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通常生活在有机质丰 富的水域
扁形动物具有扁平的外观和光 滑的表面
梯状神经系统
脑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中央, 是控制中心,具有感觉和运 动功能。
扁形动物具有梯状神经系统, 由脑、腹神经索和神经节组 成。
腹神经索是由脑向两侧发出 的左右对称的神经束,具有
传导和协调功能。
神经节位于身体的两侧,具 有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消化器官:腔肠动 物具有消化器官, 可以吸收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感觉器官:腔肠动 物具有感觉器官, 可以感知周围环境 的变化。
运动器官:腔肠动 物具有运动器官, 可以通过收缩和扩 张来移动。
无器官系统
结构简单,没有 器官系统
消化系统简单, 没有肛门
神经系统简单, 只有神经网
生殖方式为无性 繁殖和有性繁殖
排泄系统:腔肠动物主要通过细胞表面交换进行排泄;扁形动物通过原 肾管以尿的形式排出。
生殖系统:腔肠动物无专门的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由体细胞转化而来; 扁形动物出现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有交配现象。
神经系统:腔肠动物神经细胞多散在分布于各组织中,无明显的中枢和 外周之分;扁形动物出现梯状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比较
刺细胞
刺细胞是腔肠 动物特有的攻 击和防御细胞
刺细胞内有毒 液,能够释放 刺丝,对猎物 或敌人进行攻
击
刺细胞主要分 布在腔肠动物
触手的周围
刺细胞的存在 使得腔肠动物 成为水域生态 系统中的重要
掠食者
网状神经系统
定义:由大量神 经细胞和神经纤 维组成的复杂网 络,连接着身体
各个部分
特点:没有明显 的中枢和周围之 分,神经细胞分 散在消化腔中, 具有感觉和运动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校本作业)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动物界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海葵、水母、腔肠动物和腔肠动物门的一些类群。
它们的显著特点是有一个腔肠体腔,该体腔与消化道部分或全部融为一体。
腔肠动物是腔肠幼虫经过演化分化所形成的现代动物,早期地层上始于寒武纪。
身体结构在腔肠动物中,体壁上有许多围绕中央口的触手,称为“口旁鞭毛”,口位于体柱中央,是它的唯一口。
它们由一种叫“腔肠幼虫”的阶段发育而成,这个阶段是多数腔肠动物(例如海葵、水母等)的一个共有特征。
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感知机制腔肠动物的感知机制主要依靠神经元和“坐标器”。
坐标器是由称作“绒毛”细胞的某些种群构成的特殊纤毛杂集体。
它能够精确地感知动物的前后、上下和左右等方向。
许多腔肠动物还具有感光细胞,可以察觉光线的方向和亮度。
生活习性腔肠动物通常都是浮游的或水栖的,常见于海洋和淡水环境中,也有发现于陆地的。
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也有一些种类以植物为食。
扁形动物扁形动物,又称为扁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的一个门,包括了许多种既海洋、也淡水的动物。
扁形动物是一个原生动物系群,与腔肠动物从进化方向上相互对立。
身体结构扁形动物的身体通常扁平而长,大多数物种都有分明的左右对称性,并且在身体的两端或侧面有口和肛门。
它们的身体没有体腔,细胞层次结构简单,通常只分为外外层、中胶层、内胚层三层。
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生活习性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十分多样,有些物种寄生在动物或其他生物的身体内,如绦虫和口角线虫;有些则活动在水体或泥沙中,如吸盘虫和红假单胶体虫等。
扁形动物的营养方式也十分多样,有些以动物为食,有些则以腐殖质为食。
呼吸和循环扁形动物的呼吸和循环系统非常简单,通常只是通过皮肤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与腔肠动物的比较虽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属于动物界,但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是身体结构上的不同,腔肠动物具有腔肠体腔,而扁形动物则没有。
此外,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相对比较发达,具有神经元网络,而扁形动物则不具备。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身体扁平,呈两侧对称;具有口和肛 门两个开口,但消化管有两个开口; 体表通常具有纤毛或具有其他运动器 官,如肌肉或足等。
生活习性对比
腔肠动物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水螅、海葵等;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如蚯蚓。
扁形动物
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如涡虫、血吸虫等;少数种类寄生在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如猪肉绦虫 、蛔虫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 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目
CONTENCT
录
• 腔肠动物概述 • 扁形动物概述 •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比较 •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实验探究:观察腔肠动物和扁形动
物
01
腔肠动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腔肠动物是一类具有消化腔和原始神经系统的低等动物,包括水 螅、海葵、海蜇等。
生活环境与习性
生活环境
扁形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陆地等各种环境中,其中 涡虫主要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而吸虫和绦虫则多寄生于其 他动物体内。
生活习性
扁形动物多为肉食性,以捕食其他小动物或腐食为生。涡虫 具有感光器官,能够感知外界光线变化;吸虫和绦虫则通过 体表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形态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呈两侧对称,这种对称性有利于动物在水中或寄主体内保持 平衡和稳定。
结构
扁形动物具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基本结构。其中,涡虫具有口、 咽、肠等消化器官;吸虫和绦虫则通过体表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
繁殖与发育过程
繁殖方式
扁形动物多采用有性生殖方式,雌雄异体或同体。涡虫通过交配后产卵,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吸虫和绦虫则通 过寄生于寄主体内进行繁殖。
02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其中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等。
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水螅。
1.代表动物——水螅
生活习性: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外形: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厘米,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
捕食: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以水蚤为食。
体形: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成为辐射对称。
体壁: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中胶层。
消化:内胚层细胞所包围成的空腔叫作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细胞: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和人类的关系:①食用②固定海岸
二.扁形动物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
1.代表动物——涡虫
生活习性: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
外形: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的动物,它们的体长为1-1.5厘米,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口长在腹部,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
捕食: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消化: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体形: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新

一些地区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具有独特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 性,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水质监测价值
扁形动物可以作为水质监测的指标之一,帮助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和生态状况。
06
总结与展望
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认知总结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动物界中的两大类群,具 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应机制和进化历程。
随着全球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对于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环境变化中的响应和适应
机制的研究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THANK YOU.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由一系列神经 节和神经索组成,但通常具有原始的脑结构。
扁形动物的分类与分布
01
扁形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扁形动物门,分为无尾 纲和有尾纲两个纲。
02
无尾纲包括各种蛞蝓、蜗牛和石鳖等,分布广泛,从淡水到海
洋都有其代表物种。
有尾纲包括水蛭、涡虫等,主要分布在淡水或潮湿的陆地上。
扁形动物是一类两侧对称、无体腔的动物,分为 涡虫、吸虫、绦虫等类群。涡虫具有完整的消化 系统、神经系统和感官系统,而吸虫和绦虫则分 别适应了寄生生活和带状生活。
腔肠动物是一类具有双胚层体壁和消化腔的动物 ,分为刺胞动物和栉水母两大类。刺胞动物具有 三胚层体壁,能够进行细胞内消化,而栉水母则 具有两胚层体壁,通过细胞外消化方式获取营养
03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
01
无尾类通常具有复杂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和卵胎生等。它们通常在水 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生活。
02
有尾类通常具有简单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卵生。它们通常在水中生活,但有些 种类可以在陆地上度过一它们还可以通过皮肤 进行气体交换。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其他常见的扁形动物
猪肉绦虫
血 吸 虫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1、身体背腹扁平
2、左右对称 3、有三个胚层、有口无肛
多数扁形虫是营寄生生活的。他们对 寄主(宿主)有很大伤害。
• 猪肉绦虫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 血吸虫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咱们常见的腔肠动物为水螅 (代表动物)
• 生活习性及身体特征
1、生活在淡水中,通常 固着在水草上。 2、顶端口周有细长的触手,呈 辐射对称,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 身体呈辐射对称 思考:这样的对称有什么意义?
内部特征
1、水螅的体壁由外胚 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组成。
•生活在水中; •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有口无肛门。
身体背腹扁平; 左右对称;
有三个胚层、有口无肛 外部特征
1、背面呈灰褐色,腹面颜色 较浅,背负扁平。 2、身体前段呈三角形,两侧 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 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可辨 别光线的明暗。 3、身体左右对称、能分出前 后、左右、背腹
涡虫的对称方式
思考:这样的体形 有什么意义?
内部特征 • 1、涡虫的身体由内 胚层、中胚层、外胚 层三个胚层构成的。
2、内胚层细胞消化食物 3、身体有口无肛门 食物残渣有口排出。
其他腔肠动物
珊瑚虫
海葵 水母
海蜇
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
•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 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 成;有口无肛门。
与人类的关系
• 珊瑚虫可产生珊瑚礁和珊瑚岛,珊瑚礁 是海洋鱼类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3.甲与乙相比,哪一个相对高等?高等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乙相对高等一些。乙体形为两侧对称,可以区分背腹、前后和左右;前端(头部)感觉器官 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名师精讲】 1.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体形来区分,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 呈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两者均属于低等生物;其身体结构均为有口无肛门。 2.两侧对称是比辐射对称高等的体形,绝大多数动物的体形都属于两侧对称,在动物的进化过程 中, 前端逐渐形成了一些感觉器官,身体两侧则逐渐形成了专门的运动器官。
扁形动物
8.(2022泰安期末)如图为某同学在淡水溪流的石块下发现的一种小动物。下列有关该动物特征的 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有口有肛门 B.体表有角质层 C.靠疣足辅助运动 D.身体呈两侧对称 9.下列有关扁形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扁形动物全部营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猪肉绦虫等 B.部分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C.水中生活的涡虫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并防御敌害 D.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有的种类出现了肛门
D.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4.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A)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5.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意义是( D ) A.感知各个方向的刺激 B.捕获各个方向的猎物 C.防御各个方向的敌害 D.A、B、C都是 6.(2021淄博临淄区期中)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 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的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体呈辐射对称 C.海洋捕捞大型鱼类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可以堆积形成珊瑚礁
腔肠动物及扁形动物课件

01
02
03
04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进化历 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一 大类群,具有许多相似的生物
学特征和演化历程。
在进化过程中,腔肠动物和扁 形动物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交叉 和融合,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物
种。
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进 化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 多样性和生命演化的历史。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繁殖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详细描述
腔肠动物的繁殖方式通常为无性繁殖,通过二分裂或出芽等方式进行繁殖,而扁形动物的繁殖方式则主要为有性 生殖,通过交配产卵等方式进行繁殖。此外,扁形动物在繁殖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特殊的生殖方式,如卵胎生等。
04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进化历程
腔肠动物的进化历程
感应能力
扁形动物具有感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可以通过化学感受器或触觉器官来感 知。
03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比较
形态特征比较
总结词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形态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描述
腔肠动物通常呈辐射对称,具有两个胚层,而扁形动物则呈两侧对称,具有三 个胚层。此外,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相对较为简单,而扁形动物的身体结构则 更为复杂,具有更为明显的器官系统分化。
生活习性比较
总结词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生活习性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详细描述
腔肠动物通常生活在水中,如海洋、淡水等环境,而扁形动物则广泛分布于各种 环境,包括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等。此外,腔肠动物通常以滤食为生,而扁 形动物则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以腐食为主,有的以寄生为主。
繁殖方式比 较
总结词
扁形动物是一类扁平的动物,它们最早出现在寒武纪时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能训练
课外用放大镜观察水螅和涡虫的体长、 体色、体型及体表的主要结构。
课堂总结 学科班长对本堂课 总结评优
谢 谢 有 你
快 乐合 作
自主学习
要求: 认真阅读书本P2~P7,理清本节要学 习的主要内容,把握基础知识。让 我们为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努力吧!
学习任务
我能行!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 特征是什么? 2、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与人类 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完成学习任务。
一、腔肠动物(又叫刺胞动物)
海 葵
珊瑚虫 海葵 海蜇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名称 项目 身体的对称性 水螅 涡虫
辐射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 运动能力
左右对称 三胚层 较强
两胚层 较弱
(绘制知识概念图)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肛门 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海洋) 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5-12条触 代表动物 手,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 水螅 有消化腔,是细胞外消化,有口无肛 门,体表有刺细胞。 存在价值:可使用;可形成珊瑚礁等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动 物
节肢动物门
鱼
纲
两栖纲 脊 椎 动物 爬行纲 鸟 纲
哺乳纲
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 学科班长宣读学习目标,老 师点明重难点。 1、以水螅为例了解腔肠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特点 2、以涡虫为例了解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特点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 类的关系
摄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 入体内,进行消化; 消化: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呼吸:体表扩散 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感官:眼点、耳突、
代表动物——猪肉绦虫
• 成虫寄生于人体 小肠内, • 体长2-8m, 700-1000个节 片,头节有4个 吸盘,顶突有小 钩(2排,25- 50个)。 • 人吃了未熟的含 囊尾蚴的猪肉 (米猪肉)后患 病
• 背面: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 • 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 像;
• 腹面 :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 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
• 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生殖孔位于口的 稍后方;
左右对称:又称两侧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 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1、图2-2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注明各 部分名称:
外胚层 ① _________ ④_________ 消化腔 芽体
中胶层 ②________ ⑤________ 卵巢 触手
内胚层 ③________ 卵细胞 ⑥________ 口
2、填空题 (1)从腔肠动物开始,体壁出现了两个胚层, 即 外胚层和 内胚层 ,两胚层之间还有一层没有 细胞结构的 。 (2)珊瑚是由许多 珊瑚 群集成的群体,在一 定的 温度 和 压力 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会 转化为 石油 。 (3)水螅、海葵等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生活在 水 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 中胶层 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 口 ,无 肛门 。
腔肠 腔 动物
肠 动 物 和 扁 形 动 物 扁形
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部扁平;有口无肛门。 主要动物
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多营寄生生活)
生活在水中,口在腹面,口内有管 涡虫 状咽,食物在肠内消化,无肛门。 与人类的关系:多数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人、畜产 生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
水螅
水母
(一)代表动物——水螅
1.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 较缓、水草丰富 的清水溪流中, 常附着在水草或 他物上,以小型 的水蚤、蠕虫为 食。
2.形态结构
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口向 上,适应固着生活; 体长:约1CM,辐射 对称
水螅捕食水蚤
外 部 形 态
内 部 结 构
3.生殖方式
• 无性繁殖 :出牙生殖, 由母体直接脱落下 新个体。
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 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 有什么关系? 2.比较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形态 结构。
辐射对称:
水螅的身体只能分 出上下分不出前后、 左右和背腹,经过 身体纵轴可以有多 个切面将身体分为 对称的两部分。这 样有便于水螅感知 周围环境中来自各 个方向的刺激,从 各个方向捕获猎物、 进行防御,适应水 螅的附着生活
引入新篇章
师生融汇,激
情迸发,自然导入《第五
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它 生物》
目前已知的动 物大约有150万 种。科学家按体 内有没有脊椎骨 把他们分为脊椎 动物和无脊椎动 物两大类。 你还知道哪 些动物是无脊椎 动物,哪些动物 是脊椎动物?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的不同,科学家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主 要类群有:
1、腔肠动物(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辐射对称 (1)身体呈_____________; 两 (2)体壁由______个胚层构成; 口 肛门 (3)有______;无_______。
(4)体表有_____ 刺细胞 _。
2、扁形动物的特征;
(1)身体呈 两侧 对称(又叫左右对称); (2)背腹 扁平 ; 三 (3)体壁由______个胚层构成; (4)有 口 无 肛门 。
二、扁形动物 (一)代表动物——涡虫 • 1、生态习性
• 涡虫生活在淡水 溪流中的石块下, 营自由生活; • 以活的或死的蠕 虫、小甲壳类及 昆虫的幼虫为食 物;
• 2、形态结构
• 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体长一般 10-15mm; • 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嗅觉 功能;
猪带绦虫-头节
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解放前,我 国长江以南省 份大约有1000 多万人患此病, 受此病威胁1 亿多人。
扁形动物的特征:
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腹部扁平; 有口无肛门。
• 有性生殖:精子 与卵细胞的结合。 绝大多数水螅是 雌雄异体,少数 种类是雌雄同体。
水 螅 - 芽 体
腔肠动物(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饵料、科研用、观赏; (2)生态保护 (3)危害-----例:
• 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 珊瑚礁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