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要点面结合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答题点面结合

现代文阅读答题点面结合

现代文阅读答题:点面结合遵循原则:1、答案在文章中; 2、观点是作者的; 3、“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具体文本,“面”指的是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点面结合”指在组织答案时既要从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出发,恰当地使用鉴赏术语,又要结合具体文本,从实际出发,这样组织的答案就会要点齐全,规范严谨。

一、“点面结合”之修辞篇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借代、反问、设问等与诗歌一样,不再详叙,另外补充: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了……,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7、反语: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就是反语。

肯定性反语,即贬词褒用、反话正说,其修辞意义是:高度赞扬,感情真挚、深厚。

否定性反语,即褒词贬用、正话反说,其修辞意义是:表达强烈不满、嘲弄、讽刺或调侃之情。

运用反语,可以使语言含蓄幽默,或者幽默辛辣。

二、“点面结合”之技巧篇1、叙述方式:顺序: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一种叙述方式,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

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

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

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2、描写方式: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

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

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从本质上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

除三个要素外,要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要从整体上把握一篇小说的特点。

一、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扣住故事的情节和文章中对人物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客观地进行分析。

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即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绘;即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

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时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

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2.要注意通过对小说语言的把握和体会,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感情倾向。

在真正的艺术里,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堂吉诃德善良的愚蠢、天真的癫狂,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些未曾接触却又似相识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时时扑面而来。

文学典型就是这样没有国界,超越时空,焕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这一点直接影响评价人物时所用词语的褒贬性,即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是正面的,一般用褒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是反面的,一般用贬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品中人物形象丰满,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那就从两方面客观评价。

二、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小说鉴赏基本知识

小说鉴赏基本知识

小说鉴赏基本知识如何去鉴赏一部小说呢?在小说中怎么样的鉴赏技巧才能让读者更快的掌握呢?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小说鉴赏基本知识,欢迎阅读!小说鉴赏基本知识一、了解小说的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了两种,主要人物也叫主人公)、情节、环境。

2.小说最基本的特征: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形象,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3.典型环境:能鲜明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风貌。

4.典型形象: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代表时代中某一类人的共同特点的人物。

二、鉴赏小说的方法1、梳理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顺叙(平叙)、倒叙、插叙。

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情节的生动性是小说情节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

也是读者对情节的最基本要求。

2、分析环境描写: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3、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思想性格要从小说常见的刻画方法入手。

①、肖像描写。

如《祝福》中祥林嫂的肖像描写:第一次到鲁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脸上也白胖了。

第二次到鲁家:脸色青黄,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死尸似的脸。

捐了门槛仍不能祭祀: 脸色灰黑。

沦为乞丐后: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木刻似的,眼睛间或一轮。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②、语言描写。

如孙犁《荷花淀》中水生和水生嫂的临别对话: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

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上!”水生说:“那咋成啊!”水生嫂说:“咋不成?”水生说:“我们又不是去走亲戚,是去打鬼子,打仗!”水生嫂说:“哦,那么说我是去走亲戚了?我还要干活哩!”水生恳求说:“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说:“说得轻巧。

你不替我想想,也该替老人、孩子想想。

上有老下有小的,我的命好苦啊!你这个狠心贼,心里根本没有我,我不想活了……”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

古典小说鉴赏方法

古典小说鉴赏方法

古典小说鉴赏方法
鉴赏古典小说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鉴赏方法:
1. 历史背景解读:通过研究小说所处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以帮助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和思想观念。

2. 文学特点分析: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如叙事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探讨作者的表现技巧、情感描写和主题意义等方面,从而欣赏和理解作品。

3. 人物形象评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变迁经历等,从而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冲突。

4. 主题意义解读:探索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包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对人性、社会、时代的思考和批判等,从而了解小说的核心思想和文化内涵。

5. 文化批评视角:结合相关的文化批评理论,分析小说在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从而将小说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鉴赏。

6. 艺术欣赏角度:通过欣赏小说的艺术美感,包括情节的张力、情感的渲染、语言的表达等,体验小说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享受和感染力。

综合运用以上的鉴赏方法,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评价和赏析古典小说,领略其中的深度和魅力。

现代文阅读答题点面结合

现代文阅读答题点面结合

现代文阅读答题:点面结合遵循原则:1、答案在文章中;2、观点是作者的;3、“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具体文本,“面”指的是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点面结合”指在组织答案时既要从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出发,恰当地使用鉴赏术语,又要结合具体文本,从实际出发,这样组织的答案就会要点齐全,规范严谨。

一、“点面结合”之修辞篇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借代、反问、设问等与诗歌一样,不再详叙,另外补充: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了……,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7、反语: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就是反语。

肯定性反语,即贬词褒用、反话正说,其修辞意义是:高度赞扬,感情真挚、深厚。

否定性反语,即褒词贬用、正话反说,其修辞意义是:表达强烈不满、嘲弄、讽刺或调侃之情。

运用反语,可以使语言含蓄幽默,或者幽默辛辣。

二、“点面结合”之技巧篇1、叙述方式:顺序: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一种叙述方式,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

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

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

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2、描写方式: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一、理清情节线索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活动,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要分析情节,就要抓线索,情节的发展离不开线索的贯穿。

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小说还会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就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

文章可以以事物为线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动为线索。

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抓住了这些,文章的情节和思路就得到了整体把握。

其次抓时空变化(或情节发展脉络)。

例如阅读鲁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几次来鲁镇的不同时空及其肖像言行的变化,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情节和思路,进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礼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题。

当然,与分析情节有关的还要看选材、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是否自然恰切等。

二、分析人物性格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小说: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深层的社会或人生问题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注意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场所,而且主要是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人际环境、人情环境、风俗环境。

它是影响和促进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能够提供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交待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⒈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反映社会深层问题,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表现人物独特审美价值或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思想情感,为后边刻画人物性格作铺垫。

景物组合,营造意境。

③推动情节线索发展;④象征和暗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位于小说开头时,作用一般是暗示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结尾时,作用一般是深化作品主旨;环境描写位于小说中间时,作用一般是推动情节发展;但是无论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的何种位置,它们共有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2、常见命题方式: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②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③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怎样鉴赏小说(全方位分析)

怎样鉴赏小说(全方位分析)

怎样鉴赏小说一高考中小说鉴赏什么1.鉴赏人物形象(1)从作者对人物得介绍与评价来把握人物;(2)从人物得语言、行动与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3)从人物活动得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4)从多种不同得角度对人物作面面观。

2.鉴赏故事情节(1)找出线索,理清情节得来龙去脉;(2)由事见人,瞧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3)见微知著,从场面与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得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得艺术匠心。

3 鉴赏环境描写(1)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得暗示;(2)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得烘托;(3)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得创造;(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得推动。

4.鉴赏语言(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得个性特色;(2)注意鉴赏作者运用语言得风格;(3)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5.主题得鉴赏(1)从作者背景瞧主题;(2)从人物塑造瞧主题;(3)从情节发展瞧主题;(4)从语言得情感色彩瞧主题;(5)从整体倾向瞧主题。

二小说得基本常识近几年现代代阅读在第Ⅱ卷文学作品阅读以散文为主,但也时常考小说阅读,侧重考查理解、判断、推断、想象能力。

从选文来瞧,更趋于考查文化内涵深、体现历史沉淀与寓含哲理性、教育性得散文或小说。

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其文学特征最为明显,也最体现《考试大纲》中得要求:鉴赏文学作品得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一) 小说得基本常识1、小说就是通过人物、情节与环境得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得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就是小说得三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得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与细节描写。

3、小说中得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4、小说得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二)小说得特点1、完整得故事情节2、鲜明得人物形象3、典型得环境4、深刻得主题5、精巧得构思(三)高考命题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三鉴赏小说得基本方法第一点鉴赏文学作品得形象(一)关于文学作品得形象1、优秀得小说与戏剧文学作品大都着力于刻画人物,创造典型得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鉴赏要点面结合
作者:孟丽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3年第05期
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抓住小说的鉴赏要点——主题、人物、情节、环境、语言——深入探讨,还要注意整体阅读与感悟,全面鉴赏小说,这就是小说鉴赏的特别要求——点面结合。

下面以苏教版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的有关篇目为例,具体谈谈鉴赏方法。

一、通读时要整体把握——全“面”感知
小说作为完整的作品,应当整体阅读。

我们在通读小说之后,要尝试全面感知:首先,理清小说的大概情节,了解主要人物的事件、个性特点等;其次,感受小说的环境特点、语言风格等;最后,领悟小说的主题。

全方位的感知并不要求精细,甚至“模糊”的认识也可以;但一定要坚持这样去做,久而久之,则能养成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良好阅读习惯。

这种“面”的宏观略识,有助于赏读时“点”的微观细究;在感知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障碍,这正好可以促使自己带着问题继续阅读探究。

例如,阅读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通读时可以这样全“面”感知:小说写“我”和吕韦甫在酒楼邂逅交谈的事情;主要人物是吕韦甫,他主要向我讲述了为小弟迁坟和看望阿顺的事,自己感觉生活很无聊;小说以20世纪“五四”运动落潮后的20年代为背景;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一如既往地体现出鲁迅简练传神的语言特色;小说的主题大概是要表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

这些感知有的还很模糊,但已经是在进行“面”的铺展,小说各要素的轮廓已大致勾勒,为后面“点”的赏析做了有力铺垫。

二、赏读时要多元评析——逐“点”落实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要针对小说的各个鉴赏要点进行多元化的赏读评析。

具体可以从如下各“点”落实。

1.情节
围绕“情节”可以设计这样的多元练习:用简洁的语言(或小标题)分条概述情节内容,分析情节构设的几组矛盾冲突,赏析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分析开头或结尾的作用等。

例如,概述毕飞宇的小说《彩虹》中老人和孩子的几次交锋:会面——对峙——斗智斗勇——对话。

这样的情节概括比整体感知时的要求更高,是对小说的准确“把脉”。

2.人物
围绕“人物”可以进行这样的多元评析:小说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人物有何典型意义;尝试概括人物的个性特点(是圆形人物还是扁平人物),小说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来表现,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来表现等);你是否喜欢小说中的这个人物,为什么。

例如,对《在酒搂上》中的吕韦甫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析: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我们依次看到的是热血的吕韦甫、无聊的吕韦甫、迷惘的吕韦甫(形象特点);吕韦甫的人生悲剧正是那个时代无数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代表,作者借此晓示当时的知识分子要寻找新的出路(典型意义)。

通过这样的深度透析,小说中的人物就清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3.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围绕“环境”可以进行这样的多元思考: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描写环境的手法有哪些;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形成有何作用。

例如,分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环境特征:小说中的“小镇”是艾米丽生活的大环境——那里的人们正经历新旧观念的冲突,生活在恐惧和挣扎中;大木屋是艾米丽的生活小环境——神秘、衰朽、阴惨、与世隔绝;这些环境再加上她顽固、冷酷的家庭环境,促使艾米丽成长为一个孤傲专制的南方贵族传统的标准继承者。

像这样把握了环境的特征,也就读懂了小说。

4.语言
小说的语言,从叙述视角上看,有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从表达方式上说,有叙述性语言、描写性语言、抒情性语言与议论性语言等。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鉴赏时要抓住小说中那些耐人寻味的细节进行多元解读:细节处的语言有何深意;运用了怎样的技巧;刻画了怎样的形象;寄寓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例如,赏析毛姆的《万事通》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让学生分两组分别赏析描写兰赛太太和柯拉达的有关细节,然后进行交流。

有的学生这样赏析“柯拉达的手在颤抖”这个细节:他的心也在颤抖,为了她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一百美元没了,尊严没了;生平所出的第一丑呀,谁愿意做这样十足的傻瓜呢?瞬间的动作包孕着无限丰富的意蕴。

5.主题
对一篇小说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但一定要把握小说家的基本立场。

这就需要联系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际遇、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具体分析,不能只凭主观臆测。

例如,对《在酒楼上》的主题,学生做出了十余种解读,通过比较、讨论,最后把握了鲁迅的基本创作立场:思考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

当然,可以对这篇小说进行探究性阅读,使之常读常新:小说还表现了“坚守者”与“漂泊者”的双向困惑,奏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二重声音。

总之,在对小说的鉴赏要点进行了多元评析之后,最后要学会整合——也就是针对一份微型小说的阅读鉴赏练习而言,答题时要能沟通诸个鉴赏要点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点”“面”结合,联系整篇小说,多侧面地合理表述。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22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