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 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配套习题含答案

语文园地四一、交流平台1.下面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 ( )2.下面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首尾呼应,突出情感。
B.融情于景,抒发情感。
C.描写画面,尽显亲情的温暖。
(1)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
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 )(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 )二、词句段运用【导学号4578367】1.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B.无私奉献C.坚定顽强D.一身清白E.不畏严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2.读下面描写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四配套习题含答案

语文园地四一、交流平台1.下面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 ( )2.下面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首尾呼应,突出情感。
B.融情于景,抒发情感。
C.描写画面,尽显亲情的温暖。
(1)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
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 )(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 )二、词句段运用【导学号4578367】1.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B.无私奉献C.坚定顽强D.一身清白E.不畏严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2.读下面描写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2020年同步练习卷(9) (1)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2020年同步练习卷(9)语文园地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B.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C.只要写好开头和结尾,文章就是好文章D.阅读名家名篇有利于写出好的开头和结尾2. 在括号里填出下列语段的出处,并在横线上写明“开头”或“结尾”。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________)________(2)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________)________(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________)________(4)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________)________3. 根据所学填空。
(1)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________,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2)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________。
4. 积累与拓展。
(1)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
(2)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
(4)“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是托物言志的诗句,这类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句子,完成练习。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两句话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敌人对“父亲”用了重刑,“平静”说明________,“慈祥”说明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题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宪.兵(xiàn)暂.时(zàn)B.押.运(yā) 鸿.毛(hóng)C.批.评(pī) 泰.山(tài)D.抽噎.(yē) 瞻.仰(zān)二、下面古诗所歌咏的事物体现的品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写的是石灰,借以表现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质的可贵精神。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的是梅花,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高洁的品质。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写的是菊枝,突出了菊花孤高傲世、坚贞不屈的品质。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的是菊花,突出了菊花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品质。
三、根据语境填写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2.妈妈经常呵护着绿植芦荟,它居然枯死了,而没人管的绿萝却长得很茂盛,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期中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念,于是他感叹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列对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A.外貌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写出了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
B.神态描写“平静”表现了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C.外貌描写“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说明李大钊很喜欢这件衣服,对它有感情。
D.“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知识点+同步练习.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交流平台(1)文章的开头可以照应文题,点明中心,确定感情基调。
《十六年前的回忆》,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之深,“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照应文题,使文章中心明确。
《藏戏》这篇课文开篇以三个连续的反问句构成排比,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草原》“可爱”“清鲜”“明朗”写出了草原上天空、空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 高歌一曲”直接表达了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2)文章的结尾可以与开头相呼应,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可以令人回味无穷。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突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表达出了“我”的悲痛,以及对父亲沉痛的哀悼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一次盼望》结尾天色的变化和母亲洗衣服的声音牢牢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意味深长。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竹石》,赋予了竹子坚韧挺拔、顽强生存的品格。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墨梅》,赋予了梅花高洁、卓然不群、淡泊名利的品格。
(3)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赠刘景文》,赋予了菊花枝干坚强不屈、孤标傲世的品格。
参考答案(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予了草生命力顽强的品格。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赋予了梅花孤高、坚强不屈的品格。
2.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语文园地四一、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
2. ,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
4. ,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人把什么事物赋予了人哪些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口语交际。
在街上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中小学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
四、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五、仔细阅读下面的这些开头和结尾,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1.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哪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2.开头: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4.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我低声地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5.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奈何地消逝,一派荒凉。
参考答案一、1.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子欲养而亲不待4.常将有日思无日5.事非经过不知难二、1.诗人给竹子赋予了人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2.诗人给“荷”和“菊”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格。
3.诗人给石灰赋予了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三、略。
四、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语文园地四1.读拼音,写词语。
kāi záo mù biāo fén shāo yán jùnmó ɡuǐ yòu zhì chè dǐ yā pò2.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并组词。
果____(____)____(____)唐____(____)____(____)秀____(____)____(____)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3.()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接受了大家的批评,()改正了错误.4.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燕.山(yān yàn)似.的(shì sì)沉着.(zháo zhuó)被难.(nán nàn)剥.削(bō bāo)追悼.(dào diào)7.选词填空衰弱脆弱虚弱(1)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年班姓名座号一、积累运用。
我想看shí ruǐ( )试纸遇yán suān( )如何变色;也想找两小儿去biàn dòu( );还想看看被bō li( )压住的xī shuài( )如何逃跑。
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蝎”字是前鼻韵母的汉字,部首是“虫”。
B.“蜇”字是上声下形的形声字。
C.“钵”的音序是“B”,读音是“bō”。
D.“蝈”是三拼音节的汉字。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弈教诲后悔鸿鹊B.车盖盘芋苍凉探汤C.立刻拨开盖上青脆D.恐怖继续敏锐旋传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甚至告诉复印不屑B.有趣顺序鄙夷研究C.测验发愁高傲装直D.聪明屏幕陌生讨论4.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能替换句中括号中词语的一项是( )。
A.一气呵成B.聚精会神C.一本正经D.一丝不苟5.下列不属于未来学校的情景的一项是( )。
A.许多的孩子聚在一起听老师讲课。
B.孩子们通过设定的程序内容,由机器人老师进行授课。
C.孩子们很讨厌学校,觉得学校不好。
D.机器人老师的教学方式枯燥无趣。
6.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能发现真理。
横线上填写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就…B.因为……所以……C.如果……就……D.即使……也……7.读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八名运动员像脱缰的野马,潮水般地涌向终点。
B.李强和王明一起跑步时,他不小心把他撞到了。
C.是很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D.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8.下列关于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做法是( )。
A.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边读书,边思考。
B.在阅读时,可以用旁批或者笔记把心得记下来。
C.每次完成习作后,我都要认真读儿遍,看通不通顺,有什么问题,然后用修改符号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四
一、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
2. ,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
4. ,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人把什么事物赋予了人哪些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口语交际。
在街上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中小学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
四、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五、仔细阅读下面的这些开头和结尾,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1.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哪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2.开头: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4.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我低声地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
5.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奈何地消逝,一派荒凉。
参考答案
一、1.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子欲养而亲不待
4.常将有日思无日
5.事非经过不知难
二、1.诗人给竹子赋予了人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2.诗人给“荷”和“菊”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格。
3.诗人给石灰赋予了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三、略。
四、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如果删掉这些内容,表现不出李大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和对孩子的慈爱。
2.通过对扁鼻子军官的神态和“弓”“伸”“扭”“拉”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
如果删掉这些内容,就表现不出扁鼻子军官的凶狠和雨来的勇敢。
五、1.开头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记忆深刻,语言简洁。
2.作者由景生情,直接表达了自己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
4.结尾强调父亲的被难日,照应开头。
首尾呼应的写法,可以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
5.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通过对男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心中的失落与伤心。
环境的描写衬托出男孩此刻荒凉的心情。
------------------------------------------------------
------------------------------------------------------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
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