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县级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浅谈县级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徐辉:浅谈县级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2003-12-15 13:11:0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执行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是统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在统计活动中贯彻执行中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处罚等监督检查活动。

自1983年《统计法》颁布以来,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根据本地实地情况开展了重点抽查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有效地保障了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贯彻实施,保障了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三权”,保障了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我们也同时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统计执法检查中仍然存在着客观及主观的问题,其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统计执法检查机构级别低是影响统计执法检查力度的问题。

自《统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县级统计局陆续成立了法制机构(有的地方叫统计执法检查机构),统计法制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我们有《统计法》这把尚方宝剑,但是由于各地县级统计法制机构级别低,权微言轻,如在统计执法检查中,被检单位一般情况下都安排具体工作人员接待检查组,被检查单位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轻视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如我们每次检查完后找被检查单位的领导在书证上签字盖章,有时找不到领导,这给我们检查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影响检查进度,从我们检查实践总结来看,不同地位和身份的检查员,在检查中它所产生的效力大不一样。

凡有监督权利的机关,都力图加强提高自身级别和地位,其目的就在于加大执法权威和力度。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强调加强法制机构,不见行动和结果,却重视加强业务机构,如地方农调队、城调队等单位在级别上都得到加强,而法制机构却滞后,由于地方法制机构势单力薄,因而直接影响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记得国家统计局有权威人士曾说过:“一要发展统计科技,二要发展法制建设,两者缺一不可”。

二、没有一支专业、专职统计执法队伍,是影响统计执法检查质量的问题。

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执 法人 员 多是 从 统 计 部 门 内部 抽 调 ,一 部分 人 认 识 不 到 统 计 执 法 篡 改数据 的行为 ,我 国 《 统计 法》规定只是对责任人和机 构责令
的重要 性 ,认 为执法应该是公 、检 、法 的事 .对统计执法 检查不 改正 ,通报 批评 和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而美国针对同样行为最高 重视 .敷衍了事 。 3统计 法律体 系不健全 .法律 内容不全面。我国的统计法律 体 系虽然包括了统计 法律 、行政规章 、地方性法规和统计规章 等 可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二 .加 强统计执 法工作 的措施
1 改革统计 管理体制和领导干部考核 办法。改革统计管理体 .
内 容 .但 是 其 实施 细 则 不是 非 常 完 善 ,《 计 法 》 的 有 些 内容 过 制 建立全国统一的垂直领导体制 .改变统计执法对同级行政机 统 于 笼 统 .缺 乏 可 操 作 性和 可 执 行 性 。如 有 关 违 法 责 任 中对 违 法 当 关的依附关系 使之相对独立 减 少行政干扰 。改革领导干部考 事人的处罚 .单凭统计部 门的力量去组织实施相对较 为困难 有 核办法 ,不能仅 以反映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作 为考核依据 而是
计数据进行干预 。所 以,当前 的干部使用导向成 为统计违规违法
的堡 垒
6 我 国统 计 法 规 中对 统 计 违 法 行 为 的 处 罚 太轻 。处 罚 是 违 法
人 员的机会成本 .当机会 成本 小于其获得的利益时 .就会使违法
2 思想认识不到位 ,意识太弱。一方面是部分领导干部缺乏 者甘 冒风险进行违法 活动 ,只有当违法的机会成本 高于其可能所 .
为。但是 由于各方面 的原 因 统计 执法 检查 工作还存在一些 问 法人 员的素质偏 低也 严重影响了统 计执法检查的实施 。 题 .使 得统计数据的真实 性无法得 到保 证。

浅谈统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统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文共计5639字浅谈统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以来,这一统计部门的尚方宝剑为统计工作焕发出神奇的光彩,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各行业对统计法的认识都有了普遍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统计行为、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提高统计工作地位和统计数据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统计工作本身的职能和性质所决定,统计执法对象的违法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有别于其他诸多法规,一方面统计数据又与各级领导的政绩密切相关,统计调查对象又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新领域新业态层次不穷。

另一方面,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等现象依然存在,即干扰了统计工作,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法》在其实施过程中的执法工作。

一、阿勒泰地区统计执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统计执法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树立统计权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维护了统计法的权威性,增强了统计的公信力。

“六五”普法至今,阿勒泰地区及各县(市)的统计执法工作都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全地
1。

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而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统计数据质量。

因此,搞好基层统计执法对于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基层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统计执法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不够。

有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对《统计法》知之甚少,不了解《统计法》的管辖范围,导致对基层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有些抵触情绪。

二是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对统计执法工作信心不足。

有些部门的同志认为统计工作只要搞好汇总上报即可,统计数据质量不是统计工作人员所能左右的;有的在统计执法中受到一些挫折就放弃执法检查或处理,使统计违法案件不了了之。

三是统计执法检查的配套知识缺乏,查到问题不知如何下手。

近几年来,由于统计执法检查培训较少,大部分统计执法人员只是尽力查出问题,并做了笔录,掌握了一部分证据,但对有些行政法律法规不甚了解,致使无从下手处理、无法结案。

四是满足于一年一度的大检查,统计执法没有成为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工作。

同时,对统计违法单位通报批评或处理罚款的较少,这势必削弱《统计法》的权威性。

如何解决以上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统计执法检查水平,笔者根据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营造统计执法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标语、宣传栏、宣传车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好的典型,又要适当曝光一些违反《统计法》而受到处罚的典型案例,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2、强化组织领导,树立统计执法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统计法律法规是统计部门依法统计的尚方宝剑,面对统计执法中的种种困境,不能畏缩不前,而要迎难而上。

统计部门更要加强对统计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敢于和善于用法、执法。

同时,要不断拓宽统计执法新领域,做到大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形成统计执法检查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统计工作调研之二(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统计工作调研之二(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统计工作调研之二(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第一篇:统计工作调研之二(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统计工作调研之二浅议抵制统计虚假数字的建议及对策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统计数据是各级党政领导正确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目前,随着统计方法制度的不断改革,统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但是,社会上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统计工作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统计工作的失真问题依然存在,统计违法行为时常出现,如何抵制统计虚假数据,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值得研究深思的问题。

一、我县统计工作现状近几年来,我县统计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下,统计工作已得到了加强和提高,相继成立了统计普查中心和社会经济调查队,其中,社会经济调查队为副局级建制,配备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工作人员。

目前,县统计局现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大专以上人员6名,占总人数的75%,中专2名,占总人数的25%。

县直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统计员。

全县四乡一镇成立了乡(镇)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挂牌成立了统计站,刻制了统计站专用公章,乡(镇)配备了1-2名专职或兼职统计员,村委会也配备了1名兼职统计员,同时村委会也建立了统计办公室。

全县统计业务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基本保持了统计工作队伍的年青化。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部分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够,职责不明确,对统计人员更换频繁。

重会计,轻统计现象较明显,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协调力度不够,这也是出现统计虚假数据的原因之一。

2、目前,培养统计专业人员的院校越来越少,大部分人员觉得统计部门的社会地位低,且工作繁琐,统计工作队伍缺乏。

而做为基层的统计人员或兼职统计人员大部分都是会计专业毕业,没有受过正规的统计专业学习,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不强,统计法制观念淡薄,这也是导致出现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浅析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弊端及改进建议

浅析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弊端及改进建议

浅析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弊端及改进建议我是学统计专业的,参加工作就搞统计,在乡镇搞了3年统计后调入县统计局,一干就是18年。

多年的统计生涯,历经风霜雪雨,历经坎坷磨难,历经多次统计改革,历经各种普查抽查;年年盯住年终考核,季季关注进度通报,月月修改分析报告,天天审核报表数据。

天长日久,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让人难以忘怀,而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急需改进的方面也历历在目。

一、领导重视不够不能不承认,管辖的范围越小,地方领导了解情况越容易,统计工作也就很难以受到重视。

同时,有些领导要资料、要考核时记得统计部门,其他时间则把统计部门忘到了脑后。

有些地方领导在权衡全局利益、维护协调发展时往往不重视维护统计的权威性。

二、统计*的基层基础不牢固1、村委会秘书(会计)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目前的村秘书除应付统计部门布置的农业报表、普查表和各种抽样调查表外,还要应付农村经济管理局的报表、乡村本身的业务工作等等,同时,因其还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农业生产还得搞,怎么应付得来?统计部门每年都有统计任务布置给他,又从未看到统计部门发一分钱补助给他,其积极性凭什么调动起来?其上报的报表数据质量如何提得高?建议取消农业全面报表,全部采用抽样调查,抽中的村给予适当补助。

2、乡镇人民*的统计力量根本不适应统计工作的高要求。

目前,乡镇统计站大多只有1个*统计员,不驻村、不*的专职统计员极少,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给乡镇的各项工作全部都要落到他1人身上,如统计站的硬件建设、农业报表、各种普查和抽样调查、历史资料整理、台账登记、统计公报、月报卡、统计提要、统计调研分析等等,太多的事和太高的要求,使乡镇统计员穷于应付。

乡镇统计员不像计生专干、档案管理员、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没有岗位津贴;有的乡镇甚至规定每月只报10元差旅费,统计员每年还要倒贴几百元钱来搞统计工作;有的乡镇统计员甚至要县统计局的人跟他们的书记、乡镇长讲,讲他们的工作一塌胡涂,不适合搞统计,换了算了。

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一、问题描述统计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基础。

然而,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改进。

1. 数据质量问题:统计工作的核心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统计方法、采样误差、数据虚报等,当前统计数据存在质量问题。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政绩目标可能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导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2. 数据获取和共享问题: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数据源日益增多,如何获取和整合这些数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由于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信息孤岛的存在,数据共享和交流也受到限制。

这导致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低下和数据的重复采集,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3. 统计方法问题:统计方法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和基础。

然而,现有的统计方法可能不够科学、合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特别是在新经济、新产业和互联网等领域,传统的统计方法可能无法准确衡量和反映实际情况。

4. 统计人员素质问题:统计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

然而,目前统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统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另一方面,统计部门的管理也需要加强,包括招聘、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二、改进建议为了解决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以下是几点改进建议:1. 加强监督和评估:政府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对统计数据的来源、采集方法和真实性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虚报等问题。

同时,对于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推动数据共享和整合:政府应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规范数据格式和数据编码,提高数据的流通和利用效率。

同时,鼓励各个部门主动向统计部门提供数据,减少重复采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浅谈当前全县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思考

浅谈当前全县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思考

浅谈当前全县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思考统计计执法对于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县级统计机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措施和制度还不完善,统计工作与统计数据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让统计执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青原区统计执法工作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统计执法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不够。

有的企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统计法》知之甚少,不了解统计法的管辖范围,对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有抵触情绪,有的拒绝检查,有的只提供统计报表不提供相关的财务报表,有的明确说:财政税务审计司法部门可以检查我们,统计部门不可以检查我们,有的个体工商户认为只有工商税务环保卫生部门才可以检查,此类现象普遍存在。

2.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对统计执法工作信心不足。

有些部门的同志认为统计工作只要搞好汇总上报即可,统计数据质量不是我们搞统计的所能左右的,有的在统计执法中受到挫折就放弃了统计执法工作,对上级布置的统计执法大检查也只是被动地应付,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3.缺乏统计执法检查的配套知识,查到问题不知从何下手。

由于县级统计机构没有专门的统计执法队伍,执法人员也大多为各统计业务人员,而且统计执法培训较少,大部分统计执法人员只是尽力查出问题,做个笔录,掌握了一部分证据,但对统计法以外的《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不甚了解,致使后面的工作无从下手。

统计执法流程与证据收集等工作心中没底,造成执法过程不顺畅。

4.满足于一年一度的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统计执法没有成为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

县级统计机构及乡镇统计人员认为平时工作主要是搞好统计业务,没有把统计执法工作放在议事日程,不认为统计执法是统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时不注意收集整理保存基层单位的违法证据,执法检查时空口无凭,力度不够。

等到省市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总认为没有准备,甚至连执法的程序等都不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辉:浅谈县级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2003-12-15 13:11:04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执行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是统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在统计活动中贯彻执行中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处罚等监督检查活动。

自1983年《统计法》颁布以来,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根据本地实地情况开展了重点抽查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有效地保障了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贯彻实施,保障了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三权”,保障了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我们也同时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统计执法检查中仍然存在着客观及主观的问题,其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统计执法检查机构级别低是影响统计执法检查力度的问题。

自《统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县级统计局陆续成立了法制机构(有的地方叫统计执法检查机构),统计法制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我们有《统计法》这把尚方宝剑,但是由于各地县级统计法制机构级别低,权微言轻,如在统计执法检查中,被检单位一般情况下都安排具体工作人员接待检查组,被检查单位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轻视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如我们每次检查完后找被检查单位的领导在书证上签字盖章,有时找不到领导,这给我们检查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影响检查进度,从我们检查实践总结来看,不同地位和身份的检查员,在检查中它所产生的效力大不一样。

凡有监督权利的机关,都力图加强提高自身级别和地位,其目的就在于加大执法权威和力度。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强调加强法制机构,不见行动和结果,却重视加强业务机构,如地方农调队、城调队等单位在级别上都得到加强,而法制机构却滞后,由于地方法制机构势单力薄,因而直接影响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记得国家统计局有权威人士曾说过:“一要发展统计科技,二要发展法制建设,两者缺一不可”。

二、没有一支专业、专职统计执法队伍,是影响统计执法检查质量的问题。

长期以来,县级统计法制机构因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开展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其主要因素就是缺少一支专业、专职统计执法队伍。

虽然我们每年开展一次统计执法检查工作,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要想使依法统计,依法治统长治久安,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就必须坚持开展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因此建立一支完备的专业、专职统计执法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三、统计执法检查员综合素质较低是影响统计执法检查质量的问题。

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人,而人的质量因素至关重要,在统计执法
检查中存在着统计执法检查员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较差,在检查中有的检查原则性不强,涉及有关领导干扰检查工作时,就不敢坚持原则,坚持原则又怕得罪领导,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还有的检查员办人情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检查工作成为泡影。

(二)综合业务素质较低。

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业务性很强,当然要求检查员业务素质条件高,在检查实践中有一些检查员由于综合业务素质较低,尤其是缺少财务知识,在被检单位如金融单位中遇到财务指标就不会检查,只好放弃,凡是参加检查的同志都知道,统计数据指标很多都源于财务方面,就因为我们一些统计执法检查员不懂财务知识,使得检查达不到预期目的。

统计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统计执法检查员不稳定,变动性大,新手多,而新手又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二是统计执法检查员受经费等限制,没有接受严格培训,三是统计执法检查大部分不是专业、专职检查员,他们平时所学的知识面太窄。

四、领导行政干扰比较严重是影响统计执法检查质量的问题。

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本身遇到困难就很多加之领导干扰使得我们检查工作雪上加霜。

在统计执法检查中总有一些领导干扰统计执法检查,有的直接干扰,有的间接干扰,尽管我们坚持原则,做了大量工作,因受领导干扰,在处理案件时基本上对违法单位从轻处理,存在着罚款从轻的问题。

五、依法行政检查考核目标落实不到位也是影响统计执法检查质量的因素。

多年来各地县统计局先后出台一系列依法行政执法检查考核目标责任制,有的还出台奖惩制度,实际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没有对检查员实行奖惩制度,存在统计检查员干好、干不好都一样的问题,制约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发展。

如何解决上述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法制机构建设。

各县统计局虽然成立法制机构,但势单力薄,人少级别低,权微言轻,据调查全省各县统计法制机构还停留在股级单位。

已不适应现代统计执法检查需要,因此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借鉴审计、纪检监察等单位是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的先进经验。

2、成立一支专业、专职统计执法队伍,加快开展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我们经常强调要开展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就必须成立一支专业、专职统计执法队伍,过去老一套如临时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临时抽调人,已不适应依法治统工作的需要。

3、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员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水平。

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员综合检查素质。

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检查员要有政治责任感,站在政治高度处理问题。

二是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检查员要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的知识。

三是加强业务学习,检查员要学习各种业务知识。

掌握包括统计、财务、经济以及相关的业务技能。

四是加强实践锻炼,多检查,积累实践经验。

只有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员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抗干扰能力。

4、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关心支持帮助检查员,调动统计检查员积极性。

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常说,搞纪检审计等部门的同志很辛苦,要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关心支持帮助他们,要提高检查员的待遇。

作为我们统计部门,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是辛苦,没有任何待遇,统计执法检查是得罪人的工作,检查员无怨无悔,认真的工作。

各级统计部门领导要从大局出发,真正在工作生活上等方面关心支持帮助统计检查员,提高他们的相应待遇,解决检查员后顾之忧等问题。

使统计检查员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依法治统的步伐。

(饶河县统计局徐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