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 轻轻的小草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青青的小草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青青的小草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小草,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小草的认识:介绍小草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
2. 小草的作用:讲解小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3. 小草的保护:教育幼儿关爱小草,不踩踏、不损坏小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小草,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草的图片、视频、实物等。
2. 材料:草地上、盆栽小草等。
3. 环境:宽敞的草地或户外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草地,引导他们发现青青的小草。
2. 讲解:展示小草的图片和视频,讲解小草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及作用。
3. 实践:让幼儿亲自触摸小草,感受小草的柔软和生命力。
4. 讨论:引导幼儿谈谈对小草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教育幼儿关爱小草,保护环境,让大自然更加美好。
6. 拓展:组织幼儿在草地上进行游戏,如捉迷藏、踩小草等,增强他们对小草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草的认识和关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述能力,评估他们对小草作用的理解。
3. 搜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小草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过程,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2. 开展“保护小草”主题活动,让幼儿绘制宣传海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保护方法。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2. 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策略。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范文青青的小草(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范文青青的小草(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青青的小草”。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到小草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小草,知道小草的基本生长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小草的特点,培养保护小草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草实物、图片、PPT课件。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小草,让幼儿亲身感受小草的生长环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小草实物、图片,通过PPT课件讲解小草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颜色、形状、叶子脉络等,让幼儿了解小草的基本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小草的心得。
4. 动手操作(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彩泥制作小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青青的小草》2. 内容:小草的生长特点小草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草,并用彩泥制作。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草,并用彩泥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更多关于小草的知识,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
3. 作业设计:画出你喜欢的小草,并用彩泥制作。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让幼儿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1. 利用实物展示:将小草的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实物展示给幼儿,让他们亲眼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小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青青的小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青青的小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观察》,详细内容为“青青的小草”。
通过观察周边的草地,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不同种类的小草,学习如何保护草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小草的外观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懂得保护草地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小草的外观特征,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保护草地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地图片、小草标本、放大镜、植物生长图解、环保视频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小铲子、小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草地,让他们观察小草,引导幼儿描述小草的外观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展示草地图片和小草标本,讲解小草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小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小草特点。
教师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小草,引导他们描述小草的细节。
4. 环保意识培养(10分钟)播放环保视频,让幼儿了解保护草地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保护草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草。
组织幼儿用小铲子、小花盆种植小草,体验种植的乐趣。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和种植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青的小草》2. 板书内容:小草的外观特征小草的生长过程保护草地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草,并写下保护草地的方法。
2. 答案:幼儿作品,根据实际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保护草地的实践活动,巩固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互动性4. 环保意识培养的深入5. 动手操作的指导6.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深刻理解小草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青青的小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青青的小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大自然的奥秘》第三章《植物的世界》第二节《青青的小草》。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小草的生长过程、特点以及小草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认识小草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小草的关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草的生长过程、特点及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小草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生长过程的图片、小草实物、放大镜、小铲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小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青青的小草,让他们感受小草的柔软和生命力。
2. 例题讲解(1)展示小草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小草从种子发芽到长成青草的过程。
(2)通过放大镜观察小草的细节,引导幼儿发现小草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出小草的生长过程。
(2)组织幼儿讨论小草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小铲子种植小草,观察并记录小草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青青的小草2. 内容: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出叶子→慢慢长大小草特点:柔软、绿色、有生命力小草作用: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的小草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表达、合作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小草的重要性。
(2)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观察更多植物的生长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合作;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小草的生长过程、特点及作用。
幼儿园小班科学《青青的小草》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青青的小草》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草的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
2.了解草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播放器、图片卡片、小草样本。
2.教学材料:绘本《小草的旅程》、卡通视频《小草成长记》。
3.教学环境:教室内准备草的种子、土壤、水壶等。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播放卡通视频《小草成长记》。
2.提出问题:小草是怎么长大的?第二步:感知(1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草的样本,让他们描述草的外貌和特点。
2.展示图片卡片,让幼儿辨认不同种类的草。
第三步:探究(20分钟)1.给幼儿提供种子、土壤、水壶,让他们亲自种植小草。
2.让幼儿观察小草每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表上。
第四步:实践(20分钟)1.给幼儿分发绘本《小草的旅程》,让他们听故事并跟读。
2.让幼儿用手工制作草的模型,加深对草的认识。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让他们说说小草的重要性和作用。
2.结合小组表现,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表现。
四、延伸活动1.参观校园内的小花园,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2.组织实地采摘草种,了解草的传播方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草的认识更加深入,懂得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下节课将继续以生态环境为主题,拓展幼儿的科学视野。
以上是针对幼儿园小班科学《青青的小草》课程设计的教案,希朿会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小班科学青青的小草教案

小班科学青青的小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通过观察、触摸、闻味等感官体验,让幼儿认识小草的外形特征和触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草的生长环境:了解小草一般生长在户外、田野、花园等地方。
2. 小草的外形特征:观察小草的颜色、形状、大小,认识小草的叶子、茎、根等部位。
3. 小草的触感:触摸小草,感受小草的柔软、光滑等特点。
4. 小草的作用:了解小草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土壤水分等。
5. 小草的护理:学习如何爱护小草,不踩踏、不采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小草的图片、实物小草、放大镜、盆栽小草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小草,引发幼儿对小草的兴趣。
2. 认识小草:展示小草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小草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
3. 感官体验:让幼儿触摸小草,闻一闻小草的味道,感受小草的触感和气息。
4. 小草的作用:讲解小草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土壤水分等作用,让幼儿了解小草的重要性。
5. 小草的护理:教育幼儿如何爱护小草,不踩踏、不采摘,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附近的小草,记录下小草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种植小草,体验照顾小草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六、教学活动1. 小草的手工:使用彩笔、剪刀和胶水,让幼儿制作小草的图片或小草的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小草的绘画:给幼儿提供画纸和彩笔,让他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草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是否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青青的小草》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青青的小草》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三章《植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青青的小草”。
通过观察、体验和探索,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草的外形特征,知道小草是植物的一种。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自然界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重点:让幼儿认识小草的外形特征,培养他们观察、探索自然界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标本、图片、PPT、放大镜、小铲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小铲子、植物盆栽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青青的小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小草的了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发放小草标本,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
(3)讲解小草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分组进行小草种植活动,让幼儿体验种植的乐趣。
(2)引导幼儿观察种植后的小草,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小草图片,提出问题:“这是哪种植物?它有什么特点?”5.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
(2)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观察周围的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青的小草》2. 板书内容:小草的外形特征小草的生长过程小草的种植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的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2. 答案:小草生长在土壤中,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条件。
小草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小班科学教案轻轻的小草

小班科学教案轻轻的小草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特点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特点和作用。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草图片、实物小草、观察卡片等。
2. 环境准备:户外草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户外观察草地,引起幼儿对小草的兴趣。
2. 基本环节:(1)介绍小草:展示小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草的特点。
(2)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让幼儿观察草地,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
(3)小草的作用:讲解小草对环境的作用,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4)动手操作:让幼儿领取观察卡片,观察并记录小草的生长情况。
3.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进行总结。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小草,并记录下来。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张与小草合影的照片,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小草生长环境、特点和作用的认识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卡片记录和合影照片,评估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树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种植的过程,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爱护。
2. 开展“保护小草”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设计保护小草的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强化环保意识的培养。
九、教学修改: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例如,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更积极参与课堂;或者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教案:青青的小草
精品源自生物科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小草的特征,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在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
选一块安全的自然状态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特征。
“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么样的?在草地上爬、滚,趴下闻闻,感觉是怎样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导幼儿讨论小草与人及动物的关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你喜欢在草坪上干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公园里、学校里种上小草?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的小草?长在河边的小草有什么用?请你扒开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藏在草丛里?还有谁喜欢小草?为什么?
3、小结。
草对人和动物都很重要,许多动物都要吃草,没有草就会饿死,人们种了很多草坪,让大家休息。
我们要爱护草坪,使草坪更美。
插入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
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
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
活动反思:
孩子们来到了草地上,他们脱掉了鞋子踩在青青的草上,一下子都大叫起来:“我的脚好痒”,有的孩子说:“我的脚痛痛的”,他们有的跑,有的不敢再往前走。
然后我也光着脚和孩子们一起走,边走边唱儿歌,这时他们的兴趣也随之上升了。
孩子们亲身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小草,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种直接的经验。
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老师的出现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
当我把观察的要求提出后,孩子们纷纷去找小草,并把小草的样子告诉老师,秋宇叫着:“老师,小草是细细的”,子浩说:“小草长长的,头上是尖尖的”,孩子
们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在活动中我讲述了故事《我是一只羊》,这个故事又一次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小草也有年龄吗?小草在冬天会枯萎,春天长出来的还是原来那棵草吗?小草、小羊和人们身上的毛衣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小草的生长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孩子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有关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我给孩子们看了有关的电视录像,孩子们神情严肃地讨论起如何改善环境的问题,小草对保护环境的特殊作用逐渐被孩子们所理解,对草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