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鲜电商发展现状

国外生鲜电商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外生鲜电商发展迅猛,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以下是关于国外生鲜电商发展现状的一些观点和数据: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高品质食材的追求,生鲜电商市场在国外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数据,2019年全球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23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2700亿美元。
2. 主要市场竞争激烈:在国外生鲜电商市场,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通过其“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生鲜食品销售。
其他知名的生鲜电商平台还包括Instacart、FreshDirect和Walmart Grocery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升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来吸引和保留消费者。
3. 新兴商业模式的兴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的商业模式也在国外生鲜电商市场中崭露头角。
例如,订阅模式在生鲜电商中开始流行起来。
顾客可以选择定期定制的生鲜产品配送,以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
此外,农场直销模式和社区支持农业(CSA)也在一些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使消费者能够直接从农场购买新鲜农产品。
4. 配送和冷链物流的挑战:生鲜商品的特殊性要求更高的配送和冷链物流能力。
为了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生鲜电商平台需要良好的配送网络和冷链系统。
一些国外生鲜电商企业采取了自建物流系统的策略,以更好地掌控物流环节。
例如,Instacart就与各大超市合作,利用当地商店进行零售商品的拣选和配送。
总的来说,国外生鲜电商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并且不断出现创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鲜电商在国外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和保证食品质量方面。
只有克服这些挑战,生鲜电商企业才能在国外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
杭州大型外资超市的经营特点及启示

也变得更加激烈 使国内大型超市 的发展面 临着 巨大 的压力 我 国本±企业将面临着竞争 .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
杭州大型外资超市的现状及其发展 杭州作 为东部发达城 市 . 近几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
一 、
5 6
7
8
执州好兄 T'事f套 日 I I t 昂 鼍挹帆州舟叠一 抽
柏1 ‘ 簟 t尚】审 . I 圭毽苊梳州 审| . 托州疆仁 乐一】审音F W . I I l I  ̄ 卓期 誊 .套码 事1 4 4‘ l . 8 6 ,O82 ‘l . 2 o乱5 52 3a54 O● 冉, 2.“ _6 I.2 9 7 - ‘0I 6 1. S1 占蓐 1簟 ’ 囊 ‘ ‘ l1 7 O . ,3 ,5 ‘ 5 .O 1叭 .
每平方米的效益居 国内家乐福之首。借助 良好的发展环境 2 0 改进能得到消费者 的认 同 从而提高超市的销售额。 04 年 在杭的外资超市 普遍取得 了比较好的经营业绩。从 2 0 0 4年 1 {) 3 开展事件营销 。 杭州外资超市较 多采用事件营销方式 . 即
搴I幡越 审 『奎田 l 音 I
也t 阜
lO 3 SO l873 0 7.
22SS 2 . 6
1 "驰 0 I .I
一, l l3I -.“ 7 ●
_'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g .O 2¨ .
57 .8
● .l 13
保持近 1% 的年增长率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5 所以成为外资超 市的投 资热点。法 国的家乐福和欧尚 、德 国的麦德龙 、泰 国正大 集团的易初莲花 . 台湾顶新集团的乐购 、 台湾诚达集团的好又多
外资超市相对于本土超市在资金实力管理理念领导团队等方面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对杭州大型外资超市的经营特点及基本的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对本土超市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互联网经济时代外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启示

互联网经济时代外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启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生鲜电商也不例外。
国内外的生鲜电商在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本文将重点介绍外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以及对国内生鲜电商的经验启示。
一、美国生鲜电商1、发展历程美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9 年,当时全美出现了一批网络超市公司,例如WebVan、Peapod等。
然而由于当时互联网普及率不高,物流配送管理不成熟等多种原因,这些公司最终都破产或停业。
直到 2007 年,美国生鲜电商才又开始发展。
2010 年以后,Uber 启动了一项新的业务 Uber Fresh,通过其出租车网络服务,扩大了其定位为物流平台的角色,同时也为生鲜电商提供了新的机会。
2015 年,Amazon 宣布推出 Amazon Fresh 计划,进入生鲜电商市场。
2、经营模式(1)仓储与配送:美国生鲜电商主要采取经营实体店和在线商城的混合经营模式。
例如,Amazon Fresh 的配送需求非常高,所以 Amazon 投资了大量资金建立仓库和物流渠道,以确保高效的生鲜商品配送。
(2)价格策略:为了吸引消费者,美国生鲜电商常常会提供令人满意的价格优惠活动。
例如,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价格,开展“新客户优惠”等活动,以及使用促销码等手段提高销量。
(3)品牌营销:美国生鲜电商注重品牌建设,通过组织推广活动、营销战略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Amazon Fresh 联合当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商合作,推出有机美食,打造“精品良心”品牌形象,推行“一站式购齐”策略等。
3、启示(1)注重仓储与配送:保证商品库存充足的同时,也要注意物流渠道管理,以确保商品的及时配送和质量的保证。
(2)分析消费者需求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需求是推动消费者购买的基础,因此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零售商Costco的经营模式对我国零售业的启示

目录
01 一、Costco的经营模 式
02
二、Costco的供应链 管理
03
三、Costco的客户服 务
04
四、对我国零售业的 启示
05 参考内容
Costco是一家美国的零售巨头,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而 闻名于世。近年来,Costco的经营模式逐渐引起了全球零售业的,尤其是对于中 国零售业来说,Costco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经 营模式。本次演示将从Costco的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分 析,探讨其对我国零售业的启示。
其次,屈臣氏对于用户价值的重视值得我们学习。在“O+O”模式下,屈臣 氏通过更精准地触达用户、聚合用户、运营用户,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 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的选择和销售上,更贯穿于整个用户体 验过程中。通过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专业的健康美丽咨询、以及贴心的会员服 务等,屈臣氏成功地将用户价值转化为品牌价值,实现了与品牌商一起走出增长 新路径的目标。
2、仓储式
Costco采用仓储式的卖场布局,商品陈列简单明了,方便消费者寻找所需商 品。同时,Costco还通过减少商品种类和数量来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
3、自选式
Costco采用自选式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挑选商品, 提高了购物的自由度和便捷性。同时,这种购物方式还降低了商家的员工成本和 库存成本。
一、Costco的经营模式
Costco采用了一种会员制、仓储式、自选式的经营模式,通过降低商品价格、 提高会员服务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来吸引消费者。这种经营模式不仅提高了客户的 购物体验,还降低了商家的运营成本,使得Costco在零售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 力。
国外大型超市进入我国市场的现状和分析论文

国外大型超市进入我国市场的现状和分析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大型超市逐渐进入中国市场。
本论文旨在分析国外大型超市进入我国市场的现状,探讨其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动机和策略,并针对其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关键词:国外大型超市,中国市场,零售业,影响,挑战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开放的加快,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些国外大型超市以其丰富的品种、优质的服务和便利的购物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
然而,这种进入也给中国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因此,深入分析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影响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与动机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包括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潜力、快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对更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
同时,国外大型超市也希望通过进入中国市场实现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
3. 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主要包括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购物习惯、建立本地供应链以及开拓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
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4. 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国外大型超市的进入对中国零售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中国零售业的竞争和升级,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国外大型超市的进入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和习惯,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此外,它还对中国本土小型超市和传统零售商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5. 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零售业的市场环境和法规体系与国外存在差异,需要适应和遵守相关规定。
其次,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和竞争也需要处理好关系。
超市国内外发展现状

超市国内外发展现状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一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外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探讨超市的发展现状。
国内超市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的超市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首先,超市的数量快速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的超市数量已经超过10万家。
其次,超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超市品牌开始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连锁经营模式将超市的门店打造成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连锁品牌。
再次,超市的销售额逐年攀升。
超市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超市的销售额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最后,超市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提高,他们对超市的服务质量和购物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加强服务水平,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升级的需求。
国外超市的发展现状:在国外,超市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首先,超市的品牌化程度较高。
在发达国家,超市品牌化程度很高,一些超市品牌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
这些超市品牌通过连锁经营模式,将超市的门店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较为庞大的销售网络。
其次,超市的发展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相较于中国,一些发达国家的超市,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超市的发展模式和规模已经相对稳定。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超市的经营策略也更加多样化,不仅提供标准化的商品,还推出各种各样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最后,超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较高。
一些发达国家的超市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经营管理,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了超市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超市行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市场的竞争加剧,超市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超市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
国外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市及超 市 生 鲜 经营 发展 的现 状及 其 对传 统供 应链 的 影响 。 同时就 中国超 市 生鲜 经营发 展对 传 统供 应 验, 结合 中国基 本 国情 , 出帮助传 统批 发 商和 农 户及 时融入 超 市等 现代 采 购体 系的 有效 途径 。 提 不再 依赖传 统 批发市 场 .而是 建立 肉、牛奶 及奶 制 品的供应 链 有着深 产 品品质 标准 也使本 国农 产 品国际 自己的配送 中心 、签 订订 单农 户或 刻 的影 响 , 但对 于蔬 菜 和水果 部 门 。 竞争 力增强 , 口机会 增 多 。 出
链 目前 还没 有影响 的特 殊现 状进 行 原 因分析 。 最后 借鉴 国外经 市 占食 品零 售 份额 的 5 %一 0 , 0 6 % 接 渐繁荣 .超市大规模采购与传统供
近于美 国和法 国 7 % 8 %的水平 . 应 链 的矛 盾 在 发 展 中 国家 1显 突 0 0 3 超 市在 拉美 国家用 1 0年 的 时 间发 出。普 遍感觉 是传统农 产品批 发市
6 % 、 1 和 5 % ( ad n e 1, ( 2 5% 0 Re r o ta. 何军 等 .0 5 。 2 0 )
( )超 市 生鲜 经 营 发展 推 动 一
了传 统 生 鲜 农 产 品 供 应 链 的 演 变
2o ) 0 3 。到 2 o 0 2年 . 拉美 国家 中 . 超
展 到与美 国经历 5 的 同等水 平 。 场在 品质 、 0年 安全 、 运输等 方面不 能满
在 发达 国家 . 市业 态 已存 在 即使在 比较穷 的尼加拉 瓜 ( 人均 足现代 超市 的要求 。如果超市 仍然 超 年 0 近 百年 . 目前 已成 为生 鲜农 产 品零 收入约 为 4 0美元 )食 品零售 业 中 依靠 传统供应 链 .将 不能在保 证价 9 0年 的 5 %上升 格优 势 的基础 上保证 采购产 品的数 售 的 主导 业态 。从 市场 份额 看 , 美 超市 的比重也 由 1 9 国食 品 的 9 % . 1 生 鲜 食 品 的 为 2 0 0 3本 同时 . 超市新 的采购体 系 0 3年 的 1%一 0 ( a e i 量 和质量 。 5 2 % B l vc s h 5 % 0 0 7 %.英 国生 鲜果 蔬 的 4 %. e 1 2 o ) 8 t . 06 。 a. 法 国蔬菜 的 5 . 57 %和水 果 的 5 . 95 % 对小农 户生 产经 营的影 响正逐 渐显 2 0世纪 9 0年代 中后期 ,中 国 现。因此 ,了解 国外超 市生 鲜经 营
美国好事多(Costco)超市营销策略分析及启示

2014年第7期·总第241期【经贸管理】美国好事多(Costco)超市营销策略分析及启示陶 薇(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212003)[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业以来,超市这一现代流通模式得到了空前发展,但随着国际零售业巨头的加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连锁超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美国好事多(Costco)超市在经过三十多年的稳健发展后已成为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以及美国第一大连锁会员制仓储式超市,这对我国连锁经营超市有着良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通过对该超市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营销策略深入详细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我国本土连锁经营超市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准确定位是持续保持高利润率的重要保证;合理的会员制度是培养忠实消费者的有效手段;高品质、低价格是连锁经营超市成功的关键;完善的售后服务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锐利武器。
[关键词]美国;好事多(Costco);营销策略[中图分类号]F27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7-0110-03 [作者简介]陶薇(1976-),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市场营销。
一、美国好事多(Costco)超市简介好事多(Costco)超市是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以及美国第一大连锁会员制仓储式超市。
该超市起源于两家公司,1976年Sol和Robertprice花费2500万美元在圣地亚哥(SanDiego)成立了第一家面向商业购买者的全新会员店;1983年9月,好事多西雅图店开张。
随后,斯波坎店、华盛顿店、波特兰店、俄勒冈店等陆续开门营业;1992年,好事多的第100家店面开张;1993年,价格会员店和好事多公司合并成立价格好事多(PriceCostco);1999年,价格好事多(PriceCostco)改名为好事多仓储公司(CostcoWholesaleCorporation),很多时候简称为好事多(Costc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本文从世界农产品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出发,概述了国外超市及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传统供应链的影响。
同时就中国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对传统供应链目前还没有影响的特殊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最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基本国情,提出帮助传统批发商和农户及时融入超市等现代采购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国内外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现状在发达国家,超市业态已存在近百年,目前已成为生鲜农产品零售的主导业态。
从市场份额看,美国食品的90%,日本生鲜食品的50%-70%,英国生鲜果蔬的48%,法国蔬菜的55.7%和水果的59.5%都是经由超市销售给消费者(路建忠等,2006)。
20世纪90年代,超市生鲜经营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欧美的许多大超市由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以及本国市场竞争激烈,纷纷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首先从拉丁美洲较大和较富的国家开始,然后是东南亚和东亚国家,接下来是拉丁美洲比较穷的国家和东非国家,最后波及到了南亚国家。
这一现象导致发展中国家超市销售额占其全国食品零售总额比例飞速攀升,2001年,巴西超市食品销售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5%,智利、克罗地亚和波多黎各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了62%、51%和50%。
到2002年,拉美国家中,超市占食品零售份额的50%-60%,接近于美国和法国70%-80%的水平,超市在拉美国家用10年的时间发展到与美国经历50年的同等水平。
即使在比较穷的尼加拉瓜(年人均收入约为400美元)食品零售业中超市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5%上升为2003 年的15%-20%(Balsevichet al•,2006)。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超市农产品经营伴随经济迅速发展而诞生。
国内连锁店、超市特别是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的大型零售食品企业数量激增,超市开始意识到经营农产品的重要性,纷纷扩大农产品经销的面积和品种。
2003年全国超市销售总额为4 600亿元,其中约有1 250亿元的是水果、蔬菜、水产品和肉类在内的生鲜农产品(胡定寰,2004)。
通过超市销售给国内消费者的生鲜蔬菜、水果数量远远高于果蔬出口总量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食品的卫生、安全、服务等附加值越来越关注,在超市购买生鲜食品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何军等,2005)。
然而,随着新的零售方式的逐渐繁荣,超市大规模采购与传统供应链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日显突出。
普遍感觉是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品质、安全、运输等方面不能满足现代超市的要求。
如果超市仍然依靠传统供应链,将不能在保证价格优势的基础上保证采购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超市新的采购体系对小农户生产经营的影响正逐渐显现。
因此,了解国外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对传统批发商和农产的已有影响,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充分认识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对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未来可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二、国外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影响随着超市的迅猛发展,国外许多学者对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给传统供应链带来的影响有过研究。
拉丁美洲、亚洲及非洲等发展地区的研究表明,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对整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都产生了影响。
( 一)超市生鲜经营发展推动了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演变在超市新的采购体系中,超市不再依赖传统批发市场,而是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签订订单农户或寻求自己的专业批发商,制订自己的农产品采购标准。
超市采购体系中内部标准的设立和合同的使用给许多传统供应商带来了挑战,一些小的批发商和供应商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例如,在墨西哥,超市将其对生鲜果蔬私立的标准强加给传统批发商,超市私立标准不仅包括生鲜农产品的大小、色泽等感官指标;还要求产品冷链运输、连贯供应等等,传统市场中一般的小批发商和企业面对超市的过高要求,他们没有能力投资改善运输、加工等设施,最终很难满足超市的这些需求,结果超市现代化采购体系导致传统批发商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他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完全排除在超市现代化的采购体系之外(Schwentesius and Gomez,2002)。
(二)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影响因产品类别和地区差异而不同对智利的三种生鲜农产品——牛奶、蔬菜和牛肉的供应链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智利超市的迅速发展对红肉、牛奶及奶制品的供应链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对于蔬菜和水果部门,传统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者还没有遭遇直接的消极影响。
主要因为传统的市场体系更好地适应了大多数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依然是蔬菜和水果市场的主体。
然而,同样是蔬菜和水果部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波多黎各、墨西哥、阿根廷等)的经验却证实由于蔬菜和水果不易储藏运输,种植又以小规模农户为主,超市发展对蔬菜和水果部门的供应商要求更高。
不管是传统供应商还是小规模农户在超市现代化采购体系面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给农户生产带来了机遇。
2002年,Alvarado和Charmel对波多黎各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超市作为农产品零售终端,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消费者需求变化,有效避免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有益于降低农户生产的市场风险。
此外,超市私立标准的升级和部门的现代化给那些适应农产品销售渠道变迁的生产者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机会,更高的产品品质标准也使本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出口机会增多。
超市供应链的发展给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福利和稳定的收入。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马达加斯加,大约有1万多个农户为欧洲的超市生产蔬菜。
研究发现,参与超市供应链的合同农户比没有参与超市供应链的农户获得了更高的福利和稳定的收入(Minten et al,2005)。
Berdegué等学者对墨西哥的研究也进一步支持了这种观点,研究指出参加了现代市场渠道的农户每公顷收益显著高于传统市场渠道中的农户。
(四)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对相对较富裕的、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更加有利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及中东部欧洲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超市新的采购体系对小规模农户的生产形成了巨大冲击,基于交易成本考虑,超市尤其是跨国连锁超市在生鲜果蔬采购时更加愿意与生产规模较大、靠近城市的蔬菜水果种植户进行交易,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对相对较富裕的、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更加有利,而离城市相对较远的、贫困的小规模农户很可能被排除在生鲜果蔬现代零售市场的供应链之外。
通过对阿根廷超市发展研究表明,生产规模过小、缺乏投入资金、农民协会及组织发展等六个方面约束了小规模农户进入超市生鲜供应链。
阿根廷超市生鲜经营十多年来几乎与小规模农户没有任何关联,尽管个别例子表明小规模农产可以通过联合给超市供应农产品,但这种实践都不长久。
(五)超市采购新标准的制定给小规模生产者带来了挑战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很大的障碍,但是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国家,超市采购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对当地生产者的影响超出上述发达国家标准。
跨国连锁超市在采购农产品时习惯采用与其国内相同的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较高标准的满足通常需要在收购、运输等方面有较大的投资,这是大多数中小加工企业和农户所不能承受的,他们不能符合新要求甚至破产。
在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国家,大规模连锁超市和大型加工企业都各自制订了关于牛奶及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他们通过合同的形式强加给订单农户,农户在没有谈判地位的情况下不得不被动接受超市的内部标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许多大规模养殖的奶农不得不逐渐改变他们的生产和交易方式。
三、对中国的启示目前,中国城市农产品零售渠道变迁虽然还没有直接影响到传统供应链,但这也意味着中国现代农产品市场采购体系建设进程相当缓慢,千千万万小规模生产农户很难整体上从超市采购尤其是跨国连锁超市的全球采购中获得显著利益。
不能及时融入新市场意味着我们可能将失去部分国际农产品消费市场。
同时,随着国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卫生、服务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而现有农产品生产和购销体系很难满足这种要求,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一现状,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农户也将失去一部分国内高收入消费者市场。
因此,针对中国农业当前所处和未来将面临的国内消费市场和零售市场变迁,要使众多农户走向市场与全球迅速兴起的现代零售和加工企业相结合、实现“双赢”,正视中国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一)农户要及时融入现代采购体系,需要政府和有关金融机构的扶持中国农民户均耕地不足0.6hm2,且由于历史原因,农民合作组织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分散的农户特征导致谈判、交通运输等交易成本上升,超市、加工企业等现代渠道很难与农户进行直接交易。
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实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增强农户谈判能力。
同时,超市新采购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包装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农户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农户在生产中投入更多资金,这是大多数农户所不能承受的,他们因不能符合超市等现代采购体系的要求而被排除在超市等现代采购渠道之外。
因此,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应更好地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市场。
(二)帮助农户及时融入现代采购体系,提高农民素质是保证国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户能否加入超市供应链,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为34.1%,初中文化占52.22%,高中及以上文化占13.68%。
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不仅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诸多新生产技术的采用和对超市现代采购要求的认识,从而导致他们很难进入超市供应链。
因此,农户要及时融入超市等现代采购体系,国家在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加强农闲时对农户生产技术和农户食品安全意识的培训,积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三)超市等现代采购体系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