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及开题报告范本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模板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陈玲专业班级:通信0704指导教师:刘泉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论文)题目:表面肌电信号动作识别方法研究设计(论文)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和模式分类方法。
对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小波特征、参数模型等常用的肌电信号特征识别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肌电信号特征提取的一种新方法,即基于小波系数绝对值最大值和奇数位置上的AR模型参数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并且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向量的分类。
最后针对握拳,张手,上切,下切,上翻,下翻六种动作进行验证。
并设计一个图形用户(GUI)界面来对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到模式识别的整个过程进行仿真实验。
最后对肌电信号的消噪进行研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5篇以上(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
2. 完成开题报告。
3. 研究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的方法,在MATLAB中编程实现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特征提取的算法。
使用已有的肌电信号数据完成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并进行动作分类的验证。
4. 完成不少于15000字的论文的撰写并完成答辩的相关工作。
5. 在设计中完成不少于3张1~2#图纸的描绘。
6. 完成毕业设计周志。
7. 完成不低于5000汉字(20000英文印刷符)的教师指定的相关文献的英译汉翻译。
必读参考资料:[1] J. Kilby, H. Gholam Hosseini.Extracting Effective Features of SEMG Using ContinuousWavelet Transform.Proceedings of the 28th IEEE EMBS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2] P. Ravier, O. Buttelli, R. Jennane,P. Couratier. An EMG fractal indicator having differentsensitivities to changes in force and muscle fatigue during voluntary static musclecontractions.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2005,15(2),210-221.[3] 罗志增,杨广映.表面肌电信号的AR参数模型分析方法,传感技术学报, 2003,16(004),384-387.[4] 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0-9.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范本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完成英文译文。
注2:参考文献书写格式(1)书籍和专著:编著者. 译者. 书名[M](文集用[C]).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论文:作者. 论文篇名[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作者. 论文篇名,××单位博(硕)论文,年.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三、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1]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2] Stefan Krauter.太阳能发电-光伏能源系统[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3] 黄汉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4] 缪仁杰,李淑兰.太阳能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应用能源技术,2007,5:28~33[5] 蔡宣三.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力电子.2007(2):3~6[6] Youngseok, JungJunghun, So,Gwonjong Y un et al. Improved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IP&O)of MPPT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 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Thirty-first IEEE,2005:1788-1791[7] Xiao Weidong, William G, Dunford.A. Modified Adaptive Hill Climbing MPPT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IEEE 35th Annual V olume,2004,3:1957-1963[8] Chen Yang, Keyue Ma Smedley.A cost-effective single-stage inverter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4,19(5):1289-1294[9] SE -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in Current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On-grid PV Systems 1.1.10.pdf[10] SE -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On-grid PV Systems in the US 1.2.10.pdf[11] 王小雪.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08[12]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四、方案(设计方案、或研究方案、研制方案)论证:对于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方法,采用干扰观测法:干扰观测法的实质,是由采样电压、电流值得到光伏输出功率的变化。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5篇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5篇范文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适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1.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托付的课题;其他来源。
3.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表格内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题目来源值20磅.本论题是在阅读和积存了大量纳兰词及其资料的根底上初步形成的。
在指导老师悉心引导下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其中,黄天骥的《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等著作对本论题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叶嘉莹的《论纳兰性德?从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三个阶段谈起》、张龙的《纳兰性德词学思想综述》等期刊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经与指导教师讨论并确认了该论题的价值,最终形成了本文的论题。
主要研究内容本论题旨在由纳兰的词学观念着手,展开对纳兰词的“以情胜”的审美特征的探讨,主要内容及思路如下:(一)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简述(二)重点阐述其在词学观指导下的词学创作,及“以情胜”的审美特征。
(三)结合当时词学界的创作水平及评论阐释“以情胜”这一重要创作观念的形成过程及重要意义。
开题依据(包括前人的工作、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目前,学界虽然关于纳兰性德的专门性、综合性的专著甚少,但近一、二十年以来,关于纳兰的.期刊论文大量涌现并取得了令人十分可喜的成就,而且对纳兰性德的研究仍有升温之趋势。
叶嘉莹的《论纳兰性德?从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三个阶段谈起》结合自身,阐释了自己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心境下品读纳兰词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受与评价,其中也简要地从其生平、家世、心理的方面着手,分析了纳兰性德的词风形成的几个因素,认为这是一种“父子、君臣、家人、仕宦中的难言之恩怨”。
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及开题报告范本

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理科使用)题目:学院:法学院系:法学专业:法学班级:学号:姓名:起讫日期:2006.1.5--2006.6.5指导教师:章亮明职称:系分管主任:审核日期:说明1.毕业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进度表由学生填写,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论文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论文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内容毕业论文的要求:1.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2.学会查找有关的专业文献(10篇以上),其中至少一篇英文文献(译文2000以上);3.毕业论文需符合要求,即有题名、目录、摘要、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4.中文摘要要在300汉字左右,并有相应的外文摘要250字左右;5.论文的总字数在12000字以上(不包括摘要和谢辞在内);6.观点明确,逻辑结构合理,证据充分,论证严谨,语言通顺,文字流畅。
毕业论文内容:本文应从物权变动的基本理论入手,论述物权变动模式的意义,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担保法》等现行法律,以及结合《中国物权法草案》,比较国内外有关物权变动模式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分析我国现行的物权变动模式的缺陷,初步探讨我国物权变动的选择,论述我国物权法中应当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研究方案、目标研究方案:根据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兴趣,选定“物权变动模式”这个大的课题,在粗略地阅读部分相关资料,并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后,大概地确定论文的提纲,并且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包括书面文章的阅读及网络材料的检索和阅读,以专著为主,再结合自己的思想,拾取其精华,写成论文。
本研究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站在当前理论研究与立法选择的前沿。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1论文(设计)题目:小学语文教改:课文范例与写作指导相结合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及基本工作思路一、主要内容:1、论文题目:小学语文教改:课文范例与写作指导相结合。
2、论文主要观点:小学作文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
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认为作文“难”,存在着“怕”作文、“厌”作文的现象。
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我们觉得学生怕写习作除了是生活中不善于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外,不善于灵活运用文本中积累的语言也是造成他们怕习作的重要原因。
面对学生怕写习作的心理,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面对新形势下的课改。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结合小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中的课文为范文,抓住课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从范文中学习相应的作文知识和技巧,并同时进行仿写训练,主要从课文的精彩片段、结构特点、语言特色三个方面进行仿写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可行性研究:1、研究现状:长期以来,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小学生只有13%的学生爱写作文,21%的学生有点喜欢作文,24%的学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36%的学生怕写作文,6%的学生讨厌作文。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习作实在是“万事开头难”:一难是没内容可写,二难是不知从什么地方起笔,三难是语言干涩不具体,于是“怕”和“厌”的心情油然而生。
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我们觉得学生怕写习作除了是生活中不善于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外,不善于灵活运用文本中积累的语言也是造成他们怕习作的重要原因。
经研究分析,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不论哪个版本、哪个年级的单元写作训练都和本单元的课文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单元课文内容关系紧密。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精彩片段、典型范例,十分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5篇)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大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意义,阐述教师的个人特长对学生存在的影响,增强教师提高个人特长素质的意识。
让家长了解到个人特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性格塑造有正面影响,打破家长只重视孩子考试成绩的旧观念,让学生更健康的学习、成长。
意义:在教师个人特长的熏陶下,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表现欲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特长学习过程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交际能力。
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融入到校园之外的生活圈,体验生活,开拓学生的眼界,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促使学生的身心更健全的成长,充分实现教师有价值的“教”和学生有价值的“学”。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状:目前,国内外开设了许多特长培训班,但这些班级几乎都是一些在校外开办的私立班级,没有把特长学习和学校里的书面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无法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里有特长的教师很少,而且具有的特长比较单一,或者大多数有特长的教师只注重按时授予关于特长的基础知识,不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来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一些学生对特长所具有的天赋被抹杀,或者一些学生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盲目地把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去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特长的兴趣激发和培养不能与学校课本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忽视了教师的个人特长对学生的影响,一个身心健康、活泼的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接纳和理解教师授予的课本知识,促进其发展,而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不够全面,不够成熟。
发展趋势:当今社会,各类特长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对沿海城市较落后的小城市,并且得到逐步的完善,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将会从生活中影响到家长只注重孩子分数的看法,从而又进一步推动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例(5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例(5篇)第一篇:毕业论文任务书范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学生姓名:学号:二、题目: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问题研究三、专题题目(如无专题,则不填):四、题目来源:真实□、自拟√(二选一)五、结业方式:设计□、论文√(二选一)六、主要内容:(1)研究背景、目的及文献综述;(2)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现状;(3)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问题研究;(4)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七、主要(技术)要求:要求根据论文选题,在查阅与论文相关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现状,研究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八、日程安排:第1周2月23日至3月13日资料搜集、阅读文献、确定选题、确认任务书;第2-5周3月3日至3月27日开题报告初稿及修改定稿、打印装订;第6-15周3月31日至6月6日调查、数据处理,并完成论文初稿、定稿;第16周6月9至6月13日装订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第17周6月14至6月17日论文答辩。
九、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 韦忠池.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纺织行业贸易的影响分析.农业发展与金融.2008(5)[2] 龚进礼.2007年我国纺织行业贸易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7(7)[3] 文竹.技术进步对浙江省纺织业产出的贡献.经济论坛.2008(24)[4] Anna Comino.A Dragon in Cheap Clothing: What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EU–China Textile Dispute?.European Law Journal, Vol.13, No.6, November 2007, pp.I毕业设818–838.计(论文)任务书[5] China Exporters Keep Adapting.Find More Like ThisSource:Home T extiles Today;ol.28 Issue 16, p4-4, 2/3p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系(所)负责人章:II 年月年月年月日日日 6/25/2007, V第二篇:毕业论文任务书附表一: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中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模型研究英文:Research on Undergraduate Human ResourceCompetency Model系别法政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姓名钱秀英学号2011 年 3 月 28 日至 2011 年 6 月 26 日共 13 周 0721102011 1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一、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1.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介绍;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内涵与要素的概念的界定;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现状与问题;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模型与应用。
2023最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精选3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精选3篇】毕业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完成的一门作业,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
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毕业设计任务书篇一20xx年对地产公司来说是繁忙的一年,对于自己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在地产公司总经理、行政副总和技术副总的正确领导下,针对年初制定的有关工作任务、项目计划基本圆满完成。
在这一年里作为公司一名电气专业工程师,为保证项目移交业主、验收供电;以及主体施工阶段临电协调,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及封顶后精装电气图纸组织审图、施工;后来,调岗到技术部,同时兼任研发部、项目部;对地块考察,完善设计任务书,并完善设计任务书及初版图纸审核;对工期紧、任务重的进行紧密的技术支持,对临电安全、预埋管进行重点抽查。
在20xx年中也是工作压力较大的一年,但在地产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部门团队的良好配合下,基本完成了本年度专业目标,最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现对本人20xx年的实际工作进行如下总结和自我剖析。
如有不到之处,请领导同事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一、移交业主、验收送电。
二、主体施工管理。
三、技术部重点工作。
一期地下室分隔,招投标电气图纸需十天内出图。
十天内,完成五栋楼地下一二层的储藏室分隔电气配电图纸,对自己又是一次挑战,找出以前样本作为参考,在不影响其他工作开展的情况下经过十天的努力,终于把图纸拿下。
通过设计发现,自己今后需加强设备选型的学习、研究,提高画图能力。
安防监控方案、楼体亮化方案招标与开标。
安防监控方案原图设计有很多监控摄像头,但是造价相对也很高,所以应考虑技术经济指标,提前编写好方案,等董事长审批后再进行招投标。
楼体亮化方案也反映出此类问题,也反映了自己在方案审批流程上存在许多问题,各种文件需和领导及时沟通、及时审批;开标前进行投标文件答疑,详细解答投标方提出的一些技术质量要求等,避免开标会上仍然谈论许多技术、施工方案的问题,而影响开标会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理科使用)题目:学院:法学院系:法学专业:法学班级:学号:姓名:起讫日期:2006.1.5--2006.6.5指导教师:章亮明职称:系分管主任:审核日期:说明1.毕业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进度表由学生填写,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论文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论文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内容毕业论文的要求:1.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2.学会查找有关的专业文献(10篇以上),其中至少一篇英文文献(译文2000以上);3.毕业论文需符合要求,即有题名、目录、摘要、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4.中文摘要要在300汉字左右,并有相应的外文摘要250字左右;5.论文的总字数在12000字以上(不包括摘要和谢辞在内);6.观点明确,逻辑结构合理,证据充分,论证严谨,语言通顺,文字流畅。
毕业论文内容:本文应从物权变动的基本理论入手,论述物权变动模式的意义,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担保法》等现行法律,以及结合《中国物权法草案》,比较国内外有关物权变动模式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分析我国现行的物权变动模式的缺陷,初步探讨我国物权变动的选择,论述我国物权法中应当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研究方案、目标研究方案:根据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兴趣,选定“物权变动模式”这个大的课题,在粗略地阅读部分相关资料,并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后,大概地确定论文的提纲,并且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包括书面文章的阅读及网络材料的检索和阅读,以专著为主,再结合自己的思想,拾取其精华,写成论文。
本研究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站在当前理论研究与立法选择的前沿。
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语义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进行论证,研究课题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充分做到学以致用。
研究目标:通过对“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及物权行为理论的存在与否”这一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将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并加于思考,不仅是对大学学习的总结,也为将来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阅读书目清单1.尹田. 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王利明. 物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王轶. 物权变动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 高富平. 物权法原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590.4.谢怀轼等人译.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M]. 德国: 法律出版社, 2003.5.王泽鉴. 民法总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6.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7.史尚宽. 物权法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8.郭明瑞. 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王家福.合同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四、毕业论文进度计划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讫日期备注选题并和老师见面,讨论论题2006.1.5~1.191.填写开题报告2006.2.14~2.282.查阅资料,撰写提纲2006.3.1~3.143.撰写初稿2006.3.15~5.14.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二稿2006.5.1~5.145.对二稿进行修改,完成三稿2006.5.15~5.296定稿,完成后记,装订成册2006.5.29~6.57五、主要参考资料1.陈卫佐译著. 德国民法典[M]. 法律出版社, 2004.2.法国民法典[M] 商务印书馆, 1982.3.海老原明夫. 19世纪德国普通法学的物权转移理论[J]. 日本: 载法学协会杂志106卷1号. 4.谢怀轼等人译.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M]. 德国: 法律出版社, 2003.5.尹田. 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6.孙宪忠. 德国当代物权法[m]. 法律出版社, 2003.7.王利明. 物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8.郭明瑞. 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王家福.合同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10.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11.王泽鉴. 民法总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2.史尚宽. 物权法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13.姚瑞光. 民法物权论[m] 台湾: 1989.14.王轶. 物权变动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 高富平. 物权法原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590.15.佟柔.中国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16.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J].中国法学,1999(6).六、毕业论文进度表(本表每两周由学生填写一次,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第一、二周(1月 5 日至1月19 日)学生主要工作:选题并和老师见面,讨论论题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抓紧时间收集、资料整理,通过对资料的阅读,选出与论文相关度较大的资料和数据作为论文的依据,并选出一篇外文参考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006 年1 月8 日第三、四周(2月14日至2月28日)学生主要工作:搜集资料。
紧紧围绕课题,明确查阅要求,利用网络在南昌大学图书馆资料数据库中查找资料,从而获取原始文献,并进行阅读分析。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注意收集前沿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06 年2 月27 日第五、六周(3月1日至3月14日)学生主要工作:开题论证。
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及初步掌握的资料,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论文实施计划,论证其完成该选题的可行性,完成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完成论文大纲,要做到结构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2006 年3 月14 日第七、八周(3月15日至3 月29日)学生主要工作:阅读分析资料,开始撰写初稿。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按照学术论文的技术规范写论文的初稿,遇到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
2006 年 3 月28 日第九、十周(4月1日至4月14日)学生主要工作:补充查阅资料,继续撰写初稿。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注意对物权行为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各国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
2006 年 4 月14 日第十一、十二周(4月15日至4月29日)学生主要工作:对初稿的修改完成后送指导老师,按照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成论文的二稿。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论文中注意把握我国物权法草案对物权变动模式的态度。
2006 年4 月30 日第十三、十四周( 5月1 日至5月14日) 学生主要工作:对二稿的修改完成后送指导老师,按照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成论文的三稿。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注意确立自己对物权变动模式的观点,并充分论证其合理性。
2006年5 月14 日第十五、十六周(5 月15日至5月29日)学生主要工作:对三稿修改完成后送指导老师,按照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内容上基本合格,注意细节问题和语言文字表述的通顺情况,做全面的文字润色。
2006年5 月29 日第十七、十八周(5月30 日6 月5 日)学生主要工作:定稿。
按教务处要求格式排版,打印并装订成册。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注意按教务处要求的格式排版、打印,校对错别字。
2006 年6 月2 日七、其他(学生提交)1开题报告1份2外文资料译文1份(2000字以上,并附资料原文)3论文1份(理科8000字以上,文科12000字以上)指导教师:学科负责人:学生开始执行:任务书日期:学生姓名:送交毕业论文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院:法学院系法律专业:法学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章亮明填表日期:2006 年 3 月10 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物权法立法活动的开始,物权变动的立法选择和物权行为理论已成为国内立法者和法学家讨论的热点。
对物权变动的模式有建议采取德国式的物权形式主义模式,也有建议采取法国式的债权意思主义模式,而新出台的物权法草案却采取了折中主义的做法。
另外,赞同与反对物权行为的观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
对新出台的物权法草案是否采取了物权行为理论说法并不统一。
未来物权法对这一理论将何去何从?所以,对物权变动模式这一论题的研究就显得极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物权行为理论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抽象问题,更不是为学者之间的无谓论战提供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从民法制度建设方面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不仅将决定中国物权法许多具体制度的设计,而且将决定包括债权法在内的其他民法制度乃至于整个民法典的体系和制度的设计。
从民法理论建设方面,这一理论的研究不仅标志着中国物权法理论的成熟,而且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于德国法系民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现实意义:物权法草案虽已经出台,但对于新出台的物权法草案是否采取了物权行为理论的说法并不统一,另外,对于物权法草案中承认的折中主义物权变动模式是否是最好的抉择?所以,在尊重我国法律传统的前提下,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立法,进一步探讨物权变动的立法选择和物权行为理论的价值与功能对今后的物权法的正式诞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国内研究现状:伴随着我国物权立法活动的开始,国内学者纷纷投身于物权行为理论之论战中。
运用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提供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许多物权法学者发表了各种支持或者反对的意见。
就整体情况而言,反对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一直占上风。
其主要争论点在于:一是物权行为理论自身能否自圆其说?二是我国物权立法有无采用这一理论的必要?国外研究现状: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在其早期,所有权的移转奉行严格的形式主义模式,需要有庄严而复杂的形式,要式买卖和拟诉弃权即是其明证。
物权的变动被视为履行外在形式的附随结果,而并非取决于当事人的买卖意思。
此种严格的物权变动模式在帝政后期趋于缓和,最终被占有移转或交付所取代。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对交易便捷的要求,也承认了占有改定、简易交付等观念交付形式。
尽管此时的物权变动模式已经有了一点观念化的意味,但是起码的形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即使这种形式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
1804年《法国民法典》首次确立了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即纯粹根据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就可发生物权的变动,不需要有交付或者登记行为。
继《法国民法典》之后制定的几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法典中,除了日本、意大利追随法国采用意思主义模式,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国的民法典都采用了形式主义的模式。