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_省直管县_改革与基层政府税收竞争_王小龙

合集下载

2009级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9级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9级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龙卓舟:1.“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对策5.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6.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7.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研究1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13.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14.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15.我国现行房产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6.关于交通运输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思考17.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8.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对策19.推动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探讨20.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对策研究唐祥来:、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基于PPP视角4.欧盟碳税改革:理论、实践及启示、收入水平及其社会地位、创业教育比较研究——基于财税政策支持视角——基于预算完整性的视角朱军:1. 浅谈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实践探索及其完善2. 江苏地级市财政资源的比较与评价3. 浅谈中国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审计监督4. 国外地方税制体系的建设经验及其借鉴5. 浅谈控制中国地方债务规模的政策措施6. 浅析当前我国公共福利支出的经济效应7. 浅析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中的财政监督问题蒋兆才:1.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2.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问题研究3.我国政府预算监督机制的问题与对策4.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研究5.省管县财政体制研究——以XX地区为例6.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问题与对策7.区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以XX地区为例8.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财税政策9.非税收入问题研究10.关于开征环境保护税的若干思考11.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XX地区为例12.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13.关于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若干思考14.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研究15.关于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思考汪冲:1.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研究2. 土地财政转型视角下的地方财政体制优化研究3. 县级财政教育支出的有效性评价4.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效率问题探讨5. 中国地区间财政均等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6.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税制改革研究7. 资源税“绿色化”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8. 房产税基批量评估模型研究9. 房产保有课税的税负归宿问题研究10. 国有土地一级供应中的财政竞争问题研究11. 区域性水污染治理的政府间财政补偿研究12. 改善预算信息透明度的对策研究13. 论我国复式预算体系的构建14.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初探15.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国际比较及借鉴16. 论我国《预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17.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问题探讨18. 政府非税收入进一步规范化改革研究19. 国家助学贷款财政担保机制研究20.县级政府债务风险的防控研究黄斌:1.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对地区间教育财政支出差异的影响2.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3.地方财政科学研究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4.财政分权化对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水平的影响5.财政分权化与地区间教育财政支出差异6.美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7.低层级政府财政困境与政府间税权分配8.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间教育财政支出差异9.教育财政投入的地区差异研究10.收入分配差异与个人所得税改革11.地方政府支农支出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12.“省直管县”改革对地方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13.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调查研究14.政府投资性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研究15.税收负担的水平和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16.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与化解陈桂华:1.实现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的财政对策2.实现我国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均衡的财政对策研究3.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对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探讨5.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6.我国(地方)分税制体制研究7.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9.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结构调整10.扶持农业发展的财政对策郭晔:1.某地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研究2.某地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研究3.某地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研究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5.促进节能环保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6.我国《预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7.某地政府债务风险估测及控制8.改善预算信息透明度的对策探讨9.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与优化10.某地省管县财政体制问题研究11.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探讨12.公平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改革13.我国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14.我国房产税改革问题探讨15.我国环保税改革问题探讨王红领:1.公平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探讨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预警3.我国现行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解决对策4.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5.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6.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探讨7.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现行农民(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县乡财政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10.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以××市(县)为例11.省管县财政体制研究12.关于国库现金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13.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4.发15.财政支持经济调结构的政策研究展低碳经济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16.现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7.绿色政府采购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对策18.恢复我国国债期货交易研究19.西方国家国债期货:经验与借鉴20.我国国债规模问题研究21.我国国债管理政策研究22.我国国债交易方式研究23.我国国债风险研究24.我国国债负担问题研究25.孔子财政思想研究26.儒家财政思想研究27.管仲财政思想研究28.王安石财政思想研究29.张居正财政思想研究30.唐代“租.庸.调”研究31.唐代“两税法”研究32.明代“一条鞭法”研究33.清初“摊丁入地”研究(以上关于财政思想题目,亦可以选择其它方面的)34.社保基金境外投资的风险与对策探讨3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政府职责浅析36.我国政府投融资体系的现状与完善37.论财政监督中的信息披露问题朱秋霞:1. 土地财政现状研究——以某某省,市,镇为研究案例2. 城市化过程中市、镇财政关系研究——以某某市镇为研究对象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财政问题研究——以某某市镇为案例4. 社会住宅保障制度研究————以某地区为案例陶学荣: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市(或县)为例2.地方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研究——以××市(或县)为例3.省直管县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以××为例4.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5.我国市(或县)级财政民主化.法制化研究6.推进市(或县)级绩效预算改革研究7.高校或医疗卫生单位绩效预算构建研究8.地方财政R&D投入实证研究——以××市(或县)为例9.“金财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市(或县)为例10.地方或有债务规模及风险控制研究——以××市(或县)为例11.推进地方新农村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以××市(或县)为例12.我国企业重组状况及问题研究13.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状况研究——以××行业国有企业为例14.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状况研究——以新能源(或新材料、煤炭、钢铁等)行业为例15.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研究以——××市(或县)为例毛翠英: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问题研究——以某地为例4.**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研究11.省管县体制下关于***财政问题的研究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均等化问题研究——以**地区为例——财政的视角蔡军:1.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财税政策研究3.“两税合一”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激励政策效果研究4.促进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7.培育“橄榄型”收入结构的财税政策研究8.促进我国消费率提高的财税政策研究——以某地为例——以某地为例——以某地为例12.应对“未富先老”的社会保障政策研究13.财政透明角度与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研究——以某地为例吴美华:1. **(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和控制2.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3.**(地方)保障性住房供给满意度调查研究4.我国**税种的超额负担测度与控制5.我国**(项)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研究6.**(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绩效评价7.**(地方)行政支出绩效评价8.**(地方)R&D支出绩效评价9. **(地方)政府预算决策的公民参与度调查研究“挤出效应”实证研究11.“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的消费激励效应调查研究12.**(地方)“新农合”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11。

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必看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意见》中明确,资金往来方面,省与市、县之间建立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

省级财政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解比例。

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这一模式在过去近30年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城乡合治、以市带县的功能,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我国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

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地区逐步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

本刊记者专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请两位专家就“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阐述观点。

政府财政层级“简五成三”大地:财政部近日提出,到2012年底前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贾康:我国现行政府财政层级有五级,相应形成了中央对省、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四对财政关系。

虽然《预算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政府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但现实中这四对财政关系是由行政隶属关系决定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权力体现为具备决定下级的收入分配和支出责任的经济权力,于是下级就不可避免地扮演着上级的“代理人”角色。

我国是世界上政府层级最多的国家,有五级政府层级。

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层级越多,则要求有更多的税种与之匹配,这样有利于收入分配。

我国现有22个税种,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多,将22个税种在五级政府之间分配则更加困难。

另外,从税收的属性和各税种的不同特点来看,将税源在三级政府间划分相对容易,而在五级政府间划分则较难。

有鉴于此,政府财政层级改革显得越来越迫切,其核心措施之一便是推行“省直管县”体制,省和县两级政府之间直接搭建财力分配框架,并适时辅之以“乡财县管”体制,逐步将政府财政层级从五级简化为三级。

财政部关于下发《改革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部关于下发《改革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部关于下发《改革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税收征收管理
【发文字号】财预[2000]134号
【发布部门】财政部
【发布日期】2000.08.17
【实施日期】2000.08.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关于下发《改革和完善农村税费
改革试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2000年8月17日财预〔2000〕1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的指示精神,现将《改革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性意见》下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改革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性意见
试点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性意见
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促进县、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巩固和加强农
村基层政权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关于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精神,各地要按照本。

政府层级改革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县域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吗?

政府层级改革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县域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吗?

Does Government- Hierarchy Reform Change the Supply of Public Education for County from Local
Government?
作者: 王小龙[1];方金金[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金融研究
页码: 80-10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省直管县;强县扩权;公共教育
摘要:本文基于政府层级改革对县级公共教育支出的作用机制,利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的县级面板数据,借助“倍差法”从实证角度研究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强县扩权”改革对县域人均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省直管县改革能显著促进县域人均公共教育支出的增加,而单一强县扩权改革和同时实施两项政府层级改革却都会显著减少县域人均公共教育支出。

研究还表明,“省直管县”改革对特定县域公共教育支出的最终影响还取决于该试点县(市)所属省份的财力水平以及其是否同时实施了“强县扩权”改革。

公务员考试辅导之时事政治:“省直管县”:财政、行政体制改革应同步

公务员考试辅导之时事政治:“省直管县”:财政、行政体制改革应同步

公务员考试辅导之时事政治:“省直管县”:财政、行政体制改革应同步地级市过于重视城市和非农产业发展而轻视“三农”发展,并且集中了县级政府的部分经济管理权和财力,导致对“三农”发展负有主要责任的县政府缺乏足够的权力和财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导致城乡和工农业发展失衡,并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是协调城乡关系和工农业关系的重要环节。

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我国由此正式将县域经济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县域经济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监管、调控和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功能。

根据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规定,所有政府事权和财权在中央、省、市、县、乡等五级政府间进行分配,这导致省以下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分配严重不对称,造成县级政府的实际事权远大于与其财权相匹配的事权,并直接导致县级财政困难且难以向居民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

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财政支出效率低下、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巨大和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事权与财权或财力相匹配的省以下财政体制,尤其是明确县级财政的事权和财权,是提升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工农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推行了“省直管县”的改革。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指省、市、县三级政府间的行政管理关系由“省管市—市管县”的模式转变为“省直管县(市)”的模式,且在预算管理、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收入报解及资金调度等方面由省级财政直接管理县级财政。

其具体内容包括:取消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财政管理关系,减少管理层级和政策传递环节;增加县级政府的财权或财力,如适当增加县级税收分成比例和对贫困县的财政补助;赋予县级政府原属于市级政府的调控权和经济管理权,增加其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如将包括财政、计划、项目审批与人事等领域的权利由市直接下放到县,通过扩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保障县级财力影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保障县级财力影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保障县级财力的影响探讨摘要:本文以西部某3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前后3县财政收支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改革措施对保障县级财力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不足,针对县级财力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制机制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县级财力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2009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意见》中明确,资金往来方面,省与市、县之间建立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

此项改革旨在减少财政层次,通过推行省直管县、乡财县管与乡镇综合改革等改革措施,形成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架构。

本文以西部某省为研究目标,从该省选择3个县作为对象,分析3县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前后财力变化情况。

该省从2007至2011年开始分三批完成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所选3县都是2009年实施改革的,截至2009年该省实施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县占全省县(区)总数的48%。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显著增加了县级总体财政收入规模2008年,3县政府性收入分别为87573万元、97035万元、58204万元,2009年当年3县同时被省级财政纳入“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范围,改革当年3县收入分别为119413万元、125226万元、81230万元,比上年增长36.36%、29.05%、39.56%。

改革后的2010年3县财政收入分别比2009年增长27.06%、12.27%、19.47%,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回归正常水平。

以上数据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增加了县级总体财政收入规模。

二、改革后县级财政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比改革前大幅增加,但专项转移支付增加额占总体收入增加额的比例较高,县级政府财政调控能力并未加强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当年,3个县收到的上级补助收入分别为9.3亿元、11亿元、7.3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39.05%、28.46%、39.53%。

“省直管县”视角下的县级财政支出竞争研究

“省直管县”视角下的县级财政支出竞争研究
; 策 略互补 ; 策 略替代 [ 中图分类号] F 8 1 2 . 4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3 4 1 0 ( 2 0 1 4) 0 2— 0 l 1 6—0 6


引言
支 出 行 为 被 称 为 支 出 的 互 补 效 应…。 B a i c k e r ( 2 0 0 5 ) 的研 究 检 验 了财 政 支 出互 补 效 应 的 影 响 机 制 。S c h a h e g g e r 、 Z e m p ( 2 0 0 3 ) 运用 瑞 士 9 0年 代 的
行 为 。 从 国 内的研 究 来 看 , 李 涛、 周业安 ( 2 0 0 8 ) 基 于
由于财政 竞争 强调 的是分 权体 制下 地方 政府 通 过 财政手 段争 夺流 动 性 生 产要 素 , 实 现本 地 区经 济 增 长最 大化 的过 程 。那么 , 在竞 争过程 中 , 一个 辖 区 的财政 支 出行 为 必 然 会 影 响 到 邻 区 的 财 政 支 出行 为, 因而地方 政府 问的 财 政支 出竞 争 必 然会 表 现 出 某 种策 略互 动 的特点 。 国外大 量文献 确认 了地 方政 府 问 的 财 政 支 出竞 争 策 略 互 动 的存 在 。 如 C a s e 、 R o s e n ( 1 9 9 3 ) 检验 了 1 9 7 0—1 9 8 5年 美 国 的 州 际 数 据, 发 现邻 州 的人均 财 政 支 出增 加 1美 元 将 会 导 致 本州 人均 支 出增长 7 0美 分 , 这 种通 过财 政支 出来 改
2 0 1 4年 第 2期 财政金融研究
“ 省直管县 ” 视角下的县级财政 支出竞争研 究
李一花 沈海顺 孙爱华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I 1 财政 体 制 与 行 政 体 制 的 冲 突 问 题 . 明 晰 的 财 政 体 制 的 核 心 与 基 础 。 1 9 我 国 实 施 的 分 税 制 9 4年 我 国实 行 的 是 行 政 管 理 层 次 和 财 政 层 次 相 统 一 的 制 财 政 体 制 改 革 , 要 是 重 新 界 定 了 中央 与 地 方 政 府 之 间 的 主 度 , 级 政 府 、 级 财 权 。 由 于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相 对 滞 一 一 事 权 和 财 权 范 围 , 对 省 以 下 各 级 地 方 政 府 之 间 的 事 权 和 但 后, 目前 地 方 政 府 行 政 架 构 实 行 的仍 然 是 省 管 市 、 管 县 的 市 财权 划 分 没 有 作 出 统 一 规 定 , 地 在 推 行 分 税 制 时 也 没 有 各 行政 体制 , 而财 政 体 制 实 行 的 却 是 省 直 管 县 , 点 县 财 政 管 试 进 行 这 方 面 的 实 质 性 改 革 , 且 出 现 了 事 权 下 移 、 权 上 收 并 财 理 权 上 收 , 政 工 作 由省 直 接 部 署 ,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没 有 同 财 但 的 问题 , 使 基 层 地 方 政 府 财 政 普 遍 困 难 。 在 推 行 省 直 管 致 步改 革 , 管县行政 管理体制 与省直 管县财 政体 制并存 , 市 不 若 要 船 舶 业 兴 盛 , 要 解 决 的 便 是 融 资 渠 道 问 题 , 有 保 持 首 只
府 要 充 分 利 用 自身 优 势 , 大 自身 原 有 产 业 优 势 , 套 拉 长 壮 配 城 市 重 点 产 业 链 , 成 有 自 己 特 色 的 县 域 经 济 , 筹 城 乡 经 形 统
济社会 发展 , 快建立 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 一体化 新格局 。 尽 理 难 度 加 大 。对 省 级 来 说 , 担 的 是 更 多 的 事 务 和 责 任 , 承 但 ( ) 镇 政 府 。乡 镇 政 府 的 主 要 职 能 是 提 供 公 共 服 务 4乡 由于 管 理 幅 度 增 大 , 理 对 象 数 量 增 多 , 作 量 剧 增 , 力 和 社 会 管理 。在 县 与 乡 职 能 划 分 中 , 突 出 乡 镇 政 府 的 服 管 工 人 要 又 有 限 , 理 压 力 增 大 , 市 县 财 政 管 理 难 免 力 不 从 心 。对 务 职 能 , 镇 政 府 工 作 重 点 应 放 在 维 护 农 村 稳 定 、 进 农 村 管 对 乡 推 市 级 来 说 , 行 省 直 管 县 ( ) 政 体 制 后 , 对 县 的 财 政 管 社 会事业 发展等 方面 , 实 市 财 市 而不是招 商引资 。 理 职 能 主 要 体 现 在 业 务 指 导 、 促 检 查 、 表 汇 总 等 方 面 。 2 2 加 强 省 级 政 府 调 控 能 力 督 报 . 由于 这 些 职 能 都 是 软 约 束 , ( ) 否 正 常 运 转 与 市 级 责 县 市 能 实 行 省 直 管 县 财 政 体 制 后 , 级 财 政 管 理 范 围 和 幅 度 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 争能力

因 此 在 面 临 较 大 刚 性 财 政 支 出 压 力 的 情 况 下 县 级 政府 可 能 不 会 轻 易 选 择 通 过 降 低


税 收 执 法力 度 来 吸 引 企 业 在 辖 区 内 进 行 投 资 会将
, ,

期 存在 的 市 对 县 在 财政 上 的 盘 剥 和 侵 占 现 象 有 利 于 县 级 财 政解 困






二是


促 进 县 域 经 济发 展

由 于 财政

省 直 管 县 改 革 会 将 更 多 的 税 收分 成 从 市 级 甚 至 省 级 转 移 给 县 级 同 时 也 赋 予 县 级 政府更

存在 支
出竞争关系


尹 恒和 徐琰超




尹 恒和朱 虹
20

1 1


同 样是 为 了 吸 引 流 动 性 生 产 要 素 流 人 辖

区 以 推 动 当 地 经 济 增 长 地 方 政 府 还 可 以 选 择 税 收 竞 争 手 段 即 向 企 业 提供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在 其 辖 区 内 的 企 业 所得 税 率 和 营 业 税 率 上 都存 在 着 显 著 的 正 向 空 间 竞 争 行 为

2 00 4
年 开 始 试 点 并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逐 步 推 广 的 省 直 管 县 财 政 体 制 改 革 是 政府 层 级改 革 的 重 要









政 府发 展 当 地 经 济 的 动 机 进 而 强 化 县 级政 府 间 税 收 竞 争 另
, ; ,

方 面 可 以 使 省 级 政府 将 更 多 的 转

移 支 付 直 接拨 付 到 县 有 效 缓 解 县 级 政 府 财 政 压 力 进 而 使 其 更 有 财 力 参 与 税 收 竞 争
年第

1 1


财政 省 直管 县


改 革 与 1层 政扁 税 收 免 争
王小


方 金金
内容
提要 从 理 论 上 讲 财 政



省直 管 县

体制 改 革 既可


提高 县 级政 府 税 收 分 成 比



也可

通过 省 级政府 转 移 支 付增 加 县 级政 府 财力

因 此 地方
政 府 财 政领 域 的 高 度 竞 争 则 是
和 税 收竞争


种 常态

周 黎安
2 0 04


2 0 07


地 方 政府 财 政 竞 争涉 及 支 出 竞 争

支 出 竞争 表 现 为 地 方 政 府 为 了 吸 引 资 本 和 劳 动 力 等 生 产 要 素 流 入 本 辖 区 会 设 计 出

45
实证研究

研究 发现 财政


省 直管县

使得 县域 工 业企 业 实 际 有效 税 率 显 著 降 低 约

个百分点


而 且从 动 态 角 度 看 该 项 改 革 的 效应 具 有 持 续 性 晋升 激励
关键 词 省 直 管 县
税收 竞 争
企 业 实 际有 效税 率



〇 〇 〇 〇5

电 子信箱

fa
ng








n @ mc

e du

cn

感 谢 匿 名 审稿 人 的 宝 贵建 议 文 责




79
王小龙 方金 金 财政



省 直 管 县 改 革 与 基 层 政 府税 收 竞 争

例 而 增 强 县级 政府 过市
2 00 7





财 政 竞 争 是 中 国 式 分权 体 制 下 地 方 政 府 的 基 本行 为 特 征

无 论是
2〇
世纪
80
年代采 取 的 财 政
包干制


还是

99 4
年 后 实 施 的 分 税 制 均 会 硬 化 地 方 政 府 预 算 约 束 并 通 过 财政 收 入 分 享 机 制

通 过提 高 县 级 财政 的 税 收 分 享 比 例 强 化 县 级 政府 的 税收 竞 争 和 支 出 竞 争 动 机 进而 推 动 县域 经 济 增 长


近 年 来 国 内 学 者 十 分关 注 财政 省 直 管 县 改 革 的 制 度 绩 效 对 这 项 改 革 的 经 济 效 应 进 行 了
, ,
在 地 方 政府 之 间 建 立 财 政 竞 争 关 系 最 终 形 成 维 护 市 场 的 经 济 联 邦 制
, , ,





a n
& Ro

an d


99 8


同 时 在政 治 锦 标 赛竞 争 压 力 的 驱 动 下 地 方 官 员 十 分关 注 辖 区 经 济 增 长 及 就 业 量 增 加
“ ”
, , , ,
业 税 的 税 率并 不 会 改 变 因 此 从 企 业 的 角 度 看 税 率 没 有 改 变 资 金 回 报率 也 就 没 有 改 变 然 而 最 近 些 研 究 范 子 英 和 田 彬 彬 2 〇 3 龙 小 宁 等 2 0 M 认 为 虽 然 地 方政 府 不 能 决定 名 义税 率 但 其
“ ”



过 渡 最 终 达 到减 少 政 府 级 次 优 化 政府 组 织 结构 的



“ 。
省 直管 县 财 政 体 制 改 革 的 核 心 内 容 是在


收 支 划 分 转 移 支 付 资 金 往 来 财 政 预 决 算 以 及 年终 结 算 等 方 面 省 财 政 与 市 县 财 政 直 接 联 系 开 展


主 财力

在资金往来 上减少


级 政府 能 够 使 省 县 间 财 政 资 金 的 上 划 与 下 拨 绕

级 政府 进 而 避 免 市 级 截 留 形 成 的 漏 斗 效应 和 市 对 县 在 财 政 上 的 抽 血 集 资 行 为 张 占 斌







可 见 省 级 财 政 与 县 级 财 政 的 直接 结算 可 以 结 束 地 市 级 和 县 级 的 财 政从 属 关 系 从 而 根 除 长

地方 政
府 税 收 竞争 假 说 被 许 多 学 者 用 以 解 释 中 国 的 经 济 增 长 绩 效 林
2 0 06
, ;



an &
We

n g as t


9 97

沈 坤荣 和付 文
张宇
李 永友 和 沈坤 荣


20 0 8


关 于 省 级 政府 间 税 收 竞 争 假说 的 实 证 检 验 无论 是 基 于 横 截 面

, ,
实 际调 研 或 系 统 实 证 研 究 并 取 得 了 基 本


致 的 研 究 结论

这 些 文 献 大致 可 分 为 以 下 两 类 第



文献 主 要 研 究 了 财政 省 直 管 县 改 革 对 县 级 财 政 解 困 的 作 用 以 及 其 对 县 级 财 政 支 出 的 影 响 这 些 研究 表 明 财 政 省 直 管 县 改 革 既 能 够 缓 解 县 级 财 政 困 难 李 明 强 和 庞 明 礼 2007 贾 康 和 于 长
, ,
数 据 的 研 究 结 论 李永 友 和 沈 坤 荣 麟和
吕 旺第
2 00 9

200 8



还 是基 于 面 板 数 据 的 实 证 结 果 郭 杰 和 李 涛


2 0 09


均 显 示 省 际 间 税 收 竞 争 确 实 存在


而龙 小 宁等

20



研究发现我国县级政府

组成 部分
该项 改 革 可 视 为


种 渐 进 式 政 府 治 理 结构 变 革 其 意 图 在 于 通 过 财政 省 直 管 县 体 制





的 建 立 在 财政 关 系 上 减 少

级 政 府 使 得现 存 的 市 管 县 体 制 在 未 来 能 够 逐 步 向 省 管 县 体 制 平 稳

策 略 型 财政 支 出 同 其 它 地 区 展 开 竞 争
确 实 存 在策 略 型 支 出 竞 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