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导学案

、小车下滑的时间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小车在斜坡上下滑时高度与时间数据之间的联系,体会小车下滑时间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从而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意义,了解可以用列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归纳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学习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

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学习学习过程:一、出示投影:1. 认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借助多媒体展示从17岁以后不同年龄段男孩女孩的身高情况:(1)自身比不同年龄平均身高情况如何?(2)男、女孩不同年龄身高的比情况如何?(3)大致的描述青春期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指明:这个图形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如什么时候女孩平均身高变化不大,什么时候男孩比女孩身高增长的势头大。

现在我们只研究一个量(比如男孩的平均身高)与另一个量(如男孩年龄)之间的关系,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关心自己二、探索新知识1.投影图表,学生观察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格中的数据告诉你什么?当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是如何变化的?(3)H增加10厘米时,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4)估计当H=90时,T的值是多少。

你是怎样估计的?课堂检测出示投影:议一议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怎样变化的?课堂小结:学生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理解,不能将两个量联系起来看。

利用表格来预测一件事物的发展的题目学生不易掌握,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反思:序号—尸片早节使用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6.2七二孟英伟6.2变化中的三角形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麻栗坡县杨万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 导学案(一课时) 班级 姓名 主备 审核一、学习目标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二、重难点统计图的选择、统计图的特点,及统计图的制作。

三、知识链接1.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人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2. 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的数目较多,或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调查带有破坏性时,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3.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该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

4.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每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组距),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数据出现的次数)。

当样本中的数据较多时,用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5、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四、预习交流1.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D.了解某班学生对“小强热线”的知晓率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3. 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 这批电视机B. 这批电视机的寿命C. 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 1004.为了检查一批皮鞋的质量,从中抽取了50双作质量检查,此问题中数目50是( )A.样本B.样本容量C.总体D.个体5.为了考查某校初三年级800名学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这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 )A.个体B.样本C.总体D.样本容量6.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从中抽调了50名学生进行了解.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500名学生是总体;B.50名学生睡眠时间是样本;C.每名学生是个体;D.这种调查方式是普查五、展示提升某省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家电下乡”政策.第一批列入家电下乡的产品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四种产品.今年一季度对以上四种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家电销售公司一季度四种电器销售的总数量是 台.(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七(1)班50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补全表格中的数据;(2)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回顾与思考》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回顾与思考》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回顾与思考》教案3一. 教材分析《回顾与思考》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教案主要针对本章的第三节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代数知识,对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于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以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2.难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学生准备: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如:“什么是算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等。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起相关知识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并通过例题的方式呈现这些公式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第六章 回顾与思考 课案

第六章 回顾与思考 课案

南华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课案
教学过程
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意抽出一张。

(1)、P(抽到数字9)= ;(2)、P (抽到两位数)= ;(3)、P(抽到的数大于6)= ,(4)、P(抽到的数字小于6)= ;
(5)、P(抽到奇数)= ,(6)、P(抽到偶数)= 。

例 3 如图,一个均匀的转盘被平均分成10等份,分别标有1,2,3,4,5,6,7,8,9,10这10个数字。

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

两人参与游戏:一人转动转盘,另一人猜数,若所猜数字与转出的数字相符,则猜数的人获胜,否则转动转
盘的人获胜。

猜数的方法从下面三种中选一种:
(1)猜“是奇数”或“是偶数”;
(2)猜“是3的倍数”或“不是3的倍数”;
(3)猜“是大于6的数”或“不是大于6的
数”。

如果轮到你猜数,那么为了尽可能获胜,你将选择哪一种猜数方法?怎样猜?
第三环节:小结作业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取值在0,1之间;
2、概率的简单计算;
3、游戏的公平性,并做决策。

作业:P156 2题;P157 5题
拓展训练
课堂反思。

201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⑷抽样调查时要注意样本的_______与________.2. 常见统计图:⑴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________;⑵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量间的________;为_____,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频率×100%就是百分比.4. 频数分布直方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首先要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极差;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一般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分成5~12个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累计各组的频数;最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2019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课题§第六章回顾思考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复习授课教师⑷抽样调查时要注意样本的_______与________.2. 常见统计图:⑴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________;⑵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量间的________;⑶折线统计图: 能反映事物变化的________.3. 频数与频率⑴在数据统计中,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_____为该组的频数.⑵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称为_____,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频率×100%就是百分比.4.频数分布直方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首先要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极差;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一般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分成5~12个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累计各组的频数;最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四、典型例题:考点1:普查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B.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C.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危禁物品D.调查我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考点2:抽样调查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A.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B.调查某班学生对“五个重庆”的知晓率C.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D.调查亚运会100米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3.为了了解沈阳市xx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5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回顾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回顾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0

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一、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

(会选择调查方式)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

(会说,会写)3.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会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4.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考点及练习考点一: 调查方式普查: 对所有考察对象的全面的调查. 当调查范围较小,需要的数据更精确,选择普查.例如: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对八名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调查范围较广或调查具有破坏性的适合抽样调查.例如:调查灯泡的寿命、某市中学生的视力。

1. 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觉得用什么调查方式比较合理?(1)对某班学生进行“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调查 (2)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状况(3)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4)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考点二:总体、个体、样本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总体中被抽取的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 要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那么样本是( )A. 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B. 被抽查的500名九年级学生C. 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D. 被抽查的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3.为了解某市8000名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8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在本次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考点三:统计图的选择及综合运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

各百分比之和等于1;圆心角的度数=360°×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各组数量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数据总数×各组的百分比=相应组的频数。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应事物的变化情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回顾与思考》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回顾与思考》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2、画三种统计图的步骤分别是什么?
3、典型例题
例1:要清楚地表明一病人的体温变化
情况,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不是
例为了
表示这三种音乐唱片的销售量的百分
比,应该用( )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2、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呢?
3、两种调查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4、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画这些图?
5、典型例题
例1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例2.一批灯泡共有2万个,为了考察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5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
二、三种统计图的认识:
1、请说说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画这些图?
分为( )
A.6组B.7组
C.8组D.9组
【练习】巩固训练

【活动】小结
谈谈本节你的收获!
【作业】作业
完成本章单元测试
C.条形统计图D.以上都可以
例3:某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10人,
优秀学生干部5人,在扇形统计图上表
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人数的圆
心角分别是( )
A.72°,36°B.100°,50°
C.120°,60°D.80°,40°
例4:有若干个数据,最大值是124,最

七数第六章导学案

七数第六章导学案

七数第六章导学案城关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主备张小琴审核靳向宁七年级数学科《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69)【学习目标】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以及调查和统计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的方式选择,感受数据收集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学习指导]分析和归纳【使用说明】学生根据导学案上这个板块的引领先自学,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课堂上的“对学”“群学”来解决。

课后整理知识要点,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进行自主反思【学习过程】【自主学习】2022春季,中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严重干旱,水源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小英想知道她所在城市的用水量,所以她查阅了数据,得到了以下统计图表(教科书第155页)。

1.你能从小鹰的统计图表中得到什么信息?2认真预习小明绘制的统计图(155-156页)完成下列问题:(1)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有多少不同年龄的人接受了调查?(2)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设计一个项目来了解你学校七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合作探究】思考一下,回答三个问题:(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呢?(2)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些数据,以获得“一枚硬币被均匀抛50次,并且面朝上的次数”?(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班级:小组:名称:学生自我评估:________;小组评估:__;教师评估:____城关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主备张小琴审核靳向宁【课堂练习】1.请你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多少立方米?人均为多少立方米?(2)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举行了多少次国庆阅兵?在哪几年?其中,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宣读了多少步兵队、装备队和空中梯队?2.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调查班级学生睡眠情况,看一看睡眠未达到8小时的占多少.3.电视台需要调查这个城市的节目收视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栗坡县杨万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 导学案(一课时) 班级 姓名 主备 审核
一、学习目标
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
基本要求,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二、重难点
统计图的选择、统计图的特点,及统计图的制作。

三、知识链接
1.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人考察对象称
为个体。

2. 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的数目较多,
或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调查带有破坏性时,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
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出的
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
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
泛性。

3.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
该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

4.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
分组(每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组距),画在横轴上,纵轴表
示各组数据的频数(数据出现的次数)。

当样本中的数据较多时,用
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5、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
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
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四、预习交流
1.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
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
D.了解某班学生对“小强热线”的知晓率
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3. 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 这批电视机
B. 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 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 100
4.为了检查一批皮鞋的质量,从中抽取了50双作质量检查,此问题中数目50是( )
A.样本
B.样本容量
C.总体
D.个体
5.为了考查某校初三年级800名学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这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 )
A.个体
B.样本
C.总体
D.样本容量
6.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从中抽调了50名学生
进行了解.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500名学生是总体;
B.50名学生睡眠时间是样本;
C.每名学生是个体;
D.这种调查方式是普查
五、展示提升
某省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家电下乡”政策.第一批列入家电下乡的产品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四种产品.今年一季度对以上四种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家电销售公司一季度四种电器销售的总数量是 台.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七(1)班50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补全表格中的数据;
(2)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组别
次数 频数 (人数)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六、当堂测评
小刚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 他从中随机调查了40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折线图.
(4)请你估计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不足1600元)的
大约有多少户?
七、课后反思 分组 频数 (人数)
百分比
600≤x <800
2 5% 800≤x <1000
6 15% 1000≤x <1200
45% 1200≤x <1400 9 22.5%
1600≤x <1800 2 5% 合计 40 100% 2016180012084元户数
1400160012001000800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