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系统
《课题汽车传动系的教案》课件

《汽车传动系》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 能够分析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和优缺点。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4.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5. 传动轴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各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汽车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汽车传动系统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发动机:介绍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功能,通过动画演示使其更直观。
3. 讲解离合器:介绍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功能,结合实物图片进行讲解。
4. 讲解变速器:介绍变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功能,通过动画演示使其更直观。
5. 讲解传动轴:介绍传动轴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功能,结合实物图片进行讲解。
6.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传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各传动部件的协同作用。
7. 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汽车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传动系统优缺点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传动系统知识点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2. 实物模型:展示汽车传动系统的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传动系的结构和组成

传动系的结构和组成
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离合器:用于切断和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
变速器:用于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和转矩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行驶工况。
万向传动装置:用于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同时允许驱动轮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车架偏转。
主减速器:用于降低变速器输出的转速和增加转矩,以提高车辆的牵引力。
差速器:用于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适应车辆转弯时内外侧车轮的不同行驶轨迹。
半轴:用于将差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
传动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将发动机的动力有效地传递到驱动轮,实现车辆的行驶。
不同类型的车辆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结构和组成大致相同。
传动系的设计和性能对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汽车传动系统是整个汽车动力传递装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含了引擎、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等组件,协同工作以将引擎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车轮,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传动系统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以及行驶稳定性。
引擎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引擎通过燃烧混合气体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系统。
不同类型的引擎(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等)在工作原理和性能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力。
离合器离合器作为传动系统的一个关键组件,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起到了连接和分离的作用。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时,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被切断,而在释放离合器时,二者重新连接,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变速箱变速箱是控制车辆速度和转向力的关键部件。
通过改变齿轮之间的组合方式,变速箱可以实现不同的齿轮比,进而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常见的变速箱类型包括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在不同驾驶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传动轴传动轴是传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负责将动力从变速箱传递至驱动轮。
在前置驱动、后置驱动和四轮驱动汽车中,传动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其作用都是将动力有效地传递到车轮上。
差速器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对车轮间的差速进行调节。
在车辆转弯或通过不同路面情况时,车轮间会出现不同的旋转速度,而差速器可以平衡这种差异,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综上所述,汽车传动系统是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驾驶性能和稳定性。
深入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对于提升驾驶技能和保养车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汽车基础知识-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 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使路面对驱 动车轮产生一个牵引力,推动汽车行驶.
2.一般轿车的传动系统构成
两驱(前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驱:
3.典型的前置前驱系统
左传动轴
中间轴(特殊) 右传动轴
4.典型的四驱系统
5.离合器
功能:1.保证平稳起步;2.保证换档平顺;3.防止过载。
离
合
6.传动轴节的基本类型
节分两类:
1.移动节(连变速 箱端)
2.固定节(连车轮 端)
例举-上海纳铁福公 司产品: 移动节:VL、GI、
AAR 固定节:RF、UF
不同型号节的允许移 动距离和摆角不同。
7.传动轴的跳动
8.传动轴的布置校核-行程角 度图
要求:节点的运动不能超出行程角度图。
第一章 汽车传动系统(第1~8页,共8页)5.20

第一章汽车传动系统学习目标:1.能在实际车辆上指认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的位置;2.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功用与汽车驱动形式和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3.能够熟练的拆装汽车传动系统各组成部件;4.能用一些基本仪器测量一部分参数;5.完成实训报告。
1.1 汽车传动系的认识1.1.1 传动系统整体结构认知(如图1-1)图1-1传动系统组成1.1.2 传动系统的功用汽车传统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并改变转矩的大小,使汽车正常行驶。
传动系统具有变速、变距、倒向行驶、中断动力传递、差速作用(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
1.2 传动系统的类型与组成1.2.1传动系统的类型(1)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等类型;(2)按传动比变化不同,可分为有级传动和无级传动系;(3)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不同,可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半自动操作式;(4)现代汽车上普遍采用机械式和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
1.2.2传动系统的组成1.机械式传动系统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传动系统(图1-1),常用于普通双轴货车上。
它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机构和传动轴组成的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依次经过各总成传给驱动轮,驱动汽车行驶。
机械传动系统各总成的基本功用分别介绍如下:(1)离合器——按照需要适时地切断或结合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动力传递。
(2)变速器——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的高低、转矩的大小及旋转方向,也可以切断发动机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主减速器,并适应二者之间距离和轴线夹角的变化。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改变动力传递方向。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两半轴以不同角速度旋转,以满足左右驱动轮在行驶过程中差速的需要。
(6)半轴——将差速器传来的动力分别传给左右驱动轮,使驱动轮获得旋转的动力。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离合器操纵机构结构、原理
2. 挠性拉索传动机构 如桑塔纳、捷达等。
桑塔纳轿车离合器钢丝绳索传动
机械式操纵机构
如:桑塔纳2000GLS
继续
返回
机械式分为杠杆式和钢索式两种。
杠杆传动结构简单可靠,但是传 动杠杆和铰接部位较多,磨损大, 车架或车身变形及发动机位移时 都会影响离合器操纵机构的正常 工作。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作用:驾驶员借以使离合器分离,而后又使之柔和接合 的一套机构。 组成:包括离合器踏板到离合器壳内的分离轴承及中间 的传动部件。 分类: (一)人力式: 机械式:杠杆式、绳索式 液压式 (二)助力式: 机械式 气压式
离合器操纵机构结构、原理
一、机械式操纵机构 1. 杠杆式传动 应用广泛,如EQ1090、CA1091等。
钢丝绳索传动结构简单,装置布 置灵活,不受车身和车架变形的 影响,但传递的力比较小。
4.2 离合器操纵机构结构、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液压式操纵机构 应用日益广泛,如Santana2000GSI、CA7220、 AUDI100、BJ2020等。 1.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液压式操纵机构
结构原理图
液压式操纵机构
汽车离合器分类
摩擦式离合器 液力偶合器 电磁离合器
液力偶合器
电磁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的组成
主动部分:
飞轮、离合器盖、压 盘
从动部分:
从动盘本体、摩擦片、 从动盘毂
压紧机构:
弹簧(螺旋弹簧或膜 片弹簧)
操纵机构:
从分离叉到离合器踏 板之间的全部杆件
第二节 离合器
传动系组成
第二节 离合器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 第十三章 传动系统概述一、传动系的功用 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 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 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二、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类,传动系具有机械式、液力式、电力式三种类型。
1. 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1 离合器2 变速器 3 万向节 4 驱动桥 7 主减速器 8 传动轴5 差速器 6 半轴图 13-1机械式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2. 液力传动 液力传动 (此处单指动液传动) 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 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 这样的传动称为液 力机械传动。
图 13-2液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3. 电力传动 电传动是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再由电动机驱动桥或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带有减速器 的驱动轮。
图 13-2电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三、机械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汽车布置形式反映发动机、 驱动桥和车身的相互关系, 对汽车的使用性能也有很重要的 影响。
机械传动系的布置型式常见的有以下五种:一种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 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也置于汽车前部,称之为前置前驱动,简称为 FF 型(图 3–48a) ; 另一种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则置于汽车后部,称 之为前置后驱动, 简称为 FR 型 (图 3–48b) 第三种是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 (RR) 3–48c) (图 ; 第四种是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最后一种是全轮驱动(nWD) (图 3–48e) 。
(a)前置前驱(b)前置后驱 图 13-3(c)后置后驱 传动系统布置形式(d)中置后驱(e)四轮驱动第十四章 离合器 第一节 概述一、离合器的基本功用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件,其功用为: 1. 在汽车起步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滑磨、转速的逐渐接近,确保汽车 起步平稳。
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变为车轮的运动能力的一系列装置和部件,它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舒适性。
本文将从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其中包括:1. 发动机:作为传动系统的动力源,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动力输出给传动系统。
2. 变速器:用于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和扭矩的装置,常见的变速器包括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3. 离合器:用于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使得驱动力能够顺利传递到传动系统中。
4. 传动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驱动轴上,通常由多节轴段组成。
5. 驱动轴:将动力从传动轴传递到车轮,并通过差速器等装置使得车轮能够转动。
6. 轮毂:固定在驱动轴上,支撑和驱动车轮转动的部件。
以上是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汽车传动系统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和其他附属部件。
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传动系统通过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实现汽车的行驶。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发动机启动后,通过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
2. 变速器根据驾驶员的操作,通过齿轮的组合和切换来改变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
3. 经由传动轴,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轴上。
4. 驱动轴通过差速器等装置将动力分配给车轮,使车轮能够转动。
5. 轮毂固定在驱动轴上,将动力直接传递给车轮,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传动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汽车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扭矩来行驶。
总结:传动系统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起着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到车轮的关键作用。
它由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驱动轴和轮毂等组成部分组成,并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实现动力传递。
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提醒:对于汽车的传动系统,及时的保养和维护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汽车机械环节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系统便是汽车传动系,如果没有它们,汽车变不能自由的奔驰。
众所周知,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汽车的驱动车轮,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驶。
对于前置后驱的汽车来说,发动机发出的转矩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箱、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给后车轮,所以后轮又称为驱动轮。
驱动轮得到转矩便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并因此而使地面对驱动轮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的前轮与传动系一般没有动力上的直接联系,因此称为从动轮。
传动系的组成和布置形式是随发动机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汽车用途的不同而变化的。
例如,越野车多采用四轮驱动,则在它的传动系中就增加了分动器等总成。
而对于前置前驱的车辆,它的传动系中就没有传动轴等装置。
汽车的传动系统布置可以分为五类: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和四轮驱动(4WD)。
一、前置后驱(FR)
最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FR布局,现在则主要应用在中、高级轿车中。
F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操控稳定性较好。
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二、前置前驱(FF)
FF是现代小、中型轿车普遍采用的布置方案。
FF的优点是:降低了车厢地台,操控性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
缺点是:上坡时驱动轮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由于驱动兼转向,导致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
三、中置后驱(MR)
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
还有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类似于FR,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
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
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四、后置后驱(RR)
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现在多应用在大客车上,轿车上已很少用,但保时捷911的“甩尾”则是因RR出名的。
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
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
五、四轮驱动(4WD)
无论上面的哪种布局,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以前越野车上应用的最多,但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能精确地调配扭矩在各轮之间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车出于提高操控性考虑也越来越多采用四轮驱动。
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