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学目标①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概况;②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③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如:讨论、填表等,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以及四大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通过淮河成为害河的学习和联系金宝圩沟湖塘水资源的保护,使学生意识到淮河水质日趋恶化的趋势,树立防止当地金宝圩沟湖塘水资源污染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教具①书中相关的图表;②教师自制Powerpoint幻灯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说明:每当初夏时节,南方水稻油绿,华北田野已麦浪如金。

这体现了同样的物质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地区的差异性。

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跨5500余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板书: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树木冬季落叶,山南树木大多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山南人们以大米为主食。

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三、出示自学指导:1.阅读“秦岭”部分,“淮河”部分,回答:秦岭是水系和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其北侧地形是,南侧地形是。

2.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注意区别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①南北两侧一月气温差异是什么?②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差异是什么?3.看图4-5,在中国地图上,把、和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经过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和4.看图4-5,图4-6。

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初中地理知识

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初中地理知识

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知识点的认识】秦岭﹣淮河线的纬度位置为:32°N~34.5°N.秦岭﹣淮河线经过甘、陕、鄂、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秦岭,是位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中国南方,秦岭以北为中国北方.淮河,是位于秦岭东边的一条大河,全长 1000 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将淮河看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流域有关.秦岭﹣﹣淮河分界线:1 月份 0℃等温线;年降水量 800mm 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温度带)与亚热带(温度带)分界线,是一月份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解答: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它还是我国一月份 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答案为:暖温带;亚热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属基础题.【解题思路点拔】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熟记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1/ 1。

中国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中国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1)我国 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mm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温度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6)耕地类型:早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小结
存在着明显差异。我们还了解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 差异,通过学习知道了秦岭-淮河一线有着非常特殊的地理意义)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大地理区域
的划分状况及其主导因素。
1.通过对比,观察教材图 5.3 和图 5.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 难点教学方法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2.通过比较列表归纳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播放图片(关于我国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以及四大地理区域有关图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分析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板书二、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对比图 5.3 和图 5.4,以
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
的重要意义。
教师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以北农村生活景观图和秦岭—淮河以南农村生活景观图。学生小组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的气温高于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一、知识要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二、跟踪训练1. 以下是家住图中A处的小张关于其家乡的叙述,你认为可信的是()A.居民的主食以面食为主B.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C.一月平均气温﹣20℃D.农田类型以水田为主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2.图中的℃、℃、℃、℃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水热资源最丰富的是()A.℃B.℃C.℃D.℃3.图中椭圆中,甲、乙、丙、丁中,交通网比较稠密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4.与北方比较,南方地区()A.冬季河流结冰B.民居屋顶坡度更小C.河流水量更大D.农作物生长期更短5.“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

这首歌中所写的区域是我国的哪一个地理区域()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6.我们所学的教材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这四大区域是指()A.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区B.沿海地区、岛屿地区、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区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季风区、非季风区、农业耕作区、畜牧业区7.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1月0 ℃等温线(局部)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和面积占全国比例的是()A.AB.BC.CD.D9.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A.热带和亚热带B.亚热带和暖温带C.暖温带和中温带D.中温带和寒温带10.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A.1月0℃等温线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11.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的是()A.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我国7月20℃等温线D.我国1月0℃等温线12.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B.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13. 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的是()A.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我国7月20℃等温线D.我国1月0℃等温线14.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一线C.1月份10℃等温线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5.下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地理差异明显。

下列因素在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A. 自然环境B. 地理景观C. 居民主食D. 人种宗教2.下图中反映的是我国________地区农村生活景观()A. 秦岭-淮河线以北B. 秦岭-淮河线以南C. 秦岭-淮河线以西D. 秦岭-淮河线以东3.与秦岭—淮河走向基本一致的是: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 200mm等降水量线C. 一月份0℃等温线D.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下列哪些界线相一致()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⑤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 ①②④⑤⑥B. 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⑥D. ①②④⑤⑥5.读我国某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图示山脉的走向是()A. 东西走向B. 南北走向C. 东北--西南走向D. 西北--东南走向6.近日,一张秦岭航拍照(图1)登上了热搜。

通常认为秦岭阻挡的是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但中国气象局对照片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则会出现如照片一样“泾渭分明”的现象,一侧因暖湿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

图2为秦岭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根据中国气象局对秦岭航拍照片的解释,多云的甲处应位于()A. 亚热带B. 暖温带C. 中温带D. 寒温带7.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数据,在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A. 5℃B. 8℃C. 16℃D. -4℃8.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平水带与多水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A. 长江一线B. 秦岭--淮河一线C. 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D. 南岭--淮河一线9.有关秦岭-淮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 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 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D. 1月0℃等温线10.近日,一张秦岭航拍照(图1)登上了热搜。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

以北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相较而言,湿润度较低;以南地区则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区,是中国的粮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各地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一、地形地貌以北地区地貌起伏不平,呈现出多山多谷的景象,其中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500米,南北长约1200公里,东西宽约800公里。

它的地形高原狭窄,坡度较大、水蚀痕迹明显,有着丰富的岩石种类和奇峰异石的地貌景象。

而以南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地势逐渐平缓。

长江、淮河、汉水等河流在此形成了广阔的平原,以及众多的淀、湖、泊、池等水域。

这里有口岸众多、物流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还有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武汉钢铁公司。

二、气候环境以北地区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气候,春季干燥严重、夏季夜间温度较低。

夏季气候炎热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降温急剧,气温波动较大。

以南地区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量较大,并且分布不均,是我国农业生产较为优越的地区之一。

在以北地区,由于气候炎热多雨,夏季很容易受到干热风暴和台风影响,导致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出现。

由于缺乏长江流域这样广泛而丰富的灌溉系统,水资源也格外紧张。

而在以南地区,比起其它地区,夏季气温较为温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因此给当地造成了水资源的争夺问题。

三、农业经济以北地区生态条件较为恶劣,不适宜种植多样化的农作物,农民的种植技术普遍比不上南方,经济条件落后,致使很多农民无法养活自己,他们年年苦辣地辛勤劳作,只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

而在以南地区,由于气候适宜、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春作、种植、收割全部由机械化完成,这样的农业种植条件让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越来越大的提高,其中的“中国粮仓”企业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

四、文化差异以北地区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大。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6第五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6第五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①农业地区:_____ 东北 平原、_____ 华北 平原、关中平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②林区:东北的_________
2.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1)矿产资源:___ 煤 、铁、_____ 石油 等。 东北 重工业区、_______ 京津唐 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 (2)工业区:_____ 区。
势(或海拔)。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 大 地 理 区 域 的 划 分
划分的依据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南方地区
气候因素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夏季风
西北地区
地势因素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总结归纳】
【易错判断】 1.秦岭-淮河线以北以水田为主,以南以旱地为主。 (×)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将中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
民族等区域概况。(重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北方地区 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重、难点)
一、区域概况和自然环境
1.区域概况: 秦岭-淮河 线以北的地区。 (1)位置:中国东部__________ (2)面积和人口:各约占全国的___% 20 和___% 40 。
2.自然环境特征:
平原 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_____ 东北 平原、华 (1)地形:以_____ 北平原、_____ 关中 平原和黄土高原等。
(2)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_________ 暖热多雨 。 黑龙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3)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 黄河 。 _____
【易错判断】 1.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

从自然地理方面浅谈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从自然地理方面浅谈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从自然地理方面浅谈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王琳洁 464000)摘要:秦岭淮河一线历来被称之为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本文主要论述了南北分界线概念的提出,唐人感知中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及从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方面论述了分界线的划分依据。

秦岭淮河一线是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和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关键词:秦岭;淮河;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引言:横贯中国东西的秦岭—淮河一线,传统上一直被视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2006年3月,就在安徽蚌埠建成号称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的雕塑“火凤凰”龙之时,关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标志城市的争论第一次引起公众关注。

2008年8月底,伴随着江苏淮安开建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这种争论再次蜂拥而起……到底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到底在哪?下面我来阐述一下我的研究结果。

1.地理位置1.1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分界线。

《禹贡》中的九州中有六个就是以此为分界的,自西而东,此线北侧为雍、豫、徐三州,此线南侧为梁、荆、扬三州。

东部徐州与扬州以淮河为界,《禹贡》云: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

中部豫州、荆州以秦岭淮阳山弧为界,“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

“荆”指荆山,伏牛山脉中。

“衡”指衡山,大别山区的安徽霍山县,山均在秦岭淮阳山弧中。

“荆及衡阳”应释为“荆山东至衡山一线以南的地区”, 即荆州和豫州是以秦岭东端淮阳山弧为界的。

西部梁州与雍州以秦岭为界即“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西河”指晋陕间的一段黄河,华阳”指华山一线以南,黑水是梁州和雍州的分界,大致呈东西走向。

“华阳、黑水”是梁、雍二州共同的疆界。

“华阳、黑水”实是指秦岭山脉而言[1]。

1.2.秦岭的区域秦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旱地
水田
降水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气温
主要作物
小麦、大豆、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
气温
居民主食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温、降水
传统运输
以陆路运输为主
以水路运输为主
气温
传统运动
溜冰、滑雪
游泳、赛龙舟
气温、降水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类型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影响因素
自然
1月平均气温
<0℃
>0℃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小,冬季有结冰期
流量大,冬季无结冰期
降水、气温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人文
农田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