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输入输出系统组织
9 第九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缺点如下:
1.由于过于强化纵向信息沟通,组织的横向信息沟通不灵,当项目需要多个部 门共同完成时,权利分割不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 2.当项目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完成,或者一个职能部门内部有多个项目需要 完成时,资源的分配和平衡也会出现问题。 3.项目成员在行政上仍隶属于各职能部门领导,项目经理的权利和权威性很小, 有时头衔也只是简单地称为“项目协调人”,对项目成员没有完全的领导权。
1.以职能部门作为承担项目任务的主体,分工明确,易于分层授权,便于统一指挥, 纵向信息沟通也比较顺畅,可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资源集中优势,保障项目所需资 源的供给和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质量。 2.职能部门内部人力资源,如创意专家和技术专家可以同时为不同项目所使用,有利 于节约人力,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当有项目成员调离项目或离开公司,所属职能部门可以增派人员,保证项目业务和 技术的连续性。 4.项目成员可以将完成项目和完成本部门的职能工作融为一体,可以减少项目的临时 性给项目成员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项目型组织结构
项目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单目标的垂直组织方式。项目型组织结构通常是一种比较紧密和相对稳 定的项目组织形式,每个项目团队都有专职的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工作人员和少量 临时抽调的项目工作人员组成,项目经理具有较大的责、权、利,可以从组织的各个部门获取 项目所文化产业项目管理需的各种人力资源,项目组成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长,他们在完成 了一个项目后就会被分配到另一个项目组中。 这种项目组织结构是一种能够有效开展多个一次性和独特性项目任务的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 运作周期较长的、独立性较强的中型或大型的会展、演艺、影视、园区运营等文化产业项目。
概念。其定义有多种,综合起来,组织发展强调组织的自我更新和开发,主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 立体化教材)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从左到右列 )
教学资源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立体化教材)》的配套教材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解析(第六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立体化教材)》配有动画演示、教学课件、习题答案、自测试题、课程设计等 资源。
教材特色
1、该教材配套开发了较多的在线动画演示视频。 2、该教材安排了在线延伸阅读材料。 3、该教材可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阅相关内容。 4、该教材形成“理论、实验、设计”三个过程相统一的体系。
谢谢观看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 立体化教 材)
201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5 教材特色
07 图书目录
目录
06 作者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立体化教材)》是由白中英、戴志涛主编,2019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形 态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 自学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四级)用书。
作者简介
白中英,男,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戴志涛,男,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图书目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第3章存储系统 第4章指令系统 第5章中央处理器 第6章总线系统 第7章外围设备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2019年8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立体化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教材讲授计算机单处理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该基础上扩展讲授并行体系结构。该教材共11章,主 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系统、外围设备、输 入/输出系统、并行组织与结构、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和课程综合设计。
流式输入输出与文件处理

System类中提供了如下方法重新设置标准流对象: • static void setIn(InputStream in) :重新定义标准输入流 • static void setErr(PrintStream err) :重新定义标准错误输出 • static void setOut(PrintStream out) :重新定义标准输出
InputStreamReader InputStream 将面向字节的输入流类Reader的主要子类及说明(续)
FileReader
文件对象或字符串表 文件作为输入源 示的文件名
PipedReader StringReader
PipedWriter的对象 字符串
与另一输出管道相连, 读取另一管道写入的 字符
DataInputStream in=new DataInputStream(file); try { while(true) { int n1=in.readInt(); int n2=in.readInt(); System.out.println(n1+","+n2); } } catch (EOFException e) { in.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ber=0; final int size=Integer.parseInt(args[1]);
byte[] b = new byte[size];
try { FileInputStream infile = new
第9章 供应链与生产管理

按照需求特征组织生产,可分为订货型(M TO)与备货型 (MTS)或者叫面向订单生产与面向库存生产。
生产计划“划分”
生产计划依期间不同分为:大日程计划(长期计划);中 日程计划(中期生产计划);小日程计划(短期生产计划)。 因生产形态的不同,各计划的重点也有所差异。 1、大日程计划(长期生产计划) 大日程计划通常是一年或更长期的生产预定计划,预 定每年生产的品种与生产量的计划。虽因销售的变更、调整 多少会有不正确的地方,但原则上还是由经营者或更高层的 管理者拟定。
MRPII的构成
销售计划 能力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 预测 资源分布 制造数据管理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
车间控制
成本核算
采购
库存控制
财务
MRP-II逻辑流程图
资源清单
经营规划
销售规划 N 决策层
可行 Y 主生产计划 粗能力计划
客户信息
需求信息
应收账款
会计科目 成本中心 库存信息 物料清单 工作中心 工艺路线
闭环MRP
闭环MRP理论认为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 求计划(MRP)应该是可行的,即考虑能力 的约束,或者根据能力提出需求计划,在满 足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 划的执行和实现。在这种思想要求下,企业 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企业 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
MRP-II
1977年9月,由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 弗· 怀特(Oliver W· Wight)提出了一个新概 念——制造资源计划,称为MRP-II。MRP-II 是对制造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 方法。它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 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 进行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 息流、资金流流动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
胡荣社会学概论第9章社会组织

第9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一般来说,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与初级群体相对的次级群体(郑杭生,2002)。
本章是从狭义上进行理解的。
1.涵义:社会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将社会成员有意识聚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单位,并执行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群体。
2.特征:目标特定而明确内部结构相对稳定组织成员关系理性化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片面性和间接性组织界限清晰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目标成员规范权威物质技术条件环境三、社会组织的类型1、美国功能主义的代表帕森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进行划分: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美国社会学交换学派的代表彼得•布劳和理查德•斯科特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四类: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组织3、美国社会学家爱桑尼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4、爱桑尼还根据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种:专业组织半专业组织非专业组织服务组织5、根据组织有无正式结构或结构的紧密程度,可以把社会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6、国内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是建立在社会组织的本质是人们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社会关系结合形式这一认识之上。
陆学艺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综合组织。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整合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满足社会成员各种社会需求凝聚力量,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努力争取达到组织所期望或设定的未来状况,即是组织的目标,它是社会组织的灵魂,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一、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组织目标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组织目标是制定和修正组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目标影响着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二、社会组织目标的分类从时间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
第9章 数据结构

数据项:数据项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标识单位。数据元素是由若
干个数据项组成的。 如:书名、书号、作者名称为数据元素的数据项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概述: 数据结构概述:
数据结构是由一个逻辑结构S,一个定义在S上的基本运算 集△和一个存储实现D所构成的整体(S,△,D)。 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 基本运算 逻辑结构和基本运算 逻辑结构 基本运算两部分: •逻辑结构是用来完成数据表示的 •基本运算是用来完成数据处理的。
M
栈顶 top→ 入栈 退栈 ↓ ↑ an a2 栈底 bottom→ a1
队列的基本概念
队列(queue) 队列(queue)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 的线性表。 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 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排头(也称为队头) 显然,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中,最先插入的元素将最先能够 被删除,最后插入的元素将最后被删除。因此,队列又称为 “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或“后进后出” 先进先出” Out,FIFO)或“后进后出” (Last In Last Out,LILO)的线性表。 Out,LILO)的线性表。
数据的逻辑结构基本概念
数据的逻辑结构有两个要素: 数据的逻辑结构有两个要素: 逻辑结构有两个要素 一是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记为D 一是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记为D; 二是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 通常记为R 系,通常记为R。
逻辑结构—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第9章 数据结构
教学目的
•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了解栈、队列及线性链表的概念及运算 了解栈、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 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项 数据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结构类型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

D0
D1
D2
D3
A校验码 B校验码 C校验码 D校验码
系统结构
RAID4
I/O系统
❖ 专用奇偶校验独立存取盘阵列
❖ 数据以块(块大小可变)交叉的方式存于各盘, 奇偶校验信息存在一台专用盘上
数据块
校验码 产生器
A0
A1
A2
A3
B0
B1
B2
B3
C0
C1
C2
C3
D0
D1
D2
D3
A校验码 B校验码 C校验码 D校验码
❖ 只写一次光盘
只写一次光盘(Write Once Only):可以由用户写入 信息,不过只能写一次,写入后不能修改,可以多次读 出,相当于PROM。在盘片上留有空白区,可以把要修 改和重写的的数据追记在空白区内。
❖ 可檫写式光盘
可檫写式光盘(Rewriteable):利用磁光效应存取信 息,采纳特殊的磁性薄膜作记录介质,用激光束来记录、 再现和删除信息,又称为磁光盘,类似于磁盘,可以重 复读写。
RAID6
I/O系统
❖ 双维奇偶校验独立存取盘阵列
❖ 数据以块(块大小可变)交叉方式存于各盘, 检、纠错信息均匀分布在全部磁盘上
系统结构
A0 A1 A2
3校验码 D校验码
B0 B1
2校验码 C校验码
B2
C0
1校验码 B校验码
C1 C2
0校验码 A校验码
D1 D2 D3
校验码 产生器
7.7 光盘存储设备
– 正脉冲电流表示“1”,负脉冲电流表示“0”; – 不论记录“0”或“1”,在记录下一信息前,记录电流
恢复到零电流 – 简洁易行,记录密度低,改写磁层上的记录比较困难,
《工程项目管理》9章-13章项目管理复习思考题.doc

第九章(张伟建)4•如何理解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的含义,它有哪些特征和要求?(P279旧书P262新书)答:A:信息指的是用口头的方式、书面的方式或电子的方式传输(传达、传递)的知识、新闻,或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情报。
在管理科学领域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已被加工或处理成特定形式的数据。
B:特征和要求:1 )信息的准确性2 )信息的时效性3 )信息的有序性4)信息的共享性5)信息的可存储性6)信息的适用性7)信息的系统性。
2•什么是信息管理,其工作基本原则有哪些?( P281旧书P264新书)答:A: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传递与运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B:工作基本原则:1 )标准化原则2 )有效性原则3 )定量化原则4 )时效性原则50高效处理原则6 )可预见原则.3•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有哪些?(P282旧书P265新书)答:A:1 )编制建设项目信息管理规划2 )明确建设项目管理班子中信息管理部门的任务3)编制和确定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4)建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处理平台5)建立建设项目信息中心4■建设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83旧书P265下面新书)答:1 )信息管理的任务2)信息管理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3)信息的分类4)信息的编码体系和编码5)信息输入输出模型6)各项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图7)信息流程图8)信息处理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规定9)各种报表和报告的格式以及报告周期10)项目开展的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和工程总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制11 )工程档案管理制度12 )信息管理的保密制度等。
5•建设项目信息管理有哪些主要工程?(P285旧书P267新书)答: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检索和传递6.建设项目文档资料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P290旧书P279新书)答:A:文档资料是指建设项目在立项、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基建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和竣工图的统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口的分类( ) 接口的分类(2)
按接口的通用性
通用接口:可供多种外设使用( 通用接口:可供多种外设使用(Intel8255) ) 专用接口: 专为某类外设或某种用途设计( 专用接口 : 专为某类外设或某种用途设计 ( Intel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 Intel8275--可编程 显示器接口; 可编程CRT控制器 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Intel8275--可编程CRT控制器 接口等) 接口等)
2011-6-14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I/O接口的基本功能(2数据格式转换、电平转换、模/数/模转换; 实现数据格式转换 电平转换、 数据格式转换、 模转换; 3. 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通信联络控制; 4. 对外设进行寻址,以选择指定的设备; 对外设进行寻址 以选择指定的设备; 寻址, I/O端口编址 端口编址 I/O端口寻址 端口寻址 独立编址——I/O端口和主存共享同一地址空间 端口和主存共享同一地址空间 独立编址 统一编址——I/O端口和主存分享不同地址空间 端口和主存分享不同地址空间 统一编址
2011-6-14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2.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端口的编址方式
1、存储器映射(统一编址) 、存储器映射(统一编址) 把 I/O端口寄存器与主存统 端口寄存器与主存统 一进行编址。 一进行编址。 I/O端口地址 端口地址 主存地址
FFFFH I/O端口 … 端口 FF00H FEFFH 主存 … 0000H
I/O总线(扩展总线) 总线(扩展总线) 总线 I/O接口控制器 接口控制器 I/O设备 设备 相关控制软件( 指令、 相关控制软件(如I/O指令、中断服务程序、通 指令 中断服务程序、 道程序等) 道程序等) I/O硬件 硬件
2. I/O系统的主要功能 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解决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
1)中断的定义 )
处理机中止现行程序的执行,而转去执行 中止现行程序的执行 执行处理 处理机中止现行程序的执行,而转去执行处理 更为紧迫事件的服务程序 服务程序, 更为紧迫事件的服务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再自 返回执行原来的程序的过程 的过程。 动返回执行原来的程序的过程。
2)中断解决的问题 )
① 高速主机与慢速外设可以并行工作 ② 异常情况的处理 ③ 人机联系 ④ 多个外设并行工作的问题 ⑤ 多道程序的运行问题 ⑥ 实时控制的问题 ⑦ 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的联系问题 ⑧ 多处理机系统中处理机之间的联系问题
外设的特点决定了外设不能直接与主机相连, 外设的特点决定了 外设不能直接与主机相连,而必 外设不能直接与主机相连 须通过起着桥梁纽带作用的接口连接。 接口连接 须通过起着桥梁纽带作用的接口连接。
2011-6-14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1. I/O接口的主要功能 接口的主要功能
I/O接口的典型结构 接口的典型结构
第9章 I/O系统组织 章 系统组织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1、I/O设备分类 、 设备分类 2、I/O接口的功能与分类 、 接口的功能与分类 3、程序 中断方式 、程序/中断方式 4、DMA方式 、 方式
9.1 I/O系统概述 系统概述
1. I/O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I/O系统的基本组成 ) 系统的基本组成
按功能选择的灵活性
可编程接口: 可编程接口:接口的功能和操作方式可通过编程改变或 选择( 选择(Intel8255、8251、8237等) 、 、 等 不可编程接口:不能通过编程改变其功能, 不可编程接口:不能通过编程改变其功能,但可通过硬 连线逻辑来实现不同功能( 连线逻辑来实现不同功能(Intel8212) )
外部中断——由处理机外部原因引起的中断。 由处理机外部原因引起的中断。 ② 外部中断 由处理机外部原因引起的中断
外部设备请求中断 控制台中断
4)中断的分类(2) )中断的分类( )
按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获取方式分
向量中断——由中断系统 硬件 直接向主机 提供 由中断系统硬件 直接向主机提供 向量中断 由中断系统 硬件直接向主机 被响应中断的中断向量地址 中断向量地址。 被响应中断的中断向量地址。 非向量中断——通过 软件查询 方式识别中断源 , 通过软件查询 方式识别中断源, 非向量中断 通过 软件查询方式识别中断源 并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并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3. 接口的分类(1) 接口的分类( )
按信息传送格式
串行接口:信息逐位串行进行传送( 串行接口:信息逐位串行进行传送(Intel8251) ) 并行接口:信息传送以字 字节为单位进行 字节为单位进行( 并行接口:信息传送以字/字节为单位进行(Intel8255) )
I/O接口 接口 数据总线 外部数据线 数据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组) 状态寄存器 (组) 控制寄存器 (组) 状态字 生成逻辑 控制信号 生成逻辑 状态信号线 外部 设备
地址 CPU 地址 译码 总线 控制总线
命令控制线
端口(编程对象) 端口(编程对象)
I/O接口的基本功能(1) 接口的基本功能( ) 接口的基本功能
控制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传送 ① 控制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传送 信息传送过程中对外设进行控制 控制操作 ② 信息传送过程中对外设进行控制操作
① 设备的寻址与选择 ② 数据通路的建立 ③ 完成指定操作 ④ 提供状态信息等
2011-6-14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常用的外部设备
常规输入
执行主程序 继续执行主程序 继续执行主程序 响 中 响 应 应 断 CPU 中 中 返 断 回 断
中 断 返 回
发 中 断 请 求
发 中 断 请 求
2011-6-14
3)中断处理过程 )
① 中断请求 ② 择优响应 ③ 保存现场 ④ 中断处理 ⑤ 恢复现场 ⑥ 中断返回
2011-6-14
中断源向 中断源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 发出中断请求信号 当有多个中断请求同时发生时, 当有多个中断请求同时发生时,优先 多个中断请求同时发生时 响应优先级最高的中断请求 保存断点地址(返回地址)和程序状 保存断点地址(返回地址) 断点地址 态字 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恢复原来保存的现场 返回原程序
按是否可屏蔽分
可屏蔽中断: 可以禁止响应的外部中断。 可屏蔽中断:CPU可以禁止响应的外部中断。 可以禁止响应的外部中断 不可屏蔽中断: 必须响应的外部中断。 不可屏蔽中断:CPU必须响应的外部中断。 必须响应的外部中断
5)中断禁止与中断屏蔽 )
中断禁止(关中断) 中断禁止(关中断)
在一定的条件下, 禁止响应中断。 在一定的条件下,CPU禁止响应中断。 禁止响应中断
I/O处理机控制连接 处理机控制连接
比通道更加具有独立性,有独立的指令系统, 比通道更加具有独立性 , 有独立的指令系统 , 其程序可与CPU并行 其程序可与 并行 I/O处理机可以大到一台计算机 ( 前端处理 处理机可以大到一台计算机( 处理机可以大到一台计算机 或小到一个CPU芯片。 芯片。 机),或小到一个 芯片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4)中断的分类(1) )中断的分类( )
按中断源(引起中断的原因) 按中断源(引起中断的原因)分 内部中断——由处理机内部原因引起的中断。 由处理机内部原因引起的中断。 ① 内部中断 由处理机内部原因引起的中断
程序自愿中断——事先在程序中安排的中断 事先在程序中安排的中断 程序自愿中断 故障性中断 硬件故障中断 软件故障中断
查询方式的程序由 查询 方式的程序由I/O指令 、 测试指令 和 传送指令 指令、 方式的程序由 指令 测试指令和 等组成, 直接控制外设与主机间的信息传送 等组成,CPU直接控制外设与主机间的信息传送。 直接控制外设与主机间的信息传送。 优点:数据传输正确率高 优点:数据传输正确率高 缺点: 效率低, 缺点:CPU效率低,且无法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效率低 且无法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主机与 系统的连接方式 主机与I/O系统的连接方式
总线型连接
系统总线
接口 CPU 存储器 I/O设备 I/O设备
…
接口 I/O设备 I/O设备
2011-6-14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通道控制连接
系 统 总 线
I/ O 总 线
2011-6-14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按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
直接程序控制——一般程序 接口 一般程序I/O接口 直接程序控制 一般程序 程序中断控制——中断接口(Intel8259) 中断接口( 程序中断控制 中断接口 ) DMA控制 控制——DMA接口(Intel8237) 接口( 控制 接口 )
4. 主机与外设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
信息传送方式
中断屏蔽
编程封锁一部分中断源, 使其不能被响应, 编程封锁一部分中断源 , 使其不能被响应 , 而 其他中断源的请求仍可被响应。 其他中断源的请求仍可被响应。 实现方法
2011-6-14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计算机系 陈琳琳
9.2 I/O接口 接口
外设的工作特点及I/O接口的引入 外设的工作特点及 接口的引入 外设的工作特点
外设的工作速度差异很大并远比主机的工作速度慢 外设的工作速度差异很大并远比主机的工作速度慢 外设与主机的信息格式不同 信息格式不同 外设与主机的信息格式 外设处于与主机异步 异步的工作状态 外设处于与主机异步的工作状态
软件方式
软硬件 结合方式 程序中 断方式
辅助硬件方式
程序直接 控制方式
DMA 方式
通道 方式
I/O处理 处理 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