.D二、(1)在北宋前期。
(2)纸币的产生便利人民携带,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基础达标1、水稻成为我国古代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在()A、宋朝B、隋朝、五代 D、唐朝2、民间说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米仓D、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3、两宋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A玉米 B、番薯、马铃薯 D、占城稻4、棉花的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5、宋代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A、成都、越州、青州 D、景德镇6、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A、唐朝时期B、五代时期、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能力提升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4、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发展为瓷都的是()A.定窑B.钧窑.景德镇 D.哥窑知识空间宋代瓷器工艺美术特点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
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代表了宋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宋代瓷器按体系分,分别有“青瓷体系、白瓷体系、黑瓷系。
宋瓷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品类繁多,器型多样。
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1.宋朝时地处福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A.广州B.福州C.泉州D.扬州【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地处福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宋朝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位于广东的广州和位于福建的泉州。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A.隋朝B.南宋C.元朝D.明朝【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永嘉南渡”,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接近平衡;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南移的完成3.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虽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初期,它就是A.会子B.瓦子C.关子D.交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准确识记。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4.我国古代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元朝最后完成。
( )改正;【答案】× “元朝”改为“南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内容。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
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南宋。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吗?()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朝货币知识的准确识记。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㊂ 35
第10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
开心自主预习,
轻松搞定基础㊂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的发展原因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 , 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政治因素:南方战乱 ,ìîíïïïïïï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表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从越南引进 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出现了 ,天下足 ㊂ 茶叶㊁ìîí
ïïïìîíïï
ïï
ïï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品 号为冠天下 )棉织业的兴起(
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制瓷业的成就(
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㊁泉州造船业发达ìîí
ïïïï
)南方商业的繁荣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最大的商业都市: ㊁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 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海外贸易的发展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㊁ ㊂中国商船近至朝鲜㊁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 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㊂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ìîíïïïìîíïïï
ïïïìîíï
ï
ï
ïïïïïïïï
ï
ï
ï
ïïïï
ïïïïïïïï
重难疑点,
一网打尽㊂1.从唐朝中晚期起,我国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较少,
社会安定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好④北方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宋朝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 )
A.朝鲜B .日本C .越南 D.印度
3.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㊂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A.魏晋时期B .南北朝时期C .两宋时期
D.隋朝初年4.宋朝时,所产丝织品质量最高的地区是( )A.江浙地区B .两广地区C .四川地区
D.福建地区5.下列地区中,出产冰裂纹瓷器最著名的是( )A.河北邢窑
B .浙江哥窑
C .浙江越窑
D.景德镇
6.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是在( )
七年级历史(下)
36
A.隋朝时
B.唐朝时
C.北宋时
D.南宋时
7.下列城市在宋朝时造船业很发达的有()
①泉州②福州③开封④广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两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广州
C.临安
D.泉州
9.下列城市设有市舶司的是()
A.长安
B.洛阳
C.泉州
D.成都
1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
南宋11.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㊂
(1)右图物品的名称是什么?出现于何时?
(2)根据右图判断,它出现于什么地区?
(3)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4)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5)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㊂
12. 苏湖熟,天下足 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3.南方农业经过唐朝中晚期至五代㊁宋朝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主要表现在()
A.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
B.南方粮食产量超过北方
C.南方棉花产量超过北方
D.南方茶叶产量超过北方
14. 嘿咻嘿咻呀,哦呼噜呼噜哇,茶叶一萝萝装起来 一曲‘采茶歌“唱出了采茶人的辛苦和幸福㊂宋朝时期,如果你想目睹采茶人的风采,最好去()
A.黄河流域
B.四川盆地
C.江南的丘陵地区
D.黑龙江流域
两宋都设有专门负责发行纸币的机构㊂ 37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外观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瓷器上的冰裂纹㊂小刚同学想了
解该类瓷器的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资料主要来自( )A.越窑B .邢窑C .哥窑 D.莫高窟
16.设想你是一位南宋时期的商人,到景德镇经商,你最有可能投资的领域是( )
A.农业中的水稻B .南方的丝织业
C .瓷器的制造 D.发达的造船业
17.下列有关宋朝时期造船业以及海外贸易的相关介绍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B .海外贸易仅次于唐朝C .海船上大多装有指南针 D.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18.交子的出现突出的说明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
A.印刷水平高B .造纸水平高
C .商业繁荣 D.对外贸易兴盛
19.现今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
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㊂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B .市舶司C .宣政院 D.理藩院20.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㊂最初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重心相一致,都在北方㊂直至三国时期,虽然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孙吴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但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重心;从西晋到隋唐五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上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㊂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㊁太湖地区荒地大量被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之区㊂从五代起,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㊂而从北宋到南宋,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的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㊂南宋时期,因为南方经济发展已超过北方,因此宋王朝的财富仰给主要靠南方支撑,并把南方作为立国之本㊂请回答:
(1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2
)依据教材内容分析从唐朝到两宋,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从该阶段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七年级历史(下)
38
(3)从古到今,发展经济㊁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的国策㊂请你对当今我国经济建设提
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㊂
21.汉朝统治者采取抑商政策,禁止商人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
们加倍收税㊂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㊂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 奇才异行者 应举㊂这三个时期政府对商人的政策说明了什么?
第10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课前自主梳理]
劳动力较少占城稻苏湖熟棉花开封泉州非洲东海岸市舶司交子
[课堂合作研习]
1.B
2.C
3.C
4.C
5.B
6.D
7.D
8.C
9.C10.C
11.(1)交子㊂北宋前期㊂
(2)四川地区㊂
(3)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繁荣㊂
(4)有利于商业的发展㊂
(5)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的范围
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㊂
[课后拓展探究]
12.A 13.B14.C15.C16.C17.B18.C
19.B
20.(1)三个阶段㊂第一阶段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
过南方,北方是政治经济重心;第二阶段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第三阶段经济重心不可逆转的转移到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㊂
(2)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
术的同时,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㊂认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保持国家的稳定,要因地制宜大力引进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等㊂
(3)如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等㊂(言
之有理即可)
21.汉朝采取重农抑商政策㊂隋唐对商人采取政治上
歧视的政策,反映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㊂宋朝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说明当时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