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五章)含答案.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试题(附答案)

D.
苯
24.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 2:1: 2 的时期是:
A. 前期和中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25.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D. 间期和末期
A. 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C. 蛔虫的受精卵细胞
B. 蚕豆的叶肉细胞 D. 人的神经细胞
26. 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命系统中分别属于什么:
( 4)鉴定 DNA时需选用
,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
( 5)鉴定 RNA时需选用
,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
45. 在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分离时,在滤纸条上会得到从上到下的四条分开的色素带,色素依
次是:(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四、知识框架题( 12 分):
( 1)图中甲是
的示意图,与甲
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
是 ;
( 2)图中乙是
的示意图,与丙
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
是
;
( 3)图中丙是
的示意图。
43.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 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分析曲线图并回答 ( 4
分):
( 1) 7~ 10 时随着 用强度不断增强。
的不断增强,光合作
( 2)为什么 12 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 3)为什么 14~ 17 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
三、实验题( 14 分): 44. 苹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它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还原糖;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 蛋白质含量非常高;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请你从给出的试 剂中选出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DNA和 RNA的相关试剂,写出相应的现象。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壁C. 细胞质D. 核糖体2. 以下哪个选项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A. 有无细胞壁B. 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C. 有无线粒体D. 有无叶绿体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哪个阶段?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4.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5. 以下哪个过程是细胞分化的体现?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凋亡D. 细胞特化6. 以下哪个是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核浓缩C. 细胞质浓缩D. 细胞膜破裂7. 基因突变是指什么?A. 基因序列的丢失B. 基因序列的增加C. 基因序列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增强8. 下列哪个是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A. 基因突变定律B. 分离定律C. 连锁定律D. 多基因定律9.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脂质C. 核酸D. 糖类10.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什么?A. 温度B. 酶的浓度C. 酶的活性部位D. 底物的浓度11.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哪里?A. 线粒体B. 叶绿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12.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哪里?A. 核糖体B. 线粒体C. 细胞质基质D. 内质网13. 以下哪个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物质?A. 葡萄糖B. 二氧化碳C. 水D. 氧气14. 以下哪个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储存物质B. 保护细胞C. 传递信息D. 合成蛋白质15.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什么?A. 胆固醇B. 磷脂C. 蛋白质D. 糖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17.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期、S期、G2期和M期。
必修一生物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照自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细胞、系统、群落和组织B.细胞、个体、群落和生物圈C.个体、细胞、种群和生态系统D.个体、种群、生物圈和生态系统2.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A.乳酸杆菌与蓝藻B.肺炎双球菌与噬菌体C.酵母菌与烟草花叶病毒D.沙眼衣原体与衣藻3.“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C.调节血液渗透压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4.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①物体不在视野中央②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③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④未换目镜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5.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B.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C.蓝藻的细胞有细胞壁,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植物D.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6.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A.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1mL,振荡均匀后,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B.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0.01g/mL的NaOH1mLC.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01g/mL的NaOH1mL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7.植物吸收含氮的离子,主要用于合成A.淀粉和蛋白质B.蔗糖和氨基酸C.葡萄糖和纤维素D.蛋白质和核酸8.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为A.(b-18n)/(a-18) B.(b-an)/(a-18)C.(b-18n)/(a-18)-1D.(b-n)/a9.一般来说,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与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共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 B.C.H.O.N C.H.O D.N.P10.下列关于细胞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细胞中含有的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一致的B.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功能D.性激素.维生素.纤维素都属于脂质11.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A.999、1016、1046B.996、1、1C.996、24、54D.996、1016、104612.当小麦由孕穗期进入开花期时,生物体内()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不变1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1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试卷结构
-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 填空题: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正确的答案。
-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 简答题: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 计算题:需要进行数值计算的题目。
样例题目
单项选择题
1. DNA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双螺旋结构
B. 包含脱氧核糖和磷酸
C. 由核苷酸组成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答案:D
填空题
1.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__________。
答案:Watson 和 Crick
判断题
1. RN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
答案:正确
简答题
1. 什么是细胞分裂?
答案: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组织修复和繁殖的基本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计算题
1. 某物种的基因组共有30条染色体,其中前22条为常染色体,最后一对为性染色体。
则该物种的性别决定方式为__________。
答案:两性系统
以上只是试卷的一部分题目,完整试卷请参考附件中的答案。
注意:试卷的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可能会存在印刷错误或与
实际情况不符,请以教材和教师的要求为准。
高中必修一生物期末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一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后几年艾滋病在中国将会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几乎达到“谈艾色变”的地步,究其缘由,是因为HIV干脆破坏人体某种结构,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HIV破坏了人体的哪种结构()A.神经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细胞 D.呼吸器官2.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相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的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C.甲是最简洁的氨基酸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3.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④细胞膜⑤脂肪⑥淀粉酶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B.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进行水的汲取D.肝脏细胞中,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5.生物膜是分子生物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B.全部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C.醋酸纤维素膜可以过滤出细菌,所以它是一种生物膜D.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全部膜结构的统称6.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A.Ⅰ和Ⅱ分别表示帮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 的全部来源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CO2的产生D.ATP是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的干脆能源物质8.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淌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9.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地球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具有细胞结构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0.如右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章末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个最佳答案。
)1.下面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C.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2.大熊猫以冷箭竹为食物,下列有关大熊猫与冷箭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分别属于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B.它们的生命结构层次完全相同C.它们可以在同一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D.组成它们的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3.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多少个?如果观察到的64个细胞刚好排在视野直径上,则把物镜换成同样倍数后,可看到的细胞数目应为多少个?( )A.16个,4个B.8个,4个C.4个,8个D.4个,16个 4.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这一观点( ) A.说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组成 B.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具有统一性 C.说明对生物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D.说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变形虫既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高等绿色植物由根、茎、叶等器官组成不同的系统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D.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6.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不论发展到多么高级,都是由充分个体化的、各自独立的、分离的物体组成的聚合封线内不体。
高一生物必修一1-5章月考试卷(含答案以及答题卡)

2016年高一12月份月考生物试卷【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一第1-5章节知识点】姓名: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1.5分,共60分)1.细胞学说揭示了()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A.N、S、O、MgB.H、O、K、BC.P、N、C、MoD.Ca、C、O、Mn3.右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4.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5.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A.膜的选择透过性B.细胞保持完整性C.核内有遗传物质D.线粒体供能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7.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A.5、9、4、1 B.4、8、5、1 C.5、8、4、1 D.4、9、4、1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试题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细胞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3、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4、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C.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D.具有细胞结构7、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酵母菌B.SARS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 ( )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 )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 ( )A.施莱登B.施旺C.达尔文D.魏尔肖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 )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1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生物体具有 ( )A.应激性B.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殖作用D.遗传的特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18、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A.变大、变少、变暗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D.变小、变多、变亮19、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分裂图像时,发现某分裂细胞处在视野的右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方向是 (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20、观察波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21、下图分别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片粘不上来⑴两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为,不同点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50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水螅 B.神经细胞 C.草履虫 D.卵细胞2.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3.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4.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5.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A.线粒体和核糖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6.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A、红细胞B、神经细胞C、生殖细胞D、胚胎细胞7.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 B.大肠杆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
这反映了细胞的A.差异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单一性9.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和结构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遗传物质10、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 B.糖类 C.水 D.无机盐11、在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1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论证,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13、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A.乳糖 B.淀粉 C.糖元 D.麦芽糖14、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两者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a )A.放能多,耗氧多 B.放能多,耗氧少C.放能少,耗氧多 D.放能少,耗氧少15、下列有关多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可能的()A.它们是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B.它们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它们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它们的分子质量大16、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1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它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18.右图为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褐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方向分别是(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D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19. 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 ②抗体 ③淀粉 ④唾液淀粉酶 ⑤纤维素 ⑥胰岛素A .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20.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场所是 ( )A.叶绿体B.线粒体 C .叶绿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 21.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各项中,以囊泡的方式进行转化的是 ( )A .核膜和内质网膜B .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C .内质网膜和细胞膜D .细胞膜和线粒体膜2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B .不同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C .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D .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23.衣藻不能像变形虫那样常常改变细胞形状,这主要是由于衣藻细胞存在着 ( ) A .叶绿体 B 液泡 C .细胞膜 D .细胞壁24.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取得这样的数据: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为N 时,蚕丝产量为P ,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2N 时,蚕丝产量为1.5P ;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3N 时,蚕丝产量为2P 。
研究结果表明,凡高产品种,丝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以上事实说明( )A.蛋白质在粗面型内质网上合成B.蛋白质在核糖体里合成C 粗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 D.高尔基体与蛋白质分泌有关25.右图是人体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质是 ( )A .呼吸酶 B.分泌蛋白 C .性激素 D .维生素26.在细胞内,许多由膜组成的像深海中的潜艇一样、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的结构,和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A.高尔基体、囊泡 B.内质网、高尔基体C.囊泡、线粒体 D.囊泡、高尔基体27.在白杨树的细胞和黄牛的细胞中,都能发现的细胞器有( )A.中心体和内质网 B.线粒体和质体 C.核糖体和线粒体D.核糖体和叶绿体28.工矿企业常见的职业病——硅肺的病因是:当肺吸人硅尘(02)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
由于吞噬细胞功能受阻,而使肺功能损伤的细胞器是 (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29.下列各项中,不是液泡的生理功能的是( )A.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B.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部含有细胞液C.内部含有糖、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D.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部的环境30.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31.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根后,则能使水变红。
其原因是(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32.向猪膀胱注入一半O.3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后,将其浸入 O.0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W),在图41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3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34.下列过程会使细胞中的含量增加的是(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使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④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5.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36.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 D.膜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7.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浸入一定浓度的3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其原因是()A.一段时间后这些表皮细胞已死B.植物细胞能质壁分离自动复原C.水分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减小D.和3-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加大38.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A.变形虫的变形运动B.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C.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39.水溶性染色剂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进入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不能分解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40.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 D.细胞膜的流动性41.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相比,酶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专一性 B.具有多样性C.易失活 D.有催化能力42 、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 种类无差异,数是不同43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至 2.0 ,保存于 37℃的水溶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44 、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 甲、乙、丙B. 甲、甲、乙C. 甲、丙、乙D. 甲、甲、丙45 . 30 个腺苷和 60 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A . 10 个B . 20 个C . 30 个D . 60 个46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A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B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C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D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47 、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氧B. 葡萄糖——丙酮酸——氧C. 葡萄糖——氧——水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48 、把青蛙和小白鼠从 25℃的温室中移到 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变化是()。
A.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B.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C. 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的需氧量增加D. 青蛙的需氧量增加,小白鼠的需氧量减少49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形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