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平面设计介绍
平面设计师介绍

设计风格: 1995年陈绍华与深圳设计同人共同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平面设计 协会——深圳平面设计协会;1996年他再次与设计精英共同举办达到 中国平面设计高峰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陈绍华在向着自己心 中的理想彼岸前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 时的陈绍华已经从张扬、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 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而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熟练掌握更使他如虎 添翼,这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在这种外在的洗练表达 里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内心空间,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 和表达他所关注的东西。 《沟通》系列海报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老到 纯熟地体现了他的设计取向和文化取向,《沟通》展览主题海报里闪 耀着无限光芒的电闸以及。《沟通》里对放着的繁体与简体“沟”字 之间的四点水,皆在准确表达主题的同时体现了陈氏设计风格的张力, 以及在浩瀚无期间:在全国美术界普遍不重视设计(当 时叫工艺美术)的情况下,创作招贴画《绿,来自您的手》获得第六届全 国美展招贴画金奖而轰动全国,这是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国美展,也是全国 美展第一次设金、银、铜奖和第一次设立招贴画类别;在张艺谋推荐下出 任陈凯歌电影《孩子王》的电影美术,首次“触电”就获得了第八届中国 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美术奖;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打破固有的教 学体系,大胆进行“素描教学改革”,受到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与支持却 受到校方的反对与非难,从而引起广泛的争论而轰动一时。
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介绍1. 引言在当今时代,设计行业日益蓬勃发展,平面设计作为设计领域中的一大重要分支,对于传达信息、传递情感以及引发共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们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在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介绍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平面设计领域的精彩。
2. 王富贵王富贵,中国知名平面设计师,擅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
他的作品以线条清晰、意境深远而著称。
其中,代表作品《山水画册设计》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一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还在国际设计领域获得了高度赞誉。
3. 赵小雷作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领域的佼佼者,赵小雷以其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和匠心独运的作品而备受瞩目。
他善于利用色彩和图形的组合,突破传统设计的束缚,创造出一系列富有现代感和艺术感的作品。
《无界设计》系列作品更是赵小雷的代表之作,通过大胆的构图和前卫的设计手法,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冲击力。
4. 总结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设计手法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创新性。
王富贵和赵小雷的作品都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平面设计领域的无限魅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令人赞叹的设计画卷。
相信随着中国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和作品将涌现出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享受。
5. 个人观点作为我对中国设计领域的热爱者,我对这些优秀设计师的创作充满了敬佩之情。
通过对他们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不仅获得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深入理解,同时也为我在设计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我深信,只有不断吸取优秀设计师的经验和智慧,才能在自己的设计之路上越走越远。
在知识这篇文章中,我将继续分享对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的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激发对设计的热爱和追求。
(完整版)国内外十大平面的设计大师

1、福田繁雄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2年生于东京1951年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年IBM画廊个展(纽约)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1997年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年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2、田中一光1930年生于日本。
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心。
中国特色平面设计案例

中国特色平面设计案例那我得给你讲讲故宫文创的平面设计,这可太有中国特色啦!你看啊,故宫文创那些小物件儿,像故宫日历。
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说,它的封面就超有讲究。
古色古香的颜色,要么是那种很正的朱红色,就像故宫城墙的颜色一样,一看到就觉得特别有历史感和皇家范儿;要么就是带着点低调奢华的暗金色,瞬间把你拉到古代宫廷的氛围里。
封面上的字体呢,那也是精心挑选的书法字体,一看就像是从古代书画里抠出来的一样。
笔画的粗细变化、每一笔的走势,都透着浓浓的中国风。
而且它排版也很妙,字的大小、间距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或者空旷,整个封面既有文化底蕴又很美观大方。
再说说故宫文创出的那些小胶带。
上面的图案设计简直绝了!有画着故宫里各种瑞兽的,像什么麒麟啊、獬豸啊,这些神兽的形象设计得超级可爱又不失威严。
线条流畅自然,色彩搭配得也很鲜艳又和谐,比如麒麟可能就是红身金角,色彩对比强烈又符合咱们对传统神兽的色彩印象。
这胶带贴在本子上、手账上,一下子就把普通的本子变得超有文化气息。
还有故宫的手机壳设计。
把故宫的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入进去。
比如说太和殿的剪影,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太和殿宏伟的轮廓,背景可能是一片渐变的蓝天或者晚霞的颜色,看起来就特别有意境。
然后在建筑轮廓里,还会巧妙地加上一些小点缀,像飞翔的燕子啊,飘落的花瓣啊,这就给庄严的故宫建筑增添了一份灵动和俏皮。
这手机壳拿在手上,那绝对是与众不同,既有现代手机壳的实用性,又带着满满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农夫山泉的故宫瓶身设计。
把故宫里的人物画搬到了瓶身上,像乾隆、康熙这些皇帝的形象。
在设计的时候,对人物画的还原度很高,你能清楚地看到皇帝服饰上精致的花纹、配饰,还有他们的神态,都栩栩如生。
而且和瓶身的形状、底色结合得特别好。
瓶身的底色不会抢了画面的风头,反而像是给这些古代人物画专门定制的背景一样,相得益彰。
这设计让一瓶普通的水都变得像一件艺术品,同时还很好地传播了故宫文化。
中国著名设计师

中国著名设计师信息来源,豆瓣网、新浪网、百度、花瓣网、设计之家。
(1) 陈绍华--中国设计界的李敖。
陈绍华,人名,较常见,较为有名的是中国当代著名平设计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的高级顾问。
也是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的陈绍华。
(2)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3)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
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
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但陈幼坚告诉记者,这次“东情西韵”的展览比所获得荣誉更能涵括他的设计特点和艺术追求(4)王粤飞中国的平面设计史我们无法忽略一个人,他见证了这几十年中国平面设计发展。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和最早的设计师之一,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的王粤飞,1987年创办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机构深圳嘉美设计有限公司。
平面设计包装设计CIS 王粤飞华人设计师十大设计师深圳设计师著名平面广告书籍一,Making and breaking the grid(如何制作和删除网格)一些平面设计师疯狂地喜爱着运用栅格进行设计,其他设计师则对此不感冒,因为他们认为栅格化的设计使得所有布局看起来大同小异。
即使你是后者,也应该了解平面设计中的网格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如何运用它。
这本书就是教你这些基本知识。
二,The Elements of Graphic Design(译者注:中文书名《平面设计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教会你很多有关平面设计的历史以及基础知识。
名设计师们的生平及作品

保罗兰德的设计手法:• 1源自• 2 • 3 极简的艺术手法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拼贴手法的运用
•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打字机、电脑 和计时器为主要业务的企业,1956年,公司主席汤玛斯•华特森(Thomas Watson Jr.)认为当时的设计比较陈旧并不能代表公司的形象,于是他邀请兰 德为公司设计一个“具有非常先进理念又前卫”的标志,以便更好的传播公 司形象。保罗•兰德把难以记住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名称缩写为IBM,便于传播和记忆,并设计出一直沿用至 今的企业标志——IBM黑体字。如图2所示,在对IBM这几个字体设计时,结 合IBM公司以事务机器及打字机起家这一历史,将“IBM”三个字母的形象特 征设计成打字机打印风格,“B”字母中间负形设计成两个方孔,与其经营打 孔机这一业务紧密相扣。标志醒目、简洁、贴切,透过这个崭新的外形传达 出IBM最基本的营业内容, 1976年,保罗•兰德又为IBM公司设计了八条横纹 的变体标志,并选定标准色为蓝色。水平的等线构成处理让人心里产生电磁 波振动的动感,既传达了公司高科技行业的性质,又寓意了公司发展理念: 严谨、科学、前卫且充满激情。这个标志简练概括、新颖大方且具有强烈的 视觉冲击力。兰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项目,将IBM新的标志形象广泛运用 在与公司有关的一切物体上,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优秀的售后服务, 体现“IBM就是服务”的理念。IBM公司新的形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最终成 为公众信任的计算机界的“蓝色巨人”。这个兼具标准图、标准字、标准色 的IBM标志,得到了许多评论家极高的评价,也成为了我们今天企业形象设 计课程中重要的案例之一。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 法语“montag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e” 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 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 保罗•兰德对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掌握、借鉴并运 用于平面设计中,是其在视觉心理上的又一成就。 是IBM公司的招贴设计,也是兰德的传世之作,在招 贴设计和字体设计领域的开拓探索给他的设计职业 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功能主义者”和 “实用主义者”,他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划出了严格 的界限,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简洁地表达内容,无 须华丽的语句;不好的作品只是流于形式、是肤浅 的。他总是试图在广告作品中引导受众主动探索和 诠释广告传达的内容。在图5招贴中,一个眼睛、 一 只蜜蜂和一个M代替了IBM传统logo:“I”设计成眼 睛,是对人的关爱;“B”设计成蜜蜂图形,代表的 是辛勤劳动;“M”信息与科技,是对技术的不断创 新。在创作时兰德并不用简单的英文字母来设计这 幅招贴,而是把这些符号元素进行意义上的分解, 然后再将各种符号信息重新组合。体现了IBM一直在 锐意创新、辛勤劳动并积极进取的精神。风格独特 又构成得和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创造价值,体现 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
中国著名平面艺术大师

graphic designer
艺术 设计 概论
人物生平
1954年生于浙江上虞,童年随父母迁居西安;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停课的年代使他有
时间专心于琢磨科学的奥秘,12岁便徒手造出了仅十二克的交流电微电机; 1972年“误入歧途”地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期间上山下乡众多次,却也和扫入牛棚 的许多老教授学到许多真知灼见; 1975年毕业后任陕西省展览馆设计师;
graphic designer
艺术 设计 概论
NO.3
graphic designer
艺术 设计 概论
NO.4
第三轮生肖猴的设计想法是要和 前两枚猴票拉开距离,注重强调 画面的现代感。其次也希望它更 加市民化、宠物化,从前两套设 计的传统民间艺术中脱颖出来, 在强调时代感的同时结合中国吉 祥的生肖文化元素。在互联网时 代,希望大家能多多动手写信写 贺卡,最好再贴上他设计的“笑 脸猴”,将喜气洋洋的好心情传 递给每一个人。
graphic designer
艺术 设计 概论
NO.6
graphic designer
艺术 设计 概论
NO.7
PPT模板下载:/moban/
graphic designer
艺术 设计 概论
NO.8
graphic designer
艺术 设计 概论
结束语
“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与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从普及 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出发,通过大众的品位的提升,推动社会文明 的进步。” 陈绍华多次在重要场合这样谈到,他说:“我强调的是大设计, 是社会化的创造力的提升,这不仅仅是培养几个AGI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需 要通过教育、通过社会的普及来完成的。”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陈绍华为 什么热衷于申奥标志、防治艾滋病邮票等众多的社会公益设计项目,他认 为这些正是有效地实现他的理想的努力之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 强调设计中的中国精神,他把中国精神通过他设计中的色彩、图形等任何 可以表达的元素体现出来。 这时的陈绍华,已经不简单的是西安美院时代的才子和愤青,或着国 企时代的客居异乡者和设计头领,也不是已经名满天下的设计大家,而是 一个清醒的理想化的设计师,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并且能 够展现中国精神设计师。
平面设计大师及其作品简介

福田利用"图"、"底" 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 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 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 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 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 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 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 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倒 位图底反转"
靳埭强(中国广东)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 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 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 大奖。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 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 ,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 ,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 的设计。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 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 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靳在8 0年代初设计的中国银行的行徽 至今仍然被视为典范。
基本要素: 创意+构图+色彩
中外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大师
▪ 岗特兰堡(德国) ▪ 西摩·切瓦斯特(美国) ▪ 福田繁雄 (日本)
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大师
▪ 靳埭强(中国广东) ▪ 刘小康(中国香港)
冈特·兰堡 (德国)Gunter Rambow
•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 • 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 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 构的艺术总监, 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 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 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教授 ,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陈幼坚是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 ,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执着和骄傲,并 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 ”,而是让东西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 为合理地融结在一起。他成功地揉合西 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神 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展出的有柄 瓷杯、茶叶盒、文具以及杯垫等作品中 国风味浓重,却又不失优雅精细。他在 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 茶馆, 陈幼坚在展馆现场 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 计到茶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 艺术精髓,而东京三菱银行的CI、 NIKKO的现代中国餐具都让人体会到了 东西合璧的唯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介
• 1954年浙江省上虞市出生,
• 1972年至1975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
• 1975年至1978年陕西省展览馆任美术设计师, 2001年成立北京陈绍华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984年作品<绿,来自您的手>获第六届全国美 展招贴画金牌奖及两项优异奖,被收藏于中国 美术馆,
• 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3年设计 世界艾滋病日邮票及甲申年生肖邮票设计。
h
14
“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与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 该从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出发,通过大众的品位 的提升,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陈绍华多次在重要场合这 样谈到,他说:“我强调的是大设计,是社会化的创造力的 提升,这不仅仅是培养几个AGI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需要通过 教育、通过社会的普及来完成的。”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陈 绍华为什么热衷于申奥标志、防治艾滋病邮票等众多的社会 公益设计项目,他认为这些正是有效地实现他的理想的努力 之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强调设计中的中国精神, 他把中国精神通过他设计中的色彩、图形等任何可以表达的 元素体现出来。这时的陈绍华,已经不简单的是西安美院时 代的才子和愤青,或着国企时代的客居异乡者和设计头领, 也不是已经名满天下的设计大家,而是一个清醒的理想化的 设计师,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并且能够展现 中国精神设计师。而这在当下的设计视野中,是多么稀少。
• 1998年应法国文化部邀请赴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中国现代设计>专
题演讲,
•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公益海报获银奖,并加入国际平面设 计师联盟AGI协会
• 2001年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申办标志设计中选,
• 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院徽设计、亚洲发展银行(上海)年会会 徽设计,
• 2003年设计世界艾滋病日邮票及甲申年生肖邮票设计。
h
8
h
9
h
10
96展海报
h
11
2000年,他加入了AGI(国际平面设计联盟),成为
国际顶尖平面设计师组织的一员,这对于他来说应
该是实至名归。2008北京申奥标志是他作品中最值
得书写的杰作之一。在最初提交的众多的设计方案
中,陈绍华就以国画幻化的牡丹火炬入围,在后来
的修改中,陈绍华多次反复思索,最后突破传统思
• 1992年成立深圳市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
• 2001年成立北京陈绍华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h
6
5 设计历程
• 1988年,34岁的陈绍华怀揣满腹的辛酸和希望离开了西 安,来到深圳开始了他的职业设计师生涯。
• 陈绍华的传略已经颇为传奇:1954年生于浙江上虞,童 年随父母迁居西安;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停课的年 代使他有时间专心于琢磨科学的奥秘,12岁便徒手造出 了仅十二克的交流电微电机;1972年“误入歧途”地考 入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期间上山下乡众多次,却也 和扫入牛棚的许多老教授学到许多真知灼见;1975年毕 业后任陕西省展览馆设计师;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 学院设计系,期间得到张仃、吴冠中、袁运甫、余秉楠、 陈汉民等许多老一辈艺术大师的悉心指点;1982年毕业 后回西安美院任教直到1988年离开,
维的限制,另辟蹊径,从探寻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层
内涵入手,创作出了现代和传统结合、国际与民族
相融的太极五环图形,结果,这个方案征服了几乎
所有的评委,以绝对的优势获得通过,并且得到国
际奥委会的称赞。此方案最后在画家韩美林的修改
下得到了完善。国内外同行亦对此设计一致赞誉,
一位的德国设计师看到后兴奋地说,如果北京申办
h
4
h
5
4 主要简历
• 1972年至1975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
• 1975年至1978年陕西省展览馆任美术设计师
•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装潢系
• 1982年至1988年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任讲份有限公 司创建万科广告事业
h
3
1988年故事片<孩子王>任美术指导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美术 金鸡奖,
• 1992年“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银奖及评委奖,
• 1995年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设计纪念邮票,
• 1996年全国第二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评审奖、银 奖,
• 1998年“第十八届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海报获大会 主席奖及评委主席奖,
成功,她将是奥运历史上最美的形象。无疑这是一
个得到专业领域广泛好评的杰作,而北京申奥的成
功证明了这一点。
h
12
h
13
6 设计之火 陈绍华从深圳开始的重要设计活动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史写下了 光辉的一笔,1992年他与其他几个先行者一起举办了点燃中国 平面设计圣火的 “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1995年与深圳设计 同人共同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深圳平面设计 协会;1996年,再次与设计精英共同举办达到中国平面设计高 峰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 2003年再次出山与同人一起举办平面设计新的里程碑――“深圳 设计2003展”。除此之外他从西安美院教书一直到深圳从事设 计期间,为中国培养了韩家英、张达利、梁小武、杜峰松、郦 婷婷等许多后来的著名设计师队伍,这使当时他所在的国企公 司成为中国设计的另一所黄埔军校。
h
7
巨星的升起
• 在美术界普遍不重视设计(当时叫工艺美术)的 情况下,创作招贴画《绿,来自您的手》获得第 六届全国美展招贴画金奖而轰动全国,这是文革 后的第一次全国美展,也是全国美展第一次设金、 银、铜奖和第一次设立招贴画类别;在张艺谋推 荐下出任陈凯歌电影《孩子王》的电影美术,首 次“触电”就获得了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 佳美术奖;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打破 固有的教学体系,大胆进行“素描教学改革”, 受到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与支持却受到校方的反 对与非难,从而引起广泛的争论而轰动一时。
h
15
h
16
7 使命设计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论和评价陈绍华,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情。尽管有太多的媒体都曾经采访和报道过他,但是这个 平和练达而任性率真、言谈幽默却又沉着冷静、激情四溢 的前西安才子、现在的中国设计大家都是我们难以把握和 评论的。但是作为一个坦诚而率真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作 品无疑会流露和体现他的思想与品性。“虽已知天命,仍 童心未泯,爱胡思乱想,盼上苍开天,好另辟蹊径。恶陈 规陋习,鄙视功利,与世无争。喜孤独,亦交挚友,做事 求完美。”这是陈绍华对自己评价中的一部分,这一点我 们从他的最早的设计作品中《绿,来自您的手》就可以看 得出来。这个为他带来最初荣誉和鲜花的作品是在他人生 充满远大理想却又生活充满艰辛的青年时代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