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精练版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总复习精讲课件

2.时间的测量 秒 ,符号是______ (1)单位:基本单位是________ s 。 (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 70次/min。
第5讲┃ 机械运动
3.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别。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 (2)减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精密仪器 、改进____________ 测量方法 。 ____________ 不可 避免的,只能尽 (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_______ 减小 ;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 量________ 可以 避免的。 ________
第5讲
机械运动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考点14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 位置 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第5讲┃ 机械运动
2.参照物 标准 的物体。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_ (2)选取标准: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 任意 的, 体是________ 静止 的。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 但不能将研究的____________ 对象本身 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 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___ 地面或地面上静 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止不动的物体
图 5 -3 4.沂河某大桥全长约 1.7 km,晓军骑摩托车以 10 m/s 的 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________s ;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 170 是________ 静止 的。
第5讲┃ 机械运动
┃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归纳┃ 例1 【2013·遂宁】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 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 A.小红背着的书包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路旁的树木 [解析] A 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 选择的参照物和小红之间的位置肯定没有发生变化,各选项 中只有和她背着的书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和迎面走 来的行人、从身边驶过的汽车、路旁的树木之间的位置都发 生了变化,故A正确。 第5讲┃ 机械运动
(完整版)2018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部)

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
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
离。
学生随堂巩固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A.课桌高度约为80 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 D.初中生跑50 m所需时间约为3 s
四、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易错警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是针对由于测量的 人导致的误差而言,且最后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 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
★常考点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 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另一个 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参照物 .
[帮你归纳] 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2.15 ℃时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3.自行车的速度为5 m/s.
3.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不变 的运动,叫 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不相等 ,这种 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看图回答: 1、此时汽车的速 度是多少?
2、汽车的行驶总 里程是多少?
3、此次汽车的行 驶里程是多少?
★典例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 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2.50 cm.如图乙 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37.5 s.
例1 图
解析:这把刻度尺零刻度已经磨损,它把刻度线1当作0, 则物体右边所对的3.50要减去当成0刻度线的1 cm即2.50 cm.秒表读数时先看小圈,它每一大格表示1分钟,大圈每 一大格表示1秒,每一小格表示0.1秒,从小圈可以看出分 针超过5分钟且在后0.5分内,而没有到达6分钟,则应该 读成5分37.5秒,即为337.5 s.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

专题二 机械运动一、知识要点1。
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
2.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tsv =(4)单位:①基本单位:m/s;②常用单位:km/h 、cm/s 等; ③换算关系:1m/s=3.6km/h, 1m/s=100cm/s 。
3。
运动的分类(1)按运动快慢分: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按运动路线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 是不随s 与t 的改变而改变的恒量,即s 与t 的比值 ts是恒定不变的。
5.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3)平均速度:⎪⎩⎪⎨⎧==⇒=vs t t v s t s vv 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物体在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 1,后半段时间速度为v 2,则全程221vv v +=时一物体在前半段路程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v 2,则全程vv vv v 21212+=路 可以证明:v 时≥v 路。
(作差、通分、配方)(4)意义: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同一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路程段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五)运动和静止的判定问题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五)运动和静止的判定问题(参照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运﹣9”运输机女机长在远海低空训练后接受采访时说:“由于海天一色,低空飞行时会产生错觉,常会将海看成天,给飞行带来难度。
”从运动的相对性来看,“错觉”的产生是因为飞行过程中()A.飞机速度过大B.飞机所面临的气流不稳定C.飞行员缺少合适的参照物D.飞机很难改变运动状态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D.“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白云生镜里”蕴含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小红和妈妈去宾隆超市购物,当她们一起站在超市正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时,妈妈说小红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自动扶梯C.相邻下行扶梯上的阿姨D.小红4.如图是妈妈送小明去贵阳途中乘坐高铁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车窗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B.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C.以路旁电线杆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D.以司机为参照物,妈妈是运动的5.2021年10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共同飞行。
对接成功后,航天员看到天和核心舱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神舟十三号B.天和核心舱C.太阳D.地球6.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在云中穿行”,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静止的B.运动员将飞过来的足球用头顶回去,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C.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和乘客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危害D.滚动轴承里加润滑剂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7.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8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8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小明进入考场后对他身边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他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B.矿泉水瓶里的冰块逐渐变为水是液化现象C.钢尺摸起来比塑科尺凉,是因为钢尺的导热性差D.手机不允许带入考场,是因为手机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2. 2018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
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
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
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B.电压表不能测量L1两端的电压C.取下L1时,L2正常发光D.只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有示数4. 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的外侧,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避险车道,供刹车失灵的车辆自救,当失控车辆冲上该车道时,被强制减速停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避险车道相当于一个斜面B.以相同速度行驶时,大货车比小轿车的动能大C.下坡路段刹车失灵的大货车动能越来越大D.大货车冲上避险车道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5. 如图是一模拟风力发电的模型,电动机通电时,风扇a高速转动产生风力模拟自然风,风扇b在风力作用下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与发电机相连的小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转动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C.电池电压降低时,风扇a的转速不会改变D.风力大小不会影响小灯泡发光亮度6. 如图所示的不锈钢空调架,安装时横杆OB伸出墙外由斜杆AC支撑,其中O、A两点固定在墙上,C端固定在横杆OB上,通常将空调室外机置于该支架上时,不紧靠墙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调架对墙没有力的作用B.若以O为支点,OB一定是一个省力杠杆C.若室外机向外移动,AC对OB的支撑力变大D.室外机不能紧靠墙体主要是为了防止漏电7.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和维修电路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上任何金属体C.只有大功率用电器才需使用三孔插座D.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率的仪表8. 如图是一辆长达30m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含解析

机械运动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1.如图所示,周日,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若说晓华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自行车B. 路旁驶过的汽车C. 地面D. 树木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 桥B. 河岸C. 水D. 岸上的树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顾客本身B. 扶梯C. 大楼地面D. 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4.“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神舟十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 、________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6.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__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考点二:运动状态的判断1.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2.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对方为参照物,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B. 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C. 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D. 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D.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4.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考点三:速度图像分析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车在0﹣20s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C. 经过10s钟后,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行驶D. 在0~5s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1所示 . 由图象可知()A.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小C.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距3米D.甲乙间距离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如图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B.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 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D. 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象应位于①区域4.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100表示________;(2)30km表示________.(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考点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兰州国际马拉松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去年6月李明同学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全程5km),他跑完全程用了41min4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________km/h;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2.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
【全程中考】陕西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5章 物体的运动PPT课件

【备注】(1)秒表的使用方法 三次按下按钮:一“走时”,二“停止”,三“复 零”,机械秒表要先上好发条. (2) 秒表的读数方法 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位于秒表的 大表盘上,转一周是30 s,最小刻度值为 0.1 s,分针指示的是小圆周的刻度,其最 小分度值为0.5 min,分钟转一周历时15 min.因为机械秒表采用的是齿轮转动,指 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 读出比0.1 s还要短的时间.秒表的示数= 短针读数+长针读数.
(2)长度的测量 ①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三角尺、卷尺、游标卡 尺、螺旋测微仪等. ①刻度尺的使用 Ⅰ.仔细观察刻度尺的①___量__程___和②_分__度__值___. Ⅱ.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 完好. b.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使量程不能选太大或太 小.
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实验器材:秒表、内径约1 cm、长0.5 m的玻璃管、烧 杯、滴有红墨水的水、橡皮塞、刻度尺、橡皮筋.
运动的相对性(高频考点)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与静止 (1)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 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取: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选择 一个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我们 就 说 这 个 物 体 是 ④__运__动____ 的 , 否 则 我 们 就 说 它 是 ⑤ __静__止____的.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5.机械运动

5.机械运动
B 【解析】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s-t图象和v-t图象表示的物理意义。
3.D 解析:由图可知,第4 s时甲向上运动的距离为12 m,乙向上运动的距离为
-4 m=8 m;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都向上匀速运动,受到的拉力都等于重力,它们的质量相同,所以重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
19.运动前方
【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此时表示最大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km/h;(2)根据刻度尺的读数可确定硬币直径约为7.50cm-5.00cm=2.50cm; (3)从图丙中可看出此时的数字为951.6
951.6kw•h-821.6kw•h=130 kw•h.
16.(2018•广东中考)(6分)(1)如图16-1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时1.20
表的读数为140s.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发电机知识。
平均速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机械运动(时间:30分钟分值:45分)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一、选择题1. (2017河北改编)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乒乓球台高约760 cmB.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 dmC. 成年人正常行走1.2 m用时约1 sD. 近几年西安夏季平均气温约50 ℃2. (2017扬州)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第2题图A. 菲菲正确B. 翔翔正确C. 两人都正确D. 两人都不正确3. (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 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4. (2017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 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第4题图5. (2017云南)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 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第5题图6. (2017郴州)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第6题图A.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 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二、填空题7. (2017营口)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 m/s,合________km/h.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 600 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________h.战斗机飞行过程中需要加油机适时加油,那么,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的.8. (2017江西)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第8题图9. (2017岳阳)蒙内(蒙巴萨—内罗毕)铁路是我国用中国技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于今年5月31日正式通车运行.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120 km/h的速度运行约4 h后到达内罗毕,铁路全程约________km;行驶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0. (2017长沙)“共享单车”是互联网、智能手机、GPS定位系统和单车的资源整合,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极大方便.装在单车上的GPS定位系统会及时把单车的位置信息通过________波传递给信息处理中心,再发送到我们的手机上,方便存取单车.小天某次扫码后骑行9 km,耗时30 min,此次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11. (2017株洲)如图,“天舟一号”正在给“天宫二号”在轨补加推进剂.在燃料加注过程中,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_______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第11题图12.(2017吉林省卷)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第12题图13.(2017雅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当时间t=________s时,两车相距8 m.第13题图三、实验与探究题14. (4分)按要求完成填空.第14题图(1)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2)如图乙所示.若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它们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增大斜面坡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 (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格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第15题图(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cm,t BC=______s,v AC=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5)该小车是在做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创新题推荐16. (7分)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实验小组在长约0.5米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一小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橡皮筋在管上做出等距离(10 cm)的记号.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如下现象:(1)小明把玻璃管倒过来左手拿着并尽量保持垂直,看到气泡在上升运动,这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2)他右手迅速拿起秒表开始测量气泡经过每个橡皮筋的时间,并把路程和时间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如下表,小气泡所做的是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气泡在40 cm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请在如图坐标中画出气泡的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第16题图(3)小华看着小明,认为他的实验操作不规范,你认为他的操作有什么地方不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直线运动,小雪认为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也有改进的地方,你认为什么器材需要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上一条)(5)除了上述改进外,你认为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以便于更准确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并判断其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C 【解析】乒乓球台的高度约76 cm,A错误;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 cm,B错误;成年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1.2 m/s,所以正常行走1.2 m用时约1 s,C正确;西安夏季平均气温约为35 ℃,D错误.故选C.2. C 【解析】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不同.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由于火车位置发生变化,因而火车是运动的,结论正确;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结论也是正确的.故选C.3. A 【解析】两辆并排放着的汽车,坐在甲车的人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两辆车发生了相对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A正确;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甲车开动,还是乙车开动,无法判断甲车是否相对于地面运动,B、C、D都不正确.故选A.4. B 【解析】汽车模型相对风洞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风洞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A错误;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流动的空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风为参照物,汽车模型是运动的,B正确;风与风洞、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以风洞或地面为参照物,风是运动的,C、D错误.故选B.5. C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物体相遇时,乙运动的路程是100 m,但甲运动的路程是400 m-100 m=300 m,A错误;0~30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乙在前10 s内静止,B错误;甲全程运动路程为400 m,全程用时40 s,故甲运动的速度为v甲=s甲t甲=400 m40 s=10 m/s,C正确;由题图可知,乙比甲推迟10 s出发,D错误.故选C.6. D 【解析】因为战机与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若以战机(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战机)是静止的,A、B、C错误,D正确.故选D.7. 1 800 2 静止 【解析】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v =500 m/s =500×3.6 km/h =1 800km/h ;根据v =s t 可得,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的时间:t =s v =3 600 km 1 800 km/h=2 h ;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8. 静止 运动 【解析】通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可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白鹭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白鹭,位置没有变化,故白鹭处于静止状态;白鹭相对于岸,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白鹭是运动的.9. 480 运动 【解析】s =vt =120 km/h ×4 h =480 km ;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相对于列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建筑物是运动的.10. 电磁 18 【解析】GPS 定位系统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速度v =s t =9 km 0.5 h=18 km/h.11. 静止 运动 【解析】在燃料加注过程中,“天宫二号”和“天舟一号”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的位置相对改变,“天舟一号”是运动的.12. 1 静止 【解析】步长是0.5 m ,小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s =0.5 m ×6 000=3 000m ,步行的速度v =s t =3 000 m 3 000 s=1 m/s ,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13. 运动 4 【解析】从题中图像可以求出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 甲=s 甲t=24 m 4 s =6 m/s ,v 乙=s 乙t 乙 =24 m 6 s=4 m/s ,显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当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每秒行驶的距离差2 m ,则经过4 s 两车相距8 m.14. (每空1分,共4分)(1)B 3.42~3.47 (2)相同 变大【解析】(1)B 视线与尺面垂直,所以选B ;直尺的分度值是1 m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作3.45 cm ,小数点后第二位是估读的,允许不同同学有不同的估读,3.45 cm 左右都算读数正确.(2)质量不同的小车在同一高度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相同;增大斜面坡度,即斜面的高度增加,小车在斜面上具有的重力势能变大,下滑过程中转化的动能也就越大,因此速度会变大.15. (每空1分,共7分)(1)v =s t(2)小 (3)5.00 1 0.033 3 (4)大 (5)变速 【解析】(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是根据公式v =s t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要使物体速度慢一些,所以斜面坡度要小;(3)已知刻尺分度值为1 mm ,s AB =10.00 cm -5.00 cm =5.00 cm ,t BC =15∶35∶23-15∶35∶22=1 s ,s AC =10.00 cm -0.00 cm =10.00 cm ,t AC =15∶35∶23-15∶35∶20=3 s ,则v AC =s AC t AC =10.00 cm 3 s=0.033 3 m/s ;(4)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记时间偏小,由v =s 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5)由题图知,小车上半段所用时间t AB =2 s ,下半段所用时间t BC =1 s ,相同的路程小车所用时间不同,所以在做变速运动.16. (作图1分,每空1分,共7分)(1)橡皮筋记号 (2)变速 0.05 如答图所示 (3)观察到气泡开始运动后再计时 (4)应选用较长的玻璃管,并增加橡皮筋记号间的距离 (5)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慢一些11第16题答图【解析】(1)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与橡皮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气泡运动是以橡皮筋记号为参照物的;(2)由题意知,每10 s 内,气泡的路程是不相等的,所以是在做变速运动;从表格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气泡通过的路程s =40 cm =0.4 m ,时间t =8 s .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v =s t =0.4 m 8 s=0.05 m/s ,根据表格在坐标图中分别描点,并用直线连接,如答图所示;(3)小明先观察到气泡开始运动后再计时,气泡已经移动了一段距离,故做法是不规范的;(4)为了能精确测量时间,应增加气泡运动的距离,故应选较长的玻璃管,并增加橡皮筋记号间的距离;(5)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