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光沿直线传播 》 教案
光沿直线传播 教案

青溪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学科教案课题: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2、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放一段美丽的城市夜景画图。
列举光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或应用,由此导入新课。
让学生通过感知光的美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知探究1、光源指导学生阅读69页第一二三自然段,让学生归纳出光的共同点。
问:还有没有能够发光的物体呢?板书在黑板上,引出“光源”并进行分类。
2、光是如何传播的?与声的传播比较,引出“光的传播特点”的探究课题: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光是怎样传播的?指导学生探究。
光的直线传播在我们的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或它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1-4.3、光的传播速度从生活实例着手,引导学生体会光速非常大。
引导学生看“光的传播速度”一段和图4.1-7.小结:光的传播特点(与声的传播作比较)。
引导学生看“科学世界”。
归纳出共同点:发光。
发挥想像,找出各种可以发光的物体(举手发言),并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三、即时体验四、归纳提升【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传播的特点:⑴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⑵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3.3光的直线传播

3.3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2.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中、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3.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课堂自主学案【自主学案】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空气、水等透明物质中沿①_______传播.2.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光遇到②_______(填“透明”或“不透明”)物体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3.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③_______形成的天文现象.二、光速1.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④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2.光在⑤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快,约⑥_______m/s.3.激光测距仪工作时,向目标发射脉冲激光束,并接收由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测出激光往返所经过的⑦_______,利用公式⑧_______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拓展解读】1.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线(1)光的直线传播: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事实及现象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同一均匀....的介质中传播.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的缘故.准确地说,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线: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我们沿光的传播路径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称为光线,光线是抽象的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表示光的一种方法.它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画光线时要用实线表示.【易错提示】光真实存在,但光线客观不存在,是物理模型.【教材答疑】“做几个有趣的影子游戏”问题1:你能将物体的影子踩在脚下吗?【点拨】不能将影子踩在脚下,影子会在脚上面.问题2: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改变?【点拨】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物体挡住一部分光形成的,当手形改变时,挡住的光不同导致手影改变.问题3:影子的形成说明了什么?【点拨】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天文现象(1)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的位置就发生日食(如图)(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2)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便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如图)(由于月球离地球太近,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知识链接】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天文现象.3.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自然现象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如图.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影子和物体的形状总是相似的.【知识链接】影子是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大小、物体离光源的距离等因素有关.4.小孔成像(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2)小孔成像能用光屏接收,是实像且是倒立的,像和物在小孔两侧,如图所示.(3)物体离小孔越近,光屏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大,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4)小孔成像的清晰程度跟孔的大小、孔到物体的距离、到光屏的距离有关.孔径越小,物体离小孔越远,光屏离小孔越近,光屏上成的像就越清晰.【特别提示】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跟小孔的形状无关.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与小孔成像中的“像”的区别:①前者是光在到达不了的地方形成的阴暗区域,后者则是由光线进入而形成的;②“影”的形状不一定和物体一样,而“像”的形状和物体是一样的.5.光速(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实验测定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约3×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视为3×108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2)声、光传播的辨析【易错提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真空不能传声.【考点详析】题型一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或透明的介质中传播,【例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解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无论是空气、水还是其他介质,只要是均匀的,光都沿直线传播;萤火虫是光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答案】D【题源变式】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题型二解释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能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例2】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于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解析】小孔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是由光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决定的,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两距离相等时,像与物等大,由题意知像距小于物距,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C【题源变式】2.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A.“▽”形的B.圆形的C.“△”形的D.无法确定题型三光速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中、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例3】真空中的光速是c=_______ m/s,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从比邻星发出的光,要经过4.3年传到地球,那么比邻星与地球相距_______km.【解析】真空中的光速是c=3×108m/s,则比邻星与地球相距s=ct=3×105km/s×4.3×365×24×3 600 s=4.068×1013 km.【答案】3×108 4.068×1013【题源变式】3.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_m.(空气中声速约为340 m/s)题型四综合问题能通过几何学中的作图法,探究小孔成像规律和影长的变化规律.【例4】如图所示,AB是窗口,CD为窗外一景物,用作图法画出室内可看到CD整个景物的位置和范围(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解析】如图所示,室内能看到景物上方C点的位置在光线CA、CB所夹的范围内,同理看到景物最下方的D点的位置在光线DA、DB所夹的范围内,因此要能够看到整个景物只能在上述两个范围的重叠部分.【答案】如图所示.【题源变式】4.如图所示,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的人影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课后练习】1.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天文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 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_m.4.夜晚,当你沿着街道走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你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A.一直变长B.一直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5.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 ).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提优检测】一、选择题1.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现.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3.月食现象的原因是( ).A.太阳光照射到月球的另一面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D.月球吸收了太阳光4.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A.日食和月食B.影子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5.一个人面向正南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此时的时间大约是( ).A.早晨B.中午C.下午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6.观看远处燃放的烟花,当火药在空中引爆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和清脆的爆炸声给节日带来更多的喜庆气氛,但人们总是先_______(填“看到烟花”或“听到爆炸声”),这是因为_______.7.人若通过墙上的小孔观察外面的景物,为了使看到的范围大一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其中应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8.“立竿见影”这个成语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的,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间的夹角为45°,竿高2.5 m,则竿在地面上的影长是_______m.9.“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断,他描述的是_______(填“日食”“月食”)现象,此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原理来解释.10.如图,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 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灯丝的像,这是_______现象.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_.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1.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12.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_______.(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45 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_______cm.(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_______(填“快”或“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够远时,影子大小将_______.13.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图中s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自主学案】①直线②不透明③直线传播④不同⑤真空⑥3×108⑦时间⑧s=ct【题源变式】1.C 2.B 3.大于1700 4.D【课后练习】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2.3×108月亮日食(或月食)3.3.84×1084.D5.A【提优检测】1.C2.D3.B4.D5.A6.看到烟花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声音快7.眼睛离小孔近些光的直线传播8.直线 2.5 9.月食直线传播10.小孔成像大11.如图所示.12.(1)减小(2)14(3)慢基本不变13.(1)影子长度与光源的高度有关(2)减小(3)光源的高度不变时,短木条向右移动。
(新)苏科版物理八上《3.3光的直线传播》公开课(教案)

3.3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
2、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概括也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组织学生通过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到现象的解释,稳固光直线传播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世界上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最早记载—“小孔成像〞实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通过日食、月食成因的解析,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教学重点〔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C=3×108m/s。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小时候,同学们可能乐不知疲地做过自己捉“自己〞的游戏,现在长大了,你是否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导语二 (故事引入新课)画匠画画: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财主,感觉墙壁太空,于是找来了本城最有名的画匠,要求画匠在三天之内完成一幅画,并承诺交付一定数量的银子,画匠对财主这一苛刻的条件容许了.到了第三天,画匠没拿一根画笔和一样画料来交差了,财主追着画匠要画,画匠只跟财主要了一块木板,并在木板中间打了一个小孔,财主的墙上居然出现了一幅彩色的风景画:亭台楼阁,车辆马匹栩栩如生,而且还能动呢.财主目瞪口呆,只好乖乖地拿出了银子.画匠没费一笔一墨,得胜而归.想知道为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知识.引入新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光的传播【演示】点燃一支蜡烛,用硬纸片挡拄光线。
师问:〔1〕此时你们能看到烛光吗?〔2〕在硬纸片上开一个小孔,你们看见烛光了吗?【讨论】〔1〕为什么用硬纸片挡住后,你们就看不见烛光呢?开一小孔后,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烛光,而有的同学看不见烛光?〔2〕在什么情况下,你们才能看到烛光呢?〔3〕通过这一现象的研究,你能说出光是怎样传播的吗?【点拨】师: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不能通过。
《光的直线传播》物理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实例。
3. 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演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演示与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特点。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特点。
2.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讲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并用示意图表示。
3. 分析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实例:分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演示:进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5.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如介质不均匀、光源变化等,探讨这些因素对光传播路径的影响。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 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指导书。
2. 课件或教学图片。
3. 实验器材:激光笔、小孔成像装置、透明介质(如水、玻璃等)。
4. 日常生活实例视频或图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讲解及实例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精选6篇)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精选6篇)《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理解并把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次方)m/s。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与试验,培育同学初步的观看力量和设计试验的力量;(2)经受“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育初步的科学探究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会颜色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2)熟悉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引导同学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一些简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同学意识到光的世界既奇妙漂亮,又有规律可循,而且利用这些规律能关心人们更好地熟悉自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的传播。
【教学资源】(材料、工具)激光源、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外形不同孔的纸板两张、蜡烛、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水、玻璃杯等。
【教学过程】(过程、结构)一、新课引入①我们为什么可以观察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同学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二、新课教学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同学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自然与人造光源,热与冷光源等2.探究光的传播①引导同学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试验探究得出: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发现了很多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先开放性分组试验,然后小组间沟通试验结果)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耀果冻,发觉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播。
初中物理光沿直线传播教案

光沿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能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光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对光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三.教学流程:分析与思考:问题:`1、影子为什么会随手形而变化?2、为什么手的后面没有光?3、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吗?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图片2张)活动2:你能用桌子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光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呢?(问题4)方法1:用红光笔发出光竖直照射盛有水的烧杯,观察光路。
方法2:向烧杯中加色拉油,再用红光笔竖直照射,再观察光路。
方法3:将红光沿纸面射过,观察光路(1)水、色拉油、色拉油等物质叫做光的传播介质。
光在这些介质中传播,这些介质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或者说光的直线传播需要什么条件?结论: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思考:为什么要竖直照射,不可以从烧杯旁边照射呢?光线:沿光的传播路径作的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知识应用:1、解释自然现象(1)、现在你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吗?(问题5)因为光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透明)的物体,光的传播被挡住,在物体的另一面形成一个光不能到达的暗区,即形成影子。
(图片:路灯下的影子.立竿见影.手影.皮影戏。
)(2)、日食、月食的形成(动画、图片)(3)小孔成像(动画)思考:烛焰发出的光能把屏全部照亮吗?为什么?(问题6)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通过小孔的光才能到达光屏,形成亮斑。
亮斑的形状应该与烛焰相同,这称为像。
思考:像为什么是倒立的?(问题7)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从烛焰上部发出的光只能射到光屏的下面,所以像是倒立的,与小孔形状无关,成像大小也可以改变(图)。
2.光直线传播在生活中应用:在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树荫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
最新苏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光的直线传播》word教案 (2)

光的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2、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3、知道光速是3×108m/s。
二、教学重难点:能解释简单的光直线传播现象。
光直线传播规律的得到及解释光直线传播现象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光在___________中沿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家利用天体力学的方法向前推出历史上日食和月食发生的确切年代,再结合古籍中天象的记载,令人信服地确定了的确切年代。
完成了工程。
二、【合作探究】(一)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思考:1、影子是如何形成的?手影为什么会随手的形状的改变而改变?2、实验光在不同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3、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食是怎样形成的?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传播。
(二)光速1、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是 .2、光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 m/s。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
三、【达标巩固】1.下面关于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光的传播是要时间的C.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快 D.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月食现象 B.“立竿见影”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各色光。
3.一人路步行,经过一盏路灯,灯光照射到人身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先变长,后变短4.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5、一根旗杆在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投下一个旗杆的影子.自早晨到黄昏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是()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7、百米赛跑时,请你做裁判员,你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A、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B、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大于声速D、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8.如图,已知AB、CD是一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根据传播方向试确定光源S的位置。
光沿直线传播教案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过程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复习预习1.复习(1)什么叫做声源(2)声音的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2.预习(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途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做光线。
(2)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等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
在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3×108m/s。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4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光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它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五彩缤纷的光现象。
这些光现象美不美?我们要想来解释这些现象,就要来学习与光有关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光的直线传播考点/易错点1、光源1.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2.光源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大类。
天然光源:例如:太阳,5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6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恒星,萤火虫,水母……人造光源:电灯,蜡烛考点/易错点2、光沿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画法:注意:①光是真实存在的。
②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指导:
本节内容在难度很低,重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可以再授课之前让学生制作一些小的实验器材,如小孔照相机。
评讲与拓展:
介绍光线的知识: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由于光的传播有方向,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应该使学生知道,人们用光线是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示范性表示手电筒光束的光路,或放电影时的光束的传播路径。
2.小孔成像
小制作: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减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课堂小结: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
3.光速c=3×108m/s
课堂训练:
1.晴天,在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重点
难点
1、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2、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学生在投影机上做手影,分组讨论法
教学
用具
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
板
书
设
计
三、光沿直线传播
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①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小孔成像
2.光速c=3×108m/s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个性化补充
盱眙县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光沿直线传播
课型新授课时 Nhomakorabea安排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以及光速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A.日食和月食B.小孔成像
C.立竿见影D.夏天穿白色的衣服比较凉快
作业与
练习
教学
反思
在《墨经》中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从中国古典的科学发现入手,讲解小孔成像的知识。
小孔成像的应用有许多,教学时可选择补充一些实例。教学时,建议做个“小孔照相机”,让学生在简单的科学制作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为第四章的内容之一照相机的学习作一些铺垫。
3.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其他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
重点讲解: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并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影子。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之间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形成了月食。
4.光速
学生刚刚学完声音,了解声音在空气中速度的大小。教材以此为基础,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展开光的传播速度的教学,从“光的传播比声音快”的感悟中,直接给出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
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
得出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介绍光沿直线传播时,未详细介绍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这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光学,对介质的均匀与否缺乏思考的基础。在本章的后续教学中,在研究折射规律前,涉及不到介质均匀性问题。为了避免由于严格地定义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里暂且展开这个问题。
新课引入:
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②学生趣味实验:手影游戏
③分组讨论:光是怎样传播的
亮标:
1.光的传播
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
演示试验②:可以用常见的红色的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垂直射入水中或玻璃中,观察激光束在玻璃或水中的传播路径。为了能看到水中的光路,可以在水槽的里面铺一张白纸作衬,也可以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墨水。
A.树叶间小孔的像B.太阳的像
C.太阳的影子D.树叶的影子
2. 2.下面数值中不是光在空气中1秒内传播距离的是()
A. B. C. D.
3.一位同学在晚上经过一盏亮着的路灯,他的影子长短变化
情况是()
A.始终变长B.始终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
4. 4.下列想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