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复工复课流程
复课工作制度内容

复课工作制度内容一、复课准备工作1. 学校应当在复课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2. 对复课前的防疫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防疫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 学校应当对师生进行健康监测,对有疫情暴露风险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
4. 学校应当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清洁。
5. 学校应当制定复课工作计划,明确复课时间、教学安排、疫情防控措施等内容。
6. 学校应当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复课期间工作1. 师生应当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聚集。
2. 学校应当加强师生健康监测,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学校应当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清洁,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
4. 学校应当限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对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防疫措施。
5. 学校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6. 学校应当加强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三、复课后的相关工作1. 学校应当对复课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 学校应当对复课期间的防疫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 学校应当对复课期间的师生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师生进行表彰。
4. 学校应当加强对师生的关爱,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5. 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复课工作制度执行1. 学校应当制定复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复课工作顺利进行。
2. 学校应当加强对复课工作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师生的遵守意识和执行力。
3. 学校应当加强对复课工作制度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 学校应当及时对复课工作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适应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
五、复课工作制度保障1. 学校应当加强与政府、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复课工作。
复课是去学校上课吗

复课是去学校上课吗
复课是回学校上课。
意思是学校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停课之后。
再一次开始上课也就称之为复课。
在复课之后可能又要开始一段新的学习旅程,在这一段学习旅程当中,可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补上之前的空缺。
相关资料:复课事宜是指学生休学期满回校上课的手续。
是办理了休学手续,待休学期满后回学校上课再办理的手续。
办理流程如下。
1、持《复学申请表》(休学证明书背面)在规定时间内到教务科领取《复学报到签章表》,到有关部门办理复学手续。
2、将办完手续的《复学报到签章表》交教务科。
复课情况说明

复课情况说明复课情况说明自2020年起,全世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停课,甚至停业。
经过全球各地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疫情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
自2021年起,在确保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学校和企业陆续复课或复工。
下面将介绍复课情况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防护措施到位在复课前,学校或企业必须制定详细的防疫措施,确保学生或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具体包括:(1)制定复课标准流程并告知全体师生或员工。
流程涵盖了如何入校或入户。
(2)加强日常消毒。
学校、企业办公室、餐厅、厕所等区域要定期进行消毒。
(3)购置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
(4)降低聚集和接触风险。
减少学生或员工在校内的聚集和接触风险,避免开展大型活动。
(5)建立健康档案。
学生或员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留下详细记录。
2.复学安排在确保学校、企业的防疫措施到位后,下一步是制定合理的复学安排。
具体包括:(1)分批次复课。
学校可以按照学段、年级、班级等进行分批次复课。
企业可以根据地区和部门划分分批次上班。
(2)错峰上课或上班。
为了减少校园或企业的人流量,可以通过错峰上课或上班的方式,来减少人员聚集。
(3)尽可能采取线上教育或远程办公。
学校可以通过线上教育的形式,将部分教学内容放在线上。
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办公的方式,减少人员流动。
3.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复课或复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新生或者散发病例。
此时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包括:(1)立即通知学校、企业的疫情防控值班人员。
对疑似病例实施排查和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测和隔离。
(2)及时通知家长或员工。
通知家长或员工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出门和聚集。
(3)加强校内、企业内疫情防控,及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做好疫情的报告和处置。
总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复课或复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只有坚持科学的防控措施和持续不断的疫情管控,我们才能安全、有序地开展学习和工作。
学校复课、复工证明检查制度

学校复课、复工证明检查制度学校复课、复工证明查验制度为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病人,杜绝传染病的迅速蔓延。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进行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复工医学证明查验制度。
做到对教师和学生既严格常规的管理,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的发生,造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复工1.学校考勤部门做好全校教职工因病缺勤的病因追踪,做好记录,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追踪调查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完善教师请假制度,出入校园要凭假条,做好缺勤情况登记,跟踪了解因病缺勤情况,做好详实记录。
2.在校教师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学校医务室检查,疑似传染病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要求暂时隔离,不得再回班、回岗上课,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诊治,学校并对班级、教师办公场所进行消毒。
3.在校教师一经确诊传抱病后,学校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学校带领与职工家属接洽,及时通知学校医务室,校医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4.教师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医院开具复工、复课证明,持此复工、复课证明到学校,由相关人员复检后,方可回岗、回班复课。
校医务室应将学生的诊断证明和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二、学生复课1.患病学生在医院经过治疗康复后,要提前一天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向学校传达复课申请。
2.学校同意后,通过班主任告知病愈学生返校复课需要开具的医院证明材料,以及返校复课的具体时间。
3.有传抱病患者的班级应依照传抱病法相关划定,对传抱病接触者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对班级进行彻底的消毒,不留死角,做好消毒预防措施。
3.返校后,若是非传染病病愈的学生,则持病愈相关证明材料到学校疫情防控小组进行查验登记。
若是传染病病愈的学生,则先去进行常规身体复查,确认痊愈后,再持病愈相关证明材料到学校总务处进行查验登记。
4.学校疫情防控小组若查验病愈手续齐全,符合复课条件,再上报校长审批同意,学生即可到教室复课。
工作要求

附件1石景山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复课工作要求一、总体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北京市、石景山区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复工复课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课,确保平稳过渡,逐步恢复正常培训秩序。
二、师生员工复工复课条件1.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复工复课。
2.中风险地区师生员工,须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及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复工复课。
3.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复工复课。
4.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师生员工,严格落实境外返京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复工复课。
5.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复工复课。
6.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复工复课。
7.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师生员工,暂不复工复课。
三、有序做好复课前准备工作1.全员健康调查。
校外培训机构应在复工复课前对全体师生员工健康情况进行摸底,告知所有师生员工每日自行测量体温,如实记录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监测全覆盖工作。
2.防疫物资准备。
校外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复课前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和机构规模,配备充足的防护口罩、消毒用品、体温检测仪等疫情防控用品。
3.做好卫生清洁。
正式复课前,校外培训机构应按照北京市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清洁消毒工作,对机构场所进行彻底卫生清洁。
4.做好疫情防控方案、预案。
校外培训机构要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与应急处置等内容,细化责任,落实到人。
设立临时观察点,以备人员出现发热或可疑症状时立即进行临时医学观察。
四、严格做好复课后各项工作1.实行错时错峰培训。
校外培训机构要按照培训学员的人数,错时错峰安排培训场次和班级人数,做好家长接送引导,切实防止出现学员和家长大量聚集等情况。
学校学生复课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学生复课后校园安全、有序,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及校园内各类活动。
三、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学生复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复课制度,组织实施复课工作。
2.设立学生复课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复课制度,协调各部门工作。
四、制度内容1.健康状况监测(1)学生返校前,需提供近14天内的健康监测记录,包括体温、症状等。
(2)教职工需提供近14天内的健康监测记录,包括体温、症状等。
(3)学生和教职工需如实报告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
2.健康申报(1)学生和教职工返校前,需填写《学校学生复课健康申报表》,经学校审核通过后方可返校。
(2)健康申报表需包含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居住地址、健康状况、接触史等信息。
3.防疫措施(1)学生和教职工返校时,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2)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需经学校审批后方可进入。
(3)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4.教育教学安排(1)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课程安排,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障学生学习。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5.应急处理(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调查、隔离、治疗等工作。
(2)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五、监督与考核1.学校设立监督小组,对复课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对违反复课制度的学生和教职工,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对在复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本制度由学校学生复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复学相关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学校复学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复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学校复学工作。
2. 设立复学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复学各项工作。
三、复学准备1. 健全防控机制。
学校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制定详细的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 加强物资保障。
学校应提前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确保满足复学需求。
3. 开展环境整治。
学校应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整治,确保校园环境卫生、整洁、安全。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向师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四、复学流程1. 学生返校。
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路线返校,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
2. 入校登记。
学生进入校园时,需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填写健康登记表。
3. 宿舍管理。
学生入住宿舍后,应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保持宿舍卫生,减少人员聚集。
4. 教学管理。
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确保教学质量。
5. 防疫演练。
学校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健康管理1. 学生健康管理。
学生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教师健康管理。
教师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疫情报告。
学校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六、应急处理1. 疫情防控应急。
学校发现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停课等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2. 突发事件应急。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责任追究1. 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要严格执行本制度,落实防控责任,确保学校复学工作顺利进行。
培训机构复工复课方案(通用7篇)

培训机构复工复课方案(通用7篇)培训机构复工复课方案(通用7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训机构复工复课方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训机构复工复课方案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艺术教研工作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率先”精神为行动纲领,以《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为工作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工作原则,继续加大艺术课程改革力度,把优化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以提高艺术教育的科学性作为新的增长点,保持我校艺术教育的先进性。
二、主要工作(一)课堂教学工作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艺术教学的科学性探索,是一个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学研究领域,也是提高艺术教学有效性的一条必然渠道。
艺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知识、方法、人的三位一体。
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对艺术知识进行逻辑建构,师生合理的艺术课堂教学生活方式的建立,艺术教学对人的身心发展,这三个方面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抓,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1、我校将对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估办法》内容,加大艺术教学软、硬件建设力度,确保艺术课程开齐、上足、教好。
2、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建立合理的艺术课堂生活方式。
坚持系统性、协作性、科研性的结合。
要坚持教的生活方式和学的生活方式的统一,学科间教师的生活方式的联系,教学和研究的行为方式的结合。
3、加大课程的统整力度,建立立体统整的策略方法。
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间的统整,还要注重学习和生活的统整,学生能力的统整。
但是,在统整中也要注意内容的主次和层次。
4、优化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加大预期和现实的结合度。
艺术课程改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先进的理论模型,这也推动我们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寻找合理的方法,要追求有效、开放、合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