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项目:GSM网络高层切换解决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金华分公司无线网优测试试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金华分公司无线网优测试试题

金华移动无线网优测试试题一、选择题(50分,共25题,每题2分,第20-25为多选)1、处于空闲模式下的手机所需的大量网络信息来自信道。

A、BCCHB、CBCHC、RACHD、SDCCH答案:(A)2、未使用扩展范围(Extended Range)的GSM小区的最大半径为。

A、35kmB、50kmC、70kmD、129km答案:(A)3、下面关于C1算法和C2算法的说明,哪个是正确的?A、C1用于小区选择和重选,C2算法用于定位(Locating)B、C1算法用于定位(Locating),C2用于小区选择和重选C、C1算法用于Phase Two手机的小区选择和重选,C2算法用于Phase One手机的小区选择和重选D、C1算法用于Phase One手机的小区选择和重选,以及Phase Two手机的小区选ﻩ择,C2算法用于Phase Two手机的小区重选答案:(D)4、对于90度的方向性天线,它的含义是: _A、天线覆盖范围是90度B、天线水平半功率角是90度C、天线安装方向为90度ﻩ 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5、网络中出现同频同BSIC时,。

A.有可能会出现切换成功率低,话音接通率低,信令接通低B.一定会出现切换成功率低,话音接通率低,信令接通低C.对信令接通率无影响D.对通话质量有影响答案:(A)6、处于“ready”状态的手机,进入新的小区,同时RA也改变了,此时,手机进行A、小区更新B、RA更新C、先RA更新,后小区更新D、先小区更新,后RA更新答案:(B)7、MS最多可同时测量多少个相邻小区的BCCH信号强度ﻩ A、6;B、12; C、24;D、32答案:(D)8、MS作快速移动时,A小区是服务小区,信号强度为-65dBm左右;B小区是邻小区,信号强度为-58dBm左右,A小区切向B小区后,B小区的信号强度为-85dBm左右,质量为7,造成掉话,请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什么A、B小区BCCH载波有故障B、B小区TCH载波有故障C、在A小区附近有一小区与B小区同频BCCHD、以上都不是答案:(B)9、关于位置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多个BSCB、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几个MSCC、一个位置区只能由一个MSC处理D、一个位置区有一个特定的识别码答案:(B)10、手机使用DTX的好处是。

GSM无线网络优化中的掉话分析与研究

GSM无线网络优化中的掉话分析与研究

Ha o er nd v

22干扰弓 起的掉话 。 l
干扰 分为网内干扰和网外干扰 。网内干扰 主要 包括 同频
Idiai n n ct o
C Ac h t

和邻频干扰 ,主要指 网络 自身频率规划不合理造成 的干扰。 网外干扰主要指网外非法存在和GS M频段相同或相近 的发射
除命令 ( e r mma d) Cl a Co n 消息 ( S B C间切换 )时清除。
( 用 途 2)
该 定 时器 的 用途 是保 持 信道 足 够 长 的时 间 以便 MS 可
动台再 根据原服 务小 区A 提供 的供切换 的邻小 区B 进行 切换
时 ,就会 因找不到邻小 区而导致掉话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
图2 T 1 3 3 超时掉话 0
哪个小 区的话音信道 ,从而产生掉话。
23切换引起的掉话 .
2 掉话的具体原 因分析
发 生掉话 的具体原 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 ◆覆盖不足和越区覆盖
◆干 扰
( 参 数设 置不合理 1) 两个 小区重叠覆盖 的区域信 号电平都 很低 ,若切换候选 小 区电平设置过低 ,切换 门限设置太小 ,当邻小 区电平某~
器在 发起切换小区和 目标小 区同时保 留T CH。T 1 3 S 3 0 在B C 发 出切换命令 ( a d v r mma d) H n o e Co n 消息时启动 ,收到切
换完成 ( n o e o l e) ( S Ha d v r mpe C t B C内部切换 ) 消息或清
Ch Ac k

H n o e c mma d ad vro n .
P h
Ha O e nd v r SABM

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的分析研究及探讨

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的分析研究及探讨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第二章切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3)2.1 切换的定义及分类 (3)2.2 切换性能评价准则 (4)2.3 切换参数设置的重要性 (5)第三章各技术体制硬切换分析 (6)3.1 GSM中的硬切换 (6)3.2 WCDMA网络中的硬切换 (6)3.3 CDMA网络中的硬切换 (6)第四章WCDMA及CDMA2000中软切换技术分析及比较 (8)4.1 WCDMA系统的软切换技术 (8)4.1.1 WCDMA软切换方式 (8)4.1.2 更软切换 (9)4.2 CDMA2000中的软切换技术 (10)4.3 WCDMA系统软切换和CDMA2000系统软切换的比较 (11)第五章TD-SCDMA中接力切换的发展和特点 (13)5.1 TD-SCDMA系统的硬切换 (13)5.1.1 基本原理 (13)5.1.2 切换具体过程 (15)5.2 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 (16)5.2.1 接力切换原理 (16)5.2.2 接力切换的技术基础 (16)5.2.3 接力切换过程描述 (17)5.2.4 TD-SCDMA系统间切换 (19)5.2.5 接力切换特点 (20)5.3 接力切换信令流程和具体过程 (20)5.4 接力切换算法 (22)5.5 接力切换与其他体制中切换的比较 (23)第六章 TD-SCDMA切换参数仿真分析 (24)6.1 TD-SCDMA系统天线参数仿真 (24)6.2 接力切换参数的分析研究及其仿真 (28)6.2.1 接力切换算法及其参数分析 (28)6.2.2 接力切换仿真及结果分析 (30)6.2.2.1 仿真环境 (30)6.2.2.2 切换参数的仿真结果及其分析选择 (31)6.2.3干扰仿真分析 (34)6.3 最终确定方案 (35)结论 (37)谢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网优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2013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网优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2013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网优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2013版)为进一步提高网优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合理降低投资成本,明确各级建设单位工作职责,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经过充分研究,结合我省网络精确化建设相关要求,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网优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2011版)》的基础上,修订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网优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2013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GSM、TD-SCDMA、WLAN、TD-LTE系统新建及改造网优项目的管理。

网优项目包含室内分布系统、微蜂窝、分布式基站、室内外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基站放大器、塔顶放大器和WLAN AP等设备。

其中室内分布系统包含光纤分布系统、电分布系统等,由有源设备、馈线、合路器、功分耦合器、天线(含美化外罩)等多种产品共同组合而成。

第二条根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江苏移动党…2010‟23号)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项目清单》中的要求,全省网优项目集成单位入围和选择、分公司重大网优项目站点集成单位选择,属于公司“三重一大”管理范畴,必须按相关规定执行领导集体决策。

第三条集团公司作为网优项目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单位,负责进行网优项目设备的集中采购、确定产品供应商及分配计划。

第四条省公司作为总建设单位,负责全省网优项目建设工作计划的制定、管理、考核,本省设备需求计划的上报,集成商的入围选择、集成费率的确定等各项工作。

第五条各市分公司作为分建设单位,负责本地区网优项目建设工作的立项、上报设备需求、委托设计、施工、验收、集成服务合同的签订和结算、固定资产转固、资料归档等方面工作。

各市分公司应设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第二章建设原则第六条网优项目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市场、服务于客户。

网优项目的建设要在重网络品牌形象和投资效益的基础上实施。

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技术(网优专题系列五)

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技术(网优专题系列五)

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状况动态变化较大,受外界客观环境影响因素较多。

用户市场不断扩大,网络不停扩容。

因此,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提高网络通信质量,改善服务形象,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使投资得到应有回报。

目前随着技术进步,GSM网络上开通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不仅包括话音,还会开通数据、图象等,向多媒体方向发展。

这样,网络的维护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网络优化的任务越来越重。

网络优化是在充分了解网络运行状态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网络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过程。

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是各地区网络优化的重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手段:1.站址及设备优化。

站址选择在建网初期相对较为容易,主要是为解决无线覆盖问题。

但在网络不断扩容的过程中,特别是已具相当规模的今天,覆盖问题只存在于极少数偏远郊区及市区的高楼大厦之间、地下室、大楼内部等地方,已不是主要问题。

因此,站址选择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解决高话务区的高阻塞和盲点问题。

由于目前一般市中心区域基站间距仅400m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站为早期建设所设,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站址位置等不能符合现在网络需求,需要根据具体地形大力寻找新站,对于部分大厦、娱乐场所及商业街则可通过增加微蜂窝来解决。

2.设备优化。

GSM网络在建网或扩容时,普遍存在周期短,速度快的现象。

因此无论在工程中还是在规划中都留下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在优化中找出并解决。

在优化过程中需注意以下设备问题:(1)基站经纬度有误在网络中经常发现部分基站的实际经纬度与规划中的经纬度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址中碰到困难,最后更改站址,但规划数据库中未能到得及时更新,仍按原规划方案设计邻区关系及进行频率规划,因而造成很多频率干扰、盲区及邻区参数不合理问题,对移动网络基础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2)天线水平角及方位角有误此种问题在设备优化中经常发现,由于工程施工检验不严格或长时间工作后外部环境影响,造成天线方向角与规划设计不一致(具体现象:天线为0度角或反向发射、下倾角大于15度、水平角与设计偏差10度以上等)。

GSM网优考题(答案)

GSM网优考题(答案)

GSM网优考试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闭卷考试。

总分计100分。

姓名:一:填空题(30个空,每个1分,共30分)1.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中,A接口是MSC和BSC之间的接口,接口速率为2Mbps,Abits接口是和间的接口。

手机MS和BTS之间的接口是。

2. PCM30/32路系统中,编码过程:,,。

每个话路的数据速率是。

3. 光纤按传输总模数可分为和。

4. GSM系统的三要素为:、、。

5.为了减少快衰落的影响,GSM采用技术实现时间分集,技术实现频率分集,主、技术实现空间分集。

6.对于GSM系统,帧跳频的跳频频率是Hz7.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附加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若移动台远离基站移动,则此时因多普勒频移会造成接收频率偏8.在GSM系统中,功率控制是按级(2dB /每级)调整的,900M手机的发射最大功率是2W,对应的33 dBm,根据测量报告要求手机降4级发射,其对应的发射功率是9.在GSM系统中,900M频段的11号频点对应的上行中心频率是 892.2 MHz , 下行中心频率是 937.2 MHz 。

上行下行频率的双工间隔是 45 MHz 。

10. GSM 系统载频带宽为__HZ,一个载频可带有______个物理信道,其调制技术采用_____。

11. 在路测工具的系统设置中,应注意是否下行使用了DTX功能,当下行使用DTX功能时应将图形显示设置的DTX状态选择为方式。

12. 在GSM系统中,指配流程分成三类:、。

二:判断题(10个,每个1分,共10分)1.增益是天线的重要指标之一,天线通过天线振子的组合并改变其馈电方式从而使总的辐射信号的能量得到增加。

()2.定向天线的前后比是指主瓣的最大辐射方向的功率通量密度与相反方向附近的最大功率通量密度之比值。

()3.位置更新分为:正常位置更新、周期性位置更新、IMSI附着位置更新。

()4.移动主叫(始呼)包括MS拨打MS、MS拨打固定电话、短消息始发。

GSM网络的规划和优化

GSM网络的规划和优化

GSM网络的规划和优化第一篇:GSM网络的规划和优化GSM网络的规划和优化彭陈发摘要:本文以温州市900MHz数字移动网络为例,从无线网络的规划到基站硬件的调整及软件参数的修改,分析了GSM网络优化的思路,并介绍了一些网络优化的经验。

关键词:GSM 网络规划工程检查网络优化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GSM Network目前GSM网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仅仅几年时间已具备相当的规模。

以温洲市为例,自1996年年初建网到现在,用户数已超过46万户,全地区建成基站427个。

因此加强网络优化,搞好运行维护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

一个完善的网络往往需要经历从最初的网络规划、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到网络优化的历程,并形成良性循环。

1 GSM网的网络规划要取得良好的运行质量,必须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

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如果站址选择及频率规划设计合理,则在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可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网络中存在的先天性不足问题也相对较少。

1.1 站址选择站址选择在建网初期相对较为容易,主要是为解决无线覆盖问题。

但在网络不断扩容的过程中,特别是已具相当规模的今天,覆盖问题只存在于极少数山区及市区的地下室与部分室内娱乐场所,已不是主要问题。

因此,站址选择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解决高话务区的高阻塞和盲点问题。

目前温州市中心区域基站间距仅400m左右,且在市中心高话区内已有20多个微蜂窝组成一个连续覆盖的环,为宏蜂窝吸收了大量话务量,减轻了负担。

但目前市区高话务基站TCH(话务信道)阻塞率仍较高,如公安外事楼(1)、华联(1)等扇区每线话务量仍高达0.79Erl,TCH阻塞率在10%左右。

因此决定将中心区内已有基站的天线高度降低,根据具体地形大力寻找新站,对于娱乐场所及商业街则可通过增加微蜂窝来解决。

1.2 频率规划频率规划对网络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温州市话务区基站间隔距离很近,且频率资源相对较为紧张,仅10.6MHz。

GSM无线网络优化切换分析-爱立信分册

GSM无线网络优化切换分析-爱立信分册

GSM无线网络优化-切换分析(爱立信分册)2010-07-27版本号:1.0.0目录第1章切换分析概述 (3)1.1.概述 (3)1.2.切换产生的原因 (5)1.3.相关的计数器及公式 (6)1.4.切换性能较差的原因 (7)1.5.切换性能分析 (7)第2章解决切换问题的流程 (10)第1章切换分析概述1.1.概述切换是蜂窝网络至关重要的功能。

它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使一次通话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连续进行;保证通话的质量;通过参数的调整进行话务的合理分配;切换成功率是考察网络保持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切换所发生的小区的所属, 可分为三类:1)小区内切换。

是指切换在小区内部进行,由小区内的一个信道组(CHANNEL GROUP)切换到另一信道组,由一个载波切到另一载波,由一个时隙切到另一时隙。

2)BSC内的切换。

指切换发生在属于同一BSC的不同小区间。

a.BSC内切换信令流程3)BSC间或MSC间的切换。

指切换发生在属于不同BSC或MSC的小区间。

a.BSC间切换信令流程1.2.切换产生的原因有以下的一些情况会导致切换的发生:由于相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好于服务小区, 且满足参数设置的条件。

这为最常发生的一种切换。

在指派TCH时存在信号强度好于服务小区的小区, 或服务小区拥塞, 使TCH指派到了相邻小区上。

这种切换叫做指派切换。

由于小区拥塞, 且CLS(小区负荷分担功能)被启用,产生的切换。

由于HCS(分层小区结构)产生的切换。

即服务小区与相邻小区通过HCS 的功能设置了不同的优先级别。

从而产生的小区间切换。

紧急切换。

它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于信号质量的原因产生的紧急切换。

系统中有参数设置信号质量的门限。

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达到了这一门限要求时, 即使相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服务小区, 切换也会发生。

另一种紧急切换是TA 原因的紧急切换。

系统中有相关的参数设置了TA 的门限。

当服务小区的TA 达到了这一门限时, 紧急切换将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网络高层切换探讨研究
——2005年9月26日在无线网络室内覆盖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大楼内高层的频繁切换,即高层的乒乓效应,其原因是在大楼高层的边缘区域接收到多个基站的越区切换信号,且几个小区的信号强度相近,造成覆盖区内移动台在多个基站间频繁切换,加重系统控制负荷或引起过载,增加中断掉话的可能性,并降低了基站系统的容量,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楼群密集的城区,特别是在高层,大网的信号比较杂乱,在大楼室内靠近窗边的区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常采用网络参数调整、室内分布天线合理分布或分区覆盖等几种方法来解决高层频繁切换的问题。

一.处理高层切换的几种解决方法:
针对这段时间在南京市的测试和网络质量分析,结合南京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网络建设投资等几个方面,将室内分布站点分为以下3种类型解决:
1、建议对已经做过室内分布的站点,在室内边缘有切换,但影响不是很大,能够正常通话和切换,通话质量相对较好的站点,建议调整相关网络参数,提高小区切换门限等,不提倡增加过多的投资。

2、对于没做过室内分布的站点,存在频繁切换或其它影响网络质量的站点,可以采用增加室内分布来解决,为了节省投资,建议在大楼内使用光纤直放站作为信源,这样既可以省掉微蜂窝的投资,也可以少用干放,光纤直放站的性能稳定,对整个分布系统的性能都有提高。

3、对于已做过室内分布,存在高层切换比较严重,影响到网络质量,造成通话质量差和切换掉话的站点,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调整室内分布天线分布位置。

将室内天线从走廊移至房间外侧,该全向吸顶天线为定向天线,其方向朝房门,这样,可将外泄信号降低
15-20dB(相当于定向天线前后比),有利于室内信号的提高,减少边缘切
换,从而降低切换掉话故障率,本方法实施困难在于业主是否同意,如
有可能可以结合3G改造一起实施。

改变无线参数的设置。

(可以调整切换门限、CRO、切换保持时间、切换迟滞等网络参数)
1.检查微蜂窝室内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参数。

2.确保室内室外的切换参数有10-12 dB的余量。

本方法在投入方面相对较少,但它仅对室内和室外场强(在边缘)差值不大于12dB时有用,当室外场强太强时无效。

(结合以上3种类型的第1种类型考虑)
充分利用微蜂窝专用频道,进行分小区覆盖。

1.将室内微蜂窝分为低层和高层两区,分别采用两个微蜂窝频道,高层区在参数设置时不与邻区发生切换。

2.测试大网在楼宇进出通道处各频点的信号强度,使覆盖低层区域的微蜂窝频点与大网做正常切换关系。

提高其它频点的切换门限,以限制切换
频度,降低掉话率,提高通话质量,减小系统负荷。

3.用微蜂窝专用频道从大楼裙楼顶部或有条件的侧边向上覆盖,通常可以满足5-6层的覆盖要求。

一、三两种方法需要运营商适当增加投入,对于已做分布系统的站点,在进行分区覆盖时可以考虑在原来微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光纤直放站覆盖,这样在投资上可以省掉微蜂窝的投资和少使用一台干放,使整个分区覆盖系统投资降到最少。

目前一个主要问题是高层覆盖区边缘的切换掉话和室内场强泄露的矛盾问题。

现有的高层室内覆盖大多采用在走廊上方安装天线方法,而室外大网的场强又很强,造成高层覆盖边缘(窗边)经常切换掉话的故障,如果增大室内微蜂窝功率也可以解决此问题,但将造成更大的室内信号泄露问题。

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站点的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找到解决切换和泄露的平衡点,在保证信号泄露不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下,解决室内高层边缘切换掉话的问题,打造南京移动精品网络。

根据以上的几种方法,结合此次在南京的测试情况,选择了合适的站点(南京凤凰台饭店)采用分区覆盖的方法对高层切换问题进行了解决:
二.案例分析:
站点概况:
南京凤凰台饭店坐落于南京市的闹市区,云南路和湖南路的交界处,湖
南路是南京的商业繁华地段,日常人流量非常大。

凤凰台饭店是南京最著名
的文化型酒店,文化气息很浓,其内设有出版社、书店、网吧、读书社等文
化组织,来往客人在此可以享受与其它地方不同氛围。

由于饭店情调别致,
来往客商十分愿意驻留此处。

南京凤凰台饭店建筑主体结构为大柱网钢筋混
凝土预应力楼板体系,整幢大楼呈方型布局,整个大酒店以其优美的造型,
独特的设施、完美的功能成为古都南京的一家别具特色的饭店。

解决思路:
凤凰台原系统是1个小区对整个大楼的平面B2F -30F及2部电梯进行了覆盖。

现对分布系统做局部的调整,将整个大楼分成2个小区覆盖,其中A小区覆盖B2F-7F和3部饭店客梯(运行区间B2F-30F,1F-30F),B小区覆盖8F-30F 及2部写字楼电梯(运行区间1-15F)。

A小区与相邻小区做正常的切换关系,A 小区和B小区做切换关系,B小区与相邻小区不做切换关系,只与A小区做正常切换。

这样在楼内8-30F,B小区信号占绝对主导,不与其它小区切换,在窗边就不存在有切换掉话的现象,对于室内两个小区的切换,通过两小区信号合路的方式,在电梯内引入两个小区的信号,一强一弱,并留有足够的切换区,保证进出电梯能够正常的切换。

(调整前后系统原理图见附件一)
室内小区切换关系示意图:
分区覆盖前后路测分析:
站点:凤凰台饭店
测试时间:2005年9月27日
测试人:吴畅、冯超宇
测试工具:鼎立Premier6.2、SAGEM 0T160 测试区域:大楼平面、电梯、大楼进出口
信源小区:
1.分区前RxLevSub、切换轨迹图:8F
13F
17F
22F
2.分区前网络指标统计:
RxQualSub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5 4.13% 4.13%
>= 0 95.87% 100.00%
RxLevSub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75 73.51% 73.51%
>= -90 25.06% 98.57%
>= -105 1.41% 99.98%
>= -120 0.02% 100.00%
BCCHRxLev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75 76.09% 76.09%
>= -90 22.38% 98.47%
>= -105 1.51% 99.98%
>= -120 0.02% 100.00%
3.分区后RxLevSub、切换轨迹图:
1F
8F
13F
22F
饭店客梯:
写字楼电梯:
4.分区后网络指标统计
RxQualSub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5 0.92% 0.92%
>= 0 99.08% 100.00%
RxLevSub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75 96.77% 96.77%
>= -90 3.23% 100.00% >= -105 0.00% 100.00% >= -120 0.00% 100.00%
BCCHRxLev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75 96.73% 96.73%
>= -90 3.23% 99.97%
>= -105 0.00% 99.97%
>= -120 0.03% 100.00%
分区覆盖效果总结:
根据以上路测数据统计分析,RxQualSub、BCCHRxLev、RxLevSub、切换次数等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在大楼内占用室内微蜂窝的信号比率有很大的提高,明显提高了室内小区信道利用率,且在高层边缘区域都能占用室内小区信号,不存在小区间切换问题。

在大楼内两小区覆盖的过渡区都能保持正常的切换,在饭店大堂进出口、进出电梯、车库出入口也都能够正常的切换。

分区覆盖适用于已做过室内分布的站点,存在高层切换,且室内微蜂窝信号足够强,在楼内边缘场强要求大于-80dBm,进出电梯要求有足够的切换区域。

三.总结及建议:
针对高层切换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上几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站点可以使用对应的解决思路。

建议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大楼或切换比较严重的大楼做分小区覆盖,对一些话务量不高的写字楼、宾馆等类型的大楼采用2套或2套以上的光纤直放站对大楼进行分区覆盖,这样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无线网络覆盖效果,解决了高层切换问题,同时也节约了投资成本,提高小区信道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