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的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小说鉴赏基础知识

小说鉴赏基础知识

小说鉴赏基础知识你了解小说吗?小说作为阅读理解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小说鉴赏基础知识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小说鉴赏基础知识一一、关于小说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分类小说的分类由于所持标准不同而有许多种划分方法。

按题材内容分,可分为历史小说、社会小说、侦探小说、爱情小说、问题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战争小说、讽刺小说、谴责小说等;按文体样式分,可分为诗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童话体小说、传记体小说、笔记小说、话本小说、传奇小说等。

人们通常依据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把小说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四类。

这是最常见的分法。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

小小说虽然短,但也同样遵循小说创作的基本规律,如典型化、形象化,不受时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等等。

小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立意奇特,文短意长,情节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使人回味无穷。

)3、小说的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小说鉴赏和高考命题选材的对象一般就是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鉴赏和命题的着眼点,也必然主要集中在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线索、表现手法和语言等相关的几个方面。

进行小说鉴赏就是要学会如何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弄清人物活动的环境、提炼小说表现的主题,品味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等。

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阅读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1.明确小说的故事情节及情节安排的特点。

情节安排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

叙述故事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

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这种写法叫插叙。

它可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

补叙:在叙述到一定的阶段时,对前面的事情做些补充、解释的叙述叫做补叙。

它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只对前面的某些情节起补充、解释的作用。

平叙:就是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划人物的方法刻划人物的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们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人手,据情论人。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场景。

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如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自然环境即人物活动的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社会环境主要由主要人物和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代表,某种观念的载体,分析时应透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其代表的社会势力及其观念。

作家总是通过具体的人物体现某种社会势力或观念,分析时必须通过具体人物的言行来认识其社会历史内涵。

《祝福》中表现封建贞洁观念,主要是让鲁四老爷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表现迷信观念,主要是让柳妈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因此,在欣赏中,我们就得从鲁四老爷的话语中看到封建礼教,从柳妈的话语中看到迷信观念,只有这样进行透彻的分析,才能从中领悟到作品所提出的社会问题。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是以故事为核心的艺术创作。


节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是小说故事发展的轨迹和
血脉。

在鉴赏小说情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节的起伏和转折
小说情节的起伏和转折是小说对读者的加持力度。

情节
的起伏和转折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紧张感,帮助读者
进入小说故事的世界中,体验小说人物的冒险和经历。

因此,在鉴赏小说情节时,要关注情节的起伏和转折,看看
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二、情节的紧凑性和连贯性
情节的紧凑性和连贯性是小说故事的关键。

小说情节的
紧凑性指的是故事情节的构建是否合理、紧凑、准确,是
否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情节的连贯性指故事
情节的铺垫是否得当,是否在小说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有所
呼应。

三、情节的意义和深度
小说情节的意义和深度是指情节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运用以及融入小说故事的深度和丰富程度。

情节的意义和
深度不仅仅是故事背后的主题和内涵,还包括情节与时代、环境以及人性的联系。

四、情节的吸引力和出人意料性
小说情节的吸引力和出人意料性指的是小说故事所呈现
的情节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是否具备吸引读者的力量,
或者是小说情节给人惊喜或带有跨越性。

这些特殊的情节
处理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读者与小说中人物的
连接度。

综上所述,小说情节的处理是小说创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情节是小说的精髓所在,合理处理情节能够让小说拥有更好更有趣的发展,让读者感受到创作过程中的艺术魅力。

小说鉴赏知识归类

小说鉴赏知识归类

小说鉴赏知识归类一、分点解说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

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4.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

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5.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借鉴散文的阅读方法。

二、分类解说(一)小说的情节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阅读的基础知识整理:范昌琪校对:韩晓东一、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2、情节: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小说的分类:1、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2、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小说等。

3、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四、考点透视小说阅读的考查与其他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涉及的考点相同,但侧重点不同。

小说阅读设题的特点与小说这一文体本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情节。

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概括时要注意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认清小说是单线结构还是双线结构。

③注意那些与情节发展有关联的“人物”“事物”。

④分析某一情节(情节链条中的某一点)的作用。

2.分析环境。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就指定的环境描写来分析其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或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及景物,主要是用来表现心情,渲染气氛等;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3.赏析人物。

①指出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其好处或者其作用;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小说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注意点: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中去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分析人物;重视小说中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小说人物性格。

小说鉴赏基础知识

小说鉴赏基础知识

小说鉴赏基础知识一、关于小说1、小说的概念2、小说的分类人们通常依据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把小说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四类。

这是最常见的分法。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

小小说虽然短,但也同样遵循小说创作的基本规律,如典型化、形象化,不受时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等等。

小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立意奇特,文短意长,情节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使人回味无穷。

)3、小说的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小说鉴赏和高考命题选材的对象一般就是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鉴赏和命题的着眼点,也必然主要集中在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线索、表现手法和语言等相关的几个方面。

进行小说鉴赏就是要学会如何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弄清人物活动的环境、提炼小说表现的主题,品味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等。

4、小说的流派鉴赏小说还须了解一些小说创作流派的知识。

小说创作主要有三大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传统小说主要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但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小说艺术特征受到强烈冲击,表现手法已日趋丰富。

二、鉴赏方法1、理清情节线索2、分析人物性格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小说鉴赏基本知识

小说鉴赏基本知识

小说鉴赏基本知识如何去鉴赏一部小说呢?在小说中怎么样的鉴赏技巧才能让读者更快的掌握呢?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小说鉴赏基本知识,欢迎阅读!小说鉴赏基本知识一、了解小说的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了两种,主要人物也叫主人公)、情节、环境。

2.小说最基本的特征: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形象,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3.典型环境:能鲜明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风貌。

4.典型形象: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代表时代中某一类人的共同特点的人物。

二、鉴赏小说的方法1、梳理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顺叙(平叙)、倒叙、插叙。

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情节的生动性是小说情节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

也是读者对情节的最基本要求。

2、分析环境描写: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3、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思想性格要从小说常见的刻画方法入手。

①、肖像描写。

如《祝福》中祥林嫂的肖像描写:第一次到鲁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脸上也白胖了。

第二次到鲁家:脸色青黄,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死尸似的脸。

捐了门槛仍不能祭祀: 脸色灰黑。

沦为乞丐后: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木刻似的,眼睛间或一轮。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②、语言描写。

如孙犁《荷花淀》中水生和水生嫂的临别对话: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

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上!”水生说:“那咋成啊!”水生嫂说:“咋不成?”水生说:“我们又不是去走亲戚,是去打鬼子,打仗!”水生嫂说:“哦,那么说我是去走亲戚了?我还要干活哩!”水生恳求说:“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说:“说得轻巧。

你不替我想想,也该替老人、孩子想想。

上有老下有小的,我的命好苦啊!你这个狠心贼,心里根本没有我,我不想活了……”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

小说鉴赏“五角度”

小说鉴赏“五角度”

角度三:分析环境描写
在小说中,环境是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事件发生背景的要素。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必须 努力发觉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 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 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阅读方法
鉴赏小说五角度
角度一:梳理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事件发展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 说中起到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所以在阅读小说 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情节的设置与发展,既是小说的一个 考查点,也是阅读时的突破口。
Hale Waihona Puke 角度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 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 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 象。我们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感受作者倾注在人物上的感情,同时要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的关系。
角度四:领悟小说主题
小说往往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常常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 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 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角度五:鉴赏语言技巧
鉴赏语言包括鉴赏主人公语言和作者语言,还有作品中的修 辞和句式等方面的特点。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 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作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 的艺术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的基本常识(一)小说的基本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高考命题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一、小说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一)高考中有关小说情节的命题指向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3、对情节的高潮部分或结尾部分作用的理解;4、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5、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6、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二)小说中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安排的方式及作用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小说因素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四)分析小说情节的入手方式:1、抓住场面;2、寻找线索;3、理清小说的结构。

(五)分析小说情节时的注意事项1、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2、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六)情节安排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七)回答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回答从情节的角度设题的题目,首先要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然后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再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二、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一)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高考中有关小说人物的命题指向1、小说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2、根据文章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三)赏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4、从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入手。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入手。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人物描写的方法: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人物描写的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场所。

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

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

环境往往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

作者为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从而显露出性格。

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情节分析人物性格要注意四点1、全面、恰当、实事求是。

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

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2、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3、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4、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入手许多小说作品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08年江苏高考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

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

再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周围的人各是怎么看她的。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入手无论是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是人物的历史命运,小说作家往往要在其中寄寓他对生活的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

因此作者对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某个人物评价的语句对我们把握人物形象来说很重要。

高考中人物形象题答题思路1、总体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列举文中哪些信息体现了这一特点。

3、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一)高考中有关小说环境的命题指向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二)环境的分类及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其作用是: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其作用是: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三)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某某段落具体描写了……的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的气氛;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烘托了某人……的性格特点;揭示出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作品主题的挖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一)常见题型: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三)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四)归纳小说主题的方法和答题思路1、抓人物形象;2、抓情节发展;3、抓写作背景。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五、小说的语言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根据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一)常见题型有: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二)小说对语言的要求1、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2、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3、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4、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三)语言类题目解题思路从三方面入手: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答题时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六、小说的表达技巧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