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艺术背景PPT模板
合集下载
《百合花》ppt课件

品鉴细节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 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 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段7)
细节1——枪筒里的树
枝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
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 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 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 边抖抖地颤动着。(段42)
说明他是一个热 爱自然、热爱生 活的人,年轻,
有活力。
表现了通讯员热爱 生活,充满朝气。
品鉴细节
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 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 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 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 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 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段34)
表现了通讯员腼腆、 执拗、朴实的性格, 也可以看出新媳妇的 善良、热情、关切。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为救战友而牺 牲17
肖像描写 动作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形象特征
善解人意 腼腆
质朴
腼腆 害羞
勇敢 舍己为人
小通讯员: ○ 年轻稚气、纯洁天真 ○ 勇敢善良、热爱生活 ○ 腼腆害羞、朴实善良 ○ 心思细腻、执拗但勇于改正 ○ 关怀同志、舍己救人
任务二:探究新媳妇形象
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对于新媳妇描写的句子,分 析其人物形象。
(牺牲、献被)高潮、结局。 ➢ 被子揭示主题思想: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
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百合花 象征人性的美好,赞颂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
环境探究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一)《百合花》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1.“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 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 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 赶集的呢!”
《百合花》ppt课件

• ——茹志娟《<百合花>的写作经过》
|创作者语|
•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 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 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 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 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 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 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 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 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 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 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 ——茹志娟《<百合花>的写作经过》
茹志鹃
|课堂探究一|
• 《百合花》中主要写了哪几 个人物? • “我”、“通讯员”、“新媳妇”
|课堂探究一|
• 2. 《百合花》交代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 • 包扎所;战争场景
|课堂探究一|
• 3. 试着概括小说情节,谁+干了什么 事。
• 开端:通讯员带“我”去包扎 所。
• 发展:新媳妇借给我们被 子。
|横店影视城|
• 请分别扮演新媳妇与通讯员,试 着还原“他可太受我的气了”这一场景。
• 其他同学担当选角导演,点评演 员表演。
|情景再现|
• 通讯员:(敲门)有人吗? • 新媳妇:(开门)谁啊,有什么事吗? • 通讯员:(硬着头皮)大嫂,我…我想借你的被子用 用。 • 新媳妇:女人的被子怎么能借给男同志呢? • 通讯员: (涨红了脸)借…借被子是打仗用的,共产党打 仗是为了老百姓。 • 新媳妇:你这么个小孩子,打过仗吗?见过手榴弹吗? • 通讯员:(急了)谁说我小了,我都参加革命一年了! • 新媳妇: (开玩笑)老兵拿被子打仗呀? • 通讯员:不借就算了!
|写作背景|
|创作者语|
•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 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 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 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 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 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 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 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 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 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 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 ——茹志娟《<百合花>的写作经过》
茹志鹃
|课堂探究一|
• 《百合花》中主要写了哪几 个人物? • “我”、“通讯员”、“新媳妇”
|课堂探究一|
• 2. 《百合花》交代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 • 包扎所;战争场景
|课堂探究一|
• 3. 试着概括小说情节,谁+干了什么 事。
• 开端:通讯员带“我”去包扎 所。
• 发展:新媳妇借给我们被 子。
|横店影视城|
• 请分别扮演新媳妇与通讯员,试 着还原“他可太受我的气了”这一场景。
• 其他同学担当选角导演,点评演 员表演。
|情景再现|
• 通讯员:(敲门)有人吗? • 新媳妇:(开门)谁啊,有什么事吗? • 通讯员:(硬着头皮)大嫂,我…我想借你的被子用 用。 • 新媳妇:女人的被子怎么能借给男同志呢? • 通讯员: (涨红了脸)借…借被子是打仗用的,共产党打 仗是为了老百姓。 • 新媳妇:你这么个小孩子,打过仗吗?见过手榴弹吗? • 通讯员:(急了)谁说我小了,我都参加革命一年了! • 新媳妇: (开玩笑)老兵拿被子打仗呀? • 通讯员:不借就算了!
|写作背景|
3.1 《百合花》课件(共36张PPT).ppt

借到被子以后,当知道这是人家新婚时唯一的嫁 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
妆,心里又立刻感到不安,要把被子再送回去。 情。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
他对革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使他能够为实现美 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
好的理想而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在取得总攻胜 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
“我”与小通讯员去前沿包扎所的路上,主动找他搭话,主动认老乡,甚 至带着挑衅性地问他娶媳妇了没有言行,表现出一种战争年代革命队伍中 的女同志特有的“泼辣”,是一个具有着强烈性别意识的人物。
作品不仅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 象跃然纸上,而且通过富于浪漫气质的想象,使作品充满抒情的色彩。比 如,“我”想象的小通讯员在家乡天目山拖毛竹时的情景语言不多,却充 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这都怪我了”。
这是故事的开端。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 所。用两个字概括:“带路”。
第二部分:从“我们到包扎所”至 “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这是故事的发展。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 媳妇借被子。用两个字概括:“借被”。
第三部分: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 很少”至“两个干硬的馒头”。
吧!……老百姓死封建。……”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 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 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 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 了。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 “那!……那我们送回去吧!”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
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
《百合花》ppt课件

了解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1958年3月《延河》月刊)。茹志 背景 娟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
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导演)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 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 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 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 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 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 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③思考:前面说,《百合花》这篇小说,有人认为可以叫做“被子的故事”。我 们从“被子”的铺写中,也领略到了故事精巧的构思和人物品性的光辉。但作者却给 这篇小说命名为“百合花”。那么,“百合花”这一标题究竟好在哪里?
板书 设计
小通
军
讯员
热爱生活,拘谨腼腆, 朴实善良,不畏牺牲。
百合花
物线索
人情美
民
新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
整体 感知
1.作为叙事类文学形式的阅读,读小说首先要读懂故事,了解作者 讲述的主体。(主角人物阅读法)
①要用自己的话详细地叙述出故事的来 龙去脉。 ②要掌握故事的要素、过程,还要生动 地描述出细节、人物语言,甚至可以加 上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再创作。
2.思考问题:
①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我”带着小通讯员第二次去借。
——“我”讲道理:打仗为了解放老百姓,保护老百姓; “我”是女性(可靠)、“我”抱着被子(支持、理解革命的
需要,并跟着去包扎所帮忙)
——新媳妇的形象:深明大义,温柔善良。(民拥军)
3《百合花》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 1998年10月7日),浙江杭州人, 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 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943年时随 兄参加新四军,1947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 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 啸平的夫人,当代作家王安忆的 母亲。
②赋予了标题“百合花”更深
块板上。
刻的象征意义:既象征小通讯员
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
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又象征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 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
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
样纯洁高尚美好。
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一、课文整体把握 地点:前沿包扎所(不是战地医院或后方医院) 时间:1946年中秋节 人物:我、新媳妇、小通讯员 情节: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 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倒“这都怪我了”) 带路。这是小说的开端, 主要写小通讯员带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小通讯员的个性跃然 纸上。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 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
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部队时欢快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 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
块门板上,“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 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
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那个破洞”
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
情得到一次升华
百合花被子及含义
相关段落
内容
含义
33段 44段 58段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
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 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①以“百合花新被”作为全文
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 啸平的夫人,当代作家王安忆的 母亲。
②赋予了标题“百合花”更深
块板上。
刻的象征意义:既象征小通讯员
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
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又象征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 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
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
样纯洁高尚美好。
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一、课文整体把握 地点:前沿包扎所(不是战地医院或后方医院) 时间:1946年中秋节 人物:我、新媳妇、小通讯员 情节: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 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倒“这都怪我了”) 带路。这是小说的开端, 主要写小通讯员带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小通讯员的个性跃然 纸上。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 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
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部队时欢快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 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
块门板上,“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 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
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那个破洞”
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
情得到一次升华
百合花被子及含义
相关段落
内容
含义
33段 44段 58段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
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 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①以“百合花新被”作为全文
第3课《百合花》课件精品PPT25张

九、高考链接 (一)看图,说说百合花的特点。
特点 香气清幽,颜色洁白,形态 美丽,给人以清丽,纯洁, 高雅之感。
九、高考链接
(二)小说的标题是“百合花”,它与小说的情节内容有关吗?说说你的理解。
①新媳妇婚被面上有百合花图案。 ②百合花被的拥有者新媳妇有一颗像百合花 那般纯洁的心。 ③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军民之间、战士和战 士之间的情感都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
动作描写 善解人意
“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的肩膀,穿一 身洗淡的黄军装”
肖像描写
憨厚朴实
见我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
动作
“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神态描写
腼腆、害羞
①“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②为救战友而牺牲 语言描写 勇敢
小通讯员有哪些特点?请分析。 答:①年轻有力。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
②害羞。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 ③勇敢。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4、××是一个 怎样的人?请 结合文中具体 内容分析。
总:特征+身份 分:特征1+例析
特征2+例析 ……
小通讯员是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答:年轻有力、害羞勇敢、憨厚朴实、有责任心的战士小通讯员。
知错后主动退回(知错就改)
47.想起想起 想念他(为人民而战)
牺牲
49.心跳起来 担心他 55.强忍眼泪 痛惜他 (为战友牺牲)
57.我想想想 想他活
以上表心理活动 作用一:展现了我 的词有何作用? 对通讯员的关系
作用二:展现了小 通讯员的形象特点。
《百合花》PPT课件

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
“ 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
欣赏形象之美
“(2)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
3.新媳妇是怎样一个人? 前后有何变化?
变化。 第一件事:对于那一条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 新被子,她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
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
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
牲的。
“
体会写作之美
“
2.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 刻画有几处?加以分析, 概括细节描写的作用。
➢ 明确:(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 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 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第3课
百合花
-.
素养目标
01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02 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03 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04 感受军民的深情厚谊,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课前准备
永远绽放的百合花——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她 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 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 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百合花》等短篇集。
“
解析结构之美
1.文章的情节
“ ➢ 明确:开端→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 发展→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 高潮→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 结局→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
“
《百合花》ppt课件

学习任务一:梳理小说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一部分( 1-23):开端 小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4-43):发展 通讯员和“我”一起借被子的过程。 第三部分(44-57):高潮 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58-59):结局 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新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
印象中的战争题材电影:
• 宏大的战斗场面 • 较少的环境描写 • 重点刻画英雄的伟大事迹及牺牲
《百合花》: 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景,而是写家乡、写月色、写路 上清新的环境; 刻画的人物只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人物。
学习任务二:从小说中的环境描 写去分析其作用
(一)《百合花》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第四段:“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 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 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茹志鹃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品味小说朴素清新的语言,积 累运用语言的技巧。 2.感受小说中“我”、通讯员、新媳妇、香雪、凤娇等 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人物的性情美。 3.理解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对塑造人 物的作用。 4.体会小说中蕴含的诗情画意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感悟“百合花”“火车”“铅笔盒”等事物的象征意义。
了解作者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作家。当代作家王 安忆的母亲。1943年参加新四军,
1955 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 年3 月,在《延河》月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 的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 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短篇小说。茅盾还 评价说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