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下学期高二实验班周练(六).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应放出CO气体2C.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9mol H发生加成2反应D.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11.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下列转化,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B 和C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E均为有机物)A.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有机物A的结构有8种B.C和E一定为同系物C.1molB完全转化为D转移2mol电子D.D到E发生氧化反应12.现有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石墨电极和如图Z9-9所示电解槽。
用氯碱工业中的离子交换技术原理,可电解Na2SO4溶液生产NaOH和H2SO4溶液。
图Z9-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式为2H++2e-===H2↑B.从A口出来的是H2SO4溶液C.a是阳离子交换膜,允许H+通过D.Na2SO4溶液从E口加入13.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pH 2 4 6 6.5 8 13.514腐蚀快慢较快慢较快主要产物Fe2+Fe3O4Fe2O3Fe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pH<4时,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B.当pH>6时,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C.当pH>14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非选择题共4题(含选考题),共58分26.(16分)氯苯染料、医药工业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苯、苯胺、硝基酚等有机中间体,橡胶工业用于制造橡胶助剂。
其合成工艺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实验室模拟液相法(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图,在C三口烧):瓶中加入50.0mL苯(含催化剂FeCl3有关物质的性质:名称相对分子沸点/(℃) 密度质量/(g/mL) 苯78 78 0.88氯苯112.5 132.2 1.1邻二氯苯147 180.4 1.3 回答下列问题:(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写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中空导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 中制备氯苯,C的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①温度过高,反应得到二氯苯;②_____________,D出口的主要尾气成分有________.(3)提纯粗产品过程如下:氯水碱加入…系精①净化过程中加入NaCl晶体的目的是吸水干燥,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②为了确定所得产品为氯苯,而非二氯苯,可对产品进行分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A、质谱法B、红外光谱法C、滴定法(4)实验中最终得到产品14.7mL,产率为______________,产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苯气相氧氯化氢法制氯苯:空气、氯化氢气混合物温度210℃,进入氯化反应器,在迪肯型催化剂(CuCl2 FeCl3附在三氧化铝上)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7.(12分)在如图27所示均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甲池中为500 mL含某一溶质的蓝色溶液,乙池中为500 mL稀硫酸,闭合K1,断开K2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立即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质量增重1.6 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 kg 12C 含有约6.02×1023 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物质不全都是由原子构成,如氯化钠、二氧化碳等,A错误;B、0.012 kg 12C 是1mol,含有约6.02×1023 个碳原子,B正确;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C正确;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 正确。
答案选A。
考点:物质的量2.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甲苯B.丙烯C.氯乙烯D.乙醇【答案】C【解析】3.以下对元素的叙述,可肯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的元素B.原子电子层结构中次外层为8个电子的元素C.原子正化合价为+7的元素D.原子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为5个电子的元素【答案】D【解析】A项,如Mn对应HMnO4为酸。
B项:若最外层也为8的元素,如Ar元素。
C 项,如Mn元素。
4.下列溶液与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200mL0.5mol/LNaCl溶液B、100mL1mol/LNa2CO3溶液C、100mL0.5mol/LNa3PO4溶液D、1L1mol/LNaOH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2=1.0mol/L。
A、200mL0.5mol/LNaCl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错误;B、100mL1mol/LNa2CO3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2=2mol/L,错误;C、100mL0.5mol/LNa3P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3=1.5mol/L,错误;D、1L1mol/LNaOH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正确,答案选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分班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分班考试化学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Fe:56 Cu: 64I 卷部分(共计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15×3=45分)1、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 AB.1 mol Na2O2所含阴离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D.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33.6 LCl2与3.0g H2反应,生成的HCl分子数目为3N A 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合成氨气的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C.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 D.铝与盐酸反应3、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⑦HCl酸性比H2S强A.②⑤⑦ B.①②⑦ C.②④ D.①③⑤4、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 + OH- = CO32-+ H2O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4NH4+ +2H2OC.二氧化氮通入水中:3NO2 + H2O = 2H+ + 2NO3— + NOD.氯气通入水中的反应:Cl2+H2O= 2H++ Cl— + ClO—6、右图是一原电池的装置,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铜是负极 B.铜表面的反应为:2H++2e-=H2↑C.电流的方向是从铁经导线流向铜D.构成原电池后,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速率加快7、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 (6).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河南省郑州102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以下各结论,错误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NaCl溶液,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的H2SO4溶液,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1C.室温时,某物质在1 L水中最多能溶解0.09 g,此物质应属于“不溶物质”D.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这里氨气的体积,是指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答案】B【解析】注意体积效应。
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是由液态烷烃、烯烃和少量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40%的甲醇水溶液称成为福尔马林,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C.乙醇、乙烯、乙醛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油脂、淀粉水解都生成甘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组成的混合物,A错误;B、甲醛的水溶液是福尔马林,B错误;C、乙醇、乙烯、乙醛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D、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3.常温下,0.2 mol/L CH3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7,则下列有关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7 mol/LB.c(CH3COO-)+c(CH3COOH)-c(Na+)=0.05 mol/LC.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小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D.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H+)>c(OH-)【答案】B【解析】正确答案:B不正确,醋酸抑制水电离,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小于1×10-7 mol/L正确;不正确,溶液的pH<7,说明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不正确,c(CH3COO-)>c(Na+)>c(H+)>c(OH-)4.下列对物质的量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摩尔质量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粒子的数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能随意添加字或去字,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故错误;B、物质的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正确;C、摩尔质量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所占的质量,因此两者不一样,故错误;D、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静校6.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化学静校训练(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②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③用乙醇与3mol/L的H2SO4混合共热到170℃制取乙烯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Fe粉制溴苯⑤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制乙炔A.①④ B.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3.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A.2种B.3种C.4种 D.5种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5.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 B.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C.能使溴水褪色,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都处在同一直线上6.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饱和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A.4、3、7 B.4、3、6 C.2、5、4 D.4、6、4 7.在催化剂作用下,200 mL的某烷烃和某炔烃的混合气体与H2加成,最多需要100 mL氢气(同温、同压),则混合气体中烷烃与炔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1∶3 D.3∶1二、非选择题8.(16分每题4分)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1) 结构D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在结构A的每两个碳原子之间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 ____.(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能证明该芳香烃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____ ____.a.它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它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分子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4)C的一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苯乙烯是生产某塑料的单体,写出合成该塑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暑期化学作业6.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中,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A.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防止离子运动B.硫酸、硝酸、合成氨均使用了催化剂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i的还原性比铁稍弱,可采用金属铝作还原剂的热还原法。
B.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时,满足C(Na+)=C(ClO-) +C(HClO) C.在某溶液中加入K3Fe(CN)6若产生蓝色沉淀即可证明Fe3+的存在D.在相同温度下,向1 mL 0.2 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可证明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5.煤化工生产中常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
已知:CO(g)+H2O(g)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400 500 830 1000平衡常数K 10 9 1 0.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830℃,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B.在500℃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C.恒温、恒容条件下,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能确定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D.上述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6.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a、b、c、d点溶液中Kw相等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7.向含Al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1mol/L Ba(OH)2溶液至过量,加人Ba(OH)2溶液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a2++2Al3++8OH—+3SO42—=3BaSO4↓+2AlO2—+4H2OB.向D点溶液中通人C02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C.原混合液中c[Al2(SO4)3]:c(AlCl3)=1:2D .图中C 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AlO 2—二、非选择题(共58分)8.(14分)(Ⅰ)近年来我国对碳纳米管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突破,即用电弧合成法来制碳纳米管,但往往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需用氧化法来提纯这些颗粒,化学方程式为: C + K 2Cr 2O 7+ H 2SO 4(稀)――→△ CO 2↑+ K 2SO 4+ Cr 2(SO 4)3+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反应若生成11 g CO 2,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期期.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镇林业局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1.2005年,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七项重大成果,13C、15N应用于考古研究名列第七。
下列对13C、15N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3C与15N互为同位素B.13C、15N原子中质子数不等,中子数相等C.13C与15N的质量比约为13:15D.13C与12C、14N与15N的化学性质不同,因而才有可用于考古研究的特殊用途【答案】C【解析】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根据同位素的定义是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互称为同位素的原子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利用关系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来计算原子的中子数,利用元素原子的质量之比即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值来解题.解答:解:A.同位素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即核内质子数相同,故A中两种元素质子数不同不为同位素,故A错误;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13C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15N中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故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不同,故B错误;C.原子的质量之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的质量数之比,故13C与15N的质量比约为13:15,故C正确;D.某种元素的同位素都属于一种元素,故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同位素的概念,原子质量数的计算,原子质量比值的计算等知识点2.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并回收四氯化碳,所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分液【答案】B【解析】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 二溴丙烷D.油脂皂化;蛋白质水解制氨基酸【答案】D【解析】4.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说法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能量升高,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故B说法正确;C、由于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故C说法错误;D、催化剂可使反应需要的能量减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说法正确;故选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下学期周练4.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4化学(14-23班)命题:龚丽珍审题:陈响生2016.3.2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3分×16=48分)1.将转变为的方法为(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2.以下实验操作简便、科学且成功的是( )A.将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注入浓硫酸中制备乙酸乙酯B.将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变黑后,插入乙醇溶液中铜丝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C.往试管中注入2mLCuSO4溶液,再滴几滴NaOH溶液后,加入乙醛溶液即有红色沉淀产生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检验是否水解3.有下列物:①乙醇、②苯酚、③乙醛、④丙烯酸(CH2=CHCOOH)、⑤乙酸乙酯其中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NaHCO3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①③B.②⑤C.④D.③④4.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A.B.C.CH3﹣CH═CH﹣CHO D.5、能鉴别碘化钾溶液、苯酚溶液、乙酸、苯和己烯五种液体的试剂为( )A.Na2CO3溶液B.溴水C.新制Cu(OH)2D.福尔马林6.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则分子式为C4H8O2且为酯的同分异构体共()A.2种 B.3种C.4种D.5种7.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为()A.3:2:1 B.2:6:3 C.3:1:2 D.2:1:38.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A.乙醇的分子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量大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没有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的程度大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9.某小分子抗癌药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5mol NaOH反应B.1mol该有机物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 Br2C.该有机物容易发生加成、取代、中和、消去等反应D.该有机物遇FeCl3溶液不变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0.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溴水、分液)B.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C.乙醇中的水(新制CaO,蒸馏)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11.结构为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四种物质:,生成这四种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依次为()A.取代、消去、酯化、加成B.取代、消去、加聚、取代C.酯化、取代、缩聚、取代D.酯化、消去、缩聚、取代12.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2.00%B.22.65%C.19.56%D.2.14%13.由乙醇制乙二酸乙二酯最简单的正确流程途径顺序是()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还原反应⑤消去反应⑥酯化反应⑦水解反应.A.①②③⑤⑦B.⑤②①③④C.⑤②⑦③⑥D.①②⑤③⑥14.下列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①甲醛②甲酸③甲酸甲酯④甲酸钠A.只有①B.只有①和②C 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15.对于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1 mol该有机物能与2mo1的NaOH反应B.该物质可使溴水褪色C.该物质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D.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16.若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则会出现的结果是()A、18O 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B、18O 只存在于水中C、18O 只存在于乙醇和水中D、18O 只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二、填空题(52分)17.(18分) 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醇与氧化铜加热.(2)制备TNT原理.(3)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4)2﹣氯丙烷与KOH的乙醇溶液共热.(5)乙炔制备乙烯.(6)甲苯与液溴在铁粉作用下生成一溴代物.18.(共21分)可用来制备抗凝血药, 通过下列路线合成:(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新建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化学实验班周练(六)考查内容:羧酸与酯、有机合成与推断命题人:王峰考试时间:2014.4.8 审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1.“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 的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以下反应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2. 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则烃A应是()A.1-丁烯B.1,3-丁二烯C.乙炔D.乙烯3.1 2 3 4 5C2H4C2H6C2H6O C2H4O2C 3H66 7 8 9 10C3H8C3H8O C3H6O2C4H8C4H10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4.某种橡胶的分解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对这种碳氢化合物作如下实验:①若取一定量完全燃烧,使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0.72g,再通过石灰水,石灰水增重2.2g。
②经测定,该碳氢化合物(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4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0.1mol能和32g溴起加成反应。
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碳氢化合物为2-甲基-1,3-戊二烯B.该碳氢化合物与溴单质1:1加成时可以生成3种不同的产物C.该碳氢化合物与溴单质1:1加成时可以生成2种不同的产物D.该碳氢化合物与足量氢气加成时可以生成正戊烷5.某有机物X(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中,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肉为多,经测试,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①1mol 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 H2②X与醇(ROH)或羧酸(RCOOH)在浓H2SO4和加热条件下均可反应生成有香味的产物③X在一定条件下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对X的结构的判断正确的是:()A.X分子中肯定有碳碳双键B. X分子中可能有三个羟基和一个-COOR官能团C. X分子中可能有三个羧基D. X分子中可能有一个羟基和二个羧基6.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④与氯气加成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⑥与新制的Cu(OH)2共热后,再酸化A.①③④②⑥B.①③④②⑤C.②④①⑤⑥D.②④①⑥⑤7.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A.2种B.4种C.6种D.8种8.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下图。
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有多种B.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C.1 mol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9.已知酸性:> H2CO3 > > H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3溶液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10.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
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KMnO 4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Na 2CO 3、NaOH 溶液反应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2种,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3种11.A 、B 、C 、D 、E 、F 、G 、H 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⑴ D的化学名称是 。
⑵ D 在一定条件下与O 2反应生成H ,H 可发生银镜反应。
H 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B 的分子式是,A 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⑷ 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 ②与B 有相同官能团 ③不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⑸ G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 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
烯烃复分解是指在催化条件下实现C=C 双键断裂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
如图表示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两个新的烯烃分子:2—丁烯和乙烯。
现以丙烯为原料,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I 和G ,I 和G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多种化工产品,如环酯J ;(1)G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中C 与HCl 气体在一定条件只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和⑤不能调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 (4)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RCH 2CHO +R'CH 2CHO①RCH 2CH CHCHO OH R'△②RCH 2CH CCHOR'物质B 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下图(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变关系回答问题:(1)A 、B 的结构简式为: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G 、D 反应生成H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一定条件下,能够与1mol F 发生反应的H 2的最大用量是:_______。
(4)G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金属反应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有名的Diels —Alder 反应的一个实例:请认真分析上述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以某链烃A 为起始原料合成化合物G 的路径如下(图中Mr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指出反应类型:B→C___________,F→G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建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化学实验班周练(六)答题卷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答案题号 6 7 8 9 10答案11.⑴ 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建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化学实验班周练(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B5、D6、C7、B8、B9、D 10、B11.⑴乙醇 ⑵CH 3CHO + 2 Ag(NH 3)2OH ————→ΔCH 3COONH 4 + 2Ag ↓+ 3NH 3 + H 2O⑶ C 9H 10O 3, ,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⑷ 3 (写其中一个)⑸或12. ⑴HOOCCH=CHCOOH⑵⑶ 保护A 分子中C =C 不被氧化 ;CH 2CHCOOH COOHCl(4) BrCH 2CH 2Br +2 H 2O ————→NaOHΔHOCH 2CH 2OH +2 HBr 或 BrCH 2CH 2Br+2NaOH ————→ΔHOCH 2CH 2OH+2NaBr13.略14.(1)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2) CH 2=CH-CH=CH 2(3) B →C:BrCH 2-CH=CH-CH 2Br + 2NaOH ————→ΔHOCH 2-CH=CH-CH 2OH + 2NaBr D →E:HOOC-CH=CH-COOH+2C 2H 5OH浓硫酸ΔC 2H 5OOC-CH=CH-COOC 2H 5+2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