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中考总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讲解(基础)

中考总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讲解(基础)

中考总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讲解(基础)责编:常春芳【考纲要求】⒈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⒉会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能用三种方法表示函数,又能恰当地选择图象去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⒊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他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平面内一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叫做这点的坐标.在平面内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就可以把“形”(平面内的点)和“数”(有序实数对)紧密结合起来.2.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 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 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 ;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 (2)点P(x,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要点诠释:(1)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考点二、函数 1.函数的概念设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如果对于x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那么就说y 是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于实际问题,自变量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对于纯数学问题,自变量取值应保证数学式子有意义.3.表示方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4.画函数图象(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要点诠释:(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原则:①使代数式有意义;②使实际问题有意义.考点三、几种基本函数(定义→图象→性质)1.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性质(1)正比例函数:如果y=kx(k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y=kx ( k ≠0)的图象: 过(0,0),(1,K )两点的一条直线.(3)正比例函数y=kx (k ≠0)的性质①当k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②当k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 2.一次函数及其图象性质(1)一次函数:如果y=kx+b(k,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y=kx+b (k ≠0)的图象(3)一次函数y=kx+b (k ≠0)的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是经过(0,b )点和)0,(kb点的一条直线.①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②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要点诠释:(1)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2)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x y =(k ≠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b kx y +=(k ≠0)中的常数k 和b.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3.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1)定义:一般地,形如xky =(k 为常数,o 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三种形式:ky x=(k ≠0)或kx y =1-(k ≠0)或xy=k(k ≠0). (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①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 (也叫做比例系数k ),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 ,且指数为1; ②比例系数0≠k ;③自变量x 的取值为一切非零实数; ④函数y 的取值是一切非零实数.(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①图象的画法:描点法列表(应以O 为中心,沿O 的两边分别取三对或以上互为相反的数); 描点(由小到大的顺序); 连线(从左到右光滑的曲线).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xky =(k 为常数,0≠k )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所以双曲线是不经过原点,断开的两个分支,延伸部分逐渐靠近坐标轴,但是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x y =和x y -=)和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④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过双曲线xky = (0≠k )上任意点引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 .(4)反比例函数性质:反比例函数 )0(≠=k xky k 的符号k>0k<0图像性质①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①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增大.(5)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利用待定系数法(只需一对对应值或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6)“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式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但是反比例函数xky=中的两个变量必成反比例关系. 要点诠释:(1)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列方程[组]求解);(2)利用一次(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典型例题】类型一、坐标平面有关的计算1.已知点A(a,-5),B(8,b),根据下列要求确定a,b的值.(1)A,B两点关于y轴对称;(2)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3)AB∥x轴;(4)A,B两点都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思路点拨】(1)关于y轴对称,y不变,x变为相反数;(2)关于原点对称,x变为相反数,y变为相反数;(3)AB∥x轴,即两点的纵坐标不变即可;(4)在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即可得出a,b.【答案与解析】(1)点A(a,-5),B(8,b)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a=-8且b=-5.(2)点A(a,-5),B(8,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a=-8且b=5.(3)AB∥x轴,则a≠8且b=-5.(4)A,B两点都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5且b=8.【总结升华】运用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点A 的坐标为(-2,-1).(1)如果B 为x 轴上一点,且10AB =,求B 点的坐标;(2)如果C 为y 轴上的一点,并且C 到原点的距离为3,求线段AC 的长; (3)如果D 为函数y =2x -1图象上一点,5AD =,求D 点的坐标. 【答案】(1)设B (x ,0),由勾股定理得22(2)(01)10AB x =+++=.解得x 1=-5,x 2=1. 经检验x 1=-5,x 2=1均为原方程的解.∴ B 点的坐标为(-5,0)或(1,0).(2)设C (0,y ),∵ OC =3,∴ C 点的坐标为(0,3)或(0,-3).∴ 由勾股定理得22(2)(31)25AC =-++=;或22AC =.(3)设D (x ,2x -1),AD =5,由勾股定理得22(2)(211)5x x ++-+=.解得115x =,21x =-. 经检验,115x =,21x =-均为原方程的解. ∴ D 点的坐标为(15,35-)或(-1,-3).2.已知某一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和函数y 的取值范围;(2)求当x =0时,y 的对应值; (3)求当y =0时,x 的对应值; (4)当x 为何值时,函数值最大; (5)当x 为何值时,函数值最小;(6)当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时,求x 的取值范围; (7)当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时,求x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和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应用.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 【答案与解析】(1)x 的取值范围是-4≤x ≤4,y 的取值范围是-2≤y ≤4; (2)当x =0时,y =3;(3)当y =0时,x =-3或-1或4;(4)当x=1时,y的最大值为4;(5)当x=-2时,y的最小值为-2;(6)当-2≤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7)当-4≤x≤-2或1≤x≤4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总结升华】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举一反三:【变式1】下图是韩老师早晨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函数图象.若用黑点表示韩老师家的位置,则韩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答案】理解题意,读图获取信息是关键,由图可知某段时间内韩老师离家距离是常数,联想到韩老师是在家为圆心的弧上散步,分析四个选项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D【高清课程名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高清ID号:406069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1】【变式2】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答案】C.类型二、一次函数3.(2015•盘锦)盘锦红海滩景区门票价格80元/人,景区为吸引游客,对门票价格进行动态管理,非节假日打a折,节假日期间,10人以下(包括10人)不打折,10人以上超过10人的部分打b折,设游客为x人,门票费用为y元,非节假日门票费用y1(元)及节假日门票费用y2(元)与游客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a= ,b= ;(2)直接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导游小王6月10日(非节假日)带A旅游团,6月20日(端午节)带B旅游团到红海滩景区旅游,两团共计50人,两次共付门票费用3040元,求A、B两个旅游团各多少人?【思路点拨】(1)根据函数图象,用购票款数除以定价的款数,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用第11人到20人的购票款数除以定价的款数,计算即可求出b的值;(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y1,分x≤10与x>1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y2与x的函数关系式即可;(3)设A团有n人,表示出B团的人数为(50﹣n),然后分0≤n≤10与n>10两种情况,根据(2)的函数关系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由y1图象上点(10,480),得到10人的费用为480元,∴a=×10=6;由y2图象上点(10,800)和(20,1440),得到20人中后10人费用为640元,∴b=×10=8;(2)设y1=k1x,∵函数图象经过点(0,0)和(10,480),∴10k1=480,∴k1=48,∴y1=48x;0≤x≤10时,设y2=k2x,∵函数图象经过点(0,0)和(10,800),∴10k2=800,∴k2=80,∴y2=80x,x>10时,设y2=kx+b,∵函数图象经过点(10,800)和(20,1440),∴,∴,∴y2=64x+160;∴y2=;(3)设B团有n人,则A团的人数为(50﹣n),当0≤n≤10时,80n+48×(50﹣n)=3040,解得n=20(不符合题意舍去),当n>10时,800+64×(n﹣10)+48×(50﹣n)=3040,解得n=30,则50﹣n=50﹣30=20.答:A团有20人,B团有30人.【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准确识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理解打折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要注意分情况讨论.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高清ID号:406069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6】【变式1】(1)直线y=2x+1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_ ___.(2)直线y=2x+1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 _____;直线y=2x+l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 ______;直线y=2x+1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 _____.(3)如图所示,已知点C为直线y=x上在第一象限内一点,直线y=2x+1交y轴于点A,交x轴于B,将直线AB平移后经过(3,4)点,则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 ______.【答案】(1)y=2x-5;(2)y=-2x-1,y=-2x+1,y=2x-1;(3)y=2x-2.【变式2】某地夏天旱情严重.该地10号、15号的人日均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该地10号、15号的人均用水量分别为18千克和15千克,并一直按此趋势直线下降.当人日均用水量低于10千克时,政府将向当地居民送水.那么政府应开始送水的号数为( )A.23 B.24 C.25 D.26【答案】解析:设图中直线解析式为y =kx+b , 将(10,18),(15,15)代入解析式得1018,1515,k b k b +=⎧⎨+=⎩解得 3,524,k b ⎧=-⎪⎨⎪=⎩∴3245y x =-+.由题意知,324105x -+<,解得1233x >,∴送水号数应为24. 答案:B类型三、反比例函数4.(2015•安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交于A (2,3)、B (﹣3,n )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P 是y 轴上一点,且满足△PAB 的面积是5,直接写出OP 的长.【思路点拨】(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确定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将B 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n 的值,确定出B 坐标,根据A 与B 坐标即可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所示,对于一次函数解析式,令x=0求出y 的值,确定出C 坐标,得到OC 的长,三角形ABP 面积由三角形ACP 面积与三角形BCP 面积之和求出,由已知的面积求出PC 的长,即可求出OP 的长. 【答案与解析】解:(1)∵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经过点A (2,3), ∴m=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B 点(﹣3,n )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n=﹣2,∴B (﹣3,﹣2),∵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A (2,3)、B (﹣3,﹣2)两点, ∴,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1;(2)对于一次函数y=x+1,令x=0求出y=1,即C (0,1),OC=1, 根据题意得:S △ABP =PC ×2+PC ×3=5, 解得:PC=2,则OP=OC+CP=1+2=3或OP=CP ﹣OC=2﹣1=1.【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求法,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为常数,0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5ky x-=(k 为常数,0k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2. (1)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2)若点11()A x y ,,22()B x y ,是反比例函数5ky x-=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试比较12y y ,的大小. 【答案】(1)由题意,得522kk -=, 解得1k =.所以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4y x=. 解4x x=,得2x =±.由y x =,得2y =±.所以两函数图象交点的坐标为(2,2),(22)--,.(2)因为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 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120x x <<时,12y y >. 当120x x <<时,12y y >.当120x x <<时,因为1140y x =<,2240y x =>,所以12y y <.类型四、函数综合应用5.如图,直线b x y +-=(b >0)与双曲线xky =(k >0)在第一象限的一支相交于A 、B 两点,与坐标轴交于C 、D 两点,P 是双曲线上一点,且PD PO =.(1)试用k 、b 表示C 、P 两点的坐标;(2)若△POD 的面积等于1,试求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一支的函数解析式; (3)若△OAB 的面积等于34,试求△COA 与△BOD 的面积之和.【思路点拨】(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求得点D 的坐标,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 的横坐标,进而根据双曲线的解析式求得点P 的纵坐标;(2)①要求双曲线的解析式,只需求得xy 值,显然根据△POD 的面积等于1,即可求解;②由①中的解析式可以进一步求得点B 的纵坐标,从而求得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得点B 的坐标,即可计算△COA 与△BOD 的面积之和. 【答案与解析】(1)C (0,b ),D (b ,0)∵PO =PD∴22b OD x P ==,b ky P 2=∴P (2b ,bk2)(2)∵1=∆POD S ,有1221=⋅⋅bkb ,化简得:k =1∴xy 1=(x >0)(3)设A (1x ,1y ),B (2x ,2y ),由AOB COD BOD COA S S S S ∆∆∆∆-=+得:34212121221-=+b by bx ,又b x y +-=22得38)(221-=+-+b b x b bx , 即38)(12=-x x b 得,再由⎪⎩⎪⎨⎧=+-=x y bx y 1得012=+-bx x , 从而b x x =+21,121=x x ,从而推出0)12)(4)(4(2=++-b b b ,所以4=b . 故348-=+∆∆BOD COA S S【总结升华】利用面积建立方程求解析式中的字母参数是常用方法.求两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即解由它们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是一次函数y 1=kx+b 和反比例函数2my x=的图象,观察图象写出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答案】利用图象比较函数值大小时,要看对于同一个自变量的取值,哪个函数图象在上面,哪个函数的函数值就大,当y 1>y 2时,-2<x <0或x >3. 答案:-2<x <0或x >3 【变式2】已知函数232(21)my m x -=-,m 为何值时,(1)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函数的图象是位于第二、四象限的双曲线? 【答案】(1)要符合题意,m 需满足2210,32 1.m m ->⎧⎨-=⎩ 解得1,21.m m ⎧>⎪⎨⎪=±⎩ ∴ m =1.(2)欲符合题意,m 需满足2210,32 1.m m -<⎧⎨-=-⎩ 解得1,23.3m m ⎧<⎪⎪⎨⎪=±⎪⎩∴ 33m =-.6.已知直线11:n n l y x n n+=-+(n 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当n =1时,直线1:21l y x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1和B 1,设△A 1OB 1(其中O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的面积为S 1;当n =2时,直线231:22l y x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2和B 2,设△A 2OB 2的面积为S 2,…,依此类推,直线n l 与x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n 和B n ,设△A n OB n 的面积为S n .(1)求11A OB △的面积S 1;(2)求S 1+S 2+S 3+…+S 6的面积.【思路点拨】此题是一道规律探索性题目,先根据函数解析式的通项公式得出每一个函数解析式,画出图象,总结出规律,便可解答. 【答案与解析】解:直线1:21l y x =-+,∴ 11OB =,112OA =.(1)111111112224S OB OA =⨯⨯=⨯⨯=. (2)由11n y x n n+=-+得,A 12123611A (0),(0,).n+1n11,,n+1n 1111,2n n+12(1)11,,212223111121222323426711111()21223346711(1)273.7n n n n n n OB B OA OB S n n S S S S S S ===⨯⨯=+==⨯⨯⨯⨯++++=++++⨯⨯⨯⨯⨯⨯⨯⨯=++++⨯⨯⨯⨯=-=△,【总结升华】借助直觉思维或对问题的整体把握运用归纳、概括、推理等思想获得合理的猜测.。

初中数学轴对称定理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解析

初中数学轴对称定理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解析

初中数学轴对称定理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解析初中数学轴对称定理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解析轴对称定理同学们去过的北京天安门就是按照轴对称的定理设计的,是最具有特点的中国风建筑。

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全等形不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对称轴和某两条对称线段的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定理3的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轴对称,生活作用1、为了美观。

2、保持平衡,比如飞机的两翼;3、特殊工作的需要,比如五角星,剪纸。

天安门的对称就显的美观漂亮,气势恢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三个规定: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第7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全章复习与巩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讲与练

第7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全章复习与巩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讲与练

专题7.7 平直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象限的概念,并会在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 掌握用坐标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在物体平移变化前后点坐标的变化;3. 通过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逐步理解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有序数对把一对数按某种特定意义,规定了顺序并放在一起就形成了有序数对,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以有序数对为工具表达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某人记录某个月不确定周期的零散收入,可用(13,2000),(17,190),(21,330)…,表示,其中前一数表示日期,后一数表示收入,但更多的人们还是用它来进行空间定位,如:(4,5),(20,12),(13,2),…,用来表示电影院的座位,其中前一数表示排数,后一数表示座位号.要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特别说明:(1)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划分为六个区域:x轴,y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这六个区域中,除了x轴与y轴有一个公共点(原点)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没有公共点.(2)在平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x,y)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就将‘形’与‘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转化.(3)要熟记坐标系中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及特征:①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②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横坐标不相等,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不相等.③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④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注:反之亦成立.(4)理解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距离的方法和结论:①坐标平面内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②x轴上两点A(x1,0)、B(x2,0)的距离为AB=|x1 - x2|;y轴上两点C(0,y1)、D(0,y2)的距离为CD=|y1 - y2|.③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两点A(x1,y)、B(x2,y)的距离为AB=|x1 - x2|;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两点C(x,y1)、D(x,y2)的距离为CD=|y1 - y2|.(5)利用坐标系求一些知道关键点坐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切割、拼补.要点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特别说明:(1)我们习惯选取向东、向北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2)确定比例尺是画平面示意图的重要环节,要结合比例尺来确定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2.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点的平移引起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特别说明:上述结论反之亦成立,即点的坐标的上述变化引起的点的平移变换.(2)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特别说明:平移是图形的整体运动,某一个点的坐标发生变化,其他点的坐标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反过来点的坐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就意味着点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规律遵循:“右加左减,纵不变;上加下减,横不变”.【典型例题】类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对➻➸表示位置✬✬表示路线1.(2022秋·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中国象棋棋盘中蕴含着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沿“日”形的对角线走例如:图中“马”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走到点A、B处.(1) 如果“帅”位于点(0,0),“相”位于点(4,2),则“马”所在的点的坐标为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点D的坐标为______.(2) 若“马”的位置在C点,为了到达D点,请按“马”走的规则,在图中画出一种你认为合理的行走路线,并用坐标表示.【答案】(1) ,,(2) 路线见分析,走路线为【分析】(1)结合图示,确定原点,再根据题意求出点的位置;(2)结合图示,确定原点,再根据题意求出马走的路线.(1)解:∵“帅”位于点(0,0),“相”位于点(4,2),∴“马”所在的点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1,3),点D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2)解:以“帅”为(0,0),则“马”走的路线为,如图:.【点拨】本题考查了用有序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举一反三:【变式1】(2022秋·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 图中A→C( , ),C→ (+1, );(2) 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 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答案】(1) +3,+4,D,﹣2(2) 见分析(3) 10【分析】(1)根据规定及实例可知A→C记为(3,4),C→D记为(1,﹣2);(2)按题目所示平移规律分别向右向上平移2个格点,再向右平移2个格点,向下平移1个格点;向左平移2个格点,向上平移3个格点;向左平移1个向下平移两个格点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在图中标出即可.(3)根据点的运动路径,表示出运动的距离,相加即可得到行走的总路径长.(1)解:(1)∵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A→C记为(+3,+4),C→D记为(+1,﹣2).故答案为:+3,+4,D,﹣2;(2)P点位置如图所示.(3)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时,如何用坐标表示.【变式2】(2022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示意图,已知OA =2km,OB=6km,OC=BD=4km,点E为OC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 由图可知,高铁站在小明家南偏西65°方向6km处.请类似这种方法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博物馆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2) 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哪些地方?(3) 若小强家在小明家北偏西60°方向2km处,请在图中标出小强家的位置.【答案】(1) 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2km处,博物馆在小明家南偏东50°方向4 km 处(2) 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和影院(3) 见分析【分析】(1)由图可知,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2km处,博物馆在小明家南偏东50方向4km处;(2)观察图形,根据OA,OE,OD的长度及图中各角度,即可得出结论.(3)作北偏西60°角,取OE = 2即可.(1)解: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2km处,博物馆在小明家南偏东50°方向4 km 处;(2)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和影院;(3)如图,点F即为小强家.【点拨】本题考查了方向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用方位角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元素.类型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系✬✬点的坐标✬✬点到坐标轴的距离2.(2022秋·广东广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1) 当时,求点P到x轴的距离;(2) 若点P的横坐标比纵坐标少5,求点P的坐标;(3) 点的坐标为,直线轴,求点P的坐标.【答案】(1) 7(2) (3)【分析】(1)根据得点P的坐标为,即可得到点P到x轴的距离;(2)列得,求出a即可;(3)根据直线轴,得到,求出a即可.(1)解:当时,点P的坐标为,∴点P到x轴的距离为7;(2),解得,∴点P的坐标为;(3)∵直线轴,∴,解得,∴点P的坐标为.【点拨】此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特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理解坐标与图形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2秋·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点Q,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回答问题.(1) 若点Q在y轴上,求点Q的坐标.(2) 若点Q在(即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求点Q的坐标.【答案】(1) ;(2) .【分析】(1)根据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等于零,可得,即可求出m的值,进而得到答案;(2)根据点Q到两坐标的距离相等,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1)解:点Q在y轴上,则,解得,所以;故Q点的坐标为;(2)解:当点Q在(即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即:,解得:,所以,故Q点的坐标为:.【点拨】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等于零,在角平分线上点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变式2】(2022春·河南信阳·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以下点的坐标,,,.(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点,,的位置.(2) 求三角形的面积.(3) 若点在轴上,且三角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点的坐标.【答案】(1) 见分析(2) 18(3) (0,-3)或(0,9)【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直接确定出点A、B、C的位置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可得;(3)设P(0,m),利用三角形ABP的面积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求出m值,进而得出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A(-2,3),,,,点到AB的距离是;的面积是:;(3)解:∵A(-2,3),,∴AB x轴,设P(0,m),∵点在轴上,且三角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得:m=-3或m=9,∴点的坐标为:(0,-3)或(0,9).【点拨】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类型三、平面直角坐标系➽➼几何图形➽➼面积问题3.(2023秋·北京海淀·七年级人大附中校考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1) 求a,b的值;(2) 在y轴的上存在一点M,使,求点M的坐标;(3) 如图2,过点C作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平分,.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答案】(1) (2) 或,(3) 的值是定值,,理由见分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即可进行解答;(2)先根据A、B、C的坐标求出求出的值,再根据y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设,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将表示出来即可;(3)根据,得出,,再根据平分得出,进而得出,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得出结论.(1)解:∵,∴,则,∴;(2)由(1)可知,∴,∵,∴点C到x轴距离为2,∴,∵当M在y轴上时,∴设,∴,∵,∴,∴,∴或,(3)如图2中,结论:的值是定值,理由:∵,∴,∴,,∵平分,∴,∴,∵,∴,∵,∴,∴,∴.【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变式1】(2022秋·广东广州·八年级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校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其中,满足.(1) 填空:______,________;(2) 若存在一点,点M到x轴距离_______,到y轴距离_______,求的面积(用含m的式子表示);(3) 在(2)条件下,当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得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答案】(1) ,3(2) ,2,(3) 或【分析】(1)可将变形为,再根据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和b的值;(2)由M点坐标即可直接得出点M到x轴距离为,到y轴距离为.又可求出,即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3)将代入,得.设,则.即得出,解出t的值,即得出点P的坐标.解:(1)∵,∴,∴,解得:.故答案为:,3;(2)∵,∴点M到x轴距离为,到y轴距离为.由(1)可知,,∴,∴.故答案为:,2,;(3)当时,.设,∴.∵,∴,解得:,∴或.【点拨】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与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变式2】(2022秋·北京海淀·八年级北京育英中学校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满足,过作轴于.(1) 求三角形的面积;(2) 若线段与轴交于点,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 36(2) 或【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的值,进而得出,两点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2)设,利用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到关于的方程,再解方程求出即可得点坐标.解:(1),,,解得,,,,轴,,,,;(2)设,,,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解得:或,或;【点拨】本题昰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理解坐标与长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四、平面直角坐标系➽➼判断点的位置✬✬参数4.(2022秋·江苏南京·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1) 画出;(2) 面积为___________;(3) 如图,是由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为内的一点,则点P在内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答案】(1) 见分析(2) 8(3)【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即可求解;(2)用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其周围的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解;(3)根据题意得:是由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即可求解.(1)解:如图,即为所求;(2)解:的面积;故答案为:8;(3)解:根据题意得:是由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点P在内的对应点的坐标是.故答案为:【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图形变换,熟练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点,且点B在A的右边.将线段平移,平移后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其中,.(1) 求b和k的值;(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k)(2) 探求当a变化时,三角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关系.【答案】(1) ;;(2)【分析】(1)由,,结合,可得线段向上平移,再根据点的平移规则列方程即可;(2)由平移的性质可得:,,如图,可得,过作于,过作于,显然,,从而可得答案.(1)解:如图,∵点,点,且点B在A的右边.将线段平移,平移后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其中,.∴,,∴,即,解得:,∴,,,∴,解得:;(2)由平移的性质可得:,,如图,∴,过作于,过作于,显然,∴,∴,∴.【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点的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地利用平移的性质解题是关键.【变式2】(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如图1所示.(1) 平移线段到线段,使点A的对应点为D,点B的对应点为C,若点C的坐标为,求点D的坐标;(2) 平移线段到线段,使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第二象限内,连接,,如图2所示.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求点C、D的坐标.(3) 在(2)的条件下,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 ;(2) ,;(3) 存在点P,其坐标为或.【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确定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进而可得点D的坐标;(2)设D点纵坐标为y,由平移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建立方程求出y的值即可;(3)设出点P的坐标,表示出,然后根据建立方程求解即可.(1)解:∵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B向左平移了5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了4个单位长度,∴A点平移后的对应点;(2)解:设D点纵坐标为y,∵点C在y轴上,点D在第二象限,∴线段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连接,则,即解得:,∴,;(3)解:设点,∴,∵,∴,∴,∴或,∴存在点P,其坐标为或.【点拨】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平移性质的灵活运用,用面积关系建立方程.类型五、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变换✬✬对称问题5.(2021秋·河北邢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在边长为的正方形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的坐标分别是,.(1) 请在图中画出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点的坐标为______ ;(2) 请写出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3) 求的面积.【答案】(1);;(2) (3)【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的位置,然后与点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2)根据关于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写出即可;(3)利用三角形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1)解:如图所示;点,;故答案为:;;(2)由图象可知:;故答案为:.(3),,.【点拨】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秋·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 分别写出点A,点C的坐标;(2) 作出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并写出的坐标为 .(3) 求的面积;(4) 在y轴上找一点P,使最小.【答案】(1) ,(2) 作图见分析,(3) 3.5(4) 作图见分析【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求解;(2)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的坐标,然后描点连线即可;(3)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去计算的面积;(4)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连接交x轴于P点,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P点满足条件.(1)解:由图形可知:;(2)如下图,作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连接即为所求;(3)由题意可知:的面积;(4)如(2)图,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连接交x轴于P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最小,点P即为所求.【点拨】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与性质,并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变式2】(2022秋·河北邯郸·八年级统考期中)在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1) 画出关于直线:的对称三角形;并写出,,的坐标;(2) 在直线上找一点,使最小,满足条件的点为______.提示:直线是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答案】(1) 图见分析,,,(2) 图见分析,点的坐标为【分析】(1)分别作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并写出,,的坐标;(2)作出点关于对称的点,连接,与的交点即为点,此时最小,写出点的坐标即可.(1)解:如图,分别作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的点,,,连接,,,则即为所作,∴,,.(2)如图,作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连接,与直线的交点即为点,∴直线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此时最小,点坐标为.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类型六、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真题6.(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的顶点坐标分别为.将平移后得到,且点A的对应点是,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1) 点A、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2) 请在图中画出.【答案】(1) 4(2) 见分析【分析】(1)由得,A、之间的距离是2-(-2)=4;(2)根据题意找出平移规律,求出,进而画图即可.(1)解:由得,A、之间的距离是2-(-2)=4.故答案为:4.(2)解:由题意,得,如图,即为所求.【点拨】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求解以及平移求点坐标画图,题目相对较简单,掌握平移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19·广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将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请画出;(2)请画出与关于轴对称的;(3)请写出的坐标.【答案】(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见分析;(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见分析;(3).【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3)利用所画图象得出对应点坐标.解:(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3).【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平移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变式2】(2015·广西崇左·中考真题)如图,△A1B1C1是△ABC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且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1),B1(4,2),C1(3,4).(1)请画出△ABC,并写出点A、B、C的坐标;(2)求出△AOA1的面积.【答案】(1)作图见试题解析,A(-3,1),B(0,2),C(-1,4);(2)2.【分析】(1)△A1B1C1是由△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故将△A1B1C1向左平移4个单位既是△ABC;(2)由平移性质知,A1A平行于x轴,且等于平移距离4,△A1OA边A1OA上的高可点A1的坐标确定.解:(1)A(-3,1),B(0,2),C(-1,4),如图:∴=A1A×1=×4×1=2.。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讲解

A
O
B
x
2. ( 2013• 东 营 , 6 , 3 分 ) 若 定 义 : f (a, b) (a, b) ,
g (m, n) (m, n) , 例 如
) D. (2, 3)
f (1, 2) ( 1, 2) , g (4, 5) (4,5) ,则 g ( f (2, 3)) =(
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知识梳理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 b 组成的数对,记作(a ,b) ; 注意:a、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 x 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 y 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坐标轴上 点 P(x,y) X 轴 (x,0) Y 轴 (0,y) 原 点 (0,0) 点 A、点 B 连线平行(垂 直)于坐标轴的点 平行 X 轴 平行 Y 轴 (垂直 Y 轴) (垂直 X 轴) A、 ( ,y) A、 (x, ) B、 ( ,y) B、 (x, ) 点 P(x,y)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 第一 象限 x>0 y>0 第二 象限 x<0 y>0 第三 象限 x<0 y<0 第四 象限 x>0 y<0 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 第一、 三象限 (m,m) 第二、 四象限 (m,-m)

中考总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讲解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描述平面上点位置的一种工具,它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横轴和纵轴)构成。

横轴通常被称为x轴,纵轴通常被称为y轴。

通常,将x轴和y轴的交点称为坐标原点O。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x,y)来表示,其中x表示点在x轴上的位置,y表示点在y轴上的位置。

例如,点A在x轴上的位置是2,在y轴上的位置是3,那么点A的坐标就是(2,3)。

二、一次函数:1.定义:一次函数是指形如y = ax + b的函数,其中a和b是常数,并且a≠0。

其中,a叫做一次函数的斜率,b叫做一次函数的截距。

2.斜率的性质:(1)当a>0时,一次函数是递增的,意味着随着x的增加,y也增加。

(2)当a<0时,一次函数是递减的,意味着随着x的增加,y减少。

3.截距的性质:截距是指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在数学上记为点(0,b)。

(1)当b>0时,一次函数与y轴正向相交,函数图像在y轴上方。

(2)当b<0时,一次函数与y轴负向相交,函数图像在y轴下方。

4.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截距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通过改变斜率和截距的值,可以改变直线的位置和倾斜程度。

三、反比例函数:1.定义:反比例函数也称为比例函数的倒数函数,当x≠0时,反比例函数可以表示为y=k/x,其中k≠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图象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两个分离的曲线。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x增大时,y减小;当x减小时,y增大。

(2)反比例函数不存在斜线,是一对曲线对称分离的图象。

四、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可以应用于很多实际问题中,如图形的绘制、方程的求解等。

1.图形的绘制:- 对于一次函数y = ax + b,通过改变a和b的值,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形及其特点。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平面内画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为_______,习惯上取向___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______,取向_____为正方向;它们的公共原点O 为直角坐标系的 。

两坐标轴把平面分成_____________,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____________。

注意:同一平面、互相垂直、公共原点、数轴。

2.点的坐标: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用一对 表示,这个 叫坐标。

表示方法为(a ,b)。

a 是点对应 轴上的数值,表示点的 坐标;b 是点对应 轴上的数值,表示点的 坐标。

点(a ,b)与点(b ,a )表示同一个点时,a b ;当a b 时,点(a ,b)与点(b ,a )表示不同的点。

3.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点:小结:(1)点P (y x ,)所在的象限 横、纵坐标x 、y 的取值的正负性; (2)点P (y x ,)所在的数轴 横、纵坐标x 、y 中必有一数为零;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构成数轴B 、坐标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C.x 轴上点必是纵坐标为0,横坐标不为0 D 、坐标为(3, 4)与(4,3)表示同一个点。

坐标轴上 点P (x ,y ) 连线平行于 坐标轴的点 点P (x ,y )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 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 X 轴Y 轴原点平行X 轴平行Y 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一、 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练2、判断题(1)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全体实数一一对应( ) (2)横坐标为0的点在轴上( ) (3)纵坐标小于0的点一定在轴下方( ) (4)若直线轴,则上的点横坐标一定相同( )(5)若,则点P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 ) (6)若,则点P ()在轴或第一、三象限( )练3、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b, -a)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练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 2+1)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练5、点E 与点F 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则直线EF 与y 轴的关系是 ( ) A .相交 B .垂直 C .平行 D .以上都不正确 练6、若点A (m,n ),点B (n,m )表示同一点,则这一点一定在( ) A 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B 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C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 D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练7、点P(3a-9,a+1)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练8、如果点M (3a-9,1-a )是第三象限的整数点,则M 的坐标为__________;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 (1)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 (b a ,)到横轴的距离= ,点P (b a ,)到纵轴的距离= ,注:1、点到横轴的距离等于( )坐标的( ),点到纵轴的距离等于( )坐标的( ); 2、坐标转化为距离时要加绝对值;距离转化为坐标时要分情况,考虑正负。

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知识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知识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确定点,以及由点求出坐标,掌握点的坐标的特征.3.由数轴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有序数对定义: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要点诠释:有序,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如电影院的座位是6排7号,可以写成(6,7)的形式,而(7,6)则表示7排6号.要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概念1.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要点诠释: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2. 点的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 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a,b),如图2.要点诠释:(1)表示点的坐标时,约定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中间用“,”隔开.(2)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3)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数对(x,y)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要点三、坐标平面1. 象限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如图所示的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如下图.要点诠释:(1)坐标轴x轴与y轴上的点(包括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按方位来说:第一象限在坐标平面的右上方,第二象限在左上方,第三象限在左下方,第四象限在右下方.2. 坐标平面的结构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划分为六个区域:x轴,y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这六个区域中,除了x轴与y轴有一个公共点(原点)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没有公共点.要点四、点坐标的特征1.各个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符号规律要点诠释:(1)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3)根据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可以判断点在坐标平面上的大概位置;反之,根据点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也可以判断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2.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3.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4.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典型例题】类型一、有序数对1.如果将一张“13排10号”的电影票简记为(13,10),那么(10,13)表示的电影票是排号.【思路点拨】在平面上,一个数据不能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须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答案】10,13.【解析】由条件可知:前面的数表示排数,后面的数表示号数.【总结升华】在表示时,先要“约定”顺序,一旦顺序“约定”,两个数的位置就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举一反三:【变式】某地10:00时气温是6℃,表示为(10,6),那么(3,-7)表示________.【答案】3:00时该地气温是零下7℃.类型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概念2.如图,写出点A、B、C、D各点的坐标.【思路点拨】要确定点的坐标,要先确定点所在的象限,再看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答案与解析】解:由点A向x轴作垂线,得A点的横坐标是2,再由点A向y轴作垂线,得A点的纵坐标是3,则点A的坐标是(2,3),同理可得点B、C、D的坐标.所以,各点的坐标:A(2,3),B(3,2),C(-2,1),D(-1,-2).【总结升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点到x轴的距离是这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是这点横坐标的绝对值.举一反三:【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A既在x轴的上方,又在y轴的左边,且距离x轴,y轴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那么点A的坐标为( ).A.(5,-4) B.(4,-5) C.(-5,4) D.(-4,5)【答案】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4,3),B(-2,3),C(-4,1),D(2,-2).【答案与解析】解:因为点A的坐标是(4,3),所以先在x轴上找到坐标是4的点M,再在y轴上找到坐标是3的点N.然后由点M作x轴的垂线,由点N作y轴的垂线,过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点A,同理可描出点B、C、D.所以,点A、B、C、D在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总结升华】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数对和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举一反三:【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A(3,2),B(5,0),则△AOB的面积为.【答案】5.类型三、坐标平面及点的特征4.(2014春•夏津县校级期中)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设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2)当a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3)当a为任意实数,且b<0时,点M位于何处?【思路点拨】(1)利用第四象限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2)利用第二、四象限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3)利用第三、四象限和纵轴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答案与解析】解:∵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四象限;(2)当ab>0时,即a,b同号,故点M位于第一、三象限;(3)当a为任意实数,且b<0时,点M位于第三、四象限和纵轴的负半轴.【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确定,正确掌握各象限对应坐标的符号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15•威海)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解:由A(a+1,b﹣2)在第二象限,得a+1<0,b﹣2>0.解得a<﹣1,b>2.由不等式的性质,得﹣a>1,b+1>3,点B(﹣a,b+1)在第一象限,故选:A.【高清课堂:第一讲平面直角坐标系1 369934练习3 】【变式2】若点P (a ,b)在第二象限,则:(1)点P1(a ,-b)在第象限;(2)点P2(-a ,b)在第象限;(3)点P3(-a ,-b)在第象限;(4)点P4( b ,a )在第象限.【答案】(1)三;(2)一;(3)四;(4)四.5.已知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且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求点B的坐标.【思路点拨】由“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可得点B的横坐标;由“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可得B的纵坐标为3或﹣3,即可确定B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如图,∵点B与点A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B与点A的横坐标相同,∴ x=-3.∵点B到x轴的距离为3,∴ y=3或y=-3.∴点B的坐标是(-3,3)或(-3,-3).【总结升华】在点B的横坐标为-3的条件下,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则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所以要分类讨论,防止漏解.举一反三:【变式1】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A.(3,0) B.(3,0)或(–3,0)C.(0,3) D.(0,3)或(0,–3)【答案】B.【高清课堂:第一讲平面直角坐标系1 369934练习4(5)】【变式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x,y)在第二象限且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2,5,则P的坐标是_________;若去掉点P在第二象限这个条件,那么P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5,2);(5,2),(-5,2),(5,-2),(-5,-2).。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温馨提示(a , b )与(b , a )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

例如:用(3 , 5) 表示第 3 列的第 5 位同学,那么(5 , 3) 就表示第 5 列的第 3 位同学。

夯实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一.有序数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有序数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这样可以用含有两个数的组合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 , b )。

例 1:(1)在一层的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2)在电影票上, 如果把“5 排 8 号”简记为(5,8),那么“4 排 9 号”如何表示?(8,3)表示什么含义?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具体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这样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两轴水平的数轴叫做 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垂直的数轴叫做 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原点 两轴的交点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平面坐标系所在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三.象限x 轴和 y 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称为四个象限,按逆时针顺序依次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如图。

y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一象限Ox第四象限y b • Oax例 2:设M (a , b )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1) 当a > 0, b < 0 时,点M 位于第几象限?(2) 当ab > 0 时,点M 位于第几象限?四.点的坐标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 A ,过点 A 分别向 x 轴、 y 轴作垂线,垂足在 x 轴、 y 轴上对应的数 a 、b 分别叫做点 A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有序数对(a , b )叫做点 A 的坐标,记作A (a , b ) ,如图。

1. 已知坐标平面内的点,确定点的坐标先由已知点 P 分别向 x 轴、 y 轴作垂线,设垂足分别为 A 、 B ,再求出垂足 A 在 x 轴上的坐标 a 与垂足 B 在 y 轴上的坐标b ,最后按顺序写成(a , b )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确定点,以及由点求出坐标,掌握点的坐标的特征.
3.由数轴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序数对
定义: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要点诠释:
有序,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如电影
院的座位是6排7号,可以写成(6,7)的形式,而(7,6)则表示7排6号.
要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概念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
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
要点诠释: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 点的坐标
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 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a,b),如图2.
要点诠释:
(1)表示点的坐标时,约定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中间用“,”隔开.
(2)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
(3)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数对(x,y)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要点三、坐标平面
1. 象限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如图所示的Ⅰ、Ⅱ、Ⅲ、Ⅳ
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如下图.
要点诠释:
(1)坐标轴x轴与y轴上的点(包括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按方位来说:第一象限在坐标平面的右上方,第二象限在左上方,第三象限在左下方,第四象限在右下方.
2. 坐标平面的结构
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划分为六个区域:x轴,y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
四象限. 这六个区域中,除了x轴与y轴有一个公共点(原点)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没有公共点.
要点四、点坐标的特征
1.各个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符号规律
要点诠释:
(1)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3)根据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可以判断点在坐标平面上的大概位置;反之,根据点在坐标
平面上的位置也可以判断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
2.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
3.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4.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序数对
1.如果将一张“13排10号”的电影票简记为(13,10),那么(10,13)表示的电影票是排号.
【思路点拨】在平面上,一个数据不能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须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平面内点
的位置.
【答案】10,13.
【解析】由条件可知:前面的数表示排数,后面的数表示号数.
【总结升华】在表示时,先要“约定”顺序,一旦顺序“约定”,两个数的位置就不能随意
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
举一反三:
【变式】某地10:00时气温是6℃,表示为(10,6),那么(3,-7)表示________.
【答案】3:00时该地气温是零下7℃.
类型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概念
2.如图,写出点A、B、C、D各点的坐标.
【思路点拨】要确定点的坐标,要先确定点所在的象限,再看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答案与解析】
解:由点A向x轴作垂线,得A点的横坐标是2,再由点A向y轴作垂线,得A点的纵坐标是3,则点A的坐标是(2,3),同理可得点B、C、D的坐标.
所以,各点的坐标:A(2,3),B(3,2),C(-2,1),D(-1,-2).
【总结升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点到x轴的距离是这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是这点横坐标的绝对值.
举一反三:
【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A既在x轴的上方,又在y轴的左边,且距离x轴,y轴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那么点A的坐标为( ).
A.(5,-4) B.(4,-5) C.(-5,4) D.(-4,5)
【答案】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4,3),B(-2,3),C(-4,1),D(2,-2).【答案与解析】
解:因为点A的坐标是(4,3),所以先在x轴上找到坐标是4的点M,再在y轴上找到坐
标是3的点N.然后由点M作x轴的垂线,由点N作y轴的垂线,过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点
A,同理可描出点B、C、D.
所以,点A、B、C、D在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数对和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
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
对是一一对应的.
举一反三:
【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A(3,2),B(5,0),则△AOB的面积为.
【答案】5.
类型三、坐标平面及点的特征
4.(2014春?夏津县校级期中)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设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
(2)当a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
(3)当a为任意实数,且b<0时,点M位于何处?
【思路点拨】(1)利用第四象限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
(2)利用第二、四象限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
(3)利用第三、四象限和纵轴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
【答案与解析】
解:∵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四象限;
(2)当ab>0时,即a,b同号,故点M位于第一、三象限;
(3)当a为任意实数,且b<0时,点M位于第三、四象限和纵轴的负半轴.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确定,正确掌握各象限对应坐标的符号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威海)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解:由A(a+1,b﹣2)在第二象限,得
a+1<0,b﹣2>0.
解得a<﹣1,b>2.
由不等式的性质,得
﹣a>1,b+1>3,
点B(﹣a,b+1)在第一象限,
故选:A.
【高清课堂:第一讲平面直角坐标系 1 369934练习3 】
【变式2】若点P (a ,b)在第二象限,则:
(1)点P1(a ,-b)在第象限;
(2)点P2(-a ,b)在第象限;
(3)点P3(-a ,-b)在第象限;
(4)点P4( b ,a )在第象限.
【答案】(1)三;(2)一;(3)四;(4)四.
5.已知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且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求点B的坐标.
【思路点拨】由“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可得点B的横坐标;由“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可得B的纵坐标为3或﹣3,即可确定B的坐标.
【答案与解析】
解:如图,
∵点B与点A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
∴点B与点A的横坐标相同,
∴ x=-3.
∵点B到x轴的距离为3,
∴ y=3或y=-3.
∴点B的坐标是(-3,3)或(-3,-3).
【总结升华】在点B的横坐标为-3的条件下,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则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所以要分类讨论,防止漏解.
举一反三:
【变式1】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
【答案】B.
【高清课堂:第一讲平面直角坐标系 1 369934练习4(5)】
【变式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x,y)在第二象限且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2,5,则P的坐标是_________;若去掉点P在第二象限这个条件,那么P的坐标是________.
【答案】(-5,2);(5,2),(-5,2),(5,-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