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电功率(2)汇总

合集下载

军校高考物理知识点

军校高考物理知识点

军校高考物理知识点物理是军校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

掌握物理知识点,不仅对于高考的考试成绩有着重要影响,还能够在日后的军事学习与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军校高考物理知识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备考。

1. 力学1.1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 动力学动量:物体的动量等于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表示为p=mv;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再乘以1/2,表示为E=1/2mv²;功与能量:功是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态等而具有的做功能力。

1.3 万有引力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引力势能:两个物体在距离改变过程中由于引力而具有的势能。

2. 电磁学2.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电荷分正负两种,相同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电荷之积成正比,与电荷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该电荷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

2.2 电流与电阻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表示为I=q/t;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成正比,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压和电阻成反比。

2.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由磁荷或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场,具有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3. 光学3.1 光的直线传播光线传播的特性: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

3.2 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当两束光叠加时,根据相位差不同,叠加会出现互相增强或抵消的现象;衍射:光通过障碍物的缝隙或遇到边缘时发生弯曲,产生波的弯曲现象。

3.3 光的颜色与光的三原色光的颜色:白光经过棱镜折射后会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可以通过调节三原色的光强来合成其他颜色。

物理电功率知识点

物理电功率知识点

物理电功率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功率(P)的定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单位是瓦特(W)。

2. 计算公式:P=W/t,其中W表示消耗的电能,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3.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P>P0,用电器容易烧坏;当U<U0时,P<P0,灯泡不太亮。

4. 测量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5. 单位换算: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6. 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空调约800W,微波炉约1000W,电炉约1000W,电热水器约1000W,吸尘器约800W,电吹风机约500W,电熨斗约500W,洗衣机约500W,电视机约200W,抽油烟机约140W,电冰箱约100W,电扇约100W,手电筒约0.5W,计算器约0.5mW。

以上是关于物理电功率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以及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同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不同状态下的功率变化。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军考大纲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其数学表达式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
过程式:
1.WG+WFn=∆Ek
2.E减=E增(Ek减=Ep增、Ep减=Ek增)
状态式:
1.Ek1+Ep1=Ek2+Ep2(某时刻,某位置)
2.1/2mv1^2+mgh1=1/2mv2^2+mgh2[这种形式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系统内的弹力或重力所做的功。

【即忽略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损失,所以机械能守恒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而且是系统内机械能守恒。

一般做题的时候好多是机械能不守恒的,但是可以用能量守恒,比如说把丢失的能量给
补回来,从功能关系式中的WF外=△E机可知:更广义的机械能守恒条件应是系统外的力所做的功为零。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做功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叫动量守恒定律。

(来源:张为臻博客)
当只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换时,机械能才守恒。

物理电功率知识点

物理电功率知识点

物理电功率知识点在物理学中,电功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家庭用电到工业生产,都离不开对电功率的理解和应用。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简单来说,如果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如果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

电功率的定义式为:$P = W / t$ ,其中$P$ 表示电功率,$W$ 表示电功,$t$ 表示时间。

电功$W$ 等于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时间$t$ 的单位是秒(s),电功率$P$ 的单位是瓦特(W),1 瓦特= 1 焦耳/秒。

假设一个灯泡在 10 秒钟内消耗了 100 焦耳的电能,那么它的电功率就是$P = 100 J / 10 s = 10 W$,这意味着这个灯泡每秒消耗 10焦耳的电能。

电功率还有一个常用的计算式:$P = UI$ ,其中$U$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I$ 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例如,一个电阻为 5 欧姆的用电器,两端电压为 10 伏特,通过它的电流就是$I = U / R = 10 V /5 Ω = 2 A$ ,那么它的电功率就是$P = UI = 10 V × 2 A = 20 W$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会遇到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

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例如,一个灯泡上标有“220V 40W”,“220V”就是它的额定电压,“40W”就是它的额定功率。

这表示在 220 伏特的电压下,这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 40 瓦特。

实际功率则是指用电器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可能不等于额定电压,所以实际功率也可能不等于额定功率。

如果一个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实际工作电压是 110 伏特,那么先求出灯泡的电阻$R = U_{额}^{2} / P_{额} =(220 V)^{2} / 100 W =484 Ω$ ,实际功率$P_{实} = U_{实}^{2} / R =(110 V)^{2} /484 Ω = 25 W$ 。

2017年士兵军考物理考点:电场(2)

2017年士兵军考物理考点:电场(2)

2017年士兵军考物理考点:电场(2)关键词:士兵考军校 士兵军考 张为臻 军考物理 电场8、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计算方法有:由公式W=qEcos θ计算(此公式只适合于匀强电场中),或由动能定理计算。

(2)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荷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3)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

9。

静电屏蔽:处于电场中的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其空腔部分的场强处处为零,即能把外电场遮住,使内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这就是静电屏蔽。

1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

2201122W qU mv mv ==-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以垂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

垂直于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0x V V =,0L V t =。

平行于场强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y V at =,212y at =,qE qU a m md== 侧移距离:2202qUL y mdV =。

(3)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说来: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不能忽略质量)。

张为臻博客。

②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中运动由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与重力都是恒力,因此可以用两种方法处理:①正交分解法;②等效“重力”法。

11、示波管的原理: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

如果在偏转电极XX ′上加扫描电压,同时加在偏转电极YY ′上所要研究的信号电压,其周期与扫描电压的周期相同,在荧光屏上就显示出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电动势(2)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电动势(2)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电动势(2)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电源的路端电压是指电源加在外电路两端的电压,是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正极经外电路移到负极所做的功。

对于确定的电源来说,电动势E和内电阻r都是一定的。

理想电动势源不具有任何内阻,放电与充电不会浪费任何电能。

理想电动势源给出的电动势与其路端电压相等。

电源充电在电源被充电时,电源内部的电流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内压降的方向与电动势的方向相反,电源的电动势是反电动势,这时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与内压降之和,即,电路端电压大于电动势。

电源放电在电源放电的情况下,当外电路中没有反电动势时,路端电压的变化规律服从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为电源的内电压,也叫内压降。

可得,即电流I的大小随外电阻R而变化。

电流I增大时,内压降Ir增大,路端电压U就减小;反之,电流I减小时,路端电压U就增大。

电源断开当电源的外电路断开时,R可看作无限大,I变为零,内压降Ir也变为零,这时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与静电场力平衡。

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与电势差区别电动势与电势差(电压)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电动势是表示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与电荷量的比值;而电势差则表示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某一点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与电荷量的比值。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虽然电动势与电势差(电压)有区别,但电动势和电势差一样都是标量。

对于给定的电源来说,不管外电阻是多少,电源的电动势总是不变的,而电源的路端电压则是随着外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表征外电路性质的物理量。

(来源:张为臻博客)。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热运动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热运动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热运动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军考大纲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热运动,是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原子等所进行的不规则运动。

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的试验是布朗运动。

(分子热运动并不是布朗运动)
分子热运动的典型现象是分子扩散。

布朗运动是通过花粉在水中的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表现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分子的热运动,而不是花粉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运动,只是间接证明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故不能把布朗运动叫做热运动,只能说布朗运动证实了分子的热运动。

(来源:张为臻博客)。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超导体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超导体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超导体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
超导体,又称为超导材料,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

在实验中,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10-25Ω,可以认为电阻为零。

超导体不仅具有零电阻的特性,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完全抗磁性。

导体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完全电导性、完全抗磁性、通量量子化。

完全导电性
完全电导性又称零电阻效应,指温度降低至某一温度以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完全抗磁性
完全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抗磁性”指在磁场强度低于临界值的情况下,磁力线无法穿过超导体,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的现象,“完全”指降低温度达到超导态、施加磁场两项操作的顺序可以颠倒。

完全抗磁性的原因是,超导体表面能够产生一个无损耗的抗磁超导电流,这一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了超导体内部的磁场。

通量量子化
通量量子化又称约瑟夫森效应,指当两层超导体之间的绝缘层薄至原子尺寸时,电子对可以穿过绝缘层产生隧道电流的现象,即在超导体(superconductor)—绝缘体(insulator)—超导体(superconductor)结构可以产生超导电流。

应用
超导体的应用可分为三类:强电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

强电应用即大电流应用,包括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弱电应用即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应用主要包括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来源:张为臻博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电功率(2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
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总=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2=U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 :各电阻之和 R 总=(R1*R2/(R1+R2 1/R=1/R1+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 总=W1+W2+......+Wx
分流原理 I1:I2=R2:R1=W1:W2=P1:P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 总=P1+P2或 U^2/R总
并联电路比例关系;
I1:I2=P1:P2=R2:R1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 总=P1+P2或 U^2/R
总电流的求法:I=P/U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W1:W2=R2:R1=I1:I2=P1:P2=Q1:Q2
电压相同时,越串联总功率越小,越并联总功率越大
推导:①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时,总功率为 P 总=U^2/R②当电路中有两电阻并联或串联时, 设电阻相等。

则两电路总功率分别为
并联时 P 总=U^2(R1+R2/R1*R2
串联时 P 总=U^2/R总(串联 R 总=各电阻阻值之和
③当电路中电压相同时,
因为 R1+R2(串联总电阻>R(单个电阻>R总(并联总电阻所以,P 并>P单个电阻>P串这时,还有另一个结论。

电压相同,串联时功率小的灯泡亮,并联时功率大的灯泡亮。

(来源:张为臻博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