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必修二 3.4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doc
《推荐》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必修二2.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修二 2.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 .吸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C .电能是经过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因此,属于二次能源。
D .断开旧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之差通常以热量的形式释放。
【答案】D2、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1=-Q 1 kJ ·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3=-Q 2kJ ·mol -1取体积比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0.4Q 1+0.15Q 2B .0.2Q 1+0.05Q 2C .0.2Q 1+0.15Q 2D .0.2Q 1+0.3Q 2【答案】C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192.9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B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C .根据①推知反应:CH 3OH(l)+H 2O(g)=CO 2(g)+3H 2(g)的△H> + 49.0kJ·mol -1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192.9kJ·mol -1【答案】C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 .由“C(石)→C(金);△H= +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在101KPa 时,1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 = 2H 2O(l);△H= -571.6kJ/molD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H= -(2×57.3)kJ/mol【答案】C5、已知700K 时,N 2+3H 2 2NH 3 ΔH=-Q kJ/mol ,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
《推荐》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必修二2.3化学反应的限度(2)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修二 2.3化学反应的限度(2)1、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B.2 min时,反应达最大限度,但化学反应仍在进行C.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D.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随反应进行X、Y的物质的量变小,Z的物质的量变大,所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反应结束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A错误;B、根据图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还在进行,不过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组成不变,故B正确;C、由图可知2min内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2mol,所以2min内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Z)==0.05mol/(L·min),故C正确;D、由图可知开始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9+0.7+0.2)mol=1.8mol,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达平衡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0.9倍,故D正确;故选:A.2、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 )A.CaCO3(s)=CaO(s)+CO2(g) △H>0 B.2CO(g)=2C(s)+O2(g) △H>0C.N2(g)+3H2(g)=2NH3(g) △H<0 D.2O3(g)=3O2(g) △H<0【答案】D3、在恒温条件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2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R(g)+3Q(g) +nY(g),反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减小15%,则反应中方程式的n值是()A.4 B.5 C.6 D.7【答案】A4、可逆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在密闭容器达到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每课一练3.4.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3.4 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练基础落实1.下列物质不是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是( )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纤维素2.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①葡萄糖和果糖②蔗糖和麦芽糖③淀粉和纤维素④乙酸和乙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洗涤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钠溶液B.热水C.食醋D.热NaOH溶液5.棉花和羊毛均具有的特点是( )A.遇浓HNO3均显黄色B.灼烧时有特殊气味C.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6.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混合物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诗中的丝属于( )A.烃类B.蛋白质C.淀粉D.纤维素练方法技巧——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互推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是( )A.葡萄糖B.麦芽糖C.蔗糖D.淀粉10.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下列试剂中的(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Cu(OH)2悬浊液④碘水⑤BaCl2溶液A.①⑤ B.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练综合拓展11.某学生称取9 g直链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水解的百分率,其程序如下:(1)填写各步所加试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2)只加A溶液而不加B溶液是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1:3.3.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第3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学考练]1.美国Science杂志曾经报道了“关于植物是怎样互相窃听从而发现附近是否有一个很饿的食草动物的”,提出了关于植物能释放出化学“云”(挥发性有机物)的假设。
下图就是一种化学“云”——茉莉酮酸酯的结构简式,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该物质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C.该物质可以看作是酯类化合物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比碱性条件水解程度大[解析]该物质的分子中因为含有碳碳双键,因而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从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酯基而不是羧基,故B错、C对;该物质的分子中因为含有酯基官能团,能发生水解反应,但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比酸性条件水解程度大,D项不正确。
[答案] C2.下列关于酯的水解叙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酯类,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B.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甘油C.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有一种相同产物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185OH[解析]该有机物属于酯类,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油脂在强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其产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B项不正确;油脂水解后的相同产物为甘油,C项正确;该有机物水解的原理表示为D项正确。
[答案] B3.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分馏B.先将大豆粉碎,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C.将大豆用热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然后再蒸发D.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挥发出来[解析]A项,油脂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故用水浸泡不会使油脂溶解,该项错误。
B项,利用油脂在有机物中的溶解性,并利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该项正确。
C项,大豆如果用热碱溶液处理,则含有的油脂会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蒸发出来的将不是油脂,该项错误。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92油脂(含解析)

油脂1、对化学反应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既属于置换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既属于复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2、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B.pH值为1的溶液:Cu2+、Na+、Mg2+、NO3﹣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K+、HCO3﹣、Br﹣、Ba2+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HCO3﹣、NO3﹣、Al3+【答案】B【解析】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A错误;B.pH值为1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HCO3﹣与酸、碱均反应,一定不能共存,故C错误;D.HCO3﹣、Al3+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B.3、亚硝酸(HN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2 B.N2O3 C.HNO3 D.NO2【答案】A4、下列粒子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Fe3+、Na+、NH4-、SCN-B.含有大量CIO-的溶液:H+、Mg2+、I-、SO42-C.c(H+)=l×10-2mol·L-1的溶液:C1CH2COOH、K+、Na+、C6H50-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SO42-、Na+、Cl-、Fe2+【答案】D【解析】5、X元素的阳离子X+ 和Y元素的阴离子Y - 都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原子序数比Y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大C.X的原子半径比Y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大【答案】C6、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V1:V2=1:4C.M点时生成的CO2为0mol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答案】A【解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首先,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a线表示AlO2﹣,由图可知AlO2﹣反应完毕,加入盐酸50mL,根据方程式可知n(AlO2﹣)=n(H+)=0.05mol×1mol/L=0.05mol;第二阶段,AlO2﹣反应完毕,发生反应CO32﹣+H+═HCO3﹣,b线表示CO32﹣,c线表示HCO3﹣,由图可知CO32﹣反应完毕,该阶段加入盐酸100mL﹣50mL=50mL,根据方程式可知n(CO32﹣)=n(H+)=0.05mol×1mol/L=0.05mol;第三阶段,CO32﹣反应完毕,发生反应HCO3﹣+H+═CO2↑+H2O,d线表示HCO3﹣,由图可知HCO3﹣反应完毕,该阶段加入盐酸150mL﹣100mL=50mL,根据方程式可知n(HCO3﹣)=n(H+)=0.05mol;第四阶段,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e线表示Al3+,由图可知Al(OH)3反应完毕,根据方程式可知n(H+)=3n[Al(OH)3]=3×0.05mol=0.15mol,该阶段加入盐酸体积为=0.15L=150mL;A.由上述第一、二阶段分析可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5mol:0.05mol=1:1,故A错误;B.原溶液中n(CO32﹣)=0.05mol,V1时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等于碳酸根离子为0.025ml,由反应CO32﹣+H+═HCO3﹣可知,需要盐酸为0.025mol,盐酸的体积为25mL,故V1=50mL+25mL=75mL,由上述分析可知,V2=150mL+150mL=300mL,故V1:V2=75mL:300mL=l:4,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M点时溶液中CO32﹣完全转化为HCO3﹣,没有CO2生成,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故D正确.故选:A.7、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E B.C、D、E、A、B C.B、A、D、C、E D.C、D、A、B、E【答案】C8、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推荐》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必修二2.3化学反应的速率(2)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修二 2.3化学反应的速率(2)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反应2min 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0.6mol/L,用Y2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Y2)= 0.1mol/(L?min),生成的c(Z) = 0.4 mol/L,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A.3X2+Y22X3Y B.2X2+Y22X2YC. X2+2 Y22XY2 D.X2+3Y22XY3【答案】A试题分析:△C(Y2)=v(Y2)×△t=0.1mol/(L?min)×2min=0.2mol/L,则X2.Y2.Z变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6:0.2:0.4=3:1:2,则化学方程式为:3X2+Y22Z,再根据质量守恒,可得3X2+Y22X3Y,故C项正确。
2、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 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生成l mol C的同时生成l mol D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答案】B试题分析:A.由于反应两边气体体积相等,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B.由于A是固体,反应两边气体的质量不相等,而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C.生成C与生成D都是正反应方向,所以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D.反应两边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不能判断平衡状态,错误。
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 4Y(g)+3Z (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答案】C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答案选C4、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2:3.3.3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第3课时糖类油脂蛋白质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糖类的组成、结构与性质1.(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糖类也称为碳水化合物,主要元素为碳、氢、氧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答案] C[解析]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糖类的化学组成大多可写为C n(H2O)m,俗称为碳水化合物,主要由C、H、O元素组成,B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不同,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其中单糖不能水解,低聚糖和多糖能够水解,D项正确。
2.(2018·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果糖的同系物B.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C.葡萄糖既可以和钠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D.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答案] B[解析]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果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OCH2OH,二者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葡萄糖在人体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B项正确;葡萄糖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和钠反应放出H2,但和NaOH不反应,C项错误;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与水不反应,D项错误。
3.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A.淀粉→蔗糖→葡萄糖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C.淀粉→麦芽糖→果糖D.淀粉→蔗糖→果糖[答案] B[解析]淀粉属于多糖,淀粉首先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故选B项。
题组二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4.“水过鸭背不留珠”指的是鸭子的羽毛不会被水浸湿,这与鸭子羽毛表面的某种有机物有关,该种有机物可能是()A.油脂B.葡萄糖C.蔗糖D.甘油[答案] A[解析]油脂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项正确;葡萄糖易溶于水,B项错误;蔗糖易溶于水,C项错误;甘油易溶于水,D项错误。
河南省罗山高中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修二 3.4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2)

河南省罗山高中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修二 3.4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2)1、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C.②→④→①→③→①D.③→④→①→②→①【答案】B【解析】淀粉先在硫酸作催化剂下加热水解,然后用氢氧化钠中和酸,再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检验其水解产物,因此选B。
2、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B.乙烯分子与苯分子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所含碳碳键相同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蔗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A错误;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B错误;C正确;蔗糖、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D错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通过乙烷的取代反应或乙烯的加成反应都可以制取纯净的氯乙烷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1 mol可与2mol NaOH反应【答案】B【解析】A.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只有氯乙烷,而乙烷与氯气发生反应不仅仅生成一氯乙烷,还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氯代产物,所以无法获得纯净的氯乙烷,故B 错误;C.淀粉、纤维素通式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都是混合物,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含有1个酯基与1个羧基,酯基与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正确,故选B.4、为证明无还原性的蔗糖水解后的生成物有还原性,可有如下实验步骤:①加入稀硫酸;②加入几滴CuSO4溶液;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烧碱溶液至碱性;⑥加入新制Cu(O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修二 3.4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柑橘属于碱性食品B.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D.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答案】D【解析】A、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柑橘水水果,属于碱性食品,故A正确;B、食醋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以细菌消毒,防止流感传染,故B正确;C、氯化钠可以使细菌细胞脱水,蛋白质发生变性,使细菌进而死亡,从而达到防腐效果,故C正确;D、棉、麻属于纤维素,含有C、H两种元素,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羊毛属于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还有其它物质生成;合成纤维是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出C、H元素外,还含有其它元素,如N元素等,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还有其它物质生成,故D错误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常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漂白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PM2.5微粒均具有丁达尔效应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D.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答案】C【解析】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是不用做食品的漂白,错误;B.PM2.5微粒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错误;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正确;D.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吸进汽缸的氮气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的,错误。
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基础知识。
植物油中含不饱和烃基,分子中有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发生变性,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4、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所需的试剂是()。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④碘水⑤BaCl2溶液A.①⑤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如果未发生水解,则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部分水解,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水变蓝;如果已完全水解,则遇碘水不显蓝色。
因此,选择碘水和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确定有无淀粉存在和有无葡萄糖生成,但检验水解产物前必须加碱来中和酸。
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C.③④⑤D.③⑤⑥【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加酶洗衣粉能使蛋白质水解,所以含有蛋白质的衣服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
毛织品和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6、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②浓硝酸;③硝酸银溶液;④碘水。
为了鉴别葡萄糖、淀粉、食盐、鸡蛋清四瓶无色溶液,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答案】D【解析】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遇到碘显蓝色;食盐溶液中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鸡蛋清溶液中含有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显黄色,故试剂顺序为①④③②。
7、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的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最初是由下村修在水母中发现的,它易与其他一些目的基因形成融合蛋白且不影响自身的目的基因产物的空间构象和功能,从而作为标记蛋白。
以下关于荧光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A.GFP不属于天然蛋白质B.该种蛋白质水解不能得到氨基酸C.遇甲醛可使其变性D.GFP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8、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注意抽象出化学概念,A项:“不锈钢是合金”,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
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
C项:花生油是植物是不饱和酯类。
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9、某致基因突变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电负性:C<N<OB、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4:2C、该分子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该分子的加聚产物为【答案】A10、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B.两位化学家因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奖,该物质是一种膜蛋白,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时,可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抗旱保水D.目前我国某些城市的汽油标准由“国III”提到“国IV”,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合物【答案】D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分馏石油得到的各馏分都是纯净物C.蛋白质水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转化成小分子的过程D.C4H10有2种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12、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B.用聚氯乙烯代替聚乙烯作食品包装袋,有利于节约成本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答案】D13、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答案】C14、2013年7月23日,央视记者分别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真功夫3家大型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有毒,可在其中加入硫酸铜使其变性后食用B.肉毒杆菌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C.大肠杆菌分子中不一定含羧基和氨基D.出血性大肠杆菌和油脂均为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合金的各成分金属高B.我国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降低成本C.红宝石、蓝宝石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宝石D.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D16、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1)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营养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是________,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
(2)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糖类并不都有甜味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4)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用一束光通过其溶液,都产生____________,若检验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答案】(1)淀粉脂肪(2)氨基酸(3)C(4)丁达尔效应碘水【解析】(1)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可与Cu(OH)2悬浊液反应;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4)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淀粉溶液遇碘变蓝。
17、人造奶油是以氢化的植物油、液体油和动物油为原料,按一定比例与乳化剂、色素、调味剂、强化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调和而成。
(1)脂肪和油都属于酯类物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脂肪常温下为________体,油常温下为________体;(2)将植物油进行氢化时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序号);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氧化反应D .水解反应(3)人造奶油在人体内经消化后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消化的实质从化学上看属于________反应。
【答案】(1)固 液 (2)A (3)水解(取代)【解析】由于植物油的不饱和度高,熔点低,流动性强,不容易保存,所以可以使植物油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以减少不饱和度,使植物油硬化;油脂水解可以生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人造奶油在人体内经消化的实质从化学上看属于水解(取代)反应。
18、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 2SO 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
测定水解的程度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①NaOH 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 2溶液A.①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C19、用淀粉为原料制取酒精,若有1 kg 含40%淀粉的植物果实,经过反应制得227 g 80%的酒精.淀粉的转化率为 .【答案】80%20、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约80 mL ,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为1.6×104 Pa ,心跳每分钟约70次.设人类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产生的热量最高可有80%(睡眠时)用来维持心脏的跳动,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g)(放出热量2804 kJ) 求:(1)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瓦?(2)由于心脏跳动每天需消耗多少克葡萄糖?(3)维持生命每天需消耗多少升氧气?【答案】(1)1.49 W (2)10.3 g (3)7.68 L21、某白色晶体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氢原子比碳原子多10个,该物质分子量为342,该物质易溶于水,水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加硫酸后水浴加热,再加银氨溶液有银析出,试推断该物质的分子式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